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1 10:39:2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汇编(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器具吹泡泡,观察这些泡泡的特征,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重点)

  2、能看懂记录表的意思并能清楚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

  3、能参与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难点)

  【活动准备】

  幼儿有用圆形器具吹泡泡的经验;

  记录纸若干张记录笔;

  实验材料:有铁丝围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吹泡泡器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吹泡泡》。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1、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答圆形的)

  2、你们看老师手里的吹泡器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用圆形的'吹泡器试吹一次,让幼儿观察)

  二、展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讨论猜测;不同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吗?

  圆形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来猜一下。

  1、出示记录表,幼儿认识记录表

  师:(老师准备记录表格贴于黑板上,让幼儿认识)。这张记录表上把我们要用的吹泡器具都画下来了,上面有一些什么形状呢?(幼儿答: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你们觉得圆形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那正方形呢?三角形呢?长方形呢?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幼儿进行大胆猜测,记录幼儿猜测结果(幼儿觉得不确定的可以用?表示)

  师: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已经说了自己的意见了,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自己的想法画下了,画在这个表格的第二行,也就是我的猜想那行,一整行都要填满哦,如果你觉得不知道的话,那就打个?号。

  3、教师对记录表上的猜测进行总结。

  师:画好的小朋友请你们来介绍下。(选取两到三个小朋友进行介绍)

  三、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教师将班级幼儿两个为一组,教师强调实验纪律与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吹泡器,你们看看有什么形状?请你们每个人拿一个放进肥皂水里,蘸一蘸,然后等到水不再滴下的时候,将吹泡器放到嘴边,轻轻的吹出泡泡。吹完以后和你一组上的小朋友交换,换一种形状进行试验,仔细观察每一种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四种形状都吹完后将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上。如果吹出的泡泡是圆的,就在相应的图案下面画上一个圆圈。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将幼儿记录卡收回。

  四、猜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作对比。

  把幼儿记录卡收回,贴与大记录卡下面。

  教师再做一次实验(如幼儿还有不同意见)

  师:我们刚才做了实验,实验的结果我们已经贴出来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猜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呢?用三角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正方形,长方形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共同讨论,为什么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呢?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法)。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具,只要器具中间是空的,它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记录表格上与小朋友们操作的结果是一样的举手,得到表扬)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泡泡都是圆的》,老师觉得小朋友们表现很棒,都参与了实验,积极性很高,我们下课以后一起去玩吹泡泡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常见的几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马、狗、牛、猫头鹰、刺猬等,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大胆交流并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睡觉方式。

  3.感受动物睡觉方式的奇特有趣,对动物睡觉的方式感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提前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睡觉姿势等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2.故事课件《小猴学动物睡觉》、地垫若干。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已有经验,引出活动主题。

  请幼儿交流自己的调查发现,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常见动物睡觉姿势。

  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交流感知刺猬、狗、蛇等常见动物的不同睡觉方式。

  (1)边播放课件图片边提问,了解不同姿势睡觉的动物。

  提问:猴小弟来到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睡觉的?还有哪些小动物像他们一样?

  结合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

  (2)提问:小猴们发现了动物们的不同睡觉姿势,它会怎样跟妈妈说?鼓励幼儿说出故事中动物的睡觉姿势。

  小结:小动物们有的趴着睡,有的站着睡,有的团成球睡觉,还有的睁着眼睛睡,它们睡觉的方式各有不同,非常有趣。

  3.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探究其它动物的一些特殊睡觉方式。

  (1)出示森林图,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猜一猜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2)请幼儿先自由交流再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结:蝙蝠倒挂着睡,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丹顶鹤单腿站着睡,乌龟把身体缩到壳里,松鼠把尾巴盖在身上等,动物睡觉方式千奇百怪,可真有趣。

  4.游戏“小动物睡觉”,幼儿用动作表现动物不同的睡觉方式。

  游戏玩法及要求:播放音乐,营造睡觉氛围,幼儿能跟随游戏情境做模仿动作,进一步体验感知动物睡觉的方式,并激发幼儿对探索动物睡觉的方式的兴趣。

  教学反思:

  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们对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本次活动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老师的讲解、分析了解多种动物的睡姿,并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巩固了对睡姿的了解,目标达成。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欣赏沙漠风光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在沙漠里缓缓行走的骆驼,我告诉他们,骆驼是“沙漠之舟”。对于骆驼的这一名称,孩子们感到很奇怪,不停地问为什么,由此可见,孩子们对骆驼是很感兴趣的。我们何不开展认识骆驼的活动,这样既解答了孩子们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还可以让孩子们对沙漠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沙漠之舟—骆驼,了解它是沙漠中的交通工具。

  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习准备:

  一盆沙,沙漠图片,骆驼图片。

  活动前让幼儿收集有关骆驼的各种资料。

  学习过程:

  1、出示沙漠图片,请幼儿说说沙漠里的地面上全是什么?(沙)

  2、请幼儿尝试踩一下沙,看看会怎样?再用玩具车在沙里推动,看看会怎样?提问:人和车在沙漠里行走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在沙漠里运载东西应该用什么交通工具?(骆驼)

  3、出示骆驼图片,观察骆驼身体各部分的特征,鼓励幼儿说说骆驼的独特之处。

  4、教师对幼儿的.讲解进行补充,并讲解骆驼的独特生理特怔。

  5、提问“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让幼儿进行讨论。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们就鼓励幼儿去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主动去获取知识。短短的一节课中,我们发现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孩子们已经懂得了很多骆驼的知识,基本上不用老师作太多讲解。可见,这种鼓励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能更大的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和绳,了解用途。

  2.描述线绳的异同,了解线绳使用方法。

  3.探索和体验线绳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布置丰富线绳原材料的活动室。

  2.收集各种各样的线绳,探其用途。

  3.多媒体课件,线绳实物,记录卡。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自取神秘袋。

  1.摸摸,猜猜袋子里是什么?

  2.拿出袋中各种各样的线绳,认识、比较。

  ①识别名称:草绳、铁丝线、礼品绳、松紧绳、毛线绳、鱼线

  ②比较异同

  ●比较长短——哪根线绳最长(短)?

  ●比较粗细——哪根线绳最粗(细)?

  ●比较软硬——哪根线绳最粗(细)?

  ③功能用途(PPT)

  草绳:捆扎物品、为树保暖、制作草帽等

  铁丝:捆绑重物、制作铁网、防护安全等

  礼品绳:包装礼物、装饰美观……

  探究活动二:

  1.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的'线和绳。如:鞋带绳、皮套绳、毛线、棉线等

  2.寻找和发现教室里中的线和绳。

  ①师:在活动室里就有很多的线和绳,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并把你找到的线和绳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②讨论:数数你找到了几种线和绳?说说你找到了哪些线和绳?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探究活动三:

  1.绳子游戏。

  引导幼儿利用找到的线绳进行游戏。

  ①串珠游戏

  ②跳皮筋

  ③跳绳

  ④翻绳等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①散落的许多吸管怎样携带才方便?(用绳子捆扎)

  ②娃娃的头发散开觉得太乱怎么办?(用绳子捆扎)

  ③项链珠散落了怎么办?(用线绳串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由实物触摸、猜想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通过“自主观察,比较、描述和了解线绳特点”到“寻找生活中的线绳做记录、玩游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重视幼儿自身的实践过程。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为幼儿认知与动手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发现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准备:

  小容器、蜡烛、颜料等若干份,图书《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萤火虫”画丛)。

  过程:

  活动(一)冻冰花

  1.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或幼儿园附近寻找结冰的地方。师生一起在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泼一些水,建造一个小小滑冰场。

  让幼儿在自己建的小冰场上滑冰、拉冰车,充分地感知冰的特性(凉、滑、硬、脆),享受冰上游戏的快乐。

  2.请幼儿用一个小容器盛上水,在水中放些颜料或彩纸屑。将盛满水的.小容器放到室外。

  第二天早晨,让幼儿看看自己的小容器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取出自己冻的冰,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为什么会冻成冰。

  活动(二)小实验

  1.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用各种办法把冰块变成水。如太阳晒、暖气烤、开水浇、凉水泡等。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2.当冰化成水后,再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水还能变成什么?怎样才能让水发生变化?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实验,用各种办法将水加热,观察水变成蒸气的过程。

  以上实验结束后,教师可继续向幼儿提出问题:水蒸气还会变成什么呢?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思考。

  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冬季进行。如果在其它季节进行,可以重点放在“小实验”上。或利用冰箱来制冰。

  平时可指导幼儿阅读图书《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丰富关于水在自然界中循环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尝试,操作发现―自我创造、描述构思―情感激发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环保教育)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的声音,对周围各种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初步了解“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3.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快乐。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

  探究并辨别周围不同的声音。

  了解“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活动准备:

  “动物叫”的手机铃声、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以及警报声、鸣笛声等音效、瓶装豆子、瓶装水、哨子、碗、水杯及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卡纸。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发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魔术,你们可要仔细的看,认真的听。(师在魔盒里放入手机,用纱布蒙上,用手挥动,用嘴轻轻一吹,手机铃声响起动物的叫声,让幼儿仔细听辨,引出话题“声音”)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这是从哪传出来的?(引导幼儿说一说)

  (这一环节的'魔术导入,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并能从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入手,激发兴趣,点燃探究欲望,为下一步探究“声音”做好铺垫。)

  二、谈话交流,初步探究。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

  在家里你们都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不同的声音,感知生活中各种声音,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电话声、电视声、汽车声、炒菜声、洗衣机声等,我们每个人随时都会产生声音,比如说话、走路、拍手、笑、哭、咳嗽、喝水、关门声等,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很棒,今后我们更要注意倾听,发现更多奇妙的声音。

  三、辨别不同的声音,激发探究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大自然中奇妙的声音,并让幼儿听一听,辨一辨,学一学它们都是什么声音?

  师:播放音响(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水滴声),幼儿倾听。

  师小结:大自然中有无群的奥妙,还有更多更奇妙的声音,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能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四、小实验:振动产生声音

  1.引导幼儿感知“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让幼儿用手去摸喉咙,嘴里大声喊“啊”,感知声带的振动,明白每个人之所以会发出声音,都要靠声带的振动。)

  2.师在桌子上摆放多种物品:口哨、碗、瓶装豆子、瓶装水、水杯、木琴、塑料瓶、盒子、筷子、塑料玩具等物品若干;

  (先让幼儿观察、倾听,这些东西有没有声音?在引导幼儿全体参与,每人选一种物品去尝试、去探究,怎样才能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并观察、倾听、思考。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产生声音的?”,让幼儿了解通过“碰撞、摩擦、敲打、滚动……”等,都会产生声音,明白物体振动了就会产生声音。)

  师小结:物品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五、游戏活动:寻找声音朋友

  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产生声音”,并互相交流分享。

  (引导幼儿全体参与,说一说让身体产生声音的方法,并表演示范。)

  2.给幼儿每人一张卡纸,自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卡纸产生声音”。

  3.引导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声音朋友。(例如:关门声、琴声、凳子声、玩具声……),互相交流分享。

  延伸活动:

  音乐游戏“与声音朋友一起跳舞”

  1.让幼儿每人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尝试让它发出声音,并说一说方法;

  2.引导幼儿让乐器按节奏发出美妙的、有规律的声音;

  3.为歌曲《春天在哪里》伴奏,一起游戏,一起舞蹈。

  (师幼一起敲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幼儿体验美妙声音带给人们的愉悦之情,充分感知打击乐器发出的美妙声音,并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本节教学活动我从“魔术声音激趣导入→说说生活中的声音→欣赏并辨别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尝试自主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游戏活动“寻找声音朋友”→体验探究的成功和快乐”,整个环节层层深入,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入手,再去发现声音、感知声音,而后启发幼儿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了解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每个环节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奇妙的声音,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学习品质。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了解冬天有的动物冬眠,有的仍在户外活动。

  2、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冬天的图片

  2、动物过冬的视频

  3、动物的ppt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冬天我们是怎么过冬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冷呢?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冬天,有的动物会去冬眠,冬眠是什么呢?冬眠就是小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躲到自己家睡觉,这一觉,就是很长很长时间,也不用吃东西,到春天天气变暖的时候它们才会醒,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因为有的动物很怕冷,如果它们不去冬眠就会冻死,可有的动物它就不怕冷,到了冬天还在户外活动。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哪些动物冬眠,哪些动物不冬眠。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哪些动物冬天仍在户外活动呢?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吧!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视频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观看视频。

  4、设疑。激发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其他方式。

  教师: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扔在户外活动,还有的动物用其他方式过冬,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的探索过程,可以提供一些故事录音、图片、书籍等丰富的相关知识材料,在开始时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能让幼儿自己探索获得知识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自然地习得知识,接下来的讨论过程会激烈,相关经验也会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讲述时的自信心。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幼儿《新刚要》指出科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要将她们天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为求知的欲望,使幼儿永保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春天到了,许多昆虫陆陆续续的出来活动,蝴蝶也开始忙着采蜜。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动物的特征,学会有目的、有顺序、连续地观察简单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知道蝴蝶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飞”音乐、蝴蝶头饰、毛毛虫玩具、蝴蝶演变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蝴蝶)

  二、听故事,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的过程。

  1、欣赏美丽的蝴蝶的图片,出示毛毛虫玩具引发问题。

  2、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看图片听故事了解蝴蝶生长过程。

  三、互动模仿游戏,通过排序加深幼儿印象,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跟着故事的'节奏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排序让幼儿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卵—幼虫—蛹—成虫(蝴蝶)

  四、通过欣赏蝴蝶的图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1、欣赏蝴蝶图片,让幼儿感觉色彩、对称的图形。

  2、模仿蝴蝶飞的动作感受美,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热情。

  五、活动延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

《中班科学教案汇编(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3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汇编(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器具吹泡泡,观察这些泡泡的特征,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重点)

  2、能看懂记录表的意思并能清楚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

  3、能参与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难点)

  【活动准备】

  幼儿有用圆形器具吹泡泡的经验;

  记录纸若干张记录笔;

  实验材料:有铁丝围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吹泡泡器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吹泡泡》。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1、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答圆形的)

  2、你们看老师手里的吹泡器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用圆形的'吹泡器试吹一次,让幼儿观察)

  二、展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讨论猜测;不同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吗?

  圆形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来猜一下。

  1、出示记录表,幼儿认识记录表

  师:(老师准备记录表格贴于黑板上,让幼儿认识)。这张记录表上把我们要用的吹泡器具都画下来了,上面有一些什么形状呢?(幼儿答: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你们觉得圆形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那正方形呢?三角形呢?长方形呢?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幼儿进行大胆猜测,记录幼儿猜测结果(幼儿觉得不确定的可以用?表示)

  师: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已经说了自己的意见了,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自己的想法画下了,画在这个表格的第二行,也就是我的猜想那行,一整行都要填满哦,如果你觉得不知道的话,那就打个?号。

  3、教师对记录表上的猜测进行总结。

  师:画好的小朋友请你们来介绍下。(选取两到三个小朋友进行介绍)

  三、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教师将班级幼儿两个为一组,教师强调实验纪律与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吹泡器,你们看看有什么形状?请你们每个人拿一个放进肥皂水里,蘸一蘸,然后等到水不再滴下的时候,将吹泡器放到嘴边,轻轻的吹出泡泡。吹完以后和你一组上的小朋友交换,换一种形状进行试验,仔细观察每一种形状的器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四种形状都吹完后将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上。如果吹出的泡泡是圆的,就在相应的图案下面画上一个圆圈。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坐好。将幼儿记录卡收回。

  四、猜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作对比。

  把幼儿记录卡收回,贴与大记录卡下面。

  教师再做一次实验(如幼儿还有不同意见)

  师:我们刚才做了实验,实验的结果我们已经贴出来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猜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呢?用三角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正方形,长方形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共同讨论,为什么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呢?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法)。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不管用什么形状的吹泡器具,只要器具中间是空的,它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记录表格上与小朋友们操作的结果是一样的举手,得到表扬)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不同形状的吹泡器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泡泡都是圆的》,老师觉得小朋友们表现很棒,都参与了实验,积极性很高,我们下课以后一起去玩吹泡泡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常见的几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马、狗、牛、猫头鹰、刺猬等,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大胆交流并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睡觉方式。

  3.感受动物睡觉方式的奇特有趣,对动物睡觉的方式感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提前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睡觉姿势等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2.故事课件《小猴学动物睡觉》、地垫若干。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已有经验,引出活动主题。

  请幼儿交流自己的调查发现,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常见动物睡觉姿势。

  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交流感知刺猬、狗、蛇等常见动物的不同睡觉方式。

  (1)边播放课件图片边提问,了解不同姿势睡觉的动物。

  提问:猴小弟来到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睡觉的?还有哪些小动物像他们一样?

  结合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

  (2)提问:小猴们发现了动物们的不同睡觉姿势,它会怎样跟妈妈说?鼓励幼儿说出故事中动物的睡觉姿势。

  小结:小动物们有的趴着睡,有的站着睡,有的团成球睡觉,还有的睁着眼睛睡,它们睡觉的方式各有不同,非常有趣。

  3.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探究其它动物的一些特殊睡觉方式。

  (1)出示森林图,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猜一猜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2)请幼儿先自由交流再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结:蝙蝠倒挂着睡,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丹顶鹤单腿站着睡,乌龟把身体缩到壳里,松鼠把尾巴盖在身上等,动物睡觉方式千奇百怪,可真有趣。

  4.游戏“小动物睡觉”,幼儿用动作表现动物不同的睡觉方式。

  游戏玩法及要求:播放音乐,营造睡觉氛围,幼儿能跟随游戏情境做模仿动作,进一步体验感知动物睡觉的方式,并激发幼儿对探索动物睡觉的方式的兴趣。

  教学反思:

  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们对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本次活动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老师的讲解、分析了解多种动物的睡姿,并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巩固了对睡姿的了解,目标达成。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欣赏沙漠风光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在沙漠里缓缓行走的骆驼,我告诉他们,骆驼是“沙漠之舟”。对于骆驼的这一名称,孩子们感到很奇怪,不停地问为什么,由此可见,孩子们对骆驼是很感兴趣的。我们何不开展认识骆驼的活动,这样既解答了孩子们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还可以让孩子们对沙漠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沙漠之舟—骆驼,了解它是沙漠中的交通工具。

  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习准备:

  一盆沙,沙漠图片,骆驼图片。

  活动前让幼儿收集有关骆驼的各种资料。

  学习过程:

  1、出示沙漠图片,请幼儿说说沙漠里的地面上全是什么?(沙)

  2、请幼儿尝试踩一下沙,看看会怎样?再用玩具车在沙里推动,看看会怎样?提问:人和车在沙漠里行走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在沙漠里运载东西应该用什么交通工具?(骆驼)

  3、出示骆驼图片,观察骆驼身体各部分的特征,鼓励幼儿说说骆驼的独特之处。

  4、教师对幼儿的.讲解进行补充,并讲解骆驼的独特生理特怔。

  5、提问“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让幼儿进行讨论。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们就鼓励幼儿去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主动去获取知识。短短的一节课中,我们发现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孩子们已经懂得了很多骆驼的知识,基本上不用老师作太多讲解。可见,这种鼓励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能更大的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和绳,了解用途。

  2.描述线绳的异同,了解线绳使用方法。

  3.探索和体验线绳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布置丰富线绳原材料的活动室。

  2.收集各种各样的线绳,探其用途。

  3.多媒体课件,线绳实物,记录卡。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自取神秘袋。

  1.摸摸,猜猜袋子里是什么?

  2.拿出袋中各种各样的线绳,认识、比较。

  ①识别名称:草绳、铁丝线、礼品绳、松紧绳、毛线绳、鱼线

  ②比较异同

  ●比较长短——哪根线绳最长(短)?

  ●比较粗细——哪根线绳最粗(细)?

  ●比较软硬——哪根线绳最粗(细)?

  ③功能用途(PPT)

  草绳:捆扎物品、为树保暖、制作草帽等

  铁丝:捆绑重物、制作铁网、防护安全等

  礼品绳:包装礼物、装饰美观……

  探究活动二:

  1.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的'线和绳。如:鞋带绳、皮套绳、毛线、棉线等

  2.寻找和发现教室里中的线和绳。

  ①师:在活动室里就有很多的线和绳,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并把你找到的线和绳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②讨论:数数你找到了几种线和绳?说说你找到了哪些线和绳?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探究活动三:

  1.绳子游戏。

  引导幼儿利用找到的线绳进行游戏。

  ①串珠游戏

  ②跳皮筋

  ③跳绳

  ④翻绳等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①散落的许多吸管怎样携带才方便?(用绳子捆扎)

  ②娃娃的头发散开觉得太乱怎么办?(用绳子捆扎)

  ③项链珠散落了怎么办?(用线绳串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由实物触摸、猜想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通过“自主观察,比较、描述和了解线绳特点”到“寻找生活中的线绳做记录、玩游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重视幼儿自身的实践过程。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为幼儿认知与动手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发现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准备:

  小容器、蜡烛、颜料等若干份,图书《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萤火虫”画丛)。

  过程:

  活动(一)冻冰花

  1.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或幼儿园附近寻找结冰的地方。师生一起在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泼一些水,建造一个小小滑冰场。

  让幼儿在自己建的小冰场上滑冰、拉冰车,充分地感知冰的特性(凉、滑、硬、脆),享受冰上游戏的快乐。

  2.请幼儿用一个小容器盛上水,在水中放些颜料或彩纸屑。将盛满水的.小容器放到室外。

  第二天早晨,让幼儿看看自己的小容器中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取出自己冻的冰,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为什么会冻成冰。

  活动(二)小实验

  1.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用各种办法把冰块变成水。如太阳晒、暖气烤、开水浇、凉水泡等。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2.当冰化成水后,再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水还能变成什么?怎样才能让水发生变化?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实验,用各种办法将水加热,观察水变成蒸气的过程。

  以上实验结束后,教师可继续向幼儿提出问题:水蒸气还会变成什么呢?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思考。

  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冬季进行。如果在其它季节进行,可以重点放在“小实验”上。或利用冰箱来制冰。

  平时可指导幼儿阅读图书《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丰富关于水在自然界中循环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尝试,操作发现―自我创造、描述构思―情感激发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环保教育)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的声音,对周围各种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初步了解“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3.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快乐。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

  探究并辨别周围不同的声音。

  了解“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活动准备:

  “动物叫”的手机铃声、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以及警报声、鸣笛声等音效、瓶装豆子、瓶装水、哨子、碗、水杯及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卡纸。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发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魔术,你们可要仔细的看,认真的听。(师在魔盒里放入手机,用纱布蒙上,用手挥动,用嘴轻轻一吹,手机铃声响起动物的叫声,让幼儿仔细听辨,引出话题“声音”)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这是从哪传出来的?(引导幼儿说一说)

  (这一环节的'魔术导入,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并能从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入手,激发兴趣,点燃探究欲望,为下一步探究“声音”做好铺垫。)

  二、谈话交流,初步探究。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

  在家里你们都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的?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不同的声音,感知生活中各种声音,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电话声、电视声、汽车声、炒菜声、洗衣机声等,我们每个人随时都会产生声音,比如说话、走路、拍手、笑、哭、咳嗽、喝水、关门声等,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很棒,今后我们更要注意倾听,发现更多奇妙的声音。

  三、辨别不同的声音,激发探究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大自然中奇妙的声音,并让幼儿听一听,辨一辨,学一学它们都是什么声音?

  师:播放音响(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水滴声),幼儿倾听。

  师小结:大自然中有无群的奥妙,还有更多更奇妙的声音,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能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四、小实验:振动产生声音

  1.引导幼儿感知“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让幼儿用手去摸喉咙,嘴里大声喊“啊”,感知声带的振动,明白每个人之所以会发出声音,都要靠声带的振动。)

  2.师在桌子上摆放多种物品:口哨、碗、瓶装豆子、瓶装水、水杯、木琴、塑料瓶、盒子、筷子、塑料玩具等物品若干;

  (先让幼儿观察、倾听,这些东西有没有声音?在引导幼儿全体参与,每人选一种物品去尝试、去探究,怎样才能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并观察、倾听、思考。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产生声音的?”,让幼儿了解通过“碰撞、摩擦、敲打、滚动……”等,都会产生声音,明白物体振动了就会产生声音。)

  师小结:物品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五、游戏活动:寻找声音朋友

  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产生声音”,并互相交流分享。

  (引导幼儿全体参与,说一说让身体产生声音的方法,并表演示范。)

  2.给幼儿每人一张卡纸,自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卡纸产生声音”。

  3.引导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声音朋友。(例如:关门声、琴声、凳子声、玩具声……),互相交流分享。

  延伸活动:

  音乐游戏“与声音朋友一起跳舞”

  1.让幼儿每人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尝试让它发出声音,并说一说方法;

  2.引导幼儿让乐器按节奏发出美妙的、有规律的声音;

  3.为歌曲《春天在哪里》伴奏,一起游戏,一起舞蹈。

  (师幼一起敲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幼儿体验美妙声音带给人们的愉悦之情,充分感知打击乐器发出的美妙声音,并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本节教学活动我从“魔术声音激趣导入→说说生活中的声音→欣赏并辨别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尝试自主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游戏活动“寻找声音朋友”→体验探究的成功和快乐”,整个环节层层深入,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入手,再去发现声音、感知声音,而后启发幼儿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了解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每个环节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奇妙的声音,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学习品质。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了解冬天有的动物冬眠,有的仍在户外活动。

  2、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冬天的图片

  2、动物过冬的视频

  3、动物的ppt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冬天我们是怎么过冬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冷呢?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2)冬天,有的动物会去冬眠,冬眠是什么呢?冬眠就是小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躲到自己家睡觉,这一觉,就是很长很长时间,也不用吃东西,到春天天气变暖的时候它们才会醒,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因为有的动物很怕冷,如果它们不去冬眠就会冻死,可有的动物它就不怕冷,到了冬天还在户外活动。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哪些动物冬眠,哪些动物不冬眠。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哪些动物冬天仍在户外活动呢?现在请小朋友们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吧!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1)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视频里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幼儿观看视频。

  4、设疑。激发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其他方式。

  教师: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动物扔在户外活动,还有的动物用其他方式过冬,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的探索过程,可以提供一些故事录音、图片、书籍等丰富的相关知识材料,在开始时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能让幼儿自己探索获得知识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自然地习得知识,接下来的讨论过程会激烈,相关经验也会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讲述时的自信心。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幼儿《新刚要》指出科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要将她们天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为求知的欲望,使幼儿永保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春天到了,许多昆虫陆陆续续的出来活动,蝴蝶也开始忙着采蜜。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动物的特征,学会有目的、有顺序、连续地观察简单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知道蝴蝶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飞”音乐、蝴蝶头饰、毛毛虫玩具、蝴蝶演变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蝴蝶)

  二、听故事,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的过程。

  1、欣赏美丽的蝴蝶的图片,出示毛毛虫玩具引发问题。

  2、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看图片听故事了解蝴蝶生长过程。

  三、互动模仿游戏,通过排序加深幼儿印象,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跟着故事的'节奏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通过排序让幼儿理清思路加深印象:卵—幼虫—蛹—成虫(蝴蝶)

  四、通过欣赏蝴蝶的图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1、欣赏蝴蝶图片,让幼儿感觉色彩、对称的图形。

  2、模仿蝴蝶飞的动作感受美,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热情。

  五、活动延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