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4 10:11:2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7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能仔细观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态及生长过程。

  2、乐于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准备:

  青蛙生长过程资料,蝌蚪若干。

  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种春天里的动物朋友,你猜一猜它会是谁呀?(幼儿自由讲述)

  (2)我们来请它出来好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小蝌蚪”)

  (2)你在哪儿也见到过小蝌蚪呢?它长得什么样?

  2、观察、认识蝌蚪。

  (1)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师在每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会儿请你可以轻轻的走过去,先仔细观察一下小蝌蚪的样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动的?(鼓励幼儿专注地观察,学一学小蝌蚪不同的动态。)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配合身体动作表演一下。

  (3)小结:小蝌蚪长着圆圆的、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着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东来游到西,真快活呀!

  3、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什么吗?(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创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提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

  (4)小结: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消失,最后就变成了一只青蛙。(边小结变播放多媒体课件)

  4、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1)放背景音乐,教师说:“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一个又一个蛙卵。”

  (2)师说:“天气缓和了,蛙卵动起来了,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开心啊!”(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双手环胸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3)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后腿。(教师和幼儿两腿向后踢)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开心了。”(教师带领幼儿学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教师和幼儿伸双臂)四个腿都长齐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陆地上去找食物吃。”(学小青蛙抓虫子吃)

  (5)师说:“尾巴慢慢变短了(用手假装尾巴越来越短)终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教师带领幼儿学蛙跳)

  5、提升经验,保护青蛙

  (1)小青蛙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捉田里的害虫)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虫都捉掉,保护庄稼,那如果我们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来保护青蛙呢?

  (3)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办法,真了不起,请你回去后把你的好办法告诉更多的朋友,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月亮是我们常见的自然事物,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月亮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充满着神秘色彩。9月24号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我设置了此次科学课程,和孩子们一起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活动名称:

  神奇的月亮姐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于“月亮”这一常见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2、初步了解月亮基本知识,能够大胆发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热爱生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视频)、图片若干、经验准备

  活动重难点:

  1、了解月亮基本知识。

  2、学会发现生活、热爱生活。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小白船》,在柔美的乐曲中进入本次课程学习。

  师:“小朋友们,歌曲里的“小白船”是什么呢?”

  (二)小朋友眼中的.月亮

  师:“有谁观察过月亮?”“在哪里看见过月亮?”“月亮几岁啦?““月亮上有没有动植物?”(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大胆发言)

  (三)美丽的月球神话

  让幼儿讲述所知道的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的故事

  (四)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观看科学视频,走进月亮,找到问题答案。(“好了,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和知识,但是月亮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吧!”)

  (五)重新认识月亮

  月亮,又称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属于太阳系月亮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的1/8月面重力相当于地球的1/6……

  (六)总结一下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一下关于月亮的内容。

  活动延伸:让幼儿课下搜集关于月亮的科技知识,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我们国家谁登上月球了?”“我国的航天事业”等,下节课分享。

  (七)活动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 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 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 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 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通过认识电池我给孩子讲述电池原理和作用及危害:电池都有正负极,有包包的一头为正极,有窝窝的.一头为负极;我们安装电池时,一定要看好所用的遥控器或手电筒等上面的“+”、“—”极标志,把包包这边顺着“+”安,这样就不会错了,如果发现无法使用,一,可能是安装错误;二,可能是电池的电用完了;三,检查灯泡是否坏了。

  电池是利用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对于我们人类起到了很广泛的作用,比如家里的各种遥控器、照相机、摄象机、手电筒、电话、手机等等,都要用到电池,因为它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我们都经常使用它。

  活动反思:

  通过认识电池,幼儿对电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还了解了电池有不同的形状,有圆有方,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与此同时,幼儿初步认识到废旧电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通过老师的介绍,孩子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他们没想到的),表示今后电池用完后,不会再到处乱丢了,一定要把它们放到专门的回收点去,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就不会生病了,我们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小百科: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活动难点:

  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

  ——“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

  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

  ——“这些水果都有籽吗?”

  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

  ——“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

  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

  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

  ——“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

  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

  ——“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植物的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感兴趣。

  2.乐意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植物宝宝图片、视频、操作包、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瞧,植物宝宝来看小朋友了。小朋友们好! 奇怪,植物宝宝怎么看上去不开心了呢?原来植物宝宝有事请小朋友帮忙,他们想要回家,可是不知道家住哪里了?

  2.介绍游戏,提示操作要求

  师:谁愿意来帮帮植物宝宝找家呢?

  介绍玩法:玩的时候请想一想植物宝宝的`家是住在地下,还是地上,或是长在树上?请你在这幅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贴上各种植物宝宝。

  3.经验交流

  a.你帮哪些植物宝宝找到了家,它的家在哪里?

  b.揭示答案(观看视频)

  c.检验结果:看看你给植物宝宝找的家正确吗?

  4.小结:其实,有的植物宝宝住在地上,如:青菜、菠菜等,有的植物宝宝住在地下,如:土豆、萝卜等,有的住在树上,如:苹果、桔子等,可是,还有些植物宝宝住的家很奇怪,回去找找吧!

  5.延伸活动

  参观无土栽培、现代农业园区等 。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活动期间,可以组织亲子活动:采摘桔子、挖山芋、参观科技农业园区等,还可以让幼儿照顾自然角、种植园地,感知植物的生活环境。

  2.与艺术相结合,画画植物宝宝,制作植物的标本。

  3.与数相结合,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按规律排序。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各种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食用的叶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叶、鱼腥草等。

  2.方篮若干个(标有生吃、熟吃、做药等图形标志)。

  3.课件《可以食用的叶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

  1、师生共同回忆叶子的用途,许多叶子我们人可以吃。

  (1)教师:小朋友们平时吃过那些叶子呢?你是怎么吃的?

  (2)集中讨论:你吃过那些叶子,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师小结:原来叶子有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药吃。

  二、分类活动:

  1、第一次分类:

  教师:今天,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可以吃的叶子,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

  那些叶子你吃过,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个相应的'篮子里。

  (依次出示三种标志并作解释)。

  2、教师检查其中一组幼儿分类情况,指出明显的错误,引导幼儿进入第二次分类。

  教师:小朋友分得这么多,老师都检查不过来了,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别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好吗?

  如果不对,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

  3、小结,请幼儿说说:你发现哪些叶子分错了,你是怎么分的。

  4、教师:其实我们可以食用的叶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叶子的食用方法。

  (2)显示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叶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5、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以吃的叶子,你们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吗?是谁种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将平日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及爷爷奶奶种菜的样子大胆的表现出来。

  三、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

  2、知道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要尊敬他们。

  延伸活动

  1、制作叶子拼盘。

  2、制作生菜沙拉。

  3、继续了解可以食用的叶子的名称、食用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空气的特性。

  2、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 到处都有空气。

  活动准备:塑料袋,气球,空气字卡,皮球。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了解空气的特性。

  1、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塑料袋)

  2、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要用这个塑料袋给小朋友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变变变”。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知道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

  小结:塑料袋变得大大的,鼓鼓的,是因为它里面装的`是空气。出示字卡(空气)。

  3、了解空气的特性。

  小朋友那空气娃娃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A、老师放空气,让幼儿仔细看,用鼻子闻。师:你们看到闻到了吗?幼儿:没有。

  B、老师再次放空气,让幼儿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空气……

  结:空气是看不见,闻不到,抓不住,摸不着的。

  二、通过玩《捉迷藏》的游戏,知道到处都是空气。

  1、感知身体里有空气。我们来吹气球,看看气球能不能鼓起来?说明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

  2、物体里有空气。出示皮球,老师发现皮球里有空气。皮球里有空气,就能跳得高,我们来拍一拍皮球。

  3、我们周围都是空气。

  我们来找一找空气娃娃藏在哪里?

  通过问答:“空气娃娃你在哪里?”A、我在森林里找小动物玩。B、我在大山里找小草玩。C、我在田野里找庄稼玩。D我在教室里和小朋友玩。

  4、捉空气。

  空气娃娃来到中七班教室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师想让小朋友用塑料袋把空气娃娃捉住,好不好?让幼儿玩捉空气放空气游戏。

  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都是空气,皮球、大树、小草、小动物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空气里。

  三、通过说儿歌,复习巩固空气特性。

  看不见,闻不到,抓不住,摸不着,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都需要。

  四、结束语:

  我们大家都需要空气娃娃,空气娃娃还有许多的本领,以后老师再慢慢告诉你们。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3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