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感知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什么的具体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纸盒,积木;球、折纸、纸板。
2.铁哑铃二对,大矿泉水二瓶(圆形),大木箱一只。
3.粗细绳子若干,棒或木棍若干。
4.滑轮。
教学过程
一、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1.介绍物品
教师: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大家一起来看看认识这些东西吗?
(重点介绍:滑轮)
2.布置任务
教师:这些都是物体,仔细看看,现在这些物体有没有动?(没有)
今天老师就请你来想办法,使这些物体移动位置,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但有个要求,玩时不要拥挤,要相互谦让,并要把玩的方法记住,待会儿告诉大家。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发现与众不同的方法。
2.提问:
(1)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这些物体的?
(幼儿回答,也可上来边操作边讲。)
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手推、拉、拍、有的用嘴吹,还有的小朋友用脚踢使物体移动,
这说明要使物体移动必须要用力。
(2)同样一件物体(出示皮球),你们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时候,物体移动的一样吗?
(幼边操作边表达)
小结:对同样一件物体,用力大物体动的又快又远,用力小,物体动的慢,滚的也不远。
(3)移动重的和轻的东西用的力一样吗?
小结:重的东西要用大大的力,轻的东西只用小小的力。
3.出示大矿泉水瓶(圆形)
提问:这瓶矿泉水比较重,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移动它,用哪种方法移动它最省力呢,
请幼儿上来操作。最后,得出结论,圆形的东西用滚的方法最省力。
小结:移动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省力方法,以后我们还可以试着玩。
4.出示大箱子
提问:这儿有个大箱子很重,用什么方法移动它最省力、方便。
(幼儿上来操作)
(启发幼儿用绳子把木箱绑起来,两人用扁担抬,用绳子拉,借助于滑坡滚球等等。)
小结:我们人可真聪明,用其它东西来帮助我们移动物体更加省力方便。
教师:用棍子来帮忙移动大箱子最省力了(杠杆原理)。这是为什么呢,等小朋友长大了,
学了物理知识,就会懂的这个道理的。
三、进一步了解使物体移动的.省力工具。
1.提问:请小朋友想想,平时在街上看到的,人们是用什么工具让重的东西从这里运到那里,从下面运到上面的?
幼儿自由讨论。
2.小结: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又发明了许多省力的、更加方便的工具使物体移动。
了解起重机的搬运过程;新型铁路维护车搬运碎石的过程;自动吸尘机器人等。
3.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教师:将来等你们长大了,要发明出更先进的工具使物体移动,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哦。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
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
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
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小的苔藓
活动目标:
1、 知道“苔藓”这一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
2、 乐意主动采摘苔藓,感受乐趣。
3、 丰富相应词语,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找好有苔藓的花圃、田间路边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苔藓实物样品、引出课题。提问:
——谁见过这些绿绿的小东西?它们会长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要去找找苔藓,可以采摘。
二、幼儿寻找采摘苔藓,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观察其生长环境的特点,诱发幼儿(幼儿食品)有意记忆。
三、交流经验
——你找到了苔藓了吗?它长在哪儿?什么样子的?象什么?(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
——请你找一找苔藓的根、茎、叶。谁也有根、茎、叶?
四、幼儿再次寻找采摘,并让幼儿摘点野花、野草,为回教室让幼儿用它与苔藓合作学习插花。
五、梳理经验:
1、苔藓它多生长在潮湿、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园和路旁容易找到。因为是潮湿环境,因此人们走路要小心。
2、苔藓虽小也有根、茎、叶,是植物一种。(让幼儿讨论苔藓与水和阳光的关系。)
活动建议:
可结合相应的季节和天气组织幼儿采摘苔藓(地钱),并烹饪、品尝苔藓植物(地钱),让幼儿了解其特殊的用处。
活动延伸:
1、 科学区中设置“下水石”、“上水石”、“没水石”,观察哪块石头能长出苔藓。(“上水石”总保持着潮湿的状态,所以适合苔藓植物生长。)
2、 在自然角种植苔藓。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并记录在调查表格中。
2<<隐身妙招>>教师教学资源及教学挂图4幅。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蜥蜴、青蛙、黄鼠狼、斑马、刺猬、乌贼、乌龟、壁虎、长颈鹿等动物图片以及背景图一张。
3“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调查表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动物自我保护"的交流。
师:孩子们前几天,我们发过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现在请你们自己说一说调查结果。(幼儿自由发言)
师:原来小朋友知道这么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你们真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做好准备。
2请幼儿听故事<<隐身妙招>>,初步了解保护色
(1)出示枯叶蝶、蜥蜴、青蛙等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讲故事并进行提问,初步了解保护色
(3)教师小结:枯叶蝶、青蛙等都躲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像的地方,所以老鹰不容易发现它们。
3请幼儿观察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等动物图片,感受保护色的神奇。
(1)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藏在图画里的动物。(幼儿自由发言,老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
(2)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幼儿发言)
(3)教师小结: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似,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4观看教师教学资源?隐身妙招?,拓展幼儿经验。
(1)请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壁虎、长颈鹿、斑马、刺猬、乌龟、黄鼠狼、乌贼等更多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教师小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有些动物靠放臭气老保护自己,有的靠自身的刺保护自己,还有的靠多在硬壳里来保护自己,动物们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
5b分组进行游戏:“捉迷藏”
幼儿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根据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贴到合适的背景图中,然后师幼进行讨论、交流结果。
(游戏分组进行)
6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经验。
(1)幼儿讨论: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根据动物的保护色想到了保护人类自身,小朋友想一想人类会怎样利用呢?
(2)请小朋友看“关于保护色在不同领域的发明”的ppt课件,拓展幼儿经验。
四、活动延伸:
1在图书区投放有关动物自我保护内容的图书,拓展幼儿经验。
2在科学区请小朋友为动物的保护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作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摘枇杷,会辨别成熟的枇杷,了解枇杷的品种、用途。
2、知道枇杷是家乡历来有名的特产之一,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3、体验摘枇杷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探究的能力。
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顶太阳帽、竹勾子(摘枇杷工具)、篮子若干、毛巾若干、筐两个。
知识准备:教师事先向果农了解枇杷的品种、了解枇杷在我们家乡的历史,幼儿事先去看过成人摘枇杷一次。
安全准备:事先联系好生态园里的枇杷地、幼儿出发前穿球鞋,戴上太阳帽
活动过程:一、今天,我们来学摘枇杷,可以用工具、可以不用工具、可以几个人合作等。但要注意安全。
二、幼儿尝试摘枇杷
教师巡逻观察幼儿是怎样摘的,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集中讲评(讨论),共享经验。
幼儿讲讲摘枇杷的方法和怎样辨别成熟的枇杷以及枇杷的品种。
幼儿讲后,教师加以小结:
我们今天摘的枇杷有两个品种,皮红的叫红种枇杷,皮淡黄的'叫白沙枇杷,皮青的是不成熟枇杷,我们要摘成熟的枇杷,低的树可以用手直接摘,高的地方用勾子,可以几人合作。
三、分散:幼儿第二次尝试摘枇杷
交代要求:幼儿摘后,把枇杷按品种倒入两个筐内
四、整理东西后回幼儿园
五、延伸活动
1、可以用枇杷肉请幼儿做糖水枇杷。
2、观看枇杷肉和枇杷叶入咳嗽药的录象。
3、枇杷核可以当数学教具、可以打洞后穿成各种幼儿喜欢的“艺术品”、枇杷叶可以粘贴成树叶画或可以在叶上画画等。(以上活动也可以放在区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摆弄,引发幼儿对球在地面上和斜坡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 学习用语言和图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活动准备:
1、 不同粗糙、长度程度的板(洗衣板、木板、包地毯的板、滑梯等)积木、椅子、记录纸、笔等。
2、 已学过做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
3、 幼儿在科学活动角对球的滚动产生兴趣。
4、 在户外大场地上活动。
活动过程:
一、诱发情趣:让球滚起来
1、 提问:球可以怎么玩?(滚、抛、踢等)
2、 教师将球放在地上。提问:这个球怎么又不动了呢?(因为没有去踢它,拍它,没有去推它等。)
3、 提问:我们那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这些动作让球自己滚动起来或滚得快呢?请小朋友去用那边你们自己带来的材料试试。看看到底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这些动作让球自己滚动起来或滚得快?
4、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提示:想想用这个洗衣板、木板怎样让球自己滚起来?还可以不用这些材料,在你的身上让球自己滚起来。(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方法)。
5、 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球自己滚动起来或让球滚得快的.?
6、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情况。
:刚才大家发现不用踢、拍、推等这些动作,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工具在斜坡上也能让球自己滚起来而且球滚得很快。
二、引导体验:尝试使球滚动的各种方法
1、 下面老师还想请大家来做一个实验:请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想办法让2个球同时从2个不同的斜坡上滚下来你会发现什么?想想为什么?想想怎样才能让2个球同时从不同的2个斜坡上滚下来?怎样做出不同的斜坡。
2、 请小朋友一边玩,一边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每玩一次都要把你的发现记下来。记录的内容要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3、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引导。(提示:小朋友可以想出许多种办法。如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高低不一样。或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得一样高。)
三、创造表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录
1、鼓励幼儿想不同的办法进行记录,可以用(、▲;1、2;Α、Β;√、Ⅹ;-、-;Ο、ΟΟ等等)
四、成果表示:表达自己的成果
1、请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和好朋友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你的发现的?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3、表扬运用不同方法记录的幼儿。
4、:刚才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时发现了:不同的斜坡,球滚下来的速度是不同的:斜坡面一样时,坡度越大,球滚得越快;坡度越小,球滚得越慢。另外,斜坡一样高时,坡面光滑,球就滚得快,坡面粗糙,球就滚得慢。
5、那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图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6、表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的幼儿。
五、延伸活动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球,这些不同的球它们在不同的地方还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小朋友可以先去观察一下,以后我们再一起来讨论。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数码产品,了解它们的用处。
2、对科技新产品感兴趣,感受它们为生活带来的方便。
【环境与材料】
1、《科学》下P.20~21。
2、录有幼儿活动情景的光盘。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1、将常见的"傻瓜"照相机和数码相机摆放整齐,以问题情景引发幼儿思考。
2、情景一:老师去动物园,想拍些照片带回去看,需要什么设备?
情景二:想听好听的歌曲,需要什么设备?
情景三:远方的爸爸想看看小宝宝长得什么样了,哪种设备能帮忙?
二、了解用途
1、教师播放录有幼儿生活情景的光盘,让幼儿说说数码产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你使用过数码产品,使幼儿认识并了解数码产品的使用方法,发现它们的优势。
三、走进数码城
1、请幼儿看画册《走进数码城》,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数码产品,它们有什么用处。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数码产品在生活中的作用。
3、将来你要发明什么样的数码产品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启发引导幼儿在闯关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磁铁和铁制品,磁性具有穿透性等特征,探索和发现磁铁的作用,并运用磁铁的特征解决简单的问题。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能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收获,感受成功的乐趣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蓝条形磁铁人手一个,小铃铛、细小磁铁若干,回形针等各种铁质小物品若干;非铁质物品若干,放在分类盒里;芭比娃娃图片若干(背面贴有小磁铁);各种材质的盒子、袋子、杯子等物品。
2、闯关图一张;幼儿记录板人手一份,记录笔等。
3、废旧条幅一条,木质小彩鱼、回形针、小铁夹、小磁片、扭扭棒等若干。
4、音乐和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
1、谈话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有一群非常美丽、善良的芭比娃娃,被巫婆施了魔法关起来了,要想救出她,必须闯过4关才行,小朋友愿意去营救她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2、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规则。
3、给每人一个营救芭比的武器——条形磁铁,准备行动。(磁铁怎么能救芭比呢?)
二、闯关活动。
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游戏规则。今天的营救工作很紧张,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动作要快,而且时刻保持安静,万一暴露了,就不能顺利救出芭比。
第一关:完成门票。
1、师发给幼儿人手一张记录板(上面有门票):“但是你们必须要完成门票上的记录才能生效。”
看哪些能吸,哪些不能吸。并将探索结果填在记录表里。
门 票
将探索结果在空格里打上“√ ”或“ × ”。
2、幼儿操作完成门票。(幼儿依次探索盒子里的物品并及时做好记录)
3、幼儿表达记录表结果并共同验证,师进行小结提升。
第二关:扫雷行动。
1、巫婆在前方草地上埋了许多地雷,这些地雷都是用铁质的材料做成的,我们用手中的扫雷工具——磁棒,看能不能将地雷扫除掉。记住:千万不能踩到地雷,也不能用手摸,否则地雷就会爆炸,还有不要发出声音,当心巫婆发现我们。
2、幼儿用手中的条形磁铁把地上的地雷(各种造型的铁质小铃铛)吸上来。让幼儿再次感受磁铁吸铁的特点。
3、小结。
第三关:钓吃人鱼。
1、教师:前方有一条河,河里有许多吃人鱼,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磁棒将鱼吸上来,才能顺利通过小河。
2、提供了许多木质小彩鱼,幼儿尝试用磁棒吸,不成功的情况下提供给小铁夹子、回形针、扭扭棒,提示可以借助这些铁质的物品将小鱼吸上来。
3、幼儿必须用手中的磁铁将小鱼吸上来,放到老师的大盒子里。
4、小结: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知道有些东西虽然不能被磁铁吸住,但是可以借助一些铁质材料同样也会被磁铁吸住。
第四关:营救芭比。
1、师:马上就要看到芭比了,可是巫婆施了魔法,让她们每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小磁铁,并且把她们藏在了小瓶子里、盒子里,还有袋子里。小磁铁门,你们千万要记住两点才能救出芭比:(1)、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芭比;(2)、必须用你们手中的武器,在盒子、瓶子、袋子的外面救出芭比。听明白了吗?
2、幼儿分头行动,分别在玻璃瓶里、纸盒里、塑料袋里、以及布包里用磁铁救出芭比。(通过操作感受磁性的穿透性)
3、比比谁救的芭比多,并把她们吸在磁棒的另一头,小结营救芭比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对磁铁的穿透性特征的认识。
三、分享与交流
让芭比躺在小床上(记录板)复活。请小勇士们告诉芭比,我们营救她们闯过哪几关?用了什么办法?(帮助幼儿提升对磁铁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四、延伸活动
1、欢度胜利,在操作板上做使芭比随音乐跳舞的游戏。
2、师当磁铁、幼儿当芭比或者幼儿两两组合,做“磁铁和芭比”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认知目标:
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的原因,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
技能目标:
1、通过潜水艇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脑思考的能力
3、通过反复的实验了解潜水艇上沉与下浮的.过程以及简单的原理。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动手实践法、比较法。
准备材料:
(一)幼儿材料:塑料瓶、医用注射器、胶皮管、重量铁杆
(二)教师材料:潜水艇图片
(三)实验步骤
1、将瓶盖拧下
2、用胶皮管连接瓶盖
3、用胶皮管连接注射器
4、将重量铁杆放入瓶中
5、将瓶盖拧紧
6、备水
7、将注射器活塞拔出,使瓶内注满水,两孔冲下
8、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出示潜水艇图片。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潜水艇)
2、谁知道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能浮在海上,还可以潜入海底)
3、让幼儿想像一下鱼在水中沉浮时的样子,他们是利用什么来完成浮与沉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鱼鳔并让幼儿了解鱼鳔的用处:鱼是因为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是鱼鳔控制着小鱼的沉与浮,当鱼鳔里充满空气时,鱼就能上浮;小鱼想下沉时就将鱼鳔里的空气排出来。看,小鱼就像小潜水艇一样,在水中自由上下,简直就是“活的潜水艇”。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材质、形状、颜色等,并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可以见到)
(2)接着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关系和作用:潜水艇模型是做什么用的?医用注射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实验中是做什么做的呢?塑胶管是安装在哪里的?铁杆有什么作用?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将重量铁杆放入潜水艇模型中
(2)将罐子沉入水中将潜水艇模型中的气体排出
(3)塑胶管一头接上注射器,另一头插入瓶盖上的孔中
(4)注意:注射器一定要处于拉开的状态,为了把空气打进去。
3、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三)互动课堂
小朋友们,下面有两个水盆,第一个水盆里放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第二个盆里放沉在水底的物品,将物品序号写在水盆里。
浮:A小盘 C 纸花D铅笔 G乒乓球 沉:B铁钉 E橡皮泥F曲别针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谁的潜水艇可以自由的上下?
(五)总结延伸
回家后,自己寻找材料,自己重新制作一个潜水艇。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教师巧妙的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目标:
获取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培养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手电筒立体小玩具和白色背景板每小组一份。
(2)教师演示材料:纸做的蝴蝶一只,并在蝴蝶翅膀上开几个洞。
(3)图片三幅:太阳.树.影子的贴绒教具。
过程:
(1)通过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鼓励幼儿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述影子。
A.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进行第一次操作,探索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介绍材料:手电筒和立体小玩具。幼儿尝试让玩具出现影子。讨论:你们是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的?为什么这样做会出现影子?
B.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操作探索,讨论为什么光照在玩具上会出现影子。教师演示:将蝴蝶分别放在光源中和光源外,观察是否会有影子出现。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
(2)了解影子的变化。(说一种,演示证实一种)小结:改变玩具的位置,影子会发生变化,改变了光源的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3)游戏:摆放光源的位置,巩固光和影子之间变化的关系。出示三幅图,请幼儿根据树和影子的方位,正确摆放光源的位置。
教学反思:
由孩子在户外活动不经意的'一个游戏,给了我构思,捉住了他们喜欢玩的这个特点,同时这个活动比较贴切生活,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进一步探索,在设计中我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扩展和深化了幼儿关于影子的概念,还通过玩手影这一活动环节,强化了活动的趣味性。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大班科学教案06-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8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1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