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
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
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小溪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多媒体出示课件。
2、问题思考: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什么变化?
小溪流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每个阶段成长的特点是怎样的?
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哪些阻碍?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小溪流具有什么品质?
3、学生自由读文,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预设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变化:快活 旺盛 强壮 巨大
(2)小溪流各阶段成长的情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征的词各一个(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小溪流一路上到过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4)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也应该像小溪流那样,要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四、赏析、品读课文
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试作赏析和品读。
出示课件:音乐,小溪流成长动画
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组内讨论,班级交流
五、感情升华,感悟道理
1、小溪流究竟唱的.是一首什么歌?
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小溪流是一首坚定、乐观、进取、永不停息的歌。
2、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交流:学习小溪流的精神,不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六、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启示。由小溪流的歌你联想到什么事物也会唱歌?唱出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所感,拓展思路。
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唱”出生命的一首首动听的歌吧!
板书:
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快活 永 成
小河 ——旺盛 不 长
大江 ——强壮 停 壮
大海 ——巨大 息 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四、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
三次试飞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饮一杯月光》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3课。这是一首极富生活气息,想像新奇的儿童诗。描绘了一家人在夏天宁静的月夜纳凉饮酒的生活场面。全诗共三节,配有一幅插图。全诗描写了一家人在夏天的月夜纳凉,这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但是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月光,并展开新奇的想像,使这首诗格外新奇、美丽,非常耐读。诗中的月光代表了美好的事物,透过月光我们可以欣赏到宁静的夏天月夜的自然之美,口味到全家人在夏夜纳凉时愉悦和谐的生活之美,还可以看到一份美好的心情,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份温馨的关爱……
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而且企盼更新颖的教学方式,需要更有趣味的教学活动形式。
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的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与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饮、杯、凉、酒”等12个生字。
2、过程和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月光的想像和理解,感悟诗中描绘的美好情境,使学生懂得只要用心去关注和感受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就会永远快乐幸福。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教学重点
认识“饮、杯、凉、酒”等12个生字,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教学应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对文中月光的想像和理解。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限,所以我把这一点定为本课时难点)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在一部儿童片里学会了两首可好听的儿童歌曲,可我呀老是记不住它的名字。你们能一起帮我想想吗?咦,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叫我唱唱,好吧!那我就来试试吧!
(师唱儿歌《好爸爸、坏爸爸》、《我的好妈妈》)
学生分小组讨论,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想出了歌名?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环节我利用学生喜爱儿歌的特点,用曲名来设疑质问,通过熟悉、欢乐的儿童歌曲,将孩子们的兴趣一下抓住,情绪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2、非常感谢孩子们对我的帮助,原来这两首歌的名字是这样的,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和我就组成了一个甜美、幸福的三口之家。
(在本环节通过轻松愉快的谈话,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有意义。)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谈话:孩子们,甜美幸福的三口之家,都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欢乐,今天老师要给孩子们介绍这样的三口之家,想知道他们一家在干什么吗,那么请跟老师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那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送你们一对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飞舞这翅膀。飞到那美丽的地方。(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
孩子们,我们已经飞到这美丽的地方,喜欢这个地方吗?让我们听听这幸福的一家到底在干什么。(播放背景音乐,师范读全诗)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划出带红帽的生字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记。
(这一谈话充满了童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朗读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识字
(1)谈话:孩子们,刚才你们把带红帽的生字宝宝找到了吗?老师也把它们请来了,小朋友们,你们瞧他们来了。这些带红帽的生字宝宝中有你们的老朋友吗?把你的朋友请出来介绍给大家认识好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认识的生字介绍给大家。要求用这样的句子,如“我的朋友杯,茶杯的杯”。其余学生跟着念“我俩交朋友,茶杯的杯”。
(在识字环节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我采用介绍朋友的方式让他们互助学习,这样,学生用交到新朋友的方式接受新知,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学习)
(2)猜字游戏
(用游戏来进一步巩固新知,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轻松愉快的游戏)
三、再读诗歌,体会意境
1、师谈话:刚才小朋友已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宝宝朋友,有了新朋友的感觉真不错。走,我们带着新朋友再一起去体会体会月夜下那一家三口的悠闲与幸福吧。孩子们,让我们闭上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飞吧(课件出示清脆的蛙声、虫鸣)这远远近近的虫鸣,衬托着夏夜的宁静。实物展示加深理解衬托一词。
生闭上眼睛,自由展开联想,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体会月夜的宁静。
(在本环节通过利用课件,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对课文第一节的朗读,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2、(1)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二节,图文对照,说说一家人在夏天乘凉的情景。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会“每个人的杯子里都斟满了月光”的意思。(就是水在月光的照射下有了光亮,就成了月光酒)
利用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手电筒、装满清水的杯子)
(在这一环节我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这是本课时的难点,针对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我采用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突破难点)
(2)师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听过中秋佳节,花好月圆,这是关于月亮给予人类美好的祝愿,也曾学过诗人李白所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月光到底像什么呢?(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用上月光像……说话(月光可以像轻纱、白雾、美酒……还可以像美好的心情,良好的祝愿,温馨的关爱……)
(这一节教学拓宽了学生思维和想像的空间,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
3、(1)谈话:孩子们,在平常遇到高兴的事我们会举杯祝愿,可通常都是一些什么情况呢?
引导生讨论回答,并与同桌互相交流。
(2)为什么爸爸、妈妈,干下这杯月光酒,脸上永远有微笑,心窝也会发出光亮呢?
4、小结扣题:
这杯酒是我对爸妈的祝福,是我的一份孝心,我请爸妈饮下这杯月光酒,表达了我对他们的祝福。文章题目为“饮一杯月光”也就是爸爸妈妈收到了我对他们这份爱的传递,他们读懂了我的孝心。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互助学习,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只有所感悟就行)
5、(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让学生读中悟情,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节我将以舒缓的语气来朗读感悟夏夜的宁静,第二节我将用轻柔的语气来朗读,感受一家人的甜美幸福。第三节我将以激情的语气朗读,读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爸爸妈妈永远真诚的祝福,让学生懂得用心关注和感受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就会永远快乐幸福)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师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以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全诗。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优美的的音乐中朗读课文,既是对课文意景的再次重现,又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谈话孩子们,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美满快乐的家庭,你能说说你有一个怎样的家吗?(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出家庭的不幸与不满意,这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点拨,并教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
指导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家庭或对爸爸妈妈的祝福与建议,教师适时指导。
(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最直接的话题,让学生想说、能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孩子们,面对爸爸妈妈,面对这个幸福的家庭,我们有自己的祝福,也有对家庭的希望,也有对爸爸妈妈的建议,现在我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些制作卡片的纸,请同学们运用一年级学过的制作卡片的方法,把它制作为精美的卡片,把我们的祝福话写在卡片上,送给爸爸妈妈。根据孩子们的祝福话语,我们可以感悟到对爸爸妈妈的孝心,和对他们真诚的祝福。在此我也祝愿在坐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家庭幸福美满。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新的情况中思考新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这是对本课主题的一个延伸和升华)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是文章的袖珍版,是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我的板书用形象生动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学习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说到林则徐,我们会想到“虎门销烟”、“忧国忧民”;说到祁黄羊,我们想到的是——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板书】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2、这些是悼公赞扬祁黄羊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悼公的这段话吧!
【出示】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指名几个人读,怎么读好?读出什么?(感动、敬佩、赞叹)
二、理解“外举”和“内举”
1、“外举不避仇”中“举”是什么意思?“避”、“仇”怎样理解?
(“举”是推举、推荐;“避”是避开、回避;“仇”是仇敌、仇人,文中指解狐)
连起来怎样解释呢?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推荐外面的人不避开仇敌,推举自己的人不避开亲人。)
2、悼公让祁黄羊做什么事?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谁读得更像一位国君?
指导读。全班齐读。
3、练习:用“重”字组词
【填空】:
在军队中,中军尉职责( 重大 ),所以决定人选的事非常( 重要 )。 对于这件事,悼公十分( 重视 ),悼公( 尊重)祁黄羊的意见,问的是谁能担此( 重任 )。
4、还有哪儿用到了含有“重”的词语?
(祁黄羊的两次“郑重地说”以及“不能不慎重” )
5、【出示】: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1) 【板书“郑重”】“郑重”就是严肃而认真,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显得很“郑重”呢?探究“很”和“只有”。
(2) 指导读好两句话。
6、当悼公听到这两句话后有什么反应?
指导理解“深感意外”和“十分惊讶”。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表现在哪儿?
理解四个问号。(前面是一个反问句一个疑问句,后面是两个反问句)
指导读出惊讶、疑惑的语气。
7、是啊,祁黄羊的提议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了,难道他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吗?如果是他的亲人长辈听到他提议解狐当中军尉,会怎么样?
(有责备——你这个不肖的儿子,你难道不想着报仇雪恨吗?
有担心——万一解狐上台以后恩将仇报,反过来陷害你呢?你不是自讨苦吃吗?)
是啊,大家都为此深感意外,可这种推荐却在一片惋惜声中结束了,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当老百姓听说祁黄羊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大官,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还以为祁黄羊是个好官呢,还不是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儿子!真是太偏心了!)
8、看来悼公的担心不无道理。那么,祁黄羊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 【板书“慎重”】理解“慎重”。体会“不能不”的语气比“一定要”更加强烈。
(2) “只是想”和“压根儿就没去想”的强烈对比。
教师点拨:祁黄羊心里一心想着的`是中军尉的人选事关国家的兴亡,心里想的是国家的利益,这就是“出以公心”。这里的“公”指的是什么?(“国家的利益”)
(3) 你读懂了祁黄羊的话了吗?再次朗读体会。教师相机评价。(你真是祁黄羊的知心人呐!)
9、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后,他们能理解祁黄羊吗?他们分别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0、所以十分信任祁黄羊的悼公在听完后,深受感动,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再次朗读】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三、总结课文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回去以后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
1、用上我们积累的成语,写几句你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2、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手段、方法:朗读、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
(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
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课件: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
(悲痛悲伤)
(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
(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1、回顾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填写题词。
(1)题词:
端午节的习俗有( )( )( )( )。
端午节是为纪念:(1)屈原为楚国( )。
(2)屈原为百姓( )。
(3)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们( )、( )、( )现在的端午节( )。
3、自由的依据题词的顺序,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
三、资料扩展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
30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 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四、朗读训练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案例]
一天中午,原本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我,因为临时有事,一直到上课前才赶到学校。没想到,我还没赶回学校,就有一个人来找我。
这是一位女同志,她走进教室说:“请问周老师在吗?我姓王,是中学老师,请你们告诉周老师,学习心得在这个星期内完成,周六早上一同去交。周老师回来后请她打个电话给我,手机号码是13906152918(还重复了几遍)。”说完就离开了教室。
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刚踏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说有人找我。
“有人找我?”我问,“是谁呀?”嘴上这样问着,心里却灵机一动,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让学生学会转述别人的话呢?
“是个女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朋友们都在摇头,是呀,怎么忘了问呢?
“女的?女的范围很广,有老奶奶、阿姨……”
“是位阿姨。”小朋友继续答道。
“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穿什么样的衣服?”
当小朋友们生动形象地将找我的人从头到脚地描述完毕后,我十分高兴地说:“哎呀,那是中学的王老师啊!肯定是她!”小朋友们感到很兴奋,他们觉得这半天没白说。
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学会转述”。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虽然这时候还没有学到练习七,我觉得教材的先后顺序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看教师是不是善于利用教材。)
“转述,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准确,不能含糊。谁能把刚才的情况准确地转述给周老师呢?”
于是,小朋友们又向我转述王老师来找我的原因。
一位学生说:“周老师,中学的王老师让你把学习心得写好。”
我高兴地点点头说:“是中学的王老师找我,学习心得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学习心得要快点写,这个星期内完成。”“王老师说星期六早上和她一起去交。”
我笑了起来:“这么多的内容要转述给我,不过,转告不但要准确,还要讲周到。”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周老师,阿姨还说,叫你打个电话给她。”“电话号码留下了吗?”我故意问(其实这个手机号码我知道)。大家都在用力地想,“是1390615……后面的我就不知道了。”“你怎么知道前面的`七个数的?”“我爸爸的手机号码前面就是这几个数。”这是另外一个小朋站起来说:“后面是2918。”我夸奖了她,又连忙问:“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记住的吗?”这个小朋友回答道:最后四位数是2918,我把它记作“你(普通话中的èr宜兴话中就读‘你’)就要发”,所以就记住了。
我高兴地带头给她鼓掌,连连称赞她讲得好:这个小朋友不但认真听别人讲了什么,而且还想办法记位这些内容。只有这样,转述别人的事情才会准确、周到。
“请大家准备准备,看谁能把这件事说得准确周到。说得好的,老师就奖励一本‘采蜜本’。”
……
[反思]
从以上的教学片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口语交际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过去的听话、说话有着显著的区别,它强调的是多向、互动、交际,强调的是交际过程中民主平等意识的培养。在本案例中,教师抓住生活中的平常事,让学生转述别人的一件事、一段话,通过这听与说这双方互动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
“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天地是活的知识宝库,便是活的书。”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让我充分感觉到口语交际训练其实就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在本案例这种真实的情境里,学生们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还学会了怎样表达。这才是口语交际真正的目的。
三、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我们教师要能举一反三。本案例中,虽然练习七的内容还在学期的后面才能进行教学,但这件事发生在前,如何利用这现成的口语交际情境进行教学,我想这也需要老师们要对全册教材进行研究,抓住生活中的亮点,寻找口语交际的场景。
如今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得最多的是知识点的传授,是训练点的确立,却恰恰忽视了学习中的人的感受。原本有滋有味的话题,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教师是牧羊人,要把可爱的孩子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一个偏旁。
2、 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课件:比较多——少,大——小。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第一课比一比》。(板书课题)
二、 看图识词
1、 看图画,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2、 词卡与实物相对应
A、 学生将词卡贴在相应的植物和动物旁边。
B、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音节,词语。
3、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个别认读,全班认读,开火车读。(苹果的“苹”,杏子的“杏”,黄牛的“黄”是后鼻音,“少”是多音字,要注意正音。)
4、 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卡认读
先全班读,在分男女生读,比一比。
三、 记忆生字
1、 学生选择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2、 学生选择生字进行组词或说句的练习。(引导学生在组词时理解“堆”的词义,理解堆的偏旁。)
四、 学习韵文
1、 自由读韵文。(两遍)
2、 小组合作学习
A、 交流朗读成果。
B、 交流读韵文后的发现。(有四句话,两句比大小,两句比多少。)
3、 比一比,认识量词。
图上的桃子和杏子有多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的数,还可以怎么样数?桃子呢?(一个,一箱,一筐……)
4、 提出疑问,开展互相解疑的活动。
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如:一只鸭子,一群鸭子;一只小鸟,一群小鸟;一个苹果,一堆苹果,一篮苹果,一筐苹果………)
五、 指导书写
1、 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竖中线;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上的`。)
2、 师范写,生练习。(书空)
3、 学生写,师巡视指导。
综述
本课依据课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作到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诵读中熟悉量词的用法,逐步学习正确使用量词。本课12个生字,在字音上,“苹,杏”是后鼻音,“少”是翘舌音,上课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音。“杏,桃,苹”的偏旁和字义有关,要提醒学生注意。韵文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朗读。因此在学习韵文这一块注重学生朗读,用比赛读,展示读,拍手读这些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教案02-2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06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小学语文《鲸》教案02-2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07-2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07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