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5篇(精品)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有策略、有规划地解决问题,在规定的材料内,尽可能多的探索不直接用手运球的方法。
2.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符号“√”或“×”填写记录卡,培养幼儿有计划地完成实验。
3.提高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乒乓球、记录卡、纸杯、铅丝、铅笔、吸管、橡皮泥、报纸。
活动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实验设想提出问题
1.出示乒乓球,提出问题:怎样不移动篮子又不直接用手碰到乒乓球,把球从这个篮子运到另一个篮子里呢?想想可以请什么东西来帮忙呢?
幼1:可以用嘴巴咬。
幼2:可以用杯子舀过去。
幼3:可以用勺子。
(评析:导入环节简单明了,提出问题,并进一步问:可以请什么东西帮忙,引导幼儿在不直接用手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工具。唤起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他们很自然地想到了除了可以利用身体的其他部分,还可以借助其他辅助工具。)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材料: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觉得它们可以用来运球吗?
幼儿:我觉得有些行,有些不行。
(评析:出示记录卡的时候,可结合实物一起出示,这样可给幼儿一个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的操作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在“我的猜想”一栏。
教师简单说明记录要求:如果你觉得可以,请在材料旁边一栏打上“√”;如果觉得不行,请打上“×”。
(评析:记录的形式帮助了幼儿汇总自己的思维方法,这对幼儿科学的素养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单独记录的形式接触还较少,因此在记录前,需要教师作出简要说明,并作适当示范。)
4.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师:你觉得哪些材料可以运球,哪些不可以呢?
幼1:我觉得纸杯行,其余的不行。
幼2:我觉得纸杯、吸管、橡皮泥可以,别的材料不可以。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测,可以说,幼儿的经验各不相同,预想的运球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幼儿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猜想的科学态度尽情发挥。)
(二)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动手实验操作。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结果一栏记录。
教师说明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谁的猜想是对的呢?我们只有自己去实验一下,带上你们的记录卡,可以先根据记录表上的材料去找一找,试一试,如果你找的材料可以运球,请在实验结果一栏打上“√”;如果不行,就打“×”。
(评析:教师再次提出记录要求,是对幼儿实验之前的一个提醒,这样幼儿就能带着目标去操作。避免了幼儿的兴趣点快速转移到操作活动上,而将操作记录遗忘的情况发生。)
2.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实验完的材料及时放回原处,再选择别的材料,并强调不能直接用手碰球。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工具,他们大胆地探索着,手脑并用,小心地尝试着一个又一个方法运球的方法,思维异常活跃。)
3.实验结束,幼儿整理实验材料。
4.交流实验情况。
(1)幼儿与客人老师或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2)集体交流,教师提问:你用了哪些材料?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评析: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自己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并上台演示操作方法,更加体现了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自主性。)
(3)总结幼儿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请其他幼儿帮助解决。
师:这个小朋友觉得铅丝不能用来运球,你能来帮助他吗?
幼儿:可以先把铅丝卷一卷,做成勺子的形状就可以了。
(评析:能力强的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又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广。)
(4)引导幼儿发现
A:同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操作方法。
B:两个材料可协作运球。
C: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运球。
(三)观看图片,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1.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拓展幼儿思维。
(1) 师:在我们生活中,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不直接用手运东西的工具。
(2)依次出示簸箕、推车、铲车、吊车等图片。
师:这些工具是怎样运东西的呢?
幼1:有了簸箕,很容易就把垃圾装进去了。
幼2:把小宝宝放在车子里,妈妈推着就能带他出去玩了。
幼3:工人叔叔只要在车里操作按纽,就能挖泥土了。
幼4:大吊车的手能抓起很重的东西。
(评析:从科学小实验,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幼儿对不直接用手就能运东西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2.谈话,初步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教师:因为有了那么多不直接用手就能运东西的工具,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了,小朋友们只要认真学本领,相信你们长大后会发明更多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工具。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更多的运球方法。(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陈季梅)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不同的玩法,了解管子的输送作用。
2、在观察操作中,探索各种弯管的作用,发现能使球转弯的秘密。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
活动准备:
管子、乒乓球、球门、各类小玩具、设计图、水、水盆、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经验导入
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管子?
小结:管子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和管子玩游戏。
二、管子游戏
1、玩法提示:让小玩具和管子一起玩,让小玩具从管子的这头进去,从管子的那头出来。
2、幼儿探索不同的玩法,尝试运用多种材料。
3、发现交流。
幼儿个别介绍自己不同的玩法,并上前演示。
4、小结
(1)管子平放,可以通过用力让小玩具出来。
(2)管子抬高,不用力也能让小玩具直直的出来。
三、“转弯射门”游戏
1、提出要求,介绍玩法:“转弯射门”。
2、介绍、认识管子的好朋友:各种接头管。
3、幼儿探索、尝试用多种接头管进行“转弯射门”。
4、探索交流,活动小结。
四、“管子设计师”
1、出示设计图,引导幼儿观察。
问:用了几根管子?你从哪里看出来?
2、共同合作,(分成2组)尝试看图示设计连接水管。
3、集体验证,通水试验,分享成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学习活动:
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
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
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
警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
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2、 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
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 说说这些车的功用
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 观察这些车的车轮
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和同伴合作做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具有好奇心。
2、能仔细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事物的变化.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和同伴合作做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具有好奇心。
难点:了解“瓶子吹气球”实验的科学原理。
活动准备:
气球、醋瓶、(每人一个)小苏打粉、白醋、漏斗、勺子、道具,布置好奇实验室,操作过程的图片,dvd视频。
活动过程:
师:hi,大家好,我是好奇博士,欢迎你们今天来到我的好奇实验室,。为了庆祝你们的到来,我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
一、 吹气球比赛导入,激发幼儿玩气球的兴趣。
师:1、猜猜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猜谜:它呀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猜猜是什么?
师:2、提问:见到气球,你们最想干什么?
幼:(自由猜想)
3.、幼儿人手一个气球听好奇博士口令进行10秒钟倒计时的吹气球比赛。
师:请出吹气球较快的幼儿,与好奇博士比吹气球谁的更快一些,
提问:(为什么好奇博士赢了,我是用什么来吹气球)
师:你们想知道瓶子为什么可以吹气球吗?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用瓶子吹气球。
幼:4、(教师出示一瓶子)请幼儿猜测并自由探索:瓶子能吹气球吗?可以怎么吹?请幼儿示范。
师:吹气球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你们谁愿意参加这个发明啊,请你们一
起来完成
实验开始前,要求小朋友们,认真的,仔细的'观看,
科学实验:瓶子吹气球。
认识苏打粉、白醋。
二、 交代实验要求和步骤
1、介绍幼儿认识实验所需的材料:白醋,小苏打粉,漏斗、勺子、醋瓶
2、观看dvd视频。
你们看明白了吗?首先怎么样,请那个小朋友能复述一下。
3、观看图片,加深孩子们对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教师(好奇博士)边讲解边操作:利用漏斗先将杯中的醋倒入瓶中,再利用漏斗在气球中装入1---3勺子小苏打粉,把气球口拉开套在瓶口上,把气球抬高使粉末全部倒入瓶子里,同时一手紧握瓶口,另一手轻轻摇晃瓶子。(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摇晃时瓶中出现的现象和气球发生的变化)
4、请幼儿说说观察到的现象,询问孩子们瓶子上装了什么东西?放入这些东西瓶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5、与孩子们讨论气球被吹大的原因。
6、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原理:小苏打粉(碳酸氢钠)遇到醋,会在瓶子里发生碳酸碱性从而产生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气体上升时,就会进入套在瓶口上的气体里占据空间,气球就慢慢被吹“大”了。
7、纠正或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三、 幼儿做实验
教师强调实验要求:
1、今天我们用的的材料是用醋瓶子来做实验,是玻璃的,容易打碎,请小朋友们一定要轻拿轻放。
2、告诉幼儿醋和小苏打粉可能会对人的皮肤等产生伤害,要求幼儿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别弄到眼睛,嘴巴,避免受到伤害。
3、提醒幼儿要先把气球嘴巴张大后在套在瓶口上,注意要小心一点不要弄破气球,以免漏气造成实验失败。
4、强调在把装有小苏打粉的气球套在瓶口时注意千万别先让气球里的小苏打粉进入瓶子,要等套好密封好气球口后才能让小苏打粉进入瓶中并轻轻摇晃。
5、启发幼儿若实验时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好奇博士)帮忙,两两合作完成实验。
6、你气球吹的大小取决于你放的小苏打粉的多少,如果放太多小苏打粉就容易爆炸,如果放太少,气球就吹不起来。
(1)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按要求进行实验。
(2)请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活动感受。
通过这个小实验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睁大你们发现的眼睛,我们一起去探索把。
六、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用瓶子吹气球,下次好奇博士要问问小朋友,瓶子里面可以吹气球吗?
2、区角活动:将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幼儿进一步尝试、探索、发现。
3、家园共育:带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空气压力的科学小道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春风吹着,春雨下着,花儿开着,树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虫也出来了。池塘里,小河边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他们觉得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像呢?什么时候才长得跟妈妈一样?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小蝌蚪和青蛙》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
3、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图。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了解青蛙生长变化过程。提问:这个故事里面都有谁?青蛙妈妈在水里种下了什么?长出什么来了?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
(1)、蝌蚪要变成青蛙先——再——后——最后——
(2)青蛙生活在哪里?(水里、地上)
(3)青蛙吃什么?(蚊子、蜗牛……)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
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教学反思
孩子对青蛙和小蝌蚪比较熟悉,能说出蝌蚪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3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1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