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根据生日的年月日比较年龄的大小,按出生日期排序。
2. 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生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年龄差异。
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生日卡,上面贴着幼儿的照片,记录着生日的年月日。
2.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生日卡》
活动过程:
一、大一岁了
1.过新年,大家都大一岁了。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今年几岁了。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七岁,有的是六岁呢?
3.要想知道班里哪位小朋友的年龄最大,哪位最小,有什么办法?
4.幼儿交流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二、给生日卡分类
1.请不同年龄的两位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卡:我是何年何月何日生的。
2.帮助幼儿了解前一年出生的就大一岁。
三、 为生日卡排序
1.根据出生月份的分类结果,数一数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依据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
【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生日会
活动目标:
1、用统计的方法了解每个月、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2、通过观察能看懂和理解统计表。
3、能与同伴交流、讨论庆祝生日的方式,体验过生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了解本月内哪些小朋友过生日。
2、物质准备:统计表一张,四季图片各一张。并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一张过生日的照片,以及让幼儿明确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活动过程:
一、祝你生日快乐。
请本月内过生日的幼儿手持生日蜡烛,站在教室中央,教师弹奏《生日歌》,师幼齐唱生日歌,祝福他们生日快乐,祝贺他们又大一岁了。
二、我们的生日统计。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是几月份的生日。
2、教师出示一张大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上面有哪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表示12个月。
3、请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分别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统计表的数字下面。
4、师幼共同数一数,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并用数字表示。
5、请幼儿说说:班级幼儿中,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三、四季生日会。
1、请幼儿根据每个季节有哪几个月份,来说说春季过生日的人、夏季过生日的人、以及秋季和冬季过生日的人。
2、教师分别出示某个季节的图片,该季节过生日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大家一起为他们唱生日歌。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二、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三、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还剩几根?出自:大;考.吧"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两个三角形,你们信吗?
4、谁看出了其中的秘密?为什么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因为它们有一条公用边,它叫“公用边”)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个别幼儿示范)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个别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正方形。
(2)将你搭出的图形画出来。
(3)记录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数量。
2.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个三角形。
活动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以验证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和比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木偶,图示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0篇【必看】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幼儿复习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当我说左手你们就伸出你们的左手,当我说右耳朵的时候你们就用手指着你们的右耳朵。
(二)幼儿初步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这是一排木偶,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乌龟……
师这是小狗,它的左边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师:现在小朋友来看下小狗的左边是什么呀
3、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师:当失误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出示图示,幼儿观察并判断
师:这是一幅有很多事物的图,他们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他们的左右和我们的是相反的。
2、几个幼儿排成一排,与他们面对面的其他幼儿判断其左右的幼儿是谁。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体积。
二、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果冻壳(一样大小)、水彩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二、操作材料:黄豆、白云豆、蜜枣、玻璃球、小石子各若干份。
三、两瓶一样多的果汁,乌鸦喝水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以客人身份进行招呼,并交代事情。
师:今天,老师第一次到大(3)班来,听应老师和徐老师说,我们大(3)班小朋友个个很棒。所以,老师想考考大家,和大家来做个智力游戏,大家说好吗?
幼:好。
师:这个游戏和我们桌子上的东西有关,大家看一看,桌子上放着三种果实或种子,它们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举手告诉我。
(引出黄豆、白云豆、蜜枣、果冻壳、统计表)
二、开动脑筋猜一猜
1、师:(哇!小朋友们真棒!)好,我们这就进入游戏第一环节――“开动脑筋猜一猜”,(幼儿跟念)“猜什么呢?我们要把这三种果实或种子装满这只杯子(示范)你们猜猜看可以放几颗?大家可以独自思考,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讨论,等一下就
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到猜一猜下面的'空格子里,可是不能动桌子上的东西,要从小到大猜想,黄豆、白云豆、蜜枣各能放几颗并记录下来,听明白了吗?
2、小朋友记录猜想答案,由老师依次将数字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并简单分析。
三、亲手体验做一做
1、师: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真的可以放几颗呢?
幼:(想)
师:好,我们现在就验证一下,进入我们游戏的第二环节,亲手体验做一做。(幼儿跟念)
2、师:我们还是按表格上排的顺序来验证,那怎么做呢?要求是这样的:(示范)把黄豆放满杯子,压一压,让它和杯口一样平。数一数,一共有几颗?马上把答案写在做一做的空格子里。
3、幼儿实际操作,教师再次记录幼儿所测结果,并分析幼儿测量出来的数据,根据差异给适当验证。
四、仔细观察找规律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爱动脑筋、爱动手,而且记录认真。下面,我们要进入游戏的第三环节――仔细观察找规律。(幼儿跟念)
2、这个规律就在表格里,大家睁大眼睛,看谁把它先找到。(幼儿回答,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同样的杯子里,身体越小的东西,放的颗粒数越多,身体越大的东西呢,放的颗粒数就越少)
五、生活游戏――乌鸦喝水
师:我们大(3)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下面我们再帮小乌鸦解决一个问题好不好?那么小乌鸦遇到什么问题了呢?原来呀小乌鸦今天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了,它唱呀、跳呀,很快口渴了。这时小乌鸦找到了一个瓶子,可瓶子里只有半瓶水,而且瓶口太小,小乌鸦喝不到,这可把它急坏了,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能帮帮小乌鸦吗?
六、活动延伸
如果小乌鸦面前有一堆玻璃球和一堆比玻璃球还要小的石头,你们想一想,把哪个放进去,水会更快满起来。那么小乌鸦就可以更快喝到水了?
师:小朋友们意见各有不同,这样吧,老师请大家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去做个小实验,你们像老师一样,准备两瓶一样多的水,一瓶放20颗玻璃球,另一瓶放20颗小石子。看看,哪一瓶的水满得快,明天回来告诉老师,好吗?文 章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归纳总结学习6以内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
2、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小青蛙胸饰若干,虫子一条,剪刀一把,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练习卡片若干学具:虫子人手五份,记录纸人手一份,剪刀、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
师说:青蛙宝宝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好吗?来,出发啦!(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学做小青蛙跳的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中间位置上。
2、无意间发现虫子。
师说:(出示稻田图)呀,这块稻田真漂亮,黄灿灿的稻子长得多好呀!
师说:咦!这边的稻子怎么这样乱?(有虫子)师说: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3、认识虫子。
师说:这条虫子长得怎么样?(长长的﹑有一个一个圆圈﹑一节一节的……)师说: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就叫它"六节虫"。(教师写"6"在记录纸上)师说:"六节虫"很厉害,它能在短时间内毁坏我们的稻田,吃掉我们的粮食,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六节虫"?
4、学习捕虫本领。
师说:(师拿出灭虫武器——剪刀)这是消灭"六节虫"的武器,看我的。(师用剪刀将虫子一剪为二)师说:我的刀剪在虫子的第几节?把虫子分成了几段?(两段)左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有几节?用数字几来表示?
(老师边讲边写完整分合式)师说: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六节虫",现在我把它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了,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已经捉了一条虫子。
师说:刚才"六节虫"被我的刀剪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还可以剪在虫子哪里,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
幼儿讨论回答。
师小结:看来只要把"六节虫"剪成两段它就会死掉。宝宝们要把每次捉的虫子怎么剪的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谁捉的方法最多。
5、尝试捉"六节虫"师说: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六节虫",能干的宝宝们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幼儿回到自己座位上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师说:宝宝们,回家啦!(组织幼儿回中间座位)6、交流捉虫经验师说:宝宝们,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消灭虫子的?
师问:
(1)你剪在第几节?
(2)分成了几和几?
(3)6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讲述师演示并写出"6"的`分解式,重复的去掉。找出记录方法——有序排列。
师小结: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师说: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分合式,好吗?
7、游戏:找朋友师说: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害虫消灭了,不过青蛙妈妈还要看看你们今天的本领学得怎么样?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宝宝们,看看你的小青蛙背后有什么?(数字)如果我拿出数字2,数字2的青蛙宝宝就去找和它合起来是6的数,我说:"2的朋友在哪里?"你找到后说:"我的朋友在这里。"并和找到的朋友抱在一起。
8、结束师说: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现在我们跳回去,休息一会儿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2.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3.感受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见本期附赠的光盘),盒子一个,记分牌、筐子各两个,带有1~1O数字的红、蓝圆片各1O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推理
1.请幼儿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
2.小结:刚才我们都猜是小画片,这不是乱猜的,我们是根据得到的信息才猜出了正确答案。
(这个环节的猜想,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先让孩子漫无边际地猜,幼儿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答案的;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但幼儿从中感悟到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教师的再次提示下,幼儿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并从中领悟到“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
二、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1.教师放映PPTl,提问:你能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2.请幼儿猜猜谁最重,为什么?(放映PPT2验证答案)
3.小结:要想猜出答案,必须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后一步一步想,就能很快推理出正确答案。
三、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1.幼儿分成红队和蓝队比赛,教师交代比赛规则:(1)两队交替猜,哪个队猜对就给哪个队加10分,如果猜不对,给对方队加10分。(2)如果没有轮到自己队猜就说出答案,也给对方队加10分。(3)由排头用记分牌计分.排头要等老师说“排头请加分”才能翻一张牌加10分。
2.放映PPT3,提问:请问红队小朋友,被挡住的是几个什么颜色的珠子?为什么?小结:被挡住的是4个黄颜色的珠子,因为黄珠子是依次增加一个。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没有能力用抽象概括的语言对数学现象进行表述,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提升,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数学语言)
3.放映PPT4,提问: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请蓝队小朋友猜猜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教师操作课件(PPT5-PPT6),展示推理过程。
(利用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的年龄特点,借助直观的水果图,帮助幼儿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
4.放映PPT7,请幼儿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请红队、蓝队小朋友分别猜猜l号、2号、3号小兔穿什么颜色的裙子。
(借助小兔“不是穿某种颜色的裙子”,引导幼儿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
5.依次放映PPT8--PPTl5,小鸭从左岸游到右岸算游一次,请蓝队小朋友猜猜小鸭游9次后会在哪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单数次都在右岸,双数次都在左岸。
(在左右河岸标出小鸭游泳的次数,帮助幼儿进行抽象思考、概括)
6.小结:今天,我们一直都在猜一猜,但不是乱猜的,猜也是要动脑筋思考的,所以猜也是有学问的。
四、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1.两队互相在对方的额头上贴上带有l~10数字的红圆片或蓝圆片(不能偷看自己是几号)。
2.幼儿猜出自己是几号后迅速按数的顺序排好队,以排得又对又快的队为胜。
3.获胜队先到前面选教师送的小画片。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问题追问,引导幼儿说出推理的依据和过程,帮助幼儿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关系进行思考,达到内化简单推理的思路与方法的目的。由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他们有时表达得不完整、不太准确,这时就需要教师顺应幼儿的思路,用数学语言进行提升和概括。如在让幼儿“找出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珠子被挡住”的`环节中,幼儿答出“有4个黄色的珠子”,在我追问“为什么”后,幼儿回答“因为一个红的一个黄的,一个红的两个黄的,一个红的三个黄的,一个红的应该是四个黄的”。可见,幼儿知道黄珠子是依次增加一个的,但是不会用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述,我就及时回应道“你看出来黄珠子是依次增加的,每次增加一个”,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现象,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
幼儿联系v实际情境,体会连加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幼儿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练习、笔和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PPT展示算式《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与幼儿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情景导入。
PPT展示:小朋友们,大家看看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
教师导入:新学期开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羊村的这些小羊们正在积极准备去春游呢!你们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计划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喜羊羊的队伍,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播放PPT:我们发现了没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们摘了几个南瓜?这里的工作人员又运来了几个南瓜?
2、幼儿探索计算,教师展示计算方法4+2+1=?
3、教师讲述计算方法,计算答案。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中不止一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连加首先计算前面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然后用这个加起来的数继续和后面的数字相加。
教师要求幼儿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扬计算正确的幼儿。
4、继续PPT展示。他们摘了南瓜以后,正当准备继续去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喂小鸡呢!
教师:草丛中有5只小鸡,跑来了1只,后面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继续PPT展示5+1+2=8的计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们去过很多的地方,准备回家的时候,美羊羊大声的叫道,"你们看,小鸟!"教师:大家看到树上有几只小鸟?飞来了3只,后面又飞来了3只,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我们怎么列式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
4+3+3=10 动画播放计算过程。
四、幼儿操作教师:羊村长说,羊村里面最聪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们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操作练习,看看你们会不会也像喜羊羊一样,也能计算连加了呢?
分组练习看图写算式并正确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看你们记住了吗--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
3、计算号列车--直接写出得数;
4、帮动物找家--连线题。
五、小结羊村的村长告诉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像喜羊羊一样聪明可爱。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10以内数的连加了,记得回家去多问问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喜羊羊呢?还是懒羊羊呢?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
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我住在上海——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己家的位置。(了解地图的知识,初步学会看地图)
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知道上海除了黄浦区还有许多地方,无论住在哪里,大家现在都住在上海。)
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激发幼儿对地图的好奇和学习的兴趣)
2、我的家乡——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将自己家乡的风情通过图片、照片、土特产、录像等方式介绍,增进对家乡了解,初步感知地方大、好和美)
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己的家乡)
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初步形成我们是同乡人的情感和友谊)
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初步学习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记录和比较长短)——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在比较中产生大的情感)
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是个好地方。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1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2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