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骨牌的倾倒与路线、排列、间隔有关。
2、能够通过观察、合作、比较,大胆的进行有目的'有规律地探索。
3、培养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张路线图、两张记录表各5份、骨牌若干数量、笔、投影仪、课件、录像、地垫。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木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积木,想玩吗?去玩一玩。
二、老师演示推多米诺骨牌,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排出8块,轻轻推第一块,你们猜这些积木会怎样?是这样吗?我来试试。你们想玩吗?
三、幼儿玩多米诺骨牌。
1、你成功了吗?为什么会倒?你的为什么没有倒?
2、幼儿再次玩。排成弯的。
出示两条线,大拐弯和小拐弯。讨论哪种更容易倒。
四、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1、看图片。
多米诺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弯的,还可以排成各种图案呢,看。你们能排出其它的图案吗?
2、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交代要求:我们一个人的木块不够,怎么办?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个人一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排成什么图案。最后请他来介绍后并且推倒。
五、游戏:人体多米诺。
生活中除了用积木,还可以用麻将牌、硬的香烟壳子来玩多米诺。更有趣的是还可以用我们的人体当多米诺骨牌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蔬菜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构成。
2.探索操作让同一蔬菜叶片在不同条件产生的不同现象和不同叶片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叶汁,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3.乐于投入科学活动,体验参与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棍、一次性纸杯、各种新鲜蔬菜的叶子、萎焉的蔬菜叶若干。大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蔬菜叶片的结构
1.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青菜叶片,请你们每人选一片菜叶,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叶片上面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2.师提问:你发现叶片摸上去是怎样的?
3.一看叶片上有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大的叶片,并告诉幼儿菜叶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
二、探索叶片里面的秘密
(一)第一次操作同一种菜叶,发现叶汁。
1.们刚才通过观察发现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的,那你们来猜猜看,叶片里面还会有些什么呢?
2.回答。
3.请幼儿操作实验,将新鲜的菜叶放在一次性杯子里用小棒捣碎,发现了什么?
4.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师小结。原来新鲜的蔬菜叶片里藏着许多绿绿的蔬菜汁。
(二)第二次操作,发现同种菜叶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结果。
1.示萎焉的菜叶,请幼儿说一说,和刚才的叶片和什么不一样?
2.幼儿再次操作,发现了什么?
3.幼儿说一说。
4.师小结。原来萎焉的蔬菜叶片里没有蔬菜汁,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水分,干枯了。
(三)第三次操作,发现不同的蔬菜叶在同样的条件下会产生什么结果。
1.示各种新鲜的蔬菜的叶片,芹菜、菠菜、青莴笋、紫莴笋、蚕豆,豌豆、白包菜、紫甘蓝等,让幼儿看看、说说、闻闻有什么不一样。
2.交代操作要求,每人选2种。
3.儿再次操作,发现什么?引导幼儿可以跟同伴进行交流。
4.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示记录纸,把幼儿的操作结果记录在纸上。
6.师进行小结。不同的蔬菜叶片在同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叶汁不同的,因为蔬菜的味道、颜色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叶汁也是不一样的。
三、活动的延伸,对蔬菜的叶子产生更进一步的探索兴趣
我们的开心农场里还种植了许多蔬菜,下次我们去收集更多的蔬菜叶片去探究,去发现,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拼成的画。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放在袋子中,剪刀。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科学探索的时间到了,我们一起唱起来把。请幼儿欣赏歌曲《形状变变变》。
(二)视频导入,巩固练习图形
1、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2、在立体图上可以找到平面图形。
3、巩固四种图形,智慧屋中做游戏。
4、拓展幼儿的想象力,欣赏生活中的图形。
(三)观察、思考图形宝宝的不同用处。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火箭、坦克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组成。)
2、幼儿讨论。
(1)如何记住自己的拼图方法?
(2)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图形都用了多少个?
3、教师出示统计表,请幼儿来做记录。
(四)第二次尝试活动
用折纸或剪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或剪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2.同伴协作完成接水管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2.录像;接水管照片。
3.水管链接图
4.两个小区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引出水电工叔叔本领真大
1.(录像5秒)保育员抽洗小便池
提问:
(1)阿姨在做什么?(冲水)
(2)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3)水厂里的水怎么会到我们幼儿园来的'?
2.出示PPT:水电工接水管的照片
教师:这位叔叔在干什么?
小结:原来是这些水电工叔叔把水管接到我们幼儿园,让我们随时都能用上水,他们的本领真大啊!
二、练一练——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教师: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小小水电工?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水管,请你们先来练练手,看谁能发现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出示材料)塑料管长、中、短pvc管各若干;三通;直管;弯管
1.幼儿尝试连接,熟悉不同的材料。
2.发现交流
教师:谁先来说说看,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小结:直管可以将两个水管连接在一起,使它变得更长;弯管是可以让水管转弯;三通是可以连接三个不同方向的水管,这三种接头各有各的本领。
三、接一接——同伴合作,完成接水管任务
1.提出操作任务和要求
教师:长达小区建了很多漂亮的新房子——长达一村和长达二村,这两村的水管还没有安装,要请你们这些小小水电工来完成这个任务。
2.解读任务书(PPT):
教师:这里是小区给我们提供的接水管施工图,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房子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小区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每一幢房每一层楼都要接到水管。我们分成两组,6人一组,来完成的接水管工程,比一比,看哪一组接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来接水管,千万不能漏水哦,,小小水电工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开始!
3.幼儿分成二组接水管。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指导,侧面,或面向客人老师谁合作的好的,管子长度不对,哪个人用错了接头,踢掉了管子,用了很多管子,没有接牢的,漏接的,一村接好三幢房子了,你们动作要快,倒计时开始)20—25分钟)
4.展示幼儿成果,互相检查。
教师:哪个村的水电工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什么?你们在接的时候有没遇到什么问题呢?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和好朋友一起解决困难的啊?(提升合作)
小结:小小水电工们能按照施工图,合作完成了这次接水管的任务,我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都辛苦了,现在休息一会儿,等下我们还有更大的任务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多种特征给动物进行正逆排序。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桃子和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1、引出话题。
提问:看这是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你们喜欢吃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小动物,请你们来说一说。
2、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提问:你们看这是长耳朵的小兔,还有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1、按动物的高矮、长短排序。
师:五个小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他们决定比一比。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引导提问:长颈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你们猜,他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长颈鹿正要去吃桃子,可猴子说:"这样不行"。
引导提问:猜猜看,兔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吗?;有没有小动物反对呢?
(3)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这样也不对"猴子大喊了一声。
引导提问:猜猜看猴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提问:猴子有没有吃到桃子呢?
"不行!"河马使劲地跺着脚说。
引导提问:刚才长颈鹿要比个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猜猜看这一次大肚皮的河马会要求比什么呢?它会怎么说?
3、按动物的高矮、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排序。
"不行!"这时一点不起眼的毛毛虫大喊了一声。
引导提问:毛毛虫那么小,猜猜看,他会想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得第一呢?
毛毛虫得了几个第一?是怎么比的?
教师小结。
三、品尝桃子四、拓展活动
教学反思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仔细阅读故事,我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就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活动中,我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始终遵循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原则。比如在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时,毛毛虫站出来说应该我先吃,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幼儿各抒己见,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让幼儿在活动中,兴趣高涨,一直在玩中学习,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虽然我尽量做到让全体幼儿都加入到游戏中来,但是还是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度不够,对幼儿的个别引导上还是不够,我的设问有的幼儿不会,我就显得有点急躁,不能用语言好好的激化幼儿自主的思维,有时候老师就一一帮助幼儿解决了问题,这一点上,我做得很不好,所以在后面的评课中也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我会虚心的接受,在下次活动课的时候如果再遇见这样的问题,我一定戒焦戒躁,尽量提出问题想办法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完美!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观察水的张力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玻璃杯,塑料瓶,硬币,水,水盆,毛巾,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发主题。
今天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吗?听仔细了: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请猜一猜是什么?
(二)结合课件,引发水的张力实验1。
教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出示水和图片1。水是由很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水分子宝宝组成的,图片2小结:水分子宝宝呀,喜欢手拉手,它们很团结,谁也不想离开谁。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如果你们两人,不拉手站着,老师把其中一人,轻轻一拉就拉走了。但是如果你们两人手拉住手,那老师还能不能轻轻一拉就把他拉走呀?不能!水分子宝宝呢也一样!它们手拉手后,就不容易分开呢!
现在我把这个杯子里倒满水,哇!满满的一杯子水!(图片3)请一个小朋友来看一看有没有装满水!蹲下来看,水面是平平的是不是?这是什么?硬币,我们就来装硬币,硬币放进去后,水会不会马上溢出来呢?
请小朋友待会3人一组。一个小朋友负责放硬币,另外两个小朋友蹲下身子,盯着看杯口水面的细小变化,看看有没有水高出了杯口,却没有流下来?注意放硬币的小朋友要把硬币一个一个轻轻的放下去,手指头要不要碰到水呀?不要。如果水溢出来了,就结束不能再放了!记住你一共放了几个硬币!
(三)总结实验1,引发实验2。
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水有没有高出杯子口啊?那为什么不流出来呢?
水的张力,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实验中看到,你们想不想做一做?这个实验怎么做呢?(出示步骤图)首先有满满的一瓶水和一张小纸片,用笔在小纸片上戳小洞洞,怎么戳呢?请3个小朋友合作。两人把纸片拉平,另一个人在纸上面戳10个洞洞。把纸片轻轻的放在瓶口上,用手托住纸片,将瓶子慢慢的倒过来,上面的手不要用力捏瓶子,然后手慢慢的'移开,看一看水会不会从纸片上的小洞洞里流出来。为了避免水泼到地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盆,请你们在水盆上面试一试。你们猜一猜水会不会从小洞洞里流下来?觉得会流出来的举手!不会流出来的举手!想知道答案么,那请小朋友3人一组,合作试一试吧!
(四)总结实验2,延伸至生活。
那为什么纸片上面明明有洞,水却不掉出来呢?因为水分子宝宝怎么做的?
生活中呀,有些小动物就是利用了水的张力,竟然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呢!你们瞧!小蚊子,小蜘蛛,小蜥蜴都能在水面行走,就是因为有水的张力!厉不厉害呀!
其实,还有很多实验可以看到水的张力呢!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好不好?好,再见!
活动延伸:
在家中,尝试做一做水的张力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蟋蟀、蚂蚁等小昆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蚂蚁、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2.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8-29页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头带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尺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打一动物)
谜底:螳螂
2.出示蟋蟀螳螂图片,提问: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总结: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让幼儿观察各种昆虫图片,引导说出昆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结合图片描述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问: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吗?他们有什么本领?是人类的好朋友吗?
总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时候大螳螂会吃掉小螳螂,螳螂妈妈还会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欣赏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5.欣赏歌曲 《虫儿飞》。
教学延伸:
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观察他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教学反思:
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1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2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