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7 07:45:5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范例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物体从空中下落的自然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学习科技小制作技能,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纸、小玩具、沙袋、小纸盒等物品。

  2、选择好便于幼儿活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

  3、线绳、纸巾、用于悬挂在降落伞上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1、你们见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吗?是怎样掉下来?(幼儿自由表达)

  2、你们还见过什么东西从空中掉下来?(请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来表达)

  二、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探索、物体下落这一自然现象。

  1、请幼儿选择桌上的东西,把它们轻轻地向下扔,看看它们会怎样。

  2、如果把东西扔得很高,它会怎样呢?

  3、你们能使这些东西不掉下来吗?(请幼儿畅谈自己的做法和发现)

  4、:不管什么东西,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总要掉下来。

  三、引起幼儿制作降落伞的兴趣。

  1、我们发现不管什么东西都会从空中掉下来。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人在空中会怎么样?

  2、怎样才能使人掉下来不擦伤呢?(幼儿自由讨论)

  3、有的小朋友想出了用降落伞的好办法,下面我们就来学做“降落伞”。

  四、引导幼儿学做“降落伞”。

  1、简单示范,为幼儿材料,让幼儿尝试做小小“降落伞”。

  2、观察幼儿的制作情况,必要时作个别指导或提示。

  3、请幼儿观察自制降落伞的降落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程反思

  整个课程通过感受物体下落的自然现象——自己的发现——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三个环节,使幼儿在观察、探索、动手操作活动中达到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我通过第一个环节的提问把幼儿引入到这节课所要思考的.知识范围里,让幼儿在这个主题里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以往经验,讲述自己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下落物品;通过第二个环节的两次幼儿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得出物体都要从空中下落这一自然现象的论,使幼儿形成一种科学的认识意识;最后通过提问、示范激发幼儿制作降落伞的兴趣,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一直非常兴奋,大家都积极地动手进行操作活动,使活动得以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开展。

科学教案 篇2

  幼儿在小班认识过母鸡,知道母鸡会生蛋孵小鸡,但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幼儿吃过鸡蛋、鸭蛋和鹌鹑蛋,有的小朋友也亲手摸过蛋,但蛋的中间是什么样的呢?各种蛋有什么不同?蛋里面有什么?孩子心里充满了疑问和好奇。本活动通过多媒体、实物、故事,让幼儿知道许多动物都会生蛋。通过动手操作,摸一摸、推一推、敲开看一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获得知识,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并且在活动后仍有浓厚的兴趣继续探索。

  活动内容:

  1、通过观察几种蛋,知道除了鸡、鸭、鹅会生蛋外,蛇、乌龟等动物也会生蛋。了解蛋有颜色、大小、轻重各不同。

  2、认识蛋的外形特征及组成。学习词语:滚动、蛋清、蛋黄、蛋壳。

  3、知道蛋很有营养,小朋友要爱吃。

  层次目标:

  高 能说出5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有深厚的观察兴趣,能准确地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中 能说出3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对观察有兴趣,基本能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低 能说出3 种会生蛋的动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会跟着大家说出蛋的形状、大小。

  活动重点:

  1、知道除了鸡、鸭、鹅会生蛋外,还有许多动物也会生蛋。

  2、了解蛋颜色、大小轻重各不同。认识蛋的外形特征及组成。

  活动难点:如何敲破蛋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鸡蛋30个、鹌鹑蛋30个、鸭蛋、鹅蛋、鸽蛋各1个、碗30个。

  3、母鸡头饰一个,小鸡头饰30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鸡妈妈找小鸡”(师扮母鸡、幼扮小鸡)

  今天我带鸡宝宝到草地上做游戏,可淘气的宝宝们不知哪里去了,我得快快找一找。“小鸡、小鸡你们哪去了,快回来呀!咕咕哒、咕咕哒”。“叽叽叽、叽叽叽,妈妈我们在这里”。歌曲《老母鸡》,然后提问:“鸡妈妈有什么本领?”(幼:生蛋孵小鸡)宝宝们想不想知道母鸡是怎样孵小鸡的?小鸡又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多媒体课件“世界多美呀”。

  二、哪些家禽会生蛋

  1、鸡妈妈生的蛋叫什么?(鸡蛋)除了鸡妈妈会生蛋,还有哪些家禽妈妈会生蛋?

  2、播放鹅、鸭、鸽子的图片和蛋一一对应,并说出谁生的是什么蛋。

  三、比较蛋的颜色、大小、轻重。

  “请小鸡仔细看一看,这些蛋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1、蛋的大小不同。

  2、蛋的颜色不同。

  3、蛋的轻重不同。

  4、教师小结。

  四、幼儿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蛋的形状和特点。

  1、“摸一摸蛋壳是怎样的”(光滑)“蛋是什么形状的?”“两头是不是一样的?”(一头大一头小)。

  2、“用手轻轻推一推,蛋会怎么样?”(滚动)。

  3、教师小结。

  五、由表及里,进一步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蛋的`外面是什么?”(蛋壳)“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看到里面?”(敲敲蛋壳)。

  2、“请宝宝们看‘妈妈’是怎样敲蛋的,然后大家也像‘妈妈’一样敲蛋,把蛋打在碗里,观察黄的叫什么?蛋黄周围粘糊糊、透明的东西叫什么!”(认识蛋清和蛋黄)。

  3、小结:蛋的颜色不同,蛋黄的大小也不同;蛋很有营养,大家要爱吃;不同的蛋可以孵出不同的“宝宝”,多有趣呀。

  六、教师讲述故事:谁丢的蛋

  提问:“鸡妈妈拾到的蛋是谁生的?除了鸡、鸭、鹅和鹌鹑会生蛋外,还有谁会生蛋?”(蛇、乌龟)“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会生蛋的,你们以后知道了,告诉大家好不好?”

  附故事:谁丢的蛋

  有一天,鸡妈妈在草地上拾到一个蛋,她想:是哪一个粗心的妈妈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让我去找找吧!鸡妈妈走呀走,见到驼鸟妈妈就问:“驼鸟妈妈,这个蛋是你丢的吗?”驼鸟妈妈看了看说:“谢谢你,这个蛋不是我丢的,我生的蛋挺大挺的。”鸡妈妈又走呀走,看见鹌鹑妈妈又问:“鹌鹑妈妈,这个蛋是你丢的吗?”鹌鹑妈妈看了看说:“谢谢你,这个蛋不是我丢的,我生的蛋是花花的壳。”站在一旁的乌龟妈妈说:“让我看看这个蛋是不是我生的。”鸡妈妈睁圆眼睛奇怪地问:“什么,你们乌龟也会生蛋?”乌龟妈妈说:“你可别小看我们,乌龟也是会生蛋的,可是这个蛋不是我生的。”这到底是谁生的蛋呢?鸡妈妈想:过几天我就孵小鸡了,把这个蛋放在一起孵吧。鸡妈妈孵呀孵,孵了20多天,一个个鸡蛋裂开了,钻出一条长长的、细细的小虫。鸡妈妈和鸡宝宝吓得逃走了!(小朋友,这是什么呀?对啦,这是一条小蛇,小蛇游呀游,游去找妈妈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蛋壳与醋之间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幼儿参与实践,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抽空蛋液的蛋壳、水彩、画笔。

  2、小铁盒(也可用易拉罐)、酒精灯、蜡烛、回形针、醋酸、塑料小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想一想、说一说

  (1)出示鸡蛋壳,教师启发幼儿说一说蛋壳上能不能雕刻图案,让幼儿自由发挥,想办法。

  (2)出示老师的雕花蛋壳,让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老师用什么方法做的。

  2、试一试,做一做

  (1)鼓励幼儿在蛋壳上画图案,作为底稿。

  (2)教师用小铁盒在酒精灯上溶化一段蜡烛,引导幼儿用干净毛笔蘸上蜡烛均匀地涂在蛋壳上。

  (3)稍后,用曲别针按照底稿的线条刻划图案,并提醒幼儿小心地仅把线条上的'石蜡划掉。

  (4)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醋酸在蛋壳上的线条刻划处反复涂2-3次。

  (5)过15分钟左右,把蛋壳上的蜡全部用塑料刀刮掉。

  3、比一比,说一说

  让幼儿把制作的作品拿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是如何制作的。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彩色水笔把图案涂成彩色。

  2、开个"雕花蛋壳展示会",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3、引导幼儿知道,我们的牙齿是怕酸的,食物的残留物在口腔内时间长了也会变酸,所以要认真刷牙,保护牙齿。

  活动建议

  1、在酒精灯上用铁盒取蜡油时要注意安全,用曲别针在蛋壳上刻划图案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别扎着手。

  2、鸡蛋可不抽蛋液,若抽蛋液要把蛋壳口封上。

  3、用红皮鸡蛋效果最佳。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动物身上的花纹,感受动物花纹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花纹,并尝试用语言大胆描述。

  3、积极参与科学游戏,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事先看过动画片《喜羊羊》动画片

  物质准备:PPT课件、动物拼图、固体胶、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我们出发去看看吧。咦,这是哪里啊?(羊村)那羊村里都住着谁啊?总共有几只羊?我们一起出发去羊村吧。

  (二)通过颜色和花纹感知不同的动物特征。

  师:看,羊村在哪里?那我们要怎么去羊村呢?一共有几条路?可是,老师告诉你们,这三条路上分别藏了三只动物、你们想过去羊村,还得把那些动物找出来,有没有信心啊?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黄色的毛上有黑点点的就是豹子,黄色的毛上有黑色一条一条的是老虎。长颈鹿也是黄色的,但是它身上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哪一条路是安全的?长颈鹿吃什么?长颈鹿平常都是伸长了脖子吃树叶的,那这条路安全了,让我们继续向前走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语:一步、两步、三步。咦,有一扇门挡住了。这扇门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和白色)那我们把门打开看一看里面住着谁?

  师:今天村长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要进羊村前每个小朋友需要取得一个门卡,这个门卡就是小动物们完整的照片。桌子上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动物拼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动物身上的花纹,找出属于他们身上的花纹,拼成完整的动物照片,得到门卡。

  1、幼儿交流讨论师:请小朋友拿上你们的动物拼图,和周围的伙伴来说说你得到了哪只小动物门卡。

  2、通过图片了解不同动物身上的花纹。

  师:刚才小朋友都得到了哪些动物门卡(斑马、斑点狗、奶牛)它们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四)自然结束活动结束语:小朋友真棒,都完成村长的任务得到了动物门卡,那现在请小朋友拿起门卡一起去羊村做客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能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在讨论交流中积累和提升经验,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三张纸,双面胶若干,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教师提问:纸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3、幼儿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

  A、教师提问:你的桌子站起来了吗?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B、通过向纸桌吹气的小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站得稳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师提问: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让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4、教师提问:你的桌子上能放东西吗?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能力。

  1、教师提问: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让幼儿在桌子上进行放积木的尝试。

  2、教师以比赛的方式,引导幼儿尽量多地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桌腿对桌子承重能力的影响。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特点。在活动中注重孩子对经验所得的表达与梳理,合作意识的培养。幼儿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能把操作所得到的经验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在游戏放积木环节,材料的设置上考虑不够成熟,所选的积木太轻,导致在了解承受能力时,幼儿不能直接,形象地进行观察操作。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苹果、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内盛切好的苹果桔子),小布袋一只、记录苹果、橘子颜色,软硬程度,形状,味道的表格两张。

  活动过程:

  1、出示“水果客人”,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他们,一个是苹果宝宝,一个是桔子宝宝。我们拍拍手欢迎它们。

  师:(教师拿出苹果)我们先和苹果宝宝打声招呼。

  师:苹果宝宝你好。

  师:我请小朋友说说苹果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啊?

  师:苹果宝宝爱漂亮,它穿着红颜色的衣服。

  师: 那谁来告诉我,苹果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啊?

  师:苹果宝宝是圆形的。

  师:苹果宝宝真漂亮。小朋友想不想摸摸苹果宝宝?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去摸摸你面前的苹果宝宝,摸完后你告诉我有什么感觉?是 硬硬的还是软软的?

  师:你摸了苹果姐姐后有什么感觉?

  师:苹果宝宝摸上去硬硬的。

  出示表格,教师总结苹果宝宝的外形特征:苹果宝宝穿着红颜色的衣服,长得圆圆的,摸起来硬硬的。

  师:我们认识了苹果宝宝,我们再来认识桔子宝宝。

  师:(教师出示桔子)那桔子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师:桔子宝宝穿了黄颜色的衣服,也很漂亮。那它是什么形状的呀?

  师:桔子宝宝也是圆形的。那你们也来摸摸桔子宝宝,告诉我你们摸完后有什么感觉呀?

  出示表格,教师总结桔子宝宝外形特征:桔子宝宝穿着黄颜色的衣服,长得也圆圆的,摸起来软软的。

  3、游戏:摸水果,增强幼儿对苹果桔子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师:桔子宝宝和苹果宝宝告诉我它们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老师把它们两个藏在袋子里。小朋友把手伸进袋子里摸其中一个水果,猜出它是谁,然后拿出来看看,是不是你说的这个水果。

  师:我先来玩一玩,恩,我摸到的是苹果宝宝,因为我觉得它摸起来硬硬的。我来看看是不是?

  (教师请三到四个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一猜,猜错了再给一次机会,要求说出为什么你觉得摸的是苹果宝宝或者是桔子宝宝)

  师:小朋友真棒,一摸就能知道到底是苹果宝宝还是桔子宝宝。

  4、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师:我们从外表上都认识了它们,现在我们把它们切开来,看看它们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切开苹果让幼儿分别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

  师:苹果的肉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苹果的中间有黑色的籽儿。

  (2)将桔子的皮剥开,让幼儿观察桔子的内部结构。

  师: 剥开桔子的皮,里面是一瓣一瓣的肉。

  师:我们再来尝尝他们的味道怎样?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苹果片和桔子瓣让幼儿品尝,并说说苹果与桔子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苹果吃起来甜甜的。桔子吃起来也甜甜的有点酸酸的。

  出示表格,填写桔子宝宝和苹果宝宝的味道,苹果宝宝甜甜的,桔子宝宝有点酸。

  (2)教师将幼儿眼睛蒙住后, 让幼儿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师:现在我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把你们的眼睛蒙住,给你们吃一样水果,看看到底小朋友能不能猜出你吃的是苹果宝宝还是桔子宝宝?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1)启发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水果。

  (2) 师:水果里营养很多,多吃水果对我们小朋友的身体很好,会张得壮壮的。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苹果宝宝和桔子宝宝,还尝了他们的味道。真好吃。可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还没尝到呢,我们现在快把这些水果宝宝拿到自己班上去,让其他小朋友也尝尝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经典]科学教案09-01

(经典)科学教案09-10

科学教案【经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