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泥条盘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耐心、讲卫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花边器皿。
教学难点:泥条的合理组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上学期泥条盘筑手足形器皿的优秀作品。
2、欣赏泥条盘筑而成的花边器皿作品。
二、讲授泥条盘筑的要领。
1、器皿底板的制作压一块泥板,根据需要切割出底面的形状,如圆形、心形等。
2、改变泥条盘筑的方向和方式,盘筑器皿坯体。
(1)搓出泥条数根,泥条大小合适、粗细均匀。
(2)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有计划、有目的的合理改变泥条的长短、粗细、方向。重点分析泥条方向的处理,从欣赏教材中的作品使学生得到启示。泥条的方向可纵横相间,
可卷成螺旋状、弧形,也可相交、缠绕、编织等,使作品更加生动、美观。
3、装饰、作品。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学生熟练的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尝试改变泥条的方向,盘筑一件生动、美观的花边器皿。
2、教师检查学生的`泥条是否粘结牢固,给予大胆、认真的学生以鼓励、肯定,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在构思上加以启发。
四、课堂
1、评议本节课学生的作业效果,对所有能完成作品的学生加以肯定。
2、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作简单的。
3、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或玩陶过程中的问题谈意见和感受。
4、下课。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五册第10课,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本课主要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明确画手的意义,并通过认知手是表现人的动作、表情及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古今中外的著名画家几乎都非常重视对手的刻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手在生活中与人的密切联系,并能带着这份特有的情感让学生比出各种手的姿态,从而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揣摩。通过观察手、欣赏表现手的艺术作品,提高孩子画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对手的认识、了解。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手的观察与表现能力,从而体会画手的方法,增强对手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整体观察与认识手。
教学难点:
手的各种姿势的表现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
收集图片、描写手的文字资料、作业纸、涂色工具、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的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及策略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景
课件1
1、出示谜语
《手》
2、出示课件2
教师导语:
从石器时代的石斧到龙门吊车,从筷子到阿波波罗登月舱,莫不是手的功能的再创造。一双有形的、无形
1、学生听谜语,并猜出谜底
通过猜谜语,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
2分钟
4分钟
的变幻而更强有力的手在推动整个历史向前发展,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手的世界。
1、欣赏“魔术手影”表演
2、学生表演(可课前找到会手影表演的学生)。
通过观赏、表演,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加深对“手”的联想。
二、欣赏启发、互动学习
1、游戏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词组(如:拍手、击掌、比数字、握拳、你真棒、愤怒、欢迎)等。
2、出示课件3
教师导语:有生命的手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犹如一棵茁壮树干上的枝叶,有深层思维与修养的人是懂得以手传递感情的。手是人身上触觉最敏感、神
学生欣赏
1、《蒙娜丽莎的》—那双丰韵、恬适而表情微妙的手;油画《父亲》—一双历尽世事沧桑的而古老的手;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大教堂》、《沉思者》
通过游戏、欣赏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手的无穷魅力,加深对“手”的`情感,体会“手”的重要性。
10分钟
经最丰富的部分。
同时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手的文章片断、诗、词、句。(可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性别)
三、实践活动
参与学生活动
教师导语:
手作为有情物被应用于很多宣传领域今天我们将用手来表达一种感情,并进行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观察到感受到的东西大胆的充分的表现出来。
22分钟
出示幻灯4
练习要求:
A、必须通过手的结构、动作组合表现。
B、可选择绘画、剪贴的方式表现。
四、相互欣赏、评价、交流
教师寄语:
你们是智慧的、最棒的,用你们自己勤劳、勇敢的双手去创造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互欣赏作品、交流
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分钟
三年级《不同姿态的手》一课教学反思
结合课改精神,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以孩子的生活为切入点,贴近孩子的生活。
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让学生接触到艺术的本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中我设置了欣赏魔术手影、孩子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从他们最熟悉的东西入手,能引起他们共鸣,激发他们 对学习任务的兴趣。
第二、让学生参与表演游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通过介绍能引起学生们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和其他同龄人的学生作品,并能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第四、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处于中、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结构属于直觉思维和具体思维阶段,如果先入为主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原理,从概念出发进行教学,势必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反而容易阻碍学生的发展能力。教学中通过个人体验、感觉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并培养关心他人作品、区别作品的不同和欣赏作品的习惯。
由此可见,要上好一堂美术课,必须要把握好基调、围绕主旨、合理布局、展开联想、赋予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以灵动的生命,这样才能创造出美的空。
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能用大圆、小圆等绘画小雪人。
2.学习用小排笔刷底色。
准备:
1.参加过堆雪人的活动。
2.浅蓝色加水的颜色盒、护衣、小排笔等。
过程:
1.绘画小雪人的兴趣。
下雪了,我们可以做什么游戏?
2.欣赏范画。
小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刷浅蓝底色、谈谈小雪人为什么会变出来?让幼儿感知小雪人是用蜡笔画的`。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正确用蜡笔画出雪人形象。
提醒幼儿用小排笔沿着一个方向刷底色。
4.展览作品,欣赏成果。
建议:
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冬天的雪。
评价:
能画出小雪人形象。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三教务长:风景写生的范图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2、尝试运用团圆、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苹果的美感。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1个,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说谜面: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幼儿自由猜谜语,教师待幼儿充分发言后说出谜底。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塑造苹果的方法。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2)幼儿边讨论边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先自己试试用橡皮泥做苹果,等会儿来教大家。(幼儿自由探索)
(3)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圆的?怎么才能在上面变出小坑呢?苹果上还有什么?怎么做?
(4)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炼词汇“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等。
3、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个苹果?为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不足之处:
1、活动前我也做了准备,有实物苹果,还有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实物苹果色泽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准备红、绿、黄三种颜色鲜艳、特征明显的苹果,那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在制作时,幼儿打不开包装袋,纷纷请老师帮忙,导致出现了一点混乱,而且,由于橡皮泥颜色众多,幼儿选的颜色也五花八门。如果我事先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发给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同时也避免了颜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颜色的苹果,能力强的甚至可以多做几个。
2、活动中,我请幼儿自己先尝试做苹果,但是对于我们班幼儿来说,这是有难度的,只有个别幼儿能做到“搓圆”的这一步。因此,教师还是要先示范。活动的难点在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上下两个坑,并在圆形的基础上压出上下两个小坑。这一点我没有把握好,只是一带而过。
3、展示评价时,由于我已经让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了,所以我请幼儿分小组来欣赏评价,这样会导致秩序混乱。换一种方法,我可以请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托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评价,然后送到展示台上,平时也可以欣赏,这样更好。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来源:
母亲节来临,孩子们畅所欲言谈妈妈上班如何辛苦,忽然乐乐大声说到:“妈妈天天在家做饭也很辛苦啊!”是啊,孩子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妈妈的辛勤劳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点啊!并且也有许多关于妈妈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月母亲节等。因此我设计了美工活动《妈妈的围裙》,在增强孩子们与妈妈情感交流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动手装饰绘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的辛勤劳动,增强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能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装饰妈妈的'围裙。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围裙若干件。
2、人手一张图片《妈妈的围裙》。
3、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围裙,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谁经常穿着它?你家的围裙什么颜色?
2、了解围裙的用途:妈妈穿围裙做什么?
二、操作部分:
1、角色游戏《我穿围裙来做饭》:幼儿自由选择围裙穿上,模仿妈妈炒菜、做饭、搞卫生。
2、情感交流:
妈妈做这么多事,真辛苦!那小朋友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说出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摆碗、洗袜子等。
3、绘画《我为妈妈画围裙》。
三、结束部分: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介绍自己设计的围裙。
延伸活动:
幼儿可将自己装饰好的围裙带回家送给妈妈。
活动反思: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让小朋友们感恩母亲,说出温馨的母亲节祝福,送上浪漫的母亲节礼物,瞧...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在为妈妈们准备自己的礼物呢!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
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
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
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
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节目创意20分
表演20分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面具》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 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
五官的粘贴。
教具准备:
不同形象的面具范作若干、废报纸、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表演入题
1、导语:送小朋友一件神秘的礼物。
2、出示三个袋子,到门口打开,听到音乐声进来。
3、学生表演。把面具展示在黑板上。
4、你想做一个吗?
5、出示课题:面具
二、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板画: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u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u 还少什么?做嘴巴。学生从教师做好的嘴巴中选一个贴好。
u 做鼻子。学生比赛(2分钟),要求:新颖、快。讲评: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u 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u 做其他装饰。(如耳朵、胡须等)
u 用纸条固定。
三、面具欣赏
1、看书本:哪一个面具或哪一个面具的哪个部分最新颖?
2、欣赏世界各地的面具。
3、学生讨论: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面具?有何新颖之处?
四、学生作业
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要求:新颖。
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游戏
自由表演
四人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六、课后延伸
用其他材料做做看。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 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 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 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 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 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 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总结本课内容
18、卡通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平的意义,能用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平的主题。
二、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感受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体验和创作的过程中,尝试和学习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三、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或适当的技法来表现和平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热爱和平的主题。
课前准备:
发明应战争的图片和影视片段及表现和平环境的图片。
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战争电影片断喝图片,感受战争场景的残酷、悲惨,再观察和平年代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提出问题: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和平?
学生思考,联系自己收集的新闻图片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说出对战争与和平的`感想。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例作品,蒋介作品的含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探讨哪些是与和平主题相关的事物,及其在画面中的象征性。
和平的面容:
感受线描装饰手法:线描形式表现的妇女面容与鸽子,表达了人类与和平相通相容。作品线条流畅,简洁而有装饰味。
儿童与鸽子:
感受对角构图手法:以中国画形式表现的儿童与鸽子,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作品用对角线构图,平衡中有动感。
和平少女:
以雕塑形式表现的少女与鸽子表达了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安康。作品构图饱满,有慎明李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写实手法。
愿世界人民都如此鸟:
感受国画写意手法:齐白石的大写意鸽子笔墨简练,设色单纯,是意象的表达、和平的象征。画面以醒目的书法题款突出作品主题,是中国画的一个特色。
2.画家简介:
齐璜(1863--1957),字濒生。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别号有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xx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精选]美术教案09-03
(经典)美术教案09-20
(精选)美术教案08-31
美术教案(精选)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