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3 09:27:23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春》

  一、素质教育目标

  1、认识认知目标: ⑴掌握生字词,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⑵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⑶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2、能力形成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

  五、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朗读,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学习全文、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课件出现课题、作者)

  二、初步了解课文(课件辅助)

  1、欣赏课文朗读,体会美,思考:课文描绘了春天的什么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2、朗读课后词语,巩固读音。

  三、深入体会语句

  1、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思考为什么喜欢它?适当在旁边作好笔记。

  2、分组进行讨论,轮着说自己的理由,组员帮助补充修改,然后选出一组中最好的一个准备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不重复,但可补充。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精彩段落,甚至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四、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共同领略了春天的美,学会了自己去寻找课文的精彩之处,希望你们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去。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以事喻理和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2、初步学会阅读以事喻理的浅显文言文。

  3、感受“事在人为”的正确性和力行不懈的重要性。

  4、掌握蜀、鄙、恃、僧、钵等五字。

  二、教学设想

  1、就议论文角度而言,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学生是容易接受的,困难的是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第一课时着重在文言词句的熟悉理解,即读通课文,第二课时讨论以事喻理的写法。

  2、教学重点:以事喻理的写法。

  3、教学难点:事理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4、教学方法:导读——讨论——训练。

  5、教学进度:二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理解大概内容,划分段落。

  二、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彭端淑,清代人,进士出身,早年做官,后来讲学,著有《白鹤堂集》。课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为勉励他的子侄辈努力学习而写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编者删去。

  2、投影习题。检查预习的注音和释义。

  3、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注意注音语气和语调。(教师对几句设句和反问句有目的地重读。)

  4、学生跟读、齐读全文。

  5、讨论。

  (1)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明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论点。第二部分用蜀鄙贫富二僧东朝南海的故事来论证论点,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明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论点是哪句话?为什么是这句话?

  明确:人之为学难易,关键在于“学”与“不学”。虽则开头一句话是讲“天下事”,但全文围绕的中心是“为学”。第一句话是引文。

  6、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准备口述第二部分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以事喻理的写法。

  2、落实课文字句。

  二、教学过程

  1、提问:《为学》一文的论点是什么?

  2、论点是由第二部分的二个故事来证明的,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白话文口译)

  设想:进一步熟悉课文,并检查鄙、语、之、恃、去、顾等字的掌握情况。

  3、讨论。

  (1)蜀之鄙去南海容易吗?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明确:不容易。“不知几千里也”,“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等词句看出。

  (2)穷和尚去南海为什么能成功?是条件充备吗?从哪些词句上看出?

  明确:凭着他坚强的信念,主观的努力,“为之”的.结果。从“贫”“还”等词中体现。

  (3)富者对贫者去南海之事态度前后有变化,有哪些变化?从哪些字句上看出?

  明确:开始是疑问:“子何侍而往?”

  中间是轻视:“子何恃而往!”

  最后是惭愧:“富者有惭色”。

  (4)光写一个穷和尚也能证明论点,文章写一穷一富两个和尚,有什么好处?

  明确:一正一反对比,更能证明论点:事在人为。条件差只要肯努力,事情会成功;反之条件好,不付诸行动只是空想,到头来一事无成。

  设想:落实字句,理解事与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4、齐读第三部分,思考:第l句什么意思?潜在含义是什么?第2句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式?作用是什么?

  明确:第l句总结前文。其含义是,天下事的难易在于主观努力如何,不在乎条件的优劣。第2句照应一、二两部分,得出“人贵立志”的结论。

  5、学生齐读全文,再背诵。

  6、课堂小结。

  (1) 比较《谈骨气》,明确议论文三步法的基本结构。

  (2) 借事喻理的写法。

  7、作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课前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对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会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2、师: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时,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绿叶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虫,他们遇到一起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生字和生词的预习情况

  1、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阅读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没有汉语拼音的请教学习伙伴来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和生词。

  2、读完后,学习伙伴两人互相读一读各自画出的生字、生词。

  3、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漂亮、惊喜、认真、抬起、回答、产卵、相信、认识

  ①指学生领读。

  ②齐读。

  ③去掉熟字,独立识字,指名读,齐读。

  三、抓住对话,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全班交流勾画出的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3、抓住毛毛虫和小蝴蝶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细读、品读,通过朗读理解和感悟文本。(运用课件辅助)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抓住描写毛毛虫和小蝴蝶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反复感悟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内心情感活动,与童话里的人物心灵贴近。毛毛虫的情感变化:惊喜——不好意思——认真——委屈。小蝴蝶的情感变化:生气——惊讶——糊涂——吃惊——开心。

  采用的阅读方式有: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4、合作表演,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生分组表演,然后指名戴上头饰表演。

  四、了解蝴蝶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

  1、教师扮演蝴蝶妈妈的角色,为毛毛虫和小蝴蝶除去心中的疑问、困惑。

  2、全班交流: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用课件出示蝴蝶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的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蝴蝶的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并请学生看着课件的演示,说说蝴蝶的生长过程。

  学生解说时,教师适时板书:

  五、回读课文,留下余味

  播放音乐,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六、拓展延伸

  师: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后不一样了,像蝴蝶这样的生物我们叫它变态生物。你还知道哪些变态生物?

  学生集体交流。

  师:大自然中蕴涵着无限的神奇和无数的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动脑去想,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七、好书推荐

  阅读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丑小鸭》,相信你们会有收获的!

语文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教学方法

  1.文献法。组织学生课前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如陶渊明简介、作品介绍、陶渊明的思想、历代文学家对陶的评价等等。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探究,力求有所发现。

  2.朗读法。这是陶渊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朴实而又凝练,需要在多次朗读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要保证课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3.讨论点拨法。对课文的翻译、对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讨论交流中完成,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资料汇演,设置开放性问题供学生探究思考,深层研讨,突破难点;品味鉴赏,赏析课文个性鲜明的写法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以前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和《桃花源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的文学传记作品——《五柳先生传》。

  设计(二)

  今天,我们学习《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让我们去看个究竟。

  二、明确学习目标

  (多媒体显示)

  1.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平淡而蕴藉、多用否定句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或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语调。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嗜酒 辄尽 吝情 短褐

  箪食 汲汲 欤 黔 俦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明确:(1)shì zhé lìn hè dān í ú qián chóu

  (2)传说、传记 呼号、号召 好坏、爱好 快乐、智者乐山 日期、期年年少、多少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词句,自行翻译课文,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小组内交流,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步骤进行。如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问其他组的同学,也可向老师请教。

  3.教师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展开课堂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督促他们深入课文,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竞赛试题如下,多媒体逐题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②每有会意

  ③亲旧知其如此

  ④造饮辄尽

  ⑤期在必醉

  ⑥短褐穿结

  ⑦衔觞赋诗

  ⑧以乐其志

  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赞曰 亦不详其姓字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每一组底分为100分,每一道题单号题由第一组完成,双号题由第二组完成,每一小题分值5分。由小组推选代表答题,每组不得少于5人答题,个人得分纳入小组计分,最后决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学生回答,明确:(1)许:处所;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旧:旧交、旧友;造:往、到;期:希望、愿望;穿结:打补丁;觞:酒杯;乐:以……为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萧然:空荡、空寂。

  (2)之(他,代词;的,助词)

  言(说,说话;言语、话)

  其(他,第三人称代词;其中的;语气词,表揣测、反问)

  甚(详细;重要)

  意(意旨;神情)

  得(得到;益处)

  志(标志;志向;志趣)

  去(离开;距离)

  (3)赞曰(传记后附的评论性文字。今义指称赞、赞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别名。今指文字)

  (4)①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③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④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四、合作研讨,理清思路,指导背诵。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文意。

  (多媒体显示)

  (1)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这些语句刻画了怎样一个形象?从哪些方面入手刻画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2)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你喜欢五柳先生吗?请说明理由。

  (3)课文第二段中的“赞”如何理解?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赞”语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交流,然后小组内讨论,以达成共识。

  明确:(1)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有:“闲静少言……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语句刻画了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好读书”四句,写他读书自娱;“性嗜酒”八句,写他醉酒陶情;“环堵”五句写他安贫乐道;“常著”四句,写他著文娱志。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刻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鲜活如生,风神宛然。

  “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期在必醉”,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自娱”,著文不为求取名利,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总之,全文突出反映了五柳先生悠闲自适、安贫乐道、守节不移的精神实质。

  (2)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实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3)“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一般放在传文之末。“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拓展了的境界。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文“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实质,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述课文,背诵课文。

  五、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借史传的形式写自传,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如有图片,交给老师投影显示;如有文字资料,学生自己介绍或投影显示。学生交流参考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思考、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师也可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的主旨。

  学生自由发言。

  一种看法认为: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作者的创作中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一种看法认为,本文是作者为他人作传,只是其中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是创作而非实录。

  教师不宜作评判,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2.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可请教别的同学,也可向老师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么能“晏如”?

  学生明确:(1)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不求对书系统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

  (2)五柳先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与古代圣人先贤的激励是分不开的.。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

  六、品味赏析,美点寻踪

  1.学生齐背课文一遍。

  2.教师为鉴赏定向:赏析本文语言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特点;学习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1)本文的语言简省凝练,试举几例谈谈。

  学生明确。

  生1:第一句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一个号,表现了先生不随世俗的品性。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以五柳为号显示了他的志趣。寥寥几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语极平淡,味极深厚。

  生2: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是总结性的语言,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又都包含大量的事实,写他读书、饮酒、著文,莫不如此,简约中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但有丰满的生活意境,而且有诗一般的韵味。

  生3:本文乍读起来,发现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勾勒人物形象,但细品起来,又包含了多少颂扬与自我肯定,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无怀氏之民欤?葛无氏之民欤?”叙事中有颂扬,颂扬中见傲世。

  (2)本文多用否定句,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否定句。

  明确: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钱钟书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3)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并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或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老师。

  学生构思,发言。

  七、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素平淡,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纯真可亲而又意味隽永,我们都不禁陶醉其中。我们应该感谢陶渊明,是他用性灵,用良知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为我们营造了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他,作为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作为时代尘嚣中用尊严扛起的一面旗帜。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然后用成语造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谁说的?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水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5、滲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

  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种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3)“蓝湛湛”和哪种颜色相同?

  A、(多媒体映示:上面是“蓝湛湛的天空”,下面是淡蓝、蓝、深蓝)

  B、“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

  (4)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边说边放多媒体课件

  A、和老师发给你们的绒布有什么相同之处?

  B、哪些景物又是绿荫茵的呢?

  (5)多媒体映示:上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条绿而浑浊的小河)

  A、你认为哪条小河是绿澄澄的?为什么?

  B、学生交流、讨论

  C、还能说说ABB的词吗?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样说?怎样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看多媒体课件联系背诵。

  7、指导有感情得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样,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

  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听完后,你感受了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动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指导边做动作边背诵课文。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水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有感情地杯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些什么?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记下来吧!

  齐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黑乎乎

语文教案 篇6

  综合课。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通过自读,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识字 读文

  识字及理解为什么雄日会成为继承人。

  小组合作表演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

  读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先自己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并” 、“盛”是后鼻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分段练习朗读

  1、第一自然段

  a.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b. 老师引读。师问:什么时候?谁要干什么?他宣布了什么?

  学生以读代答。(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2、第二自然段

  a.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b. 教师范读。听一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盼望花开)你也来学一学。(注意指导:十分、天天、看啊、看啊)

  c. 指名读、分小组读。

  3、第三、四自然段

  a. 自由练读。

  b. 练习人物的对话,想一想国王问雄日的话,国王和孩子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c. 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练读。

  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

  二、讨论

  1、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

  a. 小组讨论交流。

  b. 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对书上田字格中的字逐一观察,想一想,提醒大家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把“分”的“八”字写成“人”字。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四、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指名朗读,齐读。

  2、“十分”可以换成什么词?(“非常” 、“特别” 、“格外”等)

  3、试着用“十分”说一句话。(鼓励与众不同)

  五、拓展练习

  六、续编故事:雄日当了国王以后……

  板书设计: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国王:发花种选继承人

  雄日:用心培育不发芽(诚实)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词义。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三、分课时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挂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启发、揭题

  1、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去多名山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二、自读课文

  1、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三读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读效果

  1、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答疑解难

  3、理清课文脉络

  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第一段(1、2)

  第二段(3)

  第三段(4-12)

  四、再点名分段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在一片()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清静寂静)

  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了。(沟通畅通)

  3、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我回到住地。(跟着伴随)

  第2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

  2、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3、学习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

  二、分课时教学重点:

  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三、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板书:天游峰)

  过渡: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的险峻

  多媒体:句子(板书:天游峰:险峰九百多级

  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2作者在险峻的天游峰上认识了一位扫路人,(板书:扫路人)这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

  当同学们学到这时,大家有许多的想法,一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我们简直不感相信,但他的'确这样做了,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一辈子在这座山上清扫路面,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儿厌倦吗?为什么老人能有如此的力量,是什么使他这样精力充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认识认识这位--(板书:的)(读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自己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再介绍给大家。

  2、出示图片,学生介绍老人。(由总体到局部按顺序介绍)

  3、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找出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开写呢?这样写会不会显得写作没顺序?

  多媒体:仔细打量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使他要仔细打量老人?

  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扫路人的工作累吗?再次朗读天游峰的险峻。

  他为何说“不累”?老人是如何说的?指名读。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老人对山的喜爱之情)

  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老人说的轻松自在,而作者却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他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引读)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段,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将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进行对比朗读,进一步感知理解,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并提高认识,明白:只有爱一份事业,才会从中乐此不疲。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那份开朗、自信,看出他对山的深厚感情?找找有关语句读一读。

  听到这,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引读)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多媒体出示,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织读议,启发思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

  老人怎么说的?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颗对生活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4、小结: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他深深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你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来读,现出老人的精神风貌。)

  5、总结全文

  6、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全文。

  填空: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岁人,他每天早晨(),傍晚()。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还有()作伴。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从内心()他。

  三、作业设计:

  多媒体显示练笔要求: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四、板书设计

  13、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险峰

  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废

  扫路人不累扫上去扫下来

  开朗自信

  时间紧张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 观察一种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 初读指导

  1、 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通晓 矫健 催促 无拘无束 疏忽 预报 应验 呆楞楞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三、 指导分段。

  1、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 分组交流。

  3、 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

  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生字词。

  二、 精读指导

  1、 学习第一段。

  (1) 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 ),爱听( )。

  (2) 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

  (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2、 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 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

  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② 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指导朗读

  ③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二)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 引读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 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朗读,指导朗读。

  (三)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齐读最后一段。

  三、 总结课文。

  1、 朗读全文。

  2、 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 总结。

  四、 作业

  1、 造句:

  疏忽……

  顽强……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1、 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 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 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

  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练习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① 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

  ② 练习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

  四、 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比一比,再组词。

  治( ) 催( )碌( ) 预( )

  冶( ) 摧( )绿( ) 硕( )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从( )的燕子那里,我( )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 )的大雁那里,我( );从( )的苍鹰那里,我( )……

  5、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板书: 接近 交谈

  鸟语

  教学目标:

  能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练习分段。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初步感受课文所传递的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美好品质。品读好最抓心的第五重点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曲调未成情先行

  1、 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

  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

  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相机板书)

  5、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情意浓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读一读。

  1、让学生读。自读---指名读---齐读。读准每个字音。

  2、让学生读泡泡语,说说知道了什么?

  3、让学生说说这样的“女生”。

  三、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导入。

  2、说“言”激趣。

  (1)、猜一猜:

  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

  名人说过的话叫什么?名言

  精练著名的话叫什么?格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什么?

  临走写下的话叫什么?

  生前留下的话叫什么?

  (2)、读一读。用各种方式读。

  3、拓展活动。

  (1)、拓展一:想一想,像上面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2)、课后积累类似趣味词语。

  四、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

  2、说说三句子的意思。

  3、找找三句子共同点。

  4、试背。X|k|B|1.c|O|m

  课外收集有关“诚信”名人名言,把它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在交流中明白写着请假条的内容、形式、作用。

  3、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下列情境写下一条请假条。星期一上午,王小红同学生病了,不能来学校上课,于是写了一张请假条交给立小双同学带给老师。

  二、读一读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1、自由读成语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那个人的羊为什么先丢了?后来再也没有丢过?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来晚了

  一、联系《守信》,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守信》一课,谁来说说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这件事情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宋庆龄,另一个是小珍。从宋庆龄这边说,她是非常守信的。但是,换一个角度呢?对于小珍来说,你觉得她怎么样?(没有守信)她这样好不好?(不好,还宋庆龄空等了一天,连伯父家也没去。)她为什么没有到宋庆龄家里学习折纸花篮呢?

  3、是的,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常常不能做到;与别人约好的时间,常常没有赶到……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你看,今天兰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二、开书,看图,读文,思考:

  1、图上两个女孩,她们是谁?(谁是文文?谁是兰兰?)

  2、文文和兰兰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这时,两个人的心情怎样?

  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一定和烦。

  兰兰匆匆地赶来,见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也不舒服,感到十分抱歉。

  4、从图上看。兰兰并不是有意迟到。

  大家想一想,兰兰应该怎么办?(解释,说明,希望得到文文的谅解。)

  三、全班讨论交流:假如你是兰兰,你会怎样向文文解释呢?我们试着演一演。

  1、同桌轮流扮演文文和兰兰,练习解释迟到的原因,请求得到谅解。互相评说。

  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说。

  四、:怎样解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要态度诚恳的讲清原因,注意对人有礼貌。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向别人解释的呢?(可自选伙伴表演看。)

  2、你有什么需要向别人解释清楚的事情吗?你准备怎样向别人解释呢?(可自选伙伴表演。)

  第四课时

  习作: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英国有位老人在1991年举办了一次奇妙的展览,展出的万幅照片记录了他几十年来每天的生活。他说这是我的历史,每一张照片,都会勾起我或喜悦或悲苦的回忆。同学们,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来记录每天的生活。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来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

  二、自由读“习作”中的三段话,交流写的好处。

  三、讲写的故事。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30多年的资料,尤其是他乘船作环球旅行的五年中所做的大量的观察和记录,终于在1859年写出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的习惯。他在中,除了检查自己的学习、的执行情况以外,还记录了无数他所接触的人的.举动、神态、、语言和感情,写下了自己从工作中得来的感想。他写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自己的。,伴随这位伟大的作家度过了一生。托尔斯泰一共写了51年的,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逝世的前四天。

  四、如何写。

  1、内容:自己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

  2、对照第四课,说说的格式:

  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然后从第二行起开始写正文,前面要空两格。

  3、建议:先从一句话和几句话写起。

  五、学生交流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提示:不需要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全写下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面写清楚。

  六、学生习作。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完后出声读几遍。

  第五课时

  一、选择几有代表性的(好、中、差)各一作为例文。师读完后指导生评好在哪里(从语句,用词、选材来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四人小组互评,共同修改。

  2、推荐组内习作,大家欣赏。

  三、自我修改。

  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更精美。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再次修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教案[精选]09-14

[精选]语文教案09-05

(精选)语文教案08-15

语文教案(精选)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