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课题选自教育科学版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三、目标预设:
1、科学探究:让学生采用观察、假设、测量、实验等方式,经历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探究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3、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理解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获得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与人类等知识的直接认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理解植物巧妙地利用不同的方法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远处;
教学难点:猜想和推测不同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
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架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演绎验证结论的活动过程中经历观察、交流、比较、重组的科学思维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做中学”的学习乐趣。同时,从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资源中心下载多媒体资源,并重新进行了整合。图片资源,用于展现、演示植物种子和果实情况,猜想、推测其散播方式;视频资源,用于学生欣赏、了解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五、流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生谈话:“孩子长大了,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飞鸟有翅,而遍布世界的植物要把生命的种子传播到大地的各个角落,靠的是什么办法呢?
(二)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出示蒲公英种子的图片,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猜一猜、说一说蒲公英的种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征?会怎样散播出去?并把观察、交流中的发现,记录在《学习卡》上。
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会发现: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长有绒毛,会随风飞行。
再让学生做一做:用嘴轻轻一吹,或用手扇一扇,种子会随风飞到空中,飘来飘去,最后落到地上。
然后,让学生欣赏相关图片,并给像蒲公英这样散播种子的方式取名字,学生通过讨论,自然总结出:像蒲公英这样散播种子的方式为风力传播。
(三)设计方案,验证实验:
1、探究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先观察油菜种子的图片,联系油菜果荚的结构特征,让学生讨论,让油菜种子散播出去的设计方案。
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会发现:扭转或砸打油菜的果荚,果荚就会突然爆裂,从而弹射出油菜种子。
然后,安排一个游戏活动:用手捏着油菜果荚,使它裂开,和你的同学比一比,看谁的油菜种子跳得远!
(三)设计方案,验证实验:
1、探究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
先观察油菜种子的图片,联系油菜果荚的结构特征,让学生讨论,让油菜种子散播出去的设计方案。
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会发现:扭转或砸打油菜的果荚,果荚就会突然爆裂,从而弹射出油菜种子。
然后,安排一个游戏活动:用手捏着油菜果荚,使它裂开,和你的同学比一比,看谁的油菜种子跳得远!
通过对油菜果荚外部特征和油菜果荚的炸裂情况的观察,认识油菜种子散播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总结出: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为弹射传播。
2、探究栗树散播种子的方式:
先观察栗子果实和种子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并猜测:挂在树上的栗子成熟后,它会怎样?你估计会掉到什么地方?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能测量栗子落地情况的实验方案,在指定的场地进行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让学生们发现:栗子跳动与滚动的距离和它的形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测量的方法,证明栗子是通过跳动和滚动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这是比观察更能说明问题、证明推测的一种方法。
(四)阅读欣赏,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欣赏视频课件,了解不常见植物牛蒡、海豆、喷瓜的种子散播方式,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然后,安排了一个推理判断的练习活动,让学生依次观察苍耳、樱桃、草莓、莲藕等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图片,分别猜测、思考其传播方式,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享受成功探究的喜悦。
进而,借助图片,提出探究话题:塔上的植物是谁播种的?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总结出: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的特点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同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可能有好几种方式。
六、小结评价:
从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资源中心下载的课程资源简洁、实用,学生在图片、视频等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植物的多样性。设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寻找解决方案,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体验“做中学”的学习乐趣。学生不仅是资源的赏析者,而且可以成为资源的使用者和创造者。
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轻、带翅或绒毛——风力传播
炸裂 弹射 ——弹射传播
圆形 散落 ——跳动传播(滚动传播)
水力传播
动物传播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离不开水)。
2、学习分辨鱼类和非鱼类,并说出理由。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于鲫鱼和金鱼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物质准备:
PPT、金鱼和鲫鱼的手偶各一个、人手一张指示牌,正面笑脸,反面哭脸。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鲫鱼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特征--通过比较在黑板上罗列出鲫鱼和金鱼的共同点。
--及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出鱼的特征。
三、选择区域:它们是鱼吗?
--提出问题:乌龟是鱼吗?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乌龟是鱼的,请坐在A区;觉得不是的,请坐在B区。
师:你为什么会觉得不是鱼呢?(说说理由)--教师播放乌龟生活习性的视频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乌龟不是鱼。
四、根据已有经验判断墨鱼是鱼吗?
1、点击PPT,出示墨鱼,猜想:墨鱼该属于什么类?
师:这时又来了一只墨鱼(点击PPT),你们认识它吗?鱼儿和非鱼儿都想墨鱼加入自己的队伍,你认为它应该加入哪支队伍呢?她究竟是鱼类还是非鱼类呢?为什么?
2、根据幼儿对墨鱼的判断为"鱼类"、" 非鱼类"两个答案为分组依据,把幼儿分为"鱼类"" 非鱼类"和"不确定"三类。
3.模拟辩论的形式,两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鱼组 墨鱼会游,所以它是鱼类。
非鱼组 墨鱼没有鳃和鳍,可是鱼是有鱼鳃和鱼鳍的,所以它不是鱼类。
4、借助PPT,了解"墨鱼"的特征。
辩论结束。
师:墨鱼到底加入了鱼类还是非鱼类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墨鱼是怎么说的。
五、《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水中生物吗?哪些生物你觉得不是鱼类呢?说一说你的原因。
活动延伸:
请你再去收集资料:还有哪些"*鱼"其实不是真正的"鱼"。
根据已有经验判断蝙蝠是鸟类还是兽类。
1、点击PPT,出示蝙蝠,猜想:蝙蝠该属于什么类?
师:这场战争进行的真的很激烈,很难分出胜负,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动物(点击PPT),你们认识它吗?鸟类和兽类都想蝙蝠加入自己的队伍,你认为它应该加入那只队伍呢?她究竟是鸟类还是兽类呢?为什么?
2、根据幼儿对蝙蝠的判断为"鸟类"、" 兽类"两个答案为分组依据,把幼儿分为"鸟类"" 兽类"和"不确定"三类。
3、模拟辩论的形式,两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鸟类组 蝙蝠会飞,所以它是鸟类。
兽类组 鸟的嘴巴尖尖的,可是蝙蝠是有牙齿的,所以它不是鸟类是兽类。
4、借助PPT,了解"蝙蝠"的特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2.认真观察图片上提供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物质准备: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7中食物的幻灯片、图片、操作卡。
活动过程:
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师:你从那里看出是南瓜爷爷的家。
幼:我觉得房顶上有个南瓜爷爷,所以觉得是南瓜爷爷的家。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的。通过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从人物的特征上得到了验证,知道这是南瓜爷爷的家。)
2.播放幻灯片,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
师: 南瓜爷爷家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数一数有几个客人?
幼:七个客人。
师:你从哪里开始数的?
幼一:我是从正方形开始数的。
师:正方形还可以数吗?
幼一:数过了不能再数了。
幼二:我是从鸡蛋开始数的,也是数七个。
幼三:我是从鸭子开始数的,一共有七个。
师:这些客人围成了个圆圈,数圆圈我们以前都学会了,所以大家都会数了。数圆圈时要怎么数了。要先记住一个物体,然后从它开始数,数到这个物体就要停下来不能数了。
(评析:巩固围合的数数方法:找一个有特征的物体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帮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一个新知识。)
3.观察影子,猜猜它们是谁?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老师给它们标上数字,你们说说这些影子可能是谁呢?
幼一:找到一号是正方形。
幼二:二号是小鸭。
幼三:五号是鸡蛋。
师:小朋友把这些影子都猜出来了,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小朋友猜的对不对。
(将七位客人逐一进行验证)
(评析:通过观察影子图让孩子学会了“数一数、猜一猜”,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
4.借助操作卡,找找哪些是蔬菜?
(1)帮助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是蔬菜,并在对应的格子上打钩。
师:今天南瓜爷爷家请了这么多客人,要做什么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南瓜爷爷一个人住,觉得很孤独,他想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想一想,他的七位客人谁是蔬菜了?等下老师让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自己帮南瓜爷爷找蔬菜邻居。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操作卡。操作卡上有南瓜爷爷家的七位客人,第一位是谁?
幼:第一位是豆干、第二位是鸭子、第三位是萝卜……
师:南瓜爷爷要找的是蔬菜邻居,等下小朋友就从这七位客人中,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红色的笔画个圆圈,第二格不能画。
(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操作)
师:你觉得谁是蔬菜了,小朋友要自己动脑筋。(进行个别指导)
师: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为南瓜爷爷找的蔬菜邻居是谁。
幼一:我觉得南瓜爷爷的蔬菜邻居是: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旖旎小朋友,你要记住你第一次选择的哦.再请一个小朋友起来分享。
幼二:白菜、豆干、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幼三:白菜、萝卜、鸡蛋、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师:你为什么觉得鸭子和豆干不是蔬菜了?
幼四:白菜、萝卜、青瓜、马铃薯都是蔬菜。
(评析:让孩子们自己通过以往的经验和认识,观察、思考、猜测什么是蔬菜。)
(2)播放种植蔬菜的视频,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蔬菜。
师: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小朋友都帮他找了好多蔬菜邻居,那到底对不对了。
师:你觉得蔬菜是从那里来的?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蔬菜?
幼一:超市场买的。
幼二:蔬菜店买的。
幼三:路边买的。
幼四:种出来的。
师:那里种出来的。
幼四:幼儿园种出来的。
师:对了,我们幼儿园种了许多蔬菜,老师还经常带小朋友去观察了。那我们来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我们现在来看图片,看看蔬菜是不是种出来的。
幼:蔬菜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师:老师看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老师再说一遍,蔬菜时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这句话听懂了吗?都听懂了吗?那没问题啦,我们现在再一次帮助南瓜爷爷找邻居,小朋友看看这七位客人谁是种出来的。你刚刚选的食物是不是有的不是种出来的。如果不是种出来的就不是蔬菜,我们就不要选它了。
师:现在请小朋友找一只黑色的笔,你觉得谁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黑色的笔画个圆圈。
第二次是不是跟第一次不一样了。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它是种出来的吗?
(评析:通过幼儿的经验思考,老师借助播放图片,蔬菜的种植环境,使幼儿的经验的不断累积和提升,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的特征——就是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3)验证操作卡上哪些是蔬菜?
师:豆腐干是蔬菜吗?
幼:不是。
师:对了,它不是直接种出来的,它是大豆加工的。
师:胡萝卜呢?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鸭子呢?
幼:不是,它是鸭妈妈下蛋然后孵出来的。
师:对了,它是肉类食品,我们叫荤菜
师:大白菜呢?是 因为它是种出来的 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师:鸡蛋 呢?
幼:鸡蛋不是蔬菜,它是鸡鸭妈妈生的。
师:它是母鸡生的,它叫蛋类食品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个别验证、集体验证、共同验证等方法层层递进,使幼儿进一步明确:蔬菜是种出来的长在地里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4.延伸活动。
南瓜爷爷家只有三间房子,可是有四种蔬菜,那么多蔬菜怎么住呢?
师:我们现在来数一数,我们帮南瓜爷爷找了几样蔬菜啊!
幼:1、2、3、4,一共有四样蔬菜,那我们来看看南瓜爷爷家旁边有几间房子?
幼:南瓜爷爷家有三间房子。
师:三座房子,四样蔬菜,小朋友觉得那该怎么住啊?现在小朋友想办法啊?
幼一:我觉得红萝卜和青瓜可以住在一起。
师:为什么呢?
幼一:因为红萝卜和青瓜它们两个都是瘦瘦长长的。
幼二:我觉得白菜和青瓜在一起比较好,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幼三:我觉得马铃薯和南瓜爷爷住一起,因为都是圆圆的。
幼四:我觉得白菜和土豆住在一起,因为它们两个比较小。
师:老师觉得马铃薯和黄瓜也可以住一起,为什么?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分房子住,让孩子学会从蔬菜的颜色、外形、种类、大小等特征对蔬菜进行分类、合理匹配。)
活动反思:
这个教材是结合班级主题“秋天的蔬菜”而选择开展的,内容及创意是来之名师的教学课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两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分别在概念出现的前后,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第一次操作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的经验,第二次操作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了,由经验上升为知识。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先让幼儿猜想:南瓜爷爷家旁边只有三间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种,它们要怎么住?幼儿在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基础上,将蔬菜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进行了分家。最后我把马铃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把土豆和黄瓜放一起住?(因为它们都要削皮)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小百科:邻居,指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 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八、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接水管的多种方法。
2、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尝试用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拼图3张,小区模型楼房3幢;3盆水。
活动过程:
1、拼图接水管。
(1)教师: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3幅水管拼图,可是它们乱了,请你们来把它们拼一拼。
(幼儿分成3组,每组4人,拼一张水管拼图)
(分析: 本着教材来源于生活的原则,我在活动伊始就给孩子出示了几张零散的拼图,首先是激发起孩子对这些拼图的兴趣,让孩子们以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老师的要求,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2)介绍拼图上面的pvc管和二通接头。
教师:你们的拼图上有什么?(管子)这是什么管子?(pvc管)这是什么?(接头,有两个孔的是两孔接头)这些pvc管子和接头可以连接吗?你是怎样连接的?(请两个幼儿来做示范)教师:管子和接头相连接,通过旋转接头可以改变管子的方向(示范)(分析:在介绍和使用pvc管和二通接头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孩子了解pvc管和二通接头的特点,这些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而且具有低结构材料的特点,既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动机和兴趣,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问题,又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特别是让幼儿上来尝试接管的活动,即让孩子知道怎样将各节管子相连接,而且为下一个环节做好有效的铺垫。)2、玩接管游戏(1)教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管子和接头,请你们就按照这个图上的画面,将这段水管做出来。试一试吧。(幼儿分组按图做水管)(2)教师:请你说一说,你们这组是用哪些东西来做的?用到了什么材料?
(分析:这个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对上个"拼图"活动的延续,也是对"帮小区接水管"活动的铺垫,我先让幼儿通过观察,然后对着现成的"拼图",尝试拼装相应的水管实物图,幼儿对动手拼接水管特别感兴趣,能主动动手操作,和同伴协商解决问题。在幼儿摆弄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幼儿拼出来的管子的长短是有出入的,但是老师并没有直接的给指出来,而始终充当的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在一旁暗暗观察,用隐形的指暗示幼儿,如"你觉得这样对吗?""仔细观察一下,好像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幼儿通过自我的检验,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小错误,然后及时的修正。)3、帮小区接水管(1)出示小区布局图,有3栋楼房。
教师介绍任务:梅花小区已经建好了,但是这三栋楼房的水管还没接通,今天就请你们来做接水工,从这个地方进水(楼房的上面),最后要让水从一楼的水龙头放出来(楼房的下面),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来做,但是水不能漏出来,试一试吧。(幼儿自己想办法动手操作)(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了迁移,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只是简单交代了任务,让孩子们自己通过讨论--研究--尝试--再研究--在尝试,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很少,几乎没有,教师只是通过"中性的话语"来暗示幼儿,如"你们觉得这样做可以成功吗?来,自己尝试一下吧!""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好试试看!""你们俩个人说的都有道理,试一试,谁的方法是最好的。"虽然,教师不做明确的知道,但是教师是随时都在关注着每组孩子的发展动向的,适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放手让孩子们去思考、操作。)(2)展示成果,相互参观,互相验证。
教师从3栋楼房的顶部灌水,看看是不是都成功了,如有不成功的,大家可以帮助他们一起寻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再次验证)(分析:在以往的活动的环节,都是以老师的为主导,孩子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完全站在了主动的学习者的地位,通过让孩子互相观摩,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这样习的本领才是自己的。可以惊喜的看到,每个孩子在看到其他组的接水管的小区时,表现出十分的兴奋,小嘴巴叽叽喳喳的评论着其他的组与自己组的不同,在最后接水这个环节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看到本组的小区的水管接水成功后,无不发出欢呼雀跃之声,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如果遇到不成功的哪一组,老师就立即组织所有的孩子一起来思考,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集思广益,问题能很快的解决。)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做了小小接水工,接水工的本领还真大,可以将这些零碎的水管接起来,服务,以后我们还有学更多的本领服务。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主动投入,认真操作,积极探究,教师将隐教学的目标隐藏在材料和活动中,活动一开始,先让孩子充分接触材料,认识材料,通过拼图这个环节完成,接着,让孩子根据"拼图",连接水管;最后小组合作帮助小区完成接水管的任务。活动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而且活动的要求和目标都隐藏在材料中,间接呈现给孩子,使"材料"成为"第二位教师"。另外,我也认识到好的科学活动是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的,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获取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教育意义的内容和材料,开发、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有效的利用材料对孩子进行"无声化"的教育,教师只有恰当的做好活动中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才能使孩子在探索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作用,从而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开放孩子的潜能。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多种不同玩具的玩法。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玩具(电动的,长毛绒的,木质的,等多材质种)活动重点:会玩不同的玩具。
活动难点:能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过程:
1、幼儿自己介绍带来的玩具,并自由玩玩具教:今天呀,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的玩具,阿姨请英雄介绍一下他带来的玩具,和小朋友说一说他是怎样玩的。
2、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教:找两个小朋友交换玩具玩玩,你会怎样玩呢,怎样使玩具动起来?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你喜欢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
4、请幼儿轮流演示一种玩具的'不同玩法教:你是怎样使玩具动起来的?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别的玩法?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刚离开家中,还没有摆脱“自我中心”,想要把自己最喜欢最宝贝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有很多幼儿都还不愿意,而这时教师就要用表扬,奖励的方式,激励其他小朋友感受分享的快乐,使他们也产生分享的意愿,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体会到一起玩的快乐。并且懂得在玩的时候要爱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玩具。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经典】科学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