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3-11-08 10:35:35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1

  数学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请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划分

  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要通过知识与技能来体现的。那么,什么是三维目标内容呢?

  所谓三维目标是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哪些些问题需要重点掌握,哪些只需简单理解;技能是会与不会的问题。属显性范畴,具有可测性,大都采用定量分析与评价、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与发扬。新课改不是不要双基,而是不要过度的强调双基,而舍弃弱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导致非全面、不和蔼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与方法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发现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发展的过程,我们更多地要让学生掌握过程,不一定要统一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只有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他们肩负的责任,就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学有所成,将来回报社会。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也不是三种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高一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了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4)能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5)能够进行较简单的分类讨论,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求解简单的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6)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7)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辨证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弄清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与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Ⅰ.设置情境

  问题:

  ①解方程

  ②作函数 的图像

  ③解不等式

  【置疑】在解决上述三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

  【回答】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方程的根,不等式 的解集为函数图像落在x轴上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能。

  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下列表格。扼要讲解怎样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注意色彩或彩色粉笔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集中反映在相应一次函数的图像上!)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类似地,我们能不能将现在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讨论找到其求解方法呢?

  Ⅱ.探索与研究

  我们现在就结合不等式 的求解来试一试。(师生共同活动用“特殊点法”而非课本上的“列表描点”的方法作出 的图像,然后请一位程度中下的同学写出相应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答】方程 的解集为

  不等式 的解集为

  【置疑】哪位同学还能写出 的解法?(请一程度差的同学回答)

  【答】不等式 的解集为

  我们通过二次函数 的图像,不仅求得了开始上课时我们还不知如何求解的那个第(5)小题 的解集,还求出了 的解集,可见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们再对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与 来进行讨论。为简便起见,暂只考虑 的情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如果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分别有两实根、惟一实根,无实根的话,其对应的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x轴的位置关系如何?(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

  【答】二次函数 的图像开口向上且分别与x轴交于两点,一点及无交点。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表中的二次函数图,并写出相应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以下表格)

  【答】 的解集依次是

  的解集依次是

  它是我们今后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工具。应尽快将表中的结果记住。其关键就是抓住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像。

  课本第19页上的例1.例2.例3.它们均是求解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却都没有给出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其解答过程虽很简练,却不太直观。现在我们在课本预留的位置上分别给它们补上相应二次函数图像。

  (教师巡视,重点关注程度稍差的同学。)

  Ⅲ.演练反馈

  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2.若代数式 的值恒取非负实数,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3.解不等式

  (1) (2)

  参考答案:

  1.(1) ;(2) ;(3) ;(4)R

  2.

  3.(1)

  (2)当 或 时, ,当 时,当 或 时, 。

  Ⅳ.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关键是抓住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再对照课本第39页上表格中的结论给出所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五)、课时作业

  (P20.练习等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Ⅰ.设置情境

  (通过讲评上一节课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复习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操作过程。)

  上节课我们只讨论了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肯定有同学会问,那么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何来求解?咱们班上有谁能解答这个疑问呢?

  Ⅱ.探索研究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仍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有的说将二次项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求解,…….教师分别请持上述见解的学生代表进一步说明各自的见解.)

  生甲:只要将课本第39页上表中的二次函数图像次依关于x轴翻转变成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再根据可得的图像便可求得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生乙:我觉得先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将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后直接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求解就可以了.

  师:首先,这两种见解都是合乎逻辑和可行的不过按前一见解来操作的话,同学们则需再记住一张类似于第39页上的表格中的各结论.这不但加重了记忆负担,而且两表中的结论容易搞混导致错误.而按后一种见解来操作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第19页例4.

  (待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再简要讲解一遍.)

  [知识运用与解题研究]

  由此例可知,对于二次项系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将其通过同解变形化为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来求解的,因此只要掌握了上一节课所学过的方法。我们就能求

  解任意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请同学们求解以下两不等式.(调两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演板)

  (1) (2)

  (分别为课本P21习题1.5中1大题(2)、(4)两小题.教师讲评两位同学的解答,注意纠正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

  训练二 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的不等式.

  目前我们熟悉了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虽然对任意一元二次不等式都适用,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让我们感到有点麻烦.故在求解形如 (或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则根据(有理数)乘(除)运算的“符号法则”化为同学们更加熟悉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现在清同学们阅读课本P20上关于不等式 求解的内容并思考:原不等式的解集为什么是两个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待学生阅读完毕,请一程度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该问题.)

  【答】因为满足不等式组 或 的x都能使原不等式 成立,且反过来也是对的,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

  这个回答说明了原不等式的解集A与两个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B是互为子集的关系,故它们必相等,现在请同学们求解以下各不等式.(调三位程度各异的学生演板.教师巡视,重点关注程度较差的学生).

  (1) [P20练习中第1大题]

  (2) [P20练习中第1大题]

  (3) [P20练习中第2大题]

  (老师扼要讲评三位同学的解答.尤其要注意纠正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讲解P21例5).

  例5 解不等式

  因为(有理数)积与商运算的“符号法则”是一致的,故求解此类不等式时,也可像求解 (或 )之类的不等式一样,将其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解:(略)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1练习中第3、4两大题。

  (等学生完成后教师给出答案,如有学生对不上答案,由其本人追查原因,自行纠正。)

  [训练三]用“符号法则”解不等式的复式训练。

  (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下列各题)

  1.不等式 与 的解集相同此说法对吗?为什么[补充]

  2.解下列不等式:

  (1) [课本P22第8大题(2)小题]

  (2)   [补充]

  (3) [课本P43第4大题(1)小题]

  (4) [课本P43第5大题(1)小题]

  (5) [补充]

  (每题均先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扼要板书求解过程)

  参考答案:

  1.不对。同 时前者无意义而后者却能成立,所以它们的解集是不同的。

  2.(1)

  (2)原不等式可化为: ,即

  解集为 。

  (3)原不等式可化为

  解集为

  (4)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解集为

  (5)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解集为

  Ⅲ.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重点讲解了利用(有理数)乘除法的符号法则求解左式为若干一次因式的积或商而右式为0的不等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对符合上述形状的高次不等式也是有效的,同学们应掌握好这一方法。

  (五)布置作业

  (P22.2(2)、(4);4;5;6。)

  (六)板书设计

高一数学教案3

  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且在掌握性质的基础上能进行初步的应用。

  (1) 能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了解对底数的要求,及对定义域的要求,能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象。

  (2) 能把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质去研究认识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概念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图象与性质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对称美,简洁美等审美教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材分析

  (1) 对数函数又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2)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故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3) 本节课的主线是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所有的问题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而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所以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法建议

  (1) 对数函数在引入时,就应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 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2) 在本节课中结合对数函数教学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反函数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高一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灵活的运用乘法公式进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1.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3.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难点

  1.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上节课研究了根式的意义及根式的性质,那么根式与指数幂有什么关系?整数指数幂有那些运算性质?

  二.学生活动

  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指出其结果的指数,被开方数的指数及根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1)=(2)=

  2.从上述问题中,你能得到的结论为

  3.(a0)及(a0)能否化成指数幂的形式?

  三.数学理论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a0,m,n均为正整数)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a0,m,n均为正整数)

  1.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仍是0,即=0

  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3.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因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有理数指数幂。

  即=(1)

  =(2)其中s,tQ,a0,b0

  =(3)

  四.数学运用

  例1求值:

  (1)(2)(3)(4)

  例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a0)

  (1)(2)

  例3化简

  (1)

  (2)(3)

  例4化简

  例5已知求(1)(2)

  五.回顾小结

  1.分数指数幂的意义。=(0,m,n)

  无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整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分数指数幂运算中仍适用

  4.指数概念从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同样可以推广到实数指数幂,请同学们阅读P47的阅读部分

  练习P47-48练习1,2,3,4

  六.课外作业

  P48习题2.2(1)2,4

高一数学教案5

  一、教材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从知识体系上看,它既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延续与提高,又是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从数学思想方法层面上看它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学情

  学生初中已经接触过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和判定;且在上节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掌握利用方程组的方法来求直线的交点;具有用坐标法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准确用图形表示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利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简单判断出直线与圆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操作、观察、探索、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锻炼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锻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总结规律的能力,解题时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用解析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难点

  体会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几何画板为平台,通过图形的动态演示,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同时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作用,教师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设计一系列问题串,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泰坦尼克号的情景,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已知冰山的分布是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圆心位于轮船正西的l处,问,轮船如何航行能够避免撞到冰山呢?如何行驶便又会撞到冰山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经学习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将所想到的航行路线转化成数学简图,即相交、相切、相离。

  设计意图: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保持学生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同时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然后同桌两人为一组交流,并整理出本组同学所想到的思路。在整个交流讨论中,教师既要有对正确认识的赞赏,又要有对错误见解的分析及对该学生的鼓励。

  判断方法:

  (1)定义法:看直线与圆公共点个数

  即研究方程组解的个数,具体做法是联立两个方程,消去x(或y)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判断△和0的大小关系。

  (2)比较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做比较,

  (三)合作探究——深化新知

  教师进一步抛出疑问,对比两种方法,由学生观察实践发现,两种方法本质相同,但比较法只适合于直线与圆,而定义法适用范围更广。教师展示较为基础的题目,学生解答,总结思路。

  已知直线3x+4y-5=0与圆x2+y2=1,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并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当已知了直线与圆的方程之后,圆心坐标和半径r易得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得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他的本质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便可以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d。类比前面所学利用直线方程求两直线交点的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通过方程组解得个数确定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进一步确定他们的位置关系。最后明确解题步骤。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为了将结论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引导学生思考:

  可由方程组的解的不同情况来判断:

  当方程组有两组实数解时,直线l与圆C相交;

  当方程组有一组实数解时,直线l与圆C相切;

  当方程组没有实数解时,直线l与圆C相离。

  活动:我将抽取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扮演,并在巡视过程中对部分学生加以指导。最后对黑板上的两名学生的解题过程加以分析完善。通过对基础题的练习,巩固两种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并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后续学习的信心。

  (五)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以口头提问的方式: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启发式的课堂小结方式能让学生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也促使学生对知识网络进行主动建构。

  作业:在学生回顾本堂学习内容明确两种解题思路后,教师让学生对比两种解法,那种更简捷,明确本节课主要用比较d与r的关系来解决这类问题,对用方程组解的个数的判断方法,要求学生课外做进一步的探究,下一节课汇报。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一数学教案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

  4.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望。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展开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觉的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并且加入激励性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学习方法

  自我探索、自我思考总结、归纳,自我感悟,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例题分析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和课外作业六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作一一分析。

  (一)问题情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多个生活背景问题,并就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祥见课件)

  新课程理念认为: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节课所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函数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图象的变化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

  从在某一区间内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到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再到如何用x与f(x)来描述上升的图象?

  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几何画板的灵活使用,数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变得轻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

  定义中的“当x1x2时,都有f(x1)

  注意:(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

  (2)注意区间上所取两点x1,x2的任意性;

  (3)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

  让学生自已尝试写出减函数概念,由两名学生板演。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习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

  (四)例题分析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

  2.例2.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定义进行分析,明确本题要解决什么?定义要求是什么?怎样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解决,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变式一:函数f(x)=-3x+b在R上是减函数吗?为什么?

  变式二:函数f(x)=kx+b(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变式三:函数f(x)=kx+b(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错误:实质上并没有证明,而是使用了所要证明的结论

  例题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例1是教材中例题,它的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例2是教材练习题改编,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使用定义证明的一般步骤:任取—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通过例2的解决是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概念进行简单论证的基本方法,强化证题的规范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例3是教材例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解题的规范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变形方法。

  (五)巩固与探究

  1.教材p36练习2,3

  2.探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规律?

  (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探究)本问题作为机动题。时间不允许时,就为课后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对练习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六)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七)课外作业

  1.教材p43习题1.3A组1(单调区间),2(证明单调性);

  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3.数学日记:谈谈你本节课中的收获或者困惑,整理你认为本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1、2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增、减函数的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解题规范化的训练,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对本结内容各项目标落实的评价。新课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作业3这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其很好的体现。

  (七)板书设计(见ppt)

  五、评价分析

  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第一.教要按照学的法子来教;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概念间寻找“最近发展区”;第三.强化了重探究、重交流、重过程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探究概念——注重反思——拓展应用——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体验了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针对教学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并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高一数学教案7

  【教学目的】

  通过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讲解,使学生得到一种较简单的、较现实的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

  1.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能运用此定义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应用排列、组合知识,是顺利求出等可能事件概率的重要方法。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事件A包含m个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2.等可能事件A的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试验中出现的结果个数n必须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是相等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800C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实数的绝对值不小于零;是不可能事件的有

  A.②B. ① C. ①②D. ③

  2.下面事件中:①连续掷一枚硬币,两次都出现正面朝上;②异性电荷,相互吸引;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C结冰。是随机事件的有

  A.②B. ③ C. ① D.②③

  3.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①“当x∈R时,sinx+cosx≤1”是必然事件;

  ②“当x∈R时,sinx+cosx≤1”是不可能然事件;

  ③“当x∈R时,sinx+cosx<2”是随机事件;

  ④“当x∈R时,sinx+cosx<2”是必然事件;

  3.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击中10环,有3次击中9环,有4次击中8环,有1次未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频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问中靶的概率大约是多少?

  4.上抛一个刻着1、2、3、4、5、6字样的正六面体方块出现字样为“3”的事件的概率是多少?出现字样为“0”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上抛一个刻着六个面都是“P”字样的正方体方块出现字样为“P”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

  二、新课引入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这种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比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出来的概率,有更简便的运算过程;有更现实的计算方法。这一节课程的学习,对有关排列、组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三、进行新课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

  例如,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面向上,反面向上。由于硬币是均匀的,可以认为出现这两种结果的可能发生是相等的。即可以认为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也是1/2。这与前面表1中提供的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又如抛掷一个骰子,它落地时向上的数的可能是情形1,2,3,4,5,6之一。即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可以认为这6种结果出现的可能发生都相等,即出现每一种结果的概率都是1/6。这种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现在进一步问: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由于向上的数是3,6这2种情形之一出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记作事件A)发生。因此事件A的概率P(A)=2/6=1/3

  定义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A)=。亦可表示为P(A)=? 。

  四、课堂举例:

  【例题1】有10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6个,二等品3个,三等品1个.从中任取1个,取到各个杯子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是从10个杯子中任取1个,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又由于其中有6个一等品,从这10个杯子中取到一等品的结果有6种。因此,可以认为取到一等品的概率是。同理,可以认为取到二等品的概率是3/10,取到三等品的概率是。这和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例题2】从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作事件A),那么不论抽到哪一张都是机会均等的,也就是等可能性的,不论抽到哪一张花色是红心的牌(记作事件B)也都是等可能性的;又不论抽到哪一张印有“A”字样的牌(记作事件C)也都是等可能性的。所以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1,P(B)==,P(C)==

  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这n个结果就是集合I的n个元素。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包含m个结果的事件A对应于I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A.因此从集合的角度看,事件A的概率是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I))的比值。即P(A)==

  例如,上面掷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A的概率P(A)===

  【例3】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计算:

  (1)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

  (2)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

  分析:抛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这两种结果。因而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可根据乘法原理得出。由于硬币是均匀的,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中,两枚都出现正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可以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同样,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也可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

  解:由乘法原理,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2×2=4种,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

  (1)记“抛掷两枚硬币,都出现正面”为事件A,那么在上面4种结果中,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1种,因此事件A的概率

  P(A)=1/4

  答: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4。

  (2)记“抛掷两枚硬币,一枚出观正面、一枚出现反面”为事件B。那么事件B包含的结果有2种,因此事件B的概率

  P(B)=2/4=1/2

  答: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是1/2。

  【例4】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计算:

  (1)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

  (2)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

  (3)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

  分析: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就是从、100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由于是任意抽取,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由于在所有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1件合格品、1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与从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的积,从而可以分别得到所求各个事件的概率。

  解:(1)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种,且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种结果中,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有种。记“任取2件,都是’合格品”为事件A,那么事件A的概率

  P(A)=? /? =893/990

  答: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为893/990

  (2)记“任取2件,都是次品”为事件B。由于在种结果中,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有C52种,事件B的概率

  P(B)=? /? =1/495

  答: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为1/495

  (3)记“任取2件,1件是合格品、I件是次品”为C。由于在种结果中,取到1件合格品、l件次品的结果有?种,事件C的概率

  P(C)= /? =19/198

  答: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为19/198

  【例5】某号码锁有6个拨盘,每个拨盘上有从0到9共十个数字,当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某一个六位数字号码(开锁号码)时,锁才能打开。如果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从0到9共有十个。6个拨盘上的各一个数字排在?起,就是一个六位数字号码。根据乘法原理,这种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由于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开锁号码只有一个,从而可以求出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解: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有10种可能的取法。根据乘法原理,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的六位数字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又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且开锁号码只有一个,所以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P=1/1000000

  答: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1/1000000

  五、课堂小结:用本节课的观点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时,首先对于在试验中出现的结果的可能性认为是相等的;其次是对于通过一个比值的计算来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并不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试验。因此,从方法上来说这一节课所提到的方法,要比上一节所提到的方法简便得多,并且更具有实用价值。

  六、课堂练习

  1.(口答)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毫米。从中任取1根,取到长度超过30毫米的纤维的概率是多少?

  2.在10支铅笔中,有8支正品和2支副品。从中任取2支,恰好都取到正品的概率是多少?

  七、布置作业:课本第120页习题10.5第2――-6题

高一数学教案8

  教材:逻辑联结词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命题的概念:

  例:125 ① 3是12的约数 ② 0.5是整数 ③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如: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反例:3是12的约数吗? x5 都不是命题

  不涉及真假(问题) 无法判断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简单命题。 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开语句(条件命题)。

  三、复合命题:

  1.定义: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例:

  (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对角线互相平分

  (3)0.5非整数⑥ 非0.5是整数

  观察:形成概念:简单命题在加上或且非这些逻辑联结词成复合命题。

  3.其实,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过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形式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即: p或q (如 ④) 记作 pq

  p且q (如 ⑤) 记作 pq

  非p (命题的否定) (如 ⑥) 记作 p

  小结:1.命题 2.复合命题 3.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高一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①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②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解决:对数的大小比较,求复

  合函数的定义域、值 域及单调性。

  ③ 注重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的渗透,提高

  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⒈复习提问: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⒉开始正课

  1 比较数的大小

  例 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⑴loga5.1 ,loga5.9 (a>0,a≠1)

  ⑵log0.50.6 ,logЛ0.5 ,lnЛ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⑴中这两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两个对数底相等。

  师:那么对于两个底相等的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可构造一个以a为底的对数函数,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师:对,请叙述一下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的大小:当0

  调递减,所以loga5.1>loga5.9 ;当a>1时,函数y=logax单调递

  增,所以loga5.1

  板书:

  解:Ⅰ)当0

  ∵5.1<5.9 loga5.1="">loga5.9

  Ⅱ)当a>1时,函数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

  ∵5.1<5.9 ∴loga5.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⑵中这三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三个对数底、真数都不相等。

  师:那么对于这三个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找“中间量”, log0.50.6>0,lnЛ>0,logЛ0.5<0;lnл>1,

  log0.50.6<1,所以logЛ0.5< log0.50.6< lnЛ。

  板书:略。

  师:比较对数值的大小常用方法:①构造对数函数,直接利用对数函

  数 的单调性比大小,②借用“中间量”间接比大小,③利用对数

  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来比大小。

  2 函数的定义域, 值 域及单调性。

高一数学教案10

  【摘要】鉴于大家对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高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高一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要求: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重点:画出三视图、识别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讨论:能否熟练画出上节所学习的几何体?工程师如何制作工程设计图纸?

  2. 引入: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于我们所学几何体,常用三视图和直观图来画在纸上.

  三视图: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直观图: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用途: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日常生活.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① 投影法的提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影子。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科学的抽象,总结其中的规律,提出了投影的方法。

  ②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实形.

  ③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分正投影、斜投影.

  讨论:点、线、三角形在平行投影后的结果.

  2. 教学柱、锥、台、球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

  讨论:三视图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并讨论所反应的长、宽、高

  结合球、圆柱、圆锥的模型,从正面(自前而后)、侧面(自左而右)、上面(自上而下)三个角度,分别观察,画出观察得出的各种结果.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③ 试画出:棱柱、棱锥、棱台、圆台的三视图. (

  ④ 讨论:三视图,分别反应物体的哪些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哪些数量(长、宽、高)

  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⑤ 讨论:根据以上的三视图,如何逆向得到几何体的形状.

  (试变化以上的三视图,说出相应几何体的摆放)

  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① 画出教材P16 图(2)、(3)、(4)的三视图.

  ② 从教材P16思考中三视图,说出几何体.

  4. 练习:

  ① 画出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画出右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③ 右图是一个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试描述该物体的形状.

  5. 小结:投影法;三视图;顺与逆

  三、巩固练习: 练习:教材P17 1、2、3、4

  第二课时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教学要求:掌握斜二测画法;能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教学重点:画出直观图.

高一数学教案11

  重点

  理解角与角的相关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

  理解角与角的相关概念;掌握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展示实物:时钟,圆规,折扇等.

  (1)观察实物与图片,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相同图形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注意鼓励学生.

  (2)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或黑板上吗?这是一些什么图形?思考,动手画一画.

  (3)从黑板上这些不同的图形中,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角相关的背景,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认识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角的共同点,进而引入课题.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探究点一: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活动一:从生活中认识角

  我们看物体时,有视角,钟表的指针转动也形成角.请同学们看课本后回答下面问题.

  (1)角是一个几何图形,请大家说说,角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注意鼓励学生)

  (2)如果我们把角看作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围成的图形,那么始边和终边又指什么?

  教师总结:角有两个定义,一个是静态的定义,把角看作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另一个定义是动态的,把角看作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把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始边,把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终边.

  (3)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学生举例)

  活动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怎样表示角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说了几种表示方法?(学生先看书,后回答)

  教师总结:(1)用三个大写字母可以表示一个角,比如∠AOB.

  练习:谁能指出下列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注意:①三个字母的顺序有规定,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②顶点的字母不一定用O,角的始边与终边的字母也可以随意.

  (2)当一个顶点只有一个角时,也可以用顶点的字母表示.比如,下面的角可以表示为∠O.

  练习:判断下列角可以用顶点的字母表示吗?

  (3)用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角.(注意:角中不能有角)

  练习:下面表示角的方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探究点二:角的度量

  活动三:角的度量

  (1)请同学们借助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

  ①30° ②45° ③60° ④90° ⑤120° ⑥150° ⑦62° ⑧105°

  学生画图,教师指导.(根据需要教师可先做示范)

  (2)任意画一个角,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提问:如果这个角的'度数不是整数,应该怎样表示这个角的度数呢?引出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

  教师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60′,1′=60″ (强调度、分、秒是60进制,不是十进制).

  (3)还有什么单位是60进制?

  (4)让学生画一个1°角,感受1°角有多大.

  四、应用迁移,运用新知

  1.角的定义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D.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线段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解析:A.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错误;B.根据A可得B错误;C.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正确;D.据C可得D错误.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表示方法

  例2 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解析:在角的顶点处有多个角时,用一个字母表示这个角,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所以A、C、D错误.

  方法总结:角的两个基本元素中,边是两条射线,

  顶点是这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

  3.判断角的数量

  例3 如图所示,在∠AOB的内部有3条射线,则图中角的个数为( )

  A.10 B.15 C.5 D.20

  解析:可以根据图形依次数出角的个数;或者根据公式求图中角的个数是12×5×(5-1)=10.

  方法总结:若从一点发出n条射线,则构成12n(n-1)个角.

  4.角的度量

  例4 见课本P144例1.

  方法总结:用度、分、秒表示的角度和用度表示的角度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好相反: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而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课本P144练习第1、2题、P145练习第1、2题.

  “随堂演练”部分.

  六、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本节课学习了角及角的有关概念,并会表示角;知道角的度量单位,并能进行单位的转换;会把角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七、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145~146习题4.4第1~4题.

  “课时作业”部分.

高一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 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

  的图象.

  2. 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2)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

  在

  和

  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

  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

  ,等都不是指数函数.

  (2)对底数

  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高一数学教案13

  一、课标要求: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二、知识与方法回顾: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4、特殊值法: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往往用特殊值法来否定结论

  5、化归思想:

  表示p等价于q,等价命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当我们要证明p成立时,就可以转化为证明q成立;

  这里要注意原命题 逆否命题、逆命题 否命题只是等价形式之一,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式关系(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应用化归思想.

  6、数形结合思想:

  利用韦恩图(即集合的包含关系)来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三、基础训练:

  1、 设命题若p则q为假,而若q则p为真,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M,N为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若 是实数,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四、例题讲解

  例1 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1)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4)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1)(3) B.(3)(4) C.(1)(3)(4) D.(2)(3)(4)

  例2 (1)已知h 0,a,bR,设命题甲: ,命题乙: 且 ,问甲是乙的 ( )

  (2)已知p: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q: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a = 0是直线 与 平行的 条件;

  例3 如果命题p、q都是命题r的必要条件,命题s是命题r的充分条件,命题q是命题s

  的充分条件,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s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r是命题q的 条件.

  例4 设命题p:|4x-3| 1,命题q:x2-(2a+1)x+a(a+1) 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5 设 是方程 的两个实根,试分析 是两实根 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并给予证明.

  五、课堂练习

  1、设命题p: ,命题q: ,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p则q②若﹁r则﹁q③ 若r则﹁s

  ④若﹁s则q若它们都是真命题,则﹁p是s的 条件;

  3、是否存在实数p,使 是 的充分条件?若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后记:

  高三 班 学号 姓名 日期: 月 日

  1、 A B是AB=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2x2-5x-30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

  A.-

  4、2且b是a+b4且ab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a1、b1、c1、a2、b2、c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1x2+b1x+c10和a2x2+b2x+c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和N,那么 是 M=N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若命题A: ,命题B: ,则命题A是B的 条件;

  7、设条件p:|x|=x,条件q:x2-x,则p是q的 条件;

  8、方程m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

  9、关于x的方程x2+mx+n = 0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10、已知 ,求证: 的充要条件是 ;

  11、已知p:-210,q:1-m1+m,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1-a)x2+(a+2)x-4=0,aR,求:

  (1)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

  (2)方程至少有一正根的充要条件.

高一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指数函数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指数函数。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指数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指数函数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高一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给出推断符号“”,并引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充要条件的初步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判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该:

  ①首先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然后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推理方法可以是直接证法、间接证法(即反证法),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其不成立;

  ③最后再指出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3)在讨论条件和条件的关系时,要注意:

  ①若,但,则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但,则是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充要条件;

  ⑤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条件以集合的形式出现,结论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则借助集合知识,有助于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①若,则是的充分条件;

  显然,要使元素,只需就够了.类似地还有:

  ②若,则是的必要条件;

  ③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④若,且,则是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5)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充要条件,就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证明原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充分性,证明逆命题即证明条件的必要性.由于原命题逆否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当我们证明某一命题有困难时,可以证明该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成立.

  (二)教法建议

  1.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知识,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知识内容相联系.充要条件中的,与四种命题中的,要求是一样的.它们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含有逻辑联结词或“若则”形式的复合命题.

  2.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结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

  3.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

  4.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用具:

  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幻灯投影):

  (1)若,则;

  (2)若,则;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5)若,则;

  (6)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则.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3)、(6)是真命题,(2)、(4)、(5)是假命题.

  置疑:对于命题“若,则”,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答:看能不能推出,如果能推出,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

  对于命题“若,则”,如果由经过推理能推出,也就是说,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是成立的充分条件,记作.

  2.讲授新课

  (板书充分条件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我们就说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提问:请用充分条件来叙述上述(1)、(3)、(6)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学生口答)

  (1)“,”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成立的充分条件;

  (3)“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成立,那么其逆否命题也成立,即如果没有,也就没有,亦即是成立的必须要有的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

  (板书必要条件的定义.)

  提出问题: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叙述上述6个命题.

  (学生口答).

  (1)因为,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3)因为“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4)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四边形是菱形”的必要条件,“四边形是菱形”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充分条件;

  (5)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6)因为“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而且“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是“”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总结:如果是的充分条件,又是的必要条件,则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

  (板书充要条件的定义.)

  3.巩固新课

  例1(用投影仪投影.)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下面回答.)

  ①因为有理数一定是实数,但实数不一定是有理数,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②一定能推出,而不一定推出,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③、是奇数,那么一定是偶数;是偶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可能都为偶数),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④表示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⑤由交集的定义可知且是成立的充要条件;

  ⑥由知且,所以是成立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⑦由知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⑧易知“是4的倍数”是“是6的倍数”成立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交流、思辩,在争论中得到了正确答案,并加深了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认识.)

  例2已知是的充要条件,是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的充分条件,试与的关系.(投影)

  解:由已知得,

  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

  4.小结回授

  今天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并学会了判断条件A是B的什么条件,这为我们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打下了等价转化的基础.

  课内练习: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第35页练习l、2;第36页练习l、2.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

  5.课外作业:教材第36页 习题1.8 1、2、3.

【高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案06-20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概念》12-17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08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09

高一数学教案(精选15篇)12-26

高一数学教案(合集15篇)12-13

高一数学教案汇编15篇12-19

高一数学教案通用15篇12-21

高一数学教案(汇编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