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9 10:15:5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常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常用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的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的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的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晚饭时间突然停电了,冬天的北方外边已经是昏暗的夜晚,教室内刹那间漆黑一片·······大家开始准备照明的办法。蜡烛引发了幼儿的好奇与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让幼儿认识、了解蜡烛的种类与用途,激发幼儿对蜡烛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总结的能力。

  3、从小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积累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

  香熏蜡、生日蜡烛、大小颜色不同的蜡烛若干、盘子、打火机、水。

  活动过程

  1、区角活动

  设置观察角,摆放不同种类、颜色、形状的蜡烛。引发小朋友们自主的观察,教师适时介入,一起了解蜡烛的特点和用途。

  2、动手操作点燃蜡烛,发现现象。

  (1) 带领组织小朋友来到操作台旁边,观察操作台上的物品,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如干净透明的玻璃杯,小蜡烛和盘子……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2) 老师想请蜡烛宝宝站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呢?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想象。老师示范,有燃烧的蜡烛油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起动手操作,让自己的蜡烛宝宝站起来。

  (3)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状态。

  (4) 请小朋友用杯子把燃烧着的蜡烛扣住,仔细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启发幼儿发现蜡烛熄灭了,不再燃烧了,杯子变黑了,杯底还有点热,杯壁上还有一层“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5) 再次点燃蜡烛重复操作,请小朋友用大小不同的.杯子同时扣在燃烧的蜡烛上,看看又会发生什么新的现象呢?

  小杯子的空气少,蜡烛燃烧的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后熄灭。

  3、有趣的蜡烛花游戏

  请小朋友们手拿点燃的大蜡烛和老师一起围绕在水盆边,蜡烛油滴落在水中变成漂亮的蜡烛活,有大有小,有红色的有白色的……在水中很缓慢的变大,变淡……

  教学反思

  认识和探索环境是人类的本性,新《纲要》中对幼儿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活动内容方面既考虑到了符合幼儿的现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在互动方式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并相互渗透注重孩子学习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戏性。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促进信息的获得和观察、感知能力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教学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教学过程:

  一、 引题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 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 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

  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简单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五、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科学教案 篇4

  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

  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运动录像

  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板书课题)

  评:通过录像引起学生探究运动而你的兴趣。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学生思考,并且记录自己的问题。

  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意识到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发现。

  评: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物体的运动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你搜集资料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说晚上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

  评:知道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技巧。

  教师指导:把自己才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并制成卡片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参阅书中的资料卡片和自己设计一个资料卡片,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谁设计的资料卡片最好!

  学生讨论并设计资料卡片格式。

  请你在下课后收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且把它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评: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独立完成资料卡片制作的乐趣。

  3、本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4、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有了问题之后,还要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已经找到了,那么该如何来实施呢?小朋友被难住了。此时小小的挫折与刚获得的成功体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落差,促使学生要找到验证假设的方法。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他们渴望教师给予帮助。教师在此时介入指导,对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会很珍惜这种帮助的,这比老师提前灌输给他们要强得多。

科学教案 篇5

  在“彩光变”活动的开始,我和孩子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一起实践,一起研究,一起学习,一起深化我们的活动。

  一开始,老师满怀希望地把手电筒和彩色的皱纹纸放进去,预设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过程,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孩子们的兴趣只持续了十分钟。的原因是什么?我向听课的老师请教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群众的智慧给我一些启示。老师建议我可以先观察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去深入挖掘。于是我下楼去观察和思考,发现孩子们对“光”变化的现象很感兴趣,但因为我放进去的材料太单一,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规律,这导致了活动的停滞。因此,我找到了很多可以改变手电筒灯光的材料,比如糖纸,各种布料,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等等。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地成功。手电筒的光通过这些材料不仅变得明亮和美丽,而且还改变了形状。这些新发现让孩子们在新一轮的活动中感到有趣和快乐。

  实践证明,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跟随孩子的兴趣,选择有价值和有益的活动点,更有利于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积极地构建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大班理科教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的教学计划:理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要知道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2、对事物振动的最初理解产生声音。

  3、开发注意力和倾听的潜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的声音

  2、小铃铛、小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

  听录音,介绍话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课件:声音

  1、请闭上眼睛听这个声音。

  (1)笑

  (2)哭泣

  (3)打鼾

  请睁开眼睛

  2、你刚才听到什么?

  让孩子们说出他们所听到的,并引起他们对听力的兴趣。

  3、你想听到其他声音吗?

  请再闭上眼睛

  (1)吃饭的声音

  (2)打喷嚏

  (3)秒针

  回答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

  2、识别声音

  你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话)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击鼓

  (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振动)

  让孩子们把手放在鼓上。老师将木槌敲几下让孩子们通过

  听觉、手形、视觉和感知物体不断地振动。

  孩子们用什么能听见?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它可以把声音从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给大脑。

  除了声音,你还知道耳朵的功能吗?

  告诉孩子们,我们的耳朵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保护他们!

  3、儿童操作,感应震动,发声

  1、请在桌子上玩小铃铛、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门边观察,听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孩子在物体不断振动时感受到物体的声音。

  概要: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我们用耳朵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2、讨论什么听起来不错。

  (1)播放音乐

  (2)噪声

  让幼儿感受音乐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论各种声音,好声音,坏声音。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

  3、能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

  2、持之以恒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3、养成记录观察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准备:

  1.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2.有关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的图片、录象等视听资料和设备。

  3.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等视听资料和设备

  4.确定观察的对象,准备好观察记录的工具。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

  吗?

  2、说得真棒!你能再说一说秋季是

  什么样的吗?

  引起学生对气候与季节的兴趣。

  二、探索和调查

  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样的?

  认识秋季的气候特征。

  2.谁能再说一说其他季节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认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征。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补充。

  5.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认识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6.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再适当补充。

  7.小结。

  三、回顾和解释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巩固所学,课外拓展。)

  2.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板书设计:

  气候与季节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采用简单的仪器对物体的浮沉原因进行定量的观察、实验,采集数据并做出简单的记录;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由浮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特征;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及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的托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礼物一分(皮兜内有12件典型材料)、100克钩码、水槽等。

  2.学生准备:见教材中活动准备。

  教学流程:

  1.谈话实验,激发兴趣。

  ⑴导言:能有机会与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很高兴。同学们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科学》课了,对《科学》课感不感兴趣呀?平常大家回答问题是不是先举手,教师允许后再回答?今天,大家不用举手,站起来就回答,但是别人正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不要打断,如果打断别人的讲话,多没有礼貌呀!今天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智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出色。再有,实验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下面开始上课。(课件展示小河景色图片)清清的小河里,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在水底,还有的物体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游来游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课题)

  ⑵教师激发兴趣:今天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就在这个皮兜里,请4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到兜子里摸,摸到什么礼物就算我送给了大家的礼物。每个小组的代表只能摸三件。(学生代表摸礼物)请大家先猜一猜,把这些礼物放在水槽里,它们在水里是浮还是沉?然后实验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现象符合吗?记到实验记录表里。(学生猜想、实验、观察、记录。)

  ⑶学生汇报结果。

  ⑷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就是有趣的浮沉现象,你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浮沉现象?学生列举生活实例。

  ⑸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关于物体的浮沉你有什么问题想研究?学生自由回答。

  2.激烈辩论,启迪智慧。

  ⑴教师启发学生研究“什么样的物体会沉在水底?什么样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实验、观察、分析。)

  ⑵学生激烈辩论,提出自己看法。

  3.验证猜想,深化理解。

  ⑴教师引导:请看老师用这张纸盖住这个杯子口(边操作边说),如果把一个小粉笔头和一个钩码分别放在这张薄纸上,会有什么现象?

  ⑵学生观察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白纸放东西和水面的放东西关系。

  ⑶教师启发实验;水能托住一些物体让它浮在水面上,换一句话说,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那么,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谁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法和结论?把结论填在我们的实验记录里。

  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新发现的现象,说明道理。理解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4.设计实验,验证想法。

  ⑴教师启发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那么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吗?请说说自己的想法?

  ⑵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

  ⑶各小组设计实验研究沉在水下的物体和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向上托的力?实验时做好记录。

  ⑷学生讨论、实验、探究后各小组汇报研究方法和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托的力。

  5.总结规律,揭示结论。

  ⑴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两次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不管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还是沉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向上托的力。)

  ⑵教师总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它的力,这种力叫做水的浮力。说说你对水的浮力的理解。

  ⑶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6.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⑴教师引导谈生活中对水的浮力的感受。

  ⑵教师启发学生讲述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总结: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有关物体的浮沉现象,还蕴涵着很多的科学奥秘,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研究。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木材的特点提出观察试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试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木材特点的观察试验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试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了解木材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重点:在探究木材特点的观察试验中体验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木材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谈话;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中的家具吗?一般的家具都是用什么做的?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导入新课。

  活动二

  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同学们带来了哪些木材,知道哪些品种的木材,让学生谈谈搜集过程中的体会。

  探究过程;

  1、提出关于木材的问题

  (1)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你想研究关于木材的哪些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讲问题一一板书出来。

  (3)让学生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分组,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3.对所选的问题尽心分组研究

  (1)小组同学共同制定研究计划。

  (2)汇报研究计划,其他小组提出有效计划

  (3)各小组在其他小组建议的基础上,对原有研究计划进行适当修改,形成新的探究方案

  (4)教师进行试验前的指导,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提醒学生注意试验安全,出示“研究提示”。

  (5)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各小组进行实验成果展示

  (1)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记录、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

  (2)教师、其他组同学进行适当补充。

  5、进行二次交流,获得认识。

  (1)教师提出要求;对各组同学的研究进行汇总,有哪些收获?

  (2)总结;木材的`共同特点。

  6.认识木材是天然材料,要珍惜木材

  (1)展示一棵树长到成才的时间材料。

  (2)认识到木材是天然材料。

  (3)展示生活中对木材的浪费情况。

  (4)小结;木材生长期长,来之不易,要珍惜木材。

  7、创新想象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木材?

  (1)学生自由想象

  (2)20年后木材的展望

  (三)自由活动

  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两组;一组观点是提倡使用一次性木制品,另一组观点是不同意使用一次性木制用品。

  2、学生充分展开辩论活动

  3、教师针对同学的辩论进行总结

  (四)拓展活动

  调查:一天中,一个中等规模的饭店共用掉多少双一次性木筷?照这样计算,一年会用掉多少木材?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了解传递和信息方法的发展过程,初步认识现代通信网。知道保存信息方法的变革,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3、情感态度:培养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现代技术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提出希望,并为此努力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人类信息的传递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冲“鸿雁传书”“狼烟滚滚”到现在的信息数字化,可以说人类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真正实现了沟通的零距离。本课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网络的学习了解人类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飞速发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信息保存方法的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录象资料、挂图、几条新闻录象、磁带、磁盘、光盘、竹简、木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经常有很多事情发生。就像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知道信息是怎样传递和保存的吗?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

  1、介绍信息的传递方法

  (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你认为什么是“信息”?

  (新闻、消息、知识等)

  (2)信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看的远、听的远,人们很早就渴望“千里眼、顺风耳”,于是,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传递信息。

  (3)阅读第一段

  2、讨论保存信息的方法和变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1)随着信息的传递向更快、更远、更准的方向发展,人们保存信息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古到今,聪明的人类想出了什么方法呢?你能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出?

  (2)究竟你列出的顺序对吗?我们一起来揭示答案。

  (3)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保存信息的吗?

  (4)讨论:这些方法的改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5)保存信息方法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比较:阅读表格,说说哪些方面有了发展

  3、模拟发报:

  (1)在现代高科技通信前,电报在信息的快速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的电报是通过文字与电码的转换来进行通信的。

  (2)进行模拟发报的游戏

  由学生提供一段话,全班完成

  4、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现代通信网

  (1)现代通信已不局限于电报、电话,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随着计算机、人造卫星、电缆、光缆、微波传送等设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准确的现代通信网。

  (2)讨论现代通信网有哪些优越性?

  借助现代通信网可以实现通信的方法多样、操作方便、传递迅速

  5、引导学生预测未来的通信方式

  (1)现代通信网以及功能与家庭生活密切联系,你有没有使用过电话、电子邮件、收发过传真?你是用哪些方法,把你的信息传递给对方的?

  (2)未来的通信方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三、巩固总结:

  1、如果要你将小学的作文用比较安全、节省空间的方法长期保存起来,你会怎样做?

  2、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18、信息与网络

  数据通信

  保存:竹简木简帛书

  磁带磁盘光盘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电脑与网络的功能,能够意识到网络在信息传递的优势,也能看到它的弊端。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课题:动物法庭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了解动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2.初步学会分角色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辩论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若干 2.环境创设成"模拟法庭"

  3.兔子、狼、熊的"手偶" 4.小锤

  活动过程

  一、谈话与讨论

  师:请幼儿观察教室有什么变化,哪里有变化?

  师:请幼儿想一想在哪里见过这种场景?它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它的名字叫做法庭。 师:我们来一次模拟法庭的辩论赛【教师着重讲解法庭起到的作用?何为辩论?法官、原告、被告之间的关系】

  二、情景表演并进行法庭辩论

  师:"让我们看看是谁来到了法庭?听听他们因为什么事来这里?"

  由教师扮演庭长,两名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狼上场

  师:谁来到了法庭?(幼:小白兔和大灰狼)

  它们因为什么事来法庭?(幼:因为大灰狼要把小白兔吃光,小白兔要把草吃光)

  师:那小朋友说它们谁做的对,谁做的错?

  (幼儿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好,今天就让我们来为它们的这件事做出个辩论,怎么样?

  幼:好

  师:那我们的小朋友要分为两方,一方是小白兔的伙伴,一方是大灰狼的伙伴,我们分两边做,如果你选择小白兔那就坐到这边,阐述你们认为的观点;相反,如果选择大灰狼就做到那边,也是阐述你们自己的'观点。好,现在请小朋友选择吧。

  (幼儿自由选择,并坐好)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辩论两个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辩论一、大灰狼该不该吃小白兔?双方陈述理由

  (教师适时相互补充观点,引导幼儿了解的更全面)

  辩论二、该不该判大灰狼罪?幼儿自由阐述

  三、教师通过出示动物图片,讲解食物链

  师: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哪到底应该怎么判呢?请幼儿设想:如果地球上全是一种动物(狮子、老虎、蛇……),那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啊?

  (幼儿自由表达,教师可请几个幼儿表述观点)

  师: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图片,小朋友来看看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1).老虎→狼→狐狸→兔子→草

  2).老鹰→鸟→虫→草

  3).老鹰→蛇→青蛙→蝗虫→草

  师:小朋友,通过这些图片你知道了什么?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生物界中的食物链。那你说还应不应该判大灰狼的罪啊?

  四、法官宣判

  师:通过这次辩论,我们知道兔子和狼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平衡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哪一种动物的过多或过少的都会影响地球环境。

  植物长出的叶子和果实为虫子提供了食物,鸟吃虫子,才有了鸟,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物降一物"的。

  所以,我们不能为了保护兔子就把狼全杀光,而狼也不能把兔子全部吃光。审判到此为止,本案结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科学教案【经典】08-24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经典]科学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