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7篇[精]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二、活动准备
一元硬币、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记号笔(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装有清水的大盆4个,干抹布8块;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
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
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3、动手操作,大胆尝试
(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在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
a.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b.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儿进行尝试,动手操作。
4、交流,分享请1—2名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都一致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同时展示记录表),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种材料(泡沫盘子)。把你们这一组的硬币一个一个依次叠起来放在盘子中间,看这次硬币会怎样?学习记录:几枚硬币放上去会使盘子跟硬币都沉下去,就在记录表上泡沫盘子下面的空格里写上数字几。大家商量好,谁来操作,谁来记录
(2)幼儿探索。
(3)交流、分享各组的新发现。
教学反思:
《让硬币浮起来》这一课题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沉浮现象很感兴趣,基于此,教师选择将小小硬币作为操作材料和工具,通过让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探究是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幼儿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同时探究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自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幼儿自己建构起来的,使幼儿真正理解和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孩子的。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等材质、形状、大小不同的多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多次操作比较中体验到各种材质不同的材料在硬币的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获得了“积木、泡沫盘子塑料瓶盖等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而薄纸板、大树叶等材料不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感性经验,增进了幼儿对硬币及其他物体属性的了解。孩子们操作材料积极互动,在玩中做,玩中说,玩中学,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外孩子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手记录,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记录与同伴交流,体现了分享经验的快乐,并产生了“我想做,我能行”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小白兔的基本特征。
2、喜欢和小白兔做朋友并学会爱护小白兔。
活动过程:
一、带孩子排队到“动物王国”去参观各种小动物,丰富孩子们对动物的认识。
1。师:今天我要到“动物王国”去旅游,那里有许多小动物,谁愿意和我一起去?愿意去的小朋友赶快上车了,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小动物们喜欢安静,我们到了那里能不能大声说话?
2。带领孩子到了“动物王国”后,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动物图片,并说出小动物名称,简单了解它们的特征。
3。引导幼儿,让幼儿惊奇的发现用布遮盖起来的小动物:“咦,这里面会是哪个小动物呢?猜一猜。”猜对的幼儿给予鼓励。老师和孩子一起打开动物王国教具——引出主人公“小白兔”。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基本特征。
1。“这只小兔子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轻轻摸一下小兔子的毛,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叫——毛茸茸。”
2。“小兔子长着长长的什么?和小朋友的耳朵一样吗?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一下。”
3。“它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4。“它的嘴巴什么样子?和我们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互相看一下,最后总结——小兔子是三瓣嘴。”
5。“看一下兔子的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6。“小兔子有几条腿?小朋友是几条腿?”总结小白兔的特征:1条短尾巴,2只红眼睛,3瓣嘴,4条腿,穿着一身毛茸茸的白衣服。
7。你知道小兔子是怎样走路的吗?学一学。(音乐起,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小兔跳。)
8、师:小白兔刚才走路很累了,它想歇一会儿吃点东西,谁知道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幼儿回答后,选择食物喂小白兔。
三、游戏《拔萝卜》
小白兔吃的真香啊!可是老师准备的食物都让小白兔吃完了,到明天小白兔没有东西吃该饿肚子了,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老师这儿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去菜地拔萝卜给小白兔吃好不好?现在老师扮兔妈妈,你们扮兔宝宝,我们一起去菜地拔萝卜了!(和幼儿一起学小白兔跳)一边跳着一边说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菜地到了,宝贝们,去拔萝卜吧!(孩子们拔萝卜时,放音乐《拔萝卜》)
师:宝宝们真厉害,拔了这么多萝卜,让我们回家把萝卜洗干净,明天再来喂小白兔吧。宝贝们,跟着妈妈回家喽!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围绕着目标,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小兔子的基本特征,老师以孩子为主体,自己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去认识小兔子,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从而更加喜欢热爱小兔子,在最后拔萝卜游戏时,有个别孩子到处跑,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老师一定要顾及这些孩子。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活动,使学生能正确地区分悦耳的声音,知道刺耳的声音就是噪声。
2、了解噪声污染源及噪声污染的危害。
教学过程:
1、引入师: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听到哪些声音?
2、教师讲解:
噪声泛指人们不需要的、有害的声音。噪声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噪声大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音波,然后传到我们的耳朵里!音在音乐里,可分为“乐音”与“噪音”!
在生活里,我国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平均水平1993年为57.8dB(A),1996年为56.8dB(A),超过国家一类区标准55dB(A),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超过60dB(A)的城市占10%.有70%左右的城市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的城市不超过20%.有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高噪声的环境中.据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占8%-10%,建
筑施工噪声占5%,交通噪声占30%,社会生活噪声占47%.社会生活噪声影响面最广,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
3、讨论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贝左右的噪声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它的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最明显,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爱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许多证据表明,噪声还是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4、讨论:怎样控制噪声污染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苹果、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内盛切好的苹果桔子),小布袋一只、记录苹果、橘子颜色,软硬程度,形状,味道的表格两张。
活动过程:
1、出示“水果客人”,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他们,一个是苹果宝宝,一个是桔子宝宝。我们拍拍手欢迎它们。
师:(教师拿出苹果)我们先和苹果宝宝打声招呼。
师:苹果宝宝你好。
师:我请小朋友说说苹果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啊?
师:苹果宝宝爱漂亮,它穿着红颜色的衣服。
师: 那谁来告诉我,苹果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啊?
师:苹果宝宝是圆形的。
师:苹果宝宝真漂亮。小朋友想不想摸摸苹果宝宝?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去摸摸你面前的苹果宝宝,摸完后你告诉我有什么感觉?是 硬硬的还是软软的?
师:你摸了苹果姐姐后有什么感觉?
师:苹果宝宝摸上去硬硬的。
出示表格,教师总结苹果宝宝的外形特征:苹果宝宝穿着红颜色的'衣服,长得圆圆的,摸起来硬硬的。
师:我们认识了苹果宝宝,我们再来认识桔子宝宝。
师:(教师出示桔子)那桔子宝宝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师:桔子宝宝穿了黄颜色的衣服,也很漂亮。那它是什么形状的呀?
师:桔子宝宝也是圆形的。那你们也来摸摸桔子宝宝,告诉我你们摸完后有什么感觉呀?
出示表格,教师总结桔子宝宝外形特征:桔子宝宝穿着黄颜色的衣服,长得也圆圆的,摸起来软软的。
3、游戏:摸水果,增强幼儿对苹果桔子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师:桔子宝宝和苹果宝宝告诉我它们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老师把它们两个藏在袋子里。小朋友把手伸进袋子里摸其中一个水果,猜出它是谁,然后拿出来看看,是不是你说的这个水果。
师:我先来玩一玩,恩,我摸到的是苹果宝宝,因为我觉得它摸起来硬硬的。我来看看是不是?
(教师请三到四个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一猜,猜错了再给一次机会,要求说出为什么你觉得摸的是苹果宝宝或者是桔子宝宝)
师:小朋友真棒,一摸就能知道到底是苹果宝宝还是桔子宝宝。
4、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师:我们从外表上都认识了它们,现在我们把它们切开来,看看它们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切开苹果让幼儿分别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
师:苹果的肉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苹果的中间有黑色的籽儿。
(2)将桔子的皮剥开,让幼儿观察桔子的内部结构。
师: 剥开桔子的皮,里面是一瓣一瓣的肉。
师:我们再来尝尝他们的味道怎样?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苹果片和桔子瓣让幼儿品尝,并说说苹果与桔子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苹果吃起来甜甜的。桔子吃起来也甜甜的有点酸酸的。
出示表格,填写桔子宝宝和苹果宝宝的味道,苹果宝宝甜甜的,桔子宝宝有点酸。
(2)教师将幼儿眼睛蒙住后, 让幼儿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师:现在我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把你们的眼睛蒙住,给你们吃一样水果,看看到底小朋友能不能猜出你吃的是苹果宝宝还是桔子宝宝?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1)启发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水果。
(2) 师:水果里营养很多,多吃水果对我们小朋友的身体很好,会张得壮壮的。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苹果宝宝和桔子宝宝,还尝了他们的味道。真好吃。可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还没尝到呢,我们现在快把这些水果宝宝拿到自己班上去,让其他小朋友也尝尝吧。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建立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更多的方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教学准备
水槽、硬纸袋、塑料袋、集气瓶、砖块、吸管、风车、面巾纸、香水、记录纸(气泡图、维恩图、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里面有什么?)
1、师:出示黑袋,如果不打开,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
学生摸并判断,教师分别拿出验证:苹果、乒乓球、矿泉水。
2、师:抖抖空袋子,问“还有什么?”(空气)
二、证明空气存在
师:关于空气,同学们能介绍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吗?
1、空气知识的了解(同学们对于空气都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板书在黑板上。)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空气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真的存在吗?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这个袋子里有空气?
3、小组讨论开始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各种方法验证)
4、生交流汇报
5、师: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
三、空气无所不在
1、师取一袋学生空气提问:这里面的空气哪里来的?(教室)
2、师:我们身体中也有空气,水里面也有,那粉笔中呢?
3、师提示可以把粉笔放入水中,如果有空气会怎样?(有气泡产生)
4、师: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它无处不在!(板书课题)
四、空气与我们
1、师:动物需要空气,植物也需要,那我们人呢?
2、观看空气被污染图片,说说你的想法。
3、: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注意节电、节气、低碳、环保,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美丽的地球。
五、比较水和空气
1、师: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学生观察杯中的水和空气讨论汇报
3、师利用维恩图空气与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六、结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我设计了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乒乓球)来作为操作材料组织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圆圆的乒乓球静静地躺在碗里,“你能让它飞起来吗?”老师的提问就像是一颗击落在湖面上的小石子,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遇到问题,让孩子尝试解决,孩子们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孩子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孩子们只有在尝试教学的氛围中,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广阔的蓝天。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初步探知用工具移动乒乓球的方法。
2.在活动中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在尝试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乒乓球、碗若干。
2.(第一次操作材料)乒乓球拍、纸杯、大夹子、调羹、小毛巾、筷子、叉子、蛋糕盘;(第二次操作材料)双面胶、透明胶、光盘、白纸、吸管、扭扭棒、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引出探究问题,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出示乒乓球。你们猜猜看老师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2.圆圆想知道有哪些东西会飞?你们能告诉它吗?人会飞吗?
3.引导幼儿想办法让乒乓球飞起来。
圆圆已经在碗里静静地躺了很久了,它听到小朋友说出了那么多会飞的东西,很羡慕那些会飞的朋友。圆圆多么想去对面的碗里玩一玩,只可惜它自己不会飞,你能借助工具让它飞起来吗?你们愿意帮助圆圆飞到对面的碗里去吗?
二、提供材料,幼儿第一次操作,让幼儿探索移动乒乓球的`办法。
1.讲解游戏规则。那在帮忙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帮它飞到对面的碗里去,但是不能直接用手拿。”
2.幼儿自主尝试操作、探索,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和观察幼儿用了哪些方法。
3.下面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办法让圆圆飞到对面的碗里去的?成功了没有?
4.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请幼儿边说边操作一下,教师记录。
三、变动材料,增加难度,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幼儿第二次操作。
1.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帮圆圆的方法,时间也不早了,圆圆要回到自己的家了。那如果我们换一些更难的材料来帮忙,又能用什么办法呢?你们要不要来挑战一下?有没有信心?赶快再去试试看。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合作用多种方法尝试。
3.请你们说一说用了什么不同的办法?
4.幼儿交流、表达,并用操作给大家看。
四、教师与幼儿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用了兜、夹、捞、包、托,粘、抬、卷、套、吸等方法成功地帮助了圆圆。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获得有关雨的形成及生动的关系的经验。
2、对雨的形成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此活动最好选择在雨天这后进行。
教学过程:
1、第一场雨。
(1)云是怎么样的'?
(2)有一天云发现了一个什么现象?小草、花朵需要什么?
(3)云想下去帮忙,成功了吗?
(4)后来谁来帮助云?
(5)云变成了雨,动物、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神奇的雨。
(1)引导幼儿海绵注满了水后水滴自然下落的现象。
(2)引导幼儿发现海绵吸水与雨形成之间的关系。
(3)请幼儿总结雨是如何形成的。(云里面聚焦了许多小水珠,当去云里的小水珠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形成了雨)
3、我们欢迎你,雨。
(1)完整倾听故事,了解雨的重要性。
(2)雨从空中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像风筝线、像飞机冲下来)
(3)雨水有什么用?(可以让树喝水、给花浇水、给滑梯洗澡、冲洗楼房)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精选】科学教案08-09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科学教案(经典)10-11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精选)科学教案10-03
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