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11-18 06:55:20 教案 我要投稿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生活中,连接现象屡屡可见。要看电视,必须要将插头连接在电源插座上;洗水池下面要连接一根排水管通往下水道;塑料管和篮筐连接成货架,不锈钢铆钉把栏杆和玻璃连接成楼梯扶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生活中充满着有趣的科学现象,教师是一位关注者,要善于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有探究欲望的问题,并把它们扩展为科学教育的内容,使幼儿由好奇心而引发探究的兴趣,把幼儿导入科学探索之路。因此,我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连接现象,对幼儿进行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件连接到一起,发现物件连接的多种方法。

  2、体验“连接”活动带来的乐趣,萌发探索兴趣。

  3、大胆并完整地表述“连接”的现象,初步了解“连接”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 幼儿听过《猴子捞月》的故事,猴子捞月的图片。

  2、 鞋带、电线、夹子、皮筋、回形针、雪花片、吸管、长条插塑,木珠、木头积木、彩纸、塑料圆球(每种各拿一样展示在板上)。

  3、 课件:各种连接方法的示范图。

  4、 不锈钢铆钉把栏杆和玻璃连接成楼梯扶栏,绳子连接花伞和顶棚格子,卫生间水箱与排水管的连接,黑色的塑料管连接篮筐成货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故事《猴子捞月》引出课题。

  出示猴子捞月图,揭示“连接”,帮助幼儿形象地了解“连接”的含义。

  师:小朋友,你们看,猴子们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捞的?嗯,它们是一个拉着一个变成一长串猴子捞月亮的,像这样一个拉着一个的方法就叫做“连接”。

  (评析: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儿童获得科学知识、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猴子捞月》故事入手引出课题,既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又直观形象地让他们理解了连接的含义,为下面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打好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尝试连接物体,发现各种连接方法,探索连接现象。

  (一)、尝试连接相同种类的物体,初步掌握物体连接的方法。

  1、尝试连接三个同样的物体。

  (1)、出示展板,展示操作材料。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它们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用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

  (2)、交代要求:取三个同类的物体回座位进行连接。

  师:你能把这些东西连接起来吗? 请小朋友去找三个同样的东西,比如三只回形针、三块雪花片,然后回到座位上,想个办法把它们连接起来。

  (3)、幼儿尝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幼儿交流分享教师提炼连接方法。

  (1)、师:你拿了什么东西?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幼:我拿了回形针,把它们串了起来。

  幼:我拿了三块雪花片,把它们插了起来。

  幼:我拿了夹子,把它们夹了起来。

  幼:我拿了三块木头积木,发现不能连接。

  幼儿说一样,教师点击一种(显示照片及连接方法)

  教师提炼要点:用什么(插、系……等)的方法让什么的东西手拉手连接的。

  (2)、出示连接方法完整图,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许多方法把东西连接起来,如夹、穿、串、插、绕、系。

  (评析:孩子是爱“玩”的,孩子也正是在“玩”中探索并发现的,但如果孩子们没有明确的科学学习任务意识,那么他们的“玩”就容易流于漫无目标或表层,不容易进入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教师适时引导,让幼儿取三样同类物品连接,意图让幼儿发现物体自身连接的方法。教师借助课件,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归纳连接的方法,闪耀红点让幼儿形象地感知物体连接要点:共有一个衔接处。让幼儿取三件物品后回座位,则意图让幼儿凭直觉拿到物品,允许幼儿连接失败,为下一步的再次探索作好铺垫。)

  (二)、尝试连接不同种类的物体。

  1、让连接失败的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在刚才呈现的操作材料中分离出自身不能连接的物品。

  师:刚才我们发现,有些东西是可以自己连接起来的,有些东西自己不能连接起来。那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自己不能连接起来?

  幼:塑料圆球、木头积木、木珠、彩纸。(幼儿说后教师把这些材料拿到展示板下面)

  2、师:刚才我们找了,这四样东西不能自己连接起来,那小朋友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们也连接起来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3、提问要点:你拿了哪几样东西,是怎样帮助它们连接起来的?

  幼:我拿了彩纸、夹子,我用夹子夹住彩纸,让它们连接起来。

  幼:我拿了积木、皮筋,我用皮筋系住积木,让它们连接起来。

  幼:我拿了鞋带、塑料圆球,我用鞋带系住塑料圆球,让它们连接起来。

  (评析: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一位支持者、参与者,所以,教师要创设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和科学思考的情境,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投放能够支持幼儿发现的`材料,提出有促进作用的问题,为幼儿的探究和发现铺路搭桥。这一环节,是操作材料种类上、连接经验迁移上的递进。让幼儿尝试借助辅助材料帮助自身不能连接的物品连接起来,旨在让幼儿巩固运用连接的方法,理解“被连接”的含义。而交流能够生动地再现每个幼儿的探索过程,正如兰本达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所提出的,同伴间的交流,不仅有利于他们分享经验,还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澄清自己的观点。)

  (三)、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连接更多的物体。

  1、请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更多的物品用更多的方法进行连接。

  师:刚才小朋友拿了2样或3样东西连接起来了。那小朋友可不可以拿4样、5样或更多样的东西,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再来试一试。

  2、展示幼儿的连接,分享成功,教师小结。

  提问要点:你选了哪几种材料?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3、教师总结要点:刚才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连接了多种物品。

  (评析:操作探究是科学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操作活动能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第三次操作,体现了材料种类上、连接方法上的递进。教师引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选用更多的材料,综合运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体验动手操作探索的乐趣。)

  (四)、拓展经验——找找周围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1、幼儿找找周围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也是连接的?

  2、演示图片,与幼儿一起说说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师:小朋友说了很多,老师也拍了一些连接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锈钢铆钉把玻璃和栏杆连接在一起做成楼梯扶栏。

  绳子把花伞和顶棚格子连接在一起,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扮得很漂亮。

  排水管和水箱连接在一起,一拉就能放水冲厕所。

  黑色的塑料管和红色的筐连接成货架,让我们小朋友游戏时放东西。

  3、教师总结:连接可以让东西改变形状,增加用途,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评析: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究,但探究的目的性、有意性不强,教师就应敏锐地抓住时机从现象和问题引发活动,引导幼儿逐步扩展深一层次的研究。这里的拓展经验与发散思维,把幼儿的视线从现在的操作实验引向了现实生活,使他们了解到原来周围生活中有好多连接现象,继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究生活中连接现象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游戏:连一连,动静交替,自然结束。

  师:说了这么多连接的现象,我们再来玩个连接的游戏。人与人怎么连接呢?小朋友听着音乐边跳边拍手,等到“叮当叮当”的音乐响起时,和一个好朋友连接,也可以和二个、三个四个好朋友连接。

  2、全体幼儿连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听音乐出活动室。

  (评析:欢快优美的音乐,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最后,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和朋友玩起了连接的游戏。手拉手、脚勾脚,“连接”在每一个亲密的动作里呈现。而后,全体幼儿连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开出去,为整个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

  设计意图:

  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园的典型活动,本次活动有两大亮点:第一,选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随手可取、随处可见的材料,通过“连接”让孩子找到一些连接的方法;第二,是探索连接各种方法之外,还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信念,这将伴随着孩子经历小学、以后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活动目标:

  1.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根据问题探索连接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活动中重、难点:

  根据问题探索连接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活动准备:

  1.插塑积木、绳子、毛线、吸管、纸、橡皮筋等。

  2.用于板书的纸和笔、问号贴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稳定幼儿情绪:《心手相连》。

  2.游戏:《连连看》,引入连接的探索。

  二、基本部分

  1.提出问题。

  今天,看你们玩得那么开心。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想玩“连连看 ”,

  你能把它们连起来吗?

  2.尝试把准备的各种材料连接起来。(这个环节是让孩子通过尝试积累连接的经验,探索连接的方法)

  (1)幼儿操作的时候观察孩子操作过程,及时用准确地词语概括出孩子连接的方法。

  (2)总结孩子的探索。

  3.出示问号,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

  4.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连起来(这个环节是在材料上引发出活动的挑战性)

  (1)教师:你能试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连起来吗?

  (2)总结孩子的连接方法。

  三、结束部分

  科学态度的提升。

  教研活动记录

  ——以科学活动《连接》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

  ● 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6月

  ● 教研活动地点:卫辉市幼儿园办公室

  ● 教研活动主持人:陈豫华

  ● 参加对象:数学组全体成员、柴园长、李主任。

  ● 教研活动记录:

  教师互动研讨:

  主持人:感谢园领导给了我们数学组这次学习展示的机会,感谢数学组的所有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来对我们的活动进行研讨。当我们第一次看这个活动时,感觉袁晶晶老师非常的能说,且会说。当我们对这个活动进行梳理时,感觉老师的条理性很强,每句话都有她的目的性。对孩子的评价有针对性的语言。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度与衔接自然。接下来是我们的'自评环节,请做课老师谈谈自己的课后感受。

  陈豫华:整个活动,我基本上能模仿下来,把其中好的语言能运用到课中,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里面。在连接方法上梳理的还有些欠缺。材料如果能分开摆放,可能会让孩子们更容易找到。本次活动孩子们拿的大物品比较多。我发现介老师的方法很不错,用两张桌子把作品分开摆放,那样在介绍时不容易出现混到一起不容易找的现象。我在讲解项链的那个作品时,如果在梳理时能够丰富一些连接的方法,相信效果会更好。

  主持人:下面有请我们的陈可老师介绍他的活动感受。陈老师在上课时,师生互动氛围很好,很有男人的那种阳刚之气,别样的风采。

  陈可:在上课时,我也不知怎么的就感觉非常的兴奋,在游戏活动中组织的还不错,孩子们很高兴。就是可能经验的不足,导致我在讲连接的过程时,引导的不是很到位。孩子们能做出的连接方法,我引导不出来。介绍材料的时候和自己原先的想法不太一样。以上是我的不足,本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介彦霄:我感觉本节课整体还不错。今天我们班的孩子很给力。就像刚才大家所说的那样,我汲取大家在课中的不足,准备了两张桌子,把准备展示的作品放在一起,节省了找的麻烦,且总结的办法多。在课中,我临时想到,让李航老师帮忙,在她讲的过程中,我去寻找还有哪些作品能梳理出连接的方法。这样收到的效果很不错,我们班是梳理出方法最多的班级。

  王雅雯:我主要谈谈这节课从准备到上课的过程,首先感谢尚倩红老师,帮我分类并整了连接的材料,让孩子们很容易找到材料,充分进行利用;其次我和班上的老师考虑到了本次连接过程中孩子不一定会有序地操作,并一起商量着用背景音乐,稳定幼儿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方法;当然听前三节课感觉压力很大,每节课各有千秋,我上课时,开始有些紧张,与孩子们互动时,融入其中,很快就放松了。在连接过程中我能够进行个别指导,我想这对孩子的连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最后,我让孩子们欣赏连接作品,没能偏重连接的方法,而是以层层递进,一起欣赏连接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带来快乐、带来美,起到升华的作用,所以得出的方法就略显少了,我感觉要是能兼顾一些就好了。

  主持人:请大家谈谈自己听课后的感受吧!

  徐霞:我觉的在介绍游戏方法的顺序上可以调整一下,有些话可以提到前面。有些语言用的很不错,比如“小班孩子是边做边想,大班孩子是先想后做;眼到、手到、心到等” 孩子们合作时多表扬,可能会让后面的孩子运用的更好。

  柴园长:雅雯和孩子们分享作品时,蹲下来,亲近孩子,是个关注细节的教师。

  卢慧敏:“你不仅创作出来还创造出了美”雅雯这句话感觉很温馨;并且背景音乐听了很轻松,有意境。

  李天逗:老师们上课有激情,孩子们的创作性很强,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多。老师们上课风格多样化,很不错。

  李主任:创新要模仿,先模仿再创新,根据自己的水平,因人而异,把人家的话转变成自己话运用到课堂上确实是一种收获。

  尚倩红:听过这几节课后,我总结了三个观点:第一是教师的语言性和指向性。在总结时给孩子一个延伸,让这节课结束后孩子们能运用到生活中更好。用哪些办法可以让活动的延伸性更好。第二“问题并不代表失败,完美并不代表成功”。从不同角度让孩子们发展提高,在最近发展区上再有个提高。第三,如果把所有大班孩子们的作品总结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孩子们共同来学习,这样会更好。

  主持人:尚老师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她思想的深度和智慧的火花。

  柴园长:每次的活动对老师们都是一种提高,每个人都有感悟、反思。在以后日常生活放常态,注意创新,如:在游戏时孩子间互相迁就,合作等,及时引导鼓励孩子。要学会关注孩子,抓住教育契机;连接就是为了方便生活。通过这次教研,老师们也越来越会说了,理论联系实际,很好。

  主持人:我们全组教师先对活动进行梳理、准备,接着大家都来上模仿课,最后进行研讨,这种活动形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让我们的心与心贴得更近了。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我们总会感觉不完美,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其实,不完美并不是一件坏事,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卫辉市幼儿园的教学之花将绽放的更灿烂、更芬芳!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用打结的方法将线进行连接,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连接后出现的有趣现象。

  2.会用符号记录并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猜测和发现。

  3.体验小组合作游戏的快乐,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记录纸1张,小组记录用纸笔,线

  经验准备:幼儿人人都会打结

  活动过程:

  一、两根线的连接——尝试连接的'方法

  探索发现:用打结的方法可以将两根线进行连接。

  二、六根线的连接——在小组合作中感知六根线连接后出现的不同变化。

  1.猜测记录:交流讨论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2.感知实验:在游戏中检验自己的猜测。

  3.交流分享:感知六根线连接后出现的不同变化。

  三、多根线的连接——在集体游戏中体验、感受连接的趣味性

  集体合作将多根线的两端两两打结连接,展现结果,进一步感知连接的变化。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不同数量的线,让幼儿继续探究连接的奥秘。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

  设计意图:

  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园的典型活动,本次活动有两大亮点:第一,选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随手可取、随处可见的材料,通过“连接”让孩子找到一些连接的方法;第二,是探索连接各种方法之外,还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信念,这将伴随着孩子经历小学、以后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活动目标:

  1。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根据问题探索连接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根据问题探索连接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活动准备:

  1.插塑积木、绳子、毛线、吸管、纸、橡皮筋等。

  2.用于板书的纸和笔、问号贴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稳定幼儿情绪:《心手相连》。

  2、游戏:《连连看》,引入连接的探索。

  二、基本部分:

  1。提出问题。

  今天,看你们玩得那么开心。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想玩“连连看 ”,你能把它们连起来吗?

  2.尝试把准备的各种材料连接起来。(这个环节是让孩子通过尝试积累连接的经验,探索连接的方法)

  (1)幼儿操作的时候观察孩子操作过程,及时用准确地词语概括出孩子连接的方法。

  (2)总结孩子的探索。

  3.出示问号,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

  4.尝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连起来(这个环节是在材料上引发出活动的挑战性)

  (1)教师:你能试试不借助工具,把纸条连起来吗?

  (2)总结孩子的连接方法。

  三、结束部分:

  科学态度的提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连接后出现的有趣变化。

  2.会用符号记录,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和发现。

  3.体验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记录纸1张,小组记录用纸和笔,棉线。

  2.经验准备:幼儿人人都会打结。

  活动过程

  一、两根线的连接——初步感知连接后的变化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根线,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把它们连接起来?请小朋友每人拿两根线试一试。

  师:你们都连接成功了吗?有没有发现连接后线变得怎样了?

  教师小结:用打结的方法可以将两根线连接起来,一头连接后线变得更长了,两头都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圈。

  二、六根线的连接——感知不同的结果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发猜测。

  师:我这里还有6根线,今天我们就要用打结的方法来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线的连接”。这个游戏需要三人合作才能玩,谁愿意做我的朋友,和我一起来游戏?

  师:请你们面对面站在我的两边,我来握住线的中间,右边的小朋友把右边的线用打结的方法两根、两根连接起来,左边的小朋友把左边的线用打结的方法两根、两根连接起来。

  师:游戏正在进行中.我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动脑筋猜一猜,等他们打完所有的结,我把手松开,这6根线会出现什么情况。

  2.分组讨论,记录结果,展示交流。

  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请你们和组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蓝色的记录纸上。记好以后请组长把它贴在大记录表上“我的猜想”这一栏,你是第几组就请贴在第几格。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想法。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介绍?你们认为我把手松开以后,这6根线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的想法很多,有的认为会变成一条长长的线,有的认为会变成三个圈.还有的认为会变成一个大大的圈……

  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记录发现。

  师:那么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还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吧!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6根线,请你们三人合作玩这个游戏。既然是游戏。就得遵守游戏的规则:(1)中间拿线的人一定要等两边的人将所有的结全部打完才能松手;(2)打结的人一人负责一边,要两根、两根连接在一起。(3)打完结松开手以后,请仔细观察,把发现记录在粉红色的记录纸上,并展示在大记录表上“我的发现”这一栏。

  4.交流分享,表述发现,总结提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先来介绍一下?

  师:哪一组的结果和他们是一样的?还有不一样的结果吗?

  师:我和小朋友合作的结果会和你们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居然和你们不一样,线的连接真有趣!

  三、多根线的连接——进一步体验、感受连接的多样性

  师:如果用更多的`线来玩这个游戏,会有更多的变化、更多的结果吗?为什么?真的会是这样吗?想不想试一试?

  师:这一次的玩法和刚才的玩法有些不一样,请听清楚游戏的规则:老师站在圆心握住线的中间,请每个小朋友在圆上找个点子站好,依次上来每人拿一根线,然后和边上的同伴一起合作把两根线连接起来。

  师:检查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教师小结:线的连接真奇妙!用同样多的线做连接竟然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结果!那么,6根线的连接究竟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呢?以后我们可以在科学区继续探究,把每次游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变化!把你们的发现和老师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6根线,让幼儿继续探究,记录新的发现,统计变化的种类和数量。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6

  设计意图:

  连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他们对连接物体的这一科学原理概念模糊,需要我们提供、创设一个研究、探索的机会和环境。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利用物品的连接,通过游戏、探索、尝试连接现象,知道"连接"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孩子们观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对周围事物有探究的兴趣和愿望,体验连接成功的快乐

  2.尝试用各种方法将不同的物体连接起来,发展幼儿观察、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各种连接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一:记号笔、夹子、回形针、插塑玩具、雪花片

  2.操作材料二:干枣、吸管、珠子、小盒子、纸张、蛋糕纸盘、筷子,辅助材料:订书机、双面胶、白乳胶、牛皮筋、牙签、绳子、夹子

  3.图片《猴子捞月亮》《生活中的连接》PPT课件记录表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1.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猴子们是怎样捞水里的`月亮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图片,让幼儿自由的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小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呀?(引导孩子们说出猴子是用连接的方法捞的)

  小结: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小猴子们一只抓住一只,一只连着一只,是用连接的方法捞水里的月亮的。

  二、探索活动一:组织尝试连接。请幼儿把不需要辅助物连接的物品连接,并说说连接的方式

  1.出示材料

  师:今天呀,老师就想邀请孩子们探索“连接”的游戏,想不想玩?(想)老师带来了很多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材料:记号笔、夹子、回形针、插塑玩具、雪花片)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两个两个的连接吗?

  2.提出操作要求

  师:请孩子们听清活动要求,在操作的时候,请你保持安静,如果有问题要举手,听到老师说“活动结束”的时候,请放下你手中的材料,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实验结果。好不好?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分享:你刚才选择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引导幼儿描述:我用*的方法把**连接在了一起)

  小结:用了夹、勾、绑、插等方法把同一种东西连在一起。因为他们开可以勾、可以绑、可以插、可以夹。

  三、探索活动二:借助辅助材料连接。请幼儿把需要辅助物连接的物品连接,并说说连接的方式

  1.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材料,请你观察一下,这些材料它们好朋友之间能连接在一起吗?(出示操作材料:干枣、吸管、珠子、小盒子、纸张、蛋糕纸盘、筷子。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不能单独连接。)这些材料为什么不会连接在一起?可是它们也想和好朋友连接在一起呢。怎么办?

  2.介绍辅助材料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材料,(出示辅助材料:订书机、双面胶、白乳胶、牛皮筋、牙签、绳子、夹子)你能从这些辅助材料里选择出一种材料来帮助它们连接在一起吗?(教师示范:我选择把筷子连接在一起。我用绳子,绑住一头,再绑住另一根筷子,这样筷子兄弟就连接起来了。教师描述:我用绳子把两根筷子绑了起来。)请你想办法试一试,这些辅助材料里哪些可以帮助上面的材料连接起来?

  3.介绍记录表,提出操作要求

  师:这是什么?(记录表)请孩子们在实验的时候,一边操作一边记录,你是借助哪种辅助材料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呢,请你给它们连线,明白了吗?(明白了)在实验前,我要提出要求了,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操作材料,操作的时候请你保持安静,有问题要举手,当听到老师说“活动结束”的时候,请把材料都放下,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实验结果,好不好?(好)现在开始操作吧。

  4.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组织交流分享。

  ①师:你是选用的是哪种材料?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如,我用牙签把两个干枣串了起来;我用订书机把两张纸订起来,像一本书。我用胶水(双面胶、白乳胶)把两张纸粘贴了起来。我用绳子把两根筷子绑了起来。我用绳子把两个珠子串了起来。我用牛皮筋把两根吸管扎了起来)(引导幼儿描述:我用**把两个**什么了起来。)

  ②在幼儿回答的同时强调连接的动词,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③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小结:孩子们真会想办法。刚才我们用订、粘、穿、夹、绑等方式,帮助一些不能连接的物品连接在了一起。你们真是太棒啦!这些东西虽然自己不能连接,但通过了朋友的帮忙他们也能够连接在一起。

  四、设置情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用连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师: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帮帮我吗?

  问题一:手机没电了

  问题二:如何晾衣服

  问题三:怎么样过小河

  小结:小朋友们都用了连接的办法帮助老师解决了困难,谢谢大家哦。

  五、迁移经验

  1.知识迁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连接,让我们来找一找活动室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连接的?(如:电扇和墙是连接的,电话和电线连接、各种吊饰的连接等等)

  2.探索生活中的连接,了解连接给我们带来方便与美观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连接,看看它们连接在一起会怎么样?观看图片(项链、门帘、栅栏、插头与插座、水管与水龙头、钢筋连接、火车轨道等)

  小结:小小的连接作用可真大,不但能美化我们的环境,而且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师:除了我们活动室里,你在家里还有其他地方找到过哪些东西是连接的?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活动连接教案12-08

线的连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4-17

大班科学《连接》教案05-24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5-08

幼儿园大班教案《连接》04-05

大班水的科学活动教案12-1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6-0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3

《连接》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