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合集)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1.本文设有两个小标题,层次非常清楚,不必要求学生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不必逐段讲解。
2.教学重点定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内在的联系进行深人的理解,体会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通过讨论我国20xx年世界杯亚洲预选赛队员们的表现,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生命之杯》乐曲,喧染气氛,创设情境)
1.播放《罗纳尔多》的光盘导人本文的学习。(创设情境,51起学生的共鸣。)
2.学生交流材料。(贝利的简介、插图;学生的偶像球星彩色插图等。)
3.贝利简介(展示屏幕,学生自由阅读。)
二、整体感知。
沸沸扬扬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突破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全班交流。)
1.当球迷们为贝利踢进第一千个球而欢呼时,贝利虽然也为创造了千球记录而感到愉快,但他却"为这件事终于过去而高兴"。试从课文中找出他高兴的理由,并就此谈谈你的感想。
2.贝利的.父亲劝贝利不要吸烟,他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为什么那么有效?
3.从小处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从这两个片断中你看出贝利是怎样的A?
四、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可看出:父母是你们很重要的第一任老师。模仿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请你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主题,谈谈你与父母相处时的一些事情。你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满意吗?
2.中国足球队虽然三战三败,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请你对中国足球队员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让同学张贴他们搜集到的中国足球队全家福的彩照,以此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实践练习
写一个人的传记,有时需要叙述对这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某个或几个生活片断,如《第一千个球》就属于这种情况。试模仿《第一千个球》,用一两段文字,叙述对自己或他人影响深远的一两个生活片断。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首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的特点,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儿时与芦苇有关趣事的回忆,通过吹芦叶哨、折芦叶船、捉纺织娘等往事,抒发了对儿时生活的追忆之情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怀念之情。全文用轻松细腻的笔法娓娓叙说着童年的欢乐生活。生动感人,主题鲜明,同时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构想】
本文的设计构想很简单也很朴实,芦苇之美部分的学习重在文本体会,趣事部分重要自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排比部分重要积累,通过读文和师生、生本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用文字表达的美与趣,培养学生语感,初步体会读书带来的美与惬意。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及词语。通过自读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三件趣事。
2.通过反复品读,结合课文体会“恬静”“飘逸”“缤纷的记忆”等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芦丛美景和童年趣事。
4.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5.学习抓重点词语读书、联系生活实际读书和想象画面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揭示主题
板书:故乡。对于游子来说,故乡是抹不去的情丝。《诗经》中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想起故乡,就想起故乡的杨柳,王维有言“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想起故乡,就想起故乡的……(梅),余光中有言“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想起故乡,就想起故乡的……(长江水)(课件展示,学生读诗句)故乡的一景一物都融在了游子的血液中,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事物寄托他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对于作家樊发稼来说,想起故乡,就想起故乡的芦苇。老师板书(芦苇)。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识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学习词语。
芦苇、缤纷、密如蛛网、恬静、飘逸、口哨、舵手、纺织娘、包裹
舵手,看舵的偏旁你就一定知道它跟什么有关?那什么是舵手呢?舵:控制行船方向的设备,多装在船的尾部。那你能猜出舵手的意思吗?你瞧,有些词通过查字典或猜想也可以知道词义。
再看“纺织娘”,你知道指的是什么吗?见过吗?(看图片了解纺织娘)你能快速地在书中找到描写纺织娘的句子读一读吗?“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你瞧,作者抓住了纺织娘身体、触须和羽翼特点,仅一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纺织娘的外形,写作时抓住事物特点多重要呀!
好了,同学们,其它的词语我们会在读文的过程中学习。
3.字词我们都认识后,相信读文更没问题了。请同学再一次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美景和趣事,板书)
三、导读探究,感悟积累
(一)体会芦苇之美
1.师:那我们就先来感受故乡芦苇之美吧。
问:谁来读读文中描写芦苇之美的句子?(一片片,一簇簇……)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故乡的芦苇有什么特点?(多、长、绿、轻)
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再来体会一下芦苇的特点。(2人)
读着读着,你体会到那份“恬静和飘逸”了吗?(课件变红)说说你的感受?你瞧,我们读着读着,就明白了很多词语的意思呢。
那我们就读出这份恬静和飘逸。(指名读)
2.师:正是这芦苇给乡村平添了几分恬静和飘逸,所以作者发着内心地说……(出示课件复沓1: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就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二)体会事情之趣
1.师过渡:这样朴实无华却飘逸美丽的芦苇在家乡随处可见,春天来临,它便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请同学默读第7、8、9自然段,思考:试着用简短的句子或短语概括每件事,写在这一段的旁边;再思考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这份童年的快乐,将句子画下来。
2.请同学们再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商量一下你每件事概括的语言,看能不能最简单;再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
3.汇报交流
概括:吹芦叶哨、折芦叶船、抓纺织娘
(读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朗读)
4.复沓2:正是因为有了芦苇,才有了我们童年的这些趣事,所以作者说“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就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三)感受缤纷的记忆
1.师:学到这,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段话(课件出示)没学。(1读)请你先来读读这段话,说说对此你有什么疑问?(这段没有芦苇)
是呀,没有芦苇我们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谁来再读一读(2读)。
问:这段写了故乡的哪些事物?(小河,野花,油菜花,棉花)
问: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生我养我的故乡呀,你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比如:那小河,那野花,那油菜花,还有棉花。(课件出示,让学生体会这样体现不出缤纷的记忆,不美)
师:那我们就加上这些词一些来体会那缤纷的记忆吧,齐读(3读)。
师:你想看看这些美景吗?(课件出示图片,边看边读句子,4读)
2.师:这些事物如此之美,而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却是故乡的芦苇,由些我们更能体会到芦苇对作者的重要了,这也就是写这些美景的原因,更衬托出不起眼的芦苇的与众不同了,所以作者说(复沓3):“然而,多年来最令我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却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
四、回归整体,体会情感
师: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故乡的芦苇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抒发自己的情感。
(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单元整合,训练说话
师:故乡的芦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后面我们还要学习《老家的萤火》,它们的相似之处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虽然我们还不曾远离故乡,但我想故乡也一定有你难忘的事物,你能想一想,用这样的话来说一说吗?“想起故乡,就想起故乡的……,因为……。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故乡永远都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识字15个,写字7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玩具也是有生命力,要珍爱自己的玩具。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读诗,体会“我”在和玩具小熊一起玩时的时光多么快乐。
2.识字和写字。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模型纸玩具。
学生准备:生字卡,自带玩具(玩具上标有玩具的名字)。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一、教学内容:感知课文,自主识字,练习朗读。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从小到大,你一定有很多玩具,能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吗?有位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她特别喜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
2.请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尽可能用自己常用的方式解决,并多读几遍。)
4.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及词语。
5.小组汇报,交流最好的识字方法。
6.游戏检测:“开火车”认读生字。(鼓励学生组不同的词。)
(三)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明白,联系上下句想一想,或者和同学讨论讨论。
(四)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赏读课文,体会小朋友和玩具小熊一起玩的.时光多么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绒毛屁股补丁印象当乖乖技术喊疼惊讶随便旁边求二年级
(二)赏读体验: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朗读第一节诗歌。
(1)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绒毛小熊?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诗歌。
(1)请位同学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来读)
(2)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汇报交流:主要是“我”和绒毛小熊度过了哪些快乐的时光。)
(3)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摆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谁来说说“它”给你带来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头脑中过过电影,回忆一下,想好的先说。)
(4)朗读指导;同桌赛读,相互评价。
3.自由朗读第三节诗歌。
(1)把自己当成作者来读,看谁读得好。
(2)邀请学生就第三小节的故事跟老师表演小品;
同桌之间进行表演,全班参与。
(3)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也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爱惜玩具的?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意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听写词语
二、导入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五、积累词语
六、整体感知课文
七、小练笔
学生写词语,并纠正。
根据学习目标,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生字,词语。
组内总结记字方法,延伸形近字。
代表发言
找出相关词语,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体会作者童年的美好的回忆,诗一般的`句子。
你的童年里有什么?仿照4——7自然段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要知道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有感情的读文。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
学生发表看法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 汇报学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课时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读第一、二段。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2、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个词语来说明。
3、 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4、 全班讨论
5、 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6、 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7、 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进行小组合作识字,使学生掌握十二个生字的读音。
2、通过帮助小松鼠找花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感。
3、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加强同伴间的交流学习。
教学重点:进行多形式的识字活动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花生米,有田字格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引:小朋友们,赶快收拾起书本,现在我们马上要赶去森林,帮助一位小动物朋友解决一个难题。
(课堂中能够合起书本,对于天天读读背背的孩子们来说非常难得。况且还能去森林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孩子心里多兴奋。)
2、出示课件(插图2)问:
(1)图中是谁,他的表情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着急、惊讶,不知所措等)
(2)听他在说什么?(课件中小松鼠正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3)它在跟谁说?你自己演小松鼠说一说。(读中体会这话是对自己说的)用一个词代替,出示“自言自语”
(4)原来小松鼠在干什么?(——找花生)
(5)揭题“小松鼠找花生”
二、了解课文情节
过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听听松鼠怎么说。
1、小松鼠自述:这棵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艳丽。(小松鼠边叙述,课件中边展示花生花的图片,图画与声音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文中所描写花生花的艳丽。)
2、小松鼠继续说:本来我不知道这是花生的花,我是问了鼹鼠才知道的。
(课件出示:松鼠与鼹鼠的对话)
3、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个别抽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4、听了的话小松鼠会想什么?
5、小松鼠多么想尝尝花生的味道啊!它是怎么做的?松鼠继续说:于是我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我每天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可没看见一个花生。说完小松鼠哭了起来。“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6、看小松鼠又急了,花生哪儿去了?(“花生已经落在地底下了”这个小常识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但仍会有小朋友说被人偷走了。教师可作如下提议)
7、教师提议:不如马上翻土瞧瞧。(也可通过课件展示)
8、小松鼠高兴地赞扬:真是一群聪明的小朋友,不如就在我这儿尝花生吧。
三、吃花生,学生字
过渡:每颗花生果上都有一个小秘密,能够发现的小朋友就能吃到花生。
A、指名抽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B、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这块地结的果实还真不少,小松鼠已经把花生分到每个四人小组中,我们来识字赢花生。(每四人小组有生字卡片一份,一小袋花生。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学员学习情况,学员每读对生字卡片中的一个生字可得花生一颗,小组中可轮流读、强读,看谁得到的'花生多。)
C、全班交流
1、展示所学成果,比比谁的花生多谁的花生少
2、得到较多花生的小朋友你愿意请其他小朋友吃花生吗?(由小朋友指名请其他小朋友读他所选的生字卡片,并分享他的花生)
3、你最喜欢吃哪些花生?了解学生喜欢读哪些生字再重复。你能让一颗花生果长出许多花吗(“一字开花”组词练习如“生”“种”“外”“许”,也可进行说句训练,如“呀”“格外”等)
四、写字指导“生”
过渡:吃了小松鼠那么多花生,让我们每人写一个字送给它,就写花生的“生”吧
看范例,全班交流“生”的字形结构及三横的特点
电脑范写学生练习、评价自推荐,学生评议。(以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学生作品。)
五、拓展
课外你积累了哪些小知识,你愿告诉小松鼠吗?最后你想送给小松鼠一句什么话?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填准相应的动词,根据学情选择难写的.字词展开学习。通过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课文,独立填表,在集体交流中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通过联系生活、合作填表,在同伴互助中了解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比较揭题
1、营造氛围,聊聊春节。
在儿童歌曲《过年了》中走进课堂,让学生来聊聊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请学生把关键的词语(或重要时间、重要事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2、点明不同,比较揭题。
刚才,大家交流的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北京的春节,看看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终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准多音字:间断铺户正月掺和分外万象更新
(3)填准动词:
()腊八粥()腊八蒜()杂拌儿
()鞭炮()年菜()对联
()庙会()灯笼
(4)请学生互相提醒难写的字词:如熬、逛、榛子等,并展开书写练习。
2、直击首尾,了解始末。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春节开始的时间。
(2)指名读课文最后1个自然段,知晓春节结束的时间。
3、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浏览课文,画出春节经历的几个时间段。
(2)交流梳理,按顺序排列这几个时间段,揣摩文章的顺序。
腊月初旬——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正月初——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三、再读课文,了解风俗
1、默读课文,独立填表。(可联系刚才填写动词的那些事情)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旬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2、集体交流,完善内容。
在读课文中进一步完善表格填写,了解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3、同桌合作,梳理内容。
根据表格,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同桌合作,完成填表。
联系课始谈话内容以及黑板一侧的板书,同桌一起合作填写表格。
时间风俗习惯
2、小组合作,完善填写。
小组内展开交流,了解本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表格内
容填写完整。
五、巩固训练
打开“基础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深读课文,体悟情感,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传统文化。
2、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并试着迁移运用。
一、复习回顾,了解内容
1、利用表格,想想说说。
看看填写好的表格,想一想,说一说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2、简单回顾,说说读读。
说一说北京人过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有感情地读读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
二、深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京春节给作者老舍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2、聚焦除夕,感受热闹。
(1)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什么?
(2)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分组学习,体会写法。
分组学习描写“正月初一”“元宵”部分,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的。
4、分清详略,领悟好处。
再出示第一课时已填写完整的“北京的春节”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栏“详略安排”,继续填写。
讨论文章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聚焦孩子,体悟情感
1、跳读课文,找出内容。
请大家跳着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相关句子。
2、读读句子,说说感受。
认真地读读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3、静心思考,体悟情感。
如果课文只写这些内容,行不行?如果课文不写这些内容,感觉怎么样?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联系表格,安排详略。
再出示第一课时已填写的“家乡的春节”的表格,后面加上一栏“详略安排”,继续填写。
2、围绕表格,展开交流。
家乡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利用表格,迁移练笔。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试着写一写。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写写《家乡的春节》。
五、巩固训练
打开“阅读训练—《北京的春节》”,一起来闯关吧!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
3.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通过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导入课文
学生对地球、火星和金星介绍
二.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交流明确
从气温、四季的变更,昼夜的更替,重力的适中,气候的变化等方面阐明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1.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感受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是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风波指什么?
3.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四.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五.课文总结
1.结构简练,思路清晰
2.语言精练,幽默
六.布置作业
体会地球是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这句话,用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精选】语文教案08-0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经典】08-18
(精选)语文教案08-15
语文穷人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