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语文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唤发起学生热爱自然,爱惜生命的情感。
2、以本文为载体,学习本课七个一类字和一个二类字。
3、理解“聆听”、“究竟”等词语的含义。
4、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排课本剧。
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照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一类字和二类字。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 师范读课文。
三、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指名读课文
五、 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卡片
(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基础知识:
生字:
聆: L ling 左右结构 查耳字旁 组词:聆听 聆教 亲聆
融:R rong 左右结构 查虫子旁 组词:融合 融化 交融
戈: G ge 独体字 查戈旁 组词:戈壁 兵戈 干戈
伐: F fa 左右结构 查单人旁 组词:伐木 砍伐 伐树
斧:F fu 上下结构 查父字旁 组词:班门弄斧 鬼斧神工 刀斧
砍:K kan 左右结构查石字旁 组词:砍柴 砍刀 砍伐
吱:Z zhi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吱声 吱吱叫
锯:J ju 左右结构 查金字部 组词:锯齿 锯条 电锯
燃:R ran 左右结构 查火字旁 组词:燃烧 燃料 点燃
3:区别字:
燃( )据( )斧( )伐( )融( )
然( )锯( )釜( )代( )溶( )
六、认读二类生字 嘎(ga)
七、复习巩固生字
八、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九、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生字,一字一行,组一个词。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软件,激趣导入。
二、教学新课: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哪部分令你感动?找出来,画一画。
1、教学第一部分(1—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思考: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了?
想象:小鸟唱什么歌?树会和它有怎样的对话?
指导朗读。
2、教学第二部分(6—9自然段)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部分。
思考:去年的树今年怎么了?
小鸟看到它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
指导朗读。
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1、排练课本剧。2、搜集关于树木作用的资料。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指导造句
2、编故事、听故事。
3、教学“看图、读文、思考”。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指名读文。2、表演课本剧。
教学新课。造句:
聆听:细听
例句:学校里,我们聆听老师的教诲,一天天长大。
究竟:到底
例句:这只小鸟没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编故事、听故事。
1、发散想象:课文结尾省略的是什么?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小鸟为小火苗唱起了那支歌,小鸟唱到······
(2)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起了难忘的往事······
(3)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到从前的那棵小树又再生了······
1、学会聆听。
(1)听别人说话要有耐心,这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
(2)听别人说话要用表情回应。
(3)听别人说话要抓住主要意思。
(三)看图、读文、思考。
1、多媒体出示四幅图。
2、读文字。
3、你最喜欢哪幅图?
4、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说一 说、写一写。
去年的树
小鸟 唱歌
友谊
树—火柴— 火苗 聆听
四、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对太阳的有关知识的科学道理的了解
教具准备
计算机、录像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提出问题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归纳每节主要意思,板书,理清课文层次。分段,说出段意。
一.出示课件,创设情景。
同学们,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的星球,它与恒星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太阳的知识。(板书课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给问题分类。
你们提的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
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二、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1、欣赏课文。
2、自学课文。
3、交流收获。(归纳每节主要意思,板书,理清课文层次。分段,说出段意。)
三、汇报预习成果。
1、正音:
2、生字:
3、生词:“繁殖”的意思;“蒸汽”与“蒸气”的区别。(课件)
4、质疑。
(学生收集的课外资料很多,可以进行一次小小的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一课。大家打开书,谁能说说本课的分段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介绍远大热关系
二、交代目的: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两个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三、学习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呢?大家快速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从中找到答案。
⑴生读,找答案。⑵教师板书: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六千度(三千倍)
2、课文怎样介绍这三方面内容的呢?结合一个句子来学习。
3、出示1句:一人填空,大家判断,对了齐读。出示改句,对比谈不同,(研究为什么用数字就显得准确明了?)
板书说明方法。小结:列数字是一种说明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会使说明的问题准确,更有说服力。朗读第一句,能不能读出“太阳离我们可真远啊”这个意思。个人,指名读,齐读。
4、从作者介绍太阳的这一段中,作者还用了哪些方法呢?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同学们一边读一边仔细地想,看谁的`新发现最多。
5、交流思考成果。(见右侧)软件配合。出示后两句。
6、小结:作者以传说引起话题接下来又用了数字、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清楚明了,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学习第一段,大家把读书思考结合起来,一边读一边想,并善于总结这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大家要发扬。
7、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下面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学习第二段。你们可以先研究太阳和人类哪些方面有关系,再想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你们可以画,可以批书。做得好的到黑板来写。
2、讨论,找快的到黑板板书。(1——2人)
3、研究板书是否合理。补充,归并、精练,理顺。
4、研究太阳究竟与人类关系怎样的密切呢?对照板书讲一讲。(生存需要、生活条件、直接关系)(准:质疑
5、看软件。软件中有一些人类与太阳关系的科学道理的介绍,想看哪一个?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解。
6、小结:这一段列举了这么多内容,是有顺序的介绍。通过交流知道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太阳的关系太紧密了。
7、朗读。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7、出示最后一节。⑴自读,有无疑问。⑵选择你最拿手的方法练习背诵
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保护环境。作者这句话写的多么严谨啊!
五、总结:课文内容我们基本理解完了。关于这篇课文谁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准)质疑,解疑。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太阳的最基本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现了太阳的许多奥秘。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如果有给大家介绍的可以举手。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借助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历来实现的。后来有了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通过他们拍摄到了浩瀚宇宙的许多图片。
这是银河系。这是银河系内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正围绕着太阳运动。地球。太阳。太阳上的黑子。太阳能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新型能源,可以用来一……总之,太阳有着无穷的魅力,它他正等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谁还有要跟大家介绍的知识?
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你想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孩子们吗?其他同学对修改这篇课文有什么意见?憧憬。
六、关于地球,关于太阳,关于宇宙,有许多奥秘正等待我们去研究。
我国古时候有后羿射日的传说,这个传说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和造福人类的崇高思想。
希望同学们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有一天你们都能成为征服自然,征服宇宙、造福人类的新时期的后羿!
七、作业
把你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可以是课文和课外的或是自己对未来的大胆想法编一期小报,或写一篇科幻文章,或画一幅画,或制作一件模型。我们一起开个学科学交流会。
板书:
10太阳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数字、比较)
热六千度(三千倍)
植物动物矿物
关系云雨雪风没有……就没有
预防治疗疾病
全文用数字的方法运用较多,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个片断。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这诗歌以拟人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云变雨这一自然现象。全诗共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前两句写了云想到地上来,第三句写了云变雨的过程,最后两句分别写了云变成雨以后的景象。
教学这首小诗重在朗读,在读中体会诗意,不进行过多讲解分析。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和组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文识字时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并通过在小组内互相认读、评议,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在主动有趣的自学活动中达到识字、熟文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锻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根据老师谜语,猜猜是什么?
2、想象说话,了解云的知识?(颜色形状等)
3、板书课题,读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谜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
二、指导初读
正音识字
1、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尝试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2、检查读文,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师生。
3、同桌互读,小组内检查。
4、利用投影检查,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
5、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初读课文,初步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三、熟读美读
感悟想象
1、自由读文
①借生字读通顺、流利。
②读文中把生字记住。
2、师检查指名读,师生。
3、自主尝试,在教师指导下读出感情。
4、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注重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语感,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说话能力。
四、课下实践
加深理解
1、对云的变化有哪些了解?
2、观察绘画。
开阔眼界,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欣赏《阿细跳月》。
2.歌表演《莹火虫》。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教学过程
(一)歌表演《萤火虫》
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
①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②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
歌唱队要求:
①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② 节奏、音准正确。
打击乐队要求:
①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②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③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
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
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2.学生是否选择了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
4.学生听赏音乐时,情绪是否投入。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 让孩子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
2.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噼里啪啦城的国家,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吵大嚷——
1.听一段噪音,噼里啪啦城的声音。
2.看图片,噼里啪啦城的.生活方式。
二、悄悄话游戏,感受噪音带来的危害。
1.在噼里啪啦城做客玩游戏,六个小队分别在一段刺耳的音乐声中比赛传同一句话“我是可爱的小朋友,你喜欢我吗?”
规则:只能传给你后面的小朋友,不能让其他小朋友听见。
最先传完的又完全正确的获胜。
2.离开噼里啪啦城,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做游戏,传“祝贺你离开噼里啪啦城”。
3.学生结合两次游戏,围绕噪音谈感受。
三、揭示“噪音”。
1.老师总结:刚才影响到我们的声音就叫——噪音。
(1)从“噪”字入手:很多张嘴巴说话,就是“噪”。
(2)音量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
(3)不受欢迎、让人烦躁的声音。
2.看图总体感知噪音的危害。
出示: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破坏心理健康……
四、感受轻言细语的美好
1.过渡:噼里啪啦城的喧闹王子过生日,想听世界上最想的声音,国王下令“等王子生日那天,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声。”
可是,人们都很想听那最响的声音,所以约定只张嘴巴不出声,他们居然听到了——
2.听一段悦耳的鸟叫声:从此,噼里啪啦城不再吵闹了,居民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他们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孩子、最宁静的早晨、最温柔的警察……
3.看一组美好的图片,感受安安静静的美好。
五、我们怎么做
1.小组交流,探讨:既然噪音这么可怕,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总结演示:“嘘,小声说话!”
(1)训练小声传话。
(2)训练小声放椅子。
3.升华虽然要小声说话,但是发言要大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想
zh、ch、sh、r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会平舌音的基础上学习翘舌音,就以汉语拼音本身而言,内容比较枯燥,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新教材在编排上考虑了这一因素设计了帮助学习声母的情境图和语境歌,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儿歌之中,寓学于乐,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作为一年级新教材中一个颇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每位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针对教材的特点,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我力求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最高处,接着,便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老师和学生共同讲故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了由枝到zh,由吃到ch,由狮到sh,由日到r的过程,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新的联系过程,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玩。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富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在学生学习语境歌的.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联系表音表形图,探究字母的发音方法,并让学生互相说说,在发音时发现了些什么,让学生在体会发音的过程中探究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寻找新的未知点。在区别平翘舌音的发音时,我又设计了游戏看谁听得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通过找朋友的方法来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及它的四声。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在课的结尾处我把语境歌,以歌曲的形式弹奏出来,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再一次读一读语境歌,唱一唱语境歌,把课堂的教学气氛推向高潮。
巧妙地运用情境图和语境歌体现了汉语拼音教学是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也使一堂课的内容首尾呼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进入新课教学,又在欢乐的歌声里结束一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声母卡片:z、c、s,z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还记得吗?来,谁跟它打个招呼?
2.指名读,齐读。
z、c、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平舌音)zi、ci、si我们又叫它(整体认读音节)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复习旧知入手,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这是每个学生都愿意接受的,并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朋友读得这么好,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奖励,讲个故事好不好?
实物投影打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ch、sh、r
出示zh、ch、sh、r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间?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伺机出示卡片r),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2.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伺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吃小猴
3.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伺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上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4.师:对,这就是树枝的2h,(伺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zh、ch、sh、r,教师板书课题。
[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虽然这些字母他们不认识,但是用这些字母识记的语音都在儿童语音中经常出现,合理地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的字母接通、匹配,能化难为易,大大地提高汉语拼音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语境歌学好zh、ch、sh、r
1.学习语境歌
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一听吗?
老师范读儿歌(配乐)
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
想学一学吗?
师生共同读儿歌。
[语境歌短小精悍,语言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一下子就把所学的字母同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读好字母作了良好的铺垫。)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1)小组学习
①小朋友读得真好,其实你们刚才在朗读语境歌的时候,已经把zhi、chi、shi、ri都读准了,如果老师让你们单独来读这4个声母能读好吗?
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前学过声母的发音方法,联系书上的图画读好这4个声母并说说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这部分的学习,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在合作交流的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探究的命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说说在读字母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这几个字母的发音时舌头都要往上翘,所以叫它翘舌音,它们都是声母,发音时声音要轻而短。
③听老师范读。
④指名读(提醒学生发音时要轻而短)
⑤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读(跟老师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2)游戏看谁听得清?(比较zh、ch、sh同z、c、s的发音)
①老师读一个字母,小朋友单相同读音的卡片。
②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举卡片。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这一设计,将枯燥的复习巩固溶人了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区别乎翘舌音的不同。]
(3)看谁记得牢
①zh、ch、sh、r小朋友都会读了,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记住它们呢?
②同桌交流,讨论。
③指名回答。
[让学生想个办法来记住字母,这对已有些识记汉语拼音经验,并喜欢探究的小朋友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机会,他们都会跃跃欲试。]
四、教学zhi,chi、shi、ri
1.教学zhi、chi、shi、ri的读音
(1)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一下子就把zh、ch、sh、r给记住了,看来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ch、sh、r它们也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
(2)出示:zhi、chi、shi、ri。
(3)谁会来当小老师读?试一试。
(4)小结:这叫整体认读音节,i不发出声音,读时比原来的声稍响一些长一些。
(5)集体练读。
2.练习四声,出示: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声
(1)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了帽子,谁能认出来?
(2)自由练习,同桌检查。
(3)指名读。
(4)选音组词。
五、巩固练习
1.小朋友,今天我们又交上了几个新朋友,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起歌,跳起舞来吧?
2.老师边弹琴,边唱语境歌,学生跟唱语境歌,边唱边表演动作。
[让学生跟着琴声演唱语境歌,不仅使已学的字母得到了巩固,而且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六、课堂作业
作业抄写四个声母,每个四遍(包括描红)。
抄写音节各一遍。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胜巴依的故事,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阿凡提的头像,问:“这是谁?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与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饭钱。
板书:饭钱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思考(1)故事中写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写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书:阿凡提卡子
穷人巴依
2、交流,自由读课文。
3、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内容划出来,标上小结。
(一)学习1——4节
1、填空:穷人( )阿凡提帮助,阿凡提( )地答应了。
2、交流:“恳求”、“爽快”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应)
3、指导读出“恳求”和“爽快”的口气。
4、那么穷人遇到了什么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5、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1——4节
6、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5——9节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饭钱的?同桌分读。
2、(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为哪几步?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
问:巴依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谈着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高兴?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样用智慧战胜他们的呢?通过朗读,读出语气。
5、阿凡提拉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后,巴依会怎么想?
三、做个聪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穷人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1991年第3期上的一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要体现的是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三、出示自学问题
1、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结尾句)
四、交流、讨论
学生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五、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六、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七、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己在学习成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
八、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读赏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西湖“绿”的丰富多彩,通过读读、划划、想想、画画、说说等活动研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写法,领略西湖的美丽。
设计特色:
以“导游写解说词”为手段,通过准备和表述导游解说词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了解西湖“绿”的特点,感受西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研读全文,了解课文顺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学字词,理层次,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学以致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本课大部分生字,学习部分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杭州西湖吗?对西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西湖的资料信息)
2. 愿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大家去西湖游玩一番吗?那就让我们为导游准备一份解说词,让我们去看看这人 间天堂——美丽的西湖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课件展示,整体感知。
过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说过写过,你愿意更胜一筹吗?
1. 师生共赏西湖美景。 (课件展示初夏西湖录像片段)
2. 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西湖的“绿”。 (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西湖美景,同时在课题中“绿”的下面板书▲)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为了能把导游的解说词写得更完美,只凭感觉不行,我们要认真研究手中的课文资料。
1.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西湖的“绿”)
2. 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大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反复读读记记
3. 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4. 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 请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 强调形声字的识记方法。
(重点教学“隐”“径”“缝”“旷”“职”“港”等字)
(3) 强调“幽”字的笔顺。
幽: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
(4)“参”是多音字。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ci}不齐)
(5)重点词解析
蜿(wān)蜒(yán):蛇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延伸。
苍翠: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
鲜嫩:新鲜,娇嫩。
心旷神怡:旷:空阔,开朗。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幽静:沉静而安闲。
布局:做出安排。
蓬勃:茂盛,旺盛。
漫步:随意的,漫不经心的散步。很悠闲。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课件出示要求:读通全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漏不添字,不断不破句)
2. 交流检查通读情况。
(指名读喜欢的段落,师生穿插评议)
3. 快速读文,理清层次。
(1) 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西湖的“绿”?
(观景顺序)
(2) 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雨中灵隐的“绿”
第二自然段:苏堤的“绿”
第三自然段:花港观鱼的“绿”
第四自然段:整体印象
五、抓重点,延伸下文。
过渡:几遍读文,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的确确是“绿意扑眼而来”,因而一个什么字就能概括西湖的特点?(“绿”)
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下节课让我们继续研读、准备,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以导游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为契机,深入研读探究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入情入镜地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
1. 齐读课题
2. 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 什么?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在课题“绿”字下面板书“▲”,同时板书“观景顺序”)
二、抓住“绿”,整体感知。
过渡:那就让我们这些导游们以“绿”为突破口,先走进“绿”的世界吧!
1. 课件呈现一片“绿”的广阔天地。
(1) 老舍《草原》
(2) 刘国林《可爱的草塘》
2.但西湖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柔情万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充分朗读,尽情想象,感受“绿”意)
三、突破“绿”,研读全文。
过渡:那么“绿”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怎样抓“绿”的?作为导游一定要突破呦!
1. 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处“绿”?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
2. 移情入文,激趣质疑。
(1) 仔细读文,看你能发现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语。
(2) 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谈感受。 (点拨:“心旷神怡”、“莽莽苍苍”等词语的'意思)
3. 充分朗读,在读中品味文字与景物的双重美。
(1) 请同学们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
(2)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
4. 集体研读,交流成果。
(1) 自由选择方法
①读一读,想一想。
(认为最能体现“绿”的部分)
②圈一圈,划一划。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③画一画,说一说。
(想象画面,大胆表述)
学生交流可能不按课文顺序,教师相机调控策略。
(2) 预设学案及策略
① 雨中灵隐的“绿”
多彩{
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② 苏堤的“绿”
多姿{
古怪,莽莽苍苍
鲜嫩可爱,如如如如
坚忍不拔
③ 花港观鱼的“绿”
( 可能学生说的与预设的不一样,但不管说什么,只要是读中所悟,都应积极鼓励。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强调语速宜缓,体现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回味。
四、品味“绿”,积累运用。
过渡:作为一名导游,请选一处景点,根据课文的描述,尽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别有风情的“绿”,夸耀一下西湖的美丽。
1﹒学生准备解说词。 (可以配动作,加表情)
2﹒解说时,师生作为游客可提出问题,在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西湖“绿”的与众不同,感悟“绿”的美丽。
五、创造“绿”,升华延伸。
1﹒想想作者是怎样抓“绿”的,学习写法。
2﹒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绿”,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的绿》。
教学反思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上完这节课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这个词了。我和我的学生们都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当中,陶醉在这优美的词句当中。读着读着,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着碧澄澄的水哗哗地流着,有一种惊奇自在心中。
在这节课当中,我的教学手段只是朗读加想像。让学生美美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韵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着自已已置身于这独特的美景当中,那可爱的古怪的树绿得发光,绿得发亮,真是一种沉醉,一种迷恋。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笔下的西湖的绿。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语文教学本身应是很简单的,重要的是能否在这简单当中让学生有深深地感悟,一直深入地孩子们的内心发中,连同自已也被这种情景所感动,跟着他们一起来享受这神奇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我想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这学习当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同时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光学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叶片气孔细胞玻片标本等、实验记录单。
教师: 电子显微镜、显微镜插图、明亮光圈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师:(幻灯出示橡树树皮细胞图片)我们先来看屏幕,谁知道这是一张什么图片?看起来像什么?
(幻灯出示图片的相关说明: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他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问题1:图片上一小格一小格的像个小房间的叫什么?
问题2:细胞这个名字,是谁最早取的?
问题3:细胞是科学史上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现,罗伯特。胡克通过什么发现细胞的?
师:想不想看看罗伯特。胡克的古董显微镜?
(幻灯出示罗伯特。胡克的显微镜)
(板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借助课本,自学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师:今天我们也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出示洋葱)见过洋葱吗?
问题:这是一块小洋葱,如果把它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你猜测会看到什么?
师:怎样才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至于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要观察细胞之前,我们先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翻开课本 页,两人一小组,借助手中的显微镜,小组讨论学习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并思考对应的作用。
(出示显微镜插图,全班一起完成,并大概解释各结构的作用)
三、借助微课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
1、播放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那么到底怎么使用显微镜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视频过程中,要思考,显微镜使用有哪些步骤。(播放视频)
师:有问题吗?(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老师可以适当地解释对光:利用反光镜把外部光线充分反射到显微镜里面去;调焦:让镜筒慢慢地抬升,眼睛从目镜往下看,直到清晰为止)
(准备明亮的光圈教具)
学生看完后总结出显微镜使用的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挑战一:对光。(对好光后会看到一个明亮的光圈,挑战成功后组长上来领玻片)
3、挑战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4、挑战三:观察 细胞
温馨提示:(1)对完光后不要再移动显微镜
(2)观察过程中尽量不要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边观察边记录,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完成试验记录单,做好汇报准备。
四、小组汇报,交流探讨
(让若干小组把试验记录单投影并交流探讨,老师及时总结,幻灯出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构造,让学生初步认识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大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两种细胞,那老师这里有一个电子显微镜,我们一起看看在更大的倍数下,细胞是怎样的?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旅行,你收获了哪些?
课后思考:假如在使用显微镜中,发现视野很暗,该怎么解决。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鲸》教案02-23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2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2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