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实用的中班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理解数的守恒。
2、训练幼儿注意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
2、音乐《茉莉花》。
【活动重点】学习数的守恒。
【活动难点】理解数的守恒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入教室,有序取洞洞板、学具入座。
二、情景导入
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草地上开满了鲜花,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蝴蝶也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花园里飞来飞去。我们邀请它们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吧!快欢迎8只小燕子,8只蝴蝶。(请幼儿取出8只小鸡,8只小燕子,插在洞洞板的第一行和第二行)。
三、学习8的守恒
1、师:今天蝴蝶和小燕子来到了公园为小动物们表演“花样飞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蝴蝶和小燕子各有多少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幼:它们的数量相等,都是8只。
2、师:首先请蝴蝶来表演,教师指导幼儿说:“飞呀飞,飞呀飞,我们是漂亮的飞行员。”边请幼儿将每只蝴蝶依次拉长距离斜着摆放。
3、请幼儿观察棋子提问:“蝴蝶和小燕子的数量一样多吗?
(1)请幼儿说出一样多或不一样多的理由。
(2)引导幼儿思考蝴蝶的位置和形式变化,数量还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蝴蝶重新摆回第二行,用对应比较法验证,得出结论:即蝴蝶的数量,不会因摆放形式和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4、或进一步理解数的守恒
(1)师:刚才蝴蝶表演完了,蝴蝶非常友好的为小燕子让开了位置,飞到了第10列。师幼边说:“飞呀飞,飞呀飞,我们是飞行的小行家,边说边将8只小燕子拉长距离摆成两纵队。
(2)请幼儿观察小燕子和蝴蝶的数量还一样多吗?为什么?
(3)小燕子队形发生变化但数量没有改变。
(4)请幼儿将小燕子摆放到第9列,用对应比较法验证数量是一样的。
四、自由探索:
师:蝴蝶和小燕子都飞累了,回家休息了,请幼儿依次将蝴蝶和小燕子的图案朝下,变成8颗红颜色和8颗黄颜色的棋子来摆一摆。
(1)请幼儿说出自己想将8颗红颜色和8颗黄颜色的棋子摆成什么图形物品。(三角形、长方形、方形、树、房子等等)
(2)幼儿自由探索两种棋子的摆放形状的不一样但数量还一样多吗?为什么?
小结:无论形状怎样变化,棋子的数量还是一样多。
五、游戏《马兰花》
请幼儿分组,每组人数为8人,随音乐一起边玩游戏边说儿歌,音乐结束后,每组的队形都不一样,人数没有变化,进一步验证了8的守恒。
六、请幼儿送棋子回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平时搭积木时玩一玩数的守恒。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8的物体数量,认识数字8,理解它的实际意义。
2、能够用8的物体数量进行活动操作,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能清楚地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8的兴趣。
活动准备:
制作PPT,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复习7的数量。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风景可美丽了,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公园里玩!(播放PPT)
提问:
(1)看,蝴蝶闻到花香飞过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朵花?(7)(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2)这时蝴蝶闻到花香飞过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蝴蝶飞过来了?(7)
小结:公园里有7朵花,有7只蝴蝶,它们的数量都是7,我们可以用数字7表示。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感知8的数量,理解数字8的实际意义。
提问:
(1)公园里本来有几朵花,我们来看看?(提问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朵花,可是又开了一朵花,现在公园里有几朵花?(幼儿回答)(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公园里总共有8朵花。
(2)公园里本来有几只蝴蝶,我们来看看?(提问幼儿)(手口一致点数)7只蝴蝶,又飞来了一只蝴蝶,现在一个有几只蝴蝶?(幼儿回答)(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总共有8只蝴蝶。
(3)我们小朋友在跟着吴老师到别的地方看看公园里还有什么好看的风景,看这边有好多蘑菇哦,我们一起来数数这里有几朵蘑菇?(7)再添上一朵蘑菇,现在是几朵蘑菇?
小结:7只蝴蝶添上一只蝴蝶就是8只蝴蝶,7朵花添上一朵花就是8朵花,7朵蘑菇添上一朵蘑菇就是8朵蘑菇,7添上1就是8,这些都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出示数字),所以8可以表示数量为8的任何东西。
三、认识数字8。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8”,观察想象8像什么?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看8像什么呀?(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8还像一个雪人。(播放PPT)
四、以“小动物去公园玩”的形式,让幼儿操作,巩固对8的认识。
1、提出操作方法
师:公园里的风景吸引来了好多小动物们,可是我们的小熊管理员(出示手偶)说今天公园有一个规定,小动物们必须结伴8个才可以进去公园玩,可是小动物们的同伴都不够8个,现在小动物们要请小朋友们来帮一个忙,帮小动物们找好8个同伴,摆在盘子上,它们才可以进去公园玩。(出示操作材料)
2、幼儿分组操作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摆的是否都是数量7小动物?
4、教师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你帮那种小动物找伙伴?”(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表述)
5、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8,它表示的东西可多了,可以表示8只小松鼠、8只小狗、8只燕子、8只蜜蜂,还可以表示更多的东西,如8个兔子、8个盘子、8个小朋友等。我们再去找找数量为8的东西,下次再告诉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PPT,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春天来了”情景,幼儿通过“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里的景色”提出问题情景,并围绕这一问题情景设置环节,通过问题情景的解决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众所周知,蔬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来。如:常见的番茄、土豆、黄瓜、白菜、辣椒等。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蔬菜的食用部分及其营养及对人身体的好处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观察、讨论、猜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特性的同时,知道蔬菜的营养价值.,加深对蔬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觉得选择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必要性。又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教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蔬菜好吃有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二、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课件胡萝卜、黄瓜、白菜、土豆、花菜等实物若干、蔬菜宝宝图片数量与幼儿相等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飞飞和一群蔬菜宝宝来做客。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图片或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么?
(3)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长图,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2、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栽,切开红漆桶,清凉可口好小菜.(胡萝卜)说一说胡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师告诉小朋友胡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胡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吃胡萝卜可以补充维生素。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2)猜谜语: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番茄.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豆荚)。
(3)看图中是什么蔬菜?(白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菠菜、油菜)
(4)这是什么?(土豆也叫洋芋或马铃薯)。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
(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看课件)
3、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4、分类游戏:《找朋友》
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宝宝,让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找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蔬菜娃娃是吃什么部分的,然后听音乐去找也是吃同样部分的蔬菜娃娃做朋友。
5、品尝交流:《蔬菜沙拉》:
教师出示用番茄.黄瓜.红萝卜做的沙拉,请幼儿品尝,交流《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蔬菜沙拉,巩固对蔬菜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题材贴近孩子生活,孩子对蔬菜都很了解;他们有经验,所以有话可说、愿说;在活动中幼儿观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并进一步学会了分类。因此,活动中我力求从一下三个方面实施:
1.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发展来确定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克服过去常识教育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做法,目标定位较全面,而且教育目标要明确、具体,是一种可测量的行为。
2.活动过程层次清楚、简洁明了。操作法、游戏法、讨论法、观察法等交替使用,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在内容安排上,我注意从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幼儿先认识植物的根茎叶和多种蔬菜,如"说说平时吃蔬菜的哪一部分",再引导幼儿去感知新的经验、获得新的知识:蔬菜有的吃根,有的吃茎叶,有的吃果实。这种做法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原则。我设计的"找朋友"游戏活动,不仅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巩固了新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帮助幼儿提高了分类能力,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活动中重视情感教育。活动一开始以情景引出上课内容,接着让幼儿直观地看幻灯片并说出最喜欢吃吃的蔬菜,并通过猜谜了解食用蔬菜的哪一部分,通过游戏学会了分类。活动过程十分自然、贴近生活,易为幼儿接受。活动结束部分教师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品尝蔬菜沙拉,这使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并将幼儿喜欢吃各种蔬菜的情感激发到最佳状态。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小鼹鼠找家发出的“啪啦啪啦——嘭”的声音线索中,了解并学会讲述地底下生长的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名字。
2、尝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3、在有趣的情境故事引导下,体会浓浓的说话氛围。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鼹鼠找家发出的“啪啦啪啦——嘭”的声音线索中,了解并学会讲述地底下生长的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名字。
难点:尝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认识不同声音。
1、播放课件:几只喇叭什么颜色的?
师:这里有两只喇叭,是什么颜色的?喇叭里面藏着好听的'声音。小朋友们想先听听哪个喇叭里面的声音呢?让幼儿先自己选择想听的声音,然后让幼儿听听是什么声音。比如说,选择红色喇叭,那喇叭里藏着什么声音呢?哦,原来是火车的声音,谁来学一学火车的声音?(1个幼儿学一学后集体学)
2、师:那这只绿色的喇叭里藏着什么声音?(师播放)你听到了什么?(2个幼儿学一学后集体学“啪啦啪啦嘭”)
这个到底是什么声音呢?原来,这个声音是一个故事的名字,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就知道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里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二、说一说:故事中的精彩。
出示图片一:这个小动物真可爱,他在和我们捉迷藏,露出了一个小脑袋。猜一猜他是谁?(幼儿大胆猜测)
让幼儿自由猜测后:到底是谁呢?我们来把他请出来吧!“出来吧,让我们认识一下你!”我们一起对他说。
出示图片二:哦,是谁啊?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鼹鼠。
那小朋友知道小鼹鼠的家是在哪里吗?(幼儿随意猜测)
出示图片三:这就是小鼹鼠的家,小鼹鼠住在哪里?(地底下)你们看小鼹鼠在干吗?(他拿着瓶瓶罐罐在接水说明他家里都是水)
小结小鼹鼠搬家的原因:原来小鼹鼠家里都是水,小鼹鼠这个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小鼹鼠准备去找一个新的家。
(二)小鼹鼠找新家:
1、小鼹鼠出发了,啪啦啪啦——嘭?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小鼹鼠在地底下干嘛小鼹鼠挖洞要去找什么?(他要去找新的家)他挖的时候是什么声音?我们来学一学吧!
地底下真黑啊,小鼹鼠要一边挖一边找家,啪啦啪啦突然嘭……哎呀!小鼹鼠怎么了他撞到了一个东西,什么颜色的?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地底下到底有什么呢?)
(2)颜老师来把小鼹鼠撞到的东西给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实物(红薯)
(3)小鼹鼠啪啦啪啦,砰!撞上去了。好疼啊!我们来学学小鼹鼠嘭的撞上去的样子吧。嘿嘿,原来是个香喷喷的红薯呀,小鼹鼠张开大嘴巴“咔嚓,真甜”, 你们知道红薯是长在哪里的吗?(长在地底下的)小鼹鼠撞到红薯疼吗?谁来摸一摸,它是不是硬硬的呀?
2、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啪啦啪啦——嘭?
(1)小鼹鼠又要继续找家啦!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这一次撞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萝卜?
(2)你们看的真仔细,萝卜的下面长着一根小小细细的尾巴。
颜老师也把它带来了,你们看!
(3)继续看下一页——小鼹鼠抱着萝卜:哟,是个大大的萝卜啊,咬一口吧,啊呜!好吃吗?(好辣,呸呸)
谁来学一学小鼹鼠吃到萝卜后觉得很难吃的样子?(请2个幼儿学一学)
(4)萝卜是长在哪里的呢?那萝卜是不是也是硬硬的呢?请小朋友摸摸看,也是硬硬的呢!
(5)原来啊,地底下长着好多好吃的东西,除了红薯、萝卜,小鼹鼠在地底下啪啦啪啦挖洞时,还会撞到什么呢?(幼儿猜测)有什么植物长在地底下的?
(6)小结:你们刚才讲的有的是长在地底下的,比如土豆、花生、芋艿,长在地底下,小鼹鼠会嘭!的一声撞到,但有些是长在地面上、长在树上的,比如西瓜、苹果、梨。
(三)小鼹鼠去认识地底下的动物,啪啦啪啦——嘭?
1、小鼹鼠要继续往前找家了,小鼹鼠在地底下啪啦啪啦,还会碰到什么呢?(思考)我们来做只小鼹鼠,到地底下啪啦啪啦钻一钻,看看会碰到谁?
啪啦啪啦——砰!哎呀,小鼹鼠怎么了呀?(出示照片1)原来小鼹鼠啪啦啪啦继续往前挖的时候遇到了蚯蚓,猜猜小鼹鼠看见蚯蚓会说什么?
2、我们来听一听小鼹鼠是怎么说的?(教师点击声音)它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蚯蚓听到鼹鼠说的话以后怎么了?(逃走了)
3、小鼹鼠继续往前挖,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咦,这是什么声音呀?(教师点击声音)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东西?看真的是蛇啊,真可怕!如果你们是小鼹鼠你会怎么办呢?
3、咦,这是什么声音?(师模仿声音啪啦啪啦啪啦)是小鼹鼠自己发出来的声音吗?那是谁呢?小鼹鼠也很好奇,他抬头一看,噢!原来又是一只小鼹鼠,它也在挖洞找新家呢!两个好朋友见面会说什么呢?
三、故事提问。
1.你知道“啪啦啪啦”是什么声音?(小鼹鼠挖洞的声音)“砰”是什么声音? (小鼹鼠撞到东西的声音)
2.小鼹鼠撞到了哪些东西呢?(展示小鼹鼠碰到的动植物ppt图片)
3.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还知道了有些植物、动物是长在地下的?什么植物长在地底下?有植物比如红薯和萝卜。哪些动物喜欢住在地底下啊?喜欢在地底下生活的动物有蚯蚓、蛇,还有谁?(小鼹鼠)
4、师:现在,就让我们跟小鼹鼠一起去挖洞找家吧!你们准备好了吗?(引导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四、议一议:延伸活动,了解更多长在地底下的东西。
1、师: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也是长在地底下的,下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再去找一找,也可以再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小蛋壳和小老鼠表情的基础上,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力。
3.遇到困难不气馁,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写有两种书名的字卡(动脑筋的小蛋壳、机灵的小蛋壳)、幼儿人手一本图书。
活动过程
(一)阅读欣赏
1.看看书名,幼儿认读。
2.幼儿按着顺序仔细阅读,想想小蛋壳到底聪明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及汉字)
3.幼儿自己欣赏图书。
4.说说第几页看不懂,我们一起来帮助你。
5.教师根据幼儿提问,找出相应的图片指导幼儿,并请幼儿完整讲述图片的内容。(引导幼儿把图片中的背景和人物动作、表情讲清楚。
(二)阅读理解
1.你觉得故事中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狡猾、馋嘴、很坏)
2.当小老鼠走到河边脱下“小蛋壳”时,小蛋壳的表情怎样?为什么?(很失望、不高兴。因为小蛋壳对付小老鼠的'办法不能完成了。
3.幼儿再次看书,观察小蛋壳表情的变化。
4.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创编,小组讨论)
5.幼儿看图书中的结尾。(故事的后半部)
(三)阅读讲述
1.幼儿完整阅读一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
2.教师完整讲述,幼儿可以边指着字边读。
3.看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遇到困难动脑筋一定能解决,做坏事不会有好结果等。
4.除了《聪明的小蛋壳》名字外,还可以用什么名字?(《机灵的小蛋壳》、《动脑筋的小蛋壳》
四、提示与建议
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角色表情的变化。
附故事:
聪明的小蛋壳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专门偷东西,大家都恨它。有一天,它又偷了许多玉米,正愁没地方放。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小蛋壳想把它当个米桶。蛋壳心里一点也不愿意跟坏老鼠走,这可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天下起雨来了,聪明的小蛋壳叫小老鼠把它当雨帽套在头上。嗨,谁知道一下子套到了脖子上,什么也看不见了,急得小老鼠直叫。小蛋壳说:“不要紧,我给你指路。”小蛋壳领着小老鼠向河边走去。他们走了好多路,还没到家。小老鼠只好脱下小蛋壳。一看,啊,差点儿走到河边了。小蛋壳故意说:“这不是河,是路上积的雨水,对面就是你的家。”小老鼠着急地说:“可我不能过去呀!”“唉!你真傻,为什么不把我当作小船呢?”“对呀。”小老鼠高兴地钻进了小蛋壳。小蛋壳在大河里飘呀飘,一个大浪把小蛋壳扔进了大河里。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运动游戏是指幼儿在室内外运动场所进行的,自定运动形式、自选运动器械或手持玩具,也可以利用自然物或徒手,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活动。进入中班以后,我班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如何让孩子更喜爱运动,注意科学的运动呢?于是我选择了《幼儿运动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这一课题。本阶段我班正在开展《运动身体》的主题活动,通过音乐活动《健康歌》、语言活动《胖胖兔减肥》、综合活动《小小运动员》、《木偶娃娃》、游戏活动《照镜子》以及带领幼儿参观健身房、做健身操等多种形式,幼儿从了解别人运动开始,到参与运动,亲身感受运动身体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我们的身体是怎样动的?我们身上什么地方会动?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身体、移动"这一活动,让幼儿从自己的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我设计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宗旨。
活动目的:
1、通过感知让幼儿发现身体中会动的部位。
2、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2、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走、跑、跳等动作的不同形式有了初步的尝试。
2、伴奏音乐磁带。
3、材料准备:投放呼拉圈、纸皮圈、脚印、高跷、跳袋。
4、场地准备:铺设泡沫软垫、设置"铁丝网"、隧道、画上数字格子。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通过感知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内外部可以动的部位。
1、幼儿听音乐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2、引导幼儿找出自己身体外部会动的部位,大家一起感知一下。
3、通过《木头人》游戏和听、触摸,引导幼儿感知身体内部会动的部位。
二、探索活动:我们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尝试用不同形式的走、跑、跳、爬等动作来移动身体。
2、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探索的移动身体的方法。
3、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自由探索一人或多人一起移动身体的方法。
4、放松活动:雪人融化了。
三、分享经验
1、幼儿自由交流运用材料来移动身体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3、播放《走路》音乐,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结束。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 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体验音乐带来的欢快、抒情的情绪。
2. 理解乐曲ABA结构(A段欢快,B段抒情),并用肢体语言表达。
3. 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方案,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会唱歌曲《郊游》,音乐伴奏
乐器:铃鼓、碰铃、响板
节奏图谱、小乐器标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弹琴,幼儿演唱歌曲《郊游》。
(1) 师:这首歌唱得是什么事情?郊游时心情很快乐,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愉快,所以我们唱的时候很高兴,像真的去郊游一样。
(2)师:这首歌哪两部分是一样的?(开头和结尾)
小结:开头和结尾一样,节奏活泼欢快;中间部分优美连贯,所以唱起来很好听。
2.师:除了用歌声来表达这首歌,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表现这首歌呢?
(1)激发幼儿观察,老师用了什么身体动作表现歌曲?教师随乐演示。
(2)带领幼儿用跺脚、拍手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3.出示图谱,感知乐曲节奏。
师:老师把这首歌变成了一张图,我们看着图(分辨一下歌曲结构),用动作把歌曲表现出来。
(1) 看图谱,听伴奏表现节奏动作。
(2) 师:老师还想让小乐器来帮忙,把这首歌变得更好听?(出示三种乐器,说说他们的名字和声音)
(3) 启发幼儿商量配器方案。
师:碰铃可以在什么地方演奏?圆舞板呢?铃鼓呢?什么时候拍哪里可以摇?
幼儿说,教师提取方案,并用乐器标记在图谱上表示出方案。
(4) 看图明确演奏任务。
带领幼儿用模仿乐器声音加手势的方式听伴奏尝试演奏一次。
4. 学习用乐器分声部演奏。
(1) 分声部发乐器,提出演奏要求:准备时乐器不发出声音;演奏时听清音乐,看好指挥,欣赏合作演奏的效果。
(2) 幼儿手拿乐器看教师指挥手势随乐演奏。
教师在演奏之后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乐器座位,再次看指挥演奏。
6. 商议新的演奏方案。
(1) 师:歌曲中有没有合奏的地方?那部分可以合奏呢?
(2)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新方案,并出示合奏标记 ,表示三种乐器一起合奏,配在图谱上。
(3) 带领幼儿看指挥,用馨方案演奏。
7.小结,整理乐器,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3、教育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图片一套
3、小鸡小鸭头饰人手一份
4、《小鸡和小鸭》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做小鸡小鸭动作进活动室。
2、 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和小鸭一起出去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二、看图讲述故事,幼儿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 幼儿观看图片1——2。
问:小鸡过不了河,小鸭是怎样帮助它的?
2、 幼儿观看图片3。
师问:小鸭掉进坑里,小鸡会怎样把它救出来?
(幼儿自由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 幼儿观看图片4.
师问:小鸡又是怎样把小鸭救上来的,它的办法好吗?
(幼儿边看边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观念。)
三、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学会用“一次又一次”说一句话,理解“驮、提、盛、浮”的意思。
四、展开有关“帮助”的讨论。
1、 引导幼儿举例说说人们什么时候需要“帮助”。
2、 你有没有帮助别人?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3、 你喜欢帮助别人吗?当别人因为得到你的帮助而很高兴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4、 每个人都需要帮助,也都能帮助别人。帮助不一定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帮助。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学习一些数量词(“张”“把”“双”“顶”“个”)。
2、在小图片和填量词游戏的帮助下记忆儿歌,正确掌握量词的使用规则。
3、体验玩“填量词游戏”的快乐。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与课程相关的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这是什么呀?
幼:2
师:这其实是小兔子,吴老师今天来给你们玩个游戏:1234跳跳跳,2234跳跳跳,3234躲起来,4234做做好。
二、介绍“铺子”
师:我们的小兔子开了一间铺子,咦?什么是铺子呢?谁来猜一猜?(请三、四个幼儿猜测)
幼:……
师:铺子和超市差不多,但是比超市小,里面有很多东西。小朋友们可以在里面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铺子。
三、学习儿歌。
师:那我们一起进去看看铺子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师:这是什么呀?
幼:桌子
师:和你们的桌子比一比哪张桌子比较小呢?
幼:电视机上面的比较小。
师:原来小兔子的铺子里是卖小东西的。
师:数一数有几张小桌子呢?
幼:1张。
师:原来是一张小桌子。桌子是讲张的,一起跟吴老师说一说“张”。
幼:张。
师:一张小桌子。
幼:一张小桌子。
师:除了一张小桌子还有什么呀?
幼:小椅子。
师:几把小椅子呀?
幼:两把
师:椅子是讲把的,把。
幼:把。
师:两把小椅子。
幼:两把小椅子。
师:还有什么呀?
幼:袜子。
师:那我们的桌子讲张、椅子讲把,谁知道袜子讲的是什么呢?
幼:双。
师:真聪明,袜子是讲双的,双
幼:双
师:数一数有几双小袜子呢?
幼:三双小袜子。
(四个小瓶子和五顶小帽子和上面一样的教法。)
师:小兔子的铺子里东西还真不少哦,我们一起来把这些东西完整的说一遍。
(男女小朋友再各说一遍)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现在吴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看看缺了哪些字宝宝?(请幼儿来说一说)
师:真厉害啊,把字宝宝们都找出来了。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太聪明了,所以现在吴老师不给你们看图片和字宝宝了,这样你们还记得小兔子的`铺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吗?(请幼儿回忆。说出来什么就点出来什么。)
师:哇真厉害,这都被你们说出来了。我觉得你们的声音特别好听。还能说给我听一下吗?(让幼儿们来说一说)
师:说的真好听,给自己拍拍手。
师:哎呀,看谁来了?
幼:小猴子。
师:原来是一群小猴子来铺子买东西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买了什么?
(按顺序一一消失,当一样消失的时候请幼儿们闭上眼睛,然后请幼儿仔细观察买走了什么?)
师:铺子里还有东西吗?
幼:没有了。
师:小兔子的东西都卖完了,小兔子说什么了呀?
出示:明天再来开铺子。
师:这个里面还藏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吴老师来说给你们听一听。
师: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应该叫什么名字啊?
(请3、4名幼儿来猜一猜)
师:这首儿歌叫《小兔子开铺子》
幼:小兔子开铺子。
师:你们能跟着吴老师一起来说一说吗?
(两遍,第二遍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比第一遍更响亮,更快,老师用拍手的方式引导幼儿。)
四、拓展延伸。
师:小兔子的铺子生意这么好,吴老师也想来开个铺子。吴老师的这个铺子是不要钱的,只要你说对了,就可以拿去了。
(请幼儿们来说一说:4本小本子;3个麦克风;5只小杯子)
五、结束活动。
师:听说你们马老师也开了一个铺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师不只是要备教案,还要备学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斟酌每一个教学环节后预想的教学后果,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儿歌。
小百科:兔具有管状长耳(耳长大于耳宽数倍),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共9属43种。
中班教案 篇10
说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新学期刚开始就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发现,幼儿对“邻居”关系非常感兴趣,经常听见小朋友说: “我的邻居家有个小弟弟,经常来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邻居,xx是我的好朋友,她住在我家的旁边,我们是好朋友”我的好朋友XX就坐在我的旁边。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我设计了这堂《我的邻居朋友》的教学活动,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和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说分析:
我班经过了托、小、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的序数》、《5以内数的形成》等,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根据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法则应避免由教师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给他们,而是应该安排成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
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将通过故事为幼儿设置游戏化的情景,通过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相邻数的过程中,我们将以帮助小动物找房间为导线,让幼儿自主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
说目的: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说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说过程:
开始部分:通过拍手游戏和幼儿讲讲说说,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基本部分:
(1)“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讲述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并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并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定义。
(2) 幼儿自主探索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通过抛出问题,找秘密,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幼儿操作,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活动中采用、故事讲述法、模仿法、游戏法、操作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提问方式也将采用个别提问、小组提问和集体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让幼儿在听听、猜猜、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经典]中班教案09-17
(精选)中班教案08-11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10-04
(经典)中班教案10-07
中班教案[经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