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谈话:
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AABC)
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
3、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课文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
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
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
二、 熟读课文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指导读音。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时学的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吗?还记得那篇课文是怎样读的吗?老师起头,学生接。读《杨氏之子》。出示课件4:《杨氏之子》的朗读节奏。
2、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课文。
a) 现在我们一起来配合音乐读课文。出示课件:《伯牙绝弦》的朗读节奏。
解题。出示课件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三、 品读感悟
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还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现在就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吧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例如课文注释
2:“鼓”理解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理解为伯牙善弹琴。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理解课文,可以分组学习,也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a)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现在我来问问同学们。
b) 单句提问,学生回答。
c) 现在我来看看哪组同学理解得最准确,说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d)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文章。他给我们提供了交朋友的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来细细品读。
e) 出示课件11:反复朗读,思考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f) 出示课件12、13,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更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难怪伯牙会
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g) 出示课件1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
h) 出示课件15,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赞叹?
i) 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到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表达。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
j) 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在读读这些句子。
四、 能力训练
1、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2、 出示课件16: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出示课件17: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3、教师小结归类:
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无所谓:说不上。
眷恋:深切地留恋。
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一 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2。问: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一个人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二 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哪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出示:
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慰藉”,安慰。也就是说当孩子们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急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心灵寄托。只能透过天窗去观看下雨的情景,这为孩子们透过天窗想象外面下雨的世界埋下了伏笔。)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理解孩子们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失去的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三 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自己在生活中排解不愉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1。针对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2。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课文中的“想象”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去掉“想象”部分对比阅读,体会到了想象在生活和写作中的作用,但这还是表层的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思考:通过天窗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到什么?
1。选字填空。
慰 蔚 历 厉 蝙 偏
蔚蓝 慰藉 历史 严厉 偏心 蝙蝠
2。按原文内容填空。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 ,你会看见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 ,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 。
3。换一换句中的加点词,但句意不能发生变化。
(1)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安慰)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欢跃)
(3)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种种事件!(如果)
(4)这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确切)
(5)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奇特)
4。透过天窗,作者还可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 作者资料库——茅盾
茅盾(1896~1981),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 童趣诗——宋杨万里《船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三 童趣诗——清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 中国的窗文化
在中国园林文化中,“窗”是一种极其有代表性的空间艺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说:“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杆、镜以吐纳世界景物。”我们有“天地为庐”的宇宙观。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庄子曰:“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中国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已经成为我们的宇宙观的特色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
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有关的资料?
(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的资料。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北上抗日。在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的路线。教师投影出示红军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3)有关作者毛泽东的资料。
(4)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教师小结: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大家带来的这些资料。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字词)
3、根据大家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集体解疑。
远征:指两万五千里。
只等闲:等闲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在课文里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向上跳跃,起伏跳跃。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磅礴:气势雄伟。
开颜: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充满喜悦。
5、交流解疑后的感受。
四、指导朗读,教学生演唱《》。
五、布置作业
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1、学习首联。
(1)请同学们读读首联,有哪些语句不理解?
(2)学生质疑。
(3)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等闲”
表面的意思:等:等于、等同;闲:空闲、闲置;等闲:如同空闲、等于闲置。
引申的意思:把这个词带入诗句中,联系上文说说“等闲”的意思。(平常、算不了什么,无足重轻。)
理解“只”。
投影出示:
(4)读首联,读出语气。
(5)同学之间评读。
(6)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7)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
(8)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
(9)用自己的话说说首联的含义。
(10)再次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颔联。
(1)读读这一联,找出哪些是难以理解的词语?(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2)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
(3)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
(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走:滚动;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4)投影练习:
把( )比作翻着的细小的浪花。
把( )比作( )。
(5)再读这一联。
A.用“不仅……而且”回答。(不仅写出了的艰难,而且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和高大的形象。)
B.朗读颔联。
3、学习颈联。
(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
(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
(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
(5)讨论归纳:
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再读这一段。体会思想感情。
4、颔联、颈联的小结
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
(1)讨论后回答。
(2)这里所说的困难仅仅指千山万水吗?
(3)除去这些自然界中的困难,还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学生甲:万水千山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困难,还泛指所有的困难。
学生乙:红军在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比如:在中,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地上有几十万的大军围追堵截。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
(4)再读这两联,体会思想感情。
(5)这两联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
(6)学生讨论自学。
学生甲:这两联,两两相对,就被称为对仗。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
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学生乙:我发现这首诗押an的韵。
(7)自由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前三联的内容。
2、想一想前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尾联。
1、读尾联。
2、岷山——红军翻过的最后一座山。此时,红军战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读出这种心情。
4、理解:
(1)更喜:对胜利充满信心。
(2)尽开颜:
投影出示:
什么人“喜笑颜开?”
(红一、四方面军以及所有的革命军民)
5、品读。
三、总结全诗。
1、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
2、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吟诵诗句,背诵诗文。
1、反复朗读课文,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读音技巧,再现诗中意境。入情朗读。(可以采用配乐朗读。)
2、检查背诵。
五、作业
1、朗读并背诵。
2、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文言常用词:说、玩、登、秉、所以、以、注、疏、宁、济、间。
2.学习正确、清楚地朗读浅易文言文,以诵读促进理解。
3.体会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体会长辈不辞劳累、呕心沥血教诲子女的深义。
【重点难点】
1.重点:识记文言常用词,体会浓浓关爱之情与殷殷劝诫之意。
2.难点:长辈不辞劳累、呕心沥血教诲子女的深义。
【课文提示】
1.家训、家书是中国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广大人民所诵读、手录、刻写和传承。《勉学》节选自家教典范《颜氏家训》。
2.勉学:努力学习;勉:尽力、努力。《勉学》着重说明学习目的、态度、方法。
【正音正字】
古之学者为己( wèi ) 但能说之也 ( yuè ) 春玩其华 ( huā )
然人有坎壈 ( lǎn ) 如秉烛夜行 ( bǐng ) 譬诸逝水 ( pì )
【词语积累】
①但能说之也。 (同“悦”,取悦 ) ②春玩其华。 (同“花” )
③秋登其实。 (摘取,收获 ) ④精神专利。 (专一,敏锐 )
⑤然人有坎壈。 (困顿,不得志 ) ⑥所以设教。 (用来……的 )
⑦光阴可惜。 (值得珍惜 ) ⑧古之学者为己。 (读书人 )
⑨幼而学者。 (学:学习;者:句间停顿 )
【初学课文】
1.熟读课文,理解各段内容。
2.归纳三段的大意。
( ①阐述学习与修身的关系,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修身利行”。
②分析少年学习与老年学习的利弊,指出学习的时机是“固须早教”。
③说明学习内容不能繁复、面面俱到,指出学习的方法是“粗通注义”,最后自然引出中心论点“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
【课文简析】
第一段,对古人今人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用春华秋实作比喻,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修身利行。
第二段,以自己七岁背诵《灵光殿赋》的亲身经历,分析少年学习与老年学习的利弊,指出学习要趁早,即使老了也不可放弃的道理。这样既真实可信又有说服力。
第三段,“仲尼居”为例,从反面阐明“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的道理。最后自然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博览机要,以济功业”。“以济功业”还与开头学者“修身利行”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总之,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学问与品德是有密切关系的,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学说。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为自己是弥补不足的地方;现在求学的人为别人只是为取悦他人。
原文: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为别人是实践学问以便有利社会;现在求学的人为自己是努力修身以便谋取官禄。
原文: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翻译:学习好像种植树木,春天赏玩它的花朵,秋天收获它的果实;评论文章就是赏玩春天的花朵;努力修身是摘取秋天的果实。
原文: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翻译: 人处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一敏锐,长大成年以后,思维散漫,因此必须早日教育,不要丧失时机。
原文: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翻译: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现在,十年复习一下,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背诵的经书,搁置一个月,就荒废了。
原文: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翻译:而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机会,仍然应当趁晚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原文: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翻译:从小学习的人,如同太阳初升的光芒,老了学习的人,如同拿着蜡烛走夜路,还比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好。
原文: 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
翻译: 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读懂经文,粗通注文的意思,对自己的言行有帮助,也足够为人在社会上立身。
翻译:何必“仲尼居”要用两页纸疏通意义,说它是起居的处所或者讲课的地方,根据在哪里呢?凭这些取胜,难道有什么好处呢?
原文: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翻译:光阴值得珍惜,好像流水。应当广泛浏览重要的东西,成就自己的功业;如果(博览与精专)结合起来,我就没有指责的了。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六个“思维训练”题。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 用比喻手法生动阐述了深刻的道理。作者将学习比作种树,又把春花比作讲论文章、把秋实比作修身利行,说明学习是靠寒来暑往,潜移默化的,生动地指出学习目的是修身利行。 )
2.第2段,前半部分的关键句是哪句?为什么?
( 关键句是“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因为后面是用自己的例子来对比说明,少时记忆力好,是读书的最佳时机,年纪大了容易忘记。它是围绕“固须早教”这个中心来论证的。 )
3.作者认为“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理由是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 )
4.作者讲自己七岁背诵《灵光殿赋》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学习要趁早,即使老了也不可放弃的道理,这样既真实可信又有说服力。 )
5.“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举例论证,从反面阐明“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的道理。 )
6.“博览机要,以济功业”。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以济功业”与开头学者“修身利行”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
7.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一个人的学问与品德是有密切关系的,应该认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
8.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长辈呕心沥血教诲子女的故事。请你概括写出一二。
( 刘邦少时失学,闻秦始皇焚书坑儒,心中窃喜,但当了皇帝后却深感不学之苦,便以切身体验来勉励儿子学习,没有半点伪饰。
诸葛亮《诫子书》的开篇,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
傅雷洋洋万言家书,旨在教育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拓展学习】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完成问题。
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1.这段话要说明什么观点?
( 为了说明“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
2.这段话列举了哪些例子?
( 正面例子:孔子的话;魏武、袁遗、曾子、荀卿、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等晚而不弃的事实。反面例子:“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
3.这个语段是从《勉学》原文抽出来的,如果还原,应该放在第2段的哪里?
( 应放在第2段省略号位置上。因为这里的几个举例,都是围绕老了再学习的,正是“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的例证。因此要放在这里。 )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
1、“切入情节,激发想象”法
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象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既“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
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
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象“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对理想的追求。c在战争和徭役中,人们争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现出的爱国热情。
B、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本文三首诗分别选用了怎样的典型情节?
明确《氓》主要情节:“以我贿迁”“三岁食贫”“靡室劳矣”;《无衣》主要情节:“袍”—“泽”—“裳”;“戈矛”—“矛戟”—“甲兵”;《静女》主要情节:“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2、具体研习《秦风无衣》
①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②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象,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象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三、课堂练习
赏析下面这首诗。
乡愁的四韵(录其二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四、布置作业
1、《氓》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氓》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领悟到了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你就"咥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象,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同上节课)
一、导入
爱情是个不衰的话题,《氓》和《静女》塑造出两类爱情和形象,但有一点较为相同,无论《氓》中的"秋以为期""以望复关"还是《静女》中的" 我于城 ""爱而不见",看样子是"自由恋爱"了,我们应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而《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 ,《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 "士"所热恋,这又该怎样认识呢?凡此等等,你是否想过有个答案呢?让我们来学习这两首诗。
二、教学《卫风氓》(板书课题)
1、上课堂我们留下了思考题,先来研究第2题。
讨论明确:答案可能是多样的。
“士”之变心说:情节为“不见复关”的暗示性;“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显示性。这一切告诉我们“士”的变心是关键原因。
社会制度说:情节为“抱布贸丝”至“以我贿迁”,“三岁食贫”“渐车帷裳”,“士”骗取了钱财,生活由贫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钱关系。
年老色衰说:情节为之“氓 之蚩蚩 ,抱布贸丝”,“三岁为妇”,年老色衰,引起“士”变心。
2、研究作业第3题。
明确:形象思维是以感情意象作为思维对象的,而这些意象是具体而不是形象。具体与形象之间按照客观生活逻辑为准则。因此比兴、对比则成为常用的手法。
3、 桑叶新鲜润泽时,斑鸠贪吃桑这一形象,当和姑娘年轻漂亮时被男人迷恋,而使姑娘沉溺于爱河之中这一形象具体结合时,这就成为诗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抽象的结论——男人喜欢的是貌而非人的心灵,同理"桑之落,其黄而陨"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也属如此,这是"兴"的艺术手法。"而"对比"则和"兴"不同,常常用同类形象之间的生活联系的手段进行正反对照,"士"前为"信誓旦旦"——倾慕求婚,否则"反是不思"遗弃旧欢,前后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师生在欣赏时抓住意象这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进行想象,进行创造,才可领悟此诗,进入诗的鉴赏的殿堂。
三、研读《邶风静女》(板书课题)
1、检查同学们想象改写《静女》的作业,由学生代表朗读自己改写的文章,师生共同以艺术欣赏的目光评析再创作的作品。
明确:应抓住典型情节进行
解说:此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完成再创作的创作活动。
2、研究"自由恋爱"及《氓》和《静女》中的两"士"为何对恋爱有两种不同观念的明确:"爱情"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社会中有不同的恋爱观。《氓》中“抱布贸丝”,“士”的身份可为"商人",《静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士"可为田者,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在由原始社会演变到奴隶社会后,劳动人民之间的恋爱,还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中产生的,这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理念上有不同。
四、课堂小节
我们从《〈诗经〉三首》的学习,了解了《诗经》所处时代的生活,学到了人民的爱国精神,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还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欣赏诗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体生动的气氛和情调,还学会了在凝练的语言中把握暗示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应把这些化为技能,净化灵魂,争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五。
2、运用所学方法,欣赏下面一首诗。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写一篇读诗心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小学教案05-30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