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能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丰富对数的感觉。
2、初步理解所加的尾数是不能再分,为学有余数除法做准备。
3、通过动手操作和总结归纳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4、探究将一个数分拆为乘与加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通过分双色片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乘加算式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将一个数分拆为乘与加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双色片、牙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巧有19只草莓,请你帮她分一分。要求:每堆有2个,可以分几堆?还多几个?请用双色片来代替草莓分一分。
(1)请用一个算式表示?(19=9×2+1)
(2)9、2、1各表示什么?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9里面有9个2,还多1个)
2、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吗?请同桌两人合作分一分,并写出乘加算式,能有几种方法就写几种方法。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算式怎么列?
板书:19=9×2 + 1
19=6×3 + 1
19=4×4 + 3
19=3×5 + 4
19=3×6 + 1
19=2×7 + 5
19=2×8 + 3
19=2×9 + 1
19=1×10 + 9
在汇报的时候解决多出来的数比每份数大的情况。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交流:
生1:都是先乘后加;
生2:每份的个数增加1,份数越来越小。
生3:最后加的数要比每份的个数小。
生4:在写乘加算式时,我们可以按照每份的个数从2开始,这样就不容易漏掉。
老师也发现多的数都比每份的个数要小,为什么?
3、小结:刚才我们把19这个数分拆为乘与加,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分拆为乘与加。在写分拆的算式时,我们可以按照每份的个数从2开始,这样就不容易漏掉,最后加的数要比每份的个数小。
二、探讨思考方法
1.出示:18=()×5+()
如果再用圆片来摆,是不是太麻烦了。那怎么办呢?(想口诀)
为什么填3不填4?
18=()×4+()
想哪句口诀,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
2、口答
18=()×8+()
18=()×()+()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P52页21的分拆。如果有困难,请旁边的数射线帮忙。
2、实践与应用
你们去锦江乐园玩过吗?小胖他们上星期去了,他们四个人想玩激流勇进,现在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最多能买几张票呢?小胖这样想:23=(3)×5+8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师:小胖分得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提高拓展
师:你们收获真不小,现在火柴盒里面有38根火柴,小丁丁用他们搭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现在我们也要用这些火柴来拼搭一些图案。
1、用四根火柴搭一个正方体,桌上38根火柴能搭出几个这样独立的正方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
2、还是38根火柴,要搭小房子,能搭几个?
3、还是38根火柴,能搭多少个单独的三角形?
作业布置:练习册P38—39
检测练习:
填空:
1、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个
2、圈一圈,填一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照样子填空:
26=(8)×3+(2)()×5+(2)=52
33=()×5+()()×9+()=44
板书设计:分拆为乘与加
19=9×2 + 1
19=6×3 + 1
19=4×4 + 3
19=3×5 + 4
19=3×6 + 1
19=2×7 + 5
19=2×8 + 3
19=2×9 + 1
19=1×10 + 9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小练习二》数学教案01-17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11-17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11-20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连乘、连除1》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沉船之前》教案11-11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几个和第几个》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1》数学教案01-17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12-28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