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时间:2024-12-16 09:45:07 晓映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1

  【教材分析】

  《幻方》是沪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整理与提高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幻方的起源,初步认识幻方,探索幻方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求出幻方中的缺数。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会百以内数的计算,教师创设“夏禹与龟”的情境,让学生简单了解幻方历史的同时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兴趣。在认识幻方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发现龟背上的图案表示几个不同的数,进而把洛书转变为九宫格。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为了让他们对幻方的特征有更真切的体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计算、讨论等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亲自发现数学知识内在的神奇奥秘。

  【教学目标】

  1、对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对角线和相等,三阶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和为15。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四个角是双数。

  2、能根据幻方的规律来判断幻方,并能将不完整的幻填写完整。

  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

  2、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故事“夏禹与龟”

  2、认识洛书和九宫格

  3、出示课题:幻方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听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认识洛书和九宫格并引出课题。

  二、探究学习,合作研讨

  (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

  出示1个幻方:

  1、观察数字特点:1、2、3、4、5、6、7、8、9不重复

  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

  3、归纳: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

  4、初步判断幻方

  5、评价:理解星(我会判断幻方)

  (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

  1、观察幻方,发现规律(出示4个幻方)

  (1)同桌讨论

  (2)交流反馈

  2、评价: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

  在整个探究环节分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两个部分。在初步探究中,通过教师引导,运用观察法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幻方的数字特点和行,列对角线和的特点。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大胆的'将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

  三、尝试迁移,练习巩固

  1、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

  (1)师生互动(完成第一个幻方)

  (2)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幻方)

  (3)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4)交流反馈

  (5)评价:应用星(我会运用幻方的小秘密补全幻方)

  2、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

  【设计意图】

  在内化新知的阶段,教师创设了填数练习和选择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从师生互动到小组合作进而到独立完成,逐步学会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1、出示:0、1、2、3、4、5、6、7、8

  提问:中心数是几?和是几?你会把这些数填入九宫格吗?

  2、欣赏幻方

  3、全课总结,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

  全课总结的环节,教师以一道拓展题结尾,把问题留给学生,最后欣赏幻方,感知数学知识的博大与奥秘。

  【板书设计】:

  幻方

  1 2 3 4 5 6 7 8 9不重复

  每行、每列、对角线三数之和为15

  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幻方,了解幻方的特征并能运用幻方的特征。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

  2、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发现幻方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喜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二、新课

  出示主题图,简单故事导入,直入主题

  片1: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皇帝夏禹带领人们去治水,这时候水中突然浮起了一只大龟,龟背上有很奇特的图案,这就是洛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图案的奇特之处。

  出示点子图

  片2:大家先来看看这个图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出示九宫格框住点子图

  片3:老师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些点子图框起来了,因为一共有9个格子,所以我们称之为九宫格。

  抽象成数字九宫格

  片4:九宫格的每个格子里这些点点,数起来挺麻烦的,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来代替呢?(数字)

  片5:

  1、跟老师一起把它们变成数字,第一行第一个变成?(4)第一行第二个变成?(9)第一行第三个变成?(2)第二行呢?(3、5、7)第三行呢?(8、1、6)

  2、现在都变成我们熟悉的数字了,故事里面说了这是一幅奇特的图案,那么它有什么奇妙在哪里?同学们想知道吗?我相信上海的小朋友是很聪明的,你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这个奇特之处的,有信心吗?(有)

  出示一幅主幻方图,引导学生说出幻方的主要特征:幻和相等。

  (1)先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案,这里一共有几个数字。(9个)有几个什么数字?(1、2、3、4、5、6、7、8、9)按顺序说出来。说完教师板书,提问:有没有一个数字是重复出现两次的?(没有)没有出现两次的`,就叫不重复。板书不重复。

  (2)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现在我们动笔算算,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哪些特征。(请小朋友拿出练习纸把第一大题做完)希望学生回答,三个数加起来是15,两端的数加起来等于10、当学生说出答案时,要进行验证,整理和归纳。如果学生说出局部,要引导说出全部。如果学生说的已经很完整了,让别的学生再验证,加深印象。

  预设:生:它们的和都是15,都是相等的。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一个一个的说。

  生:4+9+2=15

  师:4、9、2在什么位置。

  生:第一行。

  师:第一行三个数的和是15,你能像这样接着说吗?

  生:第二行三个数的和也是15。

  师:接着说。

  生:第三行,第一列,二列,三列,斜行。

  师:我们把斜行的那条线叫做什么?(学生经过引导说出了对角线,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还是不错的)

  生: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也是15、

  师:我们这样一句一句的说,要说几次,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八句话的意思都表达出来吗?(如果有学生说出结论,给与赞扬,并且板书,再请一个同学重复说一遍,强调一次。)像有这样特征的我们就叫做幻方。

  再出示四幅幻方图,经过比较,得到共性。

  片6: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都是相等的,哎,这个规律很有意思,挺神奇的。现在我们和幻方算是初次见面了,但是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幻方小朋友又带了几个朋友来了,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出示四副幻方幻和是15的图。这几个幻方通过比较你还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让小朋友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得出:1、5都在正中间 2、双数都在角上,单数都在中间。

  三、练习

  根据幻方的特征判断练习。

  片7:恭喜你们,你们已经很深入的了解幻方这个朋友了,我们要记住幻方的特征,记住它的样子,见到它要认出它,你们能做到吗?出示几个九宫格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幻方,让学生说出理由,为什么不是幻方。很遗憾,虽然我们已经认识了幻方了,可是在刚才这一题里面一个幻方也没有找到。

  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

  片8:老师告诉你们下面这一题里面肯定能找到幻方,但是只有一个幻方,看谁能最快找到它,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

  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

  片9:为了奖励大家学的好,咱们做一个填数比赛的游戏,出示比赛规则,小组比赛。

  要讲解填数的策略。

  知识的拓展

  片10:你知道吗?在我国很早以前的南宋时代就有人发现幻方的和的秘密了。大家看这两个九宫格,它们是不是幻方呢?学生有异议了。老师讲解这里的两个都是幻方,这里的两个幻方为什么中间不是5呢?为什么不符合双数在角上,单数在中间的特征呢?像这样的幻方我们以后在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幻方

  不重复: 1 2 3 4 5 6 7 8 9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三个数的和都是15是相等的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小练习二》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逆推》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物体的形状》数学教案06-06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精选11篇)07-16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连乘、连除1》数学教案08-23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1

  【教材分析】

  《幻方》是沪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整理与提高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幻方的起源,初步认识幻方,探索幻方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求出幻方中的缺数。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会百以内数的计算,教师创设“夏禹与龟”的情境,让学生简单了解幻方历史的同时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兴趣。在认识幻方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发现龟背上的图案表示几个不同的数,进而把洛书转变为九宫格。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为了让他们对幻方的特征有更真切的体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计算、讨论等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亲自发现数学知识内在的神奇奥秘。

  【教学目标】

  1、对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对角线和相等,三阶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和为15。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四个角是双数。

  2、能根据幻方的规律来判断幻方,并能将不完整的幻填写完整。

  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

  2、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故事“夏禹与龟”

  2、认识洛书和九宫格

  3、出示课题:幻方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听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认识洛书和九宫格并引出课题。

  二、探究学习,合作研讨

  (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

  出示1个幻方:

  1、观察数字特点:1、2、3、4、5、6、7、8、9不重复

  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

  3、归纳: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

  4、初步判断幻方

  5、评价:理解星(我会判断幻方)

  (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

  1、观察幻方,发现规律(出示4个幻方)

  (1)同桌讨论

  (2)交流反馈

  2、评价: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

  在整个探究环节分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两个部分。在初步探究中,通过教师引导,运用观察法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幻方的数字特点和行,列对角线和的特点。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大胆的'将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

  三、尝试迁移,练习巩固

  1、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

  (1)师生互动(完成第一个幻方)

  (2)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幻方)

  (3)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4)交流反馈

  (5)评价:应用星(我会运用幻方的小秘密补全幻方)

  2、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

  【设计意图】

  在内化新知的阶段,教师创设了填数练习和选择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从师生互动到小组合作进而到独立完成,逐步学会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1、出示:0、1、2、3、4、5、6、7、8

  提问:中心数是几?和是几?你会把这些数填入九宫格吗?

  2、欣赏幻方

  3、全课总结,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

  全课总结的环节,教师以一道拓展题结尾,把问题留给学生,最后欣赏幻方,感知数学知识的博大与奥秘。

  【板书设计】:

  幻方

  1 2 3 4 5 6 7 8 9不重复

  每行、每列、对角线三数之和为15

  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幻方,了解幻方的特征并能运用幻方的特征。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

  2、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发现幻方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喜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二、新课

  出示主题图,简单故事导入,直入主题

  片1: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皇帝夏禹带领人们去治水,这时候水中突然浮起了一只大龟,龟背上有很奇特的图案,这就是洛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图案的奇特之处。

  出示点子图

  片2:大家先来看看这个图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出示九宫格框住点子图

  片3:老师用表格的形式把这些点子图框起来了,因为一共有9个格子,所以我们称之为九宫格。

  抽象成数字九宫格

  片4:九宫格的每个格子里这些点点,数起来挺麻烦的,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来代替呢?(数字)

  片5:

  1、跟老师一起把它们变成数字,第一行第一个变成?(4)第一行第二个变成?(9)第一行第三个变成?(2)第二行呢?(3、5、7)第三行呢?(8、1、6)

  2、现在都变成我们熟悉的数字了,故事里面说了这是一幅奇特的图案,那么它有什么奇妙在哪里?同学们想知道吗?我相信上海的小朋友是很聪明的,你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这个奇特之处的,有信心吗?(有)

  出示一幅主幻方图,引导学生说出幻方的主要特征:幻和相等。

  (1)先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案,这里一共有几个数字。(9个)有几个什么数字?(1、2、3、4、5、6、7、8、9)按顺序说出来。说完教师板书,提问:有没有一个数字是重复出现两次的?(没有)没有出现两次的`,就叫不重复。板书不重复。

  (2)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现在我们动笔算算,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哪些特征。(请小朋友拿出练习纸把第一大题做完)希望学生回答,三个数加起来是15,两端的数加起来等于10、当学生说出答案时,要进行验证,整理和归纳。如果学生说出局部,要引导说出全部。如果学生说的已经很完整了,让别的学生再验证,加深印象。

  预设:生:它们的和都是15,都是相等的。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一个一个的说。

  生:4+9+2=15

  师:4、9、2在什么位置。

  生:第一行。

  师:第一行三个数的和是15,你能像这样接着说吗?

  生:第二行三个数的和也是15。

  师:接着说。

  生:第三行,第一列,二列,三列,斜行。

  师:我们把斜行的那条线叫做什么?(学生经过引导说出了对角线,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还是不错的)

  生: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也是15、

  师:我们这样一句一句的说,要说几次,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八句话的意思都表达出来吗?(如果有学生说出结论,给与赞扬,并且板书,再请一个同学重复说一遍,强调一次。)像有这样特征的我们就叫做幻方。

  再出示四幅幻方图,经过比较,得到共性。

  片6: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都是相等的,哎,这个规律很有意思,挺神奇的。现在我们和幻方算是初次见面了,但是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幻方小朋友又带了几个朋友来了,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出示四副幻方幻和是15的图。这几个幻方通过比较你还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让小朋友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得出:1、5都在正中间 2、双数都在角上,单数都在中间。

  三、练习

  根据幻方的特征判断练习。

  片7:恭喜你们,你们已经很深入的了解幻方这个朋友了,我们要记住幻方的特征,记住它的样子,见到它要认出它,你们能做到吗?出示几个九宫格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幻方,让学生说出理由,为什么不是幻方。很遗憾,虽然我们已经认识了幻方了,可是在刚才这一题里面一个幻方也没有找到。

  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

  片8:老师告诉你们下面这一题里面肯定能找到幻方,但是只有一个幻方,看谁能最快找到它,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

  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

  片9:为了奖励大家学的好,咱们做一个填数比赛的游戏,出示比赛规则,小组比赛。

  要讲解填数的策略。

  知识的拓展

  片10:你知道吗?在我国很早以前的南宋时代就有人发现幻方的和的秘密了。大家看这两个九宫格,它们是不是幻方呢?学生有异议了。老师讲解这里的两个都是幻方,这里的两个幻方为什么中间不是5呢?为什么不符合双数在角上,单数在中间的特征呢?像这样的幻方我们以后在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幻方

  不重复: 1 2 3 4 5 6 7 8 9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三个数的和都是15是相等的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幻方》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小练习二》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逆推》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物体的形状》数学教案06-06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精选11篇)07-16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连乘、连除1》数学教案08-23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