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26 08:30:5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

  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园组织的这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报纸作为素材,报纸是幼儿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在幼儿园中也用报纸开展过许多的游戏活动,如用报纸做过纸球,纸圈、纸棒等,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想到了报纸能搓成条并能卷曲成型这一特性,就想让幼儿用报纸来做鱼,鱼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已学画过金鱼、热带鱼、彩色鱼等,所以在幼儿对鱼和报纸都有一定感知经验的基础上,我设想让幼儿尝试用报纸来做"五彩报纸鱼"。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能自主的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进行美术创意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本活动第一次执教时,示范时就比较简单的给孩子讲解了做鱼时报纸斜角卷起,然后对折再对折,再用力的.拧紧,再将报纸条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透明胶将交错部分粘合,讲解了一种鱼的形状,而将重点放在了鱼身上花纹的装饰和鱼眼睛的固定上,所以在幼儿的作品出来时有两种效果比较明显,一报纸条拧的不紧,做的鱼比较比较松散,二是鱼的形状单一,就和老师示范的形状都差不多。像这种上法就比较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后来听取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对此活动又进行了修改,再第二次执教时讲解环节将报纸搓成条时我为幼儿配上了儿歌"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这样孩子们就更感兴趣了,再操作时甚至有的孩子说"用力拧,拧的干呀"、"看我拧的一滴水也没有了呢?"再讲解形状时我先示范一种,然后将它展示出来,再请个别幼儿上来,让他们想出还有什么不同形状的鱼,果然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创意,做出了"大尾巴鱼"、"蜗牛鱼"、"热带鱼"等,有了这些想法做基础,再操作时孩子们也大胆创意,想出了更多鱼的造型。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因为"生活经验"是孩子创作的源泉,作为教师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经验,才能使美术活动真正让孩子体味生活的美,自由创造美。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鼻子的结构,知道鼻子的作用。

  2、了解保护鼻子的重要性,并掌握简单保护鼻子的方法。

  3、培养孩子积极动脑、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酒、醋、纯净水、花露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猜谜导入:今天,老师带了个谜语想要考考你们,听仔细了"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谁猜到谜底了?你认为是什么?

  二、认识鼻子

  师:展示鼻子画,看这是什么呀?

  幼:鼻子。

  师:画上两个孔是鼻子的什么部位呀?

  幼:鼻孔。

  师:那鼻子还有其他的部分吗?

  幼:鼻梁。

  师重点介绍鼻翼。(像飞机的翅膀一样的叫翼,那鼻子的两边叫鼻翼)

  师小结:其实一个小小的鼻子,它有很多的部分组成,你有鼻子,我也有鼻子,爸爸妈妈也有鼻子,为什么要长个鼻子呢?

  三、说说鼻子的作用

  师: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呀?

  幼:呼吸、闻东西。

  师:那你们说只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了吗?

  幼:还要用肺还有器官。

  师:孩子们真有学问。

  师:你们有用嘴呼吸的时候吗?什么时候会用嘴呼吸?

  幼:鼻塞的时候、跑步停下来的时候。

  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请嘴巴来帮忙,比如:生病的时候、跑步停下来的时候、气味难闻的时候、在水里游泳的时候,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偶尔请嘴巴来帮忙,其他时候都用鼻子来呼吸。

  师:在我们的鼻子里面还有一样重的东西也能帮助我们呼吸,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看看,里面有什么呀?鼻毛像什么呀?鼻毛有什么用呢?师小结:鼻毛就像我们的牙刷一样,有了鼻毛的帮忙,我们就可以呼吸到干净卫生的空气了。鼻子还有一个本领是什么?你们都闻到过什么气味?请幼儿说一说。

  幼儿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了4种不同气味的东西,(分别是醋、酒、纯净水、花露水)请小朋友来闻一下?你们会闻吗?(请幼儿做闻的动作)

  师: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本领:念儿歌:小手做把小扇子,鼻子靠近小杯子,轻轻扇一扇,就能闻出来。谁能说给我听,扇给我看。(请幼儿演示或集体演示)

  师:请2——3位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说闻到的是什么?

  师:验证闻的结果。出示醋让每个孩子用学的`本领扇一扇,闻一闻。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会用到醋?

  师:对了,在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加入醋会让食物更加的美味。接下去一一展示其他三样的结果。1号杯子是醋、2号杯子是酒、3号杯子是纯净水、4号杯子是花露水。

  师:生活中有很多的气味,但是有些气味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哦,比如:香烟味、油漆味闻了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哦!刚才我们用手扇着闻是能保护我们的鼻子哦,那你们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我们的鼻子吗?

  四、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师:请幼儿说一说保护鼻子的方法?幼儿回答。

  师:看保护鼻子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不能抠鼻子、不能戳鼻子、不能着凉感冒等等等等,有了你们的注意和帮忙,鼻子才能帮助我们呼吸。小朋友以后可要保护好鼻子哦!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2.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设计思路:

  秋风来了,带来了丰硕的果实,也带来了秋天的花儿朵朵 。说到菊花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见过,因为菊花在乡村随处可见。但是,能叫的出花朵的名字的孩子却很少。因此,我选择了《美丽的菊花》这节课。由于条件限制,没办法带领幼儿置身花海,所以我制作了一个PPT,带领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菊花的基础上尝试绘画菊花。

  活动准备:

  PPT、勾线笔、画纸等

  活动目标:

  1、尝试表现菊花的外形特征,并将画面画大画满。

  2、感受秋天菊花盛开的美。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

  1、秋天来了,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小朋友们看见过菊花吗?

  2、我们这里开了一个菊花展览会,看看菊花长什么样?引导幼儿从花、茎、叶几部分观察菊花的特征。看过了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请你们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可能:菊花是一根一根的;菊花像个球一样的;有的菊花是很小的,黄黄的。)

  小结:菊花有长长的花茎,大大的叶子,花开花开在顶端,叶子边缘有锯齿,花有黄、白、紫等颜色。形状多样:有的花象个球,有的花瓣象一条条萝卜丝,有的象妈妈的卷头发,有大有小,有直有弯,有宽有窄。在枝头上,花瓣细细长长。

  二、幼儿作画——大胆表现,教师进行指导。

  1、菊花真美,今天我们都来做小园丁,一起来种菊花好吗?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扮得更漂亮!

  2、先画上细细长长的花径,在花茎的两边画上大大的叶子。在花茎的顶端画放射状的花瓣,尽量画上密密的一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1)引导幼儿有顺序地画:花蕊——花瓣——花茎——叶子,并且知道画花瓣、叶子。

  (2)教师鼓励幼儿将菊花画大,将画面画满。

  三、交流讲评——美丽的菊花

  1、谁画的菊花大?谁画的菊花小?(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同伴作品)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用来布置班级环境。

  活动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篮子若干,里面分别装有青菜、白菜、菠菜、辣椒、红萝卜、西红柿等。

  2、贴有各种蔬菜的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菜市场吗?”(去过)

  师:“菜市场里都有些什么菜呀?”(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今天,钱老师也去了一趟菜市场,带了好多好多蔬菜回来,你们想看看吗?”(想)

  2、每人一种蔬菜,进行观察和讨论。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蔬菜,请你选一样自己喜欢的蔬菜,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拿着蔬菜坐到前面,个别介绍自己的蔬菜。

  师:“我请小朋友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师:“你喜欢哪种蔬菜,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蔬菜的外形、颜色、吃法等方面来说)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介绍)

  师:“这些蔬菜都有各自的优点,所以有的小朋友喜欢这种,有的喜欢那种,那么这里到底有哪几种蔬菜呀?”

  幼:“青菜、白菜、菠菜、辣椒、红萝卜、西红柿。”

  4、扩展关于蔬菜的经验。

  师:“哇,原来有这么多种蔬菜呀,除了这些,你还见过哪些蔬菜,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土豆、花菜、胡萝卜、黄瓜、丝瓜、茄子等)

  5、幼儿操作,送蔬菜宝宝回家。

  师:“刚刚,蔬菜宝宝们玩得累了,该回家啦!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把蔬菜宝宝送回它们自己的家,你们愿意吗?”(愿意)

  (1)带领幼儿共同认识蔬菜宝宝的家。

  (2)幼儿操作

  师:“那请你找到它们的家,把它们送回去吧!”

  活动反思:

  现在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于是我设计了“一篮蔬菜”这一活动。在活动前,我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去菜场认识一下常见的蔬菜,为《一篮蔬菜》的教学的教学打下一个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一开始,我先是询问幼儿在菜场里见过哪些蔬菜?然后出示装满蔬菜的篮子,用布遮好,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并请幼儿到客人老师身上去找一找与蔬菜相同的颜色。这样做目的是达到师幼互动的'效果。

  接着我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加深对蔬菜的认识,这一环节中我还请幼儿去告诉客人老师自己喜欢吃什么,并问一问客人老师喜欢吃什么,进一步展示师幼互动的效果。其中我还出示蔬菜排行榜,让幼儿将笑脸花贴在最喜欢吃的蔬菜的下面。这样做一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蔬菜名称与外形的认识,二是教育幼儿样样蔬菜都要吃。最后,我使用《办家家》的音乐结尾,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也可以作为一个延深活动,放在表演区内让幼儿进行表演。

  在本活动中,我认为在我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这一环节中只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整体,我觉得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增设一个在每个小组里放几样蔬菜,让幼儿去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的时候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和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目标:

  1、使幼儿认识了解沙的特性

  2、通过玩沙活动,感受玩沙的乐趣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难点: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一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关于沙的用途:沙纸、沙画、沙球、沙包、沙漏等。

  2、害处:沙尘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对环境的危害。

  延伸:

  一、沙能不能种路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三、制作"沙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工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地创编“小木匠”的律动。

  2.熟悉每一乐句,初步学会按乐句做动作。

  3.做动作时注意调整与同伴间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木匠的基本工作。

  2.木匠工具若干、图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我们坐的椅子是哪里来的?谁做的?

  是怎么做出来的?要用到哪些工具?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工具,分解练习单个动作(师清唱旋律)。动作要领:

  锯木头:怎样锯才会显得更有力?

  刨木板:幅度达、夸张

  钉钉子:能否钉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怎么钉?

  刷油漆:来回刷、眼睛看着刷子

  师:木匠师傅真了不起,做工辛苦吗?一起练习擦汗的.动作。

  △木匠要把木材作成椅子,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师一次性出示图片小结:扛→锯→刨→钉→刷

  2.师:今天我们来学木匠师傅做椅子。

  ⑴师幼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⑵师:做了一张漂亮的椅子心里是什么感觉?我最后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把高兴的表情、动作做出来。(师幼第二次完整表演)

  ⑶师:现在大木匠不做了,请小木匠们来试试看,能否作出一把椅子来。(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表演,两遍)教师给完成椅子的小木匠戴帽子以示鼓励。

  ⑷问:你做的椅子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送给谁?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送给别的好朋友。(师幼第五次完整做)

  △师: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张椅子,真辛苦,收工啦,我们扛起椅子去休息吧!

  附音乐:

  噢,苏珊娜

  1=C 2|4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 | 4 4 |

  6 6 . | 55 3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

中班教案 篇7

  欣赏活动一直是音乐领域中最难把握的音乐形式。如果把音乐和故事游戏相结合,孩子就能比较轻松地感受了。许卓娅老师写的《欣赏活动》一书中有许多适合幼儿欣赏的乐曲,我选择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进行曲》——小熊运西瓜进行尝试,下面是我上完课的反思。

  活动流程:

  一、出示小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熊的特征,学习小熊走。

  “小朋友,有一只小动物来我们班级做客,看看它是谁呢?小熊有什么特征啊?你能学学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它走起路来是慢慢的,很笨重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二、讲述故事《小熊运西瓜》

  “今天小熊要去西瓜地,他准备干嘛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放录音)

  提问:“小熊是怎么去西瓜地的呀?”“它到了西瓜地里先干嘛?”“它是怎么摘的.?有没有不一样的摘法,他摘了几个西瓜?”(教师哼唱摘西瓜的乐句带领幼儿做动作,教师唱时突出每小节的第一个音,提示幼儿摘四个)“摘完西瓜发生了什么事?西瓜滚走了小熊是怎么做的?追到西瓜小熊又是怎么做的?谁来做做小熊捡西瓜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教师哼唱幼儿做动作)

  三、欣赏乐曲,教师画图谱

  “小熊运西瓜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听听看,说说这几段音乐都是小熊在干什么?”(教师放音乐,并在黑板上画出图谱,A段用短竖线表示,B段用螺旋线表示)“你能说说这几段说的是小熊在干嘛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相应的图谱后贴上小熊的图片,如小熊走,小熊摘西瓜等等)

  四、再次欣赏乐曲

  “我们再来听一遍,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五、练习西瓜滚的动作

  “如果你就是一个大西瓜你会怎么滚?”(启发幼儿表现不一样的滚的方式)

  六、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带领幼儿表现完整的音乐

  七、将幼儿分组,一组是小熊,一组是西瓜,分别表现音乐。

  教师交待幼儿在西瓜滚的时候小熊不动,小熊追西瓜的时候西瓜不动 。最后一个音小熊要和西瓜摆一个造型。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与同伴发生争执,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知道如何关心、帮助同伴。《悄悄话》这个故事正是关于同伴之间如何互相帮助,阅读这个故事能够使幼儿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学习如何关爱他人。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羊遇到困难,同伴们一起来帮忙”的故事情节,愿意在故事情境的表演中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体会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3.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故事书《悄悄话》、动物头饰、PPT、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画面,表演故事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关“悄悄话”的故事。你们看,发生什么事情了?从哪里看出是小羊家的门被堵住了?小羊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愿意来扮演这只“大吃一惊”的小羊?

  (在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一块大石头堵住了小羊家的门”,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故事画面,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搭建一个“脚手架”,使他们了解如何通过观察画面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图意,当幼儿回答“看到门上有小羊照片的牌子”时,我知道他们已经看懂了故事画面。小羊的面部表情也是我强调让幼儿重点观察的地方,从小羊的面部表情可以联想到它的心理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情境表演。)

  【师】小羊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帮它加油。石头被推开了吗?小羊想了什么办法?小羊的朋友都有谁?谁愿意来扮演这些动物朋友?

  【师】小羊、小鸡和小青蛙用尽全力去推石头,可是石头实在太重了,三个小伙伴还是推不动。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小羊却回不了家,大家帮小羊想想办法吧。

  【幼】请大象来帮忙,请鳄鱼来帮忙……请小熊来帮忙。

  【师】为什么会想到请小熊来帮忙呢?

  【幼】因为小熊的力气大。

  【师】对啊,小熊是森林里的大力士。森林里正准备举行一场动物奥运会,小熊报名参加了举重比赛,这几天小熊每天都在练习举重。当小羊它们找到小熊帮忙的时候,小熊刚练习完举重想回家睡觉。小青蛙会怎么对小熊说呢?小熊为什么没有答应帮助小羊推石头呢?

  【幼】小熊每天都在练习举重,太辛苦了,它想赶快回家睡觉。

  (在这里我增加了“小熊要参加动物奥运会”的情节,使故事更加完整,也更有利于幼儿展开想象,他们都能想到小熊并不是故意不愿帮助同伴,而是因为练习举重太辛苦了。幼儿对情境表演也很感兴趣,他们都会用简单的语言为小动物们加油:“一、二、三,用力推……”通过表演,幼儿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师】你们谁来帮小羊劝劝小熊呀?小鸡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小鸡会对小熊说什么呢?(请一个幼儿扮演小熊,教师扮演小鸡,以说悄悄话的形式告诉幼儿故事的结尾部分。

  二、听赏故事

  【师】现在,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看故事书吧。

  (我认为早期阅读重在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怎么翻书,先看哪一页等,因此我在故事录音中也加入了这部分的内容,让幼儿在听赏故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反思:

  仔细阅读了《悄悄话》这个故事后,我发现故事内容中存在着“空白点”,即“小熊不愿帮助小羊推开石头”这部分,作者没有说明小熊为什么会拒绝帮助同伴,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不够合理,而且这样的.情节安排也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通过增加一些情节以填补故事中的这一“空白点”:小熊要参加森林里的动物奥运会,每天都在练习举重,当同伴们请小熊帮忙的时候,小熊刚练完举重,觉得很累,想回家睡觉。

  在活动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以及表演故事情境上。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非常投入,始终和教师一起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当他们知道小羊、小鸡和小青蛙推不动大石头的时候,他们想到要找小熊、大象等力气大的动物来帮忙;当他们发现小熊不愿意帮助小羊的时候,就想了很多的办法来劝说小熊;当小熊推开了大石头,他们和小动物们一起欢呼雀跃,一起夸奖小熊。可以看到,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并从中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情感。

  小百科:悄悄,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另外,也表示“小声地,偷偷地”的意思。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分析:

  天期渐凉,各种各样的丝巾飘荡在大街小巷.,五颜六色,花纹各异,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实物入手,重点欣赏丝巾的图案和色彩变化,感受美,体验美.难点是尝试印染丝巾.

  活动目标:

  1. 欣赏丝巾,能从印染的图案和色彩变化中感受美,逐步养成关注美的事物的习惯。

  2. 初步了解印染的方法和特征,进一步养成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备各色印染丝巾。

  2. 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3. 宣纸.水性颜色.毛笔.展板(泡沫板)。

  4. 录音机和轻快的音乐,如“绸带舞曲”。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印染丝巾。

  请幼儿拿出自备的印染丝巾,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色彩和图案。

  2.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

  引导幼儿欣赏丝巾的图案:有的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是抽象的`几何图形…….看丝巾的颜色也会渐渐地变化:有的是红色渐渐地变成淡黄色,有的是兰色渐渐变成绿色又渐渐变成黄色……这些渐变的色彩,使丝巾显得很鲜艳也很柔和

  3. 引导幼儿观察印染丝巾的制作过程。

  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色彩柔和的丝巾是怎样印染出来的吗?现在,我们用宣纸代替丝巾来印染。先将宣纸折叠起来,(教师可与幼儿商量,启发幼儿发挥创造性,想出多种折法,教师从中选出角对角、一正一反等折发作师范。)教师再用毛笔蘸上颜料点或涂画在折叠后的宣纸上,颜色也可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在点第二种颜色时,让幼儿观察欣赏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浸透,渐渐变化。颜料稍干一会儿之后,教师打开宣纸,固定在泡沫板上,让幼儿欣赏染纸的整体效果。

  小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丝巾就是印染丝巾。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花布、裙子等。只要我们小朋友平时注意观察、欣赏,就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

  4.用印染丝巾装扮自己。

  教师:你们的印染丝巾真漂亮,你们想不想用丝巾把自己装扮起来,开革化装舞会?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丝巾装扮自己。如系在腰间当裙子,披在臂膀上当飞翼,顶在头上当面纱、、、、、、

  放音乐“绸带舞曲”,幼儿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自由地跳舞。

  活动延伸

  1. 教师可在美工角提供宣纸和颜料,辅助幼儿自己操作,初步学习印染的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可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印染的花布、裙子等。.由[]为您整理,感谢.作者。

《(精)中班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经典)11-26

【精选】中班教案10-04

中班教案【精选】11-02

[精选]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精选)中班教案08-1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

  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园组织的这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报纸作为素材,报纸是幼儿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在幼儿园中也用报纸开展过许多的游戏活动,如用报纸做过纸球,纸圈、纸棒等,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想到了报纸能搓成条并能卷曲成型这一特性,就想让幼儿用报纸来做鱼,鱼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已学画过金鱼、热带鱼、彩色鱼等,所以在幼儿对鱼和报纸都有一定感知经验的基础上,我设想让幼儿尝试用报纸来做"五彩报纸鱼"。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能自主的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进行美术创意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本活动第一次执教时,示范时就比较简单的给孩子讲解了做鱼时报纸斜角卷起,然后对折再对折,再用力的.拧紧,再将报纸条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透明胶将交错部分粘合,讲解了一种鱼的形状,而将重点放在了鱼身上花纹的装饰和鱼眼睛的固定上,所以在幼儿的作品出来时有两种效果比较明显,一报纸条拧的不紧,做的鱼比较比较松散,二是鱼的形状单一,就和老师示范的形状都差不多。像这种上法就比较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后来听取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对此活动又进行了修改,再第二次执教时讲解环节将报纸搓成条时我为幼儿配上了儿歌"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这样孩子们就更感兴趣了,再操作时甚至有的孩子说"用力拧,拧的干呀"、"看我拧的一滴水也没有了呢?"再讲解形状时我先示范一种,然后将它展示出来,再请个别幼儿上来,让他们想出还有什么不同形状的鱼,果然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创意,做出了"大尾巴鱼"、"蜗牛鱼"、"热带鱼"等,有了这些想法做基础,再操作时孩子们也大胆创意,想出了更多鱼的造型。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孩子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因为"生活经验"是孩子创作的源泉,作为教师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经验,才能使美术活动真正让孩子体味生活的美,自由创造美。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鼻子的结构,知道鼻子的作用。

  2、了解保护鼻子的重要性,并掌握简单保护鼻子的方法。

  3、培养孩子积极动脑、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酒、醋、纯净水、花露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猜谜导入:今天,老师带了个谜语想要考考你们,听仔细了"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有它能呼吸,还能闻香臭。"谁猜到谜底了?你认为是什么?

  二、认识鼻子

  师:展示鼻子画,看这是什么呀?

  幼:鼻子。

  师:画上两个孔是鼻子的什么部位呀?

  幼:鼻孔。

  师:那鼻子还有其他的部分吗?

  幼:鼻梁。

  师重点介绍鼻翼。(像飞机的翅膀一样的叫翼,那鼻子的两边叫鼻翼)

  师小结:其实一个小小的鼻子,它有很多的部分组成,你有鼻子,我也有鼻子,爸爸妈妈也有鼻子,为什么要长个鼻子呢?

  三、说说鼻子的作用

  师: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呀?

  幼:呼吸、闻东西。

  师:那你们说只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了吗?

  幼:还要用肺还有器官。

  师:孩子们真有学问。

  师:你们有用嘴呼吸的时候吗?什么时候会用嘴呼吸?

  幼:鼻塞的时候、跑步停下来的时候。

  师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请嘴巴来帮忙,比如:生病的时候、跑步停下来的时候、气味难闻的时候、在水里游泳的时候,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偶尔请嘴巴来帮忙,其他时候都用鼻子来呼吸。

  师:在我们的鼻子里面还有一样重的东西也能帮助我们呼吸,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看看,里面有什么呀?鼻毛像什么呀?鼻毛有什么用呢?师小结:鼻毛就像我们的牙刷一样,有了鼻毛的帮忙,我们就可以呼吸到干净卫生的空气了。鼻子还有一个本领是什么?你们都闻到过什么气味?请幼儿说一说。

  幼儿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了4种不同气味的东西,(分别是醋、酒、纯净水、花露水)请小朋友来闻一下?你们会闻吗?(请幼儿做闻的动作)

  师: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本领:念儿歌:小手做把小扇子,鼻子靠近小杯子,轻轻扇一扇,就能闻出来。谁能说给我听,扇给我看。(请幼儿演示或集体演示)

  师:请2——3位小朋友上来闻一闻。说说闻到的是什么?

  师:验证闻的结果。出示醋让每个孩子用学的`本领扇一扇,闻一闻。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会用到醋?

  师:对了,在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加入醋会让食物更加的美味。接下去一一展示其他三样的结果。1号杯子是醋、2号杯子是酒、3号杯子是纯净水、4号杯子是花露水。

  师:生活中有很多的气味,但是有些气味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哦,比如:香烟味、油漆味闻了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哦!刚才我们用手扇着闻是能保护我们的鼻子哦,那你们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我们的鼻子吗?

  四、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师:请幼儿说一说保护鼻子的方法?幼儿回答。

  师:看保护鼻子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不能抠鼻子、不能戳鼻子、不能着凉感冒等等等等,有了你们的注意和帮忙,鼻子才能帮助我们呼吸。小朋友以后可要保护好鼻子哦!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2.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设计思路:

  秋风来了,带来了丰硕的果实,也带来了秋天的花儿朵朵 。说到菊花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见过,因为菊花在乡村随处可见。但是,能叫的出花朵的名字的孩子却很少。因此,我选择了《美丽的菊花》这节课。由于条件限制,没办法带领幼儿置身花海,所以我制作了一个PPT,带领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菊花的基础上尝试绘画菊花。

  活动准备:

  PPT、勾线笔、画纸等

  活动目标:

  1、尝试表现菊花的外形特征,并将画面画大画满。

  2、感受秋天菊花盛开的美。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

  1、秋天来了,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小朋友们看见过菊花吗?

  2、我们这里开了一个菊花展览会,看看菊花长什么样?引导幼儿从花、茎、叶几部分观察菊花的特征。看过了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请你们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可能:菊花是一根一根的;菊花像个球一样的;有的菊花是很小的,黄黄的。)

  小结:菊花有长长的花茎,大大的叶子,花开花开在顶端,叶子边缘有锯齿,花有黄、白、紫等颜色。形状多样:有的花象个球,有的花瓣象一条条萝卜丝,有的象妈妈的卷头发,有大有小,有直有弯,有宽有窄。在枝头上,花瓣细细长长。

  二、幼儿作画——大胆表现,教师进行指导。

  1、菊花真美,今天我们都来做小园丁,一起来种菊花好吗?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扮得更漂亮!

  2、先画上细细长长的花径,在花茎的两边画上大大的叶子。在花茎的顶端画放射状的花瓣,尽量画上密密的一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1)引导幼儿有顺序地画:花蕊——花瓣——花茎——叶子,并且知道画花瓣、叶子。

  (2)教师鼓励幼儿将菊花画大,将画面画满。

  三、交流讲评——美丽的菊花

  1、谁画的菊花大?谁画的菊花小?(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同伴作品)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用来布置班级环境。

  活动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篮子若干,里面分别装有青菜、白菜、菠菜、辣椒、红萝卜、西红柿等。

  2、贴有各种蔬菜的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菜市场吗?”(去过)

  师:“菜市场里都有些什么菜呀?”(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今天,钱老师也去了一趟菜市场,带了好多好多蔬菜回来,你们想看看吗?”(想)

  2、每人一种蔬菜,进行观察和讨论。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蔬菜,请你选一样自己喜欢的蔬菜,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样子的?”

  3、幼儿拿着蔬菜坐到前面,个别介绍自己的蔬菜。

  师:“我请小朋友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师:“你喜欢哪种蔬菜,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蔬菜的外形、颜色、吃法等方面来说)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介绍)

  师:“这些蔬菜都有各自的优点,所以有的小朋友喜欢这种,有的喜欢那种,那么这里到底有哪几种蔬菜呀?”

  幼:“青菜、白菜、菠菜、辣椒、红萝卜、西红柿。”

  4、扩展关于蔬菜的经验。

  师:“哇,原来有这么多种蔬菜呀,除了这些,你还见过哪些蔬菜,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土豆、花菜、胡萝卜、黄瓜、丝瓜、茄子等)

  5、幼儿操作,送蔬菜宝宝回家。

  师:“刚刚,蔬菜宝宝们玩得累了,该回家啦!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把蔬菜宝宝送回它们自己的家,你们愿意吗?”(愿意)

  (1)带领幼儿共同认识蔬菜宝宝的家。

  (2)幼儿操作

  师:“那请你找到它们的家,把它们送回去吧!”

  活动反思:

  现在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于是我设计了“一篮蔬菜”这一活动。在活动前,我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去菜场认识一下常见的蔬菜,为《一篮蔬菜》的教学的教学打下一个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一开始,我先是询问幼儿在菜场里见过哪些蔬菜?然后出示装满蔬菜的篮子,用布遮好,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并请幼儿到客人老师身上去找一找与蔬菜相同的颜色。这样做目的是达到师幼互动的'效果。

  接着我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加深对蔬菜的认识,这一环节中我还请幼儿去告诉客人老师自己喜欢吃什么,并问一问客人老师喜欢吃什么,进一步展示师幼互动的效果。其中我还出示蔬菜排行榜,让幼儿将笑脸花贴在最喜欢吃的蔬菜的下面。这样做一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蔬菜名称与外形的认识,二是教育幼儿样样蔬菜都要吃。最后,我使用《办家家》的音乐结尾,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也可以作为一个延深活动,放在表演区内让幼儿进行表演。

  在本活动中,我认为在我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这一环节中只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整体,我觉得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增设一个在每个小组里放几样蔬菜,让幼儿去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的时候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和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目标:

  1、使幼儿认识了解沙的特性

  2、通过玩沙活动,感受玩沙的乐趣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难点: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一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关于沙的用途:沙纸、沙画、沙球、沙包、沙漏等。

  2、害处:沙尘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对环境的危害。

  延伸:

  一、沙能不能种路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三、制作"沙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工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地创编“小木匠”的律动。

  2.熟悉每一乐句,初步学会按乐句做动作。

  3.做动作时注意调整与同伴间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木匠的基本工作。

  2.木匠工具若干、图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我们坐的椅子是哪里来的?谁做的?

  是怎么做出来的?要用到哪些工具?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工具,分解练习单个动作(师清唱旋律)。动作要领:

  锯木头:怎样锯才会显得更有力?

  刨木板:幅度达、夸张

  钉钉子:能否钉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怎么钉?

  刷油漆:来回刷、眼睛看着刷子

  师:木匠师傅真了不起,做工辛苦吗?一起练习擦汗的.动作。

  △木匠要把木材作成椅子,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师一次性出示图片小结:扛→锯→刨→钉→刷

  2.师:今天我们来学木匠师傅做椅子。

  ⑴师幼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⑵师:做了一张漂亮的椅子心里是什么感觉?我最后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把高兴的表情、动作做出来。(师幼第二次完整表演)

  ⑶师:现在大木匠不做了,请小木匠们来试试看,能否作出一把椅子来。(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表演,两遍)教师给完成椅子的小木匠戴帽子以示鼓励。

  ⑷问:你做的椅子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送给谁?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送给别的好朋友。(师幼第五次完整做)

  △师: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张椅子,真辛苦,收工啦,我们扛起椅子去休息吧!

  附音乐:

  噢,苏珊娜

  1=C 2|4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 | 4 4 |

  6 6 . | 55 3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

中班教案 篇7

  欣赏活动一直是音乐领域中最难把握的音乐形式。如果把音乐和故事游戏相结合,孩子就能比较轻松地感受了。许卓娅老师写的《欣赏活动》一书中有许多适合幼儿欣赏的乐曲,我选择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进行曲》——小熊运西瓜进行尝试,下面是我上完课的反思。

  活动流程:

  一、出示小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熊的特征,学习小熊走。

  “小朋友,有一只小动物来我们班级做客,看看它是谁呢?小熊有什么特征啊?你能学学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它走起路来是慢慢的,很笨重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二、讲述故事《小熊运西瓜》

  “今天小熊要去西瓜地,他准备干嘛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放录音)

  提问:“小熊是怎么去西瓜地的呀?”“它到了西瓜地里先干嘛?”“它是怎么摘的.?有没有不一样的摘法,他摘了几个西瓜?”(教师哼唱摘西瓜的乐句带领幼儿做动作,教师唱时突出每小节的第一个音,提示幼儿摘四个)“摘完西瓜发生了什么事?西瓜滚走了小熊是怎么做的?追到西瓜小熊又是怎么做的?谁来做做小熊捡西瓜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教师哼唱幼儿做动作)

  三、欣赏乐曲,教师画图谱

  “小熊运西瓜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听听看,说说这几段音乐都是小熊在干什么?”(教师放音乐,并在黑板上画出图谱,A段用短竖线表示,B段用螺旋线表示)“你能说说这几段说的是小熊在干嘛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相应的图谱后贴上小熊的图片,如小熊走,小熊摘西瓜等等)

  四、再次欣赏乐曲

  “我们再来听一遍,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五、练习西瓜滚的动作

  “如果你就是一个大西瓜你会怎么滚?”(启发幼儿表现不一样的滚的方式)

  六、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带领幼儿表现完整的音乐

  七、将幼儿分组,一组是小熊,一组是西瓜,分别表现音乐。

  教师交待幼儿在西瓜滚的时候小熊不动,小熊追西瓜的时候西瓜不动 。最后一个音小熊要和西瓜摆一个造型。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与同伴发生争执,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知道如何关心、帮助同伴。《悄悄话》这个故事正是关于同伴之间如何互相帮助,阅读这个故事能够使幼儿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学习如何关爱他人。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羊遇到困难,同伴们一起来帮忙”的故事情节,愿意在故事情境的表演中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体会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3.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故事书《悄悄话》、动物头饰、PPT、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画面,表演故事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关“悄悄话”的故事。你们看,发生什么事情了?从哪里看出是小羊家的门被堵住了?小羊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愿意来扮演这只“大吃一惊”的小羊?

  (在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一块大石头堵住了小羊家的门”,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故事画面,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搭建一个“脚手架”,使他们了解如何通过观察画面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图意,当幼儿回答“看到门上有小羊照片的牌子”时,我知道他们已经看懂了故事画面。小羊的面部表情也是我强调让幼儿重点观察的地方,从小羊的面部表情可以联想到它的心理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情境表演。)

  【师】小羊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帮它加油。石头被推开了吗?小羊想了什么办法?小羊的朋友都有谁?谁愿意来扮演这些动物朋友?

  【师】小羊、小鸡和小青蛙用尽全力去推石头,可是石头实在太重了,三个小伙伴还是推不动。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小羊却回不了家,大家帮小羊想想办法吧。

  【幼】请大象来帮忙,请鳄鱼来帮忙……请小熊来帮忙。

  【师】为什么会想到请小熊来帮忙呢?

  【幼】因为小熊的力气大。

  【师】对啊,小熊是森林里的大力士。森林里正准备举行一场动物奥运会,小熊报名参加了举重比赛,这几天小熊每天都在练习举重。当小羊它们找到小熊帮忙的时候,小熊刚练习完举重想回家睡觉。小青蛙会怎么对小熊说呢?小熊为什么没有答应帮助小羊推石头呢?

  【幼】小熊每天都在练习举重,太辛苦了,它想赶快回家睡觉。

  (在这里我增加了“小熊要参加动物奥运会”的情节,使故事更加完整,也更有利于幼儿展开想象,他们都能想到小熊并不是故意不愿帮助同伴,而是因为练习举重太辛苦了。幼儿对情境表演也很感兴趣,他们都会用简单的语言为小动物们加油:“一、二、三,用力推……”通过表演,幼儿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师】你们谁来帮小羊劝劝小熊呀?小鸡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小鸡会对小熊说什么呢?(请一个幼儿扮演小熊,教师扮演小鸡,以说悄悄话的形式告诉幼儿故事的结尾部分。

  二、听赏故事

  【师】现在,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看故事书吧。

  (我认为早期阅读重在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怎么翻书,先看哪一页等,因此我在故事录音中也加入了这部分的内容,让幼儿在听赏故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反思:

  仔细阅读了《悄悄话》这个故事后,我发现故事内容中存在着“空白点”,即“小熊不愿帮助小羊推开石头”这部分,作者没有说明小熊为什么会拒绝帮助同伴,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不够合理,而且这样的.情节安排也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通过增加一些情节以填补故事中的这一“空白点”:小熊要参加森林里的动物奥运会,每天都在练习举重,当同伴们请小熊帮忙的时候,小熊刚练完举重,觉得很累,想回家睡觉。

  在活动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以及表演故事情境上。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非常投入,始终和教师一起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当他们知道小羊、小鸡和小青蛙推不动大石头的时候,他们想到要找小熊、大象等力气大的动物来帮忙;当他们发现小熊不愿意帮助小羊的时候,就想了很多的办法来劝说小熊;当小熊推开了大石头,他们和小动物们一起欢呼雀跃,一起夸奖小熊。可以看到,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并从中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情感。

  小百科:悄悄,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另外,也表示“小声地,偷偷地”的意思。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分析:

  天期渐凉,各种各样的丝巾飘荡在大街小巷.,五颜六色,花纹各异,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实物入手,重点欣赏丝巾的图案和色彩变化,感受美,体验美.难点是尝试印染丝巾.

  活动目标:

  1. 欣赏丝巾,能从印染的图案和色彩变化中感受美,逐步养成关注美的事物的习惯。

  2. 初步了解印染的方法和特征,进一步养成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备各色印染丝巾。

  2. 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3. 宣纸.水性颜色.毛笔.展板(泡沫板)。

  4. 录音机和轻快的音乐,如“绸带舞曲”。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印染丝巾。

  请幼儿拿出自备的印染丝巾,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色彩和图案。

  2.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

  引导幼儿欣赏丝巾的图案:有的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是抽象的`几何图形…….看丝巾的颜色也会渐渐地变化:有的是红色渐渐地变成淡黄色,有的是兰色渐渐变成绿色又渐渐变成黄色……这些渐变的色彩,使丝巾显得很鲜艳也很柔和

  3. 引导幼儿观察印染丝巾的制作过程。

  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色彩柔和的丝巾是怎样印染出来的吗?现在,我们用宣纸代替丝巾来印染。先将宣纸折叠起来,(教师可与幼儿商量,启发幼儿发挥创造性,想出多种折法,教师从中选出角对角、一正一反等折发作师范。)教师再用毛笔蘸上颜料点或涂画在折叠后的宣纸上,颜色也可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在点第二种颜色时,让幼儿观察欣赏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浸透,渐渐变化。颜料稍干一会儿之后,教师打开宣纸,固定在泡沫板上,让幼儿欣赏染纸的整体效果。

  小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丝巾就是印染丝巾。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花布、裙子等。只要我们小朋友平时注意观察、欣赏,就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

  4.用印染丝巾装扮自己。

  教师:你们的印染丝巾真漂亮,你们想不想用丝巾把自己装扮起来,开革化装舞会?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丝巾装扮自己。如系在腰间当裙子,披在臂膀上当飞翼,顶在头上当面纱、、、、、、

  放音乐“绸带舞曲”,幼儿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自由地跳舞。

  活动延伸

  1. 教师可在美工角提供宣纸和颜料,辅助幼儿自己操作,初步学习印染的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可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印染的花布、裙子等。.由[]为您整理,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