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大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自主探索找出3的两种分合方法,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正确的按数取物,学习3的加减法,会书写数字3。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数字1、2、3和分合号、加减、等号、加减算的式卡片若干,小动物卡片或教师教学资源,铅笔,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乐;幼儿学习资源?第18-19页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3的组成。
(1)老师手中有3个玩具,请点数老师手中的玩具。请幼儿说一说两种不同的分合方法,并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师拼摆3的.分合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合式,理解两部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如3可以分成2和1,也可以分成1和2。
2.游戏“找朋友”,复习巩固3的组成。
将幼儿分成5组,请每组幼儿每人手里拿一个数字1或者2,听音乐“找朋友”,去找一个和自己手中数字凑起来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后握手、敬礼动作。“再见”时,两人交换数字卡片继续进行游戏,听音乐各组轮流进行。
3.引导幼儿操作自己手里的小动物卡片,学习3的加减法。
(1)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根据应用题内容取相应的小动物卡片,拼摆出算数式。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来了一只,请问草地上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狗?”
(2)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达的意思。重点掌握“又跑来”是增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飞走了”是“减少”的意思,用减法计算。
4.指导幼儿在田子格纸上书写数字3,掌握3像耳朵的样子,提示幼儿在左半格写。
活动反思: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猜拳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游戏,当遇到意见不统一或者玩具不够分配时,他们会自发地用猜拳的方式来做决定。但是在猜拳的过程中往往会为输赢而引起争执,原因之一就是比几次,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常常会有孩子故意赖皮,最终谁输谁赢搞不清。“谁是猜拳高手”的活动就是帮助孩子们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学习使用统计的方法来记录比赛的结果,从而体验统计给人们的游戏、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游戏过程及结果,并尝试集体制作简单统计表。
2.感知统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萌发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笔若干;“猜拳高手统计表”若干;制作统计表的各种标记及材料;三张内容不同的统计表。
活动过程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师幼互动游戏。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猜拳游戏吗?
你们当中谁是猜拳高手呢?一起来比一比!
2.幼儿两两游戏。
师: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更厉害。
(评析:活动一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谁是猜拳高手”的悬念,通过师幼间的互动以及伙伴间的游戏较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自由讲述游戏情况。
师:刚才你和好朋友比了几次,你赢了几次?
(评析:在孩子们的表述中自然而然发现问题和困难,比如一共比几次没有达成共识,比赛次数太多搞不清,两人输赢的次数出现偏差,没有裁判难定输赢等等。)
4.师:是啊,怎样能让很多人一下就能清楚地知道你们是怎样比赛的呢?(幼儿讲述、集体讨论)
(评析: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孩子们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如记下来、画下来、贴五角星等等,最终达成“把比赛的过程记录下来”就能让很多人一目了然的共识。)
动脑思考,初步尝试
1.提供统计材料,幼儿两两讨论统计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纸、笔还有贴纸等。现在请你和朋友商量一下,比赛时准备怎样来记录呢?
(评析:第一次记录基于每个孩子已有经验具有差异性的考虑,教师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记录的方法和工具,尝试进行记录。让孩子的已有经验得到回忆和运用,为下-个梳理环节的开展做好准备。)
2.教师明确比赛规则。
①两个朋友进行比赛;
②比赛情况记录在一张纸上;
③听到铃声比赛结束。两个好朋友分工合作:一个收拾材料,一个上前贴记录纸。
(评析: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也要注意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这里教师一连提了三点操作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活动有序有质地进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做事秩序感。)
3.幼儿第二次游戏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
探索方法,集体优化
1.展示幼儿记录表。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并对此进行引导和梳理。
师:刚才的比赛真精彩,你们已经用自己的方法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了下来。现在说说看,你是怎样来记录的呢?
(评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对教师教育机智的考量。因为幼儿的记录可谓五花八门,是教师不可预设的。在幼儿讲述时,教师既要尊重幼儿,又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向,积极帮助、优化他们的原有经验,提炼出统计表的各种要素,如比赛名称、比赛选手的学号或姓名、比赛次数、胜利的总数等,最后形成一张“猜拳高手”统计表。各种记录的要素都是来源于幼儿自己的原有经验,这样才能凸显出此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引导幼儿认真地倾听,建立有序的课堂,保障活动的有效性。)
结合幼儿的原有经验,集体讨论制作统计表。如:通过讨论,比赛的整个过程可以用表格来显现,出示一张空白表格,这张表格是用来记录猜拳比赛的。在表格上方贴上比赛的内容。接着幼儿每说到一个元素教师就用卡通符号的形式来表示:比赛的最终输赢用手形V来表示,比赛者姓名用娃娃笑脸来表示,比赛的次数用数字来表示。
3.教师小结: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为比赛设计了一张“猜拳高手”统计表。我们的表上需要有比赛名称、比赛选手的学号或姓名、比赛次数以及胜利的总数。
验证使用,体验便捷
1.师幼商讨记录符号。
师:我们用什么标记来记录呢?赢了怎么记?输了怎么记?打成平手又怎么记呢?
(评析:这一系列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孩子的意愿能自由达成。比如:有的.说用不同的形状做标记来记录,有的说用打钩和打叉的标记来记录,还有的说用数字来记录,赢了加1分,输了减1分等等。)
2.教师与一幼儿互动游戏,进行示范记录。
(师幼比赛记录结束后)师:从表格上看是谁和谁在比赛呢?比了几次?比赛结果是怎么样的?
(评析:师幼之间的比赛,将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看着比赛孩子们自己也跃跃欲试。观看比赛以及记录的过程,不仅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记录统计表的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新的统计表能让比赛过程和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2.提供新的统计表,幼儿再次找朋友.两人一组游戏并进行记录。
3.展示各组统计表,观察并说说他人的游戏情况。
(评析:在这次比赛后,孩子们饶有兴致地相互查看他人的统计表,在表上了解他人的游戏情况,真切感知统计表的使用给游戏带来的方便。)
4.教师小结:有了这张统计表,让我们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看来统计的方法很有用。
迁移经验,融入生活
师:统计的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我们的游戏中,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
师幼共同讨论、讲述:生活中的统计表是怎样记录的。
(评析:在这里教师出示的三张生活中的统计表,如奥运会奖牌榜、九月天气统计表等,能让幼儿回归到生活中来,在生活中了解统计表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统计无处不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找一找不同的统计表,把它介绍给小伙伴们。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存在有规律排序的现象,如在衣服、窗帘、璧纸的图案。有序排列的图案美化物品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排序规律的好奇心。活动中通过设置游戏情境,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 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进一步启发幼儿用多种排列方式设计项链和彩环,体验将物品有规律排列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2.大胆创新,探索按多种规律排序。
3.体验事物重复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雪花片幼儿每人 1 份,红、蓝彩珠,绳子,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2.教室中悬挂红、绿两色按递增和递减规律交替、重复做成的两条彩旗挂饰。
【活动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排序的兴趣。
(1)出示“小熊的新房”图片,请幼儿观察有规律的地方。
提问:小熊的住处有哪些有规律的地方?例如:屋顶色块是按红、红、黄的顺序,小路鹅卵石按照2 大3 小的顺序,小动物排队是按小猴、
小兔、小兔、小狗的顺序,大山是按照 2 小 1 大、3 小 1 大、4 小 1 大的顺序,蝴蝶是按两只向上飞两只向下飞的顺序等。
(2)引导幼儿梳理、记录排序的多种方法。
小结:小熊的新住处布置得很有规律,有的是按 ABBBABBB 式交替、重复地排列的,有的是按 AB ABBABBBABBBB 式递增排列的。
2.引导幼儿分组设计排列顺序。
(1)为小熊家门前的小路铺设有规律的路面。
提问:怎样用雪花片帮助小熊铺设一条漂亮的小路?
鼓励幼儿按雪花片的数量或颜色交替变化的规律铺设。
(2)请幼儿帮助动物们做项链送给小熊。
请幼儿用长绳穿彩珠做成项链,比一比谁穿得漂亮。引导幼儿按交替、重复的规律穿珠。例如:按红珠子的'数量不变、蓝珠子逐一增加的规律穿珠子。
3.鼓励幼儿交流作品,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1)请个别幼儿完整介绍自己铺设的小路或设计的项链的创作规律。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同伴设计的规律。
4.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事物重复变化的乐趣。
提问: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地方有交替、重复排列的现象?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用有规律的排序?
小结:生活中的很多地方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
例如:家里的窗帘、被单的图案,公园里摆放的花盆,婚礼上的气球拱门等。事物的重复、交替变化装扮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男孩和女孩身体器官等方面的不同,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
2 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 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学会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操作材料4份。
活动过程
1 游戏“找朋友”,调动幼儿对异性同伴的观察兴趣。
(1)游戏要求:男孩子必须找女孩子做朋友,女孩子必须找男孩子做朋友。
(2)提问:你怎么知道你的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2 引导幼儿讨论男孩和女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提问:男孩和女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提问:男孩喜欢玩些什么?女孩喜欢玩些什么?
(3)教师小结:男孩和女孩在体貌、穿着和兴趣爱好方面都有许多的不同。
3 出示男孩、女孩身体图片,从身体部位(特别是生殖器官)以及如厕习惯人手,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男女的区别。
(1)初步引导幼儿认识生殖器官,认识其名称。
(2)提问:男孩怎么上厕所?女孩呢?为什么?
4 分组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引导幼儿主要从卫生习惯、自我保护等方面进行讨论。
5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除了爸爸、妈妈和医生,任何人不能接触自己的生殖器官;男女有别,有些事情男、女要分开做。
6 请幼儿回家把本次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和爸爸、妈妈进行交流,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亲子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共同创作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学习用从里向外和从外向里的方法旋转线表现卷卷的羊毛。
2、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添画活动。
3、认真细心地进行添画活动,对添画羊毛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画有绵羊的画纸。
2、蜡笔若干。
3、毛绒绒的绵羊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绵羊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绵羊身上有什么?
二、引导与探索。
引导幼儿探索表现羊毛的方法,学习用螺旋形线表现卷卷的羊毛。引导幼儿观察羊毛,了解其形状特征。
1、师:羊毛是什么样子的?(一圈一圈卷起来的)看上去像什么?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用笔从中间往外一圈一圈地画羊毛,边画边说:“卷羊毛,卷羊毛,沿着圆圈走走走,从里往外走)
2、提问:刚才老师是怎样画羊毛的?还可以怎样画卷卷的羊毛?
启发幼儿想出:从外往里画卷卷的羊毛,还可以顺时针、逆时针等。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来,画一画羊毛。
三、引导与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中的'画面,启发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可爱的绵羊身上还少什么?羊毛是什么样子的?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给白色的绵羊添画许多卷卷的羊毛,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画羊毛时要画在小绵羊身上,画满,不要画到别的地方。
(2)你可以用从外到里画,也可以从里往外画,圈圈之间的距离要差不多大。
五、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
1、你觉得哪只小绵羊身上的衣服最漂亮?为什么?
2、教师比较2~3种画法,请幼儿简单介绍作画方法。
大班教案 篇6
一、主题的产生
一天,朱老师买来了几只鸽子准备放到幼儿园的饲养角里,在经过我们班时,就给我们班孩子看了看,问他们认不认识,孩子们一看,都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说:“是鸽子。”有的孩子还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他们村里也有人家养鸽子的,很好玩。有的说鸽子还会送信,能认出自己的家。于是,讨论有关鸽子的话题开始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就趁机抓住“鸽子”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编制了主题网络。
二、实施过程
活动一:鸽子的外形特征(研究人数:11人)
当我将鸽子带到教室里时,这组孩子都发现了鸽子身上的颜色不同。殷凯首先说:“怎么鸽子有白的,有灰的,还有黑的呢?”“是呀,鸽子真有这么多的颜色。”卢菊娟接着说,这时,琨琨又说:“你们看,鸽子眼睛圆圆的,上面没有睫毛。”“对”很多小朋友都肯定了这一点。栋梁说:“它的嘴是尖尖的,奶奶说过,它也会捉虫子。”眭嘉莉指着鸽子的脚说:“它的.脚步也是尖尖的。”这时孩子们都围着鸽子看,有个孩子还伸手去摸鸽子,但鸽子却躲开了。我走到他们面前,建议他们打开笼子,让鸽子出来走一走。“不行!”华昱急忙拉住了我的手,“它会飞走的。”“没关系,那我们来想个办法,让它飞不起来。”这时孩子们就议论开了,“给东西它吃。”“用绳子拴住它。”聪聪说:“我奶奶开刀时,人家送来鸽子,妈妈就把它的翅膀给剪了一点,它就不能飞了。”这时,我及时对孩子们说:“那我们就来试试看。”说完,有的找绳子,有的拿剪刀。就在我要剪的时候,华昱又说:“不行,它会流血的。”我说:“我们试试看。”孩子们紧张地看着我,我用剪刀轻轻地、很小心地剪掉鸽子翅膀上的一段羽毛,“没有流血!”孩子们更开心了,这时华昱拿来一粒黄豆,给鸽子吃,鸽子也许太紧张了,没有吃。栋梁说:“它不吃豆,喜欢吃米。”“不对,它喜欢吃稻。”孩子们又争论开了。于是我布置孩子们回家找一找鸽子喜欢吃的食物。
(通过这一观察活动,孩子们很快了解鸽子的外形特征,并且对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可见,孩子们求知欲望是很强的,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去引导他们,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二:关于鸽子的生活习性及食物(研究人数:12人)
这组小朋友在观察鸽子时,发现鸽子在咕咕地叫,有的说鸽子肚子饿了,有的说它害怕了,忽然,陈剑如捂住鼻子喊道:“鸽子大便了!”孩子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赶紧把头伸过来看,“真的,真有呢。”殷浩看后又证实了一下,于是孩子们就一直盯着鸽子的尾部看,在不到二十分钟时间里,鸽子大便了三次。孩子们忍不住大笑说:“它的大便真多呀,这么一会儿,大便三次呢。”王文雅问道:“它吃了什么呀,怎么大便这么多?”“它吃黄豆。”王文瀚说道,“还吃玉米。”“还吃吃稻子和麦子,还有米,还要放点水给它喝。”家里卖鸽子的欢欢像小老师一样向大家介绍。“那它怎么一下拉三次?”“它肯定吃得太多了,所以今天总是拉肚子。”王文雅肯定地说。
(这组小朋友对鸽子排便非常感兴趣,一直在看鸽子排便,这是我所想不到的,虽然孩子们没有更深地去发现鸽子的其它生活习性,但孩子们都知道鸽子为什么排便间隔时间短的原因了,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很开心。)
活动三:鸽子的用途(研究人数:4人)
当这组孩子看到鸽子的时候,孙姝敏异常兴奋,很神气地告诉大家:“昨天,我爸爸就杀了一只鸽子给我妈妈吃。”“你爸爸为什么要杀鸽子给你妈妈吃?”“因为我妈妈住院开刀,阿姨说开刀就要吃鸽子。”“为什么呢?”天瑜又问道,孙姝敏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王文瀚插过来说:“因为它会送信,而且还会自己回来,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他是养鸽子的。”王文瀚虽然答非所问,但这个话题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在一起围着鸽子听王文瀚给他们讲鸽子送信呢。
(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交谈,发现了孩子还是很关注周围的事物的。)
评析:
从“鸽子”这一方案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兴趣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探索活动与教师预定的目标也不尽一致,作为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应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根据,我们只能是活动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我们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并及时引导孩子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大班教案 篇7
英语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Englishsong“Doyouknowthefireman”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节奏特点,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用英文演唱,游戏。
2、结合图片实物了解歌曲中人物的职业。
活动准备:
1,图片:医生、护士、警察、司机、厨师
2,玩具:听诊器、注射器、枪、方向盘、锅铲玩具箱
3,已掌握一些职业的名称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候,引出主题,并复习以前掌握的人物职业名称。
T:Hello,boysandgirls.
C:Hello,Jane.
T:Youraremygoodfriends.butIhavelotsoffriends.
Gue!Whoarethey?
(逐一出示图片,引出新单词——fireman.)
T:what’sher/hisjob?
C:she/heisadoctor/nurse/policeman/cooker/driver.
2、发现新的图片,接触新名称——fireman.
由教师的提问:what’shisjob?引发小朋友关于消防员工作的讨论,了解他们的`辛苦和勇敢。T:so,ifsomeoneaskme:Doyouknowthefireman?Icansay:oh,heismybestfriend.
3、结合图片欣赏歌曲。Listentothetape,andshowkidsthepicture.
4、Teachersingsasongagain.
---Doyouknowthefireman?(向左边幼儿做出询问的表情和动作)
---Thefireman,thefireman?(手指图片)
---Doyouknowthefireman?(向右边幼儿做出询问的表情和动作)
---Oh,heismybestfriend.(先指图片再指自己)
5、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将听到的词句反馈出来。教师特别讲解Doyouknowxxx的用法,以及bestfriend的含义。
6、集体演唱歌曲。
7、分小组选择不同图片,改编歌词,自编动作演唱。
8、玩游戏:Doyouknow
大家问一个幼儿Doyouknowdoctor?这个幼儿就从玩具箱中摸出相应的玩具听诊器,作看病的动作。
延伸活动:
布置一个装扮区,提供各种职业的服装和用具,幼儿在自由装扮中,加深对各种职业的了解,并用到相应的对话。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敲敲打打中了解小型乐器的多样性,感受“多与少”“静与响”“快与慢”的表达。
2、充分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1、小型打击乐器2、装乐器的盒子和篮子3、地垫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找百宝箱1、听音乐入场我们听着音乐走进森林,一起去寻宝吧。(音乐慢,慢慢走,音乐快,小跑)2、打开百宝箱,寻找乐器我们猜猜这里会是什么?(动一动)3、布置音乐岛请你拿出乐器,它是怎么唱歌的?请你把它放在那。
二、游戏:音乐岛之旅1、介绍游戏规则:
请你听着鼓声,鼓声响起,你可以在音乐岛之间旅行,鼓声停,请你停留在一座岛上玩玩岛上的乐器。
2、师敲鼓,幼儿游戏,指导幼儿玩乐器的方法(提醒幼儿选择不同的小岛游玩)3、师弹奏曲子,幼儿跟随敲击乐器。
4、小结:真的像刚才有的朋友介绍的,我们的乐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摇的。
三、根据指挥的指令演奏乐器1、这里有块丝巾,我的丝巾会变长也会变短,变长的话可以怎么表示呢?变短的时候可以怎么表示?
(幼儿随着丝巾的变动玩乐器)2、这里又有块纱巾,风来了她会飘,请你们看着纱巾的飘动玩乐器。
3、请看了我的手敲乐器。
4、请个别幼儿指挥。
四、游戏:魔法森林1、规则:森林里长着许多大树,结出奇怪的“果实”。当风吹过,魔法森林就开始歌唱。我们每个孩子是森林里的一颗大树。老师在“树”上挂满了乐器。丝巾在森林中飘起就被认为是有风吹过,风有大有小,风一吹,“树”上的乐器就会想起。
2、幼儿控制风,角色更换。
五、整理百宝箱跟随音乐把乐器放入百宝箱。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针对学前班的孩子,凡事依靠父母,生活不也能自理,也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在即将不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时,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真正的在生活上能自理。
活动目标
1、认知方面,让孩子们基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
2、情感方面,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领略团队的力量。
3、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掌握系鞋带的具体方法,如何去带动孩子的兴趣,主动去尝试系鞋带,加强孩子们的耐心,克服为难情绪。
活动准备
《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小白兔头饰一个,大号的红色鞋子一双,闪光纸制作的鞋子数只,鞋带数根。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老师扮小白兔,穿着红色的大号鞋子(有一只没系好鞋带),摇摇晃晃的给孩子们打招呼,
(摇晃的动作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2,随着故意的摔倒,音乐停止,老师大哭,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红色的鞋子上,老师提问,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的所在,
有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时,抓住这个契机,
3,提问,如果鞋带没系好,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们自由的表演,互相模拟滑稽可笑的样子。
4,引发怎样去系鞋带?
5,通过儿歌和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怎样系鞋带?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系鞋带(两条小虫子,转山洞,变呀变,
变成两只兔耳朵,折呀折,绕一绕,弯一弯呀,拉亚啦,拉出蝴蝶飞飞飞!)
6,分发材料,分组练习,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发扬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7、展示区,比比看,哪一组的鞋带最漂亮
活动延伸:
可以带领孩子们用手指穿着鞋子进行角色游戏的表演;还可以用废报纸来制作鞋带和鞋子。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选择材料时,不够新颖,应采取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报纸制作鞋子,这样他们更能提高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的思维不够巧妙,具体的细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乃至整个活动有些按部就班的感觉;
第三,在情感方面的引导有些欠缺,未能带动孩子和激发孩子去学会生活自理的兴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8-16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精选]大班教案10-13
【经典】大班教案08-10
【精选】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大班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