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07 13:01:3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优选【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优选【5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的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小溪流》的活泼与流畅。

  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熟悉游戏规则,按规则与同伴合作游戏。

  3、用匹配的原则找朋友,并感受一起穿越“障碍”流向“大海”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并有用身体做障碍和穿越“障碍”的经验。

  2、将幼儿椅子围成圆形。

  3、“小溪流”颜色标记卡红、蓝、黄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一遍。

  (二)玩音乐游戏:《小溪流》

  1、教师扮演小溪流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并讨论:

  ——老师在前奏部分做了什么?(在山头上等待)

  ——唱歌曲前两句时怎么做的?(绕椅子跑,然后跳两次)

  说完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唱着这两句试着做一做。

  ——老师是在哪一句邀请的朋友?(流进河,流进江)邀请时怎么做的?(邀请手势)

  ——被邀请到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跑到小溪流身后继续游戏)

  ——最后怎么做的`?(和找到的朋友抱一抱)

  教师总结游戏规则:一人当小溪流(邀请人),在音乐的前半部分绕椅子,唱到“流进河”和“流进江”时邀请一个朋友跟着一起游戏。

  2、找一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来玩游戏1次。(跟琴唱)(其他小朋友要一起演唱,谁唱的好,小溪流就就回找他做朋友了)

  3、找两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玩游戏2次。(可以播放音乐)

  师:如出现两个人同时邀请一个人,该怎么办?(可以就近迅速换一个朋友邀请)

  (三)增加匹配规则,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1、出示标记卡,教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匹配规则:

  师:“小溪流”去找“大海”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却不是,哪谁才是“小溪流”的朋友呢?我这里有一个红色标记,把你们的标记从小椅子后面拿出来贴在手心上,藏起来,等领头的小溪流去邀请你的时候,你才可以拿出来看。现在看一看赵老师是怎么确定谁是我的朋友的?(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有着相同颜色标记的才是好朋友)

  2、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一段歌曲)

  3、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两段歌曲)

  师:第一段结束后在间奏时请你做小溪流跳舞的动作,第二段一开始唱歌词,就跟着你小溪流继续找朋友。(跳舞时注意不要和其他小溪发生碰撞)

  (四)创编“障碍”动作,并穿越“障碍进行游戏

  1、创编“障碍”动作和穿越“障碍的动作

  师:小溪流在找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你们想一想怎么用身体做出各种障碍?(和其他伙伴合作做障碍)

  2、遇到这些“障碍”,“小溪流”可以怎么过去?(绕,钻,跳……)

  3、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三名幼儿扮演小溪流;另一组幼儿作为被邀请的人;第三组六名幼儿用身体动作创造出各种障碍。

  4、评价及自我评价,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哪里还做的不够好,教师帮助总结经验,并再次进行游戏。

  5、完整的边唱歌曲边合作进行游戏。游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进行的3-4次。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让幼儿在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中去探索是最好的方法,因此,特设计了 《奇妙的影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究影子的成因,初步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之间的关系。

  2、能合理进行光与影子关系的猜想,并乐于操作、验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光线较暗的`教室、手电筒、各种玩具、布娃娃、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事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

  二、组织幼儿操作实验,了解影子的成因。

  1、教师结合经验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在什么地方没有影子?

  2、幼儿拿出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的实验,看看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其中)

  理解影子的成因之一: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没有光的地方没有影子。

  3、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实验,拿手电筒照玩具和手,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影子与物体和光三者的关系。

  发现影子的成因之二:不透光的物体遮住了光才会有影子。

  三、幼儿操作探索,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距离、位置有关。

  幼儿两人一组,用手电筒做光源从远近不同的距离、高低不同角度照射布娃娃,观察布娃娃影子的大小变化,并做好记录。

  小结:当光离物体近时,影子变大。离物体远的时候,影子变小,光从低处照相物体的时候,物体变大,从高处照相物体的时候,物体变小。

  四、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让幼儿知道有光才会有影子的道理。教师小结:太阳光、月光、灯光、烛光等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五、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卡纸剪得西游记人物卡片、手电筒等,组织幼儿玩皮影戏的游戏,继续探索光与影的秘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首先抓住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孩子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通过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的秘密等问题。

  其次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让幼儿获得了关于影子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并引导幼儿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使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探索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一年有365天,有12个月,12个月有大月小月,一个月多少天。

  3、对日历有兴趣,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重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

  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活动准备

  “日历”谜语 日历图片 人手一份日历 统计记录表

  孩子的作业单:

  1、改正作业单中错误的月份日期

  2、将没有写完的月份日期完成

  3、摆放月份日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

  一物生来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 年底剩下一张皮。

  二、基本部分:认识日历

  1、认识日历,感知年月日关系

  出示日历图片,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哪年的日历?你从哪里看到的?

  提问:我们看到上面有好多数字,那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

  提问:我们还看到除了小的数字还有什么?引导孩子感知月。

  提问:那你知道共有多少个月?分别是几月到几月?

  小结:通过观看我们知道了我们看到的这组数字是多少就是那一年,一年有365天,一年有12个月。

  2、感知大月、小月

  (1)提问:我们看到一年有12个月,那每个月的日期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幼答

  (2)这些月到底有多少天我们一起进行统计,请幼儿看自己的`日历进行统计。(教师讲解记录表)

  (3)针对统计结果进行集体讲述。

  (4)我们将有31天的月份起名叫大月,那30天的就应该是什么?(小月)。

  和孩子一起说出大约有哪些月,小月有哪些月。

  (5)游戏:我说月份,你说大小月。

  3、感知2月份

  提问:我们刚才还有一个月没有记录,是那个月?他有多少天?

  小结:2月份是非常特别的一个月,它是会变化的,它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当它是28天时一年是365天,我们说它是平年,当它是29天时,一年就是366天,就变成了闰年。

  4、分组:

  (1)改正作业单中错误的月份日期

  (2)将没有写完的月份日期完成

  (3)摆放月份,再次巩固对大小月的认识。(对能力较弱的孩子)

  5、作业讲评:分为小组互评和师友讲评。

  三、结束部分:讨论珍惜时间

  讨论:我们今天认识了日历,那你知道日历是表示什么的吗?(时间),那我们小朋友要如何珍惜时间呢?师对此进行小结。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特征和用途。

  2、用各种角度对鞋子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鞋子若干双。

  2、脚的头饰一个。

  3、映有表格的白纸、标记若干、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头带脚的头饰出现,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脚”询问幼儿“我的朋友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用?”

  三、给鞋子分类。

  1、讨论:鞋子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2、出示表格,请幼儿观察、向幼儿讲解。

  (1)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要求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鞋子进行分类。

  (2)展示幼儿记录的表格,并且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能根据鞋子的用途进行分类,活动中气氛活跃。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剪、贴、画各种手段装饰或制作鞋子,让幼儿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态度,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操作活动,要求

  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使用剪刀,进行剪贴活动。

  3、养成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水彩笔、画纸、蜡笔、皱纹纸等。

  2、鞋底若干、彩纸、皱纹纸编成的麻花辫。

  3、可以装饰的鞋子,如白球鞋、拖鞋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向幼儿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分组制作。

  三、赠送礼物,共同分享快乐。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2、会辨认圆柱体的物体,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3、发展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圆柱体的积木若干;

  2、操作册:第6册P53。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摸摸**快回来。圆圈中摆放若干大砖块、大积木、易拉罐。幼儿听音乐在圆圈周围自由走动。

  2、集体活动。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感知圆柱体。

  请一名幼儿把双手伸到相中选中一个几何体,摸一摸、想一想,充分感知后大声地向其他幼儿描述魔道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认识圆柱体。

  游戏继续进行,当幼儿摸到圆柱体,经过描述后,其他幼儿不能准确猜出是什么几何体时,教师举起圆柱体,告诉幼儿:这种形体叫圆柱体。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和圆柱体的积木相同形体的物品,通过自有触摸和摆弄,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试着滚动圆柱体和球体,观察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并尝试从写披上向下滚,看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3、完成操作册。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册习题。

  (2)分发幼儿操作册,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

  (3)教师批改幼儿操作册,错误的地方督促幼儿订正。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指导幼儿参观学习同伴的活动成果,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经典)08-26

(精选)大班教案08-29

(精选)大班教案09-19

大班教案(经典)09-04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精选】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大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