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热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具体步骤
一、朗读课文,复习回顾。
1、背诵课文《水乡歌》,注意: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掌握飘、新的书写
练习:连一连,组成新字,再组词
巾 斤 票 竹 壮 口
衣 凡 风 自 亲 罗
填上合适的词
一( )河 一( )白帆 一( )池塘 一( )船
一( )歌曲 一( )宝石
写出带点字词的反义词。
歌儿唱着水乡的新生活
水乡什么多?
水乡真是美丽极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水乡有三多,( )多,( )多、( )多。描写水乡水多的诗句是( )。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白帆片片像云朵。
丹顶鹤的头顶像
弯弯的'月儿像
小朋友的笑脸像
2、齐读课文《云房子》,能够正确流利的背诵,正确区分要 耍的书写。
区别 净 静 及 极 级
洁( ) 安( ) ( )时 年( ) 南( )
( )悄悄 干( ) 来不() 阶( )
给句子正确的加上标点:咦 云房子变小了 云房子不见了
哇 这么多白云 我们来造云房子
没有了 没有了
4、齐读课文《夕阳真美》,复习生字词,正确背诵课文,了解沉、夕阳、傍晚的反义词,区分:蓝 兰
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客( ) 芒 ( ) 装 ( )
容( ) 忙 ( ) 壮( )
照样子写句子:(笑咪咪)的太阳
天上有一个笑咪咪的太阳。
( )的蓝天
( )的阳光
二、复习《练习8》,会正确粘贴春联。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人们欢天喜地的过年,会让你想到哪些成语?
三、听写本单元词语。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小标题的含义。学习课文用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众多资料的方法。
2、品读文章用优美准确的语言生动地表示了维吾尔族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维吾尔民族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标题的内涵和特点,学习用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众多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维吾尔风情的图片和维吾尔民歌(如:文中提到的《达坂城的姑娘》)
2、同学观看和倾听之后,感受维吾尔民族的特点。
3、用自身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维吾尔民族和人名的特点。
4、对于一个不曾接触过的少数民族,播放介绍该民族风情的图片和民歌,能够真切而又具体的感受他们的.民族风情。这样做能让同学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二、初步感知
要求同学分成四组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并考虑:
1、课文每一局部内容分别介绍了维吾尔族的哪些特点。
2、你是从课文中那些地方很快发现这些特点的。
3、能否用维吾尔族的特点直接替代原文的小标题:
同学分组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交流发言。
整体掌握课文。让同学关注到小标题及其所起的作用,理解小标题的内涵及其含蓄之美。
三、研读课文
要求同学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哪写地方的描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同学默读课文。自由交流发言。
让同学沉溺到文本中。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语言的美,更进一步的体会维吾尔族的特点。
四、深化课文
你认为维吾尔族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同学交流发言。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走出来,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文中的关键句,再次深入掌握课文,理解作者对维吾尔民族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课内拓展
1、回顾曾看过的课外阅读《我爱相声》,结合课后知识点“行文中的小标题”,让同学对小标题这种形式的认识更为深刻。
2、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同学对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交流自身的看法。
3、通过对比交流,同学能试着去尝试写作,运用小标题的形式。
六、课外拓展
1、作业安排:
()的新赵巷,我爱()。
2、课外交流:
第一题以身边的生活为例,可以采用横式结构。第二题可采用纵式结构,并可以仿写。
语文教案 篇3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熟悉文章内容。。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斑羚飞渡的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初读课文,正字音、字形,解释词义。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悲怆()娴熟()逞能()肌腱()
恍惚()迥然不同()参差()眼花缭乱()
(2)解释下列词语
1娴熟:
2恍惚:
3进退维谷:
4迥然不同:
5一尘不染:
6略胜一筹:
2、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原名,祖籍,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二、自主学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复述)
3、斑羚为什么要飞渡?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斑羚没有姓名,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
2、文中所描绘的斑羚是一群怎样的斑羚?
一、预习导学
1、听写生字、生词。
2、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是飞渡的过程)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不看动物世界?
师: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动物世界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西藏,一天,一只肥硕的藏羚羊被猎人发现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逃跑,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跪下了。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他的眼中流了出来。猎人呢,并没有被他的怜悯所打动。枪声响起,藏羚羊应声倒地,到最后仍是跪拜的姿势,两行泪迹仍然清晰的流着。
同学们,请同学们猜猜看,藏羚羊为什么下跪,是怕死吗?
不是
师:随着猎人对他的开膛扒皮,一切便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这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他已经成形了。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体给猎人下跪,是在祈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
师;我被这慈母的跪拜深深地震撼了。可见,在动物的世界里,
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与厚意。
师:今天,我么么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再一次将这动物世界中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献给大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课文内容(重点强调怎么飞渡过去的,学生复述完以后,赏析FLASH,电脑演示飞渡的全过程)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斑羚飞渡的悲壮美,课文中的第几段把斑羚飞渡的过程写的最具体?是不是课文中的第九段?(这样悲壮的一幕,作者是怎样把他写的生动、真实、感人呢?)我们一块来赏析这一段。(课文中的第九段之所以把斑羚飞渡的悲壮美写的如此)
(三)质疑,交流,探讨课文第九段。
1.找出主要的动词。找出运用修辞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这些动词那你写得好,不用这些动词或者换掉好不好。
生:不能。
师:对,这些动词能够把斑羚飞渡的过程具体而又生动。那么再读这些动词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生:重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下,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教师评价学生朗读的内容
师:又写了哪些比喻句呢?
生:读出比喻句。
四、拓展训练
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和动物和谐共处?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记本课字词。
2、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复述斑羚的故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品读斑羚飞渡的细节描写,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3、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4、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2、领会动物之间老斑羚那种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悲壮,体会文章深刻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或内容是哪里?说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2、文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很是精彩,而14、15两段则运用了________描写,它通过作者的________,赞美了斑羚的精神。
二、自主学习
根据你预习课文的情况,在头脑中快速地组织一下,准备复述课文。(可从斑羚为什么要飞渡、斑羚用什么方法飞渡、斑羚飞渡的结果怎样三方面来组织语言)
二、合作研究
1、文章那么多只斑羚飞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2、老斑羚是被迫这样的吗?还是心甘情愿的选择?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且思考一下从老斑羚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
3、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4、文中“彩虹”这一意象一共出现了几次?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且说一下“彩虹”的作用。
三、小结
通过本文学习我们从斑羚身上能学到哪些品质?从人身上我们又能想到哪些呢?
从斑羚身上我们能学到:
从人身上我们又能想
四、拓展练习
藏羚羊跪拜
一天大清早,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突然瞅见两步之远对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汨从藏羚羊眼里流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
此时藏羚羊给老猎人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板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汨迹了然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下跪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方才明白为什麽那只藏羚羊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一条命,以保全怀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啊!
于是,老猎人明白了:原来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于是;老猎人停下了手头的活儿。当天,老猎人再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生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了,再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读完这篇关于藏羚羊的文章之后,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节课的欣赏歌曲《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大师贝多 芬对人类音乐艺术的伟大贡献。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模仿、感知 和创新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及肢体间的协调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 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课 型:综合型
教学重点:
1、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贝多芬、 学习贝多芬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生观。
2、感受4/4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应用到歌曲当中去。
教学难点:
1、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弱拍起的唱法,注意节奏的稳、准。
2、在歌曲中能够唱出强弱感觉。
教学方法:
分组竞赛的情境式教学法。
教 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电子琴、录音机、实物幻灯。
教材及学生分析: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词取自德国大诗人席勒于1785年所写的同名诗。把声乐放进交响乐里,在贝多芬的那个时代是一种大胆的创造。由于原唱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且听的`不是很清楚,为了不使学生有枯燥的感觉,我在网上下载了学生乐于接受的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欢乐颂》给学生欣赏。初一的学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了使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我设计了四轮竟赛贯穿整节课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了附和学生爱唱流行歌曲的心理,选取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健康向上、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加入本节课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 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并向我校教改课题《情境式教学法》靠拢,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主题音乐,我选用了初中一年级音乐课本第三课的欣赏必听曲目《欢乐颂》和学生们喜欢的流行并健康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进行教材的重组和加工,并在整节课中始终贯穿分组竞赛的情境式的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在欣赏歌曲中引领学生加入动作感受4/4拍子的强弱规律。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 会写7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
2、 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 结合插图,体会诗中的趣味,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代表希望的,你们喜欢春天吗?
2、谁能背出有关春天的诗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咏柳》
齐读课题,师注意正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
2、师逐句领读古诗。
3、学生同桌之间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
1、 读诗的题目,学习生字“咏柳”。注意“柳”的笔顺。
2、 同偏旁识字。“绿”“绦”
3、 区别字识字。
(四)反复诵读,体味情感。
1、 学生自己练习读古诗。
2、 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及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
4、 同桌互相评读。
5、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诵读。
6、 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或指名读词语。
2、朗诵古诗。
二、仔细品味,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
3、配乐朗读。
三、学习《咏柳》
1、 出示柳树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2、 找一找诗中对柳树整体形态描写的句子。
3、 把第一句不理解的画下来。
4、 讨论解决。“丝”“绦”
5、 试着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体会这是一个比喻句。
6、 诗中有一个问句把它画下来。
7、 试着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 整体感知诗歌。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9、 配乐朗读诗歌,在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10、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为古诗配一幅画。
11、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画?
四、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 写词语。
2、 请你背一背《咏柳》
3、 请你利用周末到湖边、池塘边,观察春天的景象然后记在日记上。
六、板书设计: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2、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4、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激发感情
1、倾听歌曲《好人一生平安》: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2、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好人的课文,说说有哪些好人?为什么说他们是好人?
3、分角色朗读。
二、从人入手、评析课文
1、学生回答讨论:板书(给人物记档案)
地点:北京 时间:“文化大变动”
老王──身份:回民 三轮车工人 家庭:光棍 身体状况:营养不良“田螺眼” 病
我们夫妇──身份:知识分子 处境:干校 身体状况:一条腿走不得路
教师小结:⑴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⑵ 患难之处见真情。
2、进一步小组合作讨论:
有过多少往事?相逢是苦是甜?(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⑴ 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⑵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⑶ 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⑴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⑵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⑶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⑷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⑸ 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3、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钱钟书夫妇已经这样对待老王,但还是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而没有做到, 内心的深切愧疚和高远追求,使我们感动。
播放FLASH歌曲《我不够爱你》
三、从言入手,赏析课文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天”──结尾。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自主探究,动态生成)
预设:⑴ 全新的白布,为什么要写?
⑵ 钱?为什么是侮辱?
⑶ 就是您那儿的第二天,为什么用您,……
4、在探究基础上,体会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简洁 朴素
叙事特点:琐碎 平淡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四、从情入手,升华思想
倾听歌曲《爱的奉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下册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