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17 09:10:4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汇编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力目标: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本文的语言美。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掌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问题引导法

  学法:勾画圈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冬季)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和作者: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1.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

  多媒体出示课件,指名朗读。

  2.检查字词:

  多媒体出示课件,先指名朗读,后学生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

  1、朗读音频播放:

  (1)播放音频朗读文件,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和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画出重点词句。(用PPT出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出示的问题: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再浏览课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归纳: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宝地。

  总结为两字:温晴(贯穿全文的线索)

  2.是从山、水两个方面来表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3.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板书:热爱、赞美之情)

  四、再读课文,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的?

  学生讨论、明确: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刮大风,济南的无风声;伦敦的重雾,济南的响晴;热带的毒日,济南的温晴;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

  2、指名朗读2-6段,每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然后从中找出一些能够表现山、水特点的词语。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水,(暖、绿、清)。

  城外的远山(淡雅)。

  五、品读赏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好的文章就是三分赏析七分读,只读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特点和美景,下面我们就逐步赏析这篇课文。

  老师先举个例子,给你们做个示范,然后你们自己从文章中找出句子赏析。(ppt展示例子)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怎样描写小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的这一特点。

  学生可能找到下列句子:

  1.“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形象地描绘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雪后小山的娇气的情态。

  3.“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矮松比喻成看护妇,形象生动写出了小山下雪后矮松的柔美。

  我们刚刚赏析了文中许多优美的句子,作者通过这些句子赋予了济南山水无穷的魅力,抒发了他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的爱。

  六、课堂小结: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腻传神的描写,抓住温晴这一线索,绘山景描水色,角度独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济南冬天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布置作业

  大自然一年四季风景都有各自独特的美,请同学们以《校园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将校园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不少于400字。

语文教案 篇2

  通过学习《ang eng ing ong》,牢固掌握生字,能自己拼读一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牢固掌握生字,能自己拼读一段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eng ing的发音,及拼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表演读儿歌《两只羊》。

  二、学习三拼音节

  1.复习三音节的拼读方法。生练习拼读,指名读,齐读。

  2.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巩固读音,如:zhuang(服装的'装),chuang(门窗的窗),qiong(贫穷的穷),shuang(双手的双),xiong(凶猛的凶)。

  三、学习音节词

  1.学习音节词tài yáng

  练习拼读。学生试拼:指名读。

  指导书写。

  2.扩展练习。

  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an——ang en——eng in——ing

  拼一拼

  dà yàn bāng máng fēng zheng

  xìn fēng nào zhōng shān dòng

  dēng long yíng huǒ chóng

  读一读

  老师老家白鹅天鹅花朵一朵花下雨雨衣大桥一条河一条鱼

  (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短文

  1.谈话激趣:到今天,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完了。大家借助拼音可以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了。出示短文。

  2.学习朗读短文。

  a学生自由读短文,教师巡视。

  b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句)

  c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赛读。

  3.了解短文意思,问: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词语卡片:老师,小文,一朵,白鹅,一条)

  4.识记生字。

  看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去掉词,只读生字;文、师、老、鹅、朵、条

  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问: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句子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2.小朋友们爱老师。

  3.一条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学生自读;同桌相互检查;指名读)

  五、扩展练习

  1.学习词语搭配

  ↗( ) ↗( )

  一条→( ) 一只→( )

  ↘( ) ↘( )

  2.谜语

  多彩绳子颜色鲜,

  两头弯弯挂蓝天,

  要说绳子有多长,

  这山挂到那山前。

  (回家给爸妈猜,猜到了送他们儿歌《彩虹》)

  板书设计:

  ang eng ing ong

  ang āng áng ǎng àng

  eng ēng éng ěng èng

  ing īng íng ǐng ìng

  ong ōng óng ǒng òng

  an——ang en——eng in——ing

  整体的认读音节ying

语文教案 篇3

  一、导入

  《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史记》文章之价值,无论何人当不能否认”,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确立了《史记》的十大名篇,强调要“精读之”。节选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出自这十大名篇。而《屈原列传》则再现了屈原的高尚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阅读节选的三个“列传”片断,结合已学过的作品和《语文读本》所选的《史记》里的文章,加深对《史记》这一煌煌巨著的理解。

  二、诵读指导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感知,是品味语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最好手段。

  经过两年半的高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这三篇史传应以指导学生自读为主。

  要求:

  ①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注意古今异义的词;

  ③归纳多义词的词义及词类活用的现象;

  ④归纳通假字;

  ⑤注意文言句式

  三、鉴赏评价

  方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蔺相如和廉颇形象的塑造,颂扬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主义精神。

  蔺相如的高尚情操和他的大智大勇,是通过一组生动的故事表现出来的',完璧归赵、渑池会是集中地表现他建立在爱国思想基础上的勇和智,将相和则是集中表现他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境界。

  秦昭王以十五城易赵国和氏璧,这一悬殊的不等价交换出于强秦之口,显然不是出于诚意。赵国答应易璧,等于自甘屈服;如不答应,秦国就可以借口出兵侵赵。赵国君臣十分清楚秦国的这种政治阴谋。经过权衡之后,他们决定通过外交斗争以求得解决,争取化被动为主动。但是谁可以为此出使呢?在这紧急关头,宦者令缀贤推荐了蔺相如。

  秦国历来贪暴无信,人们称之为“虎狼之国”,蔺相如的使命是十分艰巨的。但是,由于他事前有周密的考虑、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斗争目的,所以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处处争取主动。秦王在离宫中的章台接见蔺相如,传璧以示美人及左右,没有举行隆重的接见礼,完全暴露了无意偿赵城的企图。蔺相如当机立断,他机智地诓回和氏璧,并以身死玉碎威慑秦国君臣,迫使秦王不得不“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装出一副真想偿还赵城的样子。这种无可奈何的表演,不管其真意如何,本身就宣告了秦王第一场外交斗争的失败。

  在“渑地斗智”中,相如请秦王击缻,召入御史书之,请以咸阳为赵王寿,一次又一次狠挫秦王的锐气,直到盟会结束,秦王“终不能加胜于赵”。蔺相如以他的机智再次取得了外交斗争的胜利。

  廉颇与蔺相如相较,资格老,建功早,他有“攻城野战之功,以勇气闻于诸侯”,位为国家的上卿。对于蔺相如由一个布衣之上一跃而为上卿,且“位居我上”,廉颇颇不服气。他认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声言要当众“辱之”。一个是勇将,一个是智士。蔺相如深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个在也”。而今二人相斗,如两虎相朴,“其势不俱生”,这将危及国家的安危。于是他顾全大局,称病不朝,“不欲与廉颇争列”。道遇廉颇,“引车避匿”。相比之下,廉颇意气用事,争个人名位,太渺小了。但廉颇毕竟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社稷之臣,他的争胜,无非是争个人的面子。后来当他一旦明白过来,立刻悔愧交加,立即负荆请罪,肉袒谢相如。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样是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就是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

  《屈原列传》

  司马迁在这篇史传中,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阐明了他的思想言行,评述了他的代表作《离骚》,著录了他的《怀沙》。目的之一是推崇屈原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的人格。

  1.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叙述楚国和齐奏的关系,是以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主张的正确。楚怀王重用屈原为左徒时,齐楚从亲,秦不敢侵犯。楚怀王听信上官大夫的毁谤疏远屈原后,秦国就令张仪来离间齐楚的关系,破坏两国的同盟,以便各个击破。从此,楚怀王一次次上秦国的当,终至客死于秦。楚顷襄王继位后,仍向秦屈膝,放逐屈原,楚竟为秦所灭。楚国亲齐,秦不敢侵犯;亲秦,则吃秦的大亏。

  2.司马迁对屈原的政治才能异常推崇。他认为屈原所理想的政治就是唐虞三代那样的政治,以为屈原的主张是举贤授能。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还称赞《离骚》“明道德之广崇,治礼之条贯,靡不毕见”。

  3.司马迁赞扬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斗争精神。楚怀王昏庸贪婪,对外亲齐亲秦摇摆不定,对内宠任奸佞,听信谗言。屈原虽不被重用,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挽救楚国危亡坚持斗争。司马迁认为屈原“志洁”“行廉”,“皭然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在叙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时,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称信陵君为“魏公子”,表现出司马迁对信陵君的敬仰。魏公子礼贤下土,所养士人如侯嬴、朱亥都是不平凡的人。信陵君窃符救赵,全赖乎客。写客是为了衬托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和急人之难的高尚品德。信陵君礼贤以国事为重,这是司马迁的理想。这篇文章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侯赢隐身在看门人中,偏偏信陵君知道他是贤者,而且精心设计了礼请侯赢的场面。魏公子举行宴会,高朋毕至,贵宾满堂。公子本人率众多人马车辆,亲自去迎接侯赢赴会,这给了侯赢很大的面子。而侯赢穿戴着破旧的衣帽,表露出满不在乎的轻慢。公子亲自驾车,他却傲然直登上座。车到半途,他又下车去访问自己的朋友朱亥,站在喧闹的街市,故意和朱亥谈论了很久,倒把公子冷落在一边。但公子的态度却越来越温和,没有丝毫愠色。宴会上,公子当着满堂贵宾,赞誉侯生,又亲自问候生祝酒。末了,侯生却对公子说:“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用侯生在大庭广众之中故意用自己的倔傲放诞来反衬公子的礼贤下士和虚己待人,是不同寻常的举动。后来信陵君在窃符救赵的非常壮举中完全得力于侯生的策划,这才使读者明白“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其意是“今日我侯嬴也够难为公子了”,表示要以身相许了。侯生后来果然以死励军,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信陵君是个理想化的人物。

  四、品味语言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大量的对话描写,《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人物各自的言行,《屈原列传》中的人物对话,都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篇文章记事写人的语言都十分丰富和精当,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形象性。

  结合三篇课文后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品味。

  五、拓展训练

  (一)按《廉颇蔺相如列传》书后练习四的要求,让学生读读史论,学习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质疑问难。

  (二)读下面两段文字

  1.《史记·益尝君列传》节文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素相。人或说秦阳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奏,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益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人奉献之昭王,更无他袭。孟尝君患之,徧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抓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储藏室)中,取所献狐王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益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更通行证),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驿车)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果追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益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差之,及孟尝君有案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2.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亡所以不至也。

  练习:

  1.两篇短文译成现代汉语。

  2.你对王安石《谈〈孟尝君传〉》一文的看法写成一篇短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3.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待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九、作业

  1.背诵《小儿垂钓》。

 2.预习《我和企鹅》一课,试读全文,不懂的字词解决。

  十、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心的翅膀》选择了一段没有结局的童话故事作视点,对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进行了一番想象力的透视——同样是续编一个童话故事,身为工程师的丈夫“想了好半天”竟“想不出来”,“我”的同事“想了想”后则以解答应用题的方式给出了令人“哑然失笑”的答案,倒是四年级的孩子们“使我大喜过望”,续编出了精彩生动的故事,以至于让人由衷地发出感慨:“孩子的心是长了翅膀的,尽管稚嫩,但飞得很高,飞得很美。”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联系上下文理解“神秘兮兮、哑然失笑、大喜过望、绞尽脑汁、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4. 激发学生想象力,是他们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懂得珍视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语言生动、想象力丰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想象力的故事及名人名言,感受想象力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

  谁能讲一讲有关想象力发明的故事?可见想象多么的重要,想象就要给心插上翅膀,才能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我们一起走进《心的翅膀》,体会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深深的思考。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音。

  2.指读课文,指导字音、字形。

  蹿的读音、策与束区别.

  3.理清层次,围绕一个童话故事有那些人进行了想象?

  三、复述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1.提示:面对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成人和孩子各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小组先说一说。

  2.指名复述

  3.谈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

  四、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有感受的词句,写一写你的认识想法。

  第二课时

  一、指名复述课文

  二、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这一观点怎么体现的?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发表看法,和同学讨论讨论。

  三、全班交流,重点研读。

  1.身为工程师的丈夫学识渊博,有智慧,竟:“挠了挠头皮,很认真地说,不好回答”、“想了好半天,想不出来。”面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他竟然苦思冥想不得答案。此刻的他完全没有一点儿想象力,完全变成了一个知识的容器,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丰富的知识不仅没有提高他想象的能力,反而可能因为这些知识导致他的想象能力退化。我们相仿他起初并不是完全没有想象力的人,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味追逐知识,让知识埋葬了自己的想象,让想象的翅膀折在了知识的坟墓里。

  2.我的同事:“狐狸只好……多干掉几只鸡”中不难看出,他想象的思路就是解决数学题的`思路,他完全是按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去想。他就像一只鸡一样在自己狭小的经验世界里扑翅膀,永远也不可能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3.四年级的孩子们:最大的也不过十岁,但他们简直令人“大喜过望”。那个胖胖的小男孩儿的想象——狐狸认为是太阳叫来了白天,狐狸决定像吃掉公鸡一样吃掉太阳,既符合寓言故事的特点,又为其他人打开了一个想象的突破口,这是多么珍贵呀!小女孩儿想象的狐狸“跨过小溪,穿过草地,冲进森林”去“追赶太阳”,最科由于疲劳过度而死去的情景是那么生动,仿佛她亲眼所见一般!小眼镜想象的狐狸“心急如焚,先东奔后西走,最后它愤然跃起,蹿下了山崖”的故事情节不禁让人感叹于他心思的细腻,情感的丰富。那个腼腆的小女孩儿讲述的狐狸“发现太阳在湖里洗澡”后,“左转右弯地跳”,“弹灰尘”,“舔手掌”的那股高兴劲儿,在“仔细打量水中的太阳”后,“对准太阳猛然冲去”的情节是多么丰富,多么精彩!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纯洁的心灵,美好的想象。正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孩子的心是长了翅膀的,尽管稚嫩,但飞得很高,飞得很美。”

  四、激发情感,拓展想象

  1.张开心的翅膀,你一定也能用这个故事的开头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想象一下如果人类没有想象力,世界和生活会是什么样?写在小练笔上,准备举办“想象沙龙”

语文教案 篇6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瞪、羡”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孩子了解乡村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设计意图

  搜集、交流资料,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做知识铺垫。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形象生动,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之与渔”。

  教师准备:

  糖人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吹糖人”,问:吃过糖人吗?什么样?什么味?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吹糖人的了解。

  2、教师出示糖人实物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人图片

  3、师:一群乡下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糖人,让我们快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清脆”、“糖稀”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

  如:“羡慕”、“惊奇”、“宁静”“郑重”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锻炼学生迅速总揽文章大意的能力。

  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品味,享受语言的熏染、发展语感。

  想象与读书品味语言相结合。

  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扩大阅读面,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思考、交流:“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糖人”给乡下孩子带来了哪些快乐和享受?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

  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飞起”、“生风”、“不一会儿”、“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B:汇报交流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糖人师傅手中还可以变出什么?”并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

  C: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你有这个时候吗?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最后引导他们抓住“端详”、“舔舔”、“郑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情朗读。

  4、整体回顾全文,引导理解最后一段“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回家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散文、诗歌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燕子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