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更求神似,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很多大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也是先从“仿写”开始的。文学巨匠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那么什么是仿写?我们又该怎样仿写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仿写。
二、认识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
1.仿写,首先要对模仿的对象细心揣摩,敏锐地发现优秀作品在写作上可供学习借鉴之处。平时阅读优秀作品,除了要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获得情感体验之外,还要想想:作品哪些地方打动了自己?为什么能引起自己的共鸣?文章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的写法对自己作文有什么启示?
莫怀戚的《散步》,可以从哪些角度学习仿写?
【明确】
莫怀戚《散步》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篇幅短小却精致优美,深得大家喜爱,究其原因,是文章那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波澜产生了无穷魅力。再看我们自己的作文,往往在材料的裁剪、组织上不讲究,平铺直叙,简单平淡。因此,我们应好好揣摩《散步》的写法,画出情节发展变化图,标出每次变化所蕴含的情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制造波澜,使主题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并想想这种写法如何模仿、借鉴。
这样的阅读积累多了,作文时就能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自然联想到这些优秀作品,选择模仿对象,确定仿写点,依样临摹,学习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学习仿写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堂上学到什么课文,课文中有哪些精彩语段,马上就“依葫芦画瓢”练一练,学习写一组排比句,写一系列动作,再到写一个场景、个细节,这是模仿的初级阶段。能模仿优秀作品的选材、组织、构思、立意,这是模仿的中级阶段。到了迷上哪位作家或哪位作家,行文风格不自觉地接受影响,自己的文章无意间也有了那个“味儿”,这才是模仿的高级阶段。
三、经典回放
初学作文,不能不有所依傍和借鉴,正如练字要临帖一样。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这是进入创作之前的基础。
1.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样,是蹦跳的脚步……”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
四、学以致用
写作实践一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场景。
【写作指导】
1.可以结合片段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
2.要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把作文训练同培养自己的观察、领悟、想象、自学等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范文赏析】
夏天悄悄地来到了人们的身边。(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悄无声息地来了)整个城市都渗透出一种清新与自然,人们都在吮吸着这个夏天带来的清爽!公国里,公路边,大街上,无处看不到夏天的踪迹!(运用排比,写出了夏天的到来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夏天像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那似火的骄阳日便是他闪亮的盔甲;夏天像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女,那满树的绿叶便是她艳丽的裙装;夏天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那时而风,时而雨,时而艳阳的天气便是他鲜活生动的表情。(运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的特点:火热有个性、活力四射、顽皮可爱。使文章的气势更加雄壮有力。)
【范文点评】
本选段写出了夏天的特点——先是毫无预兆,悄悄到来,给人们带来清爽,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天逐渐深入,人们感受到它的火热、活力、顽皮。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有文采。
写作实践二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情,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度。2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范文赏析】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地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心里紧张的程度)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地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你一定会很出色地完成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地迎风招展。我心里暗自高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写出了升旗后的心理活动,轻松、愉快)
【范文点评】
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升旗时的紧张心理及升旗后的轻松心理,小作者都写得真切细腻,使文章显得丰富、生动。
五、课堂小结
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
当然,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想要真正把文章写好,除了懂得怎样仿写,还应学会变通和创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仿写,这节课,我们来当堂完成写作实践三:模仿课文《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一篇亲情题材的文章,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二、写作指导
小组交流《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作上可供借鉴的要点。
【明确】
《背影》
1.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2.文章语言平实自然简洁,不造作,生活气息浓厚。
3.突出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秋天的怀念》
1.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2.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3.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三、谱写华章
学生确定描写对象,确定文章题目和仿写的点,开始写作。
四、评价完善
写作完成后,组内同学互相根据评价表互评交流,修改完善。
语文教案 篇2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一个“,”可以通用全篇,或通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出示这则故事。
【利用故事,引入本课教学】
2.学生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在什么场合下书法家忘写了“间”字?
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
又是怎样解的围呢?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随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
4 资料补充。
.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标点符号的作用。)
5 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6.小结。
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交流平台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交流要结合具体课文加以体会,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尝试运用
2 、在完成日积月累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教师相机指导。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3 、趣味阅读的教学要突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也就是把握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品读故事中的诗和“词”,最后可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并让学生将原诗诵下来。
资料补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他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称刘、白。他们都注意向民歌学习。他一生所到之处很多,曾深入民间,学习民歌,并且创造了不少新词,在文人词发展上起了一个重要作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学习这篇课文,本课采用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笋牙儿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受春天的美丽。
2、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体会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小黑板、春天的美丽图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自主识字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小黑板出示)
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2、美读句子:
(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学生认读生字
读课文中的`句子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并组词、造句。
2、重点指导: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
3、学生书写
学生认读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学生书写“喊、呼、唤、冈、
笋”这几个字
语文教案 篇4
一、能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二、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感知整体
(一)揭示课题。
(二)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说说课文大意。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板书:总分总
二、解读特点
(一)根据课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任务之一: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标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可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深入读书,边读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轨迹。]
(二)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
(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
板书:姿态和性格
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
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
3、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抓重点语句理解文本,使得词语有了温度,文字有了内涵,文本有了意蕴,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不再是那么苍白。而学生无拘无束的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手指,更让明理时语文味亦能香飘飘。]
三、升华启示
(一)自主研读学习任务之二: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把感受写在句子的边上。
2、全班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样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举例说明。
(二)阅读链接《手》
1、初读材料,了解大意。
2、说出你的启示。
[设计意图:利用课内的时间补充《手》的阅读,渗透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激发学生感受同是启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内容、不同写法的内涵和魅力。更体现了教师促成学生与文本、与其它同学交流互动的个性情感、语言的发展。]
(三)进行快乐练笔。(选择一题)
1、搜集一篇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的文章;
2、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样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语文教案 篇5
松鼠
教学目标:
1、领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3、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
2、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略)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随文指点生字读音。
四、理清作者思路
1、先总说松鼠的特征——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明确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结合完成课皇思考和练习一,1、3题。
五、分析课文内容
1、分析第一部分,(1)从中找出说明松鼠主要特征的词语,即“漂亮”、“驯良”、“乖巧”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2)结合读中提示,这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这一题,明确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2—5小节内容排列的联系。
2、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即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
(2)哪些词能说明其漂亮?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发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归纳总结,初步指明用拟人手法进行说明可使读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了3—5节,结合思考练习五,围绕松鼠的“吃”、“住”“行”分组展开了小型讨论,可根据课文中内容加以合理想象,设制一定的情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
目的:
1、通过讨论了解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
2、精彩的故事片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更熟悉,进一步体会生动说明的妙处。
3、训练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明确课文中材料安排与我们的讨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的方法。
5、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总结课文,再次明确目标。
七、课后作业:
1、学习完《松鼠》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松鼠】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仿写训练
2、“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同学们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篇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
八、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6
一、话别情,解诗题
1.导入送别:今天我们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⑴上课前,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答案就在诗题里。
【师】这是篆书“送”字,原来是指两个人打着伞送新娘出嫁,渐渐演变成送别的意思。字的左半边,读“chu”,是走走停停的意思。
⑵这一路走,一路停啊,你想起了哪一次送别?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⑶把这个“送”字放进诗题中,把你的感受也放进诗题中,齐读诗题。
2.诗的题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⑴诗题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谢谢你的提醒。
⑵诗的题目中有两个表示地点的词,分别是——黄鹤楼和广陵。
黄鹤楼在哪?
广陵就是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你把题与诗联系起来了,从诗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好!
3.仔细看看这个“陵”字,这就是我们——铜陵的“陵”字。
⑴那我们可要写好这个字,写这个“陵”需要注意什么?
【生】“陵”字左小右大,右中间的撇点要小一点,最后写“折文”。
⑵伸出手,咱们一起写。
⑶打开作业单,把“陵”字写三遍。
⑷习字展示: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还有谁想展示?谁来评一评?你平时是怎么练字的?
【师】说得好!只要我们坚持一看二写三比较,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笔好字。
二、读古诗,初体会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打开课本,放出声音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学生自由练读】
2.朗读指导:
⑴谁能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读准字音。
⑵谁能有板有眼地读一读,读出节奏。【师】听出节奏了吗?
⑶谁能把诗的节奏读得再夸张些? 【师】画节奏线。节奏出来了,诗的味道就有了。
⑷就像这样读,一起来试一试。
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后三个字我来读。诗的题目一起读。
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3.诗的韵味有了,情感也出来了。说说看,你感觉到了什么?
【预设】难过 伤心 孤独……
【师】这是你的感觉。
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三、想画面,悟诗情
1.如果说文字是诗的外衣,那么情感就是诗的灵魂。【板书:情】读这首诗,有人读出了哀伤,有人读出了向往,有人读出了失落,有人读出了思念。这些复杂的情感都藏在诗里,可是诗中有 “情”字吗?那作者把他的“情”藏在哪儿了呢?
2.出示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读——
⑴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
①李白在哪儿送别孟浩然?在书上圈出“黄鹤楼”。
②为什么说“西辞”呢?谁能在把“黄鹤楼”和“扬州”放在地图上?
【师】你说说,“西辞”是怎么回事呢?
【生】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西辞”就是指孟浩然面向西边辞别了黄鹤楼。
【师】同学们,孟浩然面向西边辞别黄鹤楼,那就是在辞别黄鹤楼下的谁呀?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名楼美景依然在,故人已到分别时。
指名读——
③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故人”就是老朋友。他们究竟是怎样的老朋友呢?
【生】
【师】这才是李白心中的“故人”,是好友,是手足,是先生,更是知音知意知心人。
情到深处不忍别,离愁更苦。 一起读——
⑵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
①这难舍难分的送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三月?在书上圈出“烟花”。
【师】“烟花”是什么意思?
【师】你心目中的“烟花三月”是怎样的?
【师】繁花似锦,草木葱茏,像烟,像雾,这“烟花三月”给你一种怎样的印象?
②想去看“烟花三月”吗?
【师】黄鹤楼下,长江两岸,春天勃然怒放。樱花开遍了山林,一簇簇,一丛丛,如
烟似雾,云蒸霞蔚。油菜花秀满了田野,杜鹃花染红了山坡。江边,桃红柳绿;
江上,雾霭迷蒙。这是花团锦簇的三月,这是诗情画意的春天。
③烟花三月美如画,你能美美地读吗?
【生】……【师】真美呀!
【生】……【师】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烟花三月。
黄鹤楼下花似海。老朋友,扬州更美! 女生读——
扬州城里柳如烟。孟夫子,一路顺风! 男生读——
两位诗人一路走一路说,走进满目青翠的春天里,走进一望无边的花海中。
这是诗意的送,这是浪漫的别。 一起读——
3.听到涛声了,看到小船了,孟浩然真的要走了。故人一别,千山万水相隔,没有手机电话,就是写封信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收到。此时的李白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望着,望着。出示第二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起读——
⑴李白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在书上圈一圈。
【生】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生】
⑵我发现:大诗人也有出错的地方。你想想,大唐盛世,长江两岸应该是游人如织,千帆竞渡才对,怎么可能就一艘孤帆呢?【板书:孤帆】
【师】千帆过尽都不见,一心只为孟浩然。原来,这个“孤”字,并不全是眼前景,更是一份依依不舍的情啊。
指名读——
⑶孤帆远影碧空尽。【板书:尽】“尽”是什么意思?什么消失了?这些景物带着谁一起消失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乐园》教案08-2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燕子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