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4-03-24 07:30:02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②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2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揭题,板书课题、作者。

  2、师:你们在刚看到这个题目时,有没有猜想过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

  猜一猜老师希望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

  山的那边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希望,这是因为大家所讲的城市、大海、草原等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家新,看看在这个从湖北的大山中走出来的诗人的笔下,山的那边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前要求学生讲讲朗读的几点要求,然后尽量读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2、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点评、指导。

  3、教师配乐范读,师生有感情地配乐齐读。

  4、我们已经读了那么多遍,你们明白王家新要说什么了吗?

  5、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山海

  困难理想

  ②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可从不同角度)

  板书:时间童年时期长大以后。

  事情渴望“海”追寻“海”。

  心理向往和困惑感悟和信念。

  方式与妈妈的对话与读者的对话。

  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那么,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注意:回答时要采用“我认为(词)用得好,好在”的句式;

  或“我认为(句子)写得好,好在”的句式。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3、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4、在讨论中结合学生的理解再次穿插朗读指导,准确把握重音、停顿等。

  5、试背。

  四、体验与反思

  1、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五、总结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你们的面前正横亘着很多座高山,但只要坚持不懈,山重水复后必能柳暗花明。

  最后,我为同学们朗诵一下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山高路远》作为这节课的尾声,让好诗伴你健康成长!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六、布置作业

  1、根据自身实际抄写词语,准备听写。

  2、选择喜欢的诗句背下来,有能力的背诵全诗。

  3、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2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②掌握“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作文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课前准备

  1、让每位同学在课前都去收集妈妈(或者爸爸、奶奶等长辈)的唠叨;

  2、让两位同学排练小品《妈妈的唠叨》。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活动

  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馨。在《风筝》中,我们感受到兄弟之情;在《羚羊木雕》中,我们经历了一场家庭冲突;在《散步》中,我们体会到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的复苏;《诗两首》让我们重温母爱这一主题;不过要感受亲情,关键还是亲力亲为。今天这堂课,就是给我们一个机会,体会我们的家所带来的温馨。谈到“家”,我们就会想到一家之主——我们的父母,说到父母,大家总会用“罗嗦”、“唠叨”来形容他们,下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收集到的父母的唠叨,看看是不是这世界上的父母都那么唠叨。

  (二)收集材料,谈谈感受。

  听起来他们的父母真的是唠叨,我们听听这两位同学对父母唠叨自己有什么感受好吗?

  (请两位同学谈感受)同学们,觉得父母唠叨自己的人其实还不止我们,还有下面小品中的主人公孙萌,我们看看他会怎么做。下面有请小品表演《妈妈的唠叨》

  (三)表演小品《妈妈的唠叨》

  故事就说到这里了,这下可糟了!孙萌要离家出走了!同学们,赶紧想想办法,做做他的思想工作(四人小组探讨,应该如何劝说孙萌,列出发言要点),过一会再来劝说这位孙萌吧。

  (四)口语交际训练:

  以说服小品中的孙萌为切入口,进行下列活动: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探讨,应该如何劝说孙萌,并把想对孙萌说的话写下来,注意要使用第二人称。

  2、集体活动:讨论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该如何劝说孙萌,然后请孙萌及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哪些同学说得好,好在哪里?(同学们讨论并得出答案)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表现,提出问题:说话怎样才有条理,重点突出并有说服力?

  通过说服孙萌,大家应该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说服成功,有的却不被采纳?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板书:

  语气温和恳切

  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

  换位思考

  用词委婉

  (五)快速作文,深情告白

  引导并布置作文:孙萌最终决定不离家出走了,这真是大家的功劳啊,但是孙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念头,与他的妈妈平时对他的唠叨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以后要怎么相处呢?现在请你给孙萌的妈妈写一封信,把你的想法告诉她。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扩展并完成课堂上的作文训练:给孙萌妈妈的一封信

  附:

  剧本:《妈妈的唠叨》

  人物:孙萌(儿子)、妈妈

  道具:椅子、桌子、饮料一瓶、扫把、围裙、漫画书、碗一个

  内容:

  孙:(一边喝东西,一边看漫画,坐姿粗鲁,大笑)哈哈哈……

  妈:(边扫地边看他一眼,不解地自语):这傻孩子在干什么啊?

  孙:(拍桌子旁若无人地大笑)哈……

  妈:(大步走过来,一手拿扫把,一手叉腰):孙萌!你在看什么!这么好笑?

  孙:(企图收起漫画,放在身后):没,没什么。

  妈:(喝令):拿出来,快点!

  孙:(不情愿地递给妈妈)

  妈:(和颜悦色地唠叨)什么!你又在看漫画书!(拍孙的胳膊)我说过多少次不准你看这些书,这些书对你有什么作用呢?看看你这几次考试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气死我了!(拿过他的书)这书不要了!

  孙:不要!妈妈,这书不是我的。

  妈:(怒)不行,你快去做作业,作业都没做完,快回房间去,怎么还不去,快点!

  孙:(不耐烦地):行了,行了。(回房趴在桌子上写字)

  妈:(端着汤走进房):孙萌,累了喝碗汤,……你看你这字写得啊!东歪西倒像睡着似的,别写得那么潦草,一字一画来。(拿起笔手把手教他)快点做啊,别老想着玩!你看楼上的小丽姐姐,她平时读书多用功,这次考试,听说考了年段第一名!你可要好好跟她学啊。不认真读书,长大就没出息了啊!……

  孙:(双手握拳向天,脸上异常愤怒):天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妈妈啊!我要离开这个烦人的地方!(退场)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⑴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⑵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⑶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8-18

初一上册语文《理想》教案03-25

初一上册优秀语文教案02-24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04-21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5

2023上册语文教案01-04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12-30

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1-25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02-06

初一语文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