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粘贴)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提问:这是什么?( 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四、效果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但是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有关的物体进行一一匹配。
2、通过匹配游戏,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联系,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3、体验数学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热水瓶、杯子、碗、勺子、鞋子、围巾、手套、袜子、牙膏、牙刷等。
2、图片:雨伞、雨鞋、菜刀、砧板等。
3、幼儿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看实物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实物展。
(2)师:宝宝,今天 陆 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请你们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用的?
(3)看完以后请宝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实物找朋友。
(1)师:宝宝们真棒,都说出了他们的用途,现在要请宝宝给这些物品找朋友,你们愿意吗?
(2)教师示范物品找朋友,举例(碗和勺子):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小碗)请你们在这里找一找,小碗的好朋友是谁?(勺子)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呢?(因为它们都是在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的)
(3)请宝宝为实物找朋友。先集体找,再个别找,找的时候要问一问: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迁移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它们也是好朋友
(1)刚才宝宝说的都很好,那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教室里,在家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回忆。
4、幼儿操作
(1)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图片它们也要来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室讲解操作步骤
(3)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讲评:先请幼儿说一说,你找到得是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教师对找错朋友的宝宝进行纠正。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数数感兴趣。
2,学习1——3的数字,正确感知和操作3以内的数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小猫一只,小狗两只,小兔子三只)。数字卡、数字箱, “糖葫芦串” 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王国玩,想不想去呀?”。
2、师:“动物王国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吧!”(播放音乐《开火车》进入课室。)
二、学习按序点数。
1、师:“我们先来听一听------‘喵喵喵’,小朋友猜一猜是谁啊?(出示1只猫)
2、师:“小猫有几只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提示幼儿用手指点着小猫数出来,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并出示数字1的卡片)
3、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是谁的声音---------‘旺旺旺’,小朋友猜一猜这次是谁来呀?”(出示两只小狗)
4、师:“哦,原来这次是小狗来了,我们来数一数看来了几只小狗。(提示幼儿用手指点着小狗数出来,提示幼儿是从左到右的顺序数数,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2。并出示数字2的卡片)
5、师:“哇!小猫和小狗都来了,我们再来看一看还有谁来了?(教师模仿小兔跳)
原来是小兔来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来了几只小兔
啊?你们说,从哪边开始数呢?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提示幼儿
用手指点着小兔子数出来,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数,教师带幼儿从左往右数两次。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3。并出示数字3的.卡片)
6、我们这里有三个数字(1、2、3),(提示:1代表一只小猫,2代表两只小狗。3代表三只小兔。)“老师请小朋友来帮这些数字宝宝找朋友吧,看一看应该跟哪个小动物做朋友呢?”(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三、幼儿操作,点物数数。
1、师:“今天小动物来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小礼物,(出示“冰糖葫芦”)这是一串糖冰糖葫芦串,上面有一颗一颗的冰糖葫芦,等一下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串冰糖葫芦,然后拿到的小朋友请你来告诉老师,你拿到了几颗冰糖葫芦,然后把它放到它的家里好不好?”(教师示范)
2、教师给每个幼儿发冰糖葫芦,请幼儿拿着“糖葫芦”数给老师看,并把糖葫芦放到相应数字的篮子里面去。
3、结束活动。“今天我们来到了动物王国学了好多新本领,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表扬一下自已吧!”(播放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
设计意图:
从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初步感知数量。学习正确的数数方法。
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3以内的数量,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逐步加强数的概念。
小班教案 篇5
时间:1998年12月31日
目标:
1、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向家长汇报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巩固所学得的本领,培养孩子大胆表演的勇气
2、促 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及合作意识。
准备:提前一周:
1、准备环境装饰的材料;
2、孩子的作品展览;
3、活动内容、道具的整理;
4、给家长写邀请函。
程序:
1、班主任致新年贺词;
2、汇报演出:
(1)齐唱《新年好》;
(2)精细动作《串珠比赛》(有规律地排序);
(3)互相穿衣服并拉好衣链;
(4)叠衣服比赛;
(6)穿鞋比赛;
(7)表演《火车舞》;
(8)儿童剧《小兔子乖乖》;
(9)第一套模仿操;
(10)合唱歌曲:《小花狗》、《大公鸡》、《我爱我的小动物》、《我们大家做得好》。
3、请孩子领着家长参观作品展。
结束音乐:播放《歌声与微笑》,使孩子和家长高高兴兴离园。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
2、尝试表演歌曲,体验歌曲表演带来的乐趣。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并尝试进行表演。
活动难点:
附点及连音的演唱。
活动准备:
小猪、小兔、小羊、小猫、小猴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熟悉歌曲的内容
1。出示PPT,幼儿观察:这是一只怎样的猪?(脏兮兮)
(1)今天,有一只小动物来到我们小五班做客,我们拍手来欢迎他。咦,原来是猪小弟来啦!你们仔细看看,它是一只怎样的猪呢?
(2)对,猪小弟身上脏兮兮的,黄老师来问问她怎么回事?
(3)哦,原来是这样的!猪小弟跟老师说:她把这件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故事和歌曲,我们仔细来听一听猪小弟怎么啦?
2。小猪长得很可爱,却不爱干净,身上都是泥。这一天,他想去找朋友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哪些朋友?按照歌词顺序出示小动物图片。
3。将歌词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后提问:
(1)小猪要和小兔做游戏,小兔是怎么回答的?
(2)小猪要和小羊做游戏,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3)小猪要和小猫做游戏,小猫是怎么回答的?
(4)小猪要和小猴做游戏,小猴是怎么回答的?
(5)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猪玩,小猪该怎么办呢?
(6)小猪变干净了以后小动物都怎么样了?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词一遍后提问:小猪是怎么样让自己变干净的?
2、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重点提醒幼儿注意每个小动物说的话都不一样。
3、教师示范歌曲中附点、连音的演唱方法,幼儿跟学。
4、完整学唱歌曲两遍。
三、尝试进行歌表演
1、按照组的排列分配角色,组织幼儿进行歌表演。
2、要求幼儿能变换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动物形象。
3、要求幼儿在表演中表现小动物情绪的.变化。
四、总结
1、提问:为什么小动物一开始不愿意和小猪玩?
2、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干净?
五、活动延伸
将教学材料投放于表演角,供幼儿自由演唱与表现。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猪小弟变干净了》,在过程中,一开始小朋友都不要当猪小弟,说它太脏了,太懒了,我可不想变成它。后来猪小弟变干净了,人人都要当猪小弟,表演的可棒了!可惜忘了拍照了,们好可爱哦 。
这首是小班下学期的内容,上下来最大的是内容太多了,有四个小动物,而且每个小动物的话都有点差异,虽然我图谱这一手段帮助记忆,但要在30分的上让幼儿一一对应,又要让她们唱出来,有些难度,普遍的情况是幼儿把后面的2个小动物的话重复前面2个小动物的了。因此,给我的意见是干随把后面2个小动物去掉,这样既不会影响整体的效果,也不会干扰幼儿的记忆。
这虽然是一首儿歌,但我并不是直接唱儿歌导入,而是用一个手偶表演的故事形式先让幼儿对这首儿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学唱儿歌,所以后面的环节应比前面的要长些。
我觉得,在课堂上对幼儿的反馈、提升是最为关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幼儿出现的任何问题随机应变。这一点说说容易,但确实很难做到,这也是我今后急需努力的方向之一。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回忆经验,巩固对绣球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2、尝试用折、剪、画、贴等形式来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过各种各样的花
2、草地背景图一幅
3、《蜜蜂做工》等磁带
4、废报纸、颜料、各种正方形蜡光纸、各种没涂色的花
5、蜡笔、卡纸、剪刀、篓子若干、投影仪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1、 小蜜蜂们,跟着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去采蜜吧。
2、 勤劳的小蜜蜂,刚才你们在忙什么呀?(采花蜜)
二、回忆经验,复习表述。
1、 哦,花园里的花真美丽,前几天,我们在花园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鹃花……)
2、 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花?(幼儿讨论)
3、 我们前几天在花园里找到了许多花,有迎春花……老师还给他们照了相呢。
4、 看!有谁?他们找到了什么花?(毛毛、郑莹,绣球花)
5、 为什么叫它绣球花?(因为它长得像球一样……)
6、 小结: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高兴,可是这一大片草地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有花)
三、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一)对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它们呢?
请你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花送给草地,好吗?
(二)介绍材料与操作要求。
1、 第一组小朋友可以用报纸团一团。蘸一点颜料印上去
2、 第二组可以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各种蜡花纸折花贴上去
3、 好了,小朋友你可以选你喜欢的材料,也可以每一组材料都去试一试。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四、鼓励交流、体验情感
师:
1、今天你们做了这么多花送给草地,草地真高兴,你想和小草花宝宝说说话吗?想跟它们说什么呢?
2、我们一起和小草、花宝宝说说话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季节的特征,从幼儿周围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中我采用幼儿活动前赏花的照片,在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显得轻松愉快。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与草地、花宝宝说说话时,我觉得最好分两块板面,这样能让更多的幼儿得到与花宝宝说话时的情感体验,在操作时,要及时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帮助幼儿完成作品,但又要避免过多的,一味代替的帮助。
观摩意见和建议:
本活动设计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教态自然,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孩子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料,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用能干的小手折、剪、画、贴等形式来表现各种各样的花,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同时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整个过程幼儿自始自终都能轻松愉快的表现与创造
建议:
与草地、花宝宝说说话时,两组幼儿可轮流进行。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要求:
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过程中增进孩子对脚的认识,发展脚的触觉功能。
活动准备:
1、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黄沙、鹅卵石、木板、地砖)
2、不同质感材料若干(纸、草坪、海绵、泡沫、黄豆、弹珠、地砖、米)
3、头饰若干,五角星若干
活动重难点:能用脚感知出不同质感的材料
活动环节:
环节任务
操作要点
1、音游:滑稽的.脚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师说名称幼儿快速指出:脚尖、脚跟、脚底、脚背、大脚趾、小脚趾)。
3、小脚有什么用?(小脚本领真大)
一、走小路,体验不同感觉。
1、瞧,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条小路,看看是哪四条小路;(黄沙路、鹅卵石路、木板路、地砖路)
2、你们用小脚去走走有什么感觉?
3、幼儿交流:把你的感觉来告诉大家。
4、小结:木板路走上去感觉硬硬的,有点暖暖的;地砖路是冰凉的,很光滑的;黄沙路是麻麻的,脚还会陷下去的,鹅卵石路是不平的,有点疼疼的。
二、幼儿探索感知不同质感的材料。
1、说说有些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探索感知,老师指导;
3、小结交流:小脚发现了什么?
游戏:幼儿两两结队相互检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个朋友,两人商量好谁先遮起眼睛来猜另一个人来帮他检查,猜的人全说对了给他一颗五角星,再换过来。)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
对小班幼儿来说,用肢体表现事物,边做边说才会记忆更深刻!因此设计了一节综合课,既有实验,供幼儿观察,又有动作表现,使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了解泡茶的过程,学用礼貌语接待客人,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会很高。
活动目标:
1、了解泡茶过程,学用礼貌用语接待客人。
2、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
水壶、茶托、茶壶、茶杯、茶叶等泡茶用具。
活动重点:
认识茶具。
活动难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特征。
活动过程:
一、熟悉泡茶工具。
师:出示茶壶,说:“孩子们来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总结出茶壶。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茶壶的样子吧。
1、观察茶壶、茶杯的外形特征。
师:(茶壶)分别观察壶身(鼓鼓的、圆圆的、大大的)、壶盖(像顶帽子)、壶把(弯弯的、方便人们抓握)、壶嘴(尖尖的、翘翘的)。请孩子集体参与用肢体动作分别表现茶壶各部分。茶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泡茶)
(拿起茶杯)这是什么?(茶杯)它长什么样子?(圆圆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没有把)
请孩子集体参与用肢体动作表现茶杯。茶杯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喝茶)
2、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茶壶大、茶杯校。
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比一下谁大谁校(总结出大茶壶小茶杯)
3、小结: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茶叶和开水,我们一起来泡茶吧。
二、演示泡茶过程。
师:老师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知道怎样泡茶吗?(幼儿分别回答)
教师按照放茶叶——洗茶——泡茶的程序泡茶,边操作边讲解。
师:“先把茶叶放入茶壶中,然后倒入水,盖上壶盖,摇一尧洗一洗后,把水倒掉,这叫洗茶。为什么要洗茶呢?因为第一次倒进的水比较苦,所以要倒掉。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这叫泡茶。”
(请孩子讲述泡茶的过程。随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远离热水。)
三、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茶壶、茶杯。
1、模仿大茶壶、小茶杯。
师:泡茶需要等待2-3分钟的.时间,我们再来一起变一只大茶壶,看看哪个小朋友变得最漂亮。老师数到三,一二三,变个大茶壶。(鼓励孩子,并注意与孩子共同观察孩子所变的不同之处)。一二三,变个茶杯。那茶壶是怎样向茶杯里倒茶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吧!
2、教师倒茶,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倒水动作。
教师边倒茶边提醒幼儿,倒茶时要把壶嘴靠近茶杯后再倒茶,要不然离的很远的话,水可能会被洒在外面。这里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边说儿歌边倒茶。(大茶壶,尖尖嘴,看见小茶杯,弯弯腰,咕噜咕噜,倒了一杯水。)
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茶壶倒水动作。(弯弯腰表示倒水)
3、请老师品茶。
师:端起茶杯,闻一闻,啊!好香啊!我们一起请客人老师喝茶吧!
老师端茶走到客人老师跟前,请小朋友一起说“请喝茶”。
小结:刚才给客人送茶时我们是怎么说的?(请喝茶!)那客人老师是怎么说的?(谢谢!)所以,我们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别人招待我们时要说“谢谢”,这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玩游戏“大茶壶 小茶杯”。
“刚刚我们都用身体表现了茶壶和茶杯,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我们也请两个小朋友来扮演茶壶和茶杯,来,找一对好朋友,”老师请两名幼儿上前表演,一名幼儿扮演茶壶、一名扮演茶杯;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看表演;(此处提示孩子进行情景表演时,记得把礼貌用语渗透进去)结束后,再请幼儿两两结合,(找自己的好朋友)分别扮演茶壶、茶杯,边说儿歌边表演喝茶的经过,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交换角色反复玩游戏。
五、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泡茶,也学习了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回家也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大茶壶,小茶杯”的游戏奥,来和老师们说再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精选)08-16
(经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经典]08-25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10-05
[经典]小班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