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时间:2024-10-14 14:22:59 雪桃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范文《纸的力量》(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范文《纸的力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范文《纸的力量》(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纸的承受力产生探究的兴趣。

  2、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了解纸的承受力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纸、纸分子图、雪碧瓶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请幼儿和纸比力气。

  师;你在撕的时候感觉怎样?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纸上的一个小点处用力,纸就很容易撕开了。

  (1)出示另一张纸,请幼儿用拉的方法和纸比力气。

  分析:提供相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把纸分开,出现不同的现象,更能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3)交流引导,寻找原因。

  师:这次你有什么感觉?经过两次比赛,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纸,我轻轻一撕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力气也拉不开?

  观察纸分子宝宝图片,了解原因。

  师:(小结)(出示纸分子图)纸是由纸分子宝宝组成的,纸分子宝宝手拉手集合在一起。当我们抓住纸的小部分来撕,只有几个纸分子宝宝手拉手,所以容易撕开;当我们抓住纸的两边拉,所有的纸分子宝宝都手拉手,力量就很大了。到底纸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分析:利用生动形象的纸分子宝宝图,把枯燥的说教变成了富有趣味性又便于理解的科学说明,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2、纸秤称物

  教师出示纸秤、装满水的大小塑料瓶、记录表。

  让幼儿猜想纸秤能否称起瓶子,如果纸秤没破,说明纸秤力量大,在记录表上打钩;如果瓶子挂上去,纸秤破了,说明纸秤力量小,在记录表上打叉。

  分析:科学离不开猜想与动手操作,通过猜想环节与实验操作环节,进一步让幼儿体验科学的神秘与严谨。

  幼儿操作。

  师幼交流讨论操作结果。

  3、生活延伸

  师:工人叔叔阿姨根据纸的这些特性,用纸做出了很多物品,你知道的有哪些?(纸杯、纸箱、纸袋)

  出示纸袋,告诉幼儿纸袋其实和纸秤一样是纸做的,能承受很大的重量。

  出示纸袋包装的瓜子,让幼儿观察,袋上有一个缺口就能很轻松地撕开了。

  师:我们再找找身边还有什么物品是跟纸的特性有关的。

  分析: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延伸活动,让幼儿把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动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2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纸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东西,幼儿常常用它来画画、写字、做手工作品等。本次活动就将身边常见的、随手可取的“A4纸”和“积木”作为此次探索对象,对接《指南》发展,结合大班幼儿会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能对现象尝试作出解释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有力量的纸”这一活动,让幼儿知道改变纸的形状能让纸站起来,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变得有力量。幼儿在探究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在实际操作、观察比较中发现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培养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接受挑战的学习品质,体验探究和游戏带来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变得有力量,感知受力面、受力点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对纸的承重力现象感兴趣,体验有所发现时的兴奋和满足。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改变纸的形状能让纸站起来,了解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难点: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变得有力量,并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大记录表1份。

  2、小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录笔人手一支。

  3、每组一筐积木、A4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纸片,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张怎样的纸?

  2、你能想办法让这张薄薄的纸站在桌子上吗?

  小结:原来改变纸的形状,纸就能站起来了。

  二、探索纸片“站”起来的.方法,并能支撑住1块积木。

  1、出示积木,提问:不仅要让纸站起来,还要能稳稳地撑起1块积木,你们去试试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分享交流:你是怎样改变纸的形状,让1块积木站稳的?

  4、教师记录改变纸的形状,引导幼儿分析比较纸变形前后的不同。

  小结:原来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受力面,所以纸能让1块积木站稳。

  三、探索改变纸的形状,支撑住更多积木的方法

  1、提问:一张纸能支撑几块积木呢?

  2、出示记录单,提出规则和要求。

  3、幼儿探索尝试并记录。

  4、幼儿分享交流,总结经验。

  小结:纸的受力面、受力点的多少跟承受积木的数量是有关系的。

  【活动延伸】

  我们今天发现了一张纸站在桌上的受力面受力点与支撑积木多少的关系,那我们生活中也会把受力面受力点运用在桥梁、房子等建筑上,我们也可以去找一找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3

  活动目标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顺着短边卷。女:顺着长边卷。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1.教师: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

  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2.师:这些纸里有纤维,你还能找到有纤维的其他东西吗?(出示布,请幼儿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纤维走向。)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4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新鲜感。他们有太多的为什么,渴望了解世界万物的因果关系,揭开其中的秘密。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桥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根据儿童实际,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层次,有目标的尝试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感官、体验、亲自尝试的过程中去发现事物变化起因和内部联系,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活动“有力量的纸桥”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材料,探索桥更多的奥妙,并在比较实验中,感受其中的科学原理,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做桥(桥墩固定)感知桥的承重能力

  2、知道波浪形的桥比平面的桥牢固,探索波浪的多少与桥的承重能力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探索纸桥桥面波浪的多少与桥的承重力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发现改变桥面形状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 4 张长方形的图画纸,正方体积木,吸管、垫圈若干。

  2、纸桥承重实验记录表人手 1 份,记录笔一支。

  3、与教学活动有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桥吗?你见过什么样的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2、师:平常我们见过的桥大多都是用水泥钢筋,石头或者木头等材做成的。

  二、探究一:幼儿制作纸桥,并尝试探索平面纸桥的承重力。

  1、师:你们见过用纸做成的桥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试着用纸搭建小桥。

  2、师介绍操作材料。

  小朋友请试着用两块积木做桥墩(桥墩的距离固定)用吸管做桥下流水的宽,纸来做桥面,看谁搭建得又快又好。

  3、幼儿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4、请搭建好纸桥的小朋友尝试着放垫圈,看看你的桥上最多能放几个垫圈?并把它的数量记在记录表上。

  5、幼儿集体交流

  三、探究二:幼儿尝试改变桥面形状,探索其承重力。

  师:我们改变桥面的形状它又能承受多大的力?(可以放几个垫圈)请小朋友试着用折一折或卷一卷的方法改变桥面的形状,下面桥墩的距离保持不变,然后在上面放垫圈,最多能放几个垫圈?

  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小朋友说一说改变形状后的桥面最多能放几个垫圈,并进行记录,发现了什么?

  4、幼儿集体交流。[曲的桥面与平面桥相比,(弯曲)有波浪的桥面比平面桥能承受更大的重力。]

  四、探究三:波浪的多少和承重能力的关系。

  1、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弯曲(有波浪)的桥面承受的重力变大,要是弯曲的次数变多了,它又能随以多大的力?现在我们试着让它反复折叠几次,看能放几个垫圈?

  2、再次操作探究

  ①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折叠不同的次数,然后用垫圈进行探究。

  ②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③你做的纸桥最多能放几个垫圈?(并写在记录表上)

  3、比较哪种形状的纸桥更有力量?①师通过试验,记录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相互交流②小结,纸折叠成波浪形后,能承受的力量变大,每一个波波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究折叠的波浪比

  现在多,是不是它的承重力就更大呢?

  ③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东西是利用弯曲后来使它更牢固?(瓦楞纸、塑

  钢瓦、瓦片、纸扇、石棉瓦等)

  建筑师们根据一些科学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中国的赵州桥,美国的金门大桥,小朋友们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工程师。

  五、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究,改变桥墩多少,桥墩之间距离的远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活动反思

  本主题《桥》前后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找找生活中的桥》、《有力量的纸桥》、《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旨在通过幼儿的眼睛,欣赏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与发展。

  活动《有力量的纸桥》在谈话中回忆经验,借助生活中各种桥的.图片,与生活情景相融合,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找到新知识的衔接点,教师通过支架式语言:你见过用纸建造成的桥吗?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名小小建筑师,试着用纸搭建小桥。将已有经验与现时活动情景结合起来,蒙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活动中重视幼儿体验学习,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等,使其多种感受器官共同参与尝试,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根据幼儿年龄和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由浅入深,让幼儿学会如何观察,如何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建构,如何表述自己的发现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如:活动中由平面纸桥,一个垫圈也不能承重,引导幼儿改变桥面形状后,又能发现什么呢?桥面所能承受的重力增大,改变形状后的纸桥面更有力量,再循序渐进,由弯曲次数少到弯曲次数增多又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并感受总结出其科学原理。

  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引起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幼儿主动去活动,积极去思考,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发现幼儿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指导,以便师生之间都能掌握信息。如:让幼儿明白纸桥的上端(也就是桥墩支撑的地方),不能用垫圈压住,那样并不是纸桥自己的力量而是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和简单的操作实验技能与方法。

  需改进之处:

  1、以后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将科学原理与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起来,还要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

  2、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还要更好地提高教育机智,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并不断学习,向别人请教更好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5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简单了解物体受力与物体承受力之间的关系。

  2、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的纸、每张桌子上有若干张纸。

  活动过程:

  1、由大变小:

  ——“你们每人手中的一张纸,能用什么办法使它变成两张?”

  (1)、幼儿尝试,交流自己变的.方法:

  ——“如果现在我们用手拉住纸的两端用力往外拉,纸会撕破吗?”

  (2)、幼儿反复感受两种不同方法的用力大小:

  ——“为什么撕纸时,轻轻用力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的力也不一定撕开呢?”

  2、看实验理解科学道理:

  (1)、教师实验,帮助幼儿理解:

  ——“猜猜哪张纸先破?”

  (2)、教师演示拉纸,让幼儿摸一摸纸被拉直的紧绷感。

  3、教师设疑:

  ——“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也是依据这个道理做成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6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受力的秘密。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纸若干、实验材料:纸棒、绳子、钩子、小桶、积木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请幼儿和纸比力气。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纸的上面的一个小点上用力,纸很容易就撕开了。

  2、出示另一张纸,请幼儿用拉的方法和纸比力气。

  3、交流引导,寻找原因。

  (1)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纸,我轻轻一撕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拉不开?

  (2)观察纸宝宝图片,了解原因。

  4、游戏验证:

  (1)幼儿实验,把纸制作成纸秤,和一桶积木比力气。

  (2)师生共同实验,让纸和小椅子比力气。

  (四)生活延伸:

  工人叔叔阿姨很聪明,利用纸的这个道理做了许多东西。(如:食品包装撕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7

  目标:

  1.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力量

  2.了解纸经过叠加后能增加纸的力量

  3.体验操作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难点:

  了解纸经过叠加后能增加纸的力量

  过程:

  一、通过撕纸比赛引出主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哪些纸(出示宣纸,报纸,牛皮纸)

  (2)今天我们要和纸宝宝来做游戏,请你们来撕纸然后说撕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操作,师看幼儿是否一张一张撕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和发现

  二、通过用纸提水桶的活动知道纸是有力量的`,初步感知各种纸的力量

  (1)师,这三种纸哪种能把小桶提起来教师出示表格做记录

  (2)幼儿操作。验证要求三张纸都要轮流试,每张纸都要用一次,把水桶提起慢慢移动看纸是否断

  (3)交流操作结果

  师,谁来说说操作的结果和自己猜想的是否一样,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纸是有力量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力量,宣纸力量最小牛皮纸力量最大。

  三、通过叠加的方法知道可以增加纸的力量,进一步感知纸的力量

  我们要试一试几张报纸条能提起小水桶

  (1)幼儿操作教师提醒

  (2)幼儿完成操作后教师提问你用了几条报纸把水桶提起来

  (3)教师小结提问,现在你对报纸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8

  活动目标:

  1.幼儿有观察各种桥的经验,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桥有搭建和观察的兴趣。

  2.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感知纸桥桥面的弯曲变化与桥的承重力之间的关系。

  3.尝试用表征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搭建纸桥有兴趣,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纸桥桥面弯曲变化与纸桥承重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十套实验材料,每套分别为:纸杯2个、长方形卡纸2片、石子10个、实验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起兴趣

  1.师幼互动话题:生活中,小朋友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呢?他们的桥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讨论并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各种桥。

  2.这些桥的桥面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表述自己见过的.桥的样子。

  二、引出实验,介绍实验材料,并猜想实验过程

  1.师: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验叫做“小纸桥大力量”,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材料吧!

  幼儿观察并自主介绍实验材料。

  2.进行实验猜想。

  3.介绍实验记录表

  三、幼儿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幼儿进行小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四、总结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性的实验结果

  1.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2.对比各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经验性的实验结果。

  五、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在科学区进行纸桥承重力的探究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9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重力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

  3、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纸条,垫板,积木,雪花片,记录表,笔,硬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实验,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幼儿操作,感知纸的承重力。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尝试。

  (2)师生交流,发现纸折叠后会改变纸的承重力。

  3、再次操作,尝试记录。

  (1)教师介绍材料,示范记录方法。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进行自主尝试探索。

  4、师生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1)用图表形式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折叠后的纸承重力的不同。

  (2)简单小结:同样的纸折叠不同,承重就不同。

  5、应用:选择合适的.纸包装不同重量的杯子。

  6、延伸: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纸进行尝试,发现更多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 10

  活动目标

  1.观察平坦的纸和褶皱的纸可以承担的重量。

  2.知道纸的形状不同,所承受的力量不同,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趣味练习

  活动概要

  -在各种形状的纸上放上书本,思考怎样形状的纸可以承受书本的重量,了解纸的力量。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纸的'力量(用纸可以制作椅子吗?)

  活动内容

  【导入】

  1. 观看动画片【纸的力量】,调查我们周围纸的力量,推测平坦的纸和褶皱的纸可以承担的重量。

  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纸?

  用纸可以干什么?

  纸可以承受多大的重量?

  把纸铺开可以放几个硬币?

  把纸折叠起来可以放几个硬币?

  【展开】

  2. 观看视频【纸的力量】,了解实验目标,备品和顺序。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平铺的纸和折叠的纸哪个承受的力量大呢?

  看一看实验顺序。

  1)在书上放好折叠的纸和没折叠的纸。

  2)在纸上放硬币。

  【活动:在纸上放硬币。】

  3. 分别往折叠的纸和没折叠的纸上放硬币,观察纸能承受的力量。

  往纸上放硬币,哪种纸力气更大呢?

  折叠的纸和没折叠的纸哪个可以放更多的硬币呢?

  为什么这种纸可以放更多的硬币呢?

  【结束】

  4.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

  活动纸-纸的力量(坚固的纸桥)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后一定要洗手。

  活动评价

  比较根据纸形状的不同,所承受力量的不同,并理解其中的道理,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把纸折叠几次或是把纸揉成一团所承受的重量高于把纸平铺着时所承受的重量。所以把几张纸放在一起的话就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根据纸折叠的样子的不同所以承受的力量也不同,纸可以承受压缩的力量,但是不能承受拉伸的力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纸的力量》】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纸的力量》12-31

大班科学教案《纸》03-24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纸的力量03-17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纸桥03-25

有趣的纸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1-16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纸01-08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纸的力量》教案(精选11篇)04-2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吸水的纸》范文12-31

大班科学纸的力量教案(通用11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