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

时间:2024-04-08 11:40:5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植树节。

  师:对呀,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展示课件)。咱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它们一共要植多少棵树,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展示课件。)这是我们学校植树的信息。

  ①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树60棵,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呢?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请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用加法?

  学生说想法。

  师: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要用到加法来计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一生举例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多不多?说一个给同桌听听。

  2、教学加法交换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让学生结合第一组算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6+2222+36。)

  师:大家看,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相等。这两个算式可以怎么样?(板书:=)

  师:第二组算式可以怎样写?

  (生答,师板书:60+44=44+60。)

  第三组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师:大家看,这几个小组总结出了这几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它们的和不变。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它们一样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这三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呢?谁能来任意说两个数?

  生:38+56

  师: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相加符合这个规律,其余的数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汇报。师板书。

  师:刚才这么多的小组说出了这么多的算式,哪个小组还愿意把你们的结论告诉同学们。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

  学生齐读一遍。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3、学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

  师:刚才是咱们自己发现了加法的这个重要的规律,你能不能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师: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a+b=b+a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a、b分别表示什么吗?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两个数。)

  甲+乙=乙+甲

  △+○=○+△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学生齐读一遍(a+b=b+a)。

  4、加法的应用

  师: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时。

  三、练习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有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呢?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师:(展示课件。)你们看,森林王国里的小鸟和小鸭,想和同学们来交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他们可是有备而来,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领。怎么样,敢不敢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

  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试试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细看一看,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师:小鸟和小鸭的问题都解决了,它们高兴得不得了,想请同学们参观它们的家园,高兴吗?(课件展示。)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教师板书:

  (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4、1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104+96+88

  =192+96=200+88

  =288(千米)=288(千米)

  40+56=56+40(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155+(145+207)=(155+145)+207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a+b)+c=a+(b+c)

  课后小结: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

  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4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教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主题图,向学生介绍“爱心助学大行动”,某商店为帮助贫困山区学生特别举行义卖活动把营业额全部献给希望小学。看,小胖和小亚也来帮忙了

  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阶段:

  1.投影演示:(果汁)师:小亚和小胖各有多少罐果汁?合起来桌上有几罐果汁?谁能列式计算?

  师:谁能说出两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18,和都是26,而不同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因为8+18=2618+8=26所以8+18=18+8

  师: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两组相互交流。

  (1)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归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符号或字母)

  例:◆+●=●+◆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3)竖式计算74+641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74验算:641

  +641+74

  715715

  小结:验算时,可以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一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一遍。

  2.投影演示:

  (1)图中小箱里共有几罐果汁?6×3=183×6=18

  师:请学生分别读一下以上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

  (2)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问题:等式左边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每一组等式的左右两边又有什么联系?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乘法交换律。刚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归纳了一下,那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出示结论)

  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两组相互交流。

  (4)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b×a

  三、运用阶段: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

  ()+270=270+80400+500=()+()()+56=()+44a+()=b+()

  2.根据乘法交换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4×71=()×()25×976=976×()45×()=55×()303×786=()×303()×▲=()×■()×54=54×37()×()=c×Da×()=c×a

  3.竖式计算

  64验算:27

  ×27×64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且学会了用字母来表示。还学习了用这两个运算定律来验算加法和乘法。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8+18=263×6=18

  18+8=266×3=18

  8+18=18+83×6=6×3

  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相关文章: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案07-18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03-25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04-22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02-13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01-11

《学习6的加法》数学教案06-05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05-27

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06-02

中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11-30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