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0 07:59:1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幕剧和单幕剧的区别

  2.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

  3.初步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教学过程

  1.了解剧情、剧中人物身份,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2.分角色朗读剧本,了解该剧矛盾集中特点。

  3.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了解剧本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很完整过程。

  分析情节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破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杨与吴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4.指导学生分析矛盾冲突的焦点,本应是女仆与女主人的冲突,如何转移到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并成为焦点。剧本着重描写了这个焦点,即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这些交锋,层次清晰,由发展到高潮, 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在矛盾冲突中,大学生杨长雄是替女仆说话,义正词严,据理力争,而女主人吴太太胡搅蛮缠,尖酸刻薄,显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5. 总结扩展

  本剧把看似平谈无奇的事件,安排点染得波澜起伏,表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6.布置作业

  1.阅读剧中反映杨长雄与吴太太冲突的部分,归纳他们之间三次交锋的焦点。

  2.找出丁西林的独幕剧《一只马蜂》或《压迫》,阅读欣赏其讽刺幽默的喜剧特点。

  附:板书设计

  结构 人物 剧情

  开端 吴太太→自言自语 埋怨女仆

  杨长雄→坐着看书 与友下棋

  发展 吴太太 逼仆赔钱 典押铺盖

  (两次交锋) 杨长雄 不应赔钱 不应典押

  高潮 杨长雄 忍无可忍 打碎花瓶

  吴太太 争吵谩骂 不依不饶

  结局 杨长雄 握紧拳头 掏出纸币

  吴太太 一时语塞 抢过纸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剧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赏本剧讽刺和幽默的语言,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教学过程

  1.让学生重温上节课归纳的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三次交锋,注意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语言。

  2.分析剧中人物形象,找他们的语言、行动。

  大学生杨长雄敢想敢说,能言善辩,锋芒毕露。如“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破,因为他没有打破的机会。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

  如舞台说明提到“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抢在手中,走到吴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这些言行都充分表现了他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吴太太从出场时的唠叨,自言自语,话语尖酸刻薄,狡辩谩骂,如“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这条巷子的对面,就是一家当铺。我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那家当铺去押三块钱交给我。”“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这些语言充分显示了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个性。

  3.赏析语言的特征

  杨长雄:发牢骚,泄不满的语言,模仿吴太太上场时说话的语调:“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这个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卖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这些话像是抱怨,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成众:语言不多,面对杨长雄的气愤则说道:“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赞成给她一个教训。当吴太太要他证实杨长雄骂人,他则说:“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留心到我四周围的环境。”这些低缓、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开的。

  4.总结、扩展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我们在欣赏这幕剧时,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的动作冲突,如杨长雄站了起来,好像真想动手的样子说:“这样的女人,除了拳头的教训,没有别的办法。”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吴太太听说当铺的人给李三块钱,但不要李嫂的铺盖后,赶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课后朗读人物对话。

  附:板书设计

  人物

  语言特点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吴太太

  说话唠叨、出言不逊“……花瓶,五年前……在九江买的”,“我为什么不能多讲?”

  “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对面就是当铺”

  “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吝啬、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泼妇骂街、胡搅蛮缠

  大学生

  杨长雄

  “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碎……动花瓶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语言激愤)

  “这个年头,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表面抱怨,实则讥讽)

  “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学习生字,并巩固。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 品读感悟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5、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五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语文教案 篇3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

  1.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帮助孩子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中提炼自己的体验,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素材。

  2.关注写字教学,对学生的书写姿势、按笔顺规则书写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园地二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

  课前准备

  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教师)

  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

  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

  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

  (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

  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

  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阳光》,学完这篇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的情境中。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找阳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制作手抄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的内涵,让的思想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进行语文园地教学,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沉睡,撤娇,央求,咦叨,滋润,阻碍"等词语。

  3。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4。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特别是读好笋芽儿跟竹妈妈的几次对话。

  教学难点:能初步认识省略号,并能弄清文中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同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词语卡片,教学挂图,代板书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步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笋芽儿吗(出示图片认识)(2)一篇非常有趣的重话故事,它描写了笋芽儿在别人的鼓励下不怕困难,努力锻炼,终于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强壮的竹子。

  在学习这一课时,我们要继续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自学字词。

  春雨沉睡撒娇央求噪音

  唠叨辫子爱抚滋润阻碍

  读音重点:揉重点辨析:辫,裹,润

  指名说说"沉睡,撒娇,央求,阻拦"的意思。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并评议。

  5,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带着课后习题1中的3个问题,默读课文,并在文中划出答案。

  (2)根据这几个问题试给课文分段。

  (3)师生讨论分段结果。

  4。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作业本》2,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籽

  1。精读课文,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好第2题中的句子。

  2。使学生知道笋芽儿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励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作业本》2比一比,组词。(2)听写个别生字词。

  2。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出示课后1(1),指名读第一段,其余思考。

  (2)讨论课后1(1),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谁能来扮演笋芽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面上去(指名一至两位学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了。)

  (4)在这段中,春雨姑娘,笋芽儿,竹妈妈的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试读)

  ①指名读春雨姑娘的话,并说说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温柔,关心)(声音要稍低些)然后齐读。

  ②指名读笋芽儿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撒娇,畏缩)(声音要尖嫩些)指导齐读。

  ③指名读竹妈妈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读(担心,害怕)(声音要粗些,快些)指导齐读。

  (5)齐读第一段,并选好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对话部分站起来读。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

  (2)小结:①围绕课后思考题,理解内容。

  ②抓住对话部分体会,并感情朗读。

  (3)自学并反馈学习情况。

  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做(讨论)

  自愿扮演雷公公,笋芽儿和竹妈妈,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其余学生进行评议。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中对话应采用的正确语气。

  雷公公粗重(声音低沉)

  竹妈妈不放心(理解"唠叨")

  笋芽儿坚决(音稍高,有力)

  (4)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4,学习课文第三段。

  自学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

  讨论,有感情朗读。

  小草:坚强,不屈不挠

  笋芽儿: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阳公公:关爱。

  分角色读,齐读。

  5,齐读,分角色读全文。

  6,作业。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最后一段。

  2,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说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总结全文,并感情朗读课文。

  (1)回忆阅读提示,说说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

  再听课文朗读录音。

  指名读笋芽儿说的几句话,评议,齐读。

  小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些什么道理

  (不要框死学生的答案,任凭畅所欲言。)

  (5)感情朗读全文。(形式可灵活。)

  2。背诵全文最后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想想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2)帮助学生理清内容。

  (3)自由试背一指名背一齐背。

  3。认识省略号及其作用。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并想想这些省略号在句中表示什么意思。

  听写

  春雨沉睡撒娇央求噪音

  唠叨辫子爱抚滋润阻碍

  5,完成课堂作业本6,7题。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鲸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大象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生活在海洋里,比大象大的多的动物,大家看看,它是谁?(这是一条跃出水面的蓝鲸.这也是一条蓝鲸,大家正在观看它的表演,从观众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这说明鲸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呢?这是一幅鲸呼吸的漫画,看起来非常可爱。这是两条虎鲸,妈妈和孩子。)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更多有关鲸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鲸》。(教师板书课题)

  鲸的名字有个鱼字旁,又生活在海洋里,体形很像鱼,所以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同学们,你们说它是不是鱼呢?(请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二)师生共同学习课文

  1、速读课文,找出鲸是哺乳动物的句子,并画下来。

  2、教师:从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最高级的脊椎动物,特点就是用肺呼吸、胎生、幼体吃奶。那为什么它生活在海洋里,并且体形像鱼呢?

  3、教师:这就是鲸的进化的过程。(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从老师标出的不同颜色的词,你发现了什么?((1)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时间。(2)为了生存下来,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来概括一下,这一段讲了什么?(教师板书:进化过程)

  4、同学们了解了有关鲸进化的知识,心情怎样呢?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一部分。

  5、课文中除了给我们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还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你能用词语概括出来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体形、种类、生活习性)

  6、提问:刚才有同学说鲸非常大,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如果老师把它改成:鲸非常大,也非常重,你们认为这样改好吗?这是一篇说明文,所以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准确、清楚的知道鲸的大和重。课文介绍鲸,为什么先要写大象呢?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我国发现的四万公斤的鲸为例,更加具体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

  7、学生说出其中一种说明方法,教师讲解后,请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说出其他的说明方法,其中还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8、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鲸的体形、进化过程,还介绍了鲸的种类,老师请同学们回去后查资料,你们知道了鲸有多少种吗?全世界有80多种,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类——须鲸和齿鲸,须鲸没有——,齿鲸有——(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鲸的体形、进化过程和种类的有关知识,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学习第四部分鲸的生活习性。

  (三)学生自学课文

  1、鲸的生活习性部分介绍了——鲸吃食物、呼吸、睡觉、胎生。你喜欢哪部分就学习哪部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才艺,今天就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个人风采。(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当小小朗诵家、小画家、小小演说家、小小表演家来给同学们展示。

  3、自由组合,选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

  4、展示个人风采。

  5、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交流图片。

  (四)师生交流资料和图片。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教师板书:

  体形

  6、鲸进化过程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种类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小珊迪(第一课时)。

  2、学习课文1、2两大段,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3、用自然段段意概括的方法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自然段段意概括段意方法的运用、学习课文1、2两大段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曾有一个饱受饥寒、诚实、善良的卖火柴小男孩,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至今不能忘怀。

  大家看他是谁?(看课件小珊迪的图片)老师随机板书课题。

  老师在梦中就见到过他,(点击出现教师的图片、配乐随机响起)

  师配乐朗诵:他告诉我,他是一百多年前爱丁堡的一个小男孩,他是个孤儿,父母早就死了。一次他在街头卖火柴碰到一个没有零钱买火柴的顾客,于是他就去帮那个顾客去换零钱,在往回跑的时候,不小心被马车撞了,两条腿也全断了,他只好躺在一张破床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他快要死了,但是他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却是他的弟弟,因为他死了之后,就没人可以照顾他弟弟了。小珊迪说到这儿,就走了。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去卖火柴,也不知道他的弟弟后来怎么样了?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一起帮助老师解答心中的疑问。

  二、认真读课文,提出要求:

  1、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

  2、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

  3、课文除了写小珊迪还写了那些人?

  三、抓重点句,梳理全文,教学1——8自然段。

  1、通过朗读,老师想知道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谁能帮助解答)

  (随机板书:可怜、诚实、善良)

  2、这篇课文除了写小珊迪,还写了那些人呢?(板书:我、我的同事、小利比)

  3、那这些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这些人当中、课文主要讲谁和谁之间的事呢?(我和小珊迪)

  过渡:既然课文主要讲我和小珊迪之间的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珊迪(第一课时)》。那么在我的心目中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呢?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小珊迪又是怎样一个孩子呢?(一个骗人的孩子,而我有可能上他的`当)(引出课文第8节)

  4、我猜想我可能上当了。我为什么会怎样想?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件事情的起因吧?时间回到100年前……(播放朗读)

  四、教学课文1——7自然段(听录音)

  (1)、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又冷又饿、又要照顾弟弟)

  从那里可以看出小珊迪又冷又饿?(指名回答,身上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从他的外貌上,我们可以知道他生活的贫苦,同时也可以知道当时天气的寒泠

  (2)、指导朗读对话

  (1)小珊迪是怎样求我买他火柴的?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指名学生读,听听他的话在语气上有什么变化。(请求——乞求)

  (3)指导理解(请求——乞求)

  出示练习:请求恳求乞求

  1、面对小珊迪的初次,我和同事拒绝了。

  2、面对小珊迪的再次,我决定明天再买。

  3、面对小珊迪的再三,我答应马上买火柴。

  (4)理解了请求和乞求的意思,,下面先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5)分角色朗读。

  (6)在珊迪的乞求下,我给了他一先令,可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从这里我们才明白我为什么会产生上当的感觉。但马上这个念头被我否定了?什么原因呢?指名读第八节

  (7)分析第八节

  (一)、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小珊迪不是那种骗人的孩子?

  (孩子那诚恳的面容、信任的神情)诚恳的意思是?信任的意思是?

  (二)、我的心里有什么变化?(猜想————断定)这是一对反义词。那这样的心理变化能否调换?为什么?那种人指什么人?(说明我对小珊迪的信任)

  (8)、事情发展到这里,回过头来我们来看一看,事情发生的具体地点在什么地方?(旅馆门前),那么谁能概括一下在旅馆门前发生的事情?(小珊迪在旅馆门前乞求我买他的火柴,在换零钱时一去不复返了。)

  ---------------------------

  五、课文延伸练习

  (1)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珊迪向我卖火柴时说的话,看看有什么特点?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经典)语文教案12-11

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02-21

语文教案02-22

语文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