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时间:2024-04-12 18:43:24 教案 我要投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算法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4图。

  ①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哪条边和哪条边相等?

  ②尝试列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喜欢怎么求就怎么求。

  (2)展示学生求法:可能的几种(每一种说一说算理)。

  (3)对照比较。

  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长方形周长后两种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

  (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②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2题。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对于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给予表扬。

  2、练习十九第1题。(量一量,算一算)

  3、练习十九第2、3题。(独立完成,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路是活跃的,有时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放手让他们去研究、去探索,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线段,角和直角,以及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的基础。

  教材处理:

  本堂课采用讲授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感知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1.用动画“第二次龟兔赛跑”导入新课,引出周长的概念。

  师生共同概括出: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叫做正方形的周长。(板书:周长)

  2.动手操作:演化对周长的理解。

  ①指名用手指把数学书的封面围一周。指出:从封面角上的一点出发,沿着它的四条边围一周,又回到这个点。然后引导学生表述:这封面一周的长就是封面的周长。

  ②指定学生说说课桌面的周长。

  ③推论:一个平面图形也是这样,只有当这个图形围满一周时,它一周的`长才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引导学生概括出周长的定义。

  ①给出几个图形说说哪几个图形有周长,哪几个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

  ②概括周长的定义。

  ③举例说说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生参与,突出重点。

  1.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①出示图形:

  ②小组合作,比比周长谁长?可以有哪些比较方法。

  ③反馈。

  ④小结,揭示课题。

  2.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①标出上图中的长、宽、边长的长度,求它们的周长。

  ②学生尝试计算。

  ③反馈。分析比较哪种解法简便。

  ④小结。

  ⑤试一试。

  三、新知应用。

  1.课本中练习。

  2.发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  6分米8厘米2厘米1厘米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学习运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培养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活动,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喜欢学习数学。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积极去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教具准备

  教具:课件,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

  学具: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方格纸一张,表格2张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例5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原来这种题型一般在习题中出现。教材运用此题抛砖引玉,引起一线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于指尖上。但是要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来解决问题,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于指尖上。探究活动,要精心设计引导。在探究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探究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探究之后,及时总结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做好铺垫

  1.拼组练习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根据要求画一画。

  (1)用2个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周长呢?

  (2)3个呢?4个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一画简单的拼组图形,为探究活动中的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埋下伏笔,也可以了解在画图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2.揭示课题

  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不断探究,获得新知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5: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1)读题思意。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题,同桌交流题目意思。

  (2)分析题意。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拼图形──求周长──比较周长

  (3)让同桌同学再次互相说说题目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读──分析──再读的过程,让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要我们做什么事?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形成。

  2.自主探究

  (1)第一次探究

  ①说清要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拼图形)是的,图形拼好了,接下来的两步就简单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可以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

  ②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要指导,适时点拨。

  ③汇报展示

  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a.用小正方形拼的

  b.在方格纸上画图的

  c.直接在随练本上画草图的

  学生摆出来的结果有:

  a.摆成长16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

  b.摆成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

  c.摆成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

  ④优化方法

  请摆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摆法,实物投影出学生在方格纸上和随练本上画的草图。师:你更喜欢哪位同学的方法?为什么?(在随练本上画草图的方法更好)

  ⑤分析画法

  你最喜欢谁画的图,为什么?是的,他画的草图中还隐含着大智慧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a.摆成长16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我们可以说成摆了几行?每行几个?(摆成1行,每行16个。)

  b.摆成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可以怎么说呢?

  c.摆成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还可以怎么说呢?

  d.思考:为什么不能摆成3行呢?

  e.师:只有这3种拼法吗?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明白,只有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才能确保正确解决问题。

  ⑥再次尝试

  你能不用摆,就直接画草图吗?我们来试一试。如果有12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哪些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让很快画好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适当的表扬,让学生有信心,学会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究,呈现出不同的方法,了解在练习本上画图的优点,掌握运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只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通过提问:为什么不能摆3行呢?让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

  (2)第二次探究

  ①说清要求

  我们已经用16张正方形的纸摆成了3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接下来还需要做些什么呢?(计算他们的周长,比较他们的周长)那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吧!可以借助学具的帮忙。

  ②自主探究

  教师个别指导,点拨启发。

  ③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式有:

  a.用数格子的方法,直接数出它们的周长。

  b.数出它们的长和宽,计算出他们的周长。

  c.用表格记录法。

长(分米)1684
宽(分米)124
周长(分米)342016
观察比较

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 正方形 )的周长最短。


  (提醒学生,表格式不一定非得画表格,也可以像表格一样上下、左右对齐,就行了,简单明了,做起来速度快。)

  ④思考分析

  a.不管是运用了数的方法,还是计算和填表的方法,我们都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b.12张边长1分米的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草图,我们已经画过了,你会比较它们的周长吗?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只有这三种拼法吗?你得到了什么结果?

长(分米)1264
宽(分米)123
周长(分米)261614
观察比较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周长最短。


  c.课件同时出示两个表格。

  观察这两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在小正方形个数一定的情况下,拼成的图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短。

  为什么呢?引导发现:拼组后,隐藏在图形内部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越多,露在外面的边长就越少,图形的周长越短。

  ⑤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运用表格来呈现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表格中的结论让学生独立写出来有一定难度,所以采用了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充分体会表格的简洁性,美观性。通过整理,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

  ⑥今天我们一起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真是爱思考的孩子!其实这种拼摆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联系生活,内化新知

  完成教材86页做一做。

  通过动手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将12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组后的图形周长最短。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设计思路】学以致用,数学来自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努力发现并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全课总结,有效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还知道了运用表格呈现答案,收获多多。通过几何直观,促进了学了空间观念的形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学会拼周长最短图形的策略,并计算出最短周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出这时的周长。

  难点:掌握拼周长最短图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知识?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要怎么求?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为什么乘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为什么乘4?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今天就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阅读理解。

  (1)默读例5,收集数学信息。

  (2)反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最短”?(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分析与解答。

  (1)拼一拼:将准备好的学具(16张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小组活动)

  (2)拼法反馈正方形:(一种)16=4×4

  长方形:(二种)16=1×16=2×8

  (3)画一画:怎样拼使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4)画法反馈:共有几种拼法?(三种)周长各是多少?

  (5)拼法、画法对比:共有三种拼法,结论是否一致?哪个图形周长最短?

  (6)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

  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3.回顾与反思: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只有拼成正方形周长才最短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求怎样最节省胶带,也就是要使捆的胶带最少?

  (2)有几种捆法?先画一画,也可以捆一捆,再算一算。(引导出:只要画出12个边长是5的正方形的周长的捆法就行)

  (3)反馈画法或捆法:12=1×12=2×6=3×4,三种。通过计算三种捆法的周长,发现12=3×4周长最短。

  (4)将本题与例5比较。得出:

  要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那么拼成正方形最短;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短。

  2.练习十九第4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为什么这时贴的花边最少。

  3.练习十九第5题。

  (口答:(1)有几条路可以走?(2)哪条近?哪条远?为什么?)

  4.练习十九第6题。

  (1)尝试完成;(2)反馈演示,说理由。

  5.练习十九第7题。

  (1)独立完成;(2)板演齐练。

  6.练习十九第8题。

  (1)尝试完成;(2)反馈:第1问求什么?第2问如何理解“至少”,这时哪边靠墙?

  7.练习十九第9*、10*题。

  通过比较、演示或计算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大胆让学生拼一拼,通过小组协作探索出各种拼法,并计算出周长。通过对比各种拼法的周长,得出哪种图形的周长最短。拼一拼,算一算是基础,比一比后发现规律是提升,是关键。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7

  练习内容:

  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如图:

  ⑴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8

  1.电脑出示:三个花坛(图略),三个小朋友先后绕各自的花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花坛)走一圈。之后——

  师:假如三个小朋友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动身绕各自的花坛走一圈。你猜,谁最先走完一圈?请用1个手指表示选择绕三角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2个手指示选择绕四边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用3个手指表示选择绕五边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

  在经过观察和考虑后,大家用打手势的方法表示出自身的选择。大多数同学选择了1,也有选择2或3的。

  师:看来,大家的选择不尽相同。面,请前后6人为一个小组,说说各自选择的理由。

  生1:三角形花坛虽然只有三条边,但是,它的每条边都是很长的,而五边形花坛虽然有五条边,但是每条边都是很短的,所以,我认为绕五边形花坛走的朋友最先回到起点。

  生2:我也觉得绕五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因为五边形花坛的一条边是三形花坛一条边的一半,三角形花坛还多出半条边,所以,绕五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师:假如五边形花坛的边长真的'是三角形花坛边长的一半,那么,绕五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可是,我看上去好像是超越一半的。

  生3:我认为绕四边形花坛走的小朋友会最先回到起点,因为四边形花坛的四条边都比较短的。

  大家互相争执着,谁也不让谁。这时,教师让电脑演示,同学们的眼睛注视着屏幕上的三个小朋友。随着绕四边形花坛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点的瞬间,同学中发出“耶——,我猜对啦!”的欢呼。

  生2:老师,我刚量错了。

  师:你刚才是怎样量的呢?

  该同学重新进行演示。原来,他是举着一把直尺,手指指着尺上的刻度,按着同一角度,眯着小眼睛在进行着远距离的丈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9

  教学目标

  1、经历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读题和根据条件提问题的习惯。

  2、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会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同学们,喜欢公园吗?老师今天带领大家到月湖公园去观赏,(出示课件)。公园里的花坛真漂亮。为了维护花坛里的花草,同学们准备为花坛装置护栏(显示护栏)。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情景图),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同学独立考虑后回答。)

  生1:长方形花坛的护栏长多少米?

  生2: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元?

  师:这个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谁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生3:给正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红点问题,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师:要求“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可以先求什么?为什么?

  生:可以先求给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1)独立考虑。

  师:你能求出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吗?不只要会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了一种算法,有没有两种、三种?先自身算算。(教师巡视指导)

  (2)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8+4+8+4=24(米)

  师:哦,同学们看这位同学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围着加起来,算的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生齐答:周长。

  生2:8+8+4+4=24(米)

  生3:82+42=24(米)

  师:方法很好!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4:(8+4)2=24(米)

  师:哦,这种方法有点不同,你能指着长方形花坛和大家说说你是先求的什么吗?

  生4:我是先求的一个长加宽,再乘2求出两个长加宽,就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这位同学的想法?

  (另一同学又说一遍。)

  师:哦,这位同学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5:38=24(米)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5:因为两个宽是4+4=8,再加上两个长是8,就是3个8,所以可以用38来计算。

  师:这个同学的想法很独特,不错。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4米,现在能求出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多少钱了吗?

  生:242=48(元)。

  (3)试一试。

  计算下列各图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3、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正确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同桌一份(小棒6厘米4根,4厘米8根,3厘米4根)

  图片若干,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摆摆、想想、探究计算周长的方法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我们学过了那些图形?

  2、①你会用小棒围长方形吗?(出示长方形)真的会吗?那听清要求:一定要同桌合作,每根小棒代表长方形的一条边,围出的长方形要大小不同,看那对同桌是最佳搭档,又好又快?

  ②发现特别快的,让他们说说你们怎么围的这么快?为什么你用两对一样长的小棒?

  ③量一量你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大约是几厘米?

  3、指名介绍你摆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大约是几厘米?教师出示学生摆出的长方形的放大图,标出长和宽的长度。

  4、那么要知道你围出的每个长方形的小棒的总长度是多少就是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你会算吗?那么我们先来算第一个。

  ①可以在本子上写出算式,也可以同桌合作说说算法和想法

  ②指答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摆小棒帮助理解

  ③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些?为什么你认为它要简便?

  ④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正方形的方法?得出公式:(长+宽)×2

  ⑤对这个方法还有不理解的吗?

  5、那就用这个方法计算另外2个长方形的周长,再出示学生的作业校对,说说想法。

  (二)正方形的周长

  1、刚才我们围了长方形,正方形你们会围吗?那就用小棒围出不同的几个正方形,开始围。

  2、反馈摆出的正方形的边长(说出正方形的特征)(出示放大的图)

  3、你们能算出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吗?选一个先算

  ① 独立计算

  ② 反馈说说计算方法,为什么乘于4?4哪来的?

  ③ 计算正方形的方法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形成公式:边长×4

  4、独立用公式计算其他的正方形的周长,板演校对。

  二、用用、练练、解决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1、(出示课题)刚才我们计算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我们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计算周长。(出示花坛)要给花坛围上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该怎么办?(量出一条长和宽,算出周长)出示长和宽,你能算了吗?

  3、(出示手帕)要给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镶上花边,需要多少长的花边?

  4、在我们生活中你还看到过那些地方需要计算周长的?同桌讨论,再汇报。

  5、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 ()

  (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

  (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 ()

  三、看看、算算、寻找影响周长的变化的因素

  1、学生用8根小棒围成正方形,周长怎么算?独立计算,再投影校对。

  2、如果移动两根小棒,这个图形的周长该是多长呢?为什么?

  3、那用这8根小棒,你能摆出普通的长方形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长?投影围出来

  4、比一比,看一看,你发现什么?

  5、(出示)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沿边减去5厘米以后,他的周长比原来减少了多少?

  四、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作业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1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猫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猫先生加菲(显示)和猫小姐凯蒂(显示)。它们俩可喜欢散步啦!加菲每天沿着这个长方形的绿色草坪走一圈,凯蒂则沿着这个正方形的湖面走一圈。这一天,它们却吵了起来,吵什么呢,原来,它们俩都说自己每天走得路多。

  引导: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走得路多些?(学生猜测)

  引导:加菲和凯蒂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加菲和凯蒂散步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板书)

  二、新课展开

  1.提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但在这里哪种办法比较合适呢。说说你的想法。(用绳子饶一圈太麻烦,有局限性;在不要求精确结果时用步测很好,这儿就不合适。

  2.提问:加菲采用了先测量再计算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草坪的长是50米(板书),宽是40米(板书), 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完成在自备本上。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学生说教师板书。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可能有这四种:

  (1)50+40+50+40=180(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

  (2)50+50+40+40=180(米)先加两个长,再加两宽。

  (3)50×2=100(米),40×2=80(米),100+80=180(米)。

  (4)50+40=90(米)90×2=180(米)。

  5.提问:用这些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知道什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6.小结:现在我们发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在小组里说说可以怎样算长方形的周长。

  7.解决了加菲的问题,我们该帮一下凯蒂了,她量得正方形湖面的边长是45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两种算法:

  (1) 45+45+45+45=180(米)

  (2) 45×4=180(米)

  说明:其实这两个算式之间还藏着一个有关加法和乘法的数学秘密呢,今后你们学了就知道了。

  提问: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8.谈话:原来,两人走得路一样多,通过科学地计算,加菲和凯蒂心服口服了,他们不再吵了,握手言和,又成为了好朋友。

  9.通过这件事,加菲对周长产生了兴趣。它来到篮球场(出示书上的图)。你们愿意跟加菲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计算。

  把书翻到63页,看看你的方法跟书上的哪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提问:加菲有点累了,球场服务员马上递上手帕,可他不急着擦汗,却问我们(显示:正方形手帕边长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

  过渡:掌握了方法,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就请你们用已掌握的方法再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1.“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口答。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书上64页想想做做1、2两题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请你先动手量出每一题左边一个长方形和左边一个正方形需要的数据,再计算。(不出示第1.2题,看书)

  3.生活中经常需要求长方形的周长。这不加菲又想给它的镜子做做美化了(出示第4题)。学生抢答,说出算法。

  4.星期天,我们的加菲又闲不住了,他去效外租了一块边长6米的正方形土地种花,考虑到这块地有可能被践踏,要在四周围栏杆,请你帮他算一算,栏杆一共长多少米?(电脑出示图片)

  如果花圃的一边紧靠着墙壁,那栏杆长多少米?(出示卡片上的简易图)

  5.出示第6题。动手拼一拼。(学生同桌试拼,交流时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及结果)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你学会了吗?

  附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50+40+50+40=180(米) (1)45+45+45+45=180(米)

  (2)50+50+40+40=180(米)

  (3)50×2=100(米),40×2=80(米), (2)45×4=180(米)

  100+80=180(米)。

  (4)50+40=90(米)90×2=180(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2

  教学内容:

  第61-62页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周长的含义。

  2、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2、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学具小棒、多媒体演示、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正迁移,引入新授课。

  1、出示三条线段,线段a:

  线段b:

  线段c:

  2、围成三角形,问:

  (1)老师把这三条线段怎么样了?

  (2)演示:小蚂蚁绕三角形爬一周。

  (3)谁知道小蚂蚁爬了多长的路呀?

  师:小蚂蚁爬的这一周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3、情景:小兔子为了防止狡猾的狐狸到自家菜园偷东西,将菜园四周围上篱笆.(出示菜园图)

  问:

  (1)小兔子家的菜园是什么形状的?

  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边长度一样,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小兔子围这长方形菜园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也就是要我们求什么?(周长)

  师:让我们一起帮帮小兔子的忙,行不行?

  4、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小组讨论).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一)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1、根据学生讨论得出不同算式出示。

  8+5+8+5=26

  8×2+5×2=26

  (8+5)×2=26

  2、利用学具小木棒,摆一摆此长方形周长演示。

  3、师:看一看书上的公式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

  (先求一组长和宽,再×2。)

  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

  4、小游戏:摆一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给定许多长和宽).

  (1)a=3cm,b=2cm,摆一摆周长;

  (2)a=5cm, b=1cm,摆一摆周长。

  5、 量一量书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6、口答练习:(互相说,轻轻在同桌耳边说,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给定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

  (1)a=3cm,b=4cm,求周长;

  (2)a=5cm, b=9cm,求周长;

  (3)a=12cm,b=12cm,求周长。

  (二)正方形周长的认识.

  思考:

  (1)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看图 求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张长方形的白纸,长45厘米,宽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 教学效果反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3

  教学理念:

  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主要是死套公式,部分的学生几乎对周长这一概念只是死记硬背,通过模仿去解题,不会灵活运用。尤其是利用周长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也只会套用公式,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究其原因,一是,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公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二是我们的教学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学生学的图形仅限于黑板上和书本中。

  新的课程标准就提出,“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有必要从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周长开始,就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起周长这一概念,从他们最熟悉的生活中去理解周长,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片段:

  片段1:创设情境,建构周长。

  播放情景动画,(演示Flash动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生1:笑笑跑得远,因为她跑的长方形比正方形长。

  生2:我不同意,因为小明跑的正方形要比长方形宽啊。

  生3:那应该相等……

  生4:我觉得量一量就知道了。

  …………………

  师:我觉得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同学说的量一量我觉的最可靠,最有说服力。那怎么量呢?

  生1:拿直尺慢慢量。

  生2:那还不知要量多久啊,拿一把卷尺量就行了。(师:都可以,能不能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呢)

  生3:量长方形只要量出上面和左边的就行了。

  生4: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条边就行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如果象你们刚才所说量出了之后,你们来算算。师再出示长度。

  生1:笑笑走的:10+6+10+6=32(米)小明走的:8+8+8+8=32(米)

  生2:笑笑走的:10×2+6×2=32(米)小明走的:8×4=32(米)

  生3:笑笑走的:(10+6)×2=32(米)小明走的:(8+8)×2=32(米)

  …… …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所算的,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专门研究过,并把它称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同学们,你们觉得周长是什么呢?

  生1:走一圈就是周长。(师:说得很形象,但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怎么走一圈呢?)

  生2:四条边加起来就是周长。(师:有道理,但如果是个三角形呢,其他的图形呢,师出示。)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叫周长呢,能说得更准确吗。

  生: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周长就是把这个图形所有的边合起来。

  师:的确,周长就是指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

  …… ……

  片段2:理解与应用

  师:小明和笑笑比赛完了之后,又碰到了一到难题,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呢,请看:

  如图,学校操场上的长方形足球门,已知它的长是5米,宽是2米,安装一个足球门需要用去钢管多少米?

  生1:这实际就是求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列式应该是5+5+2+2=14(米)

  生2:我不同意,从图上看,这个足球门只有三条边组成,应该是5+5+2=12(米)

  师:同学们,你们大家赞同谁的说法呢?

  过了一会儿,大部分学生觉得生2的说法比较准确,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两个同学的都有道理,但究竟谁的对,还要看看我们足球场上的足球门的地下是不是还有一条边。”

  经过学生这么一说,原来我准备说只有三条边的,我也开始动摇了,因为在准备这道题的时候,我也没考虑到这一点,究竟有没有,我也不敢肯定,因此,我向学生说:

  “那好,我们下课后,同学们就去实地看看,或询问一下体育老师。”

  但经过学生这一调查,询问,新的问题又提出来了,“老师,足球门虽然下面没有一条边了,但它的后面还有几条那样的钢管在支撑着,不止12米啊,后面那些该怎么算呢?”

  “那再把后面那些钢管的的长度量出来再加上不就行了吗。”

  …… ……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上,我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数学要尽可能要把学习内容置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理解,感受,变书本数学为生活中的数学。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在这一节课中:

  1、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被形象的动画吸引,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了学习中来。并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去学习。

  2、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从具体思维(一开始学生认为周长就是跑一圈的长度)逐渐在老师的引导下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最后学生小结出周长就是组成这个图的边合起来。)

  3、通过对周长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找到周长的计算方法,即把所有的边的长度加起来。并且学生通过计算,联系乘法的意义,找到了很多种算法,体现新课标提出的算法多样化,而且,在教学中没有一味地去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直到最后也没有向学生总结公式,而且新版的人教版的教材也是一改过去的老教材,没有在课本上总结周长的计算公式,我们不能用一个公式去限制学生的思路,在计算过程中一些学生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用“(8+8)×2=32(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4、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没有灌输给他们方法,而是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感知的。

  5、通过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往往能提出很多的问题,而且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争论,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印象最为深刻,也理解得最为透彻。同时,在学生最后提出的足球门的钢管长度还包括后面的支撑部分,从而为以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打下了基础。

  总之,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课本知识置入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一个从事数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得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一些测量单位,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又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其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设计是从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新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从中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推理,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总结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推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二、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每小组木棒4支(长、宽各一对)

  四、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周长”概念为探索“周长的计算”的活动予做准备。

  2、让学生分小组摆出一个长方形。

  3、教师提出探索活动的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师:你能求出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吗?这是我们师生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师:板书:长方形 的周长)

  (二)分级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提出要求: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长,请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

  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意见:

  (1)长+宽+长+宽

  (2)长×2+宽×2

  (3)(长+宽)×2

  意图:通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1、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通过投影仪,说自己小组探索结果(教师边板书上来)

  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2)

  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最简捷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聚合思念能力。

  练一练

  学生在所发练习纸上做练习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图略)

  (1) 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

  (2) 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

  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认识,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扩展认识。

  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边长6厘米(图略)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探求结果,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将课题补充完整)

  意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同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五)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长方形,正方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意图: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中深化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灵活训练,发展思维

  比较下面的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用投影仪)

  意图:通过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长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长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梳理旧知:

  1、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谁能说说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你能整理成下列这张表吗?

  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边

  角

  四条边关系

  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

  正方形

  2、什么叫图形的周长?

  师:用手指一指课桌面和长方形纸(学生人手一张)的周长。(学生用手指周长。)

  二、引导探究,质疑拓展

  1、要知道这张长方形纸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

  (教师出示板书长25cm,宽20cm。)

  在纸上计算周长。

  一学生板演,完成后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做?

  2、谁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找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说说理由。(学生操作)

  为什么用宽边去比?

  3、教师将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

  4、要想知道这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怎么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师:剪下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怎么求?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两个解法不同的学生板演,再交流方法。)

  6、仔细观察原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剪开后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1)为什么剪开后两个图形的周长比原来一个图形的周长要长呢?(同桌讨论后再交流)

  (2)假如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周长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巩固深化,应用延伸

  1、列式计算。

  (1)动物园里有一个养水禽的正方形水池,四周围了栏杆,共长60米,水池的边长是几米?

  (2)用木条做一个长方形镜框,长48厘米,宽比长短8厘米,这个镜框至少需要木条几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花园,四周围了136米长的竹篱笆,宽边篱笆长30米,长边的篱笆有几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2、考考你。

  把6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画一画)你能算出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吗?

  多种方法分别请学生上来板演,讲解思考过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相关文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案08-2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09-2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04-0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精选19篇)05-1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4篇04-0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02-17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09-08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通用16篇)01-26

小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12-11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