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时间:2024-04-15 12:57:13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使学生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

  教学设计

  一、分类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a.25+821+636+759+242+3

  b.50+1639+4037+40

  第二种:a.21+642+3

  b.25+836+759+2

  c.50+1639+4047+30

  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过程中学习归纳、。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

  ┌进位加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不进位加

  2.计算各题,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8=1320+13=33

  生2:25+5=3030+3=33

  ……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仍然是练习重点。因此,进一步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体现教学开放性。

  c.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分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在引导孩子们加法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减法,给了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培养了他们概括、归纳的能力。

  2.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得真默契,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

  巡视中,教师提示的话比当做要求提出来要有效的多。因为孩子们喜欢表扬的形式。这样很多小组就会去模仿。一组做汇报,其他组,既可以做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孩子们的练习量,比单纯做题效果要好。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让大家评一评。(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

  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课本上有这样一组题(P78第1题),请直接写在书上。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作业

  第79页的第1题、第2题。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是对全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配合已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归纳等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年龄小,但已经有初步的归纳能力的特点,编排了加法、减法两种不同的复习方式。

  1.在加法中,突出教师的引导,从分类,到归纳,教师都是通过几道计算题来进行的,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参与。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练习中,摆脱了以往教师出题学生解答的形式,而采用了学生出题学生回答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2.在减法中,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减法。由于有加法的基础,学生就有一种“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体验。

  同时,通过适当的表扬,激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合作完成“任务”中养成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评析

  本节课是100以内加、减法(一)的与复习,教师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金老师有意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分类、归纳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提高归纳能力。

  1.引导学生加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先让学生观察一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各种情况。

  接着,关于计算方法的复习。通过具体的计算,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在计算和交流中,既关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了算法多样化。

  在复习的基础上,练习加法计算。金老师把“出题权”交给了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小组合作减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复习加法的基础上,金老师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减法知识的。金老师用谈话的方式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同时以“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设问,激起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学生有经历加法知识的基础,再尝试减法知识,实现学习方法的有效迁移。学生在合作完成减法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归纳知识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一改往常复习课上大量做题的设计安排,注重知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发现。课堂上尽力给学生尝试成功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2

  一、教学内容:P45~P47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进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自我的能力。

  3、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

  三、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准备一份自己最满意的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与复习

  学生分小组说说自己学过知识

  ①可以由这些图提出什么问题?

  ②指名回答

  (二)我的成长足迹

  教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次数学活动,最满意的一次作业......

  (三)练一练

  1、完成习题1

  ①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

  ②引导学生发现这几道题都是有余数的除法。

  2、完成习题2

  ①学生理解题意,说说运算顺序。

  ②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批改。

  3、完成习题3

  ①学生理解题意,在地图上找到“长江”、“黄河”

  ②让学生读读这两条河的长度,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

  4、完成习题4

  ①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②同桌互说4路车往返路线。

  ③说说应该怎样做

  5、做第5题

  ①学生读懂题目,做练习题。

  ②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5×3=15(元)3棵12元(3棵12元的便宜)

  12÷3=4(元)4<5(所以3棵12元的便宜)

  6、完成习题6

  ①学生说说图意

  ②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③多请几名学生说说想法

  7、完成习题7

  ①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②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想的

  ③学生独立完成

  8、做练习题8

  ①选择适当的答案

  ②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③鼓励说得比较好的学生

  (三)

  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读数、写数、方向和路线

  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

  (四)作业

  随堂练习的作业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内容,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100以内的加、减法算理和算法。

  2、形成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

  【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退)位及进(退)位的口算,以及解决问题等知识。为了使大家进一步的掌握这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复习讲授】

  1、整理100以内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图。

  师: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加法计算?

  生: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又分成哪两种类型?

  生:两位数加一位数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两种类型。

  师: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减法计算?

  生:整十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小结:整十数也是两位数,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纳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那么本单元所学知识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结构图。

  2、复习加法。

  (1)出示教材第81页第1题。

  57+2= 57+20= 57+9=

  75+2= 75+20= 75+9=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2)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①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②想一想:哪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为什么?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3)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75+9)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9=14 70+14=84

  生2:75+5=80 80+4=84……

  (4)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3、复习减法。

  (1)出示教材第81页第2题。

  57—2= 57—20= 57—9=

  75—2= 75—20= 75—9=

  师:这些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减法。

  师:对!你会计算吗?

  生:会。

  (2)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①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②想一想:哪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减。

  (3)突出退位减法。

  师:谁来告诉大家,75—9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15—9=6 60+6=66

  生2:10—9=1 65+1=66

  ……

  4、复习连加、连减和含有小括号的计算。

  出示教材第81页第3题。

  13+7+54= 67—8—50=

  38+(46+4)= 83—(27—20)=

  师:这几题是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和含有小括号的计算。你能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生1:连加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

  生2:连减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往右算。

  生3: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说得对!请按它们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独立计算,集中订正。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九的第1、2题。

  第1题和第2题是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综合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可适当选择一些题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九的第3题。

  此题是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含有小括号的计算练习。练习时可选取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特别是含有小括号的计算的顺序要重点强调,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反馈。

  答案:

  1、第1题:40 86 45 22 39 64

  第2题:33 37 66 77 38 58 43 79

  2.31 5 8 68 74 85

  3.96—4=92(本)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口算的时候应该是相同位上的数相加减,即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十位数加、减十位数。要算得既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及不退位、退位的计算;另外还复习了连加、连减和含有小括号的运算,计算时,要先想好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还复习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题意,再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4

  教学导航

  一、复习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26~27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六)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和练习,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2.通过复习和练习,能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和除法的关系。

  难点:利用除法运算提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单元知识整理。

  师:本单元有哪些知识要点?把这些要点整理出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议一议,各小组汇报并展示整理的结果)

  2.单元复习。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指名学生回答)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复习“平均分”的方法。(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3)复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①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师: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小结)

  师: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所写的除法算式)

  教师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出示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主题图。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写出除法算式。

  教师指名学生读出所写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

  (4)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2×6=  5×6=  12÷6=  30÷5=

  12÷2=  30÷6=  4×5=  3×5=

  20÷4=  15÷3=  20÷5=  15÷5=

  ①让学生分组进行口算。组织学生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教师总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②出示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让学生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教师任意指一句口诀,要求学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5)复习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二、知识应用

  1.教学教材第26页整理和复习“思考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思考题”)你能解决吗?是怎样想的?可以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汇报1:根据4个““相加的和是8,求1个”“是多少,就是计算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8÷4=2,即=2。

  汇报2:根据3个”“的和是12,求1个”“是多少,就是计算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2÷3=4,即 =4。

  ……

  2.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问题。

  师:想一想,有12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设计。

  (2)设计方案,动手用小棒摆一摆。

  要求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设计的过程和所写的除法算式。

  师: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小组指派汇报,教师板书)

  汇报1:摆成2行,每行6盆,列式为12÷2=6(盆)。

  汇报2:摆成3行,每行4盆,列式为12÷3=4(盆)。

  汇报3:摆成4行,每行3盆,列式为12÷4=3(盆)。

  ……

  师: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分法不唯一。但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12 3 5 20 4 8 1 6 6 4 30 4 21 36 4 6

  第2题:

  (1)14÷2=7

  (2)30÷5=6

  (3)25÷5=5

  第3题:24÷6=4(本) 24÷4=6(人)

  第4题:

  (1)5×4=20(根)

  (2)24÷6=4(个)

  (3)10÷2=5(根)

  (4)10-6=4(根)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对于本单元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进一步理解除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拓展应用”中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助于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的设计中,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通过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来解决问题。特别关注让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交流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体会到练习的快乐,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9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2、进一步体会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学会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互动,再现回忆

  1、出示整理和复习第1题,提问引入复习。

  (1)这是我们学过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你知道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都要进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再指名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3)算一算。

  学生独立练习,同时指名板演。

  2、出示整理和复习第2题,提问:

  (1)这个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还学习了哪些知识?

  (2)想一想,哪些算式中的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检验自己算得对不对?小组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议一议,再指名回答,师归纳出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加、减法的方法。

  (3)算一算,并从以上的.加减法算式中各选一个验算。

  3、出示整理和复习第3题。

  (1)两小题有什么不一样?指名回答。(第(1)小题要计算出准确得数,第(2)小题估算就行)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3)订正时针对第(2)小题各式,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回答估算方法。教师归纳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4)第(3)小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由小组代表汇报。

  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板块进行梳理、归纳、小结。

  然后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

  三、复习提高

  1、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然后引导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注意所求的问题不一样,需要的信息也不一样。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3题。

  仔细检查,这几个竖式算得对吗?错在哪里?小组交流后,学生在教材上修改。

  4、练习十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指几个学生板演,然后以1000-7为例,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集体订正。

  5、练习十第5题。

  先说说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运算顺序。

  然后学生独立练习,强调要注意运算顺序。

  6、练习十第6题。

  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小组讨论交流后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7、练习十第7题。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复习整理,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们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习,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有关除法的一些知识吗?

  (1)要计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请谁来帮忙?(乘法口诀)

  (2)1-9的乘法口诀集体背诵一遍(共45句)

  2、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这些乘法口诀能解决的`除法算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师: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样整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欢欢和乐乐是怎样整理的,请观察

  生:欢欢,他是按得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2

  师:乐乐又是怎样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除数都是2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整理?(乐乐的比较好整理)

  那我们就按乐乐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摆一摆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

  (1)一共有多少张算式卡片?45句口诀为什么有81张卡片

  生:每句口诀能写两道除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数列的除数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数是1--9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横行的得数相等,按照得数是1--9的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4)整个看,你觉得哪行哪列比较特别?用自己的话总结

  生:除数是1,商和被除数相同。举例

  生: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2、游戏

  组织学生根据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利用这些卡片做两个游戏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学生随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说出算式,另外一名学生说得数。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2)看谁最会找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得数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1)观察教材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3)讨论交流,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师:请在卡片中选一张关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集体总结。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7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第3、4、7、8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这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题目)

  (1)一条公路全长900 m,已修的米数是剩下的`1/2。已修的、剩下的各有多少米?

  (2)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4天,乙队单独修要5天。两队合作,需要修多少天?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二、指导练习

  (一)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1.教学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3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应用题类型。

  (2)师:解决这类题有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决。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5)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2.教学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两人一组相互订正,最后集体订正。

  (二)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1.教学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

  师:这类问题有什么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板书数量关系)

  师:总路程知道吗?

  引导学生发现也可设全程为单位“1”来解决问题。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1÷1/2+1/3

  =1÷5/6

  =6/5(时)

  (5)教师小结:类似这样的行程问题也可按照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求解。

  2.教学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8题。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解:设白昼是x小时,则黑夜是3/5x小时。

  x+3/5x=24 x=15

  3/5×15=9(时)

  2.教学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人一组相互订正)

  1÷1/8+1/10=40/9(天)

  40/9<5,5天能种完。

  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4/5?(课件出示题目)

  4/5÷1/10+1/15=24/5(天)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练习课

  第7题: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1/2+1/3

  =1÷5/6

  =6/5(时)

  教学反思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练习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评。若有疑问,则与同桌或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时,一直处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也鼓励学习较弱的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同时用积极的言语对他们的思路给予肯定,使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8

  教学内容:p51-p53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与

  1、问:这一单元,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分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第51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第5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可指导在直线上表示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方法。

  3、第3题,口答

  4、第4题

  让学生结合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

  重点讲解第3小题:小明从家到学校,1/6小时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时是把1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时间相当于其中的一份。

  5、独立完成第5、6题

  评讲方法

  6、做第7题

  让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填写。

  指导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从而得出结果。

  7、做第8题

  引导:前两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后两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8、做第9题

  (1)试做(2)分析:要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3)讨论怎么样将带分数化成小数

  三、课堂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不退位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巩固100以内不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理所学知识,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计算时我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整理与复习”的第一题。

  学生口算后,抽一个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改错。

  出示题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个地方算错了,并说说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三)拓展练习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34+43时,该怎样写竖式呢?同学们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50页第4题。

  检查这些小朋友写的竖式对不对,如果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3、及时练习。

  (1)P50第5题。

  (2)P50-51第6—7题。

  (四)小结概括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计算的正确率。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0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含义。

  2、熟练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根据乘法口诀写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能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学过的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感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闯关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以练为主,讲练结合,汇报展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第一关加深除法含义的认识

  1、(出示课件)复习平均分的.概念。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出示图片)让学生用平均分的语言来表述。

  3、引导孩子根据图片写除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能准确计算结果。

  4、启发学生发现二幅图的差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关整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

  1、出示乘法口诀表,指名让学生补充。

  2、任意出示一句乘法口诀,让学生根据口诀写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讨论:为什么有的乘法口诀只能写一个除法算式?

  (两数相同的乘法口诀只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试题:p27页第3题

  有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a、找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

  b、列出算式。

  c、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计算?

  d、正确解答。

  2、出示试题:p27页第2题。

  (1)14个三角,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25里面有几个5?

  a、让学生默读做题。

  b、找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写到练习本上。

  c、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第四关创作我最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编题。

  a、小组商量、讨论。

  b、全班交流。

  (每小组代表展示)

  畅谈收获:

  谈谈学习了本单元的收获?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一)

  整理和复习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除法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清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联系。

  2、深化对面积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的面积计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深化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度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它是怎样总结出来的'.

  2、在从平───长转化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所以,它的面积计算只要把哪两个量相乘?

  教师抛出第二题后让学生认真讨论复述,还可以在黑板上画图来加强记忆。

  3、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是什么?

  在它们的公式中都有“÷2”这个环节,这是为什么?

  4、在三角形、梯形或平形四边形转化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存在怎样的倍数关系?

  同桌互相讲讲对第4题的思考,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图加强学生记忆。

  5、填写复习题的表格。

  二、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

  ⑴、独立练习复习题第2题

  出示要求:先指出是什么图形,用哪个公式计算?

  说明图中给出的各是哪些条件,再计算。

  集体订正,着重纠正三角形与梯形÷2的失误。

  ⑵、面积单位的换算

  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怎样?

  a、填空:

  5.7平方米=()平方分米

  670平方分米=()平方米

  4.09平方米=()平方分米

  3公顷=()平方米

  3750平方米=()公顷

  2.07平方千米=()平方米

  b、评讲

  2、纠正练习

  复习题第3题判断(先让学生议一议,再指名判断,说出理由)

  第1题错误因为决定平行四边形的因素有两个,高的情况不明确,面积无法确定。

  第2题错误有两种可能只有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这种关系。否则,结论不成立。

  三、综合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1题、第2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总结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3、4)

  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80米,高是57.5米,共收油菜籽3452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

  4、有一台播种机,作业宽度是18米。用拖拉机牵引,按每小时行6千米计算,每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归纳,进一步巩固此类减法。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形成过程,体验分类整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理复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羊村的羊羊们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看喜羊羊先来了,但是它有两道数学题不会做,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19—8= 15—8=(指生回答)

  2、观察这两道口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减法算式,口述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被减数的个位够减,就是不退位减法;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就是退位减法。)

  3、同学们,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并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

  二、整理归纳,沟通联系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其中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

  指16—9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过程中可用“破十法”计算,也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方法计算。还可以用连减的方法。

  2、整理退位减法表。

  在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晶晶想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你能帮助晶晶吗?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2人为一组,先说一说晶晶是怎样整理的,再把余下的算式填出来,然后用你喜欢的方法快速算

  教师出示已经整理好的算式表,让学生比较检查。

  3、找出算式间的规律。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通过整理好的算式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及时整理学生思路。

  (1)横着看每组算式。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计算结果增加:减数减少1,计算结果就会增加1……

  (2)竖着看每组算式。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1,计算结果增加;减数减少1,计算结果就会少1,计算结果随着被减数变化。

  (3)斜着看每组算式,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相同的.数,计算结果不变。

  4、应用规律

  羊村的村长看到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想让同学们应用规律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的说出来。(指生汇报)

  同桌之间把差是7的算式互相说说一说。

  三、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同学们真棒,不仅帮晶晶整理了算式,而且探索出这么多规律,还会运用规律。下面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提问: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是怎样知道的?要解决一个是什么问题?

  (2)怎样列式解答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现在和羊村的羊羊们一起闯关吧。

  下面的计算有误吗?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想说些什么?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3

  复习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4

  教学内容:课本P116的练习与应用第4题,完成“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的:引导课前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据,整理后填表,完成统计图

  在班中进行一次种植蒜叶实验的记录,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广泛应用的价值,又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学过程

  练习与应用

  指导完成第四题

  一、开展课前调查。

  引导分男、女小组进行讨论具体的.调查方法,由大组长按讨论的方法开展现场调查。

  提醒:1、每人只能选择1个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2、在调查中每个学生都要作好记录。

  大组长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核对数据后,独立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问题并互相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读一读第5题题目,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半月后进行交流。

  提醒:(1)应按题目要求的时间及时测量蒜叶的长度;

  (2)每个蒜头长出的蒜叶应测量最长的那片;

  (3)以厘米作单位,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十分位。

  交流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第6题是一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分组准备好小正方形木块。

  指导:(1)按要求在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1”“2”“3”;

  (2)轮流在课桌上抛20次,让组内其他同学记录每次抛的结果;

  (3)各人分别进行整理,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说说四人抛正方体木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想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评价与反思

  根据评价指标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要结合自我反思和他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1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七的第1一7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谁能从大到小地说出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2页的第1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并写出这两个小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第1题。做完以后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填写的小数,集体订正。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

  教师:想-想,小数有什么样的性质?

  整数有没有相同的性质?

  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有没有变化?

  指名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两个小数的大小又怎样比较呢?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让学生回答]二述问题后,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2题的3组小数,先让学生做,做完以后,分别让学生说-说每一题比较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2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3题中的4道小题,指名让学生回答,每回答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3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4题中的第4小题,指名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教师提问:

  这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4、5两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师: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能不能去掉?

  保留壤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指名让学生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之后,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5题中的第(1)题。指名让学生做,并说一说傲时是怎样想的。

  教师接着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5题中第(2)题,先指名让几位学生说一说: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应该怎样改写。然后请另一名学生具体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做。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6题,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如发现错误,就请同学说一说做这一题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六、做练习十七的第7题

  先让学生做,然后指名提问做的结果.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判断的,有没有不同意见,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

【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04-11

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04-12

整理复习教案01-12

《整理和复习》教案(通用17篇)11-09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11-20

五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04-08

三年级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04-07

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整理和复习04-09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