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时间:2024-05-12 07:09:2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能解决溶液稀释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物质质量

  2、能准确的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稀释问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稀释过程中溶液变化的分析

  关键:以实验操作带动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实验教具:多媒体、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等

  化学药品:氯化钠、水

  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祖成的,本节课我们在实验室自己动手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呢?

  (思考、讨论)

  1、溶液由什么组成?

  2、你会确定50克6%的氯化钠溶液的组成吗?

  (活动与探究1)确定50克6%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问题1)你能取出你确定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吗?你如何取用?

  (活动与探究2)学生分析讨论溶质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溶剂的量用量筒量取(溶剂是液体,密度为1g/ml,量体积更为容易)。

  (情景1)你会称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你怎样获得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活动与探究3)试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出:将溶质称好置于烧杯中,溶剂量好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既获得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情景2)请大家自己动手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

  (板书)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试验步骤

  (1)计算m溶质=?m溶剂=?

  (2)称溶质质量加入烧杯

  量溶剂体积加入烧杯

  (3)搅拌混合均匀

  学生自己动手配制溶液,通过动手进一步体会、掌握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

  (情景3)向自己配好的50克6%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水

  (问题2)刚才你配制出了一份新溶液,你能告诉我新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量吗?

  动手量取水加入刚配好的溶液中。

  (活动与探究3)学生分析讨论发现:加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加水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后的溶液质量等于加水前的溶液质量加上水的质量。

  (情景4)展示一位同学新配好的溶液

  (讲述)刚才同学们做的操作是溶液的稀释。

  (板书)2、溶液的稀释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情景5)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活动与探究4)

  将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

  学生分析讨论解题方法的优点。

  (情景6)通过本节课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试验时要注意小组成员间合作。

  2、解决稀释问题时要注意不变的量和变的量。

  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3溶质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试验步骤

  (1)计算m溶质=?m溶剂=?

  (2)称溶质质量加入烧杯

  量溶剂体积加入烧杯

  (3)搅拌混合均匀

  2、溶液的稀释

  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相关知识

  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四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

  五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及意义

  六教学方法

  体现新教材特色,指导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学习,并体验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下面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2)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进一步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

  进一步提出问题,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引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作用力、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

  例题1: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xx 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例题2:一个物体,质量是2 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三)课堂总结、点评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条件: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公式中的力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让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说明引入课程时提出的问题,考察学生利用规律解释问题的能力。

  (四)实例探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力和运动的关系

  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3

  一、?新课标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它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也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本条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学习的主要任务

  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在技能上要求能设计和操作实验,会测定相关物理量;体验性上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②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明确物体的加速度只与力与和质量有关,并通过实验探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增进学习物理的情感。

  四、教材处理与教学策略

  在教材处理上把牛顿第二定律分为两个学时。第一学时主要的任务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第二学时主要的任务是:建立牛顿第二定律并进行初步的应用。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创设物理情景,启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器材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实验器材:细线、砝码、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打点器、纸带、毫米刻度尺、垫木、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设计

  (1)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方法:对于一个物体(使m不变),不受力时加速度为零→受力后加速度不为零→受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4

  “翻转课堂”革命性地颠覆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迅速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我校学生中寄宿生偏多,现有的教学设施还不足以使每个教室都配备教学网络,让每个学生都配备手持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这导致“翻转课堂”的推广举步维艰。因此,针对我校现有的教学设施,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我校创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模式——“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或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而原来学生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到了课堂上,通过师生及生生间的协作探究及深度交流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构建高中物理互动式高效课堂。

  1 教学翻转,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

  我校物理教研组实践的“教学翻转”教学模式,秉承“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翻转”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教学环节,课下获取知识,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对于“教学翻转”,其核心问题是“导学内容”和“自主练习”等内容的精心设计与创建,使学生学知识在课前,内化知识在课堂。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对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自我挑战。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笔者设计成微课视频或者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推导和学习。

  笔者在课前先利用微课视频播放赛车、普通小汽车、满载货物的货车加速运动的录像,启发学生思考: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观看录像,学生总结出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然后,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推导。学生根据提示自主探究,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并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上,教师的作用由原来的“课堂主角”转变为“课堂的主导”。课前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预设问题,确定分阶段目标;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把握课堂走向;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师要细致地筹谋安排,让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充实又有效;在总结提升阶段,教师要渗透学科思维,归纳学习方法;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并给予一对一的及时帮助。

  因此,“教学翻转”对教师的要求大为提高。在“教学翻转”的物理论文上,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设计微课或导学案时,要注重引导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在设计任务单时,任务要设计得具有阶梯性和可操作性,不可用考试题目代替问题。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导致一部分教师难以迅速适应,学校就有必要对教师群体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流程、角色转换等方面进行培训,使之迅速适应“教学翻转”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

  2 教学翻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课堂上,基本上只有课外作业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而在“教学翻转”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视频导学、热身训练还是知识梳理,都是学生自主构建、协作完成的。在课前微课或导学案的自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进度,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难点问题学生可以多看几次视频或导学案,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留在上课时与同学及教师探讨。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时间是学生小组讨论、自主练习等学生的个体行为,而问题诊断、合作探究和反馈评价等环节,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较之传统课堂,“教学翻转”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身的高阶能力。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学生通过微课或导学案的学习对牛顿第二定律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此时,学生可能思维高度发散,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和思路。教师需要总结学生的猜想和思路,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1:有些学生选取了长木板和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平衡摩擦力后,改变小盘中砝码的质量,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方案2:有些学生的实验设计是用夹子夹住小车1和小车2后端的细线(如图2所示),同时松开一下再同时夹紧,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来探讨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知识建构。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每个学生都通过思考对实验进行了设计和操作,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大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物理课堂不再局限于课本上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它开始由封闭走向发散,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静态走向动态。“教学翻转”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学习,注重构筑多维物理教学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 教学翻转,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在“教学翻转”教学模式中,课堂上进行的小组活动是“教学翻转”教学模式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怎样让小组活动有效并且高效地进行,让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科素养,是“教学翻转”教学模式需要面对的问题。

  “教学翻转”将学习过程放在课前,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小组讨论,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问题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一般发现特殊,在讨论和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的深刻性。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学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方案具有一定的缺陷,有一定的误差。如何改进实验设计,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及组间交流,学生针对传统的实验提出了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1: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进行实验设计(如图3所示)。气垫导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光电门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滑块的加速度。

  改造方案2:利用DIS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设计(如图4所示)。通过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较为精确地测出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在“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讨论是为了使答案明朗化,知识清晰化,从而突破重点和难点。交流的过程是组内、组间互通有无的过程,可以是素材、方法、技能等多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不断的讨论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是“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小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可以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学生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能会犯一些典型错误。“教学翻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一起找出错误的本源,并通过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解答方案。在寻找他人错误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启发,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达到训练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4 教学翻转,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其主要特征就是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教学翻转”秉承“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较之传统课堂,“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将概念学习放在课前,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以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

  实例:在学习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微课或导学案学习、自主推导公式、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及交流、实验改进等程序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改变了原有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在课堂上“节约”了可用于互动活动或解决更多问题的时间。实施“教学翻转”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的过程移到课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课堂上则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和思维方式交流的场所,小组交流与讨论则达到了“思则清、辩则明”的目的。“教学翻转”的物理课堂,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翻转”的互动式高效物理课堂,强调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强调生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师生之间互教共学,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使所有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相互交往的教育、发展功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翻转”教学模式的实践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取得的成绩是鼓舞人心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教学翻转”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只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不必强求每节课必做。“教学翻转”这一革命性的教学理念,昭示着传承千年的教育的本质属性依然在当今时代熠熠生辉,那就是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教学翻转”教学模式必将推进新一轮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开展,构建起高中物理互动式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崔伟.关于“学练翻转”的物理教学探讨——《摩擦力》的课堂实践为例 [J].教学月刊:中学版,20xx(12):5—8.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

  第二节细菌课题:细菌

  (知识、能力、品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说出细菌的形态结构。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知道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手上的细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一、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二、难点:

  能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板书设计示意框图(第一课时)第二节:细菌

  细菌的发现:法国人巴斯德,巴氏消毒法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未成形细胞核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芽孢

  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情境导入:

  用生活实例引出细菌的发现:“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手上如果不洗,就会有许多细菌。那么细菌又是从哪里来的?”

  二、课前预习:

  细菌个体是不是很微小,人的肉眼看得见吗?

  用什么仪器可以看见细菌?

  细菌很小,为什么分布却十分广泛?

  三、合作探究:

  1、提问:“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思考:

  你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巴斯德要是没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能作出这个简单而精彩的实验吗?并指导学生和自己的学习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同知识的学习,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道理。

  2、细菌的形态如何:

  “细菌很小,究竟有多小?我们能不能看见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指出:“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十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人的肉眼看不见细菌,只有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菌,说出细菌的几种形态:杆状、球状和螺旋状等。

  3、细菌的结构怎样?它和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提问引入:“细菌有不同的形态,那么这些不同的形态的细菌其内部结构是不是也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课件,观察顺序可由外到内,看各有什么结构?

  再将细菌的结构图与动植物细胞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什么不同,观察顺序还是由外到内。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4、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先复习动物细胞是什么营养方式,细胞是什么营养方式?为什么不同?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是自养方式;而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无法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异养方式。

  再对照细菌的细胞结构,根据细胞内有无叶绿体,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再提示学生思考,既然细菌是利用现成的有面物来生活,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处于什么地位?

  5、细菌的生殖方式

  提问:细菌非常小,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水分、温度、有机物丰富,有的还需要有氧。为什么细菌分布却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并讨论其原因。

  播放细菌生死的录像。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细菌的生殖特点。

  细菌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生殖的?

  适宜的时候,多长时间分裂一次?

  当环境不良时,细菌会形成什么结构?

  细菌为什么会无处不在?

  6、技能训练:

  计算细菌的数目,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达标反馈

  1.细菌的发现者是()。

  A.荷兰人列文虎克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D.沃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

  A.个体是单细胞的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芽孢是细菌的()。

  A.分泌物B.休眠体C.后代D.生殖细胞

  4.用罐头来保存食物是根据()的实验发明的。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巴斯德D.弗莱明

  5.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为标准。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鞭毛,生活在水中B.都有荚膜,都能形成芽孢

  C.肺炎双球菌是多细胞的生物体D.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中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7.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例如能引发咽喉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大肠杆菌呈,小螺菌呈。

  8.细菌的以下特点与它们的广泛分布有关:

  (1)细菌的个体,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

  (2)进行生殖,速度快,数量多;

  (3)能形成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

  教学后记在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在进行观察与思考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描述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同时要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

  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是通过分裂完成生殖后,教师可以利用技能训练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细菌个体小但数量很多”这个说法的认识。在学生了解了细菌是如何度过恶劣环境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二题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回忆人的呼吸等内容,思考并回答练习第三题,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节埃及

  第二节埃及

  [教学目标]

  (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

  一、地跨两洲

  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三、文明古国

  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

  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

  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读图法、自学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

  方案②: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

  一、地跨两洲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

  2、对照板图,讲述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学生完成活动1、2题,教师在版图上填注

  (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洲界线,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从这一点来说,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4、学生阅读P72文字,思考;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5、结合教材P73文字,说明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

  1、让学生看图3-14,可以发现在;在埃及地形图上,可以发现很多的点状符号,这表示了什么?从而得出结论:埃及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是沙漠广布,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回忆:这个自然特征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个地区的特征相似

  2、设问:为什么埃及沙漠广布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3、小结: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深受当地气候、地形的影响

  (过渡)埃及虽然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但由于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河流经,哺育了埃及人民,所以埃及仍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三、尼罗河

  1、学生自读尼罗河材料,思考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有什么作用?

  2、在“埃及”图上指出尼罗河的位置及尼罗河岸边的海港

  四、文明古国

  (过渡)众所周知,埃及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你知道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学生回答)

  1.学生阅读教材P74文字,回答

  (过渡)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

  2、读图3-18,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并分析得出结论:文物古迹沿尼罗河分布的特点

  3、按照文物古迹分布特点,要学生回答乘什么交通工具最为适宜?为什么?在指导学生时,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埃及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风光,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懂得应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

  4.小结: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过渡)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实不为过。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五、发展中的工农业

  1、引导学生观察图3-21,提问:埃及有哪些丰富的矿产?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其分布有什么特点?得出埃及农业分布的特点: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2、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读图3-21,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最后点明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两个世界之最。

  3、读图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4、学生讨论完成活动2题,教师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作业布置]见基训,填充

  第二节原子

  一、知识教学点

  1.原子。

  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3.相对原子质量。

  二、重、难、疑点

  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疑点:(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

  2.了解原子的构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原子进行讨论,教材中首先安排了对“分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然后又对“原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最后讨论原子的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原子构成和原子量的认识只能是带来或多或少的机械记忆的成分,较深入的理解和较熟悉的运用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提高才能达到。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以下先看一个实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看图2-5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讲解]:氧化汞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这种微粒叫原子。

  [板书]: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提问]: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讲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成新的分子,而原子仍然是原来的原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其他变化中(如原子核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如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对比分子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出原子的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找出原子的特征。

  [板书]:2.特征:

  (1)原子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巩固提问]:

  (1)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水受冷结冰是什么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什么变化?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氧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的构成?

  [学生活动]:讨论并在教师引导总结下得出结论,填写“原子与分子比较”的表格。

  [板书]:3.填表:原子和分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似点

  体积和质量很小,不断的运动,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的性质不同。

  相异点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相互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教师活动]:放映描述原子结构的录像片,挂出教材第二章表2—1几种原子构成的小黑板,说明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情况。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并在头脑中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模型。

  [教师讲解并板书]: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居原子中心

  原子

  中子:不带电

  体积极小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围绕核做高速旋转。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设疑]: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

  [学生活动]:阅读第二章表2—2观察氢、碳、氧、铁四种原子的质量。

  [敦师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称量原子的质量若以千克作单位,无论书写、读数、记忆,使用起来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一样的不方便)。现在国际上采用了一种记录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以一种碳原于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但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它的国际单位是“一”,符号是“1”。

  [教师活动]:由此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板书]: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单位是“一”,符号是“1”,一般不写出)

  1/12×一个C-12原子质量

  [巩固提问]:

  ①磷的原子核里有15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②硫的原子核里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于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学生活动]:通过查找,对比,找出规律。

  [板书]: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于数加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于数+中子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二节最后一段,总结。

  [总结板书]: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提问]:③对比磷、硫原子构成,你有什么体会?(提示:两者原子核只差一个质子,核外只差一个电子,却构成了性质极不相同的物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类原子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彼此不同。

  (四)总结、扩展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于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2.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与分子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习题1、2、3、4题。

  2.补充练习:已知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核外电子是17个。请问:它的原子核中应该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内容,受到要敢于和高手比,敢于向强者挑战的启发。

  重点难点

  识字和练习朗读。

  从读中领悟为什么要和高手比。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兔子头饰。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谈感受。

  二、读熟课文,认熟生字。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演一演。

  四、指导写字:练、习、提、参

  1、揭示课题,朗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1、出示课件:全文朗读配动画。、

  出示生字

  2、检查学习效果。

  1、再读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演一演,说一说这个故事(可一人,可几人)

  3、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所答板书)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3、师范写,生边读边笔顺边书写。

  重点指导:“参”的三撇写时应平行,要有长有短。

  “提”写时应左窄右宽。(要读出疑问语气,提示“蘑菇”应轻声。)

  2、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图文对照,边读边想自己提出的问题。

  1、小组合作生字。

  读(读字、词)——议(什么方法好记)——找(找朋友,扩几个词)

  2、学生汇报表演。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巩固识字

  二、读文探究,读中感悟。

  (一)自读课文

  (二)指导朗读

  三、拓展、内化。

  四、指导写字

  变序抽卡认读生字。

  1、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2、指导朗读兔妈妈说的话。

  3、指导朗读小黑兔说的话。

  (1)小黑兔回答妈妈的话心情是怎样的?(得意)

  (3)师生分角色读

  (5)对照插图,共同朗读体会。

  4、指导朗读小白兔说的话同上。

  5、小组合作学习

  ②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④谁愿意展示的小组读给大家听。

  1、小组讨论:小黑兔听了兔妈妈的话后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全班齐读、齐背。

  加、乌、军、敢

  1、自由读,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文理解词语。

  3、再读课文,分别用“——”、“﹏﹏”、“……”画出小白兔、小黑兔和兔妈妈说的话。

  (2)生自由读。

  (4)读后评议

  (注意指导读出“难为情”的语气)

  ①议:为什么兔妈妈要把最大的蘑菇奖给小白兔?

  ③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边读边配动作。

  2、小组派代表演一演。

  3、说说自己敢和高手比的'例子。

  1、自由观察,然后说说观察所得。

  2、想一想,然后说说要注意什么?

  3、看一看,仔细看老师写。

  4、练一练,学生在习字册上写字。

  板书设计

  蘑菇该奖给谁

  小白兔——与骏马比——落在后面——敢和高手比小黑兔——与乌龟比——得了冠军

  蘑菇该奖给谁

  教材分析:

  《蘑菇该奖给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它告诉学生要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

  《蘑菇该奖给谁》是本学期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童话故事。之前,学生在第一册学习过《北风和小鱼》、《三个小伙伴》等童话,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7

  教学目标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学生:喜欢。

  老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

  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

  ①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次序

  清水量

  加入的食盐量

  鸡蛋

  小结

  1

  250g

  不放食

  沉?浮?

  2

  250g

  1匙(约5克)

  沉?浮?

  3

  250g

  2匙(约10克)

  沉?浮?

  4

  250g

  3匙(约15克)

  沉?浮?

  …

  …

  …

  …

  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

  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编号

  溶液颜色

  清水量

  硫酸铜的质量

  溶液质量

  1

  2

  3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

  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42,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学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声念出来)(教师跟着板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同学们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

  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气氛融洽。

  教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不错。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这个例题,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有不少学生在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教师:(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50mL

  内含:12.5克葡萄糖

  5%

  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

  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好,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同学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思考、回忆)

  师生共同叙述:进行本课小节。

  教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了哪些溶液,请你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贴近生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灵活处理教材“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点评

  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特色如下:

  ①以“死海”的真实情景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②在几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中,有“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效果;

  ③在小结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学过的知识如电影般在大脑回放,着实收到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④在设计反馈练习时,教师的安排更是另辟蹊径,让学生的理解和应运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峡初级中学周海涛

  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8

  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A、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B、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能力提高

  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

  10、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1、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9

  一、“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的情景设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刘翔110米栏夺金情景。

  参照画面,提问:决赛时,刘翔将自己身上手表、项链等东西都摘了下来,穿上最轻的跑鞋,这样做有何原因?

  结论: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

  视频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创设物理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大胆提问,进行推理

  提问:与物体加速度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设置生活情景,分析各种关系

  (1)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关系

  ①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有关。例如,骑自行车用力刹车时,用的力越大,车越容易停下来,即阻力越大,自行车减速的`加速度越大。

  ②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无关。例如,用大小不一样的力推大石头,推不动,运动状态不变,加速度为零。

  ③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有关。例如,用大小不一样的力推大石头,推不动,是因为大石头同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加速度也为零。

  (2)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例如,人分别用相同的力推自行车和摩托车时,自行车比较容易加速启动,而摩托车则较难。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较小的自行车获得的加速度较大。

  (3)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二、“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的实验安排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研究方案。包含实验器材的选用、操作流程、数据计算和采集等。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要严谨而规整,教师可以就每一组不同情况作针对性指导。择优选取代表性设计方案,并派代表上台介绍设计思路并进行演示,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完善方案。

  1.小车运动典型案例

  器材:小车;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线;刻度尺;钩码;小桶;长木板;砝码;天平;垫木。

  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状态,分析原因。

  3.特殊说明

  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整理采集,引导学生从实验误差、实验操作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别。在教师引导下,共同确定用“滑块运动案例”进行实验研究,教师要利用课件着重讲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得出结论:滑块运动方案误差较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0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策略】

  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

  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问题2、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2个问题。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同学间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容易联想到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加速度和物体质量、合外力有关。 【新课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设问:力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呢?构建物理模型,提出关注的.细节。

  讲解:K是比例常数,那k应该是多少呢?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国际单位是1N=1kg、m/s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学生自己总结后作答,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通过上节探究的a与F、m关系,运用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尊重物理事实的精神

  3、对该定律的特性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才会有进一步认识。

  六大特性:

  ①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GB3

  ②矢量性(a、F都是矢量,a的方向由F决定,力的分解和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 GB3

  ③瞬时性(合外力消失,即a消失),= 4 GB3

  ④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 5 GB3

  ⑤独立性(物体的各个力都能产生独立的,= 6 GB3

  ⑥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立)。提问:牛顿第二定律有哪些特性?

  在相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对表达式F=ma的六大性质结合形象例子进行探讨。

  根据学生的提出的相关特性的疑问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尝试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特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相关特性的疑问。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进行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本质上的理解,使前面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这对牛顿定律的解题或是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

  4、做题需要方法,按照一般的做题思路,授予学生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是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③根据公式并结合题给条件(注意发现挖掘隐含条件)解出所求的物理量。

  例题:一个物体,质量是2 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课堂训练P104习题1、2、3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解题步骤,并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2、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联系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问学生: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力还有物体质量

  思考: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是阻碍“加速度”的产生。

  猜想:加速度可能与力、质量有关系。

  结合实际:

  小汽车:质量小,惯性小,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2、回忆课本所研究的内容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

  即:a F

  SHAPE MERGEFORMAT

  (2)、力F一定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

  SHAPE MERGEFORMAT

  得出结论:当力F一定,加速度a和质量m成反比,即:a 。

  3、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2.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物体的a、F、m三个物理量进行研究;运用列表法处理数据,使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的重点内容是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读取数据,从而有说服力地归纳出a与F和m的关系,即可顺理成章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系式。因此,熟练且准确地操作实验就是本课的关键点。同时,也只有讲清实验装置、原理和圆满地完成实验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才能达到掌握方法、提高素质的目标。

  2.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单完美,记住并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联;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这一难点在本课中可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加以深化和突破,另外,还有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

  三、教具

  小车、木板、滑轮、钩码、投影仪。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即加速度不为零。因而力又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与力有关。

  由牛顿第一定律还可知: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性质叫惯性。而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因而加速度跟质量有关。

  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质量及受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探求。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实验设计

  (1)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方法:对于一个物体(使m不变),不受力时加速度为零→受力后加速度不为零→受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用同样的力(使F不变)作用于不同物体→质量小的易被拉动→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就是说,在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时,要使其中一个量不变,即控制变量的方法。

  (2)启发学生按如下思路得出实验原理:测定物体加速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等,这些方法较精确但费时→寻找一种用其它物理量直观反应加速度大小的办法→由

  我们的实验就是由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来反映加速度大小跟力和质量的关系

  (2)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必修本所述装置稍加改进。在图1中a、b、c三个位置加装光滑金属环以控制线绳位置不使脱落;另外通过环a将两绳合并在一起可直接用手操作,以避免铁夹操作的困难。这样虽然增大了阻力,但只需使木板稍前倾平衡摩擦力即可。木板侧面的刻度用以读出位移大小。

  3.实验过程

  (1)加速度跟力的关系

  使用两个相同的小车,满足m1=m2;在连小车前的绳端分别挂一个钩码和两个钩码,使F1=F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记下位置。放手后经一段时间使二小车同时停止,满足时间t相同。读出二小车的位移填入表1:(投影)

  表1

  第一次第二次

  m/kg F1/N s/m F′/N s′/m

  小车1 0.2 0.2 0.32 0.3 0.31

  小车2 0.2 0.1 0.15 0.1 0.10

  比较可得,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F。

  (2)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

  将小车1上加0.2kg砝码,使m1=2m2;二小车前面绳端都挂一个钩码,使F1=F2。将二小车拉至同一起点处放开经一段时间使其同时停止,读出各小车位移记入表2:(投影)

  表2

  第一次第二次

  F/N m/kg s/m m/kg s/m

  小车1 0.1 0.4 0.15

  小车2 0.1 0.2 0.31

  4.定律导出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关系。写成数学

  (2)上式可写为等式F=kma,式中k为比例常数。如果公式中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单位,就可以使k=1,则公式更为简单。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

  可见,如果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可以使k=1,那么公式则简化为F=ma,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公式。

  (3)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牛顿第二定律也是正确的,不过这时F代表的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更一般的表述是: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公式是:F合=ma。

  5.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还应注意到定律表述的最后一句话,即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关系,就是说,定律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所以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关系

  F合是物体(研究对象)所受的合外力,m是研究对象的质量,如果研究对象是几个物体,则m为几个物体的质量和。a为研究对象在合力F合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a与F合的方向一致。

  (2)定律的物理意义

  从定律可看到:一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也恒定不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随时间改变时,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物体就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以简单的数学形式表明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6.巩固练习

  (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答:没有矛盾,由公式F=ma看,F合为合外力,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这个力应是合外力。现用力提一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静止,说明合外力为零。由受力分析可知F+N-mg=0。

  (2)对一个静止的物体施加一个力,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对吗?

  答:略。理由同上。

  (3)下面哪些说法不对?为什么?

  A.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

  C.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答;B、C、D说法不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的合外力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而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无关。所以,B说法错误。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说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合外力减小但方向不变时,加速度减小但方向也不变,所以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C说法错误。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加速度大小不变,若方向发生变化时,合外力方向必然变化。D说法错。

  (三)课堂小结(可引导学生总结)

  1.这节课以实验为依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方法今后在电学、热学的研究中还要用到。我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索规律是物体研究的重要方法。

  2.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1,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3.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其加速度恒定;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即合外力决定了加速度,而加速度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情况。因此,牛顿第二定律是把前两章力和物体的运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的纽带就是加速度。

  五、说明

  1.本课以必修教材为依据。实验采用课文所述装置,简单直观,易得出结论。缺点是不够精确,操作亦须谨慎,否则会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形。重复实验时,也可逆向操作验证。先确定二小车距终点位移,然后放手由同时到达终点验证,操作较容易。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气垫导轨、光电门进行精确测量验证。

  2.通过定律的探求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本节内容即为一典型探求过程:运用控制变量、实验归纳的方法研究三个变量的关系。这种方法在热学中研究p、V、T三量关系,在电学中U、d、E的关系等都要用到。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常用方法。所以本节课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更应知道定律是如何得出的。

  3.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即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重公式、转文字的现象。数学语言可以简明地表达物理规律,使其形式完善、便于记忆,但它不能替代文字表述,更不能涵盖与它关联的运动和力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否则就会将活的规律变为死的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2.通过例题分析、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3.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图分析、完善步骤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例题1(投影)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0n.

  1)求物体在4.0秒末的速度;

  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前4秒内运动情况:物体由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s.受力情况:f=5.0n,f=2.0n,g=n;初始条件:v0=0;研究对象:m=2.0kg。求解4秒末的速度vt.4秒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0。受力情况:g=n、f=2.0n;初始条件:v′0=vt,求解滑行时间。

  (2)解题思路

  研究对象为物体。已知受力,可得物体所受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依据初始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运动的末速度。运用同样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运动的滑行距离。

  (3)解题步骤(投影)

  解: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过程(画过程图),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前4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竖直方向

  n-g=0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确定对象、分析过程、受力分析、画图、列方程、求解、检验结果。

  (4)讨论:若无第一问如何解?实际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初始条件,所以解题的.过程不变。

  (5)引申:这一类题目是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作出明确的预见。它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都属这一类题目。

  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例题2(投影)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12.5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

  (1)审题分析

  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汽车所受的阻力。研究对象:汽车m=1.0×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vt=0,s=12.5m;初始条件:v0=10m/s,求阻力f。

  (2)解题思路

  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

  (3)解题步骤(投影)

  画图分析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竖直方面

  n-g=0

  水平方面

  f=ma=1.0×103×(-4)n=-4.0×103n

  f为负值表示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步骤与第一类问题相同。

  (5)引申:这一类题目除了包括求出人们熟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包括探索性运用,即根据观测到的运动去认识人们还不知道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个原子核都属于这类探索.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规律分析(直线运动)

  题目类型流程如下

  由左向右求解即第一类问题,可将vt、v0、s、t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未知求解。

  由右向左求解即第二类问题,可将f、f、m中任一物量作为未知求解。

  若阻力为滑动摩擦力,则有f-μmg=ma,还可将μ作为未知求解。

  如:将例题2改为一物体正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运动,撤去拉力后匀减速滑行2.5m,求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4.物体在斜向力作用下的运动

  例题3(投影)一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解:(投影)

  画图分析:

  木箱受4个力,将力f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

  水平分力为

  fcosθ

  竖直分力为

  fsinθ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竖直方向

  n-fsinθ-g=0 ①

  水平方向

  fcosθ-f=ma ②

  二者联系

  f=μn ③

  由①式得 n=fsinθ+mg 代入③式有

  f=μ(fsinθ+mg)

  代入②式有 fcosθ-μ(fsinθ+mg)=ma ,得

  可见解题方法与受水平力作用时相同。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受力求解运动情况;一类是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

  2.不论哪种类型题目的解决,都遵循基本方法和步骤,即分析过程、建立图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定律列方程,进而求解验证效果。在解题过程中,画图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运动图和受力图,这对于物体经过多个运动过程的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3.在斜向力作用下,可将该力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转化为受水平力的情形。解题方法相同。

  五、说明

  1.例题1在原题基本上增加了一个运动过程,目的是强调过程图和受力图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学生对此不够重视而导致错误,尤其是以后遇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时更加突出,比如不注意各段运动中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加速度的变化,用前一段运动的加速度代入后一段运动方程进行运算,得出错误结果.但教材中节练习题和章习题中没有这类题目,所以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取舍。

  2.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分析方法、解题步骤,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和书写规范,由于解题过程要力求详尽,故本课密度较大。为此,解题过程可利用投影片以节省时间。

  3.例题中增加了斜向力作用的情形,目的是使学生注意竖直方向运动方程的建立,对水平方向物理量的影响。因为学生长时间只考虑水平方向受力,就会忽视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须考虑竖直方向受力.另外,了解到斜向力分解后的解题方法仍是前面所述的基本方法,从而体会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但不提及建立坐标和正交分解,这一部分亦可据学生情况取舍。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SHAPE MERGEFORMAT到SHAPE MERGEFORMAT,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认识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用具】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小车(两个)、钩码(50g若干)、细线若干、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了吗?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下面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a-F和EMBED图象。

  教师同时用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演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对同学们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分析总结,同学们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第二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那么我们完整的牛顿第二定律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大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EMBED

  则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 a=1m/s2

  则:F=ma=1kg×1m/s2 =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第二定律就表述为:F=ma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起来回答:

  F=kma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产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小车质量相同时,小车产生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小车上的力成正比,即,且方向与方向相同.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小车产生的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成正比,即.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即,或.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1.(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或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公式中的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举例: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合外力是物体

  所受4个力的合力,即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桌面上推粉笔盒)

  (2)矢量性: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由此在处理问题时,由合外力的方向可以确定加速度方向;反之,由加速度方向可以找到合外力的方向.

  (3)瞬时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静止物体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物体具有加速度.

  汽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由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当刹车时,牵引力突然消失,则汽车此时的加速度仅由摩擦力提供.可以看出前后两种情况合外力方向相反,对应车的加速度方向也相反.

  (4)力和运动关系小结: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以上小结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同时可以让学生考虑是否还有其它情况,应满足什么条件.

  探究活动

  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组织:2-3人小组

  方式:开放实验室,学生实验.

  评价: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教案教案03-05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精华]高中教案教案03-05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科学教案模板教案03-01

语言类教案中班教案02-27

小班健康教案刷牙教案03-14

中班美术教案帽子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