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
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表格、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天庞老师和你们是初次见面,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想看吗?好,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短片。(课件播放:猜猜职业。)刚才的短片中一共提到的了几个不同的职业?有人说5个,有人说4个,看来意见还不统一。回忆一下,具体是哪些职业呢?刚才同学们将这些职业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板书:一一列举),庞老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啊,“一一列举”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方法。
好,上课铃声已经响起,上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情景创设,呈现问题。
老师家东面有一块空地,我想请工人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课件出示: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
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周长是18米的?真了不起,你连这隐藏的数学信息也找出来了,周长是18米,那么说明长和宽怎么样?真是说到庞老师心里去了。(课件出示:友情提醒:花圃的`长和宽长度之和为9米。)
想一想:怎样围面积最大?(课件出示:思考:怎样围面积最大?)工人师傅可犯难了,该怎么围呢?同学们,怎么帮工人师傅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想一想。把你的解决办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
那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呢?有没有本领一个不落的都“一一列举”出来?这么自信啊,那就请同学们将这些围法记录在草稿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小棒围一围,或者想其他的办法解决。庞老师还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张表格,你也可以将这些围法记录在这张表格中。
设计意图:策略的形成首先源于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而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又影响着什么样的解决策略。教材中原本设计的问题是“王大叔用18根一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我将它改为“用18根一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一来更联系实际生活,花圃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后者的提法更富有探究价值,更具有开放性。策略的形成源于问题的挑战性,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思路才放得开。
(实物投影展示同学填写的:选择文字记录和表格记录的,表格再选择有序和无序的,下面增设面积一栏的。)这两位同学都找到了这四种围法,你们认为哪种填法比较好?为什么?
有条理地一一列举(板书:有条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找出所有的围法。为什么还增设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栏?现在你知道哪种围法围出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面积计算结果)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张表格,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想一想,在周长不变的前提下,这些长方形分别是什么样的?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相差越大时,围成的长方形就越扁,它的面积就越小;反之,长方形的长和宽数据越接近,这个长方形就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列表解决了问题,进一步引导形式学生“能不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想一想围成的长方形分别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感悟?”这样数形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冲突和不满足的欲望,为形成富有理性的数学思考积累了经验。
回忆一下,我们采用了什么策略解决这道题?通过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可以将答案展示的更清楚、更全面,分析问题更直观,下面我们继续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循序渐进,深入问题
花圃围好后老师去购买花苗,有三种花苗可供选择:(课件出示图片)兰花、蝴蝶花、月季花。庞老师最少买()种花苗,最多买()种花苗。(课件出示:最少买()种花苗,最多买()种花苗。)(学生回答后课件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思考:老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购花方案?)
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打算先考虑购买几种的情况?接下去又要怎样思考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看哪组能通过列举得到正确的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愿意用表格记录的可以填在庞老师提供的表格中。
(学生交流,具体介绍是怎么列举的,同步展示表格的填充。)
购花方案
只买1种
买2种
买3种
兰花
蝴蝶花
月季花
通过列表可以将一一列举的结过展示的一目了然,我们一眼能看出是否有重复有遗漏,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整理方法。
设计意图:例二的教学着重抓三个环节。第一、要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题意。第二、要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分别考虑只买1种、2种、3种各有几种具体的订阅方法。第三,通过列表画“√”的方法展现学生“一一列举”的思考过程。但考虑到这一部分难度较大,绝大多数同学连这一张表格的意思都看不懂,所以采取了“由点到面”的策略,有能力的同学先完成,然后让他们讲解这张表格是怎么设计的怎样填写的,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策略如何在表格中展现。
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指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有条理,这样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三、应用巩固。
1、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张靶纸,分内、中、外三圈,里面的10、8、6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谁愿意来投投靶。(学生投靶)每人投两次。庞老师也打算来试一试,如果老师投中两次,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课件:投中两次,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请在草稿本上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课件:投了两次,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这两个问题含义一样吗?那可能得到多少环?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思维强度教大,学生可能会产生疲劳的感受,因此本环节安排一个掷飞镖游戏使学生放松,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又很自然地引出题目。通过两个问题的一字之差的比较,提醒了学生要看清题目。
2、下面我们继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听,这个问题和什么有关?(播放钟声)(出现闹钟图片)
有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和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13:00 14:40 15:40 16:00
思考一下,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动笔写一写。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询问间隔40分钟是怎么知道的?
3、一副扑克牌有四种花色,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或两张牌,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学生实际操作四张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学生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随着你们知识的增长,将来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课堂作业
用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长/厘米
宽/厘米
周长/厘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第一单元方程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第二课时 等式的性质(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一的第4、5、6题。
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时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第三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
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
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
第12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三、课堂作业
第6页的第10、11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⑶、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⑴、出示X÷0.2=0.8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⑶、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9、练一练第二题
⑴、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
⑵、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一题
⑴、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二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⑶、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三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它)
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烁)
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
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
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
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
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
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
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8、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高。)
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
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
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面。
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像这个长方体。
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
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要用多少铝条?
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瞧用吗?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
四、拓展应用
用数学创造生活。
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
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吗?
六、作业布置
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
50=50 50+10=50+10 解: X+10=50
x+a=50+a 50+a-a =50+a-a 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画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数学信息。
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得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议一议
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你能试着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练一练
让学生读统计图,了解表中的信息。
让学生观察身长变化的统计图,说一说图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折线统计图并交流、展示。
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
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经历正方体的认识过程,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物体。
4、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正方体模型,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师:正方体具有哪些特征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2、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组1:我们组发现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且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组2:我们组还要补充很重要的一点,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会出现都相等的情况。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组3:我们组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组4:我们组发现正方体相对的面也完全相同,正方体相对的4条棱长度也相等。因此,我们组认为:正方体也是长方体,只不过它是特殊的长方体。
3、小结。
(1)师:同学们的研讨交流非常好,的确像同学们所发现的,正方体完全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它是一种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谁能完整地概括一下正方体的特征呢?
生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有12条棱且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是一种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那么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1: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正方体的棱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想一想,我们这节课都研究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正方体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12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后思考】
正方体特征的研究是以长方体特征的研究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把两者联系起来,通过长方体特征的研究方法的迁移,使学生自主进行正方体特征的研究,学生运用实物、抽象的几何图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并明确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发展了空间观念,也使学生获得了探究知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这是这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学生自学
要求:
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2)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铺垫
1、找出下面的.真分数、假分数的带分数。
7/254/36/181又2/15/93又3/250/20xx/7
3/97/451/169/53/154/417/218又7/6
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带分数有:()。
由学生口述上面各题,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2、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1÷12=()/()()÷()=8/15
7/21=()÷()9/40=()÷()
以左边两题为例,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新授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些什么?
2、对复习部分第一题中的假分数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分成:A、6/1850/20xx/91/163/157/21
B、7/255/97/454/41
分类后讨论。
(1)首先研究第一类。
A、思考:这些假分数有什么特点?
猜一猜,这些假分数可以化成什么数?
想一想,该怎么办,依据是什么?
B、试做,学生四
C、五人板演,全班交流。
D、以3/9为例,出示图例,验证。
想: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3/9里有(9÷3)个3/3,即3个3/3,教学过程
备注
是3。
(2)研究第二类。
A、四人为一组,参照例3自学,商讨解法。
B、通过合作学习,全班交流解题的思路。
C、归纳:齐读、质疑。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12=()÷()=()3/11=()÷)=()
2、把下面相等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10/511/4
2又3/418/3
62
3、在()里填上<、>或=。
6/5()18()63/730/10()3
四人一组先进行讨论,说说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交流,反馈。
3、学生独立练习:课本第86页第4题。
抽取其中一题,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体会,质疑、解疑。
五、课堂作业
1、课本第86页第2题、第3题。
2、《作业本》
从直观到抽象,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归纳出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在练一练第4题中,个别学生对于单位之间的进第不够清楚,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直接写得数:
3-0.5÷0.5= 7.8÷3-2= 3.9÷3-0.7=
3.85×100÷0.1= 0.6×0.5+1= 5.5-5×0.1=
一、复习导入:
我们是如何规定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作1cm2。
这节课让我继续学习立方分米、立方米。
揭示课题:
立方分米、立方米
一、探究新知:
1、 让学生体验1立方分米。
2、 这块小正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呢?(课件演示)
3、 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可以记作1dm2。
板书:1立方分米 1dm2
4、 请学生感受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
5、 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
a) 让我们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来搭1立方分米,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课件演示)
c) 小结。
6、 立方分米与立方米:
a) 让学生体验1立方米。我们如何规定体积为1立方米?(课件演示)
b) 棱长为1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可以记作1m2。
板书:1立方米 1m2
c) 让我们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积木来搭1立方米,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规律?(课件演示)
板书: 1000dm3=1m3
e) 小结。
7、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a) 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可搭出1立方米?
b) 学生讨论交流。
c) 课件演示。
d) 说一说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m3=1000000 cm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e) 小结。
a) 练一练: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化聚:
8 m3=__________dm3=__________ cm3
0.8 m3=__________dm3=__________ cm3
3 dm3=__________ cm3 0.568 dm3=__________ cm3
18 dm3=__________ cm3 0.006 dm3=__________ cm3
8000 cm3=__________dm3 5468 cm3=__________dm3
0.006 m3=__________dm3 0.64 m3=__________dm3
6000 dm3=__________ m3 17000 dm3=__________ m3
50 dm3=__________ m3 6523 dm3=__________ m3
三、巩固练习:
1、 填空:
(1) 一根木料长____________;一间客厅____________;
一瓶眼药水____________;一个仓库能容纳____________;
450立方米 65毫升 3米 25平方米
(2)一只铅笔盒的体积是360( )。
(3)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判断:
(1)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
(2)3.04立方分米=304立方米。 ( )
(3)把一个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正方体,形状变了,所以所占空间的大小也变了。 ( )
3、 至少要用多少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又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
4、 小结。
三、 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检测练习:
3456789 cm3=__________dm3, 1884589 dm3=__________ m3
35.42 m3=__________dm3, 700.02 dm3__________ cm3
230 cm3=__________dm3 68000 cm3=__________dm3
9 m3=__________dm3 2.5 m3=__________dm3
6 m3=__________cm3
板书设计:1立方分米 1dm2
1000dm3=1m3
1m3=1000000 cm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这儿有一个片段想给同学们看看。(出示有关、姚明的视频。)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对姚明了解多少?(学生叙述,教师概括。)
二、新课学习
1、看图分析
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学生各抒己见)
2、收集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有各自的想法,老师课前随机抽取了7名同学的投篮的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82页统计表)
师:从表中能比较出结果吗?
生:可以,但比较困难。
3、选取统计图
师: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每个同学投篮距离的情况。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学生各抒己见)
4、借助多媒体,自主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如果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是不行的,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讨论,并全班交流: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分别代表单手投球、双手投球的距离。师:我们如何制作呢?
师借助课件展示制图过程,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学习体会,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生: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师: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5、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
生1:大多数同学都是单手比双手投得远,而且相差的也较大。
生2:4号同学双手比单手投得远一些,但是差的并不多,看来大多数同学还是单手投球会投得远一些。
生3:6号同学两种情形投的距离一样远。
师: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学生各抒己见)
师:出示课本82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活动目标
通过发豆芽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多种途径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能运用数学的方法记录和描述豆芽的生长情况,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并先做一次实验。学生分组准备黄豆、绿豆各50g,以及发豆芽的器皿。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豆芽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发过豆芽吗?
2.学生根据查询的资料和咨询科学教师得到的知识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我们也来试一试发豆芽。
揭示课题:发豆芽。
二、讨论交流,得出活动步骤
1.提问:发豆芽要做哪些准备?怎样记录发豆芽的`过程呢?对最后的记录如何分析呢?
结合学生的交流,得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步骤:调查与收集;发制与记录;整理与分析;推测与应用。
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4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提问:发豆芽的统计图画什么好?为什么?如何计算发豆芽的盈利情况?
三、学生分组活动
1.教师演示发豆芽的过程。
2.教师提出要求:
(1)发豆芽活动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我们要分组进行,每组5个人。
(2)为了方便观察与记录,我们都将豆芽统一放在教室里进行观察,每天每个组在固定时间进行浇水。
3.各组学生进行发豆芽实验。
时间大约是6天。教师对各组实验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对各组的记录进行及时督促与检查。各组在发豆芽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好相应的统计图表,写好分析总结。
四、小组交流,感受价值
交流发豆芽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五、观察、记录、分析
1.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大约6天时间)
2.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每天进行记录)
3.把豆芽的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
4.分析统计图表,写好总结。
六、总结反思
小组结合统计图汇报豆芽生长情况,说说在发豆芽活动中的收获。
注:五、六两个教学过程在课外进行。
[简评:本课设计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发豆芽的相关资料收集,讨论发豆芽的活动步骤,对发豆芽活动进行分析、交流、评价。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统一在教室进行,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交流、互相激励。同时,把发豆芽活动的重点放在依据实验数据制作、分析统计图表上,以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综合应用的数学味。]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4~35例2~4,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和P36“练习八”中第1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会利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相邻体积单位换算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换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间名数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低级名数换算成高级名数时小数点的位置移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吗?你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呢?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
师:猜想一下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学情预设】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学生已经很熟悉,能熟练地回答,有些学生会联系相邻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分别是10、100,并进行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想、比较的过程中激发探究欲望,自觉调动已学过的知识经验,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直观演示,推算进率
1.探究发现,直观感知1dm3=1000cm3。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4例2。
【学情预设】预设1:棱长1dm,1dm=10cm,所以沿着棱长切,可以切成10×10×10=1000个棱长为1cm、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
预设2:这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1dm2,就是100cm2,高是10cm,100×10=1000(cm3)。
(2)展示交流,完成进率推算。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直观图形。
(3)归纳。
师生归纳:1dm3=1000cm3(板书)
【设计意图】有些学生对于理解这两种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有障碍的,可借助课件演示或反复实物操作帮助他们建立表象,逐步理解。
2.迁移推理,推算1m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
(1)学生自主推算。
(2)学生交流,课件同步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1m=10dm,10×10×10=1000(dm3)。
预设2:1m2=100dm2,底面积就是100dm2,100×10=1000(dm3)。
师生归纳:1m3=1000dm3(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类推的思路自主推导,完成进率推算,建构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模型。
3.整理计量单位。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量单位?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教科书P34下面表格。
(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2)学生交流,课件呈现完整的表格。
【设计意图】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整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三、理解应用,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3(1)。
同桌之间讨论后交流。
【学情预设】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3.8×1000=3800,所以3.8m3=3800dm3。
师:因为1m3比1dm3大,所以将单位m3的量换成dm3,我们称之为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谁还能说说,将什么单位换成什么单位是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呢?
【学情预设】m2换成dm2,dm2换成cm2,dm3换成cm3。
师: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怎么换?
师引导学生概括: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即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师板书简洁表达方式)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3
同桌之间讨论后交流。
【学情预设】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2400÷1000=2.4,所以2400cm3=2.4dm3。
师:这里是由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怎么换呢?
师引导学生概括:低级单位的数换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即低级单位的数高级单位的`数。(师板书简洁表达方式)
3.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有较强数感的学生对于此类换算无障碍,但有些学生会把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这两种换算弄混淆。
师小结: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鼓励他们灵活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换算。
四、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4。
(1)学生观察牛奶包装箱,找出计算体积所需的数据。
(2)学生自主解答。
(3)交流汇报。
板书:V=abh=50×30×40=60000(cm3)
(4)师:用立方厘米给牛奶箱的体积作单位合适吗?你觉得哪个单位更合适?为什么?
生交流,师板书:60000cm3=60dm3=0.06m3
【学情预设】当学生能意识到立方厘米作单位较小而牛奶箱较大不匹配时,自然能想到换算单位。有的学生觉得用dm3比较好,有的学生觉得用m3比较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体积单位换算,培养使用合适单位表示数量的习惯。
五、实际运用,巩固提升
1.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没有统一单位,直接计算:15×24×3=1080(立方米)。让学生评价对错,分析错在哪里,及时进行更正。
预设2:各边长统一单位为“米”,再进行计算。
2.完成教科书P36“练习八”第1题。
【学情预设】有少数学生弄不清单位间的进率或者将乘进率和除以进率弄混淆了,教师引导更正,并强化方法。
3.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本道题中的边长,涉及3个长度单位,学生容易混淆,除了解答时要仔细,更要注意最后的单位是“立方分米”,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体积单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进行各种计量单位的换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前面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本节课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猜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并经历相邻体积单位换算的推导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迁移能力,掌握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换。教师通过例题的讲解与练习的巩固,组织学生多角度思考和交流,将前后所学的知识逐步归纳成体系,形成知识链,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方法,避免混淆。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6~37“练习八”中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熟练地进行简单体积单位之间名数的换算。
2.会正确地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换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名数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名数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复习回顾
1.回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师:我们学习了哪些体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师归纳并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口答。
二、以题为例,感悟策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练习八”第2题。
(1)学生自主读题,整理数学信息。
学生能从中读到数学信息,知道包装盒的长、宽和体积,知道玻璃器皿的长、宽、高,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盒是否装得下玻璃器皿。
(2)学生自主解答。
(3)展示交流。
师:都解答出来了吗?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解题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算出玻璃器皿的体积,将体积单位换算为dm3,看它的体积是否比包装盒的体积11.76dm3小。25×16×18=7200(cm3)=7.2dm3,7.2dm3<11.76dm3,所以装得下。
预设2:因为玻璃器皿的长、宽、高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先将包装盒的体积单位换算成立方厘米,再算出玻璃器皿的体积,比较玻璃器皿和包装盒的体积大小。11.76dm3=11760cm3,25×16×18=7200(cm3),7200cm3<11760cm3,所以装得下。
预设3:从已知的信息知道包装盒的长和宽比玻璃器皿的长和宽都要长,就看包装盒的高是否比玻璃器皿的高长。11.76dm3=11760cm3,11760÷20÷28=21(cm),21cm>18cm,所以装得下。
2.对比练习,请同学们快速解答。
(1)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快速解答后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说装得下,有的说装不下。
(2)展示学生的解答方法。
师:装得下吗?为什么?
学生边说,课件同步呈现解答方法。
方法一:8.96dm3=8960cm3,25×15×18=6750(cm3),6750cm3<8960cm3,所以装得下。
方法二:25×15×18=6750(cm3),6750cm3=6.75dm3,6.75dm3<8.96dm3,所以装得下。
方法三:8.96dm3=8960cm3,8960÷(28×20)=16(cm),18cm>16cm,所以装不下。
(3)辨析质疑,深化理解。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得到了不同的结论,老师觉得都有道理,到底是装得下还是装不下呢?要说出理由才能让人信服。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交流意识到,是否装得下,仅仅看体积大小是不行的,只有包装盒的长、宽、高都大于玻璃器皿的长、宽、高才行,从而确定方法三才是对的,所以装不下。
(4)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回头再看看前面的第2题,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这类问题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方法一和方法二都不是很可靠,因为就算包装盒的体积大于玻璃器皿的体积,如果包装盒的高小于玻璃器皿的高,也是装不下的。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体积单位的换算,巩固体积单位的进率,提升换算的能力。同时,设计两道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综合应用,灵活选择计量单位
课件出示教科书P37“练习八”第7题。
(1)学生自主解答,教师个别指导。
(2)集中展示交流。
师:水族箱占地面积是指什么?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又是求什么?体积呢?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水族箱占地面积是指水族箱的底面积,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就是求水族箱的表面积,只求5个面的面积和,体积就是水族箱的长、宽、高之积。
【设计意图】这道题涉及长方体的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而且表面积要根据实际确定,综合性比较强,能有效感受长方体测量的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能正确运用与换算。
四、实际应用,拓展提升
课件出示教科书P37“练习八”第9题。
(1)小组合作探究。
(2)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式计算:30×30×30÷(20×20×10)=6.75(盒),得到最多能装6盒。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6盒是不是一定装得下?怎么样装才能装得下?
(3)课件呈现完整答案。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解答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讨论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仅仅列式是不够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在研究怎样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五、自主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36~37“练习八”第4、5、6、8题。
2.集中交流,评价反馈。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练习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清楚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选择合适的单位等等。
师板书: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板书设计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发现同学们对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换算都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块,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第9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讨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建立如何摆放的表象。针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难点。由于没有教具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要加强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3例9 、P14练一练、P16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研究一个与颐和园有关的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1.P13例9
(1)指名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用线段图表示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集体交流。
根据线段图得到: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
启发:这大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谁为x呢?
(2)列方程并解方程
指名学生列出方程,鼓励学生独立求解。
如果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呢?
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检验:A、72.5+72.53=290(公顷) B、217.572.5=3
(3)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方程,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4)学生独立完成P14练一练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P14练一练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式
陆地面积2.4-陆地面积=2.1
2.解方程
2x+3x=60
3.6x-2.8x=12
100x-x=198
师:这几道方程以例题中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解这一类方程时要先做什么?依据是什么?
3.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
4.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
(1)柏树松数共有75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多少棵? 为什么选择松树的数量设为x呢?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在做这道题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呢?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列方程解决问题?
在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P16练习三第2-3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含义和一般方法,认识最简分数。
2、使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知识的运用中体现数字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商适当的数。
8/20=()/515/18=5/()21/27=()/9
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想的?每组中的分数一样大,哪个看起来更简单一些?为什么?
2、今天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看看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你能写出和12/18相等,两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交流。说说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还有分子比2还小,分母比3还小但是与12/18一样大的`分数吗?也就是12/18=2/3。
(3)结合图说说,12/18与2/3为什么相等?
(4)你们知道刚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的2、3、6与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吗?(板书:分子、分母的公因数)
(5)把这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
(6)演示一步一步约分的过程。依次除以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强调:每次约分后得到的数写在分子、分母的正上方、正下方。2/3的分子、分母还有除了1以外的公因数吗?因为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一般要约分到最简分数为止。
(7)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快的约分呢?(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演示直接约分的过程。如果你不能直接找到最大公因数,可以一步一步约分。
(8)。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约分的方法。你愿意采用什么方法来约分呢?
2、完成练一练。
(1)第1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6/4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还有公因数几?10/7为什么是最简分数?你是怎么想的?
(2)第2题。独立完成,展示作业。60/45怎样约分的?还有什么方法?(分子、分母直接除以15)为什么分子、分母可以直接除以15?说说约分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怎样判断分子和分母有没有公因数2、3、5?汇报交流。
2、完成第5题。独立完成。你是怎么看出它们不是最简分数的?指出:有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较大,判断时要仔细。
3、完成第6题。怎样连线比较快?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4、完成第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课堂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说说什么是约分?什么是最简分数?约分的方法是什么?你愿意使用那种约分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能运用通分的知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转化原理,组织好铺垫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迁移。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铺路搭桥,激活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 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练习的形式、梯度和侧重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我们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情况,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是哪两种情况?
有部分同学很快说出:一种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
大;另一种是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复习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
在圆圈里填上﹤ ﹥或﹦
23441124○ ○ ○ ○ 55789736
二 、探究新知
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1、教师谈话引入: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这本书介绍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我们书中的同伴红红和亮亮正在读这本书。
2、出示图片,交流方法。
教学预设
(1)求谁看的页数多实际就是求什么?
(就是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2)今天我们就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2)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预设:
●用画图的方法比较.
展示:画图表示
教师引导:如果分母或者分子数太大,这种办法就不好用了,同学们能不能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设法把这些分数转化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自己探究(此时要给学生留些探究的`时间),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交流学法.
●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就便于比较它
12们的大小了,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 和 都转化成不改变原23
34分数的大小,但分母都是6的分数和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66
3412大的分数比较大,因为 <,所以 <6623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2●想一想,在把 和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中,都23
借助了哪些旧知识?
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得出:借助分数的基本性质
(3)认识通分
12把 和 这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2-27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10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02-1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9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11-0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6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04-04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4-2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