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 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
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BIP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第一、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课后反思: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 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个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务之间的联系。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于是,教学前我让学生查了资料,教学中以“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会落?”作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学习,贯穿整篇课文,并穿插同类的成语与谚语。最后,让学生说说道理.这样的流程下来,似乎蛮顺道。但是,在第二天的复习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用语言描述出来。原因有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说话你训练面还不够广;
2、本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措施:
1、开展课前一分钟讲演活动;
2、课后多开展表述类活动。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 2
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在第一课时,我把“生字教学”与“写字指导”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朗读指导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并注重朗读与理解相结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以读促悟让学生融入文本,从而更好地品悟语句中包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6个字,会写“挂、哇”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理解相结合,让学生体会葫芦的可爱及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3.能够掌握“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等词语搭配,学会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葫、芦、藤”等6个字,会写“挂、哇”等字。
难点:借助图片帮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并引导学生通过“找句、找词”朗读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我把“生字教学”与“写字指导”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挂、哇”等字,在朗读指导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概,并注重朗读与理解相结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以读促悟让学生融入文本,从而更好地品悟语句中包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设计上我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以趣识字
学习“葫芦”两个字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看图认识“葫芦”是什么,再通过观察字形了解到葫芦与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学习“藤”时,出示图片,让学生记住这种弯弯曲曲地缠绕在一起的就是藤。学习“盯”时,做盯的动作理解要用眼睛“盯”,所以是目字旁的,同时“盯”是一动不动很专心地看,理解字义。还通过比较“挂、哇”识记生字,给“哇”找朋友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巩固旧知。
二、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通过默读找到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的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在说说它们长得怎么样,模仿“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这个句式夸夸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没有牵着孩子去感受小葫芦、葫芦藤、葫芦花、葫芦叶长得有多好,而是让孩子通过读,找到了课文描写它们的词语,又用朗读感受它们的美。
整堂课下来效果还不错。课后也结合其他老师的意见,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努力在语境中落实字词的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本课的几个生字,我做到了词不离句,但是也要让孩子自己运用这些字词,在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积累词语。
2.要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教学中,我以前后两段为切入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课堂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好好的结合画面感受,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么美的葫芦藤,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起来才会特别有感情,到后面的葫芦变黄、落地才会感到惊奇与不解。
3.细节之处要时刻注意。始终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我们检查读文的目的'不是随意找几个人把每个自然段读一遍下来就算了,而是要把文章读正确、读熟练,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读第二句,而是应该先把其他的放一放,让学生再练着去读一读。因为是第一课时,完全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练习时间。比如难读的这一段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读了之后教师再请几个孩子读,或者就刚才的这个孩子再读一读,也可以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大家一起练着读一读等等。只要能让这个孩子的朗读有很明显的提高,从不会读,通过教师的启发,会读了,而且读好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精彩之处。小小的一个环节,却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小小的一个细节,折射着一个老师对一节课的把握与解读,折射着一个老师对每一个环节的驾驭与周密的考虑。
4.在指导朗读方面激励语还可以再丰富一些,还需不断学习,表扬可以充分些。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一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可这样设计:
种葫芦的人看着小葫芦,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你现在就是种葫芦的人,你说(指名读)——看着可爱的小葫芦可乐了。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表情夸夸它。你说——你还想怎么夸?小葫芦听了心里一定美滋滋的!
教师提出“你还想怎么夸?”让学生展开想象,夸这个可爱的小葫芦。通过想象,把孩子们带入故事的情境之中,从而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葫芦就在他们眼前,那个人就是自己。
作为一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愿一次次的教学反思能带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03-03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案01-23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08-05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09-04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反思02-2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04-1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07-25
《我要的是葫芦》的优秀教案03-05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秀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