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

时间:2024-06-12 18:17:58 教案 我要投稿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例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例15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1

  济南的冬天

  整体感知

  1、读课文

  2、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些什么?

  3、但是济南呢?“

  4、那谁说说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

  5、能说一下为什么会“温晴”吗?理由是什么?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

  6、这是写作方法:对照比较法。

  7、我想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段,那位同学勇敢站起来呢?

  师:很好,声音很洪亮。

  8、老舍先生想告诉大家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那么作者是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呢?

  生:山、雪、水

  生:阳光、村庄。

  师:不错,老舍先生在描绘济南冬天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时,巧妙地运用人的感官角度的词语和生动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你能找到吗?

  生: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

  生:还有“银边” “草色”

  师:很好!这些词语色彩鲜明艳丽,修辞有吗?

  生:比喻、拟人

  生:“日本看护妇”, “露出肌肤”

  师:贴切的景物描写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师:在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无人回答

  9、以前我告诉大家,写景的方法大家还记得有哪些?

  生:从远到近

  生:寓情于景

  生:借景抒情,还有移步换景

  师:我们在记叙文中,写景物可以按方位写,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前至后,可以按时间的顺序写,可以依据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来写。还有,要充分运用修辞手法。《济南的冬天》是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师: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山水,只要一提到山,那么肯定要谈一谈水,老舍先生呢,也是一样,济南有山有水,前面大家分析了山之美,那水呢?水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生:“绿”就一个字。

  师:不错,歌曲改编。他说的没错,济南的冬天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是人的感官中的?

  生:视觉角度。

  10、是啊,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以致用,以后谈到景物描写的时候像数学公式一样套一套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写景除了视觉外还要注意运用什么?

  生:老师,我认为运用修辞方法。拟人,使水有了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的.热爱之情。

  师:我们这个单元是有关于四季的文章,写景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朱自清?

  生:《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阳光也很有特色,老舍先生是结合什么来写的?

  生:山。

  师: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比喻和拟人。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同时又可以写的生动形象。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老师,我认为最重要是要抓住特点;二要运用修辞手法。

  生:老师,我觉得一定要流露感情。

  生:感官

  师:非常好!方法要有,也不能少了寓情于景。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济南的冬天》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熟练朗读课文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情与景的融合

  4、明白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赏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1、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小组内交流

  2、互动、研习该句的妙处(修辞、选词)

  3、小组交流并推荐出发言的代表

  二、集体讨论,教师点拨

  (一)学习第一段

  1、第一自然段首先把济南与相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接着把济南与相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再把济南与相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最后把济南与整个相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这主要运用了手法

  (北平,没有风声;伦敦,响晴;热带(指新加坡),毒晒;北中国,温晴对比)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能否把“声”字删去,为什么?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声”字去掉,说成“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3、文中的“毒”“响亮”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毒”是厉害的意思,“响亮”一词,一般用来形容声音的宏大,根据上下文判断,在此处是指“晴朗得刺眼”

  4、想想看,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济南冬天的特别之处呢,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呢?

  特点有“没有风声,响晴,温晴”明确:总特点是“温晴”

  (二)分析第二段

  1、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2、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3、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l)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阳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三)学习第三段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

  3、“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4、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写出雪色娇美的情态;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

  点拨:

  1、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

  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顶”,“镶”,“穿”,“露”

  2、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全段的`朗读要求: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都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5、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6、总结:薄雪覆盖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远山;是张小水墨

  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

  ①全段的层次划分是: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③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④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⑤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四)研读第5自然段: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突出了水的碧绿和清亮,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3、想想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4、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即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三、总结

  四、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五、作业设计

  1、写一段文字描写你家乡的冬天,并能恰当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

  北平伦敦热带

  多风多雾日光毒响亮

  (奇迹)(怪事)(害怕)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学生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

  当然,通过“读”感知课文,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又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对同类文章赏读,学会观察描写景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的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了下来但是在解决本文的难点——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品位的时候没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品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确实还不够,平时缺少对学生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语文课也少了很多的语文味于是,对于如何品味语言,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我有了以下思考:

  1、重朗读朗读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2、重方法在引导学生品味的时候,应做好示范型教学,并学会从哪些角度对句子进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济南的冬天》教案3

  课题: 济南的冬天(两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文章的脉络,归纳景物描述方法;

  3.赏析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对自然景物倾注着真情实感,情景交融,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

  学习难点: 学习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环节:认定目标--学生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教师精讲、点拨)-- 梳理小结

  教具:网络支持的多媒体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过《春》,对写景抒情的文章有一定了解,明白分析写景文的方法,但是对于饱含深情的句子中的“情”分析不够透彻。另外,对于济南特殊的地理位 置不是特别了解,需要借助网络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导学策略:

  导思 第二课时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课文的遣词造句如何体现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第三语段,归纳景物描写的方法。

  2、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并能分析其在写景中的作用。

  3、结合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本文优美的语言特色。

  二、文本分析,合作探究

  1 请同学有感情地3朗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

  (学法指导 :可以分析描写顺序、修辞手法、写作角度等方面分析,可以回忆《春》的学习过程。不要忽略作者的情感。)

  教师点拨:先总写“妙”。分写按空间顺序写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最后总写这些小山太秀气。

  学生回答修辞方法时教师预设追问:为什么比作“看护妇”?秀气是怎样写出来的?“给山们”句子中的“们”能否去掉?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学生分析,此环节要有朗读品味。

  2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是那么的温馨、可爱、美丽,那么阳光朗照下的山、城 外的远山和冒热气的水作者写得又怎样呢?我们来一起仔细品味。

  例如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这句话中“ 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就显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写出了作者亲身的感受。

  例如2:“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 的美景,给读者以动态的生活实感。后文的“穿”则是拟人修辞,显得山、雪、草也是有情有意。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你也试着分析3个这样美点吧:

  教师预设:2段中学生可能分析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教师追问:a “设若------”这句话在文中作用? b句子里有许多儿化音,有何作用?

  教师预设学生可能分析:4段“小村庄”“小水墨画”将小村庄,雪人格化,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村庄,雪的位置,营造了温暖、安适的氛围,抒发了作者赞美、喜爱的心情。

  5段 学生可能谈到绿、暖、 清的特点,

  教师追问 a“不忍”可以去掉吗?强调水的多情。b“冒着点”中“点”多余么 为什么?强调温暖的感受。

  C结尾句 和标题表达的意思一样吗?强调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 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3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想想作者是怎样让笔下的景物生动起来的,请同学们归纳写景方法。

  (学法指导:回忆《紫藤萝瀑布》、《春》的写景方法以及精 读第三段的收获归纳。)

  教师点拨:抓住景物特征;巧用修辞;有顺序;写色、态、光;写景中渗透着情感。

  拓展延伸,展示自我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何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篇?说 明理由。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③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相同点:都是以散文形式来描写景色,两位作者都善于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该季节写的令读者身临其境,将景色写得十分美丽,十分迷人。

  达标测评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yíng) 朦胧(méng) 伦敦(dūn) 旋律(xuán)

  B.水藻(zho) 贮蓄(zhù) 均匀(yún) 抚摩(fǔ)

  C.斑驳(bó) 镶嵌(xuāng) 着急(zhu ó) 温润(wēn)

  D.稀疏(sū) 澄清(chéng) 惊诧(chà) 玫瑰(guī)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_______(体裁),本文紧扣了济南冬天的“______”这一特点,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之情。

  3. 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

  ⑴绿是生命的颜色。⑵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⑶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⑷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⑸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⑹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推荐阅读《济南的秋天》。

  第二课时环节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

  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并欣赏了对比方式的开头。这样温馨的境界,作者怎样用笔墨来描写的呢?今天我们就细细品味这优美散文。

  二、认定目标2’

  三齐声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优美 的语句。5’

  四、学生思考交流三个任务。10’

  五、学生展示。20’

  六、梳理小结5’

  七、教师小结:2’

  老舍写得精彩,同学们展示得更精彩,一篇优美的文章,不仅需要有魅力的语言,更需要作者用心去感受生活,老舍在济南的一段生活,是他一生的写作鼎盛时期,

  事业的收获让他更加对济南情有独钟,所以他爱济南的冬天,更爱济南,所以,课后推荐阅读《济南的秋天》,感受作者的情感。

  提示:可以从结构、观察点、语言、体裁等方面比较。

  教学反思:

  1.课上得很成功。

  2.预习很关键,预习的指导要具体。

  3.读很重要,“薄雪覆盖的小山”反复诵读。

  4.课堂评价还要多一些激励性语言。

《济南的冬天》教案4

  【教学目标】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盛情。

  【教学设想】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让学生谈谈所见过的北方的冬天的印象,再用老舍赞美之词引入

  二、简介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三、正字音(见书、课件)

  jǐ děi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济南 得 着落 宽敞 贮蓄 澄清 暖和 髻 水藻 响晴(很晴朗,晴朗无云。)

  响亮(很明亮)。

  慈善(温和,合乎人心意。)

  秀气(美丽而柔弱。)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四、分析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济南冬天?

  ──先写异地之冬与济南的冬天对比(天气),再写冬天的济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分别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3、分析对比作用(三种感受之对比)

  ──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宝地”表达爱济南的感情。

  4、朗读分析第2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对山的感受。

  ──济南冬天的山在阳光照耀下给人感觉特别舒适温暖,作者用“晒、睡、醒”、“小摇篮”为比喻写出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这段是紧扣“响晴”和“温晴”来写的,并分析形成这种特殊气候的原因是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5、怎样描写人们的感受。

  ──不仅描绘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动(含笑、冬天慈善)

  6、朗读分析第3段薄雪覆盖的小山,妙在哪里?

  ──作者按空间顺序描绘,用了系列比喻、拟人,把各处细部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地写出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7、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山景?

  ──顶着“白花”的“看护妇”比喻雪光,“带水纹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肤”“镶银边”比喻雪态,“露出粉色”“害羞”拟人手法写出雪态。从上到下,如工笔画,描写出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特别的娇柔秀气。“顶、镶、穿、露”动词准确生动。

  8、朗读,注意用较轻声和喜爱欣赏的语调读。

  五、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济南城山的特点

  二、分析

  1、朗读分析第4段济南城外远山的特点:

  ──写出小山素淡雅致的特点,有如一幅小水墨画。“卧”写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2、济南冬天水的`特点(“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可讲讲济南多地下热泉的特点)

  ──第一是暖,不但不结冰,不还冒着热气;二是绿,用绿萍、经水藻、柳影的绿烘托出水的绿,写出水的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三是活,十分清亮通透蓝汪汪,如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3、作者感情?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直接表达作者喜爱、赞美济南的感情。

  4、小结写作特点:

  ⑴ 善用比喻和拟人,写出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⑵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⑶ 注意色调对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既有简笔写意画,又有细腻的工笔画。

  ⑷ 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唤起读者体验,仿如身临其境。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热带

  (对比)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奇迹) (怪事) (害怕)

  济南的冬天 无风声 无雾响晴 温情

  引出 “宝地”(喜爱)

  二、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

  满温情

  (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看护妇、镶银边、穿

  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

  (空灵的蓝水晶)

  处处围绕“温晴”来写

《济南的冬天》教案5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巧妙、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作为写景抒情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3.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济南的冬天》教案6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老舍的相关内容,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第三段,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济南的冬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山水描写段落,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景物描述方法?

  【自主学习】

  一、 夯实基础知识

  1、 拼音测试。

  济( )南 发髻( ) 看( ) 护妇 澄( )清 贮蓄( ) 水 藻( )

  2、解释词语。

  ① 响晴: ②响亮: ③澄清: ④空灵: ⑤毒(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3、了解作者。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 ,字________。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 __》、话剧《 》等。

  4、整体把握。

  (1)作者开头,作者对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 , , 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 ”的特点,赞誉它是个 。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过对济南的总体感受之后,分别写济南冬天的 和 。

  【合作探究】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景物描述方法?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中的“声”能不能去掉呢?为什么? 3、文章标题“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什么?

  【拓展延伸】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 、 、 、 景物来进行烘托。

  2、文中化静为动主要技巧是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3、比较原句与改句,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改句: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当堂检测】

  1、选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发髻(jì) 肌肤(fǔ) 澄清(chéng)

  B.伦敦(dūn) 着落(zhú) 镶边(xiāmg)

  C.狭窄(zhǎi)宽敞(chǎng) 贮蓄(chǔ)

  D.水藻(zǎo) 害羞(xiū) 济南(jǐ)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 )

  A.刮风 依靠 慈善 垂柳

  B.晒着 绿苹 暖和 横卧

  C.园圈 温晴 水纹 水墨画

  D.摇蓝 斜射 稍微 烦燥

  3、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溪流吟着一首小诗快乐地向前流着。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济南的冬天》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 写作特点。

  2. 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读-思-议-练相结合的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语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赏析写景抒情的散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已是浓浓的深秋,“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不会)

  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在他的《济南的秋》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济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赢得了上帝两个季节的恩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济南的冬天去看看。在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此行的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 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 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三、整体感知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同时,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用来说明济南冬天的特点?

  2、文章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的这个特点?

  四、赏析词句

  大家刚才读了济南的冬天,它美不美?(美)你想把你发现的美分享给大家吗?(想)那好,老师把课堂交给大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绘声绘色地向大家展示你最喜欢的词、句、段,用你的美读感染大家。(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通过对词、句、段的赏析,把握济南冬天山、城、水的特点,并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的情感。)

  1、比比看,谁更好: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雪后的小山

  (1)、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雪后小山的'特点?

  (2)、文中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雪后小山的美景的?

  3、赏析第一段

  济南的冬天山暖山妙,水清水蓝,如诗如画,怎不令人向往。《济南的冬天》一文发表后,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往济南去看济南的冬天。回来后,大家纷纷相告,自己上当受骗,济南的冬天没有老舍笔下的那么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觉得济南的冬天就是那么与众不同呢?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据吗?(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五、小结

  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找赏析方向)

  1、文章应该抓住特点去写。“温晴”

  2、文章要生动起来,可以多用修辞。“比喻”、“拟人”

  3、文章中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一篇文章做到这几点,它就不仅仅拥有了生动而美丽的外表,也拥有了感人至深的灵魂。

  六、拓展

  济南的冬天无疑是美的,我们现在是没有机会去看了。但是,看看我们身边,你是否发现我们的美也无处不在呢?家乡的冬,美吗?家乡的秋,美吗?家乡的雨,美吗?既然发现了这么多的美,何不动手把它记下来。(指导学生运用小结中的要点,尝试写几句话,让他们学会通过优美的词句去表现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山:暖 妙

  温晴 城:如画 宝地

  水:清 蓝

《济南的冬天》教案8

  【导学目标】

  1.朗读、欣赏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写法。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写法,体会比喻、拟人在写景中的表达作用。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

  针对步骤二中的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熟悉课文内容,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老舍曾经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的确,春天的西湖,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苏轼有诗为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那么冬天的济南又美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1.生难字词

  (1)注音

  济南(jǐ)伦敦(dūn)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2)词义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2.作者名片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其作品歌颂新社会,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背景链接

  介绍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以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1.朗读课文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像,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学法指导二:

  针对步骤四中的对比阅读,赏析语言

  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分析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

  ②词性的角度,比如动词突出人物……心理或性格;形容词写出事物……特点;副词(一般为限制性词语)表达准确严密。

  ③修辞的角度。

  ④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⑤词语的表现手法,如词性的活用、以动写静或以实写虚等。

  ××词运用了……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贬词褒用/化静为动/意思是……,用在这里突出/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了人物……特点(或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交流点拨】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二、三、四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五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1.局部精读,赏析语言

  齐声诵读第3自然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交流点拨】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8)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对比阅读,赏析语言

  比较下面三组句子,赏析课本语言的妙处。

  (1)甲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组: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交流点拨】甲组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了山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享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况且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组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甲组: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组: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交流点拨】甲组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成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通过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组则少了那份美感。

  (3)甲组: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组: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交流点拨】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有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组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3.遣词造句,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上,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思考: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交流点拨】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1.总结写法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之情。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2.拓展延伸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可见,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关键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妨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吧。

  以《xxx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

  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学生自由抒写,朗读交流)

  板书设计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步骤三精读文本,理清思路。

  步骤四低吟成诵,赏析语言。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济南的冬天》教案9

  一、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 、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二、学习重点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 学习难点

  品读文中优 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 写作背景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抒情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把济南当作他的第二故乡。”

  3、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 ,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拟1——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能流利的朗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一)、师板书课题,激趣导入。

  二)、生读标,师解标。

  三)、布置生用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题:

  1、字音

  济南( ) 伦敦( ) 镶(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 澄清( ) 着落( ) 看护( )

  2、 整体感 知

  1)、济南的冬天最特别之处在于什么?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引导提示:从第一段文字有几句及标点入手,找出概括句,就能明确所提问题。)

  2)、作者对济南的总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四)、小组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

  五)、师点评归纳,小结。

  六)、齐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了解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学习过程:

  一)、师板书课题,示标,解标。

  二)、请生读课文,细细揣摩,品味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题:分析下面的句子,体会拟人、比喻的妙处。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三)、交流探究成果,师点评归纳。

  四)、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景美、情美、语言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温情”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当堂训练。(可做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用)

  塞外怀古

  [1]没有到过河西走廊的人总以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怎样的荒凉,怎 样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便知道所谓荒凉寒苦并不如传闻之甚。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①]以后,景象有点两样了,黄沙白草,风日惨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遥天无际。南天可不同了,祁连山像一道高墙,自东而西,连绵不断;不分冬 夏,顶上常是积雪皑皑。人说西王母的家就在那里。远远望去,也真像有琼楼玉宇在其中隐约闪现。沿着公路的南边,可以看见无数的土堆子,有的延长好几里,有的是一个大墩 子旁边连上几个小墩子。这种土堆子沿着酒泉以北的`额济纳河往南,跟着疏勒河向西,以至于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几乎随处都是。这就是汉唐时代的边城和烽燧的遗址,有名的汉唐西部长城,就在这些地方。

  [2]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时候,曾在酒泉一座 破败的墩子上瞭望。已经傍晚了。太阳在西边的地平线上还有簸箕那么大。血红带黄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围的云彩都映成了橙黄色。一个人在墩子上朝着西面和北面遥远的天际看着看着,就随人冥想[注②]中去了。俨然如在汉唐当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许是人家,也许是戍边将士的营房,房顶上正炊烟袅袅。放在外边的马群和羊群先后回来了。鸡鸣犬吠以及小儿喧笑的声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楼柱完好,雉堞无恙;几 个烽哨正在上面聚精会神的望着西边和北边,希望有平安消息到来。一天一天的过去,一年一年的过去。这些人从少年转到中年,老年,也许就死在那里,埋在附近。但是他们从来不颓丧,也从来不堕入幻想。只凭着他们的结实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的斗争。敌人和自然败了,他们胜了,他们的西 陲也固若金汤了。两千年,一千年的历史,像电光石火般一转眼过去了。这些人依然长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弃了,荒废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废墩上面。西边的太阳还有一半在地平线上。但是这些废毁的烽燧城堡,照旧很英勇的迎着落日,放出黄色的光辉;西北风呼呼的怒吼,而它们依然静默无言,屹立不动。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

  注:①酒泉:与玉门、阳光、敦煌相邻,均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一带。②冥想 :深沉的思考。

  (1)第[ 2]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着看着,就堕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概括作者“冥想”的内容。

  (2)作者在第[2]段文末说,“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触而流下了眼泪?

  (3)作者写作这篇文章运用到了象征手法,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的?

《济南的冬天》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识记生字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4、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注音: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着落(zhuó)。

  (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贮蓄:储存积蓄。

  2、听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济南冬天的“温晴”)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4)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凸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三、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四、阅读课文第4、5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A.暖 B.绿 C.清 D.亮

  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4、①“这是张小水墨画”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③“这块水晶里,包着红顶黄草山”④“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①暗喻 ②暗喻 ③明喻 ④明喻

  B.①明喻 ②明喻 ③暗喻 ④明喻

  C.①暗喻 ②暗喻 ③暗喻 ④明喻

  D.①暗喻 ②暗喻 ③借喻 ④明喻

  5、“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五、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2、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济南的冬天》教案11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能找出文中选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及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前学习活动

  1.摘录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和描绘冬天的诗文或名句;

  3.反复朗读课文,能读出感情并体会语言的精妙。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北国的冬天,同学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畅所欲言: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等萧条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去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

  ①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能从哪些景物上感受得到?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③作者写景是按照一定顺序的,你能理清写景的层次吗?

  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三、研读赏析

  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可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赏析文章,品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色。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教师提供示例。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还原到课文中,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妙处:

  (一)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这一个老城写活了。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着一“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三字将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样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仍然充满着春意。

  (二)精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然后把这段文字背诵下来。

  这一题主要训练学生精读文章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发现美,理解美的所在。

  这一段写雪后的小山,有很多准确生动的语句。如“看吧”一语,好像把读者置身于作者的情境中,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如不说树尖上落满了雪,而说“顶着一髻儿白花”,紧跟着又比作“日本看护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写薄雪“害羞”的情态,写露出“粉色”容颜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们娇美的情态和小山秀丽的景色。

  (三)阅读全文,找出一些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这一题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由学生自由完成。

  (四)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归纳五点: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按顺序(不同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五、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白马湖之冬》,和本文进行比较鉴赏。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济南的冬天》教案12

  一、课题导入

  二、说你对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称号。

  2、下列作品是老舍创作的是()

  A《家》B《子夜》C《四世同堂》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

  三、比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学中的收获,好吗?

  要求:

  1、小组交流

  2、选出代表

  3、综合意见

  4、发表看法

  四、听

  倾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用你喜欢的符号、线条划出值得你关注的词或句子,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

  五、试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自己邀请同学进行点评。

  点评角度:

  语速语气

  普通话停顿

  重音

  六、问

  就你喜欢的段落质疑或设计问题考考别人,赶快行动!

  七、谈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好吗?

  八、做

  你愿意围绕所学内容给同学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吗?注意:作业可不能太多呀!

《济南的冬天》教案13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借前一课

  (设计说明:1、借鉴学习中体会到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2、在阅读中,与本文进行比较,增加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并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反思

  在学完《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口头作文《家乡的秋天》。很多同学都说到家乡的秋天景色如画,物产丰富。如有的同学说:到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玉米绽出了饱满的笑脸,谷子低下了弯弯的腰;也有的同学说:秋天的山上真是美极了,既有红红的苹果,黄色的鸭梨,也有橘黄色的柿子,更有酸酸的山楂,让人听了就不觉口角生津。大部分的同学都说家乡很美,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正想总结一下准备下课。突然有一位名叫李洋的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鹿泉不美,而且我长大后,要考上大学,到南方去工作,不留在鹿泉”。一语惊人,满座哗然,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我也疑惑地望着他。他说:“我听我父母说,鹿泉市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我们学校附近的太平河,据说十几年前还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常有洗衣的人,河中也常有嬉戏的.孩子。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一条散发着恶臭气味的令人作呕的污水沟了。前几天我们这里下的一场雨,落到人身上不是雨点,而是水泥灰点。就是因为鹿泉市的建材企业排污量严重超标,空气质量特别差,我可不想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他的想法出乎我的预料,学生们也都带着一种异样的神情把目光投向我,似乎要看我怎么处理这个家乡的“叛徒”。我一时有点不知所措,但马上镇定下来,微笑着说:“李洋同学观察细致,肯动脑筋,最可贵的是他敢讲真话,不人云亦云。这一点值得全班同学学习。但是,我们是用逃避的办法解决问题呢,还是现在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努力去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呢?老师更希望我们班的每一名同学能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双手,使我们的家乡变得天更蓝,水更绿,让每一个鹿泉人都面含微笑,生活愉快。”我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李洋同学也表示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

  这使我想起了过去遇到类似问题时,往往只是粗暴地指责学生思想不健康,或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你那样想是错误的,对学生中的“异端”常常采取压制的办法,结果不们导致学生口服而心不服,同时扼杀了许多学生富有创新精神的独到见解。

  这节课虽然晚下了3分钟,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现在,我国的教育已经驶上了素质教育的“高速公路”,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情况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会不同,在教学中很可能出现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具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另外,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并给予恰当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材。

《济南的冬天》教案14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北平伦敦热带

  (对比)多风多雾日光毒,响亮

  (奇迹)(怪事)(害怕)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引出“宝地”(喜爱)

  二、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

  爱、充满温情

  (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看护妇、镶银

  边、穿花衣、害

  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

  (空灵的蓝水晶)

  处处围绕“温晴”来写

《济南的冬天》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二、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他的散文《济南的秋天》中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夏日的美景宜人: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大屏幕展示瑞士美景)。而我国的杭州西湖更闻名天下。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诗单道西湖之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好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之美由此可见一斑。”(大屏幕展示西湖美景及苏轼的《饮湖上初晴》)而我们的省会济南竟得上帝之钟爱,把秋和冬的艺术全赐给了她。济南该是一块何等到宝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

  二、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先初步感知文章之美。

  1、请同学们说说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

  提示:温晴、慈善、美丽、绚丽多彩等词语均可。老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确定自己的板书。

  2、请同学们体会一下本文该怎样朗读?

  提示:语调柔和,节奏缓慢,语气亲切,还要读出对济南的热爱。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处理板书在黑板上。

  三、老师范读。(配乐、配画)

  四、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情朗读课文,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第一自然段: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对比)能具体说说是怎样对比的吗?作者运用这一组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教师进一步发挥: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回国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家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第二、三、四段写济南山的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美丽多彩;城外远山——是张小水墨画。

  第五自然段写济南的水——不结冰,清亮、空灵等。

  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提示:“济南的冬天”是指所写的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是别处的冬天。而“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特有的明丽色彩后,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就反映出济南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总结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五、精揣细摩,品味学习。

  在课文中发现寻找、品味用得好的词或句子,用大大的圆圈在课本中标出,并说说为什么用得好。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提示: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风声”二字用得十分准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3、“小山整把济南围了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描写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这里的“整”和“缺”字面上好像是矛盾的,实际并不矛盾,作者意在强调前者,因为“缺”的只是“点口儿”。

  4、“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小摇篮”的“小”正照应了小山的“小”。

  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的“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6、“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孕育着的无穷春意。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和仔细揣摩。

  六、拓展练习:我们感受到了老舍先生笔下冬天的济南,她温暖如春、秀丽如画,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发自肺腑的热爱。我们现在正处隆冬季节,请你用你的心,你的语言描绘一下咱们这地方的冬天。

  提示:让学生当堂宣读,老师给以适当点评。

  七、作业布置:课下阅读配套教材——《济南的秋天》。

  提示:《济南的秋天》是《济南的冬天》的姐妹篇,描绘了济南的秋天诗意的山水,语言优美。与本文进行比较,增加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并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情

  济南冬天山的特点:温暖可爱美丽多彩是张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水的特点:不结冰清亮空灵

  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济南()着落()澄清()镶上()

  2.填空。

  《济南的冬天》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人,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

  (3)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

  (4)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4.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作用。(要仔细品味,细细体悟)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2)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4)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济南的冬天》教案】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教案05-20

济南的冬天教案12-22

《济南的冬天》教案03-29

《济南的冬天》的教案05-17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11-24

《济南的冬天》教学教案05-15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案03-14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0篇)09-15

《济南的冬天》教案15篇07-19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20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