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时间:2024-06-16 14:18: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编排特点及重难点:

  1.人教版教材乘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个学期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

  学期

  内 容

  二年级上学期

  表内乘法

  三年级上学期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下学期

  两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学期

  三位数乘两位数

  2.人教版教材乘法的教学内容与原省编教材的编排对比:

  (涂阴影处表示原省编教材与人教版的不同处)

  ⑴口算

  ①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30×20”和“300×30”,原省编教材放在第六册例8。

  ②例1的“做一做”让学生利用迁移解决“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12×30”(人教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12×3”在三年级上册解决了)。原省编教材也在此处解决,例3、4及做一做中。

  ③对口算的整体要求不变,但按难易程度重新调整,加强学生的探索性。人教版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15×3”“150×3”的类型后移至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原省编教材是在六册例1、2解决的。

  ⑵笔算

  ①人教版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四年级上册。相应内容都后移如“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都移至四年级上册。

  ②关于估算。原省编教材是在第六册教学了“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后才安排估算的内容。在人教版中,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从100内的加减法就开始学习估算,加强了估算的教学,具有较强的课程超前意识。

  3.本单元编排特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加强了“算用结合”的教学

  本单元的最大特点就是感性抽取出理性、理性运用于情景。A.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B.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如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等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算用结合”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2)加强“估算与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教版教材很有超前预见性,从100内的加减法就开始学习估算。同时估算也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

  本单元的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本单元的难点:难点一,进位问题;难点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时划分(共8课时):

  第一课时: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2、3题.........[P58、60]

  第二课时:例2、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9题[P59、61、62]

  第三课时:练习十四第4、5、6、10、11、12题.........[P60、61、62]

  第四课时:例1、做一做......[P63]

  第五课时:练习十五第1--4题[P64]

  第六课时: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P65、66]

  第七课时:练习十六第3--8题[P66、67]

  第八课时: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第1--4题...............[P68、69]

  五、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用”整理出“算”

  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例如,口算内容中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笔算内容中妈妈买书的情景......教学时,我们要充分“用”这些感性素材,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不唐突。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探讨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

  2.让学生主动“探”整理出“法”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学生“估”,鼓励算法“多”。

  不说估算是《标准》的要求,其实也是我们现实的要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重视口算、笔算的方法多样和估算技能的形成。

  4.处理好三“算”促“共长”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如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口算的技能形成促进估算的有效达成;笔算技能形成又促进口算的巩固和深化,从而达到三“算”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知道什么时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先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

  5.重视“基础”保证“量”

  虽说这部分内容有了很多的前沿基础,教学的迁移空间也更大了。但迁移归迁移,必要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的,因为这部分内容是为以后学习除法做准备的,如果基础不打好,后面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过程,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初步了解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453×789×5

  22×837×371×6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引题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汇报。师小结整理如下:

  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xx≈20xx×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xx×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xx×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

  师:在这么多的`估算答案面前,到底哪一个答案最接近准确值呢?

  同时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尽量接近准确数。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第59页做一做。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亮题板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试题,说说你的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

  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3)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4.第60页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五、教学评价、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教学思考的问题:1.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往往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估算,因此遇到计算的问题时一概都用笔算。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算的生活情境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算意识。2.教学估算时,要把握好估算的要求:一方面要掌握估算的方法,能估算出结果;另一方面是分析估算结果与精算结果之间的大小关系。]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

  教材简介: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估算

  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

  学生说想法,演示帮助理解。

  24×2=48 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

  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书少算了几元?(4元)要计算一共付多少钱,还要怎样做?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

  结合演示学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设计意图: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实际得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为后面理解算理做铺垫。】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

  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

  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竖式,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形成最后的笔算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3.梳理过程

  (1)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 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设计意图:这次板书过程,看似重复,实际不然。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的内化情况;目的二是为后面对比优化方法做铺垫;目的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比较优化方法

  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 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这节课学习的是不进位的乘法,后续将学习进位乘法,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估算 口算 笔算 24×12=288(元) 转化

  24×10=240 2 4

  20×12=240 × 1 2

  20×10=200 4 8

  2 4

  2 8 8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5

  一、复习内容

  教材P58—P59的整理复习和练习十三。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难点: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配套资源

  《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搜集错题,分析错误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请你搜集整理出练习中的错题,认真分析,写出错误原因及注意事项,课堂上我们一起交流。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知识点: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口算乘法有哪些内容?你能解决很快口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5×3=12×30=14×30=240×5=

  ①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②哪一题需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

  240×5=1200,注意不要漏写0。

  小结:先把两个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注意区分计算出的0和补上的0)

  2.展示交流错误,强化巩固算法

  (1)展示错误,分析错因

  谁愿意当小老师,主动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错题?为了保证效果,在交流时,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呈现错例——分析错因——提出建议

  (注意:为了使展示更有针对性,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收集错题的情况,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展示)

  (2)梳理归纳,整理方法

  在展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整理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末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上的数对齐。

  ③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3.复习解决问题

  典型题目:P58第2题

  东东家有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

  ①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②把这些橘子装箱,每箱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平均每车运多少箱?

  ③如果每千克橘子卖2元钱。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交流:说说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步骤,每步各做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需要的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4.呈现思维导图,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刚才的复习过程,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知识图(出示下图)。请你认真看一看,想一想,把自己的收获或困惑和同桌交流一下。

  5.完成评价试题,检测复习效果

  (1)口算。

  31×3=190×2=

  17×400=13×60=

  14×50=24×5=

  60×900=25×80=

  (2)列竖式计算。

  16×16=18×18=

  37×24=29×72=

  17×17=22×22=

  55×48=18×43=

  【知识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答案】略

  【解析】注意: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3)填空

  ① 20个16是(),32的40倍是()。

  ② 230×3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③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④ 9□×6□的积是()位数。

  ⑤小红计算出45×36的结果是570,不计算你能判断这个结果对吗?理由

  是:()。

  (4)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知识点】借助笔算探索规律。

  【答案】略

  【解析】通过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算式得数的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①横向观察,两个乘数的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乘积越大。②纵向观察比较发现,每一组乘数的个位数相加都得10,且两组对应的乘数的个位数都相同,第2组的每个乘数都比第1组的乘数大20;第2组的积都比第1组的大1600。

  (5)P59的第4题。

  王叔叔平均每个工作日投送28个快递邮件。如果每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王叔叔半年(6个月)一共投送多少个快递邮件?

  【知识点】连乘问题。

  【答案】方法一:28×22×6方法二:28×(22×6)

  =616×6=28×132

  =3696(个)=3696(个)

  【解析】明确解题思路和每步的算理。

  (6)P59的第5题。

  一辆出租车一个星期(7天)收入1260元钱。如果每天工作9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入多少钱?

  【知识点】连除问题。

  【答案】方法一:1260÷7÷9方法二:1260÷(7×9)

  =180÷9=1260÷63

  =20(元)=20(元)

  【解析】方法二,计算过程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没有学过。

  (7)P59的第6题。

  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①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③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方法一:9×4×8方法二:9×(4×8)

  =36×8=9×32

  =288(人)=288(人)

  ②方法一:288÷6÷3方法二:288÷(6×3)

  =48÷3=288÷18(计算没学过)

  =16(人)=16(人)

  ③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解析】要结合P59第4—6题检查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和反思检查的情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还应结合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组互相评价,反思修订错误

  完成后请小组同学互相批改,对于组内个别问题,在优等生的帮扶下进行订正,对于共性的错误,老师进行集中评讲。

  7.全课总结。

  资源文件列表: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3、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5.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

  师: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第2、3小题让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读书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喜欢读书,老师也非常喜欢爱读书的孩子,你想不想知道原因?

  生:想。

  师:因为爱读书的孩子会特别聪明,并且能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你们有信心在这节课上表现出色吗?

  生:有。

  二、估算

  1、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本书24元,一套12本。

  师: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要花多少钱?

  师:如何列算式?

  生:24×12

  师:为什么这么列式?说说你的想法?

  生:12个24。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而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

  2、估算

  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买12本书大约需要多少钱?

  生1:24×12(10)≈240

  生2:24(20)×12(10)≈200

  &n

  bsp;师:估算的结果240与实际结果相比怎么样?

  生:小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240是10本书的价钱。

  师:那少算了多少?

  生:少算了2本书的价钱。

  师:那两本书的价钱如何算?那12本书到底多少钱?

  3、师:好,请同学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赶紧将刚才24×12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写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4、汇报

  师:240求的是什么?

  生:十本书的价钱。

  师:48求的是什么?

  生:2本书的价钱。

  师:288求的是什么?

  生:12本书的价钱。

  5、比较

  师:大家看看这两个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

  哪一种口算起来更简单?

  生:第一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24×10算起来比较简单。

  6、课件演示

  师: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跟随课件把口算24×12的过程再详细的看一下,首先把12分成10和2,10个24是24×10=240元,2个24是24×2=48元,那么要求12个24,再怎么算?

  生:240+48=288。

  7、师:这也就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也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是数学上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转化。

  三、笔算

  1、师:那么这道题能不能用竖式计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2、汇报

  ①师: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能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288是怎么来的?

  生:不能。

  师:那能不能把竖式补充完整,让大家一眼就看出288是怎么来的'。

  ②师:大家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很麻烦。

  师:为什么?

  生:有些数字在竖式里出现了两次,240、48

  师:能不能把它们结合起来,让竖式变的简单而清晰。

  ③师:48是

  怎么来的?

  生:24×2。

  师:240是怎么来的?

  生:10个24就是240。

  师:哪来的十?

  生:十位上的1是一个十。

  师:288是怎么来的?

  生:48+240=288。

  3、课件演示过程

  师:两本书的价钱24×2=48元,10本书的价钱24×10=240元,那么12本书的价钱240+48=288元。

  4、再回过头来看一下24×12详细计算过程

  师:首先用个位上的2乘24的每一位,得48,然后用十位上的1去乘24的每一位,得240,4写在什么位上?

  生:十位上。

  师:那么0怎么办?

  生:个位上。

  师: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2得200,2写在什么位上?

  生:百位上。

  师:最后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5、师:那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和这两个竖式不一样的竖式,请大家比较一下,哪一个更简便?

  生:第二个。

  师:那么0可以省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如果省略,240就变成24了。

  师:大家看2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0写还是不写,都代表240,所以为了简便0可以省略。那么加号呢?因为都知道是加起来,所以为了简便也可以省去。

  6、师: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将黑板上的竖式计算完成。2乘4得8,2乘2得4,1乘4得4,

  4要写在十位上,1乘2得2,最后加起来。8落下来,4加4得8,2落下来。

  7、回归主题

  (课件)师:这是一道解决问题,所以别忘了写单位和答语,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8、练习

  12×4431×23

  师:观察两个48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48,而另一个是480。

  四、练习

  师:那大家想一下,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该要注意什么?

  生1:数位要对齐。

  生2:别忘了要加起来。

  师:那大家来看一下这两位小马虎又出了什么样的错误?

  改错题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大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资源: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奶”问题也不例外。

  2、出示例题情境图

  3、提出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

  出示问题: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列出算式:28×12= ( )

  4、估算。

  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钱?(300多元)

  你是怎样估算的?

  28×10=280,28×12要比280多,可能是300多。

  或30×12=360,28×12要比360少,可能是300多。

  二、活动探究

  1、明确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订牛奶到底要交多少钱呢?(算一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整理汇报: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1)28+28+28+……+28=336 (连加)

  (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

  28×6=168,168×2=336 (连乘)

  (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

  28×10=280,28×2=56,280+56=336 (乘加)

  5、用竖式计算。遇到了困难。

  提问:接下去该怎么办?谁能接着完成?都来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算法,请学生板书。可能会出现:、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学生讨论: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讲解简便竖式。

  6、完成“试一试”,指名板演。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再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①理解题意 ② 小组提问 ③交流问题 ④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四、质疑反思:

  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题情境图 28×12=336(瓶)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9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幅订牛奶的情景图。(一份牛奶每月28元,订5个月要花多少钱?)

  指导学生从图中获知数学信息及所求问题,提问: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以前学习的什么知识呢?(285;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知识)

  教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笔算过程,同时请其他同学口算:1320;1240;3021;lOl5;2810。师:这些都是前面刚学过的乘法口算,说说你的口算过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引导学生一起检查黑板上写出的285的笔算过程。提问:通过285的笔算,我们可以求得订5个月牛奶要花的钱。刚才口算2810可以解决这里怎样的问题呢?(订10个月牛奶要花的钱)

  出示:订一年这样的牛奶要花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2。再提问: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呢?(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并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揭示数学信息与问题,巧妙地将相关旧知识与要探究的新问题串连在一起,让学生在得到有效复习与铺垫的同时,又能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由易到难渐进发展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

  二、展开探索,算法多样

  1.估算2812的积大约是多少呢?(把28看作30,12看作10,2812的积大约是300)

  2启发谈话:28x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这是个新的问题,小朋友,开动脑筋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2812的结果呢?请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可以先自学课本30页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3.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4.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考结果,给他们充分独立探索的空间和交流展示的平台。]

  三、深化研究,优化算法

  1.回顾:我们还没有学习2812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就能用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得出结果,真了不起!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借助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决的呢?(第1种方法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笔算加法的知识;第2、3两种方法借鉴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4、5两种方法都是运用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2.赏析: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它容易理解;我喜欢竖式计算,因为它比较清楚简捷;我认为四、五两种方法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只用两步就可以算得最后的结果)

  3.讨论:如果要计算2913你会选择怎样的计算方法呢?(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提问: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像黑板上(4)、(5)两种方法来计算呢?(4)、(5)两种方法有局限性,乘数13不能像1那样拆。

  4.比较:方法(2)、(3)都是用的竖式计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呢?(这两个竖式只是十位上的1去乘28,所得的积写法不同,其它都一样)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不同写法的呢?(方法(2)与以前学习的笔算一样,用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一二得二记录每步乘得的积;方法(3)乘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0,2810口算得280)思考:在方法(2)中,乘数十位上的1乘得的积28与第一次乘得的积56相比,写的位置靠前一位了,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这里的'28表示28个十)试想:如果乘数十位不是1,而是数字较大的9时,你觉得运用哪种写法比较好呢?(口算的方法有些困难,运用乘法口诀记录每步乘积比较容易)

  观察方法(1)、(2)之间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进行连线。

  5、小结:方法(2)是将方法(1)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当我们理解之后,采用方法(2)的写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完善课题,添上笔算)同桌小朋友相互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281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6.练习:出示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由算法多样化到算法优化是通过比较选优的渐进过程,教学中教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探究的实例进行扩展,在2812与2913的对比中,寻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在2812与2892的对比中,得出简捷的笔算写法;在(1)、(2)两种方法的联系中,进一步明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四、发现规律,学会检验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228的竖式,与刚才2812的竖式比较异同。(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只是乘数的位置交换了)提问: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带着猜想补充完整课本31页试一试的计算并观察验证。启发:运用这一规律可以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验算。

  2.课本想想做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行验算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任务,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思考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接受这一检验方法,获得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检查的学习习惯,更能锻炼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五、熟练运用,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三题,学生纠错后在全班集体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四题,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五题。启发谈话:学以致用不仅能巩固我们学习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这样的生活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4.提问: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语文课本上你喜欢的一篇课文大概的字数吗?(数一数课文每行有多少字,大约有多少行,利用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算一算就可以知道了)学生试着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在学生独立笔算中,教师能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错例的纠正中强化运用新知注意的要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启发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有很多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不仅有利于对今天学习的新知进行归整,还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教师展示三种计算的方法。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谈话导入:今天,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欢迎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们猜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老师倒听过这么一句话:读书的女孩最美,读书的男孩最帅,读书的小孩子最可爱。你们喜欢读书吗?那好,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逛书城,愿意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做对我出的题目才可以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题(多媒体出示口算)

  20×3040×5070×20xx×20

  12×4013×7060×5080×40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书店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点击课件,进入书城。)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红买故事书,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出问题

  师: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列式:24×12)

  (2)提问:谁能帮小红算出应付的钱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展示做题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做出评价。

  5、总结并揭示知识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在帮小红计算的.时候也学习了新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板书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师: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生总结回答: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三、巩固提高

  1、师:同学们帮小红算好了价钱,她很高兴。为了感谢大家她给我们介绍了买一些好书,你喜欢买哪一种书?请就把价钱算出来吧:

  (1)多媒体出示:

  (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小组长检查,选出最优秀的作业)

  (2)展示汇报,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真聪明!可是粗心的小明还没买到书哦!这是怎么回事?(多媒体出示"改错题")

  四、拓展应用

  师:大家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书,开心吗?逛书城真开心,不但买到了好书,还可以抽奖。

  (1)看图,介绍游戏规则。

  (2)师生游戏。(得分最高者胜出)

  师:你们中上了大奖了吗?我们也回家吧,今天的逛书城活动到此结束。再见!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多个鞋形算式卡片(每张只有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旧知

  学生独立完成:

  (1)用竖式计算:24×223×3

  (2)口算:24×1012×20

  2、引出新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

  引导学生列出: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这里的乘法和刚才的乘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2、自主探索,组内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学生汇报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上台板演并说明算法

  4、师生评议

  请学生说一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5、研究笔算

  (1)请学生打开课本第63页,看看小红的算法,并完成以下三个要求:

  A、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红的竖式计算过程。

  B、自己试着算一算。

  C、小组讨论: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学生汇报

  请学生说一说小红的竖式计算过程

  (3)课件出示小红的竖式计算过程,教师讲解

  (4)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觉得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2333

  ×13×31

  6933

  2、判断练习

  让学生先说出错误的原因,再改正错题。

  3、选择练习

  出示:41×2132×1222×14各组选一道计算

  4、游戏

  贴出写有数字的卡通人物,说明游戏规则,让学生独立计算,找出所需的结果。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找到的鞋子最多。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笔算: 74×3 36×6 58×9

  指名板演,反馈,说说笔算方法。

  3、列式计算。

  4个21的和 7个56的和 3个48的和

  20个21的`和 20个56的和 60个48的和

  引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引入例题。

  21×24的积是多少,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用竖式怎么计算。

  3.学生反馈,选取几种典型格式讨论。

  4.得出最正确的书写形式。

  5.试一试。

  21×43 56×27 48×63

  6.自学课本,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要分几步计算?怎么算?怎么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中的练习。

  2.找出学生中的错例进行改错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

  作业本p6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31-32。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5、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吗?笑笑的老师今天也带着小朋友到电影院看电影去了。(出示书P31图)

  2.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3.淘气请我们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呢?(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1、你能根据淘气提出的.问题自己列式解决吗?

  2、学生自主探索,列出算式解答;

  3、学生反馈,交流想法:

  (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用估算的方法:最后一个座位是

  21排26号,可以看成20排25号,这样电影院的座位就有

  20×25=500个座位,500人应该够坐;

  (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计算的方法:

  21×26=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时,注意提醒进位的问题。)

  4、小结:用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与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学生进行口算比赛,比比谁最好最快。

  2、练一练2: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进位问题。

  3、练一练3、4: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审题能力,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练一练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总结经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5、练一练6:这是一道探究数字模式规律的探索题。学生独立计算,再从中发现规律性。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2。

  导学过程

  (出示例2的情景图)

  教师: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是怎么数的?

  学生:每堆有10袋,3堆就有30袋。

  教师:如果要算出这30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行?

  学生:每袋面粉是多少千克?是25千克。

  教师: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25×30=

  教师: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

  学生间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

  学生1:我认为应该这样算。我们上节课学过25×10,25×10=250,再乘上3,250×3=750。

  学生2:我们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们是用25×3=75,再用75×10=750。

  ……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用到了我们前面例1学习的知识,让两位数与10相乘,直接扩大10倍。还想用你们的.好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题吗?

  教师出示练习题:

  21×20=45×30=50×32=

  学生做题时,教师察看作业情况。

  教师:你们又是怎么算这些题的呢?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相关文章: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8-27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通用20篇)03-02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04-15

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04-13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5-15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09-11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03-05

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1-07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精品)05-17

《一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