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为人民服务》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为人民服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为人民服务》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剥削、追悼”等10个词语,学习“鼎”字的书写和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及围绕观点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
4、抓住重点词,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理解死的不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知道围绕观点从哪几方面写的。学习引用、对比、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论证方法完成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演讲词。1944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针对这一情况,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依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请同学们有力而响亮地再读课题——为人民服务。
二、检查预习
文中有些不太容易读准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强调“剥削”等难读的词语。
2、指导“鼎”的笔顺。
“李鼎铭”的'“鼎”是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出示鼎的图片及字形演变)同学们你们看,象形字的“鼎”就像一幅画记录着这个字的本意。他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者放在宗庙作铭记功绩的礼器。后来“鼎”字又引申出多种意义(出示ppt),学生组词。
这个字笔画较多,笔顺易错,仔细看老师怎么写。
师范写,生书空,写一个带“鼎”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同学们,既然这篇课文是演讲词,那么演讲是有目的的,演讲者在演讲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听众形成共识。请几位同学读读这篇课文
(哪里直接提出并解释了这个观点?引出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彻底”再读,体会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试着概括小标题。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关键词。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通过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原来那么长的一篇文章,现在只剩下这几个关键词了,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方面,这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提出观点以后,要想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还要以理服人,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席围绕观点怎么展开说、深入说,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四、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第二自然段,“死的意义”这部分,主席在表达这一观点时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1、引用
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更有说服力)
(2)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生死的名言?(学生交流)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像主席一样引用名言,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2、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1)这句其实就讲一个字——死。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能换个词解释它吗?(牺牲、献身、捐躯、就义)同样是死,这些解释能用在“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中的“死”吗?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明白死的不同意义。
同样一个字,却写出了不同的死法。一个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敬佩,一个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愤恨。
(2)男女生对比读出这种情感。
(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3、举例
“张思德的死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结合课后资料袋去理解。
小结:运用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对“死的意义”做出解释。在这一自然段中,围绕中心观点发表了他的看法,我们来一起整体读一读这一段。
4、尝试背诵。
五、小练笔
我们来看这一自然段,围绕自己的观点,先引用名言,再用对比,最后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们学会这个方法了吗?让我们试着用一用。
这个单元的习作是《我的理想》,习作的开头,我们可以先谈一谈。请同学们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写自己对于理想的观点。可以选择一种方法,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完以后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小提示:
1、提出自己对理想的观点
例如:理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2、引用名言警句(出示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供学生参考)
3、对比有无理想的区别
4、举名人为理想奋斗走向成功的事例。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何塞·黎萨尔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为《人民服务》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有三要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也来揭晓议论文三要素的秘密。
《为人民服务》教案 2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 鸿毛 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为人民服务》教案 3
教师准备:
1.制作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2.《为人民服务》原稿。
3.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微视频。
学生准备:
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渗透背景
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时,你们会看到在巨大影壁上有一行金色大字。(课件出示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你们知道这五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吗?(板书课题)
2.知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你们对他又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毛泽东人物图片。)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料,加深对写作背景的理解。
3.析课题:这篇演讲稿是毛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作的演讲?(学生自由阅读“背景资料”后回答。)
4.识人物: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令毛主席如此敬重?(播放专题影片《张思德》片段,学生汇报感受,教师随机引导并补充。)
5.明背景:(播放微视频)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1944年9月,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密洞突然塌方,他奋力将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光荣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这篇演讲稿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许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演讲稿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知作者→析课题→识人物→明背景”四个教学环节层层剥笋、环环紧扣,一则展示预习情况,增加课堂信息量;二则链接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前就对这篇看似“平铺”的文章有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整合处理教材的一个基本环节。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练读课文: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通课文:指定5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订正。要求:达到演讲的第一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一定的语气变化。
3.识字学词:可以让学生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
(1)生字:泰、炊、葬。
①指四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并组词,其他同学观察笔顺、字形是否正确。
②学生练写生字,互相评价欣赏。
(2)理解词语: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
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可以采用互问互答、替换词语、举例子、造句等方式来理解。)
4.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通过自学、互学等多种形式,以期待让每个学生扎实有效地读书、写字、积累好词。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1.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1944年9月8日,回到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现场,让我们在毛主席的演讲中去缅怀这位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好同志。(播放《张思德》电影片段——毛主席的演讲)
2.学生交流,感情提升。
看到那张笑脸了吗?笑容很灿烂,很有朝气,只可惜太过短暂。说说你看后的感受。
3.小组讨论,用“__”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自己概括出小标题并标注在教材上。
4.这篇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毛主席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一层一层地展开论述的。课文是分几层意思讲的?每层意思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5.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标题,旨在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五层意思,每一段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列提纲既符合“把厚书读薄”的理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
四、依据标题,复述课文
1.依据概括的小标题,同桌之间复述课文。
2.师生集体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传统但很有效的环节,放在课堂结尾,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又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教师相机订正指导。
2.过渡: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一层一层论述的'。(将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并板书:党的宗旨——死的意义——是非标准——具体做法——形成制度。)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紧扣文本,既检查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注意力回归,无需过多组织课堂,便使学生进入到思考状态。
二、自读全文,明确主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全文,交流思考:本文是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论点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本文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队伍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2.导学: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本文时,思路清晰,能整体把握教材。
三、整体入手,提炼重点
1.重点之一:队伍的宗旨。
课件出示: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自由读第1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追问:“我们这个队伍”的目的是什么?
(3)课件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思考:从“完全”“彻底”可以体会到什么?
②指导学生朗读。
2.重点之二:死的意义。
课件出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出示句子,给句中的“死”字换个合适的词语。(牺牲)
(2)回忆张思德同志是如何牺牲的。
(3)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比泰山重),“轻于鸿毛”(比鸿毛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影视作品中的正、反两面人物的死去理解。
(4)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5)引导学生品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要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毫无价值、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引导学生联系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来谈,也可以联系革命先烈或者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英雄的事迹去谈。
②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③拓展阅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臧克家纪念鲁迅而写的《有的人》这首诗。那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虽然死了,但还活在人们的心里。
(6)体会句子写法:这里通过鲜明的对比,充分显示了两种“死”的不同意义,增强了说服力。
(7)小结: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为人民服务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矛盾。为人民利益而死是光荣的,有价值的。这样的死是死得其所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对比,能让学生感受课文围绕一个论点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初步认识议论文的写法。在理解句子含义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来交流感受。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阅读资料,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也使文中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
四、理解感悟,突破难点
1.出示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照你的办。
(1)指名读,理解句子的意思。
(2)“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可能会有谁提出?
(3)毛主席举了谁的例子?他的建议为什么被采纳?
2.这几句话是怎么联系起来的?找出关联词语,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五、品读感悟,理解深意
1.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
2.学生交流。
(1)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寄托”“哀思”的意思。
(2)导思: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为什么要使人民团结起来?重点强调:团结起来要干什么?过去要讲团结,现在呢?
设计意图:这两个自然段易于理解,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学,体现高年级的教学特点,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拓展阅读,模拟演讲
1.引导学习“阅读链接”内容,并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1)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体会人民失去周总理的心情。
(2)交流感受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周总理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2.自选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登台演讲。
(1)师生从声音、停顿、表情、动作等方面予以评价。
(2)演讲自己仿写的片段。
(3)即兴拔高演讲:用简短的语言演讲古今中外“为人民服务”的人。
设计意图:层层拔高的演讲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前两个环节可以让多数同学展示,最后一个环节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可以起个头,学生的演讲哪怕是只言片语,只要语句通顺并把握好演讲的语气、表情即可。
教学反思
这样一篇离学生生活甚远的文章,课前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文章写作背景及相关的信息资料,便于学生理解。只有学生从枯涩的文字中得到乐趣,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堂上,通过背景意境的渲染让语文味十足。教学中从课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主旨,悟道理,由理及情,使比较难理解的议论文变得易学、有趣。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将“死”的意义拓展为如何看待生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再转到普通的劳动者。让学生认识到“比泰山还重”的生命并不在于它消失的形式,而在于它存在时的价值,给学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为人民服务》教案 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⑴认读生字词
⑵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⑶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⑴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⑵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⑶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的,是彻底地()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⑴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⑵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为人民服务》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理清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掌握演讲词和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面对听众,能围绕一个中心,感情鲜明的进行演讲;会区分论点、论据、论证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味感悟文本的情感与思想,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点:
细品演讲辞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
教学难点:
体味、感悟人物的情感与思想,并进行演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您欣赏四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学生齐读。)
师:“你怎样理解这四句诗的含义呢?”(找两名学生回答,教师并做出评价)
师:“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在广大人民心中,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人,他的名字叫——张思德(板书)。就是这位战士在他牺牲后,一代伟人毛泽东亲自为他开追悼会,并发表演讲,那次演讲,被当时的人命名为“为人民服务”(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储备
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张思德”。
(看大屏幕,让学生齐读,具体内容如下: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1944年夏天,张思德与战友到安塞县烧炭。完成任务后,为了多出炭,与战友又开挖了一孔新窑,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时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窑口的战友推出洞,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找两名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师:本文是毛泽东作的一篇演讲,什么是演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看大屏幕,让学生读。具体内容如下: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师:由此看出:本文既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议论文,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第一次感知文本
师:历史不能重演,但可以假设。请同学们把自己假设成毛泽东,并大声喊“我是毛泽东”。请带着你的这种体验去读课文,读完后,我们找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三)第二次感知文本
师:每一段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进行朗读,要依据本段内容而定。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确定各自然段的语气和感情。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推荐一人,先说用什么语气、感情,再朗读。
(由各小组推荐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三)第三次感知文本
师:让我们来听电影中的毛泽东是以什么语气和感情进行演讲的?(放电影《张思德》中毛泽东在追悼会上演讲的片断)
(听完之后提问)
师:毛泽东演讲时的语气、感情如何?归纳整理出来。(时而沉重缓慢,时而慷慨激昂,即含有对张思德的崇敬悼念之情,又能鼓舞群众的斗志。)
(四)第四次感知文本
师:请带着这样的语气和感情去读课文,读完后,再找同学朗读,看有没有提高。
(学生读课文)
(五)第五次感知文本
师:由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朗读。
(读完后,让学生评价这次谁读得最好。)
(六)深入文本
师:思考讨论如下问题。(看大屏幕: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围绕这一中心讲了哪些内容?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师:独立思考如下问题。(看大屏幕: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以二、三段为例,说出用了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首先提出论点:为人民服务。接着论述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
(七)延伸
(看大屏幕:“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句古老的话,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两位人物的事迹及图像:
①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②徐本禹——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八)运用
师:模仿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请你为“张思德”同志写一篇颁奖词。
(规定时间:4分钟写完,并点名让学生读,共同欣赏)
(九)升华
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上,你将树立一种什么信念?(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送他们一句话: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为人民服务》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教法设想:
自由读文,合作交流
课时设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2、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教法设想: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好吗?
生:好。
师:(观看完图片后)看了这些这些图片,他们那样子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12课《为人民服务》。(在黑板上板书:12、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学案“基础达标”一题。
1、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初步小声朗读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不会的生字、生词,接着让学生自己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生词。
3、再读课文,完成学案“基础达标”。
同桌交流自学所得。
三、细读课文,完成学案“设问导读”一题。
1、学生自己完成。
2、小组交流,并总结典型试题班上共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师:我们解决了课文上不了解的词语。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
四、快速浏览课文,完成学案“合作交流”一题。
学生浏览课文后讨论完成。
预设: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互相”——追悼会
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两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让学生正确树立生死观。
3、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法设想: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完成学案“合作交流”一题。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出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3、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预设:
1、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用多媒体出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完成学案“拓展延伸”第一题。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四、作业。
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服务》教案 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理清文章层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我会读:
剥削 兴旺 解救 哀思 炊事员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5、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加小标题:
6、课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口述)
三、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完全: 彻底:
(3)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4)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3)理解司马迁的话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泰山:比喻 鸿毛:比喻
句意:
(4)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B、探讨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画出来
(2)理解复杂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你的办)的意思:
①自由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③再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说说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C、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3)读“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联系过去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D、学习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三、分析文本,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联系紧密,道理全面)
3、结合课文了解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
《为人民服务》教案 8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在省个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里都镶着五个字,在每个公安厅里也镶着同样的五个字,在很多的政府部门里都镶着同样的五个字——你知道是哪五个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为人民服务。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指导:这源于毛主席的一次演讲。一九四四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作了著名的演讲,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的演讲,是毛泽东民本思想和伦理思想最灿烂的展示,这篇著名的演讲从一九四四年以来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质疑一:一个字“死”
1、提问:我认为全文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个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课文,想一想: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正面肯定之后引入“死”字(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老师可以直接给出)。提问:你想一想老师(这位同学)为什么用这个字来概括呢?从哪些方面考虑的呢?
5、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6、教师指导:
1文章是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本文是因“死”而来的;
2在文中重点讲了“死”的意义;
3在文后谈到了“死人”的是经常发生的,“死”得其所,还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4在文章最后还谈到了以后我们“死”人了怎么做的问题。
7、小结:文章是在追悼会上的演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死的问题,并从这个问题深化到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党全军以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来。
《为人民服务》教案 9
课前准备:
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
一、谈话揭题
我们经常听到“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课文体裁。
(1)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2)交流收集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议论文的特点。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积累
1、积累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
2、填空,体会句子的特点,并练习仿写。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四、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目标:
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3、培养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内容?
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合作交流。注意含义深刻句子的.体会。
如:(1)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你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2)联系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3、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
三、朗读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结成小组练习朗读背诵。
四、拓展延伸
找一篇你喜欢的议论文,尝试阅读,看看它围绕什么主题组织了哪些内容?
《为人民服务》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有关资料、自制空白小卡片。
教学步骤
一、课件导入,引言揭题
1、出示课件:
周总理一夜工作图。清洁工夜扫大街图。吴天祥关心孤老图。
2、导入新课:
⑴过渡:
在我国,从革命领袖到中层干部,从中层干部到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无论职位的高低,他们的共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相机板书课题:
为人民服务
⑵齐读课题。思考并提问:
联系刚才看到的内容说一说,为人民服务是什么意思?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群众办好事,为人民解决困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
革命先烈张思德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出示课件,简介张思德。他是中共中央警卫团的战士,16岁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直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着,直到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他虽然只活了28岁,但他短暂的一生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了纪念他,并号召全体军民向他学习,毛泽东写下了这篇光辉的著作。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认识问题,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教育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提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这篇课文主要意思的一个句子,并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⑵学生自主阅读,感悟。
3、交流初读所得,感悟重点句子:
⑴指名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你是通过哪些重点词体会到的?
⑵悟读:
把你的体会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⑶评读:
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读出你的体会!
4、小结过渡:
毛主席为了教导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讲了哪些内容呢?
三、分层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自悟:
⑴学法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理解它。
⑵学生自读。
⑶汇报自学所得,说、读、议结合。你读懂了哪些句子?把你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
2、小组合作探究:
⑴学法提示: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不太懂的句子,请你提出来和小组里的同学探讨,看看凭借小组的力量能否解决。
⑵小组合作学习。
⑶交流学习所得,说、读、议结合。
指名说说你们合作理解了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派个代表把你们的理解说给大家听听。
3、班级合作学习,说、读、议结合:
同学们很会学习,自己理解了这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那么你们有没有在小组里还理解不了的句子呢?请你现在提出来,让整个班上的同学都来帮你想。可自找其他同学帮你解答。
(对于哪个句子,我还不太理解,我想请某某来帮忙。)
作答重难点: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②图文说明,学生判断: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③学生举例说明:回忆你平时搜集的材料,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②图文说明。
⑶我们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候,当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该怎样做?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⑷除了这样做,怎样还能使我们的队伍更团结、更有力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⑸我们的国家还不强大,人民的生活还不够富裕,在为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困难呢?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四、回归整体,明确内涵
1、内容小结:
(指板书)在这篇文章中,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主要意思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正确对待生死,(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利益提高勇气,团结互助)。
2、思想升华,渗透教育:
同学们,毛主席在解放前以张思德为榜样作的演讲,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全国人民在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指引下,为人民积极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雷锋同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那么,在今天看来,这篇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你今后的做人会有很大的帮助。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今后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你一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请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3、将你深受教育的句子工工整整地抄在小卡片上,送给好朋友共勉。
4、总结: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伟大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无上光荣的,雷锋同志就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以雷锋、张思德为榜样,学好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家有没有这种豪情壮志?
【《为人民服务》教案】相关文章: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反思最新12-26
《认识人民币》教案12-16
《认识人民币》教案04-07
认识人民币教案04-06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04-02
[推荐]认识人民币教案04-13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02-14
《认识人民币》教案14篇02-07
《认识人民币》教案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