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教案

时间:2024-11-22 18:51:42 思颖 教案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教案(精选15篇)

  家庭教育教案 1

  教学目标

  1. 理解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及原则。

  3. 知道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家庭教育的实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今,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教育也自然而然成了重中之重。但是统观现代家庭的教育,大部分家教均有溺爱孩子的现象,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问题少年地出现,青少年犯罪的产生,不能说与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不无一点关系。孩子的成长,与家庭自然脱不了关系,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三四年的时间在家度过,上学后除了在学校的八小时,剩下的时间几乎也是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放在首位,好的家庭教育培育出栋梁的例子也举不胜举,比如哈弗女孩刘亦婷,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把天才变成庸才的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伤仲永”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家庭教育与小学生的成长》

  二、实例说明,分析理解

  (1)、教师讲述几个“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例子”以引起家长注意。

  事例一:

  说到家庭教育,这让我想起在、曾经有家长和我说起:老师,孩子最听您的,我们管不了,您多费心了。

  我无语,我不敢苟同,这么大的责任家长怎么会一推二五三呢,我岂敢担当此重任呢?

  教师分析: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说明了什么?家长把家庭教育放在了哪里?不单单是这个家长,有好多家长都会这样说,自己管不了孩子,让老师多费心……孩子这么小,家长管不了,可见您与孩子的沟通在哪里?

  建议:

  1.约束多让孩子失去自我

  2.过分苛求事与愿违

  3.恋母情结伤害孩子

  4.父亲作用别被忽视

  小结:只有夫妻双方积极地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夫妻双方共同商量,才可以避免一方的盲目,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2)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和方法

  特点:1.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2.知识学习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3.成才与成人教育相结合。

  内容:1.合理安排生活,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2.培养子女的求知兴趣,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培养子女优秀的品德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4.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初步的欣赏美。

  5.加强子女的劳动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与生存自理能力。

  方法: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家长要想成为一个理想的艺术家,就不能生硬地照搬学校教育的模式,而必须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出发,重视教育方法的选择和教育手段的运用.常见的方法有:

  1.理解并宽容孩子的探索性失误。

  2.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书上事例)

  3.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书上事例)

  4.遇事而诲,遇物而教

  成功案例: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3).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但是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仅有城市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这种差别不缩小,不但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影响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中国人口质量-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现代化的进程。也许有些危言耸听,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连锁关系。中国的许多问题,常常要以农村是否解决作为标志。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人口质量,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幸福。

  建议: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应对策

  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个体、教育和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拯救对策以遏制其进一步恶化。

  家庭要做的: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在情感上有归依感、安全感。

  3、寻找“代理”。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需要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而祖父母又没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代理妈妈”。“ 代理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完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来,改进教育方式,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拓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小结: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学校的事了!”于是对孩子就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一旦孩子成绩差就兴师问罪。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责问老师,这无疑使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甚至使孩子不再尊敬教师!这是多么不利孩子的教育啊!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父母的职务作用对子女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最早期的教育,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和长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好的行为和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孩子就像白纸一张,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所以家长的“以身立教”绝不能轻易丢掉。

  家庭教育教案 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引导孩子正确做事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引导孩子正确做事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孩子学会做事是孩子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演习,尤其现在的孩子,他们做事的能力是欠缺的。光教会孩子做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正确做事。今天就一起谈一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做事。

  二、授课

  1、请家长说出你孩子在做事方面有哪些不良习惯?

  2、做事方面的不良习惯主要有:

  (1)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

  (2)孩子不能使用文明语言

  (3)孩子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不能遵守交通秩序

  (5)在家里帮倒忙

  3、提问:孩子的做事不良习惯你在家里是如何教育的?

  三、引导孩子正确做事的方法

  (一)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1、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经常带你的孩子走出家门,让他多和其他人接触,你可以带他去公园的人群中,和小朋友一起用餐,一起滑滑梯,一起玩积木等。多带孩子一起去发现生活中充满乐趣充满欢快的地方,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慢慢地,害羞就会自动消退。

  2、对孩子的害羞不要大惊小怪。一个害羞的孩子可能在面对陌生人时会显得有些笨拙。作为父母,你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执意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一个劲地要求孩子做,更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害羞的孩子”,甚至拿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是这样?”如果父母长期将“害羞”这个词定格在孩子身上,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人,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小朋友格格不入,他会更加封闭自己也会更害羞。

  3、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做准备。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让他适应和别人的交往。每次带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之前,不要一再催促孩子“今天你可要记得和别人打招呼话”之类的。这样不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临走前孩子不愿意说再见,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说:“妈妈知道你还没有准备好说再见,是吗?没关系,我们下次再说。”这样会减缓孩子紧张的心理。

  4、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如果家附近有幼儿园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带自己孩子一起加入。这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龄小伙伴玩耍的乐趣。可能在一开始孩子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你,但慢慢地他就会试着加入孩子们的队伍。不过如果孩子想走,一定不要勉强他继续呆下去,只有让孩子感觉轻松自然,才有利于缓解他的羞涩。

  5、多做社交游戏。父母可以经常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做此类游戏。比如,你们可以模拟一次购物,你做店主,孩子做顾客。又或者做警察和行人问路的游戏。这样可以让孩子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交场景,孩子也能学到更多社交礼仪,从而变得大胆。 每个人都不是一出生就会与他人相处的,社交经验需要一点点地积累。当孩子不再拒绝和他人交往的时候,父母应该进一步鼓励孩子,点看,咱们家长还是非常懂教育的。但送的情况不太好,个别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门口。也许您会认为,这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也许,你觉得这点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那么咱今天就从这点“小事”、这个“细节”谈起。

  (1)首先给你的孩子传递一个信号:“噢,老师说的话原来可以不听!看,老师说送到……,我妈妈把我送到门口了!妈妈就不听老师的话。原来为了方便,舒服,可以不听老师的话啊!”您不经意间就对孩子进行了这样一个误导,影响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明确的是非观念,以后当老师再说什么时,对的,不对的,孩子不去想,只想这事对我是不是有利的!时间长了,孩子不信任老师,不听老师的话,也就成了理所应当,孩子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当您的孩子被送到门口后,如果她是一个上进心强,是非观念明确的孩子,他一上午或一下午都会为这事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担心被小朋友笑话,担心被老师批评。我曾见过有的小朋友被别人检举出来以后,眼泪汪汪地,非常委屈地跟我说:“老师,我不让妈妈(爸爸)送到门口,他非不听!”其实真的.是这样,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家长把自己送到门口,都是家长不放心才这样做。这个时候的孩子,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的威信受到伤害,孩子感觉在大家跟前抬不起头,慢慢变得不自信,畏缩,您觉得让孩子少走了几十米是件好事,岂不知这短短的几十米的距离,让你的孩子失去的太多太多! 其实孩子有能力自己从指定的位置走到学校,家长应该信任孩子,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逐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我谈到的只是众多规章制度中的一种,学校类似的规章制度还有很多,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咱们家长把握住一条原则:只要在预备铃前的10分钟到校即可,不早到,也不迟到。还有:下课不准追逐打闹,要有秩序地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走,进出公共场合有秩序,不挤不抢等等。这些制度、规则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设立的。不仅学校,社会上这样的公共秩序和规则也很多,比如: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排队时不插队……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处处见教育,我希望我们家长在每时每刻都能以身示范,做好孩子的楷模,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四)引导孩子文明用语

  建议一: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表率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教材。父母想让孩子文明礼貌,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生活中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要给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让孩子主动接待客人,使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孩子做的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可以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建议二:规范孩子的文明举止

  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反应出自身教养问题,孩子拥有文明的举止,是孩子有教养的表现,会对他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举止文明,培养孩子的文明素质。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如解释、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经常实践、及时提醒、耐心培养习惯等,从小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待人和气,举止大方。家长常常嘱咐孩子们注意自己讲话的语调,不要高声喧哗;倘若别人偶尔心情不好,对你不友好,你就应予谅解;如果有同学发音不对,应该用委婉客气的语气帮助他纠正,而不应该讥笑;如果佣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你应该安慰她,使她高兴起来;睡觉前不要忘记向大家问晚安。文明举止包括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父母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文明礼貌用语要求不说粗话、脏话,教孩子学会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等等。文明礼貌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如爱护公共卫生,穿着朴素大方;遵守交通规则等。

  建议三: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是孩子的一种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孩子的内心修养,特别是与孩子是否具有自尊和是否尊重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尽量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获得他人好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想要获得自尊孩子就必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一个缺乏自尊的孩子很难有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实际上是人满足自尊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植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满足自尊心的时候学会文明礼貌。

  建议四:教孩子掌握礼貌用语和常识

  礼貌教育是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不懂礼貌的孩子的主要体现是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孩子掌握礼貌用语。但是孩子的礼貌还要靠孩子在生活中的运用。要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接受了别人的礼物要感谢,做了错事要和别人道歉等基本的礼貌常识父母也要和孩子讲清楚,当孩子有不礼貌的行为时父母要冷静地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成为文明礼貌的孩子。

  建议五: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孩子自身的体验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孩子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也不足,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文明的行为,就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孩子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父母要保持认真的态度,有时一个眼神就能传达给孩子信息,阻止孩子的行为。及时制止、纠正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才能让孩子逐步学会文明礼貌,才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五)如何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家里的东西要放置的有条理

  2、要学会做“懒爸爸”“懒妈妈”

  3、孩子的事情要有个固定的模式

  4、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

  5、运用表扬鼓励,让孩子正视自己的能力

  四、引导孩子正确地做事应注意

  启发孩子自己抉择是非取舍,贯彻正确地做人处事准则。比如,对于一个粗心大意不拘小节的孩子教导他谨慎小心,而对于一个本来就胆小怯懦的孩子以同样的方法教育就不对了。

  1、正确地做事,意味着能够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去做事。

  2、做正确的事,意味着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但对那个孩子来说可能是错误的。家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3、培养孩子正确地做事而非做正确的事。仅做正确的事是不够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如果认一个死理,抓一个死的方法,就是僵化的,局限的,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是呆板、刻板的,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

  4、帮助孩子认识到“变”是常理,不变是相对的。尝试让孩子明白事物的相对性,让孩子知道有时这样做是对的,有时这样做做反而是错的,让孩子知道事情的变易性、相对性,帮助孩子认识矛盾是世间永恒存在的。

  5、当孩子充满困惑不要紧,激发孩子去思考,去参想。道理再多,只有通过孩子的思考而得到的结论才是他自己的。

  6、让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家长成为一个诠释人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一个代替者。 启发孩子正确地做事,让孩子独立去思考、去抉择,去决定,去实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贯彻正确的人生准则。正确地做人与处事。能够随时依据条件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抉择。而非只是做正确的事,当变化了的情况下,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五、小结:

  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地去思考、去选择、去决定、去反思,从而帮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学会做事”的真正要义。在生活实践中教会孩子正确地做事,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

  家庭教育教案 3

  【教学目的】

  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进入初三以后学习和心理的变化。

  指导家长明确自己对孩子升学期待目的的弊端和反思自己的做法。 指导家长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期望,根据孩子实际,掌握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和心理的特点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来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

  指导家长反思自己对孩子升学期待的弊端。

  【教学方法】

  家长、教师谈话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第一个话题:

  学生进入初三后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初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学生群体,自然倍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初三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在这期间,学生开始逐渐地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个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会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及行为表现。因此,初三也是一个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是一个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案例一:

  ①请几名家长说一说对文中小玉的'看法。

  ②在生活中你的孩子有类似的情况吗?您是怎样做的?

  家长自由发言,请其他家长评论并支招。

  小结:初三学生心理上常见到这些障碍:

  1、学习氛围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2、目标和水平脱节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3、青春期身心发育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

  提出问题:面对孩子的压力,我们大多数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家长讨论交流。

  案例二:

  家长交流互动环节:

  ①请几名家长说一说对文中小强和他妈妈的看法。

  ②小强的妈妈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呢?

  ③在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您是怎样做的?

  家长自由发言,请其他家长评论并支招。

  小结: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多几分技巧、幽默就会达到目的。故事中的小强妈妈见孩子去学习了,要见好就收,别再说什么,要学会忍耐,这样家庭氛围就变和谐了。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1)站在孩子的角度说话,孩子容易接受。

  (2)意见不一致时,家长可选择以退为进。

  (3)把难题“踢”给孩子,避免矛盾。

  三、第二个话题:中考准备的指导。

  进入初三年级,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讲,都面临着人生第一个大的挑战,来自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压力,愈来愈大。

  案例三:

  提出问题:孩子现在面临中考,面临升学,下面请你们回想一下,面对迫在眉睫的升学考试,我们神经已经绷紧了,孩子是什么表现呢?

  家长互动:

  (1)家长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并记录。

  (2)请几名家长说一下自己的反思。 小结:引导家长调整期望,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升学。

  建议如下:

  1.要学会与学生沟通。

  交流时要特别注意

  (1)要平等。

  (2)找准话题。

  (3)鼓励。

  2.面对中考,激发学习动力。

  (1)家长定位要准确。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

  (2)“帮”。

  (3)早动手,先下手为强。

  (4)家长提醒学生实现中考前四个抓住。

  3.关心孩子的成长环境。

  四、总结本讲内容:

  我们家长面对即将升学的孩子,一定要积极了解他们学习和心理变化的情况,要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可以及时有效地予以帮助。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自己在期待孩子升学方面有什么不当之处,并加以改正。

  2.在生活中,与孩子发生过矛盾吗?您是如何做的?

  3.孩子面临升学,你有什么建议呢?

  六、结束语:

  最后,衷心地希望每一个家庭幸福、和谐,希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家庭教育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与老师沟通。

  2、掌握多种沟通方法,有效实施家园衔接合作工作。

  3、能够及时共享幼儿家园动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长信息反馈表。

  活动过程:

  一、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困惑

  1、会议前,教师与家长谈话,了解家长与老师在园沟通的`需求,并积极展开讨论。

  2、对于家长的一些困惑,教师及时进行梳理。

  二、带问题,观看视频,排解家长在园与老师沟通的困惑

  家长观看视频,教师适时进行讲解。

  三、展开讨论

  1、什么时候和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沟通?

  2、怎样和老师沟通?

  3、其它沟通渠道。

  总结:根据观看视频、教师讲解与讨论,使家长掌握了在园与如何老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有效的达成此次家长会的目的,并将以实施。

  四、填写信息反馈表

  通过家长对此次家长会的反馈信息,分析整理出合理的有效信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家庭教育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案例出示】

  美国纽约州有一个酒鬼兼赌徒马克斯朱克,在他之后七八代的子孙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处死刑,63人因偷盗被判刑,因喝酒死亡或成残废者竟多达400余人!“人种论”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然而当时的教育学家作出另一种统计是:美国纽约有一个儿童救护会,它收容和照顾的孩子大多是乞丐、流浪者及贫民窟的孩子,即当时所谓的“低能儿童”。由于救护会付出酬金,把孩子送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教育,结果在50年内总计收容的2.8万儿童中,有87%成为教授、医生、技工等有用之才。最有趣的是,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一个第九代孙,也被该救护会收容,送到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寄养。截至1917年所作统计为止,他的操作和学习成绩都特别好。他已经20多岁,被舆论认为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案例结论: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1、环境氛围: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案例出示】“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一个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信服环境能影响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古训如同“孟母三迁”一样告诉着人们: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将是多么重要!我们虽然没有条件总是搬家,但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子女稳定的心理因素,还要依靠家庭文化氛围的支持。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有的家庭吃过晚饭,看过新闻联播后,父母子女各自回到自己的房中看书读报,或低声吟诵,或埋头作业,孩子能享受悠闲自由的文化氛围。但是客观事物显示当前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差别很大,这是很值得家长们引起关注的。

  三、目前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一位母亲说:“我40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在家里,她要啥就给她啥。”这种爱似乎很无私,实际上是一种畸形,无能的“慈爱”。这种盲目的爱只会造就家庭的小暴君。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些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考试得高分,取得好成绩。为了保证子女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子女本来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使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但却染上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整天为挣钱奔忙而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他们都觉得教育孩子太累。但在心底深处,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于是花钱请保姆、家庭教师,或由文化水平低的母亲辞职,在家承担对孩子的教育。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目前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祖传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孩子,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第二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起一出是一出;第三种是金钱关系渗透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干前还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不给或钱给少了不干。不仅如此,有的小孩子做作业,考试得高分都要向父母要钱,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使孩子形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有求必应的思想。第四种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在课外报舞蹈、书法、英语、作文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强硬地安排子女的学习时间,挫伤了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

  6、家庭结构破损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和创伤。

  有一部分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愿抚养孩子;有的尚未从阴影中走出,不管孩子或把怨气都出在孩子身上,常常非打则骂。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生理,心理早已出现了消极反应。

  四、怎样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为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可设置家庭图书角,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要避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还要注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

  家长要尊重孩子。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和孩子之间就谈不上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家长来说,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老是本着“你是孩子就要听话”这种僵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甚至任意打骂、体罚孩子,完全把孩子视作家长的附属品。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表情和身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诸如面带微笑和孩子谈话,尝试着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会使孩子感到家长的尊重。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是尊重,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就会使得双方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总是摆出一副“家道尊严”的面孔,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有些孩子逆反心理强,对此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造成与家长关系紧张的局面。

  家长要理解孩子。陶行知说过:“教育儿童,就要揣摩儿童的心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家长应该注意了解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做家长的如果对孩子有较深的了解,就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容地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与孩子之间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而导致关系紧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情绪起伏、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思维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家长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才能针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老拿“一岁孩子的衣服去给五岁的孩子穿”,这样做怎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所以,家长应该尝试以孩子的观念去看周围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要信任孩子。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长多大都是孩子。”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为他们安排好一切。殊不知这样一来却使孩子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因此,家长应该敢于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勇气,相信他们的智慧。家长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甚至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放”孩子去探索,锻炼他们的能力。比如学校开展的郊游等集体活动便是家长“放”孩子的一个好时机,也好似考验家长敢不敢“放”、肯不肯“放”的试金石。只要家长敢于适当的“放”,那么必将发现孩子可以发展得更好!而这对于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完善自身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应做到乐观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如看书、旅游、帮助他人),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首先,家长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要留心国际政治风云、国家大事,言谈举止与国家的命运、前途同喜同悲,培养孩子爱国情感。如台湾的问题成为目前的焦点,可让孩子和你一起看电视、报纸、杂志上关于台湾的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孩子明白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有人从中作梗,身为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更有义务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每个家长要多学习岳飞母亲的鸿鹄之志、博大胸怀……

  生活中要自觉按时上下班,积极工作;为人正直、清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给孩子以榜样进行熏陶。

  其次面对文化商品纷沓而来,家长要分情良莠,区别真、善、美、精和假、恶、丑、粗,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多看书看报,知晓一定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体育等知识。家长的博学多才会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会自觉地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己,向家长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面对几代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部门一再重申,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有其深层原因的。现实中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自杀案件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家长要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正确面对挫折,于失败面前百折不挠。要帮孩子分析挫折,与他一起笑对挫折,战胜挫折,还可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让孩子提前在逆境中锻炼挫折容忍力,使他们在逆境中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炼。可以让孩子隔几天过点“苦日子”,吃几餐粗粮咸菜,对孩子买玩具、制新衣等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求他们进行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比赛中有意识安排与强手交锋,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家庭教育教案 6

  活动中强调:

  A、创设丰富的活动:满足婴幼儿不同的兴趣。如:在活动中让宝宝利用各种纸盒、奶罐、易拉罐、碗进行垒高游戏。

  B、同一活动内容不同玩具:满足婴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如:发展宝宝走的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推着球走、拉着呼啦圈走、用玩具引导宝宝走、借助楼梯来锻炼走。

  C、采用个性化教育和个别化指导方法

  如: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用语言或者故事来引导宝宝进行游戏,并不是包办代替。

  如:活动《洗澡》。可以采用吹塑纸制作娃娃,用浆糊把娃娃弄脏,让宝宝们擦洗娃娃,并将娃娃擦干净。

  如:语言活动由家长和宝宝自己选一个故事内容并扮演其中的角色,再选用相应的道具,然后自选一个场地表演故事。

  如:活动名称《五彩串》(19—27个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情感。

  活动材料:

  吸管、小木棍、塑料弯棒、软电线、绳子。

  雪花片、各种珠子、纽扣、餐巾纸小桶。

  (1)游戏观察法

  当婴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游戏活动时,成人不加任何干预,只是观察记录婴幼儿的各种表现。记录的内容有:对游戏的兴趣、游戏的'态度、持续的时间、使用哪些玩具等。

  (2)个案分析法

  教师指导家长为婴幼儿建立个个案,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个别化了解。

  (3)电话访谈法

  内容有:询问宝宝在家情况、上周在作业在家的延伸活动表现、进展如何、解答家长的疑难问题、告诉家长下周的内容有哪些等。

  (4)角色扮演法

  定期地举办角色扮演表演活动,激发家长开展亲子活动游戏的激情,丰富和挖掘亲子游戏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家长自编亲子游戏的能力,也积累了大量的亲子游戏素材。

  (5)专家讲座和讲座咨询

  组织专家讲演团和定期开放咨询日,帮助家长解决实际教育中的疑点和疑难问题。

  (6)多媒体辅助法

  (7)案例辨析法补充:幼儿园还开展了一新的知道方法,对0—3岁婴幼儿进行送教上门活动。活动须知:自带拖鞋、进门洗手、换上工作服、做按摩操、视听玩具、俯卧训练、侧翻。

  家庭教育教案 7

  一、班会背景: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转变了先前对于班集体缺乏责任意识的状况,在言行举止诸方面约束自身,较好地做到了对集体负责,班级也连续四次获得了流动红旗。但是,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接触中,我发现本班学生在对家庭负责这方面做得较差,原因存在于学生、家长等诸多方面。对家庭负责是对孩子责任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育他们养成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的身心大有裨益。

  二、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对家庭负责及其小学生对家庭负责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家长问卷中孩子“对家庭负责”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对家庭负责”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学生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原因所在,让学生体会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并通过视频进行情感升华,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三、班会准备:

  1、明确班会主题:“对家庭负责”,并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重点放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方面。

  2、编写剧本,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回家之后》。

  3、设计了一份以“对家庭负责”为主题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家长配合作答。

  4、搜索与班会主题相契合的视频《天下父母心》。

  5、制作相应的PPT。

  四、班会过程:

  活动环节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通过温馨的音乐和主题词,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进入主题讨论。

  2、小品表演:《回家之后》。

  3、交流讨论:你觉得小品主人公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4、指名交流:类似的言行举止是否也存在于你们身上?由小品引出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所作所为。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用心去看、去想,在小品中学会辨析行为的对错,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5、怎样做才叫对家庭负责?

  交流,随机板书。师小结。

  6、对家庭负责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的想法。出示PPT。

  7、有些同学在这些方面做得很不错,下面我就一些同学选择其中的一、两点,谈谈她是如何对家庭负责的。在学生感性辨析行为对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其对家庭负责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展示家长对此问题的看法,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想法。在此基础上,邀请榜样结合自身行为谈谈是如何做到对家庭负责,真正做到让学生乐于参与,自主体验、有所感悟,从中受益。

  8、老师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同学这方面做得很好,而有些同学却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学校表现不错,回到家却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9、思考原因,讨论交流,随进板书。在榜样介绍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部分学生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让学生明晰对该问题的认识,从而针对性地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10、老师的`期望。

  11、播放视频:天下父母心。

  12、结合视频谈谈观后感。

  13、出示父母的期望,让学生自己读读,并简要谈谈感受。在辨析什么叫对家庭负责与理性分析如何做到对家庭负责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播放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亲自读读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他们由爱父母到承担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

  班主任发言

  正如你们的家长在调查问卷中所说的那样,好好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在对家庭负责。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相信大家对“对家庭负责”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感受。其实,我们的班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这学期我们班连续四次获得了流动红旗,这与我们每位同学的努力分不开。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精心呵护我们的班集体,把集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那么我们的大家庭将更加和谐和温馨。

  五、班会效果

  活动圆满完成。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对如何对家庭负责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承诺将付诸于行动。本次班会为学生明确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六、反思重建

  方案设计初期,曾计划邀请家长代表来班会现场介绍经验,更好地实现家校互动,但后期由于家长工作繁忙,没有付诸实现,可谓一大遗憾。如有可能,将会在重建课中加入该环节,让活动的内容更充实,指向性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家庭教育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讲的教学,让家长能够了解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小学家庭教育,增进家长与孩子的良好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小学家庭教育

  2. 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 如何进行小学家庭教育

  4.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5. 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

  1. 阐述小学家庭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

  3. 指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四、教学难点:

  1. 解决家庭教育常见问题

  2. 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五、教学方法:

  本讲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研究、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家长能够学以致用。

  六、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5分钟)

  为什么需要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2.知识讲解(30分钟)

  ① 什么是小学家庭教育

  ② 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③ 如何进行小学家庭教育

  ④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⑤ 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案例讨论(20分钟)

  以家庭教育常见问题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4.实践环节(30分钟)

  家庭教育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评价:

  通过今天的教学,家长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小学家庭教育,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了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可以有效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同时,家庭教育实践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庭教育教案 9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实践方法。

  3.了解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实践方法。

  【教学难点】

  1.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教材和图画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家庭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

  二、讲解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实践方法。

  3.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案例演练

  教师选取若干个家庭教育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

  教师针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家庭教育进行思考与反思。

  【课后作业】

  1.学生在家中进行家庭教育调查,了解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实践方法。

  2.学生以“我的家庭教育”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自己的家庭教育体验和感受。

  【板书设计】

  家庭教育

  重要性及影响

  基本要素及方法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旨在让小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案例演练等形式,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实践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身处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们的全面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交替使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案例,及时纠正错误看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家庭教育教案 10

  教学目标:

  让家长了解良好行为习惯与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使家长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让家长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使家长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让家长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引入话题: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

  好的行为习惯:展示一个低年级小男孩擦桌子的例子,妈妈给予肯定和鼓励,小男孩擦得更起劲了。引导家长思考平时遇到这种情况是如何做的,并讨论自己的想法。

  不好的行为习惯:展示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告诉爸爸在学校和同学打架的例子,爸爸给予肯定。引导家长讨论这种做法的错误性,并思考正确的处理方式。

  方法探讨:

  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

  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小学阶段的孩子记忆力短暂,需要反复强调和训练。

  家长交流:

  请家长互相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请家长代表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教师总结: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提醒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持之以恒,从小处要求,由小见大。

  家庭教育教案 11

  教学目标:

  引导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代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必然。

  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并能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灵活、有效地运用。

  教学过程:

  情景启思:

  播放一个家庭教育场景的视频或描述一个场景:一位父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坚持传统观念,而孩子则对新鲜信息表现出敏锐和悦纳的优势。引发家长思考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弊端。

  数据展示:

  展示关于当前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数据统计,如重智轻德、轻视能力、宠爱有余、尊重不够等。引导家长对照自己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存在的问题。

  实例引导:

  展示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实例,如一个学习型家庭的故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兴趣培养,尊重孩子的意愿,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孩子。

  讨论互动:

  组织家长讨论该实例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并引导家长思考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归纳出和孩子共同成长“十要”:如要拿下“家长长官”的架势,蹲下来看孩子;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潜能、性格、需求;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环境等。

  反躬自问:

  下发问答题,让家长就“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话题,思考急需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展示家长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的解读式的讨论。

  总结提升:

  强调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沟通,共同成长。

  提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个性,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

  家庭教育教案 12

  教学目标:

  让家长了解良好行为习惯与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让家长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让家长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明确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

  难点:让家长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与家长交流,强调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引出主题。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好的行为习惯和不好的行为习惯是如何产生的。

  课件出示相关情境,如孩子擦桌子得到表扬后更努力,或孩子打架后家长错误鼓励等,引导家长讨论和反思。

  理论讲解:

  阐述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长远影响,引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的观点:“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方法探讨:

  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父母以身作则、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等。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互相学习。

  实践指导:

  提供具体的实践建议,如设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与孩子共同制定行为改进计划等。

  强调家长在监督孩子行为时的重要性和方法。

  家长讨论交流:

  请家长代表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经验。

  教师总结,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鼓励家长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家长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家长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但需要注意的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过程和家长的持续努力。

  家庭教育教案 13

  讲课目标:

  家校社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讲课重点:

  引导建立和谐社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授课过程:

  引言:

  简要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家庭教育在塑造孩子性格、品质和价值观方面的基石作用。

  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作用。

  分析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核心内容:

  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主要条款和规定,包括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家庭教育的支持措施等。

  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在家庭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的实践指导:

  提供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建议,如培养孩子的'品德、传授生活技能和知识、养成良好习惯等。

  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鼓励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

  家校社协同发展的策略:

  分析家校社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具体的协同策略。

  强调学校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社会应提供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和服务。

  互动环节:

  邀请家长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讲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

  展望家校社协同发展的未来趋势和美好愿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授课亮点:

  本次讲课紧紧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展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实践指导,使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家校社协同发展的策略探讨,也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家庭教育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帮助家长认识到同子女交流的重要性,这是子女成长的重要环节。

  使家长掌握同子女交流沟通的方法途径,以更好地同子女沟通交流。

  让家长懂得交流沟通的艺术,学会如何恰到好处和不失时机地同孩子沟通交流。

  二、教学方法

  案例法、研讨法。

  三、教学过程

  导语

  感谢家长们在过去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并引出本节课探讨的主题:家庭教育中最头痛的问题——如何同子女沟通交流。

  材料分析

  分享一位母亲诉说孩子与她顶撞、在意穿着打扮、留长发、扎耳孔,并离家七天的案例。

  分析2006年春节后四川省罗江县5名初中生集体离家出走的原因,强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探讨

  听一听家长平时是如何同孩子沟通交流的。

  探讨造成孩子不愿意同家长沟通交流的原因,如孩子心理成长特点、父母言行失当、孩子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不了解和不尊重等。

  解决策略

  父母应改变观念,认识到亲子沟通中父母是示范者、主导者,信任是前提,尊重、理解、欣赏、鼓励是关键。

  了解孩子关心的话题,拓宽交流内容;不能只说不听,要多听少说;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的沟通环境。

  讲究沟通方式,善于引导孩子倾诉,使用书信交流、体态语沟通等方式。

  开家庭会时与孩子沟通,要善于引导孩子大胆发言,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合理建议要给予充分肯定。

  达到心灵共鸣

  家长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避免溺爱,做孩子的榜样,对孩子充满信心,适当给孩子合理的空间,多表扬、少批评,多商讨、少指责。

  四、温馨提示

  热茶一杯+真诚一份+耐心六两+勇气一钱+理解一斤=沟通无限。

  家庭教育教案 15

  一、教学目标

  引导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代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必然。

  建议家长注重自身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的锻铸。

  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并能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灵活、有效地运用。

  二、教学方式

  互动探究。

  三、教学准备

  进行相关调查及数据统计。

  请几位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做好简单的3分钟以内的`发言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情景启思切入主题

  多媒体播放一位父亲与孩子因观念不同而发生争执的场景,引发家长讨论。

  讨论后归纳:这个场景体现了孩子对新鲜信息的敏锐和悦纳的优势远胜于家长,呼唤了一种新型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成为说得来的“朋友家长”。

  数据展示剖析现状

  多媒体展示数据统计情况,包括重智轻德、轻视能力、宠爱有余、尊重不够、示范不够、方法简单、期望过高等问题。

  引导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了解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讨论互动达成共识

  实例引导:分享一个学习型家庭的案例,小应陶的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包括重视家庭教育、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尊重孩子意愿、重视身教等方面。

  家长互动交流后归纳值得借鉴的地方。

  反躬自问着力改进

  下发问答题:就“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话题,家长觉得急需改进和加强的是什么?

  展示家长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并进行相关的解读式的讨论。

  归纳出示和孩子共同成长“十要”:要拿下“家长长官”的架势,蹲下来看孩子;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潜能、性格、需求;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环境;要根据孩子发展的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素养;要以身作则;要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实践体验活动等。

【家庭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优选)家庭教育教案08-01

家庭教育教案实用(15篇)08-04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10-21

家庭教育的方法09-11

家庭教育心得(精选)07-06

家庭教育心得04-07

家庭教育方法07-28

家庭教育的心得06-20

家庭教育培训会总结 家庭教育培训后总结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