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回家教案

时间:2024-07-21 14:34:4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回家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回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回家教案

中班回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5以内的序数词从不同方向描述物体的顺序和位置。

  2、感受“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1.能用序数词“第几”表达物体排列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序数的含义。

  2.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15个,带有箭头和数字标记的动物图案15个;课件;颁奖台3个;

  自制平房和楼房积木3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动物运动会的游戏情境。初步感知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小动物排队入场,观察有哪些动物?有几个小动物?

  2.出示向右的箭头,提问:从左边开始数,小老鼠排在第几位?排在第三位的是谁?小狗排在第几位?

  3.引导幼儿观察,主动思考,在讨论中让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这个标志(向左的箭头)告诉我们什么?从右向左数小狗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方向不同,小动物所处的顺序就不同。

  4.巩固练习谁能完整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马排在第几位?

  二、通过观察和描述跑步比赛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1.出示跑道,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跑道?

  2.借助课件,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小朋友做裁判,比赛开始。谁跑了第一名?第二名是谁?小老鼠跑了第几名?谁能告诉大家跑在第4和第5名的分别是谁?小鸡跑了第几名?

  三、颁奖仪式,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四、送小动物回房间

  1.通过观察和比较,与小伙伴一起借助图纸合作,完成搭建,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2.按照标志的指示,送小动物回房间,从不同方向找到动物排列的位置。

  五、通过参与“开火车”的游戏,进一步感受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反思:

  在游戏“送小动物回家”的环节,孩子们的兴趣点立刻又回来了,他们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心,大部分宝贝轻松地把小动物送回了家里。科学活动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学内容,不仅考验着班级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也对代课教师有着过高的要求。值得深入的钻研与研磨。

  2、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能站起来的小动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使用剪、折、粘、贴多种技能,探究平面纸制品立体化的方法。

  2、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想,大胆创造的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画好的各种动物多个,各种材质的纸(皱纹纸、瓦楞纸、电光纸、彩色复印纸、软泡沫纸、宣纸、纸盒纸、牛奶袋纸),大森林的立体背景,胶棒,剪刀,胶条等。

  2、经验准备:在教室环境中摆放几种立体物,相框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启发幼儿探究“动物”立起来的几种方法。

  活动难点:

  找到使纸卡片平衡的支撑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小动物“站”起来。

  教师:看黄老师带了什么?(出示做好的大森林。)

  幼儿:我们做的建筑区的大森林。

  教师:在这个大森林里,小动物很想站起来看一看外面的景色,如果用托盘里的这些纸材料,你能有什么办法让动物站起来?

  幼儿1:用纸在动物的后面做一根棍,就像相片似的做一个架子。

  幼儿2:做一个圆的筒,动物粘在后面。

  幼儿3:用奶袋纸卷一个棍。

  幼儿4:做许多的支架,粘在动物身上。

  幼儿5:把纸卷成一个桶,上面剪一个洞再把动物插上面。

  教师:小朋友方法真多,一会儿你们可以用不同的纸来试一试,想办法让小动物们站起来,然后把站起来的动物摆在大森林中。看看谁做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用的方法最多。

  2、探究让小“动物”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观察幼儿使用的方法,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场景一:

  幼儿1在一个已经做好的圆桶中间,剪了一个洞,然后把一朵小花插了进去,可是由于花的茎太细,总是立不直。

  教师:“想想能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幼儿1先用胶棒粘了粘发现效果不好,于是用胶条把花固定住了。“能站起来了,能站起来了”,她边说边笑着把作品放在了森林中。

  场景二:

  幼儿2把软的泡沫纸卷起来,反复几次,但都没成功。

  教师:“老师能帮你吗?”

  幼儿2:“我想让小蛇横着躺着。”可是软的泡沫纸多次卷过后,打开时两边往上翘。

  教师:“你试一试把蛇架在纸上会怎么样?”

  幼儿拿起了剪刀在两边上翘的地方一边剪了一个小口子,这样蛇正好能够架在泡沫纸上。

  场景三:

  幼儿3选择了牛奶袋纸做材料,把纸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卷成了一根一根的小棍。在小鸭子的两边分别用胶条粘上两小棍,可是由于小鸭子身体长,站立的时候不稳,她皱着眉头摆弄了半天。

  教师:“看看,小鸭子总是往哪边倒呢?”

  幼儿3:“往后倒。”

  教师:“那你想一想怎么办?”于是她很快又做了两个小棍粘在了小鸭子的中间部分,这样小鸭子就站稳了。

  3、分享:让小动物“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方法使小动物立起来了。

  教师:“大森林里站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幼儿快来介绍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立起来的呀?”

  幼儿1:我做了一个纸棍粘在小老虎的后面,小老虎就立起来了。

  幼儿2:我和豆豆的方法一样,粘在后面两个棍,就像相框后面那样。

  幼儿3:我在纸筒上挖了一个洞,把小猴子插在里面了。我还做了一个支架,横着竖着(比画着)粘。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多,而且也成功了,你们在做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幼儿1:我开始用的.纸太软了立不起来,后来换了硬纸就成功了。

  幼儿2:我在后面粘了一个小纸棍但老是倒,后来又在旁边粘了一个就不倒了。

  教师拿起作品:赵吴,你告诉小朋友开始时你把小棍粘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倒?

  赵昊指着小老鼠的一侧:我粘这边了,就往这边倒。我粘了另一边,就不倒了。

  教师:为什么在两边粘就不倒了呢?

  幼儿说:因为平衡了。

  延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大森林”摆放到建构区,鼓励幼儿继续制作可以立起来的动植物。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其本达到预设目标,使幼儿想象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从始至终都很有兴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想了一个有一办法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时,更有了制作的兴趣。在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种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将纸猴子的“腿”向两边撇,纸蛇直接插在向两边上翘的长条纸上,在一个纸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最后小结时,缺少对幼儿独特的制作方法给予展示与肯定。

  主要内容:

  1、教师巧妙的支持促进幼儿发展。表面上看,老师这个活动中指导的语言并不是很多,但老师为幼儿提供的这个活动本身就很有操作性和探究性,幼儿在尝试让小动物站起来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原有经验。老师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指导和干涉幼儿,而是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幼儿发现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比如引导一名幼儿发现支架粘的不平衡,然后幼儿自己来调整。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特别充分,老师没有在技能方面帮助幼儿,而是在方法上提示幼儿,教师的支持作用体现很到位。

  2、活动源于幼儿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这个活动的来源,不是教师人为的我要上什么课,就创设或编一个情境,黄老师进行的这个活动就在解决和幼儿一起丰富建筑区中出现的问题,是班级活动的需要,是区域游戏的需要。

  3、注重环境的教育功能。老师对幼儿经验方面的准备是隐性的,好像并没有过多的让幼儿说出怎样才能把小动物立起来,但在环境中展示的立体相框、之前用各种盒子支撑的纸动物,已经为幼儿积累了经验。这一次幼儿将日常习得的经验都运用了出来,所以才探究出这么多方法来。

  4、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品质特别突出,严锦宽的坚持性、豆豆制作方法的独特性、幼儿在自己进行一个方法后的互相学习……幼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种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连教师都没有想到。这都是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学习任务、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中班回家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我们班中班,因此孩子们图形的认知还不够,特别是对每个图形的特征,可以说幼儿还不清楚,所以我为了激发幼儿对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再结合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了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在是在活动中构建知识,从而达到对本次的知识点完全掌握。

  活动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从而掌握知识点。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不断重复巩固,掌握知识点。

  教学难点,通过知识再现能正确分清并记住每个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活动准备。

  1, 各种图形的头饰数张。

  2, 场地的布置 。

  活动过程

  一, 游戏,以儿歌找朋友的歌曲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

  二, 导入,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图形宝宝,再引出游戏。

  三, 活动过程 1,师:现在小朋友们就一个一个的去找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记住不能抢。现在你们都是图形宝宝。那我是谁呢?

  生:图形妈妈。

  师:那宝宝们要不要听图形妈妈的话?

  生:要。

  师:现在图形妈妈要说游戏规则了,宝宝们可要认真听了?

  (师组织 幼儿游戏)

  2,师 准备n个方形,圆形,三角形 图形的卡片,请幼儿选择 自己喜欢的卡片,然后送它们回家。(师同时准备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房子。)

  3,帮助幼儿分组,并让每个组员选择不同的图形卡片,进行组装。

  4,让幼儿自由评判,选择最棒的作品。并能说出作品的有优点,培养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看谁说的完整,优没。

  四, 小结。

  再一次提问。总结圆形,三角形,方形 ,并给与区分 。并请幼儿找出实例。

  五,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全说对了那等咱们休息好了就去教室画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宝宝好吗?

  教学反思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本次活动我抓住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把握了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方向,而且师幼在活动中的配合也非常好。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及发展。重要的是本次活动我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感受快乐。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目标活动。特别是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也能积极的参与。很是感动。最重要的是幼儿在整个的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同时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相互分享,相互交流的整个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幸福的生活。不足之处是活动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 ,有点短了 。

中班回家教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纸箱的多种玩法,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

  2、练习爬、侧身翻滚等动作,发展肢体的灵活协调性。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纸箱若干,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纸箱,教师帮助幼儿用纸箱变成“龟壳”。

  把纸箱竖起来,蹲在里面。

  把纸箱横过来,身体缩进去跪在里面。

  把纸箱横过来,躺在里面,头部和脚部露在外面。

  2、幼儿扮小乌龟在纸箱内自由探索不同的`前进方法,并请个别幼儿

  示范。

  把纸箱竖起来,蹲着前进。

  把纸箱横过来放,头和脚缩起来,爬行前进。

  把纸箱横过来放,躺着滚动。

  3、做游戏——小乌龟回家。

  教师发出指令:“天快黑了,小乌龟们回家吧!”“小乌龟”们听到指令后,按照不同的前进方式回到自己的“家”。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中班回家教案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游戏,体验游戏成功后的快乐。

  2、能积极勇敢地跳过一定高度、宽度的障碍物,并遵守游戏规则。

  3、学习双脚并拢跳约30cm高、50cm远的障碍物,训练四肢协调能力。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重难点:

  学习双脚并拢跳过约30 cm高、50cm远的障碍物。

  能遵守集体游戏规则,并积极大胆的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兔子舞

  2、器材准备:30 cm高的栏杆2个、小呼啦圈10个、绳子四条。

  3、场地布置:红队: 】 ○○○○○ ||

  蓝队: 】 ○○○○○ ||

  】:30cm高栏杆; ○:呼啦圈; ||:距离50cm远的绳子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兔子舞

  ——兔宝宝们,今天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一起去户外运动吧!

  ——热身运动:头部运动—四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部运动—手部关节运动—腿部关节运动—跳跃运动

  二、游戏:小兔回家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兔宝宝们,刚刚好不好玩呀?妈妈觉得有点累了,我们一起回家吧。可是回家的'路上我们必须要跳过一个围栏、一条石子路和一条小溪才能到家,你们敢跳吗?

  2、依次出示障碍物栏杆、呼啦圈及绳子,讨论跳障碍物方法。

  3、请个别幼儿试一试。

  4、教师示范动作要领:跳障碍物时注意双脚并拢、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同时身体微微前倾、下蹲。

  5、将三个障碍物分别放置三个不同地方,幼儿自由练习。

  三、游戏:小兔回家

  1、幼儿分成红、蓝两队进行游戏,先跳过高30cm围栏、再跳过石子路,最后跳过宽50cm的小溪从队伍右边跑回来拍下一个朋友的手,游戏继续。

  2、两队进行比赛,比比哪队最快。

  3、放松运动

  ——带领幼儿甩甩手臂、捶捶双腿、转转腰等。

  四、收拾器械,小结游戏情况。

  小百科:兔的眼球呈圆形,单眼视角180°,所以兔用单眼看东西。兔的品种不同、毛色不同,其眼的颜色也不同。

中班回家教案5

  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的幼儿计数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计数并说出10以内的数,已学会了顺数、倒数、接数等不同的计数方法。在幼儿生活中,数可以代表一切事物的数量,它是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求幼儿有更深入的认识。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解决幼儿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的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实际意义。

  2.会确定10以内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提高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歌曲《打朋友》的磁带,示范用塑料瓶10个,瓶口贴上数字1—10,瓶身用即时贴包一圈,上面装饰好“扣子“。

  2、写有“奇数”“偶数”的.标牌各一个。

  3、每组投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瓶子,以及即时贴做的“扣子”苦干。

  4、每组投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花环,花环上贴有数字,剪好的花若干。

  经验准备:

  幼儿已会正确计数并能说出10以内的数,已学会了顺数、倒数、接数等不同的计数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出数字瓶宝宝,请幼儿观察。

  (1)介绍幼儿认识瓶宝宝并观察瓶身的扣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看,它们是谁呀?

  教师从1到10,一个个出示瓶宝宝,并请幼儿念出它们的名字:1、2……10。

  师:看看它们身上的扣子是怎样排列的?

  请幼儿数一数每个瓶子上的扣子,并找出它们一对一对竖着排列的规律。

  教师小结扣子排列的方式,并让幼儿知道,1、3、5、7、9号的瓶宝宝扣子数到最后总有一个单独的,成不了双,即奇数;2、4、6、8、10号的瓶宝宝扣子数到最后都能成双,即偶数。

  (2)游戏:送瓶宝宝回家。

  师:总有单独的扣子在最后的是奇数宝宝,它们的家住在奇数村,扣子都是一对一对排列的是偶数宝宝,它们的家住在偶数村。请你根据它们的样子送它们回家吧!

  幼儿高兴地把瓶宝宝陆续送到相应的家。

  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对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使用有准备的物质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给瓶宝宝贴扣子。

  请幼儿自选材料贴扣子(提醒幼儿一对一对竖着贴),教师巡回指导,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要适时指导。

  引导幼儿手举瓶宝宝玩“找朋友”的游戏。

  幼儿边唱边找。瓶子上的扣子都是一对一对的,就是偶数朋友。瓶子上的扣子最后一行是单个的,就是奇数朋友。(找到朋友后,幼儿可以手举瓶子互相碰一碰,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分析:教师在活动中引入幼儿喜欢的《找朋友》这首歌曲,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唱一唱、跳一跳、找一找、碰一碰的形式,很自然地让幼儿掌握了本次活动中的重点知识。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愉悦的、自然的,符合《纲要》精神。

  3.贴花朵

  (1)幼儿自选材料动手贴花。

  师:小朋友都帮瓶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它们特别感谢你们,并给你们送来了礼物——花环和花朵,请小朋友按照花环上的号码给自己的衣服贴上相应的小花,记得要一对一对贴哟!(幼儿高兴地选出自己喜欢的花环并开始按要求粘贴花朵)

  (2)头戴花环找朋友。

  请幼儿根据花环和自己胸前的花朵数量给自己找朋友。

中班回家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具备保护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小朋友快看一看它们是谁?

  2、师幼互动:对,这是大象一家,它们在森林里已经很久没有和其他动物们一起游戏了,今天要找一些朋友来玩,便走出家门。

  二、进行部分

  (一)介绍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

  1、介绍森林里的'动物:

  它们走着走着看见了谁?(松鼠)接着看见了谁?(猴子)又看见了谁?(长颈鹿)还看见了谁?(狮子)他们都生活在哪里?(森林里)他们便一起玩了起来,森林里热闹了起来。

  2、介绍草地上的动物:

  它们欢乐的声音引来了大象不认识的新朋友,小朋友们赶快介绍给大象一家吧!(牛和绵羊也加入到了游戏当中)

  3、介绍天空中的动物

  师:他们欢乐的笑声响彻了天空,咦?怎么又飞来了这么多?他们是谁?

  幼儿介绍天空中的动物。

  4、介绍水中的动物

  师:他们又是谁?生活在哪里?

  5、师小结:这些动物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的生活在森林里,有的在草地上,有的在天空中,还有的在水里。这些动物都和大象一家一起游戏了。

  (二)讨论其它动物的生活环境。

  1、看一看我们手中图片上的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吧?(幼儿互相说)

  2、找幼儿到前面说给大家听。

  (三)游戏(送动物回家)

  1、师导: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告别回家了,可是由于天黑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助他们呀?噢!我们小朋友真有爱心呀,知道要保护这些动物了,好,赶快行动起来,送他们回家吧!

  2、幼儿活动(分别粘贴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图片)

  三、结束部分

  师总结:小朋友们,我们把这些动物安全送回了家,所以我们也做到了爱护小动物,在这同时也要保护动物们生活的家园!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中班回家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锻炼幼儿跳跃能力。

  2、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让幼儿体验互相合作所带来的乐趣。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器材旺仔易拉罐。

  2、场地。

  三、游戏玩法

  1、讲解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为红、黄两队,每队中的两名幼儿为一个主体,两名幼儿分别从起点的“岸边”抱起“小动物”,两人双手举起“小动物”,跳过“小水沟”,越过平行的易拉罐”,将“小动物”运到终点的“小动物家”。

  2、老师在旁观察。

  3、在进行讨论,再次强调规则。

  4、在一次的进行游戏。

  5。结束活动。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总体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参与性也比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时幼儿接触这样的操作机会比较少,在实际操作起来遇到了较多的困难。

中班回家教案8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了解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使他们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认识最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设施,确定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知道交警手势的含义,并自觉服从交警指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个别学生课前学习交警手语等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播放一组交通事故图片

  问: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2、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见到过交通事故吗?交流、板书:交通事故(惨)

  3、播文字

  (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发生一起,平均每2分47秒就会有一人丧生于车祸。少年儿童的死伤率在交通事故中占有一定比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儿童多达7389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9%。)教师读文字后提问:这段文字中有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又告诉我们什么?交流、板书:多

  4、小结:一幕幕悲惨的画面,一串串惊人的数字,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学们,他们本来有健康的身体,有美好的家庭,一切本来都是那么的美好。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呢?

  5、小结:是啊,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只有注意交通安全才能平平安安回家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平安回家这个话题。(贴板书:平安回家)

  6、我们每天都要穿越马路上学、放学,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平安回家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交通标志、交通规则)

  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1、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平安回家,离不开对交通标志的正确认识,它们啊,就是陪伴我们出行的朋友。昨天,老师布置大家把回家路上见到的交通标志画下来,都完成了吗?小组交流,派代表上来交流

  2、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交通标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交通标志图标。

  红绿灯:我们大部分同学每天都要经过红绿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红绿灯的?交流后出示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齐读

  3、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p34连线题,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

  4、这就是马路上的一些特殊交警,一天要站24小时的岗,不吃、不喝、不会说话,却一样指挥交通,帮助我们平安回家。在马路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他人的安全,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他们是——交警叔叔。(板书:交警)

  下面让我们来一睹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的.风采吧。(播放录像,定格出示交警的三个动作)他的这些动作,各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答)

  5、学生交流,同时跟老师一起模拟交警手势。

  6、我班大部分同学生活在农村,农村没有这些朋友的指引,那出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句子

  小结:这些都是交通规则,平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

  三、辨一辨

  1、出示图画,说说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四、总结提升,指导实践

  1、违反交通规则,将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可是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一念之差,酿成大祸,请看大屏幕:(播放录像)

  2、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是血淋淋的教训。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你、我、他的安全,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敬畏交通标志开始,遵守一切交通法规,永做文明交通的小使者吧!

  板书:

中班回家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理解7以内序数的含义。

  2.学会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不同方向说出物体的排列次序。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能大胆表述排序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动物回家》

  2.房子操作卡,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7以内序数的含义

  难点:学会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不同方向说出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过程:

  1.创设“小动物搬新家”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提问;森林里的小动物要搬新家,来了几只小动物?

  2.引导幼儿练习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不同方向的排序。

  (1)出示“小动物队列图”,引导幼儿初步认识7以内的序数?提问:从小鸡开始数小动物们分别排第几?(从左至右)

  以小兔子口吻依次提问从不同方向开始,小动物们分别排第几。(从左至右)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开始数,小动物们的顺序会发生变化。

  (2)创设“小动物坐火车”的游戏情景,请幼儿通过为小动物找车厢的操作来巩固练习从左至右、从右至左的排序。

  提问:小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车票上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呀?从车头开始数,谁坐在第一车厢?谁坐在第二车厢?你能帮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车厢吗?

  小结:车票上的数字代表小动物们要坐在第几车厢,请小朋友根据它们的车厢号码把它们送到自己的车厢上去。

  (3)创设小动物爬山的游戏情境,请幼儿练习从上到下的排序。提问:从山顶往下数,小兔爬第几?小狗爬第几?从上往下依次提问小动物排第几。

  (4)创设“小动物回家”的情境,请幼儿操作练习从下到上进行排序,帮助小动物们回家。

  提问:小动物的家有几层?哪一层是第一层?你能把小动物们送回家吗?

  小结:我们住的楼房是从楼底下开始数,最下面的一层是第一层。请小朋友去桌子上给小动物们找一找他们的家,音乐结束后就要把你做完的小房子送到黑板上来,并赶紧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做好。

  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分组操作,并大胆把自己的结果放到黑板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3.通过集体玩站队的游戏,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排序。

  游戏导入:为了感谢大家,小动物邀请我们去新家做客,快看看自己身上的小车票,你是第几号位置?

  玩法;蓝色车票的小朋友站里面、绿色车票的小朋友站外面,请幼儿按照自己的.车票号码按顺序上车。

  4.活动延伸

  益智区投放《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操作卡,请幼儿课下练习从不同方向的7以内的序数。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7以内的序数,并能够从不同方向给物品排列次序。开始部分我利用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制作动物蹦蹦跳跳的动画效果,吸引幼儿兴趣,并引导幼儿口头点数,知道有7只小动物,通过“小动物排队”的情境引导幼儿发现动物们的顺序,联系从左至右、从右至左的方向排序,并通过“小动物坐火车”的游戏让孩子们实际操作,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7以内排序的认识。接着我又创设“小动物爬山回家”的游戏情境,通过动物们爬山的动画效果,和孩子们一起为动物们加油,吸引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进行从上到下的顺序练习,最后,利用“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环节,并利用“生活中的楼房是从下往上开始排序的”这一生活经验来联系本节活动中从下往上的顺序练习,十分易于幼儿理解掌握,孩子们的游戏效果也非常棒,大部分幼儿都可以正确的找到动物的新家。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的互动较好,这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教师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支持者。在“小动物排队”环节,我通过插入音频,让小兔子说话的方式来向幼儿提问,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投入到活动当中,在“小动物爬山”环节,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模仿开火车、为小动物加油的方式,再次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最后,伴随欢快的音乐,创设一起坐着公交车去小动物家做客的游戏环节

  结束活动。让整节教育活动动起来、乐起来,使整个活动目标完成效果较好,不仅激发了幼儿对序数的兴趣还教会了从不同方向为物品排序。

  本次活动既有成功点也有不足之处,在游戏操作环节,老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简洁,可以再把语言精炼一些,这样操作要求就会变得更为简单明了。

中班回家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发现帮助乌龟的关键问题,并学说故事中的词语:四脚朝天。

  2.听懂音乐信号,并根据信号做出相应动作。

  3.感受小动物一起互助的良好氛围,为大乌龟获救感到高兴。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场地创设:桌子、黄线、小树标记

  三、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引趣

  1.听一听,这是什么东西滚下来了?

  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2.用语言描述乌龟大叔从山坡上滚到山脚下的样子:四脚朝天

  (1)乌龟大叔怎么了?

  (2)他的'动作是?什么叫“四脚朝天”?谁来模仿一下。

  小结:原来乌龟大叔摔跤,爬不起来了。

  四、听故事呼救

  1.小蚱蜢在喊什么呀?

  2.听信号,一起呼救。

  游戏: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走走。当听到哨音时,幼儿找到一棵小树站站好,大声呼喊。

  小结:我们一起喊,声音传的远,小动物们听见了都来救乌龟大叔了。

  3.如何帮助大乌龟回家

  方法一:大家齐心协力将大乌龟翻过来,再让它慢慢爬回河里去。

  方法二:先将大乌龟推到小河里让大乌龟自己游泳,他就能回家了。

  五、入情景救助

  1.完整听一遍音乐,

  问:想一想,我们要怎样推才能力气大?

  2.个别游戏

  要求:四个孩子拉住乌龟的四条腿,听信号推。

  小结: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推,终于把乌龟大叔推到了小河里。

  六、享助人之乐

  继续故事

  结束语:乌龟大叔得救了,都是大家一起帮的忙,乌龟大叔请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中班回家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多通道感知和理解绘本内容,并能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通过绘本学习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PPT课件

  3.场地创设:小树、桌子、蓝色的线等

  活动过程:

  一.听声激趣,大胆想象讲述。

  1.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

  2.让我们来听一听,草地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3.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是乌龟的?

  小结:一只乌龟在山坡上散步,一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下来。

  4.乌龟是怎么从山坡上滚下来的?它怎么样了呢?

  小结:乌龟咕噜咕噜从山坡上滚下来,四脚朝天。

  5.四脚朝天是什么样的感觉?乌龟是什么心情?

  小结:乌龟四脚朝天,难过的哭了。

  二.展开情节,初入情境感知。

  1.我们看看有没有人帮帮它,谁来了呀?路过这里的小蚱蜢会说什么呢?

  2.小朋友猜猜小蚱蜢能不能把乌龟翻过身来呢?为什么?

  小结:小蚱蜢力气实在太小了,它没有办法把乌龟翻过来。

  3.小朋友觉得小蚱蜢会想什么好办法?

  4.小蚱蜢是怎么喊?小朋友学一学。

  5.小朋友帮助小蚱蜢一起喊。

  小结:小朋友响亮的声音,把小动物召唤来了。

  三.掀起高潮,深入情境体验。

  1.听音乐,游戏前热身活动。

  乌龟实在太大了,我们一起运动一下,热热身。

  问:想一想,我们要怎样推才能力气大?

  小结:小朋友要齐心协力向同一个方向一起推。

  2.出示4张倒立的桌子,幼儿自由组合游戏。

  你们看这是乌龟硬硬的什么?这四条腿做乌龟的.什么?

  第一次游戏:一个小朋友坐在桌子里面做乌龟,先请一个小朋友推。有没有成功?为什么?

  小结:一个小朋友的力气实在太小了,需要更多的小朋友来帮忙。

  第二次游戏:四张桌子,请四个孩子做乌龟,其他小朋友做小动物,小朋友自由组合。

  你们成功了吗?为什么?把乌龟送回家后你是什么心情?

  小结:太棒了!真的是人多力量大,你们齐心协力把乌龟送回了家。

  四.经验链接,充分提炼感悟。

  1.故事中乌龟遇到困难,小动物都来帮助他,你们的好朋友遇到困难你们会不会帮助他们?

  2.你帮助过朋友做什么事情?你是什么心情?

  结束语: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今天的故事就藏在一本叫《送大乌龟回家》的绘本里,老师希望小朋友能发现和阅读更多、更有趣的绘本。

中班回家教案12

  活动背景

  1:在教室的自然角里放4盆花;

  2:在教室的后墙上贴5个五角星;

  3:让幼儿观察教室里有4个窗户;5张桌子。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学习按数量分类(5以内)并给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4只小猫、用数字4表示;5只小老鼠用数字5表示; 按数量分类(5以内)并给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字。

  活动准备

  1>小动物挂图4幅(每张图上的小动物个数不一样):4只猫;5只小鸡;5只老鼠;4只小兔;

  2> 纸剪小房子4座:上面分别写有数字4和5.

  活动过程

  1>引题:让幼儿唱儿歌《我爱我的小动物》;

  2> 老师为幼儿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小工匠报恩》:小工匠到森林里去砍木头,结果被蛇咬伤了,一群小动物救了,他看到小动物们的房子都破了,为了报恩,他决定给每种小动物都盖一座漂亮的`房子,用来报答小动物们对他的救命之恩。

  3>老师一一出示小动物挂图(4幅),并引导幼儿数出每张图上动物的数量;再出示剪纸房子引导幼儿认识数字4、5,接下来让幼儿看图连线。

  4> 延伸;小朋友庅今天表现的都可棒了,不但认识了数字4和5,而且知道了几只小动物就用数字几表示,那老师再问问你们,咱们班里哪些物品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的?老师引导幼儿回答。

  5>小结;咱们帮小工匠送动物回家,通过送动物回家,我们知道了:4只小动物就用数字4表示,5只小动物就用数字5表示,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的,比如:4支铅笔、5张桌子、4把椅子、5双鞋等等都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等中午回家后你们可以看看你们家里哪些物品可以用数字4和5表示的,然后再告诉你们的爸爸 妈妈好不好?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认识数字4、5,理解数字4、5的实际意义;通过点数,让幼儿给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整节课用故事贯穿:有认识数字、点数、按每类物品匹配相应的数,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环环相扣,把整个班的学习气氛都带动起来了,并且都掌握了。

  不足之处:这节课练习的少了,幼儿没有得到充分练习;老师刚开始讲课时有点紧张。

中班回家教案13

  设计意图:

  球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器材,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滚、拍、抛、投等,为了让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提高钻、爬、平衡等动作技能,体现“一物多玩”,充分发挥球在游戏中的多种玩法,特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体育活动“送蛋宝宝回家”。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探索球的不同玩法,提高钻、爬、平衡等动作技能。

  2、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玩球的兴趣。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让幼儿知道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准备:

  1、球人手一只。

  2、平衡木(独木桥)2张、桌子(山洞)4张、椅子(隧道)12张、柜子(消防通道)2张

  3、音乐《兔子舞》。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球)你们喜欢玩吗?我们现在就和球宝宝做游戏好吗?

  2、每个人手里一只球,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分组练习,练习平衡、钻、爬的动作技能。

  1、持球走独木桥

  2、持球钻山洞

  3、持球过隧道

  4、持球过消防通道

  三、游戏“送蛋宝宝回家”

  师:今天呀鸡妈妈要请你们帮个忙,帮个什么忙呢?它的蛋宝宝已经出去一整天了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它可着急了,害怕蛋宝宝在路上会遇到危险,所以它想请你们把蛋宝宝送回家,好不好呀?

  路线:独木桥→山洞→隧道→消防通道→鸡妈妈家

  四、放松活动:

  师:今天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真棒,累了吧,找个地方坐下来息息吧。(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五、结束。

中班回家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掌握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的排列顺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兔子卡片3张,分别为1只、2只、3只。

  ⒉分别有1、2、3个点的房子卡片。

  ⒊六个萝卜卡片。

  活动过程:

  ⒈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兔宝宝。

  师:小朋友们数一数有几张卡片?看看卡片上有谁?卡片上的兔宝宝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哪张卡片上的兔宝宝最少?是几只?(1只)这张呢?(2只)(带幼儿点数,说出总数)这张呢?(3只)请幼儿点数验证。

  ⒉送兔宝宝回到与之点数相应的房子里。

  师:“这里有什么?”(出示点数房子)数一数有几间房子?每间房顶上都有什么?有几个点?这些黑点告诉我们哪只兔宝宝应该进哪间房子?

  请个别幼儿操作,指一只兔子的卡片“你怎么知道要送这只兔宝宝进这件房间呢?”(一只兔宝宝住一个点子的.家)“这两只兔宝宝呢?三只兔宝宝呢?”(两只兔宝宝住两个点子的家……)引导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一只兔宝宝,我送你回一个点子的家。

  师:小朋友看一看,几只兔宝宝住在最前面?几只兔宝宝住在他的后面?几只兔宝宝住在最后面?

  ⒊喂兔宝宝吃萝卜。

  师:兔宝宝很饿了,请小朋友每只兔宝宝喂一个萝卜。一边喂也一边说:一只兔宝宝请你吃一个萝卜,一边送一边说:“一只兔宝宝请你吃一个萝卜”,萝卜送完了,再说说,几只兔子我送了几个萝卜。

  教师重点听幼儿操作时的语言表达,看他们对操作材料的理解情况。

  活动反思:

  根据中班小朋友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中班回家教案15

  在幼儿结束体育游戏“宝宝回家”后,我立即抽取了19名幼儿对他们的“脉搏跳动”“呼吸”“出汗”情况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名幼儿的测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的`“脉搏跳动”和“呼吸”情况属于正常范围。但有14名幼儿的出汗量偏大了些。

  针对以上测试情况,我将“宝宝回家”这个游戏的过程作了如下调整:

  一、出场:

  幼儿站成一路纵队

  二、开始:

  1、教师击鼓面,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沿着场地周围走。

  2、边,幼儿在场内四散走。(教师提醒感觉到热的小朋友可以适当的脱掉或敞开衣服)

  快慢变化幼儿行走的速度,(时间略短些2~3分钟)当教师重击两下鼓面时,幼儿快速躲进场地中的小房子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找人少的地方走)

  3、作适当的放松活动,休息一下。

  4、请体弱汗多的幼儿休息,其他幼儿重复进行游戏2~3次

  三、结束:

  师:“天黑了,小宝宝们回家了。”

  幼儿做“睡觉”状,休息片刻后回教室。

【中班回家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送小鸟回家》教案09-29

中班回家教案(精选20篇)06-17

中班《小动物回家》教案02-07

中班《送小鸟回家》教案(精选10篇)05-12

中班美术小鸟回家教案12-09

中班《送小鸟回家》教案5篇09-29

中班小动物回家教案01-17

中班社会优秀课教案《送动物回家》04-05

中班《小动物回家》教案7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