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训练要求
1、指导学生大体了解谚语的意思。诵读、背诵谚语,不断积累语言。
2、辅导学生自读,理解短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
3、辅导学生进行听、说、评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训练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1、2。
训练过程
一、导入 课题
二、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
(1)正确朗读下面的谚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火心空,有氧气,才能烧得旺。人心实,信得过,才能办成事。
不怕有错,就怕不改过。--人偶尔犯个小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悔过,小错不断,酿成大祸。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好事要多做,坏事千万不要干。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树干直,做什么都能用得上,人正直,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
茄子不开虚花,真人不说假话。--茄子开的花,个个会结果,没有虚花。真诚的'人说的都是真话,没有假话。
(这些都是谚语,内容上都是讲为人之道,教导人要正直、诚信,多做好事,改正错事,不做恶事。形式上音韵和谐,言语隽永深刻。)
4、学生朗读、背诵这些谚语。
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题。
3、指名朗读短文。
4、学生提问质疑,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财主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得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回答时要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他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所以一个朋友也没有”、“只好答应老人的条件”及他找到泉水后所想、所说、所做。)
5、组织交流、讨论。
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二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3。
训练准备
制作《小摄影师》的朗读磁带。
训练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导入 新课
1、播放录音,回忆《小摄影师》的故事内容。
2、说一说你眼中的小男孩、高尔基分别是怎样的人?
(小男孩有礼貌,高尔基热爱儿童,关心祖国下一代。)
二、展开想象,设计情节
(1)假想结尾的几种可能
小男孩可能再来找高尔基爷爷,向他道歉并为他照相;也可能不好意思再来,通过其它途径找到照片,完成办墙报的任务;也可能观察了解高尔基的活动规律,在不耽误高尔基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照相任务。
(2)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续说。
要求:
A、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线索中思考,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想情节的变化,想出补救的办法。
B、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情节合理。
三、学生分组说故事
A、请你进入角色,设想自己就是小摄影师,坐到电车上心情会怎样?回到家里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B、小组互相商讨,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
C、试着演一演。
四、小组评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要注意看别人的优点,赞赏别人的奇思妙想,学习别人的生动表达。(老师深入到小组中,关注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进行个别辅导、点拨,使他们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全班交流
各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续说故事,大家评议,看谁的故事编得好,谁的故事讲得好,评出优秀小组。
六、课外拓展
把你续说的故事写下来,回家讲给你的父母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构想】
现在的学生,都拥有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此时,该如何面对呢?是积极进取,还是踟躇不前?为此,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成功的信念,学会找寻解决困难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感知和体验文本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从中受益,以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正是学生思维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重要时期。本文的相关内容与学生固有的信息储备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差,所以本文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和丰富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以上的分析,教学中拟采用以下方法:
1.首先布置预习。
从两个大的方面引导学生预习:①请同学们提出自己最感困惑的问题。②用笔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或词语,并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准备从以下几个角度切人:
①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③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④引导学生深人探究,把握文章的主旨。⑤体验反思: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吸纳和构建的平台。
3.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充分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2.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和品味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战胜困难,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难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安排]一课时
1.认真预习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
2.熟读课文,揣摩精彩的字、词、句、段,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联系实际,谈谈体验或启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导语一: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紧张害怕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谈一件令你紧张害怕的往事。
(学生们纷纷谈自己的经历)
师:大家谈得好极了,谈出了自己的真切体验。看来啊,亲身经历的害怕的事的确令人难以忘记,也许这种体验会让我们铭记一辈子。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一位8岁少年是如何战胜紧张与害怕的。
导语二: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冒险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们谈谈具体的经过,然后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教训(或道理)?
(学生们谈经历和感悟)
师:今天,我的收获很大。因为我感受着大家的感受,体验着大家的体验,感悟着大家丰富多彩的人生思考。我相信,这种分享,不仅仅是对我,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这一板块,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两个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导语,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导语一能够让全体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搜寻翻找记忆中的往事,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而导语二却让部分学生卡了壳。因为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冒险的事,所以根本就无从谈起。此外,对初二的学生而言,本文叙事性很强,所以我力图让学生在文本的影响下,学会有条理地陈述一件事。)
二、走进文本
1.整体感知文本。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鼓励他们根据提示,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各自大声朗读课文,带着两个任务去读。
第一,请依据我的提示,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最后。)第二,提出你感困惑的问题。(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为什么要给一定的提示呢,直接让学生表述不行吗?原因有两点:第一,避免学生步入“泛泛复述课文”的误区;第二,给学生搭梯子,让其“跳起来摘桃子”,在实践中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生读课文,并在书上圈点勾画。教师板书完“提示”后,在学生中巡视。在此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据此。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了集中归类。
字词有:
啜泣(chuò)瘦骨嶙峋(Iínxún)噗噗(pū)训诫(jiè)
纳罕(nàhǎn)迂回(yū)头晕目眩(xuàn)
(这个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我原以为这一课的生字词比较简单,就可以忽略不讲。可事实上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不了解的大有人在。由此看来,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多多积累字词,不可听之任之。)
师: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生命的交往、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往往能够进射出智慧的火花。下面请前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把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组内尽快解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提出一两个全组最难解决的问题,并写在纸条上交给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我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能给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我在备课过程中,就琢磨:如果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提出了想象性或探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冒号的用法;
2?理解与积累成语;
3?读懂故事,体会寓意;
4?通过参与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5?以校园活动为话题,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6?自主阅读短文《美丽的蝴蝶谷》,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1.用小黑板写几句含有冒号的句子。
2.准备宣传所需的标语或其他材料。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冒号的用法
1?学生自己读句子,看看对冒号有什么新认识。
2?教师让学生自由地说说冒号的用法。
3?学生再读几个句子,想想这几个句子中冒号表示的是什么作用。
4?总结:冒号不但可以用来表示人说话,还可以用来提示下文和用来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5?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是表达的什么意思。
二、语海拾贝
1?自读成语,认准字音,在读的时候想想是什么意思。
2?说说自己理解的成语。
3?说说自己不懂的成语,请求老师或别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熟读,记忆。注意字的正确书写。
5?分组多读几遍。
三、读懂故事的寓意
1?学生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说说读了故事后的感受。
4?引导学生理解“半途而废”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综合活动(口语交际)
1?地球知识知多少。让学生尽情地说说自己对地球的了解。从而体会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2?说说人类对地球环境保护得不好的行为。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
4?如果我们要进行一次宣传,宣传保护地球,你准备做哪些准备。可以准备宣传标语、口号,可以准备宣传的传单、小旗子,甚至可以编排一些小节目。考虑好宣传活动的.时间、人员安排。
5?进行宣传。
6?总结活动后的感受、经验。
五、习作练习指导
1?引导语:校园是我们长智慧的地方,也是我们快乐的天堂。老师、同学在一起,开展过很多有趣的活动。你还记得吗?讲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讲述校园活动。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这些有趣的活动。然后再比一比,看谁写得精彩。
4?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六、阅读《美丽的蝴蝶谷》
1?自己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2?感受蝴蝶谷的美丽:蝴蝶多,蝴蝶色彩的丰富,蝴蝶飞行时动作的优美等。
3?领悟《美丽的蝴蝶谷》语言的优美。排比句、比喻句的运用,使美丽的蝴蝶谷更加美丽。
4?熟读短文,朗诵短文,达到能够背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掌握“为、致、凡、至、效、顾、妄、自、或、夫、案、用”等词语的含义。
(二)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方法。
(三)初步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斗争从来不断的原因。二、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古今不信鬼、不怕鬼、破除迷信的故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放映批判“迷信活动”的电影片段,激起同学对迷信害人的义愤。
2.“鬼”是一个让人心生恐惧的字眼,那么请问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我们暂且别忙下定论,先来听一下东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3.朗读课文
(二)作者及其作品《论衡》简介
补充注释①,内容侧重告诉同学们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从一开始就和唯心论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然后请若干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一遍。
2.对照书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有疑难先作记号,准备集中讨论。
3.解疑: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讲解。
4.教师用多媒体打出重要词语。
为----变成(另,替、给) 凡--凡是(另,平凡、总共)
效--验证 妄--荒诞,无把握 或--有时(另,有的人)夫--那,代词
据案--按着;案,现在写作“按” 用--因为
5.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二。2.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二)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第一句话,“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立论开门见山。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首段,提出论点,2、3句设问引出“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的阐释。从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
第二段用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的知名事例来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没有鬼,而是人生病时“思念存想”所致。
第三段分两层来论述,首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谓“鬼”是“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然后又分析病的不同程度有不同感受,从而证明了鬼乃“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
第四段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
小结:四段文字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有力地否定有鬼论,否定了“人死为鬼”的唯心主义思想,是古代朴素唯物论者对唯心论者的有力一击。论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
拓展延伸
1.本篇课文学习之初,曾问过大家“有鬼吗”,我们已弄明白王充的观点,并学习了他的论证方法,那么下面请大家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讨论此话题,由一人执笔,谈谈你们的看法,要求是:有理有据。
(教师作明确而简洁的小结)
2.唯物论与唯心论自古就是死对头,这篇文章对于现实生活有无指导价值?
明确:本文中王充的观点是科学的,是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人是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于人的生命体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随之消失,决不会有什么“灵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两千年之前就否定鬼的存在,这对于现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语文教案 篇5
一、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1、读
2、背
3、听写
二、读音节复习拼读规则
1、jqx和v特殊的拼写。
2、复习标调规则
3、音节中的轻声的书写与读法
三、拼写音节
1、抄写音节词语i
2、听写音节词语
四、读拼音儿歌和课文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东、南、西、北、雨、羊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都是关于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有趣的数字诗要会填空。山青青主要写了哪四方面的景色?鱼儿游戏在哪儿?
三、复习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课文。
6、默写古诗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女、心、鸟、鱼、生、手
二、复习课文内容:
1、这个单元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是中国娃长什么样?
2、谁和谁在一起?
3、为什么地球妈妈真好?l
4、那里的小朋友想到北京?那里的小朋友想去天山?
三、复习生字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词语:弯弯的.(&??nbsp;)遥远的()
洁白的()美丽的()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笔顺与偏旁:星、在、飞、也乌——鸟来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妈妈的慈爱与温暖、小乌鸦的孝心与回报、老师的体贴与关怀、大树和喜鹊有了朋友后的快乐,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复习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背诵《母爱》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了——字、子马——乌鸟太——大
反义词:来——去大——小开——关南——北
二、导入:这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本单元中我们感受了四季变化,看到了柳树姑娘、还有雪地里的脚印、雨后天空中的七彩虹。
三、复习
1、复习字表中的生字,组词、拼音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6、背诵默写《九九歌》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
多音字:
同音字:
二、回顾课文:
每个人心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看到小草想到草原、看到……想到…。。一个圆圈会是什么?在那里感受到太阳的香气?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复习
1、学生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词语积累:甜甜的果子香喷喷的稻米五颜六色的鲜花
7、背诵《静夜思》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的笔顺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自——白木——禾升——开日——目
同音字:升生禾河又右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从小猴、小鹰、小鸭身上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力量大;小黄莺教给我们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三、复习
1、复习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词
2、听写
3、朗读课文,抄写有特点的句子,会填空。
4、归类识字:
鸟——鸡鸭鹅鸽鸣鸦木——树根杨柳松梅林
草——花草苗节——莲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嘛?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呢?(课件: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嘛?对的',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歌唱组:唱秋天
语文教案 篇7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斗笠 啃 翘 悠闲 雨帘
2.掌握下列词语解释,特别注意对语境义的掌握:
柔和 看管 梳理 翘 偶尔 雨帘 生气
3.描写:是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刻画。可分为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4.拟人及其作用: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拟人使无生命的物人格化,使描写更生动、形象。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淡化情节、注重画面的写法,理解作者用三幅风雨图写故事的方法。
2.学习散文中朗读的停顿,训练朗读。特别要注意停顿。
3.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体会姐弟俩天真可爱的形象。
三、情感目标
体会本文描绘的风雨童趣图的画面所表现出的生活的欢乐与纯真的童心。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描述结姐姐给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黄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谈笑的情形,表现出生活的快乐和姐姐弟的亲情。
《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文章共写了三个风雨镜头。一是风小雨稀,二是风疾雨急,三是风雨交加。写了三个风雨镜头之后,又写姐弟欢乐的形象。
二、思路结构:
《金黄的大斗笠》全文共2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描绘天气由晴变阴,小男孩儿在田埂上放羊的情形。
第二部分(2~11):写风雨由小变大,小男孩非常着急,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姐姐带着大斗笠及时赶来。
第三部分(12~25):写姐弟俩在大斗笠下避雨谈笑的情景。
三、.写作特点
1.本文跟一般文章写人记事的方法不同,没有具体详细地记叙事情的因果、经过,也没有细致地去描写人物,而是在展示一幅风雨图画中,点出了人和事。可见构思之巧妙。
2.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善于在简洁的叙述中选取小故事来表现主题,择取了风雨中的几个镜头,烘托出了温馨、欢快的气氛。
3.本文的景物描写有两个特点:一是抓住景物不断变化的特点写,一是景中含情。文章融写景、抒情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且较多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四、朗诵《金黄的.大斗笠》应该注意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本文时要特别注意文字的停顿,根据词语意义的组合,不读破词语。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温馨、欢快的。
第一部分要读得平稳、亲切、柔和。因为这是风雨来临之前的小男孩牧羊图。蓝天是那么干净,乌云是偷偷溜来,梯田是那么美丽,小山羊是那么悠闲地啃青草,文章描绘出清新、和谐的气氛。
第二部分三幅风雨图,要读得一幅比一幅速度加快,音量加大,语气加强,渲染出急促、紧张的氛围。
第三部分要读得温馨、愉悦。突出姐姐聪慧,识风雨;弟弟天真,可爱。要读出姐弟之间的情意。
五、可以这样组织朗诵活动
1.轻声读《金黄的大斗笠》,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2.列发言提纲,先在小组发言,然后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3.发言题目:我认为应当这样朗读《金黄的大斗笠》
4.发言要求:运用已学会的朗读方法,具体说明朗读《金黄的大斗笠》时语气、语调怎样把握,语速、重音怎样处理。
说明:列提纲和发言的过程,正是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过程。
5.听朗读,描述画面。
请甲、乙两位同学到台前,甲同学依次朗读课文中三幅画面,每朗读完一幅画面,乙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然后,全班评议朗读和描述的优缺点。
说明:描述画面要绘声绘色。
6.从风雨图中看故事。
朗读第三幅画面(从风来啦!雨来啦!到它是那么有生气),然后,按顺序叙述姐姐给弟弟送斗笠的经过。
7.由同学们推举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谈谈练习一段话朗读时该怎样停顿,然后请他(她)朗读一遍课文。
六、文章结尾讨论活动设计
在课文最后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雨过天晴后的姐弟俩会做些什么呢?
要求学生紧紧围绕课文体现的手足情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可以设想,在同学们积极参与,互相启发,思维活跃,创造性的火花在相互讨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这样不但会深刻理解文章主题,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性。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通过朗诵和摘评,充分感受课文的诗情画意,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点。
难点:朗诵过程中对课文感情基调的把握。
教学过程
1. 试着朗诵课文,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注意句中与句间的停顿。
2. 文中哪些段描绘的是风雨图?这幅风雨图包括几个风雨镜头?分别请同学朗诵这几个风雨镜头,并简单概括一下每个镜头的风雨特征。
3. 在这幅风渐大、雨渐急的风雨图中,什么人出现了?课文是怎么说的?
4. 随着姐姐的出现,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请一个同学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5. 读完这个故事,你对姐姐和弟弟有什么看法?(分析人物姐姐和弟弟的性格特点)
6. 再次朗读课文,可由教师示范朗读,也可听朗诵录音,请同学注意体会朗读每一部分时的语气。
7. 同学们在本上摘评,抄写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简单写写喜欢的理由。
8.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推选点评高手,并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9.老师为学生提供三幅画面(有条件的制作成幻灯片),配合画面内容,学生反复练习朗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手段:以朗读训练为基本形式
设计思想: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同时,重视识字、写字、积累词语的训练。
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练习做好句、好段的摘抄和点评。学生自主选择句段,点评围绕遣词造句、画面的意趣、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在学生细致地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分小组发言,评选出点评高手在全班交流。为了能够控制交流的进度,使交流有条不紊的展开,可按照课文所描绘的三幅画面进行交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探究好句、好段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加深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应当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重在让学生发言,让他们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发挥导的作用,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上加以点拨。切忌教师喧宾夺主,使交流活动流于形式。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02-06
语文教案02-16
语文教案04-03
语文园地教案04-04
语文教案04-04
语文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