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每个幼儿应基于自己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
2、完整教育理念:美国著名教育家特蕾莎·朗格内斯强调以核心品格价值统整课程。本活动将多个领域内容自然整合,相互渗透,共同达成活动目标。
3、游戏教学理论:游戏是儿童文化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教学的基本手段,赋予幼儿教育人文价值——游戏的精神。本活动通过“打开小窗猜猜看”“会说话的毯子”等,将活动游戏化、情景化,引导幼儿快乐认知。
实施策略:
成熟、收获、绚丽多彩是秋季的特征。活动之前,孩子已经跟随老师、家长在大自然里寻找过秋天,并亲身感受到秋天的绚丽多彩。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本次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分析教材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将散文诗稍加创生、改编,使其更生动、形象,让幼儿从看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全方位的感知秋天。本活动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改编散文,内容创生,深化主题
活动对散文进行较为大胆的创生,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让幼儿从看到的、感觉的、闻到的、全方位的、立体的感受秋天。
2、插入音乐,情感渲染,感受意境
在朗诵、仿编、表演时选用合适的音乐,会使散文诗的意境更美、情感更浓,以便于幼儿理解、接受。
3、快乐游戏,积极仿编,巧妙渗透
在音乐的伴奏下,利用“会说话的毯子”,让幼儿在“仿编”这一环节积极思维、大胆参与,在不破坏散文诗意境的同时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社会规则意识有机渗透于语言教学中。
4、有机整合,自然渗透,循序渐进
活动有机整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内容。各领域的内容渗透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共同促进活动中各环节的层层递进展开。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诗所表达的秋天的绚丽多彩。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3、尝试根据散文诗的句式结构仿编单句散文诗。
重点:感受、理解散文诗并学习朗诵。
难点: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用讲述的方式仿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2、大幅写意的秋景图;小草、枫叶、菊花、松树、秋季的果实等小卡片。
3、背景音乐,散文诗录音。
4、彩色地毯。
活动过程:
一、说说秋天:将秋景图中的“小窗”逐一打开,并观察小窗内的'颜色,联想秋景中相应的色彩。
提问:秋天里你看到什么东西的颜色是××色的?
二、示范朗诵、感受理解散文诗并学习朗诵第一段
1、示范朗诵第一段
2、分析理解第一段
提问:刚才我问到了谁?它们分别告诉我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3、出示句式“我问××,××__告诉我:‘秋天是××色的”,引导幼儿续编。
4、师幼一起整体朗诵原文和续编的散文诗。
三、由谈话导入第二段
1、示范朗诵散文诗第二段。
2、分析理解第二段:重点理解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大地是怎么告诉我的?
3、利用“会说话的毯子”仿编散文诗。
四、集体完整地表演散文诗
1、引导幼儿给散文诗起名,并完整欣赏散文诗。
2、师幼一起朗诵表演散文诗。
活动延伸:
秋天里还有许多的颜色,还藏着许多的小秘密,我们再到大自然中找一找。
附散文诗:
秋天的颜色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美在哪里呢?我看到秋天里有许许多多的颜色,啊!真美!那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我问小草,小草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
我问枫叶,枫叶沙沙地告诉我:“秋天是红色的。”
我问菊花,白菊花悄悄地告诉我:“秋天是白色的。”
我问松树,松树大声地告诉我:“秋天是绿色的。”
一阵凉丝丝的秋风吹来,我闻到一阵阵的香味,啊!真香!
我问葡萄,葡萄羞答答地告诉我:“秋天是紫色的。”
我问南瓜,南瓜开心地告诉我:“秋天是桔色的。”
我问玉米,玉米高兴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
我问大地,大地骄傲地告诉我:“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美丽的颜色。
中班教案 篇2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将主要采用 “趣味游戏”音乐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使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并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趣味游戏”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引趣——激情——愉悦——主动学习。
一、设计意图:
我选择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情景中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增加对自己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了解,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以及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且试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断丰富新游戏,新规则,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间的合作表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随音乐旋律愉快地进行游戏。
2、感受乐曲活泼有趣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录音带、身体各部位的小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引趣部分:
1、律动:《请你摸一摸》(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做摸摸头、拍拍肩、跺跺脚等动作,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对自身各部位进行了解。)
2、欣赏音乐,了解歌词内容后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为了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激情部分:
1、教师示范游戏:师:“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两位教师随音乐示范游戏。(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让幼儿对游戏方法及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幼儿参与游戏打下了基础)。
2、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每句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第一遍先让幼儿自己跳,掌握基本;第二遍鼓励幼儿找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初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愉悦部分:
找一找,玩一玩。(在这一环节中,全体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由于人多拥挤,教师应在游戏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音乐,随音乐旋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游戏;同伴之间不互相拥挤。)
(四)主动学习部分:
幼儿改编歌词进行游戏。师:找一个好朋友,看看你还想和好朋友碰哪里?(鼓励幼儿说出小朋友之间还有哪些部位可以碰一碰,教师用图片做标记后,组织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
(五)师幼一起评价游戏情况。(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及表现力和创编能力等组织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学习5以内数的相邻数。
二、提高幼儿探索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四、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一、3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各5个。
二、1——6数字头套
活动过程
(一)5的相邻好朋友。
1、 教师分别取3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3排,中间的1排不动,请幼儿讨论如何能让3排圆片一排比一排多1个。
2、 引导幼儿数一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扣子右边。请幼儿说一说比5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
(教师让幼儿指出来)
3、 引导幼儿理解,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是4,排在5的前面,一个是比5多1的是6,排在5的后面。
(二)游戏:“找朋友”。
1、请幼儿头上戴上数字分组,每组6人。
2、请每组幼儿从1——6的数字宝宝中选一位数字宝贝站出来找出它的邻居。
教师:请数字5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4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3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2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
幼儿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和拍手的声音配合。
(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幼儿交换头套,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中环节一就是通过点子卡了解相邻关系,幼儿也通过点子卡认识了、理解了。而我想引导幼儿运用完整地话语表述而导致幼儿绕在了这一环节。由于幼儿怎么说都不完整,幼儿也越来越没有信心,这时我采用师示范的方法来引导。然而因为自己的示范的语言不够简练,太复杂,促使幼儿不能及时消化运用,如“5的相邻数是 4,4比5少1,6比5多1 ;5的相邻数是4和6,这样比前1个多1,比后一个少1的顺数称为相邻数。由此得出,师自己首先要有思考,要运用最简单的方式,适合幼儿理解表述的方式进行示范,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清晰地要求,有效地学习。
在活动中我太急于说出相邻数的关系了。没有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我以后上课时应该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让幼儿进一步的思考,让幼儿自己发现,达到熟练巩固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知道屁是怎么形成的。
2、引导幼儿说出饮食中容易放屁的食物,以及放屁时应注意的礼仪。
3、鼓励幼儿学会与同伴共同探讨研究问题,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气球五只、装满水的透明水缸五只。
2、《放屁》教学挂图、臭鼬鼠图片。
3、幼儿围坐成弧形,桌子围在教室旁边(实验操作时用)。
活动过程:
1、教师设置悬疑,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捏着鼻子说:“呀!怎么这么臭啊?谁放屁了呀?”
(2)“你放过屁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放屁吗?”(幼儿讨论猜测)
2、出示挂图,让幼儿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及放屁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人人都会放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那到底为什么会放屁呢?哦!原来是当我们吃东西时,把周围的空气也吞进独子里了,然后空气从我们的肛门跑出来,就形成了屁。原来,屁就是我们肚子里的空气啊!”
3、实验操作,观察放屁的原理。
(1)交代实验操作要求:
①“瞧!这是什么?(气球)”
“这气球就象是我们的肚子,我们把空气吹进气球里,然后捏紧气球口,把手伸进水中,再把手慢慢松开,观察一下:水中有什么现象?”
②自己自由结合,五人一组,互相轮流合作实验。
(2)幼儿开始自由结合操作实验,教师巡视,参与幼儿的谈论研究。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了解哪些东西吃了会容易放屁,哪些东西吃多了,放得屁会比较臭?(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并参与幼儿的讨论活动)
(1)放屁还和我们吃的食物有关系哦!你们猜猜看:吃哪些食物会容易放屁呢?
“豆类食品、奶制品、胡萝卜、面包……”
(2)那吃什么食物放得屁会比较臭呢?
“肉类食品、臭类食品(如:大蒜、洋葱等)、……”
5、让幼儿懂得放屁时的礼仪。
“我们每个人都会放屁,所以大家不用紧张和怕难为情。如果憋着不放,我们会感到肚涨和肚子疼哦!那我们要放屁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到旁边人比较少的地方去放屁,不要在人群中放屁。……)
6、讨论,让幼儿知道人和动物是会放屁的,花草树木和一些物品等都不会放屁。
“除了我们人会放屁,那还有谁也会放屁呢?”(还有动物)
7、设置悬疑,激发幼儿对下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臭鼬鼠图片,提问:
“谁来了?你认识它吗?”
“它叫臭鼬鼠,它会放屁吗?”“它的屁可厉害了,有很大的用途哦!你们信吗?想知道的,我们下次来研究讨论吧!”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初步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
重难点:
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说出某些蔬菜的名字与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一个大篮子,幼儿每人准备一份常见的蔬菜卡片,如:青菜、花菜、菠菜、辣椒、胡萝卜、土豆、黄瓜、番茄、南瓜、茄子等。
2、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哦,是一个篮子。你们知道我拿篮子带来干什么吗?小朋友,真聪明,我要去买菜。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二、观看PPT认识蔬菜的外形和颜色。
1、播放PPT,引导幼儿说出菜的名称及特征。
小朋友,你认识这是什么菜吗?谁能说说它是什么颜色?你们吃过吗?
2、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
认识这么多的菜,说说你自己喜欢的是哪种菜?你为什么喜欢它?
3、复习巩固已认识的蔬菜。
请幼儿按照老师所说的特征去选菜送进篮子里。
4、共同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帮老师选了这一篮子的蔬菜,你们还记得他们叫什么名字吗?
三、扩展关于蔬菜的经验。
你还见过哪些蔬菜?它们叫什么名字?都是什么样子的?
四、借助网络观看蔬菜图片。
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的蔬菜,现在我们一起(请你们)来看看其他(图片上)的蔬菜。(看看,有哪些是你认识的,又有哪些是你不认识的?)
五、蔬菜除了可以吃,还有其他用途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现在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于是我设计了“一篮蔬菜”这一活动。在活动前,我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去菜场认识一下常见的蔬菜,为《一篮蔬菜》的教学的教学打下一个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一开始,我先是询问幼儿在菜场里见过哪些蔬菜?然后出示装满蔬菜的篮子,用布遮好,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并请幼儿到客人老师身上去找一找与蔬菜相同的颜色。这样做目的是达到师幼互动的效果。
接着我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是什么,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加深对蔬菜的认识,这一环节中我还请幼儿去告诉客人老师自己喜欢吃什么,并问一问客人老师喜欢吃什么,进一步展示师幼互动的效果。其中我还出示蔬菜排行榜,让幼儿将笑脸花贴在最喜欢吃的蔬菜的下面。这样做一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蔬菜名称与外形的认识,二是教育幼儿样样蔬菜都要吃。最后,我使用《办家家》的音乐结尾,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也可以作为一个延深活动,放在表演区内让幼儿进行表演。
在本活动中,我认为在我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这一环节中只关注到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整体,我觉得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增设一个在每个小组里放几样蔬菜,让幼儿去来摸一摸蔬菜的形状、说一说蔬菜的颜色,闻一闻蔬菜的气味,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中班教案 篇6
目标
引导幼儿从色彩上感受春天的美景,萌发对春天的热爱。
准备
选择可供幼儿观察的典型自然环境及几幅描绘春天的风景画。
过程
1.观察春天的景色
①带领幼儿到自然环境中边看边问:“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树木、花草涂上了什么颜色?”
②请幼儿感知树叶、花的颜色及小草发芽后的景象,比较阳光下叶子呈现的明暗。
③提示幼儿变换观察角度来感受景物的美。
④观看教师或画家现场取景作画或有关春天的风景画。
2.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①说一说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美在哪里?
②画一画《我在春天的图画里》。
建议
用上述活动方式,引导幼儿感受秋天、冬天、夏天的美景。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2、发展幼儿想象力、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雷雨图片,废旧物品
活动过程:
1、 幼儿边看图片边谈论雷雨的情景。
2、说说雷雨天不同情景的各种声音。
3、小组合作,按画面内容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1)雨声——饮料瓶中放入沙子。
(2)闪电——塑料薄片。
(3)雷声——空饼干盒。
4、幼儿自主表现。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积极地参与活动,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 学习画圆的方法来表现蝌蚪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绘画知识技能。
3. 学习棉签画,并感受用多种工具结合作画的乐趣。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 棉签 颜料 纸
2. 实物小蝌蚪
3.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黑黑的身体圆溜溜,细细的尾巴拖后头,东游游、西游游,好象许多小黑豆。"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观察实物小蝌蚪。
小蝌蚪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看一看。(观察小蝌蚪,相互说一说)小蝌蚪在水里东游游、西游游,真快乐,我们一起学着小蝌蚪的样子游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小蝌蚪有圆圆黑黑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会在水中游泳。
小蝌蚪这么可爱,老师真想把它画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那该怎么画小蝌蚪呢?(提示语:身体怎么画?然后呢?)三、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在画纸上示范并讲解:我们请小蝌蚪来游玩吧!轻轻地用棉签蘸黑色颜料点在画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画成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画小蝌蚪,要画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最后再添画上绿绿的水草。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画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励幼儿大胆细心地作画。
四、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扮演青蛙妈妈说:"呱呱,我的宝宝在哪里?" ,"青蛙妈妈在找小蝌蚪宝宝了,我们一起把小蝌蚪送回家吧。"教师带领幼儿把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构思。
活动反思:
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上做的不够。部分幼儿画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在个别指导上做的不够,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对凌乱些,最后桌面也没能保持干净,可能因为平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幼儿对此次活动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灵活性也不够,以后结合教学活动多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训练。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欣赏离奇的童话故事情节,拓展想象空间,对蛋的种类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该童话的录音磁带一盒、母鸡、鸡蛋、国王等桌面教具一套、实物蛋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先出示实物蛋,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思考:
故事叫什么名字?
故事里有谁?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结合桌面教具演示听故事一遍,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鸡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童话录音一遍,让幼儿用语言与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
4、让幼儿想象"蛋"的奇遇记,集体合编童话故事。
5、小组自由讨论,想象"蛋"的奇遇记。
6、集体续编童话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有几种动物会下蛋?;。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鸡鸭鹅鸟类蛇等)它们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较)
活动延伸:
根据不同动物下的.蛋继续续编童话故事,讲给客人老师或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绘本《最奇妙的蛋》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发现自己优点的视角,让每个孩子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爸爸妈妈的王子和公主。
一节优秀的绘本课应该是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创造,从而升华主题的过程,幼儿没有兴趣一直作为一名旁观者,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引入故事氛围,体验故事的奇妙。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鸭子破壳而出的过程。
2、学习歌曲《鸭宝贝》。
3、发展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感受力。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鸭宝贝》;录音机;鸭妈妈头饰一只。
2、小鸭头饰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想象模仿小鸭出壳的动作。
1、师扮演鸭妈妈:“嘎嘎嘎”、“嘎嘎嘎”,“我是鸭妈妈,我来看我的鸭宝贝。我的鸭宝贝在哪里?哦!原来在这里。“我的鸭宝贝呀,妈妈已经把你孵好了,今天你就要出来了,可是啊,你身体外面还有一个蛋壳,小宝贝,你自己想办法从蛋壳里面出来吧?”
2、师:“小朋友,你们一起来给我的鸭宝贝想想办法,鸭宝贝怎么从蛋壳里出来呢?谁来给大家说说?(请一名幼儿回答)你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吗?”(请幼儿用动作表演)
3、师:你的办法真好,其他小朋友给鸭宝贝想了什么办法呀?(几名幼儿回答并分别用动作表演,其他幼儿一起模仿做动作)。
师小结:小朋友给鸭宝贝想了好多办法,而且这些办法都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听听歌曲里的鸭宝贝是怎么从蛋壳里出来的?
二、学习歌曲《鸭宝贝》。
1、和幼儿一起听歌曲《鸭宝贝》一遍。提问:
(1)谁来说说,歌曲里的鸭宝贝是怎么从蛋壳里出来的呢?(请几名幼儿回答)
师小结:小朋友都听清楚了,歌曲里的鸭宝贝是用嘴巴啄破壳出来的。
(2)引导幼儿们边看图边听歌曲,仔细听一听,歌曲里还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学习《鸭宝贝》歌词。
3、齐唱歌曲《鸭宝贝》。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唱一遍歌曲《鸭宝贝》。
三、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情景内容。
1、小朋友,如果你是蛋里的鸭宝贝,会是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我们把椅子底下的鸭宝贝头饰拿出来,戴在头上,(幼儿戴上头饰)现在我们一个个都是小鸭子了,一起来表演鸭宝贝在蛋里的样子好吗?鸭宝贝在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表演一下鸭宝贝在蛋里的样子。(团缩着身子睡觉)
3、鸭宝贝是怎么啄破壳的呀?(一起来表演一下)看谁的小嘴巴最厉害?(幼齐表演啄蛋壳的动作)
4、鸭宝贝啄破了壳,从蛋壳里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一起来表演一下,看谁的动作最象小鸭出壳的样子?(幼儿一起表演小鸭出壳的动作)
5、某某小朋友的动作真好看、真有趣,你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其他幼儿齐模仿。)
6、教师一边口述情境,一边和幼儿用肢体表现情境的内容:蛋里的小鸭全身缩成一团在睡觉;然后它轻轻地动动翅膀;转转头;它越长越大,想要跑出来,试着用小嘴由里面向外啄蛋壳;它先啄一个小洞,再把洞啄大一点,蛋慢慢地出现裂缝,缝越裂越大,终于“剥”地一声蛋壳破了!小鸭摇摇摆摆、跌跌撞撞地走出来,小鸭终于孵出来了!
7、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一起表演《鸭宝贝》。
师:现在我是鸭妈妈,你们都是我的鸭宝贝,小宝贝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表演一遍好吗?看哪个小宝贝表演的最可爱?(师幼齐随音乐表演)。
四、结束部分。
师扮鸭妈妈:我的乖宝贝们,你们表演的都很漂亮,现在你们一定饿了吧,快,跟着妈妈游到前面去找点东西吃吧,孩子们,快游过来,追上妈妈……(幼随师做泅水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给幼儿提供鸭蛋壳,引导幼儿进行蛋壳贴画《小鸭出壳》。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03-31
中班教案03-31
中班教案04-01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