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24 09:55:4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意图:

  幼儿由于动作和语言在发展,生活范围扩大,独立性增长,他们有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爬行动物表演》。通过体育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以及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心情。

  教学目标:

  一、尝试边爬边顶球前进。

  二、调节肢体协调活动的能力。

  三、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四、发展身体协调性。

  教学准备:

  垫子,气球,球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乌龟地上爬,毛毛虫叶上爬,小猴子树上爬,小蛇本领大,树上地上都能爬。

  二、情景导入

  提问:今天小动物们要开表演会了,小乌龟来了,毛毛虫也来了,他们是怎么爬的呢?

  师小结:小乌龟和毛毛虫爬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爬行的方法。

  三、学爬行

  1、提问:小乌龟是怎么爬的'?毛毛虫是怎么爬的呢?(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小结:小乌龟的爬行方法是手膝着地,慢慢地往前爬,毛毛虫的爬行方法是手部和腹部着地,向前蠕动。

  2、幼儿自由学小乌龟和毛毛虫爬,教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学小乌龟和毛毛虫爬行。

  3、提醒运动量大的幼儿及时休息。

  四、爬行动物表演会

  1、师:小动物们表演会开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教师讲解玩法和规则:幼儿分成8组,在四条路的两端分别排队站好,从起点出发,沿着路边爬边顶球前进,顶球又快又稳的小组获胜。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解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速度太快皮球滚跑。

  3、重复游戏。

  五、放松部分

  1、提问:今天哪组小朋友获得了第一名?

  师小结:请大家下次玩的时候注意顶球的方法和力度要控制好,其他小朋友要加油哦!

  2、整理器材回教室。

  教学反思:

  幼儿体育运动游戏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追、跑、跳、丢及攀爬,任何一种教学都有其目的,幼儿体育游戏是以幼儿为对象施于运动、游戏,并引导其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自然的游戏活动中,启发儿童内在潜能,促进儿童身体、社会、认知等层面的发展。让幼儿能有体力应付日常生活之所需。在生活、学习、游戏中能自觉地遵守各项规则,会学着互相合作,有一定的责任感。大班儿童,往往能连续做一种游戏达40-50分钟,对于有爱好的竞赛性游戏,有时甚至还可能更长。

  总之,教师做个有心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猛恰当地运用已掌握的形容词来描绘图片,并编成一句完整的话。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张“太阳”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太阳是怎样的'?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用学过的形容词形容老奶奶、小弟弟、猴子。

  3、做“摸图片”的游戏:让幼儿任意摸一张图片,并根据图片内容编一句话。如:摸到太阳图片,说:“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

  4、幼儿游戏。

  (1)提醒幼儿图片只能任意抽拿,不能挑选。

  (2)集体练习后,分组做游戏,要求幼儿用词尽量不重复。

  5、结束。请幼儿自己评价本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从小要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1盆干枯的花 1盆水 抹布 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想一想: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几个问题,总结活动区的活动。

  1、请一名幼儿回答她在美工区都做了些什么?在幼儿坐下时,教师提问:“请等一下,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请把你的手举起来,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幼儿回答:“手脏了,都是颜色----”)老师:“那好,待会儿,我们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2、老师:“前几天下了场雨,把我们班的玻璃都弄脏了,溅上了些泥点,待会儿,我想请位小朋友想个办法,能不能把玻璃变得像原来一样清洁呢?”

  3、这时,保育员老师搬上一盆打蔫儿的花,问:“小朋友你们看,放了几天假,咱们班这盆花怎么变成这样了,叶子都---(颜色怎样,请幼儿上来摸土的感觉)”幼儿:“好象生病了,快死了。”老师:“那我们快帮帮它,把它救活吧!”

  4、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去完成那三个任务,想个办法把问题解决(引导幼儿去用水解决,并发现水没有了。)

  二、 说一说,听一听

  1、教师首先表现出很着急(表情、动作),引导启发幼儿,想想为什么水没有了?可能是流干了!

  2、教师问保育员老师:“您知道为什么没有水了吗?”保:“哦,关于这件事呀!早晨来园时我看到水管滴答、滴答地漏,足足漏满了1盆,而且小水滴还跟我说了许多话呢!”教师:“说的是什么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想---)保:“那好,现在就请小朋友听一听我和小水滴之间的一些对话吧!”(出示1盆水、放录音)

  3、教师:“哦,原来是这样呀!”

  提问:1)为什么没有水了?

  2)这盆水是从哪来的?

  3)你们看小水滴这么的生气、伤心,我们怎么才能让小水滴不伤心,不生气呢?

  (启发幼儿做错事后应该怎样,并表示不再浪费水了,要节约用水)

  三、做一做,试一试

  1、启发幼儿用滴漏的那盆水把刚才没水无法做的事做完,谈一谈感受,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讨论:

  1)在平时如何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2)我们班小朋友都懂得要节约用水了,那么我想请你们回家后想个好办法,让全国的小朋友都像你们一样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3、打开水闸,老师:“刚才我们也向小水滴道歉,并且保证以后要节约用水,不再浪费了,小水滴应该不会伤心了,是不是已经原谅我们了呢?现在我们去盥洗室找一找水吧!”

  2 <光说不做的狐狸>故事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响亮的声音、较完整的语言讲话。并有礼貌讲 话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知道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与故事相关的图画、头饰、道具等。

  2、本班幼儿排好的情景表演。

  3、布置好的情景场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吸引幼儿。出示狐狸。"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今天这只狐狸跟以往的不一样,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来听故事《光说不做的狐狸》就知道了。"

  2、幼儿欣赏故事,熟悉理解故事。

  (1)幼儿欣赏故事,说说故事中的狐狸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它说话不算话,只知道说却不做。并说说自己有没有光说不做的时候。)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故事。

  (3)先后出示三幅图画,帮幼儿回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动作。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3、幼儿自选头饰表演,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指导语: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呀?

  4、玩游戏"小动物种菜"。

  (1)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指导语:大象伯伯家有很大一片的菜地,是空空的。他想请小动物帮帮他,让他的地里种上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你们觉得可以种什么呢?(幼儿说说)

  (2)交代游戏玩法:说完自己想种什么后,去拿一样工具一些种子到菜地里去种。先用铲子翻翻地,再浇水,最后撒种子。几名幼儿与教师一起扮狐狸。秋天到了,小动物去收获果实,用礼貌的语言请客人吃自己的东西。

  5、活动结束,收拾场地。

  附故事:(光说不做的狐狸)

  春天到啦,小动物们都忙着种菜种瓜。只有狐狸动荡荡西逛逛,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

  这天,他来到熊大哥家门口,看见熊正正准备刨地。他走过去问:"哟,熊大哥,你准备种什么呢?"熊说:"是你呀,狐狸,我打算种红薯,你准备种什么呢?"狐狸拍了拍胸膛说:"我想种一大片西瓜,夏天吃西瓜,又甜又解渴。到时候我送你一个。"

  与熊说了再见,狐狸又来到山羊姐姐的家门口。看见山羊正准备浇水。他走过去问道:"哟,山羊姐姐,你准备种什么呀"山羊说:"噢,我打算种白菜。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摇头晃脑的说:"我想种人参,多有营养啊。到时候我送你一支。"

  离开山羊的家,狐狸又来到小兔子家门口。小兔子正在家门口的地里撒种子。狐狸走过去问:"小兔子,你在种什么呀?"小兔子说:"我在种萝卜。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神气的昂着头说:"我想种草莓,又酸又甜真好吃,到时候我送你一篮。"

  其实呀,狐狸根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嘴里说说罢了。

  一转眼秋天到了。熊带来他种的红薯,对狐狸说:"狐狸狐狸,我请你吃红薯。"山羊带来他种的白菜,对狐狸说:"狐狸狐狸,我请你吃白菜。"小兔子带来他种的红萝卜,对狐狸说:"狐狸狐狸,我请你吃红萝卜。"可狐狸什么也没有种,他低下头说:"谢谢你们,真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们吃的。"

  山羊姐姐走上去拍拍狐狸的肩膀说:"小狐狸,光说的好是不行的,还要真正做的好啊!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重点: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难点: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二、活动准备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二)分别出示三列火车,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三)出示葫芦卡片,让幼儿接着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四)游戏: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学习词:静悄悄。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创编,感受仿编诗歌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散文诗,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4.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散文诗的不同发展。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丰富的玩“捉迷藏”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红、黄、绿、紫、橙颜色标记每人一个。布置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等场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诗内容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活动难点:

  运用“××躲在××里”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也喜欢玩,太阳公公会和哪些颜色宝宝玩这个游戏呢?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内容。

  (一)欣赏散文第一段。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是怎么玩的呢?(播放ppt1—4)

  2.他们是怎么玩的?是谁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感觉?请你试一试。谁知道“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呀?(晚上)

  颜色宝宝们是怎么躲起来的?(理解词:静悄悄)

  为什么要“静悄悄”地躲起来呢?

  (二)欣赏散文第二段。

  1.颜色宝宝们已经静悄悄地躲好了,你们知道他们都躲在哪里吗?(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讲述)

  2.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猜对了吗?(播放ppt5—8)

  3.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学习用“××躲在××里”的句式回答)

  4.为什么××颜色要躲在××里?

  (三)欣赏散文第三段。

  1.颜色宝宝们都藏得好好的,太阳公公会找到它们吗?(播放ppt9—10)

  2.是谁把太阳的手帕解开了?太阳公公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呢?(白天)

  3.师小结:晚上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到了白天什么都看见了,太阳公公一下子就把颜色宝宝们都找到了。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

  1.太阳公公和颜色宝宝们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2.这是一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散文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说一遍?(幼儿跟随老师朗诵散文一遍)

  4.师小结:这首散文诗真好听,把太阳和黑夜说成了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和颜色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还告诉了我们白天和黑夜的区别,真有趣。

  三、游戏情境,尝试仿编。

  (一)尝试仿编。

  1.师: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和颜色宝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这次有哪些颜色宝宝来玩呢?(紫色、橙色、绿色、红色、黄色)这些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2.请幼儿用“××躲在××里”的句式说一说,老师用简笔画的方式记下来。

  3.我们把这么多好听的句子一起放到散文里来念念吧!(把幼儿仿编的内容放到散文中集体朗诵一遍)

  (二)游戏“捉迷藏”

  1.师:现在我来当太阳公公,你们做颜色宝宝,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宝宝,然后找个地方躲起来,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颜色,游戏时要躲到田野、花园、雪地、树林、大海这五个场景中,而且要静悄悄地去躲,想一想躲到哪里才不会被“太阳公公”发现。

  2.开始游戏:教师蒙上眼睛说:1、2、3、4、5,幼儿躲起来,教师找,找到后问:“X颜色宝宝躲在哪里?”幼儿答:“X颜色宝宝躲在XX里!”

  四、结束。

  其实大自然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颜色呢,他们会躲到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捉迷藏》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宝宝来躲的捉迷藏的全过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不发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很适合中班孩子欣赏、学习。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散文诗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了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并采用游戏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乘船时不能吵闹,加强幼儿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2.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责任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追求新颖和独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头饰及图片:小猪、小狗、小猫、小鸭、小鸡、小熊

  2.两个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人,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逐一演示各小动物图片,?让幼儿认识小动物名称。

  2.让幼儿边观看故事图片边听故事。

  教师:小动物们今天要乘船去哪里?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请小朋友们听故事。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坐上小船后,发生了什么事?

  二、教师再讲述一遍故事

  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角色及内容。

  1.提问:小熊为什么把救生圈给了小猫和小鸡?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小熊不把救生圈抛给小鸭、小狗和小猪呢?

  你能再说出一些会游泳的动物吗?

  2.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并说出会游泳的动物名称,

  如:大白鹅、乌龟、鳄鱼等。复习动物名称与特征。

  三、请幼儿扮演故事中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要求幼儿学说一句话:快把救生圈给我吧!

  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情境表演,说一句自己想说的话。

  四、鼓励大胆表演的幼儿。

  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乘船时不能吵闹,要注意安全。

  教育幼儿注意安全,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勇于想办法解决。

  附故事:救生圈扔给谁

  春天来了,小狗、小猪、小猫、小鸭、小鸡、小熊坐着船去旅游。

  船开到河中央,小船一歪,小动物们全部掉进了水里。小熊爬上船找出两个备用的救生圈。

  小狗在水里喊:“不要把救生圈给我,我会游泳的'。”

  小猪在水中喊:“不要把救生圈给我,我会游泳的。”

  小鸭在水中喊:“不要把救生圈给我,我会游泳的。”

  小猫在水里喊:“救命阿!救命阿!我要沉下去了。”

  小鸡在水里喊:“救命阿!救命阿!我要沉下去了。”

  小熊赶快把救生圈扔给了小猫和小鸡。

  小狗、小猪、小鸭游上了岸,小猫、小鸡套在救生圈里也游上了岸。数一数,6个小动物一个也没少。大家高高兴兴的一起去玩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装饰表现树的基本特征。

  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3、体验参与线描画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图片(包括形状不同的树和图案范例)、草地背景图。

  2、白纸、记号笔、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树?你还知道有哪些树?

  (2)教师简单。

  2、欣赏图片,感知树的不同形状。

  (1)点击课件,幼儿欣赏不同形状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树干和树冠的形状。

  (2)教师:除了我们欣赏的这几棵树外,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树,他们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树干粗,有的树干细;有的树干直,有的树干弯;有的树冠大大的,有的树冠小小的;有的树冠是椭圆形,有的树冠是三角形……

  3、讨论线描的装饰方法。

  (1)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想用的线条和图案。

  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用什么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你们的树呢?”

  (2)点击课件,出示图案,幼儿欣赏。

  出示图案一:线条相同,粗细不同。

  教师提问:这个图案是用什么线条画出来的?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

  教师:相同的线条,可以画的有粗有细,这样画出来的图案更漂亮。

  出示图案二:线条不同。

  教师提问:这个图案里,你发现有哪些线条?

  教师:不同的线条组合在一起,画出来的图案更丰富。

  出示图案三:线与点的组合。

  教师提问:这个图案上有什么?

  教师:线条和点组合在一起,画出来的图案更有层次。

  (3)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几幅图案,都是用一些常用的线条和点画出来的。我们小朋友在画线描画时,也可以试试,设计出更多、更好看的图案。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教师讲述创作要求: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把树画得大一些;画好后把树剪下来;抹上浆糊,贴到草地上。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图案装饰。

  5、展示与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1)幼儿互相讨论:最喜欢树林里的哪一棵树?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2)教师,表扬幼儿的创作。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细致观察图画和大胆讨论的兴趣,感受故事的情绪。

  2.在观察画面、大胆讨论的基础上发展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观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行爱妈妈爱长辈的教育。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观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行爱妈妈爱长辈的教育。

  难点:体验感受大树对男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画书ppt

  心理准备:幼儿这个故事有提前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封面,了解故事的.主人翁:“大树和小男孩”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失落的一角》、《阁楼上的光》等。

  二、展开

  1.观察与讨论:

  (1)你怎么看到的小男孩?(小男孩露出的脚)

  (2)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在爬树?(小男孩露出的手和脚,还有树下的鞋子)

  (3)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在爬树?(小男孩露出的腿)

  (4)你怎么知道小男孩有了朋友?

  (5)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什么样的感觉?(伤心、难过、失望、孤独)

  (7)最后,孩子坐在老树墩上,大树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爱心树》,请幼儿欣赏并试着讲述。

  三、延伸:进行爱父母的教育和渗透

  1.讨论:你觉得大树像小男孩的什么人

  2.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么对待大树?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直观、有趣地比较一家人在外形特点上的相像,进而了解家庭成员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2、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家族关系。

  活动准备:挂图,家庭树。

  活动过程:

  一、一家人团聚

  1、出示头像东东。东东告诉我今天他特别开心,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来看我们了。

  2、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图上哪位是爷爷?哪位是奶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头发花白,还有皱纹)

  3、爸爸长得像谁?哪儿像?为什么?(爸爸像爷爷、奶奶,因为爸爸是爷爷、奶奶的儿子)

  4、爷爷、奶奶看到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会怎么和他们打招呼呢?(问好,拥抱他们)

  5、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外公、外婆的表情,并说说“我”看到他们会说些什么。

  6、妈妈长得像谁?哪儿像?为什么?(妈妈像外公、外婆,因为妈妈是外公、外婆的女儿)

  二、我长得像谁

  1、我和爸爸有什么地方很像?我和妈妈有什么地方很像?

  2、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从容貌上寻找共同点。如我的鼻子大大的,像爸爸;我的耳朵圆圆的,像爸爸;我的头发黑黑的,像爸爸;我的脸型圆圆的,像妈妈;我的嘴巴小小的,像妈妈,等等。

  3、出示图片四、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画面,说说:我长得像爷爷奶奶吗?和外公外婆有相像的地方吗?

  三、幸福家庭树

  1、你的大家庭里有哪些人?你怎么称呼他们的?

  2、引导幼儿知道家庭成员的.关系。爷爷奶奶的“儿子”是谁?“孙子”是谁?外公外婆的“女儿”是谁?“外孙”是谁?

  3、出示图片六,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家庭树》。

  4、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你像我,我像你,这就是我们家的家庭树,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中班教案 篇10

  目标:

  尝试自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自定分类标准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老师做简单的记录。

  活动过程:

  1、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每人一张)

  反思:幼儿拿到动物图片时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个别幼儿因为没有拿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图片有些沮丧,不过在老师的协调下,幼儿情绪稳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做好调整,增加同类动物图片的数量。

  2、请幼儿随意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1)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做一次示范,例如:“我喜欢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会唱歌,是人类的朋友。”

  (2)幼儿轮流进行讲述,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反思: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都是选择幼儿比较常见的动物,例如:海豚、小猫、小鸟等。并且在课前巩固过这些动物的生活形态,幼儿讲述时对动物的外形、生活环境以及喜好都描述到了,不过在语言的组织与流畅性上还稍微欠佳。

  3、引导幼儿自订分类标准,把上述的动物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幼儿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1)教师小结,将话题导向分类环节。例如:这么多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为什么?该怎样分类呢?

  反思:老师对幼儿在黑板上无规律贴出的动物进行提问,幼儿马上回应所以的动物不能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个幼儿却说“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首先肯定这名幼儿的回答,同时也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到动物的生活环境中来讨论,例如:“海豚和小鸟能在一起生活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幼儿的注意力一下被问题拉了回来。“我们来替它们分类吧,可以怎么分呢?”幼儿首先提出按生活环境分起。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分法,分好后,我重新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怎么分呢?”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反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又从其它方面进行分类。刚开始还需要老师启发,后来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有的幼儿提出可以按它们吃什么东西来分类,还有的幼儿提出按身上有没有毛来分类等等。

  (3)请幼儿按讨论后的标准进行分类,老师帮助幼儿划分分类区域,并为幼儿示范记录。

  反思:

  整个活动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开始时幼儿的.兴趣很高,并且幼儿有了基础经验,对小动物都有所了解,在对动物进行描述时显得非常有自信。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自主拟定分类标准,对中班幼儿的能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要求幼儿必须对分类动物群有较深较全面的了解,并经过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拟定分类的类型。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幼儿对“所有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个别幼儿说出“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面对这群孩子我有点低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多让幼儿“说”,使幼儿在讨论讨论中拟定出新的分类标准,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课前的准备材料中,我应该多为幼儿准备同类型的材料供幼儿选择,避免再次发生活动前的情况。还有就是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准备过程中,也要将孩子现有水平列入重点了解范围内。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03-31

中班教案03-31

中班教案04-01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