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时间:2024-09-14 07:14: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神州号的特征以及宇航员在飞船里的生活,并尝试用绘画表现。

  2、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神州号发射的信息有所了解;

  2、神州号发射的图片若干;

  3、绘画材料;

  4、幼儿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你们听说过“神舟九号飞船”吗?分享一下你的信息?

  二、观看交流。

  1、请幼儿观察参加神九发射的宇航员。

  2、通过观看体会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

  三、观察操作。

  1、逐一出示神州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提问:神州号飞船在哪里?神州号的火箭上有什么标志?

  宇航员乘坐在飞船的哪个部位?宇航员在飞船里是怎样生活的?(怎样行走?物品是怎样摆放的?服装是怎样的?)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四、联想创作。

  引导语:我们的航天科学家和宇航员们真了不起,造出了这么先进的`宇宙飞船,他们还在不断地研究,以后的宇宙飞船肯定还要先进。小朋友想想看,我们将来造的宇宙飞船是什么样的,把它画下来。

  1、指导幼儿绘画出宇宙飞船和火箭的主要特征。

  2、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活动中学折火箭。

  2、提供各种积木与废旧材料,在幼儿学会制作飞机的基础上,制作火箭、飞船、航天飞机。

  3、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宇航员的资料,通过介绍、交流,知道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

  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饶有兴味地给我们讲述了数学的起源——人类计数的历史。原来,让现代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在它的起步阶段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十进位制,只不过是原始人类以手指计数的遗迹。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无法把握数量的多少,面对生活的难题,他们困惑不已。然而人类的理性终于从纷繁的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发展了数学思想,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数字的起源,如同文字的起源一样,是对人类心灵最具诱惑力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正文前面摘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诗句,表现出古人在这方面的好奇和迷惘。

  课文节选部分共6节。第1节,谈人和动物的数觉。数觉是一种对数的原始直觉,是人和动物(如某些鸟类和昆虫)都具有的一种本领,是对小数目东西数量的判断能力。作者列举了鸟类、蜂类的例子,说明这种本领不独为人类所有。还讲了庄园主驱赶乌鸦的故事,说明这种依靠本能对数的辨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有时会因此丢掉性命。

  第2节,作者进一步对上述例子加以分析,举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是正确的,即“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可能“只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一种是片面的,即认为“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作者在第2节中主要是针对这种意见进行了辩驳,指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直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界定了数觉的概念,指出人类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不能算是数觉;另外,还从原始民族、原始语言和欧洲语言中找例证,如南非布须曼族表示数字的字只有一、二和多,英文、拉丁文、法文“三倍”(或“三”)都有表示“多”的意义。

  第3节,继续举语言上的例子,指出很多原始语言表示数字的字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数”,就连英语“集合”(Collection)、“集”(Aggregate)两个表示数的抽象词都是外来语。由此证明“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由具体的、驳杂的对数的表示法,到“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是“数学发展的前提”。作者援引罗素的精彩论述,说明了人类抽象能力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读之令人感喟。

  第4节,进而谈集合的对应和匹配原理。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会堂的座位”与“出席的人”,可以通过比对看出多少来。但是这种比对的方法太笨了,既不能事先预知,也不能脱离现场来完成,于是产生了“各种模范集合”。模范集合起到了计量标准的作用,如同货币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一样。这样,人们要表示数字“二”时,就想到了“鸟的翼”;要表示数字“三”时,就想到了“苜蓿叶”;要表示数字“四”时,就想到了“兽足”;要表示数字“五”时,就想到了“自己的手指”。后来,这些模范集合的'具体所指逐渐被淡化,人们只是习得了记住了它们的语音形式,抛弃了它们生动的模范的内容,于是较为抽象的数字产生了。

  第5节,承接前面的话题,提出了基数与序数的概念。脱胎于模范集合、从“对应原则”产生出来的数,再抽象也是基数。单凭基数本身,是不能创造出“计数术”来的。一定要在对应中增加“序列”的概念,即完成由基数到序数的转化,才能摆脱古老的烦琐的“一一匹配”办法,“创造出一种计算方法”,实现“识数”的质的飞跃。

  第6节,继续探讨“基数与序数的微妙区别”,并从屈指计数方便灵活上,推断“在用手指的时候,人类借助于这个工具,就不自觉地从基数转进到序数”。作者的这种推断,在许多语言中找到了“遗迹”,因为在许多语言中,“‘五’这个数,就用‘手’表示;而‘十’则用‘双手’”。作者至此点明本章(本文是其前半部分)主题,指出“人类在计算方面之所以成功,应当归功于十指分明”。

  阅读本文,不但能增进我们对数字、计数起源的认识,也会在作者亲切、信实的叙述中,领略到其语言的魅力,为作者探究数学文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语言与数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是两种语言体系,而且在早期还具有同源关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以大量原始语言现象说明数学起源问题的良苦用心。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原始人类的数觉或表现数的方式,来阐述人类数学能力的发展历程。如对南非的布须曼人只有一、二和“多”三个数字,间接说明了原始人类对数的感觉极为有限;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语言的分析,论证了原始时代的数字经过了由多元具体系统到一元抽象系统的转变过程。

  (2)作者为什么说“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它们有怎样的区别?

  【明确】区分数觉和计数是作者在文中反复申明的,它是人与动物的数学能力的本质区别。要通读全文,才能充分理解作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作者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观点,也是本篇立论的关键所在。数觉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而且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也不比某些鸟类或昆虫高明多少。但是计数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借助于人类的“十指分明”得以起飞,演变为计数,成为全部数学发展的基础。

  (3)作为一篇谈论数学文化的文章,本文具有怎样的论述风格?

  【明确】《数:科学的语言》一书主要是介绍数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的,然而作者却很少用艰深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尽量用日常语言娓娓道来,其目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这本书,以激发大众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本书原版有一个副标题,为“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所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语言亲切、通俗是本书的主要特色,这在课文节选的部分也有突出的体现。另外,作者并没有就数学论数学,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描述数学发展的轨迹。所以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些来自作者对数学文化深厚的理解和热爱,来自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导学新概念〕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斯蒂芬?霍金教授写的《时间简史》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

  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开始形成。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宇宙中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逐渐形成星系。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太阳形成。

  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会这样,现在还说不定。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永远也无法知道这就是大爆炸宇宙的基本理论。

  《时间简史》出版于1988年,《宇宙的未来》是斯蒂芬?霍金1991年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本文重点是谈作者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阅读时要准确地筛选出这些预言的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材料。同时,还应该体会这篇讲演在语言上的幽默特点。

  〔资料显示屏〕

  《时间简史》出版(1988年)后,剑桥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不断有世界各地的报刊的记者要求访问霍金,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电视台工作人员不时地占用大楼,他们要为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拍一部有关他生活的记录片。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反复讲述同一故事:霍金如何凭着自己的勇敢克服了身体的残疾成为科学的巨人和新闻媒介的英雄。一批又一批的新闻记者访问了霍金在西尔弗大街那凌乱的办公室,并和这位公众新近的英雄度过激动人心的时刻。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英)

  在中文里,“宇”是“上下四方”的意思,表示空间;“宙”是“古往今来”的意思,表示时间。宇宙的历史,就是空间在时间上发展的过程,斯蒂芬?霍金以时间为序,研究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诞生、发展,以及它将来可能的状况,因此,他把自己的书称作《时间简史》,实际上就是《宇宙简史》。

  ——《少年版世界名人传记?霍金传》

  斯蒂芬?霍金的工作是令人惊叹的,可是有着如此伟大发现的人,却是一个身患肌萎缩症的病人,除了思想,他几乎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头向前垂落。正因为这点,他更加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尊敬。在他开始患病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于是抓紧时间,全心投入,谁也没想到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成果累累。他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的天才,但那种不向厄运低头的精神,是没有人不敬佩的。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要依靠精神,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世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洪伟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宇宙的边疆》教案11-01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04-04

探索宇宙教学反思06-16

宇宙生命之谜的教案03-04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10-11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04-02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02-16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通用13篇)10-09

大班美术教案:未来的汽车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