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7 09:04:3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精选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准备】

  教学楼投影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及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投影片01:

  指导学生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景物,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燕子。

  2、提问: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3、导语:

  春天,在乡间,在城市,在山野,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可爱的燕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用优美文字描绘的燕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交流,初步感知(图文结合)

  1、自读课文,同桌或小组研讨不理解的字词。

  2、各小组汇报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默读:想一想,哪些内容能从图上看出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燕子的?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第一段:

  ⑴ 观图体会:

  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⑵ 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段:

  ⑴ 思考:

  作者抓住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来描写春天的光彩夺目?

  ⑵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机?

  ⑶ 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读后评议。

  3、第三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自读课文,体会燕子飞行的特点。

  ⑵ 引导朗读、感悟。

  4、第四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自读课文,体会燕子停歇的特点。

  ⑵ 理解重点语句,出示自制投影片。

  “蓝蓝的天空……一支正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停着的燕子谱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赞歌?

  三、 小结

  本文作者借赞美燕子,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课堂练习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

  2、试背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听课文配音朗读,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2、复习课文内容: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燕子的?表现了燕子什么特点?

  3、导入:

  为什么说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呢?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品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领悟品读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句子,朗读体会。

  2、集体读议交流。

  品读第二自然段:

  ⑴ 理解品读句子(出示自制的投影片)。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意思?“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景象?

  ⑵ 指导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品读第三自然段:

  ⑴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一转眼、掠过、偶尔(速度快);斜着身子(身轻、灵活、姿态优美);唧唧叫(欢快的心情)。

  ⑵ 这一段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

  ⑶ 感情朗读背诵。

  品读第四段:

  ⑴ 想象画面内容。

  ⑵ “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好不好?为什么?

  ⑶ 指导朗读背诵

  三、课堂练习

  1、体会部分词语运用之恰当。

  ⑴ 小燕子从南方赶(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⑵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⑶ 几根燕子飞倦了,落(停)在电线上。

  ⑷ 小结: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这些运用极为恰当的词语,使得小燕子的可爱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应从中得到一点启示: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重视词语的恰当运用。

  2、背诵全文。

  四、读悟结合,运用语言

  用一两句话抒发对春天和燕子的赞美之情。把它写在课文插图旁。

  五、小结

  本文之所以写得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作者善于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特点写。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学习这种抓事物特点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想一想:

  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燕子 尾巴:剪刀似的分*的

  飞行: 斜着身子 (掠、一转眼、沾、轻而快)

  停歇: 音符、五线谱(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读对联,辨字音,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的不同意思,区别多音字“好”的读音。

  2、让学生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学会用“既、、 又……”造句

  3、读背五个科学名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4、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明白,只有平时爱科学、学科学、才能在关键时刻用科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

  5、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搜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也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对联、名言”的兴趣,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搜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学会用“既、、 又……”造句; 如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有意义的主题,个别生的练笔辅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中国的“汉字”有着特殊的价值,从古至今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仔细研究起来还很有意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汉字的读音和它的词语之间有哪有趣的关系。

  二、出示对联,探究问题

  1、出示:读对联、辨字音

  “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

  2、这是明-徐渭写的对联,谁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四个“好”的读音不同)

  “好”在不同的读音时,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读hǎ时:意思是条件优越,词性:形容词;读hà时:意思是喜欢,词性:动词)

  3、再读对联,感受(个别生读)

  4、你还想到哪些字也有这样的特点?

  多音字:“舍”读shě的意思是:舍去,舍得;读shè时意思是:宿舍,茅舍。一个是动词,另一个是名词。

  5、我们会知道,一个字在表示不同的意思时,会有相应不同的读音。

  三、教学关联词语

  1、生活中我们说话或写作时,会时常用到一些关联词语,你知道哪些关联词语?用它们造一两个句子好吗?

  常见的有“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但 而且 ”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关联词语:“既……又……”

  3、读一读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个别生读句子)

  4、例句中的关联词语“既……又……”可以换成“不但 而且 ”吗?为什么?

  5、交流讨论中知道:“既……又……”这个关联词语前后两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是一种并列关系,无轻重、先后之分。

  6、用“既……又……”这个关联词语试着造几个句子。

  四、教学“科学名言”

  1、出示例句,个别生读,齐读,多种方式读句子。

  2、教学第一个名言:“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还可以把生活的什么比喻成科学的钥匙?

  3、小组合作学习其它名言。

  4、背诵这些科学名言。

  5、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名言?和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一、读对联、辨字音“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

  二、关联词语“既……又……”(并列关系)

  三、科学名言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水”与“火”是不相容的。但是,有一个人却能用冰取火,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课题:用冰取火)

  二、质疑课题,明确重点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为什么用冰可以取火?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2、带着你的问题,认真读课文,看看你会知道什么?

  三、交流探讨,深化理解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这个探险队员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这个办法的?(生命受到威胁,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

  3、这个年轻的队员能想出“用冰取火”这个挽救大家生命的'宝贵办法,关键在于什么?为什么他能想出办法? (平时积累的丰富知识、他坚强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镇定自若等等)并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4、当大家从死神手中逃出后,在高兴,激动之余,会想些什么?

  5、如果这个年轻队员也和其他人一样,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话,结果又会是怎样?

  四、扩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给你什么启发?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怎样解决的?”

  3、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发明,我能行”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用冰取火

  本来是“水火不容”,却能“用冰取火”

  探险队队员 丰富知识 顽强不屈 镇定自若

  第三课时

  一、话题导入

  读了《小树的死因调查报告》一文,我们都深受感动。不仅知道了有关环保和节能的知识,也学会了写调查报告的方法。让我们也组成小组,到社区。学校、村镇进行社会调查,然后也写一篇调查报告。好吗?

  二、活动准备的教学

  (一)确定调查主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主题,例如:居住区环境状况、社会用字情况、校园午餐情况、花园里的花草长的怎样等。

  (二)根据主题,划分小组

  1、板书几个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共同关切的主题选择分组(教师应调节人数合理、组员能力均衡的作用,以利用开展调查活动。)

  2、确定小组组长,组名,人员任务等方面。

  (三)选择调查方法。

  1、复习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方法。如问卷、走访、测量等)。

  2、根据调查的主题让学生选择可行的方法、同时,安排组员的不同任务。

  三、实地调查:

  1、成立调查小组,落实调查任务。小组长根据小组每位同学的特点分配任务,尽量做到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圆满完成任务

  2、约定好时间,制定好方案,强调安全问题等。

  3、要求学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的出结论,提出建议,而且将自己的调查、分析、结论和建议整理一下,准备在小组内汇报。

  四、课堂交流:

  1、小组交流:

  把自己的调查情况讲给小组里的同学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互相讨论,大家评一评谁的调查最全面,谁的分析和结论最准确,谁的建议最合理,最有可行性。

  2、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投影展示调查结果,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评议优点查找不足、积累经验。(引导学生说出调查时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等。)

  3、指南针

  我们收集了这些宝贵的资料,真的很棒,但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我们如何使用搜集到的资料呢?

  (1)、请同学们读读对话框中学习小伙伴说的话,说说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提示学生:一是要对资料进行整理。整理前阅读这些资料,再按一定的顺序归类整理。二是引用资料要注意准确,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4、写调查报告:

  (1)复习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方法、

  (2)写的时候,注意用事实说话,还要注意格式。

  (3)调查报告写成后,可以送交或寄给有关部门,让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合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我的调查报告

  一、确定调查主题。

  二、根据主题划分小组

  三、选择调查方法。

  四、实地调查:

  五、课堂交流:

  六、指南针:写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百花园的知识兴趣深厚,不但能读准对联中的读音,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对于阅读内容能独立完成,理解"用冰取火"的内容,还积极地准备调查报告的内容,小组合作效率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练习写好8个汉字。

  2.学习课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见闻和感受,能复述故事,能仿照课文进行续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奇遇,理解为什么海浪花期盼再当一次镜子。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并作好书面记录。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下列词语,游戏检测认字情况。

  蹦蹦跳跳瞧一瞧丑陋野蛮骄横焦急

  2.强调多音字“横”的两种读音,针对易错的字集体想办法识记。

  3.检查读文。

  ①指名分段读文,要求做到“四不”。

  ②评议读文情况并正音。

  ③同桌两人相互检测读文。

  三、感知全文。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写字。

  涨惯柔闻

  1.学生观察字形,谈发现。

  2.观察田字格中的这几个字,与同桌交流如何写好这几个字。

  3.教师重点指导写:“惯、柔”。

  4.学生练写,评议。

  五、作业:

  1.练习写好本课中其他的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扩句。

  2.练写品字结构的字(“晶”)。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你喜欢这朵海浪花吗?为什么?边读边画记有关句段,还可在旁边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

  ①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句段(带着惊喜之情)。

  ②交流批注。

  ③赛读。

  3.说一说:海浪花变成镜子后,他是怎样照出女孩的`美丽,男孩的健壮和螃蟹的善良的?

  4.引读全文,体会感情。

  5.同桌合作朗读。

  6.讨论:海浪花为什么期盼着有一天还能留在海滩上,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三、续编故事。

  海浪花的愿望实现了吗?这一次他来到海滩又有什么奇遇呢?请你编一个故事。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续编故事,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涨潮习惯亮晶晶粗大

  见闻焦急温柔企盼

  二、总结全文。

  1.同桌两人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说一说: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

  三、仿例续写。

  (见《语文乐园三》的“仿例续写”。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3.自由选词说话。

  (二)我会连

  1.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2.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3.动笔连线。

  (三)读读背背

  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2.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3.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4.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5.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6.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掌握“估计、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词语;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 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读懂说明文;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体会太阳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难点: 1、具体想像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有多热。

  1、 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13个生字,掌握文中的常用词语。

  2、 学习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3、 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4、 朗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三、自学预习

  1、 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2、 细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 练习朗读课文,提出疑问。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卡片)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3、检查朗读情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请同学读课文。 (2)讨论两个问题:

  A、 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和哪课开头相同?你听说过这个传说吗?

  B、 学了这段,了解了太阳的什么特点?是怎么知道的?

  2、 读第2、3自然段,说说太阳还有什么特点?

  一、作业

  1、 朗读第1—3自然段课文。

  2、 组词:

  低( )钢 ( )殖( )估( )灰( )疏( )

  抵( )刚 ( )植( )故( )炭( )蔬(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4—8自然段,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和我们的关系怎样呢?自己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

  2、 全班讨论,自由发言。

  3、 共同讨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激发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利用各种形式练习背诵(个人背、小组背……)

  三、板书

  远:一亿五千万、三千五百、二十几 如果……就是

  太阳的特点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数字、比较、假设

  热:大火球 六千 三千 就是……

  动植物、人类生活

  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气象 没有……就没有……

  防治疾病

  一、作业

  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从课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30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教学要求

  1、 体会生物共栖现象的趣味,培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情趣。

  2、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共栖现象。

  3、 通过读课文,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 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共栖现象和它们共栖的原因。

  2、 展开想像,体会生物之间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情景。

  教学准备:有关动物挂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解题:查一查“共栖“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自己预习

  1、 查字典、词典学习字词。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文中哪几种生物的共栖现象?在书上画出。

  3、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4、 重点检查生字词理解情况。

  五、学习课文内容

  1、 请同学分段读课文。

  2、 讨论下面的问题。

  (1) 课文中讲了几种生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能共栖?

  (2) 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读后你感觉怎样?

  六、补充内容,激发兴趣

  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界的共栖现象还有什么?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互相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犀牛与犀牛鸟

  生物共栖现象 鳄鱼与燕千鸟 相依生存各得其利——有趣

  百舌鸟和金黄鼠

  3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要求

  1、 激发学生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2、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学习上网,交流上网的体会。

  重点难点

  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

  2、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难点: 初步了解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网络、网站、电子邮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网络、便捷、屏幕、迫不及待、应有尽有”等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板书课题)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易错的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词语(出示卡片)

  四、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做个记号。

  2、小组内讨论,交看法。

  3、讲读第1自然段课文。

  (1)请同学读课文。

  (2)共同讨论: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它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

  1、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 用直线把词语搭配起来。

  查阅 世界 绘制 纸张

  建立 信息 节约 环境

  了解 联系 保护 贺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2—5自然段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 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3、 交流上网的体会,激发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出本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通过爸爸的话,使我们了解了什么叫电脑网络,它有什么作用。下面通过写“我”上网的两件事,具体介绍了网络的功能。

  二、学习课文

  1、 请同学读读后一部分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 读第2、3自然段,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 你有过“我”这样经历吗?在网上查过什么信息?

  (2)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3、 读第4自然段,从爸爸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4、 读第5自然段。共同讨论网络的用处还有哪些。让大家尽情地发言,达到互相交流、激发兴趣的目的。

  三、板书

  查阅信息

  信息高速路(电脑网络) 发送邮件 喜爱、赞叹之情

  ……

  四、作业

  1、 带着感情朗全文。

  2、 组词:

  络( ) 捷( )钩( )幕( )辅( )贺( )

  落( ) 睫( )购( )慕( )铺( )架( )

  3、 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起来。

  发电子贺卡能节约纸张。 发电子贺卡能保护地球环境。

  32地球万岁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要为保护地球、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做出努力。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3、带着盛情朗读全诗,体会作者表达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全诗字了哪些内容,知道保护地球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全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地球仪)

  二、自学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诗,看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1、 重点指导、讲解。(出示卡片)

  三、阅读课文

  1、 标出全诗共几节,哪几节写了相同的内容,应该如何朗读。

  2、 小组讨论,在班上发言,练习朗读。

  3、 这美好的一切指什么?展开想像,充分发言。

  4、 带着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

  积累、 运用八

  教学要求

  1、 了解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言,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要更加爱护地球,保护好环境;为能过一个意义的暑假做准备。

  2、 会读、会背有关气象方面谚语,理解短文内容,了解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练习写科幻故事,想像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3、 培养学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能抓住的主要内容;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展开丰富的想像,写出有趣的科幻故事。

  重点难点

  1、 阅读短文,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和地球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 展开想像,写好科幻故事。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背谚语、理解大意。

  2、 阅读短文,理地球所处的位置与生命存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太阳系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谚语

  1、自己读谚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词查词典。

  2、小组内讨论谚语的意思。

  3、利用各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己默读课文,不理解的词查词典,标出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

  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问题

  (1)地球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3)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存在?

  3、 自由发言。

  三、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暑假怎么过”为内容,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头表能力。

  2、启发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尽量把暑假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自己准备

  想想自己暑假面具有什么打算?准备怎么过?要有意义,生活还应丰富多彩。

  二、小组讨论

  全班分几个小组,在组内谈自己的打算。

  三、在班上介绍

  各组选出说得好、活动安排好和同学在全班发言。

  四、大家评议、补充

  发言后,大家评出自己认为说得好、安排得好的同学,还可以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表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习作,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写出科幻故事。

  2、展开想像,作文内容要具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这次习作要求同学编故事,所谓故事,必须是有头有尾的,所讲述的内容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而这次编故事还必须是科幻故事,所以要求学生要大胆想像,从这点上看这次写科幻故事的作文与想像作文有共同之处,而不同之处是这次作文要写好故事情节。

  二、同学们回忆《黑猫警长》、《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故事,体会什么叫有情节?什么叫展开想像?什么叫富有吸引力?

  三、共同讨论选材,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曾幻想过什么?哪些是属于科学幻想?使个人独立选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四、想像大胆。既然是幻想就不是现实,要远远超出现实,还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使故事更吸引人。

  五、学生作文,教师指导。

  六、讲评

语文教案 篇6

  课题:语文七色光六

  教学目标:1、练习使用词典,会用词典查找不理解的赐予。

  2、积累成语及名言警句,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程度的表达形式。

  3、了解一些有卓越成就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4、展示自己的兴趣收集,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准备:词典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1、首先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2、让学生明确要求,横行成算式,竖行成成语。

  (五)—(一)=(四)

  湖心分

  (四)—(一)=(五)

  海意裂

  再让学生说出几个自己积累的带有数字的成语并写出来。

  如: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3、让学生自由读、互相读这三个句子,感受这三个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程度的不同进行排序。

  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形势进行语感训练。

  如: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一、第二项:知识窗

  1、读知识窗的内容,然后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名人名家的生平和卓越成就,树立为理想而勤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学生发言。

  四、: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第二项: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

  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4、练习背诵。

  5、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背得最好。

  6、扩展知识面,背诵其他有关此方面的'名言警句,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不要勤于积累,还要用这些名言警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1、课前收集自己喜爱的内容。

  2、自己找伙伴交流,说说各自的兴趣爱好及自己收集到的喜爱的东西,并交流一下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

  3、班长主持全班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表现自我的喜悦。

  4、可以将自己在收集物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写在本上,课后小伙伴互相交流,或者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贴在自己喜爱的物品上和小伙伴交流。

  三、: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伤心、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而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重点:]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25、玲玲的画》,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生字宝宝都认识了没有?

  出示词语,抽生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玲玲的画》

  板块二、朗读感悟,启发思维

  板块目标:1、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

  2、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

  3、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板块流程:

  1、师:玲玲是个小画家,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看——

  出示图画,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师:玲玲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吗?快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满意地端详”?(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微笑,动作:频频点头)

  2)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3)分组读句子。

  3、师:玲玲终于画好了这幅画,可是正当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学生回答,出示有污渍的图画。

  1)这幅图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样的画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2)画弄脏了,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从而知道玲玲为什么会“哇地哭了起来”。)

  出示句子: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齐读句子。

  4、师:爸爸听到了玲玲的哭声,过来了——(播放父女对话录音)

  1)爸爸让玲玲在画上做点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会在画上画点什么呢?

  2)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画的东西哪些画在这儿是合适的,哪些画在这儿不太合适,说明理由。

  3)玲玲开动脑筋后,在这儿画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齐读

  5、小结:玲玲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开心了——生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生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们——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是课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过自己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3)小结:生活中,只要能开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齐读

  板块三、指导书写,感悟句子

  1、爸爸的话让玲玲记忆深刻,我们也应该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面,让我们来抄抄这两句话。真糟糕,这两句话中有四个拦路虎,我们要先去把它扫扫清。

  2、出示“糟”

  1)这个字比划很多,同学们伸出手来跟电脑一起书空这个字。

  2)同桌两人你写我看,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笔划。

  3、出示“肯、脑、筋”

  1)为什么这三个字放在一块?(都有“月”)

  2)仔细观察这三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肯:“月”作底,竖撇变竖;

  脑:“月”作偏旁,写狭长,先竖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竖短一点再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共同评价。

  4、师:拦路虎被扫清了,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抄一抄了。一个小小的提醒,这里面的两个“像,象”可别抄错位置了。

  学生抄写句子。

  板块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希望记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下课。

语文教案 篇8

  一.导入

  苏州的西园是一个佛教名寺,最出名的要算那五百罗汉了。在众多的罗汉中,有几位是不容易让人忘怀的。如弥勒佛、济公活佛,还有观音菩萨。即使我不加任何描述,大家还是能够想像得出这三尊菩萨是怎样一副容颜。想到弥勒佛那世间无二的大肚,那望之可亲的笑容,很容易联想起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许多人,包括从未游过西园的人,甚至只要一见到“弥勒佛”这三个字,便能发出会心的微笑。其中奥秘何在?至于济公,我们只要闭上眼睛,片刻间,身穿破衣,手摇破扇,踢趿着破鞋的疯和尚就会自由自在地跑到我们面前,冲着大家扮出一张令人啼笑皆非的鬼脸来。这又是因为什么?西园的观音菩萨也算是一绝了,在众佛中她是最高大的一尊,也是最奇特的一尊——她有一千只手,而且每只手掌上都有一只眼睛。但不管她如何奇形怪状,有一点在大家的眼中乃至于心中是不会变的,她的神情气质是永恒的悲悯世人的慈善。怎么会这样呢?

  这一切似乎很奇妙,其实不过是塑像大师以他高超的技艺创造出了人物的独特面貌,而这一富有个性的特征又在一个个传说故事中不断得到强化,于是他们的形象也便随之深入人心,于是他们的特点也便固定下来,于是从一颦一笑中我们也能区分出谁和谁来。其实塑像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同样也能做到。要让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我们笔下,关键在于要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述要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她)又是谁?

  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

  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一猜就中呢?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许多同学认为要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不----不-----”的公式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的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这样看来,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体风貌,光写外貌是不行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现人物。

  仍以猪八戒为例。虽然孙大圣的勇猛和机智夺走了读者许多的视线,但这不妨碍我们喜爱猪八戒。当然,他并不美,与孙悟空的小巧机灵一比,他愈发显得笨拙;他的武艺不错,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绝不敢逞强(高老庄的一场厮杀除外);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说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实忠厚面前,他的懒惰与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但就是这么一个缺点多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间的烟火味,一种属于凡人的个性特征。他的这些特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作者就用多个事例来具体地描绘给我们看。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个猪八戒: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可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好农民吗?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大西瓜,然后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八戒,怎能逃脱“馋”和“懒”的评语!孙猴子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不也是依依不舍?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不也是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这样一个八戒,不也是有情有义?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他在三位菩萨变化而成的美女面前,丑态百出,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好色之徒?--------就是通过众多的事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事例有了,但如果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文章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拿一把放大镜,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人物便会因此而生动立体。还是谈一下我们熟悉的猪八戒。当调皮的孙悟空抖出他私设“小金库”的隐私时,他嘴里嘀嘀咕咕地发着无意义的牢骚,一边很不情愿地从大耳朵中掏出几钱银子来,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的微笑。

  好了,该到小结的时候了。写好一个人物其实不难,关键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物的个性也不难,综上可概括出“三诀”:1。形神并举;2。多管齐下;3。微处动情。

  三.点拔

  父亲的爱

  (美)E·Bombeck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汽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生:老师,这篇文章读上去好像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特色。

  师:的确,它的文字相当朴实,但朴实之中却蕴含了真情。

  生:正像题目所说的,是写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可是文中写了太多的事例,它们之间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联系,是不是显得太散?

  师:作者是写了多个事例,“偷糖”、“受伤”、“生日”、“拍照”、“学车”、“家信”、“电话”、“结婚”等。应该说这都是一系列的生活琐事,作者没有采用一般人对父爱的正面歌颂的写法,而是在琐事中用看似有些抱怨的笔调来写父亲的爱。写的这些事,多是多,但却未必散,仔细读一下,文章自有它的纲目在。

  生:作者一开始就说“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结尾又说“爹完全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是统率全文所有事例的,这和《琐忆》有相通之处的。

  师:很好,看出些门道来了。多管齐下,并不是非要表现人物的不同侧面,也可以是就一项特征进行不断的强化。本文作者想再三强调的是什么呢?是父亲深沉的,不显山露水的爱。文章最后一句很重要,“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生:哦,这句话才是全文的总纲。我明白了。但是有一点我很疑惑,老师说过细微之处最能展现人物的风貌,也最能打动读者的心,可文中似乎没有详细的细节描写呀?

  师:首先要帮你纠正一个观念,细节不一定都要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动情的瞬间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解释,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达到作者的目的就行了。我们可以看一下“电话”这件小事,“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这既是一个事例,也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父亲想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点拨引导法仿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仿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次听力大比拼,看谁反映最快,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学生散读并圈划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议论性语句)。

  2、归纳主旨。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取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在“听”中成长

  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用心倾听

  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学会选择与思考

  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敞开心灵

  主旨归纳:我们要善听、乐听,在听中快乐地成长。

  三、品读语言,品味特色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着重声音描写方面)

  2、交流

  3、归纳语言特色,及其表达作用

  明确:

  特点一:运用修辞

  A、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B、拟人:赋予其人格,使其形象更生动。

  c、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特点二:运用问句: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特点三:运用拟声词: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特点四:运用多种感官角度:从多方面捕捉景物特征,使得被描写物的形象更丰满。

  特点五:运用第二人称: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小结:描写声音的基本方法:抓住声音的本质特征--以声写声巧用各种修辞--以形写声展开联想、想象,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写声

  四、知识拓展——仿写

  1、齐读1、2、3段

  2、展开联想和想象,仿照1-3段,用心品味,写一种生活中你所听到的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

  (1)教师指导:观察(用心感受)+想象(设置情境)+语言(运用修辞,生动形象)=你一定会听见的

  仿写注意要点:格式、手法、描写性

  如有困难可作提示(机动)

  学生仿写内容提示:花开的声音、春笋破土的声音、蝴蝶煽动翅膀的声音、野花在风中跳舞的声音……

  (2)讨论交流

  五、总结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声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让我们伴随着声音一同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吧,把你的耳朵叫醒,你一定会听见的。你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让我们在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

  六、作业布置(1、2任选一题)

  1、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一种,试着把感觉记下来。

  2、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声音,试着把它记录下来。

  3、收集古代诗歌中描述声音的诗句。

  板书:

  写声方法。

《语文教案(精选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教案03-30

语文教案03-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语文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精选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准备】

  教学楼投影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及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投影片01:

  指导学生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景物,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燕子。

  2、提问: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3、导语:

  春天,在乡间,在城市,在山野,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可爱的燕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用优美文字描绘的燕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交流,初步感知(图文结合)

  1、自读课文,同桌或小组研讨不理解的字词。

  2、各小组汇报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默读:想一想,哪些内容能从图上看出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燕子的?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第一段:

  ⑴ 观图体会:

  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⑵ 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段:

  ⑴ 思考:

  作者抓住哪些最能体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来描写春天的光彩夺目?

  ⑵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机?

  ⑶ 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读后评议。

  3、第三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自读课文,体会燕子飞行的特点。

  ⑵ 引导朗读、感悟。

  4、第四自然段:

  ⑴ 观察图画,自读课文,体会燕子停歇的特点。

  ⑵ 理解重点语句,出示自制投影片。

  “蓝蓝的天空……一支正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停着的燕子谱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赞歌?

  三、 小结

  本文作者借赞美燕子,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课堂练习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

  2、试背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听课文配音朗读,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2、复习课文内容: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燕子的?表现了燕子什么特点?

  3、导入:

  为什么说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呢?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品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领悟品读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句子,朗读体会。

  2、集体读议交流。

  品读第二自然段:

  ⑴ 理解品读句子(出示自制的投影片)。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意思?“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景象?

  ⑵ 指导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品读第三自然段:

  ⑴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一转眼、掠过、偶尔(速度快);斜着身子(身轻、灵活、姿态优美);唧唧叫(欢快的心情)。

  ⑵ 这一段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

  ⑶ 感情朗读背诵。

  品读第四段:

  ⑴ 想象画面内容。

  ⑵ “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好不好?为什么?

  ⑶ 指导朗读背诵

  三、课堂练习

  1、体会部分词语运用之恰当。

  ⑴ 小燕子从南方赶(飞)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⑵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⑶ 几根燕子飞倦了,落(停)在电线上。

  ⑷ 小结: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这些运用极为恰当的词语,使得小燕子的可爱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应从中得到一点启示: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重视词语的恰当运用。

  2、背诵全文。

  四、读悟结合,运用语言

  用一两句话抒发对春天和燕子的赞美之情。把它写在课文插图旁。

  五、小结

  本文之所以写得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作者善于观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特点写。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学习这种抓事物特点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想一想:

  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羽毛:乌黑光亮

  翅膀: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燕子 尾巴:剪刀似的分*的

  飞行: 斜着身子 (掠、一转眼、沾、轻而快)

  停歇: 音符、五线谱(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读对联,辨字音,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的不同意思,区别多音字“好”的读音。

  2、让学生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学会用“既、、 又……”造句

  3、读背五个科学名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4、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明白,只有平时爱科学、学科学、才能在关键时刻用科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

  5、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搜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也写一篇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对联、名言”的兴趣,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搜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学会用“既、、 又……”造句; 如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有意义的主题,个别生的练笔辅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中国的“汉字”有着特殊的价值,从古至今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仔细研究起来还很有意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汉字的读音和它的词语之间有哪有趣的关系。

  二、出示对联,探究问题

  1、出示:读对联、辨字音

  “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

  2、这是明-徐渭写的对联,谁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四个“好”的读音不同)

  “好”在不同的读音时,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读hǎ时:意思是条件优越,词性:形容词;读hà时:意思是喜欢,词性:动词)

  3、再读对联,感受(个别生读)

  4、你还想到哪些字也有这样的特点?

  多音字:“舍”读shě的意思是:舍去,舍得;读shè时意思是:宿舍,茅舍。一个是动词,另一个是名词。

  5、我们会知道,一个字在表示不同的意思时,会有相应不同的读音。

  三、教学关联词语

  1、生活中我们说话或写作时,会时常用到一些关联词语,你知道哪些关联词语?用它们造一两个句子好吗?

  常见的有“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但 而且 ”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关联词语:“既……又……”

  3、读一读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个别生读句子)

  4、例句中的关联词语“既……又……”可以换成“不但 而且 ”吗?为什么?

  5、交流讨论中知道:“既……又……”这个关联词语前后两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是一种并列关系,无轻重、先后之分。

  6、用“既……又……”这个关联词语试着造几个句子。

  四、教学“科学名言”

  1、出示例句,个别生读,齐读,多种方式读句子。

  2、教学第一个名言:“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还可以把生活的什么比喻成科学的钥匙?

  3、小组合作学习其它名言。

  4、背诵这些科学名言。

  5、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名言?和大家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一、读对联、辨字音“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

  二、关联词语“既……又……”(并列关系)

  三、科学名言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水”与“火”是不相容的。但是,有一个人却能用冰取火,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课题:用冰取火)

  二、质疑课题,明确重点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为什么用冰可以取火?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2、带着你的问题,认真读课文,看看你会知道什么?

  三、交流探讨,深化理解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这个探险队员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这个办法的?(生命受到威胁,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

  3、这个年轻的队员能想出“用冰取火”这个挽救大家生命的'宝贵办法,关键在于什么?为什么他能想出办法? (平时积累的丰富知识、他坚强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镇定自若等等)并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4、当大家从死神手中逃出后,在高兴,激动之余,会想些什么?

  5、如果这个年轻队员也和其他人一样,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话,结果又会是怎样?

  四、扩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给你什么启发?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怎样解决的?”

  3、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发明,我能行”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用冰取火

  本来是“水火不容”,却能“用冰取火”

  探险队队员 丰富知识 顽强不屈 镇定自若

  第三课时

  一、话题导入

  读了《小树的死因调查报告》一文,我们都深受感动。不仅知道了有关环保和节能的知识,也学会了写调查报告的方法。让我们也组成小组,到社区。学校、村镇进行社会调查,然后也写一篇调查报告。好吗?

  二、活动准备的教学

  (一)确定调查主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调查主题,例如:居住区环境状况、社会用字情况、校园午餐情况、花园里的花草长的怎样等。

  (二)根据主题,划分小组

  1、板书几个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共同关切的主题选择分组(教师应调节人数合理、组员能力均衡的作用,以利用开展调查活动。)

  2、确定小组组长,组名,人员任务等方面。

  (三)选择调查方法。

  1、复习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方法。如问卷、走访、测量等)。

  2、根据调查的主题让学生选择可行的方法、同时,安排组员的不同任务。

  三、实地调查:

  1、成立调查小组,落实调查任务。小组长根据小组每位同学的特点分配任务,尽量做到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圆满完成任务

  2、约定好时间,制定好方案,强调安全问题等。

  3、要求学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的出结论,提出建议,而且将自己的调查、分析、结论和建议整理一下,准备在小组内汇报。

  四、课堂交流:

  1、小组交流:

  把自己的调查情况讲给小组里的同学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互相讨论,大家评一评谁的调查最全面,谁的分析和结论最准确,谁的建议最合理,最有可行性。

  2、全班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投影展示调查结果,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评议优点查找不足、积累经验。(引导学生说出调查时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等。)

  3、指南针

  我们收集了这些宝贵的资料,真的很棒,但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我们如何使用搜集到的资料呢?

  (1)、请同学们读读对话框中学习小伙伴说的话,说说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提示学生:一是要对资料进行整理。整理前阅读这些资料,再按一定的顺序归类整理。二是引用资料要注意准确,包括时间、地点、人物、

  4、写调查报告:

  (1)复习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方法、

  (2)写的时候,注意用事实说话,还要注意格式。

  (3)调查报告写成后,可以送交或寄给有关部门,让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合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我的调查报告

  一、确定调查主题。

  二、根据主题划分小组

  三、选择调查方法。

  四、实地调查:

  五、课堂交流:

  六、指南针:写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百花园的知识兴趣深厚,不但能读准对联中的读音,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对于阅读内容能独立完成,理解"用冰取火"的内容,还积极地准备调查报告的内容,小组合作效率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练习写好8个汉字。

  2.学习课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见闻和感受,能复述故事,能仿照课文进行续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了解海浪花变成镜子后的奇遇,理解为什么海浪花期盼再当一次镜子。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并作好书面记录。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下列词语,游戏检测认字情况。

  蹦蹦跳跳瞧一瞧丑陋野蛮骄横焦急

  2.强调多音字“横”的两种读音,针对易错的字集体想办法识记。

  3.检查读文。

  ①指名分段读文,要求做到“四不”。

  ②评议读文情况并正音。

  ③同桌两人相互检测读文。

  三、感知全文。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写字。

  涨惯柔闻

  1.学生观察字形,谈发现。

  2.观察田字格中的这几个字,与同桌交流如何写好这几个字。

  3.教师重点指导写:“惯、柔”。

  4.学生练写,评议。

  五、作业:

  1.练习写好本课中其他的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扩句。

  2.练写品字结构的字(“晶”)。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你喜欢这朵海浪花吗?为什么?边读边画记有关句段,还可在旁边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

  ①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句段(带着惊喜之情)。

  ②交流批注。

  ③赛读。

  3.说一说:海浪花变成镜子后,他是怎样照出女孩的`美丽,男孩的健壮和螃蟹的善良的?

  4.引读全文,体会感情。

  5.同桌合作朗读。

  6.讨论:海浪花为什么期盼着有一天还能留在海滩上,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三、续编故事。

  海浪花的愿望实现了吗?这一次他来到海滩又有什么奇遇呢?请你编一个故事。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续编故事,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涨潮习惯亮晶晶粗大

  见闻焦急温柔企盼

  二、总结全文。

  1.同桌两人朗读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说一说: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

  三、仿例续写。

  (见《语文乐园三》的“仿例续写”。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3.自由选词说话。

  (二)我会连

  1.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2.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3.动笔连线。

  (三)读读背背

  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2.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3.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4.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5.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6.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掌握“估计、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词语;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 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读懂说明文;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体会太阳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难点: 1、具体想像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它有多大,有多热。

  1、 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13个生字,掌握文中的常用词语。

  2、 学习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3、 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4、 朗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三、自学预习

  1、 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2、 细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 练习朗读课文,提出疑问。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卡片)

  1、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3、检查朗读情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1) 请同学读课文。 (2)讨论两个问题:

  A、 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和哪课开头相同?你听说过这个传说吗?

  B、 学了这段,了解了太阳的什么特点?是怎么知道的?

  2、 读第2、3自然段,说说太阳还有什么特点?

  一、作业

  1、 朗读第1—3自然段课文。

  2、 组词:

  低( )钢 ( )殖( )估( )灰( )疏( )

  抵( )刚 ( )植( )故( )炭( )蔬(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4—8自然段,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和我们的关系怎样呢?自己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

  2、 全班讨论,自由发言。

  3、 共同讨论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激发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利用各种形式练习背诵(个人背、小组背……)

  三、板书

  远:一亿五千万、三千五百、二十几 如果……就是

  太阳的特点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数字、比较、假设

  热:大火球 六千 三千 就是……

  动植物、人类生活

  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气象 没有……就没有……

  防治疾病

  一、作业

  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从课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30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教学要求

  1、 体会生物共栖现象的趣味,培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情趣。

  2、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共栖现象。

  3、 通过读课文,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 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共栖现象和它们共栖的原因。

  2、 展开想像,体会生物之间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情景。

  教学准备:有关动物挂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解题:查一查“共栖“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自己预习

  1、 查字典、词典学习字词。

  2、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文中哪几种生物的共栖现象?在书上画出。

  3、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4、 重点检查生字词理解情况。

  五、学习课文内容

  1、 请同学分段读课文。

  2、 讨论下面的问题。

  (1) 课文中讲了几种生物的共栖现象?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能共栖?

  (2) 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读后你感觉怎样?

  六、补充内容,激发兴趣

  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界的共栖现象还有什么?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互相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板书设计

  犀牛与犀牛鸟

  生物共栖现象 鳄鱼与燕千鸟 相依生存各得其利——有趣

  百舌鸟和金黄鼠

  3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要求

  1、 激发学生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2、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学习上网,交流上网的体会。

  重点难点

  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

  2、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难点: 初步了解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网络、网站、电子邮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网络、便捷、屏幕、迫不及待、应有尽有”等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板书课题)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易错的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词语(出示卡片)

  四、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做个记号。

  2、小组内讨论,交看法。

  3、讲读第1自然段课文。

  (1)请同学读课文。

  (2)共同讨论: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它有什么作用?

  五、作业

  1、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 用直线把词语搭配起来。

  查阅 世界 绘制 纸张

  建立 信息 节约 环境

  了解 联系 保护 贺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2—5自然段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2、 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

  3、 交流上网的体会,激发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出本课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通过爸爸的话,使我们了解了什么叫电脑网络,它有什么作用。下面通过写“我”上网的两件事,具体介绍了网络的功能。

  二、学习课文

  1、 请同学读读后一部分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 读第2、3自然段,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 你有过“我”这样经历吗?在网上查过什么信息?

  (2) 从哪些词句看出“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3、 读第4自然段,从爸爸妈妈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4、 读第5自然段。共同讨论网络的用处还有哪些。让大家尽情地发言,达到互相交流、激发兴趣的目的。

  三、板书

  查阅信息

  信息高速路(电脑网络) 发送邮件 喜爱、赞叹之情

  ……

  四、作业

  1、 带着感情朗全文。

  2、 组词:

  络( ) 捷( )钩( )幕( )辅( )贺( )

  落( ) 睫( )购( )慕( )铺( )架( )

  3、 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起来。

  发电子贺卡能节约纸张。 发电子贺卡能保护地球环境。

  32地球万岁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要为保护地球、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做出努力。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3、带着盛情朗读全诗,体会作者表达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全诗字了哪些内容,知道保护地球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全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地球仪)

  二、自学生字、新词

  1、自己读诗,看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1、 重点指导、讲解。(出示卡片)

  三、阅读课文

  1、 标出全诗共几节,哪几节写了相同的内容,应该如何朗读。

  2、 小组讨论,在班上发言,练习朗读。

  3、 这美好的一切指什么?展开想像,充分发言。

  4、 带着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

  积累、 运用八

  教学要求

  1、 了解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言,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要更加爱护地球,保护好环境;为能过一个意义的暑假做准备。

  2、 会读、会背有关气象方面谚语,理解短文内容,了解地球所处的位置妙不可言;练习写科幻故事,想像要丰富,内容要具体。

  3、 培养学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能抓住的主要内容;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展开丰富的想像,写出有趣的科幻故事。

  重点难点

  1、 阅读短文,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和地球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 展开想像,写好科幻故事。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背谚语、理解大意。

  2、 阅读短文,理地球所处的位置与生命存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太阳系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自己读谚语

  1、自己读谚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词查词典。

  2、小组内讨论谚语的意思。

  3、利用各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己默读课文,不理解的词查词典,标出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

  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问题

  (1)地球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3)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存在?

  3、 自由发言。

  三、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暑假怎么过”为内容,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头表能力。

  2、启发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尽量把暑假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自己准备

  想想自己暑假面具有什么打算?准备怎么过?要有意义,生活还应丰富多彩。

  二、小组讨论

  全班分几个小组,在组内谈自己的打算。

  三、在班上介绍

  各组选出说得好、活动安排好和同学在全班发言。

  四、大家评议、补充

  发言后,大家评出自己认为说得好、安排得好的同学,还可以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表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习作,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写出科幻故事。

  2、展开想像,作文内容要具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这次习作要求同学编故事,所谓故事,必须是有头有尾的,所讲述的内容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而这次编故事还必须是科幻故事,所以要求学生要大胆想像,从这点上看这次写科幻故事的作文与想像作文有共同之处,而不同之处是这次作文要写好故事情节。

  二、同学们回忆《黑猫警长》、《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些故事,体会什么叫有情节?什么叫展开想像?什么叫富有吸引力?

  三、共同讨论选材,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曾幻想过什么?哪些是属于科学幻想?使个人独立选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四、想像大胆。既然是幻想就不是现实,要远远超出现实,还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使故事更吸引人。

  五、学生作文,教师指导。

  六、讲评

语文教案 篇6

  课题:语文七色光六

  教学目标:1、练习使用词典,会用词典查找不理解的赐予。

  2、积累成语及名言警句,了解同一意思不同程度的表达形式。

  3、了解一些有卓越成就的名人的生平事迹。

  4、展示自己的兴趣收集,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准备:词典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1、首先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2、让学生明确要求,横行成算式,竖行成成语。

  (五)—(一)=(四)

  湖心分

  (四)—(一)=(五)

  海意裂

  再让学生说出几个自己积累的带有数字的成语并写出来。

  如: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3、让学生自由读、互相读这三个句子,感受这三个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程度的不同进行排序。

  引导学生模仿这一形势进行语感训练。

  如: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一、第二项:知识窗

  1、读知识窗的内容,然后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名人名家的生平和卓越成就,树立为理想而勤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学生发言。

  四、: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第二项: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

  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4、练习背诵。

  5、进行背诵比赛,看谁背得最好。

  6、扩展知识面,背诵其他有关此方面的'名言警句,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不要勤于积累,还要用这些名言警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1、课前收集自己喜爱的内容。

  2、自己找伙伴交流,说说各自的兴趣爱好及自己收集到的喜爱的东西,并交流一下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

  3、班长主持全班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表现自我的喜悦。

  4、可以将自己在收集物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乐趣写在本上,课后小伙伴互相交流,或者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贴在自己喜爱的物品上和小伙伴交流。

  三、: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这首歌比较好听!

  这首歌好听极了!

  这首歌非常好听!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伤心、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而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重点:]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25、玲玲的画》,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生字宝宝都认识了没有?

  出示词语,抽生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玲玲的画》

  板块二、朗读感悟,启发思维

  板块目标:1、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

  2、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

  3、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板块流程:

  1、师:玲玲是个小画家,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看——

  出示图画,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师:玲玲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吗?快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满意地端详”?(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微笑,动作:频频点头)

  2)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3)分组读句子。

  3、师:玲玲终于画好了这幅画,可是正当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学生回答,出示有污渍的图画。

  1)这幅图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样的画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2)画弄脏了,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从而知道玲玲为什么会“哇地哭了起来”。)

  出示句子: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齐读句子。

  4、师:爸爸听到了玲玲的哭声,过来了——(播放父女对话录音)

  1)爸爸让玲玲在画上做点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会在画上画点什么呢?

  2)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画的东西哪些画在这儿是合适的,哪些画在这儿不太合适,说明理由。

  3)玲玲开动脑筋后,在这儿画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齐读

  5、小结:玲玲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开心了——生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生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们——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是课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过自己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3)小结:生活中,只要能开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齐读

  板块三、指导书写,感悟句子

  1、爸爸的话让玲玲记忆深刻,我们也应该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面,让我们来抄抄这两句话。真糟糕,这两句话中有四个拦路虎,我们要先去把它扫扫清。

  2、出示“糟”

  1)这个字比划很多,同学们伸出手来跟电脑一起书空这个字。

  2)同桌两人你写我看,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笔划。

  3、出示“肯、脑、筋”

  1)为什么这三个字放在一块?(都有“月”)

  2)仔细观察这三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肯:“月”作底,竖撇变竖;

  脑:“月”作偏旁,写狭长,先竖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竖短一点再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共同评价。

  4、师:拦路虎被扫清了,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抄一抄了。一个小小的提醒,这里面的两个“像,象”可别抄错位置了。

  学生抄写句子。

  板块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希望记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下课。

语文教案 篇8

  一.导入

  苏州的西园是一个佛教名寺,最出名的要算那五百罗汉了。在众多的罗汉中,有几位是不容易让人忘怀的。如弥勒佛、济公活佛,还有观音菩萨。即使我不加任何描述,大家还是能够想像得出这三尊菩萨是怎样一副容颜。想到弥勒佛那世间无二的大肚,那望之可亲的笑容,很容易联想起一副对子: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许多人,包括从未游过西园的人,甚至只要一见到“弥勒佛”这三个字,便能发出会心的微笑。其中奥秘何在?至于济公,我们只要闭上眼睛,片刻间,身穿破衣,手摇破扇,踢趿着破鞋的疯和尚就会自由自在地跑到我们面前,冲着大家扮出一张令人啼笑皆非的鬼脸来。这又是因为什么?西园的观音菩萨也算是一绝了,在众佛中她是最高大的一尊,也是最奇特的一尊——她有一千只手,而且每只手掌上都有一只眼睛。但不管她如何奇形怪状,有一点在大家的眼中乃至于心中是不会变的,她的神情气质是永恒的悲悯世人的慈善。怎么会这样呢?

  这一切似乎很奇妙,其实不过是塑像大师以他高超的技艺创造出了人物的独特面貌,而这一富有个性的特征又在一个个传说故事中不断得到强化,于是他们的形象也便随之深入人心,于是他们的特点也便固定下来,于是从一颦一笑中我们也能区分出谁和谁来。其实塑像大师能做到的,我们用笔同样也能做到。要让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我们笔下,关键在于要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述要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道他(她)又是谁?

  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

  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一猜就中呢?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许多同学认为要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不----不-----”的公式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的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这样看来,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体风貌,光写外貌是不行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现人物。

  仍以猪八戒为例。虽然孙大圣的勇猛和机智夺走了读者许多的视线,但这不妨碍我们喜爱猪八戒。当然,他并不美,与孙悟空的小巧机灵一比,他愈发显得笨拙;他的武艺不错,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绝不敢逞强(高老庄的一场厮杀除外);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说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实忠厚面前,他的懒惰与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但就是这么一个缺点多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间的烟火味,一种属于凡人的个性特征。他的这些特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作者就用多个事例来具体地描绘给我们看。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个猪八戒: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可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好农民吗?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大西瓜,然后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八戒,怎能逃脱“馋”和“懒”的评语!孙猴子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不也是依依不舍?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不也是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这样一个八戒,不也是有情有义?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他在三位菩萨变化而成的美女面前,丑态百出,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好色之徒?--------就是通过众多的事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事例有了,但如果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文章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拿一把放大镜,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人物便会因此而生动立体。还是谈一下我们熟悉的猪八戒。当调皮的孙悟空抖出他私设“小金库”的隐私时,他嘴里嘀嘀咕咕地发着无意义的牢骚,一边很不情愿地从大耳朵中掏出几钱银子来,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的微笑。

  好了,该到小结的时候了。写好一个人物其实不难,关键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人物的个性也不难,综上可概括出“三诀”:1。形神并举;2。多管齐下;3。微处动情。

  三.点拔

  父亲的爱

  (美)E·Bombeck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汽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生:老师,这篇文章读上去好像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特色。

  师:的确,它的文字相当朴实,但朴实之中却蕴含了真情。

  生:正像题目所说的,是写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可是文中写了太多的事例,它们之间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联系,是不是显得太散?

  师:作者是写了多个事例,“偷糖”、“受伤”、“生日”、“拍照”、“学车”、“家信”、“电话”、“结婚”等。应该说这都是一系列的生活琐事,作者没有采用一般人对父爱的正面歌颂的写法,而是在琐事中用看似有些抱怨的笔调来写父亲的爱。写的这些事,多是多,但却未必散,仔细读一下,文章自有它的纲目在。

  生:作者一开始就说“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结尾又说“爹完全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是统率全文所有事例的,这和《琐忆》有相通之处的。

  师:很好,看出些门道来了。多管齐下,并不是非要表现人物的不同侧面,也可以是就一项特征进行不断的强化。本文作者想再三强调的是什么呢?是父亲深沉的,不显山露水的爱。文章最后一句很重要,“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生:哦,这句话才是全文的总纲。我明白了。但是有一点我很疑惑,老师说过细微之处最能展现人物的风貌,也最能打动读者的心,可文中似乎没有详细的细节描写呀?

  师:首先要帮你纠正一个观念,细节不一定都要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动情的瞬间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解释,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达到作者的目的就行了。我们可以看一下“电话”这件小事,“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这既是一个事例,也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父亲想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点拨引导法仿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仿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次听力大比拼,看谁反映最快,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学生散读并圈划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议论性语句)。

  2、归纳主旨。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取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在“听”中成长

  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用心倾听

  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学会选择与思考

  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敞开心灵

  主旨归纳:我们要善听、乐听,在听中快乐地成长。

  三、品读语言,品味特色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着重声音描写方面)

  2、交流

  3、归纳语言特色,及其表达作用

  明确:

  特点一:运用修辞

  A、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B、拟人:赋予其人格,使其形象更生动。

  c、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特点二:运用问句: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特点三:运用拟声词: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特点四:运用多种感官角度:从多方面捕捉景物特征,使得被描写物的形象更丰满。

  特点五:运用第二人称: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小结:描写声音的基本方法:抓住声音的本质特征--以声写声巧用各种修辞--以形写声展开联想、想象,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写声

  四、知识拓展——仿写

  1、齐读1、2、3段

  2、展开联想和想象,仿照1-3段,用心品味,写一种生活中你所听到的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

  (1)教师指导:观察(用心感受)+想象(设置情境)+语言(运用修辞,生动形象)=你一定会听见的

  仿写注意要点:格式、手法、描写性

  如有困难可作提示(机动)

  学生仿写内容提示:花开的声音、春笋破土的声音、蝴蝶煽动翅膀的声音、野花在风中跳舞的声音……

  (2)讨论交流

  五、总结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声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让我们伴随着声音一同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吧,把你的耳朵叫醒,你一定会听见的。你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让我们在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

  六、作业布置(1、2任选一题)

  1、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一种,试着把感觉记下来。

  2、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声音,试着把它记录下来。

  3、收集古代诗歌中描述声音的诗句。

  板书:

  写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