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时间:2024-10-21 16:06:2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江沿江地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作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自己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域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俩界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域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发展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难点: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对比、分析、综合等方面的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方法

  导学法、讲练结合

  四、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

  五、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至今我们仍记忆犹新。当时全国军民团结一致,终于战胜了这场特大洪灾。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长江流域,一起去领略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讲授新课

  板书: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或(图8-17)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回答问题: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是什么样的?

  2、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

  3、 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评价点拨:长江沿江地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沿江的相对位置,以及依托长江对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 “中国地形图”、上海、武汉、重庆三城市的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表,思考下列问题:

  1 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侯有什么特点?

  2、长江上、中、下游的地形差异对其各段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3、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

  评价点拨:这些有用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经济的发展和特色形成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拓展练习:

  1、课本75页活动

  1、2 在读图思考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回答,经教师评定后在书上记录答案。

  2、完成地理填充地图册。

  课堂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势必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长江沿地带的经济情况。

  (二) 第二课时 导入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新课教学

  要求学生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画出长江干流略图;标注重庆、武汉、上海的位置;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长江沿江地带。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以长江为横轴连结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图形;

  2、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的作用;沿江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

  3、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评价点拨:教师强调应该掌握长江沿江地带“H” 形的经济格局略图和纽带作用的意义(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学生小组合作在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上绘出长江主要的南北支流和主要干线。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基础。

  2、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是哪一个。

  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

  4、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教师总结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基础、动力、方向、意义进行小结。

  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相应补充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相关材料,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有利条件。

  2、莱茵河流域经济带与长江沿江经济带在形成条件、纽带作用、辐射作用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3、世界著名产业带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课堂练习:

  1、p78页活动1——2题

  2、地理填充地图册

  (三) 第三课时

  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 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干支流有何内在的联系。

  2、 在图中找出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

  3、 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 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密度差异。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整个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教师补充资料强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与其辐射作用的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

  1、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2、找出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根据课下阅读的资料,小组竞赛,以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汽车工业走廊的主要产品与生产基地。

  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比较分析四大工业基地部门构成与其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种类构成的内在联系。

  板书: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学生学习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等内容,考虑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1、课前进行小组分组活动,选出小组长。

  2、确立三个探究性问题,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形成原因、经济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干流地带水污染形成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

  3、在组长的组织下搜集资料,讨论分析,得出借论。

  4、课上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可提出质疑,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5、 课下小组修改所得结论,上交小论文。 小结:上一节“黄土高原”是典型的跨省自然地理区域,而本节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第二框的内容要重点掌握。

【长江沿江地带教案】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教案03-11

《长江之歌》教案03-07

动感地带志愿者口号10-18

描写长江的句子06-04

长江的教学反思03-03

保护长江的倡议书12-09

关于长江的导游词11-17

保护长江倡议书10-01

保护长江倡议书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