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10-21 18:43:03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大全(1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P107例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不种’和‘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不种’和‘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应用规律解决稍难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

  1、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是怎样想的`。

  一、课前准备。

  1、小游戏。拿出纸条,分别把它们等分成2段、3段、4段,要剪()次、()次、()次,比较剪的次数和纸条的段数有什么关系。

  2、刘翔110米跨栏的图片,学生动手设计:在110米的跑道上,每10米放一个跨栏,一共可以放多少个跨栏?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同学们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间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间隔数是()树的棵数是()

  我会用线段图表示:

  2、同学们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间隔2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间隔数是()树的棵数是()

  我会用线段图表示:

  三、应用规律。

  1、阅读课本107页的例2,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

  小路的两端是什么?这种情况下还需不需要栽树呢?棵树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两旁都不栽要先算什么?

  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3、讨论比较例1和例2的不同。

  例1是两端都(),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例2是两端都(),所以棵数比间隔数()

  4、发现规律。

  (1)说今天的发现。

  如果要在两个物体之间种树,那么

  棵数=间隔数-1(单边)

  (2)说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情况一:棵数=间隔数+1(单边)

  情况二:棵数=间隔数-1(单边)

  5、小组讨论

  (1)已知棵数和全长胡情况下,怎样求株距?

  (2)已知棵数和株距的情况下,怎样求全长?

  四、学以致用。

  1、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2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2、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1)指名一名学生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提问: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种架设电线杆的问题应该怎么计算?

  (3)学生讨论后交流。

  (4)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

  3、第8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

  4、第6题,读题说说这道题什么样的植树问题?你能解答吗?

  五、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经历了探究,在探究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在应用中你懂得了什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总长÷()=()

  两端栽:棵数=()+1

  一端栽:棵数=()

  两端不栽:棵数=()—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

  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成绩: 124 108 136 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成绩/m:36.8 34.7 25.8

  姓名: 马刚 王朋 张炎 赵丽

  成绩/m:24.7 24.6 24.1 23.2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 、按大小顺序排列 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 李志强 王文贤 刘卫华

  成绩/m: 3.06 2.74 2.89

  姓名: 陈文 赵军 张鹏 于国庆

  成绩/m:2.90 3.52 2.83 2.78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中位数

  例4 例5

  中位数 24.7 2.89 (2.89+2.90)/2=2.895

  按大小顺序排列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 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 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11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70~72练习十五第3~5、10~12、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方程的过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练习讲解。讨论交流,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么多关于解方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

  1.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x =36+17 23÷a>43

  x +84 3x +4y=8 48÷a=9

  2.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42—98(x =57,x =135)(2)5.2—x =0.7(x =4.5,x =8.8)

  (3)4x—7=21(x =7,x =8)(4)5(x —l)=25(x =4,x =6)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1)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2)教师提问:你们能从题目中得到什么信息?

  (3)学生总结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然后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答案与小组中其他的成员核对,改正错误的答案。

  2.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1题。

  (1)出示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1题。

  (2)教师分析:由题可知,第一个图是一个长方形,已知宽和周长,求长是多少。这个题就要借助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指名学生列式并求解:2(5+x)=36,解得x =13。

  (4)从第二个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二个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是儿童的人数是成人人数的3倍,而儿童和成人的总人数是80人。

  (5)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拓展

  1.巧设相邻的自然数

  出示题目上:三人相邻的自然数的和是57,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思路导引:

  ⑴任意写出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观察特点。

  ⑵设其中一个为x,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其他两个自然数。

  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规范解答。

  解:设中间的自然数是x 。

  (x—1)+x(x+1)=57

  3x =57

  3x÷3=57÷3

  x=19

  前一个自然数是:x—1=19-1=18

  后一个自然数是:x+1=19+1=20

  教师小结:对于“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求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问题,一般设中间的自然数为x,刚其余两个自然数分别为x+1他x—1。

  2.列方程解答。

  ⑴一个数减去43,差是28,求这个数。

  ⑵一个数与5的积是125,求这个数。

  ⑶x的3.3倍加上1.2与4的积,和是11.4,求x。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4、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10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4*题。

  (1)小组内合作讨论完成,组员之间相互说说解题的方法。

  (2)教师指名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强调:可以把“x=5”代入题中,把“□”看成未知数再求解。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大家对解方程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练习课

  第11题:2(5+x)=36 x+3x =80

  拓展题:解:设中间的自然数是x。

  (x—1)+x+(x+1)=57

  3x =57

  3x ÷3 =57÷3

  x =19

  前一个自然数是:x—1=19-1=18

  后一个自然数是:x+1=19+1=20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

  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3.50.20__.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35×3×310.5元1/1010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扩大100倍72×5×53.60缩小到它的1/100360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

  7×425×70.7×4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5()0.74()×3×3×2×2()135()148

  2、判断

  13.5×22.703、

  P2做一做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P7练习一第1、2、3题。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教学法在学生预习后显得十分顺利,但在预习与作业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该怎样计算,由于教材中并无此类例题,要适当补充指导;

  2、小数乘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学生中常见错误有如下几种:

  3、32.3×12×124.6462.32327.66.9

  4、计算中积的小数点末尾有0时,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5、计算结果中小数点末尾的0没去掉,化简。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思考、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

  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可能用n+ 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代数式)

  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这些式子中的字母n、a……都表示什么?

  (都表示小红的年龄。)(板书:小红的年龄)

  追问:是不是只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还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吗?

  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任意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

  质疑:这些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能表示200吗?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1开始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200岁。

  引导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数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字母表示的数是有一定取值范围的,比如表示年龄时。

  5.质疑: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表示什么呢?

  (表示爸爸的年龄,也表示小红比爸爸小30岁。)

  归纳: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多媒体出示)

  6.提问:如果用a表示小红的年龄,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学生自主计算,汇报:a+30=11+30=41(岁)

  当a=12时呢?学生汇报:a+30=12+30=42(岁)

  (二)教学教材第53页例2。

  1.引导: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月球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出示教材第53页例2):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在地球上我只能举起l5kg。

  你们知道为什么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吗?

  拓展:是月亮的`质量小的原因,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2.探索:在地球上能举起l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在地球上能举起2千克的物体、3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呢?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表格。

  通过刚才的列式,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入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把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用字母表示(以用x表示为例):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就是x×6千克。

  3.简写乘号。

  直接教学:x×6,我们可以写成6x,中间的乘号省略不用写。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引导学生小结: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过大。

  4.(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6x=6×15=90(千克)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纸条的面积公式:长×宽。

  引导:此题的宽是3cm,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方形纸条的面积?

  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列式汇报:3x。教师提示乘号简写的注意事项。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题。

  先让学生回忆厘米、千克用什么字母表示(厘米:cm;千克:kg),再自主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一个结果以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字母的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

  2.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五、作业: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8题。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表示数

  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乘法简写:省略乘号,数字在字母前面。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

  2、重叠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计算面积法;

  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4、综合计算法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调整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

  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一、创设情创设“打电话”的情境,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

  1、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

  2、组织学生探索如何计算4.83÷0.7和45÷7.2的究,创建数得数时,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学模型

  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三、巩固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与应用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1,2,3——补充练习:

  1、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笔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三、巩固与应用

  呈现中国银行20xx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2、练一练:p71/1,2,3,4

  第1题:这是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12.5÷1.07,四、总结。超过了11元港币;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纪末2元,因此11元港币不够。

  第2题: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还需要去乘100.第3题:这是欧元换人民币,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除法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主问题和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

  2、针对5号电池。

  引: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5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2.5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

  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节5号电池2.5元”)

  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

  3、小组交流算法.

  4、根据元角分知识引导算法。

  针对除得余数为1后引:个位商2后,余数1不够商了怎么办?得数中的“5”是怎样来的?如果余数不是1而是10该多好呀!商2后还剩下几元,1元也就是多少角?

  5、再次思考后全班内交流算法。(巡视中把各种竖式让学生板演黑板上)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数点?

  6、同桌互说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题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

  出示情景图二

  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

  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

  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

  4、重点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

  5、小组内讨论交流。

  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

  三、巩固。

  1、数学诊室(改错题若干)。

  2、把没做完的.题补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选择题。(练习中的题若干)

  四、: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第8单元 总复习

  第2课时 位置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114第4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 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组织练习,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图: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⑵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⑶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m,再往北700m处。

  ⑴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m,再往北400m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900m,再往北200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7,6)→(9,4)→(11,1)→(11,8)→(6,4)。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

  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题目。 (答案:数对略)

  (1)中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示?

  (2)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位置。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变化。

  2.教材第114页第4题。教师:我们都下过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规则。请观察题中的情境图,你能用数对来准确地表示出图上的棋子的具体位置吗?

  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五、作业: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板书设计】

  位置复习课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一、教学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题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近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相遇问题和简单三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整数、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认识中括号。

  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通分和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小公倍数,异分母分数加减和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和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利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解决关于土地面积和种植方面的问题,借助计算器研究人均面积问题。

  第八单元—多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综合应用(5个活动内容)

  繁荣的菜市场————结合“小数乘法”单元设计。用菜市场购物的几组镜头,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学生数学应用的经验,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结合“小数除法”单元设计。通过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这一活动素材,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旅游费用————结合“混合运算”单元设计。选择“十一”长假人们外出旅游的问题情境,进行“旅游费用”的估算。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

  估算玉米收入————结合“土地面积”单元设计。选择秋天农民估算玉米收入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素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公交车上的数学————结合“分数的再认识”单元设计。通过公交车发车时间、买票收入等问题,给学生提供从周围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时间、数的运算、最小公倍数等知识解决问题的素材。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

  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变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图形变换的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能通过实验、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中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借助计算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1、结合实例,体会并认识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土地面积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面积单位换算和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4、对周围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客观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1。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进行整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认识通分,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找出

  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小数互化,会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在进行异分母分数通分、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在解决异分母分数比较、加减等问题的过程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6。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八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组合图形面积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探索解决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有些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册书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前面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且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所以,要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2.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含义,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转化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

  (2)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以旧探新

  这是一幅街区图,上部是住宅小区,中部是街道,下部是学校的大门内外,图上的学校将是我们城关一小未来的面貌。为了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丽,学校准备在大门前修建两个花坛,那要考虑什么实际问题呢?(修多大的花坛,也就是要计算它们的面积有多大)。(课件依次出现)

  这块花坛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如何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如何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方法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以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每个方格按1㎡)

  1.用方格纸制作成的平行四边形放在边长是1米的方格中,数一数占几个方格(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几平方米。这块空地的面积是24平方米。

  根据这个例子,让同学将书本80页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也会发现上面的规律!

  2.填表并讨论: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

  (1)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观察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想到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方法二:“割补”法:通过数方格我们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中心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提出假设: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用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

  2.动手实验:(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自己动手,运用所学过的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那样的话我们就能不用方格就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在操作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就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以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2)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观察拼出来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1)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2)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剪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得出:(面积=长×宽)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表示?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全班交流推导公式:

  (1)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呢?请上台来交流!

  (2)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继续请同学演示)。

  研究得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拼合成一个长方形。

  (3)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

  (4)字母公式: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就是S=ah

  三、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

  1.出示书上82页的1题,请大家做一做。

  2.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强化认识:那请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底和高,强调高是底边上的高)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

  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同学说说你的方法。

  35cm 20dm 4.8m

  26cm 28dm 5m

  公式: 公式: 公式:

  列式: 列式: 列式:

  2、我能填得准。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 )。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cm,对应的高是4cm,面积是( )。

  五、课堂总结

  反思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材说明

  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量一量找规律”活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自制实验工具。

  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拴住。

  2.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

  3.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启发学生讨论从统计图表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根据统计图表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用的范围。

  整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乐趣。

  教学建议

  1.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 这个活动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尝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只在关键处予以一定的引导和点拨。

  3.在制作实验工具部分,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对制作简易秤使用的橡皮筋和木棒有什么具体要求,启发学生选择弹性较好的`橡皮筋,至少在称量6本数学书时不会超出弹性限度或发生永久变形;选择的木棒要尽量做到长度适中、粗细均匀,在称量时不会弯曲、变形。此外,拴盘子时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绳的长度,使托盘在称量时保持水平、稳定。当然,教师也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如可用弹簧来代替橡皮筋,在制作时用铁钩等代替木棒达到称量的目的。

  4.在收集实验数据部分,教师可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先明确书本第77页中统计表中要求采集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要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测量皮筋长度时要等橡皮筋和秤盘均处于稳定状态时再测;称量时要设法使木棒保持水平……这样得到的数据误差较小。具体实验的实施可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5.在分析数据部分,教师根据统计表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表,想一想统计图表呈现的特点,并讨论它们传达出的信息。然后,对应统计图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如果要称量7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8本呢?10本呢?”

  6.在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部分,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的。如果有的小组实验数据与理论上y=a+bx(a代表皮筋原长,b代表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张的长度)的关系存在一定误差,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也可向学生客观说明。

  7.在学生出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后,老师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称量的课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发生什么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4=,再用÷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算一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1)这是一个组合图形 (图形的性质)

  (2)可以尝试将它进行分割,割补成几个我们已经研究过的几何图形,来求它的面积。 (解题的策略)

  (3)我们 已经研究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 (已有的知识)

  3.独立尝试:仔细观察,画出分割的示意图。

  (教师提示:怎样分割才能比较容易找到对应的数据?)

  4.反馈交流:

  可能:

  (1)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割)

  (2)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割)

  (3)长方形的面积-三 角形的面积 (补)

  问:你怎么会想到分割成三角形?或梯形?

  【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操作、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归纳。】

  5.小结:同样一个组合图形,可以采用不同的割、补 法,分成几个基本的组合图形。

  【在组织交流时,要注意指导促使正确地选择数据,进行面积计算。由于图中的数据比较多,学生在选择数据时容易受到干扰。对于能 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选择数据前先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长与宽,三角形的底和高,降低选择数据的难度。】

  (二)计算

  1.分割后每一部分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你能找到正确的数据进行计算吗?

  2.学生 尝试计算。(可任选一 种割补法)

  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明确数据的由来。

  3.交流:

  注 意:

  (1)为什么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一样大 的?

  (2)梯形的高是多少?(隐性条件)

  (3)小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4)书写格式的规范、面积单位的运用。

  【学生列式计算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要提醒学生正确地使用面积单位。】

  三、练习

  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独立思考,寻找解题策略。

  (1)这是一个怎样的组合图形 ?(图形的性质)

  (2)可以尝试将它进行分割,割补成几个我们已经研究过的几何图形,来求它的面积? (解题的策略)

  (3)同桌讨论,选择合理的割补方法。

  (4)根据割补好的图形寻找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2.小组交流。

  【通过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有条理的思 考问题,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结:

  用割补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几何图形,找到正确的数据,求组合的图形。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P77~78例3、例4及练习十七第1、4、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解答形如a(x ±b)=c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以及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并解答。

  教学难点:用方程解答类似两积之和或差的逆向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准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习题。

  (1)舞蹈组有男生x 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女生有( )人,男、女生共有( )人。

  (2)城郊中学图书馆有科技书m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1.8倍,那么,m+1.8m表示( ),1.8m-m表示( )。

  2.教师:像上题中m+1.8m,1.8m-m如果在方程中出现,该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思考,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得出: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2.把这一题改一改,出示教材第77页例3:让学生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小组内交流,汇报:梨和苹果都是2kg,梨每千克2.80元总钱数是已知的,求苹果的单价。

  小结:两题的数量关系没变,只是已知数和未各数交换了位置。

  思考:你能列方程来解答吗?学生尝试用方程解答,汇报。

  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题步骤:

  解:设苹果每千克x 元。

  2x +2.8×2=10.4

  x =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3.问:除了这样列方程之外,还可以怎么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并让学生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8+x )×2=10.4

  (2.8+x )×2÷2=10.4÷2

  2.8+x =5.2

  2.8+x -2.8=5.2-2.8

  x =2.4

  解题时引导学生说出把小括号内的“2.8+x “看作一个整体。

  4.出示教材第78页例4。

  让学生观察信息,信息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条件: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问题: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尝试写出等量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思考:这里有两个未知数,该怎样设未知数呢?

  小组内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设海洋面积为x,也有可能会设陆地面积为x 。

  根据”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是把陆地面积作为标准量,设为x比较方便,因此海洋面积就是2.4x 。

  5.让学生自主列方程解决,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过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 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x +2.4x =5.1

  (1+2.4)x =5.1

  3.4x =5.1

  3.4x ÷3.4=5.1÷3.4

  x =l.5

  解方程过程中,提问学生:(1+2.4)x =5.1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

  6.求出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可以怎么求?

  学生思考,回答:

  可能会用”总面积-陆地面积“来计算,即5.1-1.5=3.6(亿平方千米)也可能会用”陆地面积×3“来计算,即2. 4x -2.4×1.5=3.6,这两种方法都要予以肯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让学生先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再列等量关系式,最后列方程解答问题。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根据信息先思考谁是标准量,要把谁设为x ,另一个量如何表示,再列方程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在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中,先找到比较标准的量并设标准量为x ,再列出等量关系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作业: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1、4、8、9题。

  板书设计:

  解:设苹果每千克x 元。 解:设陆地面积为x 亿平方千米。那么

  2x +2.8×2=10.4 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 亿平方千米。

  2x +5.6=10.4 x +2.4x =5.1

  2x +5.6-5.6 =10.4-5.6 (1+2.4)x =5.1

  2x =4.8 3.4x =5.1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3.4x ÷3.4=5.1÷3.4

  x =1.5

  海洋面积:5.1-1.5=3.6(亿平方千米)

  或2.4x -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五年级教案11-03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06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6-1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10

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06

[优秀]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21

(优秀)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0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7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03-0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通用20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