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28 09:48: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优秀)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9篇(优秀)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

  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

  (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

  (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

  (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试读--评议--齐读)

  (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

  (三)讲读第2、3自然段

  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

  (2)讨论、学句式说话。

  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

  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

  :“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

  c.你能不能用“()就像()。”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

  (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能、原”。

  (四)讲读第4、5自然段

  (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

  (2)教学生字“别”。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

  (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

  (五)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齐读全文。

  (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

  (六)作业

  抄写生子。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

  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

  板书设计:

  32松鼠的尾巴

  特点用处

  又轻又软像降落伞

  的大尾巴

  又软又暖当作被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阅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热爱国家从容应对的谈吐机智。

  2. 过程与方法

  读、背课文,积累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学习晏婴在外交场合从容对答,不辱使命,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学习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回自我。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策略:

  1. 重点

  课文读读背背;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2. 难点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词序;古今词义的差异。

  3. 教学突破

  读、背课文,突出学为主体,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读: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熟读成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并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突破词、句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网上与晏子有关的'资料,投影仪和投影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1、 明确本课时内容。(板书课题:《晏 子使楚》

  2、 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

  (1) 凭借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推测文句的意思。

  (2) 对照课文注释,重新阅读,边读边用笔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二、读讲课文

  1、 领读课文。(教师领读前提醒学生注意:轻音和重读,节奏和韵律)

  2、 让学生自己指出自己经过多遍朗读仍不能搞懂的问题。

  3、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将工具书的注解运用于课文中,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投影显示)

  (1) 楚王闻之

  (2) 齐之习辞者也

  (3) 吾欲辱之

  (4) 婴闻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 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尝试利用工具书并借助注释,把解释写在下面,并与同学讨论。

  教师提示:特别关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1) 王曰,何坐

  2) 吏二缚一人诣王

  3) 圣人非所与熙也

  4) 寡人反取病焉

  三、设疑·探究(投影显示)

  1. 读读想想:楚王和臣子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2. 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

  (学生充分交流合作,教师适时点拨)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不亢不卑的态度,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义下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

  3.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还有别的意见吗?(看学生的反应)肯定学生的回答,着重对学生提出要培养自己维护祖国尊严的聪明才智。

  四、课文读背

  1. 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 背诵提示: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要记人物,记情节;记人物的语言动作,记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 告诉学生背诵课文需要以讲述作基础,但更严格,精确到字词。

  4. 试背诵课文。

  五、拓展练习

  这则故事写晏子出使楚国,在宴会上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曲折而巧妙的斗争。你读完后有什么感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出使前 出使过程 出使结果

  楚王欲辱来使 晏子巧妙应对 楚王反取病焉

  问计近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词句意思,感悟词语的准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①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哪些同学能够告诉老师,你在课余生活里最喜欢干什么?(指几名学生回答)

  ②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同学的课余生活呢?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P22,板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①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②读课文,圈出生字。

  ③自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抽查学生按要求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②让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词语。

  ③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3、分析字形。

  ①复习识字方法。

  ②小组讨论:这些生字你是怎样记下来的?

  ③检查讨论情况。

  4、学习词语。

  ①认读词语。

  ②问: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

  ③巩固练习。

  连线: 扫 水 搬 木头

  推 地 抬 桌子

  提 车 抓 小鸡

  5、小结。

  6、质疑。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

  3、扩词活动。

  4、指导书写“琴”。

  四、玩游戏(快乐传真)

  1、玩游戏。

  2、编写儿歌。

  五、总结

  1、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2、总结这节课的比赛结果,评出最优先的一组并给以奖励。

  六、课外作业 熟读生字词

  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用十二个精练的词语,并分别配上色彩鲜艳,内容鲜活的插图,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等这些孩子们喜爱的课外活呈现出来,图文并茂地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要认识的11个生字、会书写的8个生字正藏在这些词语中。

  旨在让孩子们在赏图画,读词语的同时,既识生字,又能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本课内容贴近孩子生活,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易于学生集中识字。根据教材特点和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特点,本课时教学目标定主要为: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书写生字是本课的重点,识记字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兴趣是学习者内在的动力;关注学生情感,注重教学情趣是对学生心灵的呼唤,也是对教材的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走进识字情境,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交流,学会正确表达,学会运用,进行主动地、有创造性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放飞童心,在动态活动中享受着学知识的快乐,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积极的语文学习情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日积月累:

  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展示台:

  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学法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感悟童话的语言之美。

  二、展示台

  1、过渡:

  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语文教案 篇5

  一、文学及文体常识:

  《劝学》作者是____,也叫____,后世尊称他为____,战国后期____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属于_____学派。在《劝学》这篇文章里,作者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从中选取了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____和学习应持的____。文章紧扣____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来论证,反复阐明了人的____、____、____

  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由学习和积累取得的。课文三个段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第一段从____;第二段从____;第三段从____,提出了三点:要____、要____、要____。文章善用比喻,____、____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二、写出本文的二个成语:

  ________和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加【】内的字词的拼音:

  1.木直【中】绳()

  2.金就【砺】则利()

  3.须【臾】之所学()

  4.而闻者【彰】()

  5.假舟【楫】者()

  6.君子【生】非异也()

  7.声非加【疾】也()

  8.故不积【跬】步()

  9.【骐骥】一跃()()

  10.【驽】马十驾()

  11.功在不【舍】()

  12.【锲】而舍之()

  13.金石可【镂】()

  14.用心【躁】也()

  15.【假舆】马者()()

  16.【?】而望矣()

  17.虽有【槁】【暴】()()

  18.蟹六跪而二【螯】()

  19.日【参】【省】乎已()()

  20.【?】以为轮()

  21.【靛】青【蓼】蓝()()

  四、古今异义词:

  1.学不可以已可以: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2.蚓夫爪牙之利爪牙: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3.金就砺则利金: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4.輮以为轮以为: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5.故木受绳则直绳: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五、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1.虽有槁暴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通________意为________

  六、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木直中绳

  3.輮以为轮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6.金就砺则利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8.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吾尝?而望矣10.声非加疾也

  11.而闻者彰12.假舆马者

  13.而绝江河14.而神明自得

  15.故不积跬步16.驽马十驾

  16.驽马十驾17.功在不舍

  18.锲而舍之19.金石可镂

  20.下饮黄泉21.用心一也

  22.蟹六跪而二螯23.用心躁也

  七、活用情况:

  1.輮以为轮________用法,意为________

  2.非利足也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3.非能水也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

  4.上食埃土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5.下饮黄泉________作________,意为________

  八、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心词+之+定语模式

  九、一字多义: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善假于物也

  之:

  锲而舍之,筋骨之强,青,取之于蓝,蚓无爪牙之利,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使之然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而:

  顺风而呼,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寒于水而致千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而绝江河,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神明自得,吾尝终日而思矣,锲而不舍,吾尝而望矣,蟹六跪而二螯,登高而招,而见者远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方法的文字。

  3、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理解词语,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除让学生学会字词句和掌握课文内容外,还要让学生获得观察方面的知识,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自主识字

  1、在晴朗的夜晚,你们仰望蓝天,会看到些什么呢?

  2、过渡: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孩子也喜欢观察夜空,还数过星星。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3、板书课题。请学生坐端正,齐读课题。

  4、请同学打开课本,大声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谁来提醒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5、师提出读书要求:一是遇到你觉得难读的字,一定要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读流利了。二是读书时身子坐正,左手压住书本,右手拿笔,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

  1、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星空景色。

  2、齐读课题。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读课题时不拖音。

  3、坐端正,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让学生借助以前的生活体验,把看到过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对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做一定的了解,并对仔细观察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现在轻轻地把课本反扣在桌上!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读(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名接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1、学生举手指认卡片上的字的读音。

  2、学生用开火车的方xx流读生字。

  3、学生齐读生字。

  4、按要求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别人朗读。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读通课文。以读为主,变换方式,让生字词在学生的眼前多次再现,寓教于乐,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 篇8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

  ①理解寓言含义。

  ②学习精美的表达。

  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

  教学内容

  ①介绍寓言。②解读寓意。

  ③引导学生自相对照,把握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

  二、诵读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2、整体感知,学生谈感受

  感知内容: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三、语言品味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2、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3、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4、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五、互动释疑

  六、自我反思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2、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布置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落难的王子》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教学目标

  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②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诵读感知

  1、朗读、默读课文,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2、整体感知

  ①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可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

  ③“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提示: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④“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三、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①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

  ②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③“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提示]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④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提示]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⑤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研讨二)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互动释疑,讨论交流

  五、比较阅读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①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②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③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④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六、体验反思

  ①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此我们应怎样面对?

  ②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③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喜大悲的事毕竟不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七、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2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八、作业布置

  ①积累警句

  ②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材说明】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日歌》、《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录音带。

  2、要求学生问问家长什么叫生日,记住父、母亲的生日。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要借助拼音正音,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读生字表(一),从自读到同座位互读互帮,做到字字读准;再出示几组音节,请学生当“正音师”,选出合适的音节带大家认读,若选得不对,大家不读,请他重选。几组音节为:

  放(fàn fàng) 正(zhèn zhèng) 礼(lǐ nǐ)

  饭(fàn fàng) 怎(zěn zhěn) 拿(lá ná)

  认记生字要尽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还会记哪些字,怎样记住它。本课生字中,“布、放、快、怎、礼、今、熊”等都可用熟字换一部分来识记。教师重点指导认记“饭、物”,随生字认识“饣、”。

  2、写字:

  指导写字,要发挥教材上范字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有重点的指导。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折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上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中间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三、词句

  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饱含着母女之间的真实情感,可抓住两处体会一下。一处是“妈妈笑着说:‘我忘了。’”结合课前准备问问学生:妈妈真的忘了吗?学生从自己的了解中知道妈妈并非忘记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另一处是小云第二次说的话,可启发学生想想: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让学生受到感染。

  四、朗读

  文中小云的话是朗读指导的重点。“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最后对妈妈说的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全文朗读可采用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还可播放乐曲,活跃气氛。如开始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课文读完后放《生日歌》。

  五、实践活动

  1、课后的“读读说说,看谁说得多”可巩固生字,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练习时,留出一两分钟让学生先自己说说,老师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然后分小组比赛,选出本组代表参加全班擂台赛。打擂台可两两自由结合,选出题中一个字比。如:甲说“放心”乙说“放学”,甲说“开放”乙说“解放”……重复对方的词或说不出为输。

  2、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件纸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3、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教学设计举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

  师强化: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读后检查并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

  三、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借生日”进行思考,如:妈妈怎么会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各人有自己的生日,怎么能借?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自己还过不过生日?学生提问后先让大家讨论,教师再点拨、小结。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五、学习字词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活动

  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亲。

  【教学反思】

  1、将学生自愿分成小记者、小云、妈妈三组,自由组合接受采访。

  采访小云:

  ⑴ 小云同学,你不喜欢小布熊吗?

  ⑵ 那你为什么还要把小布熊送给妈妈呢?

  采访妈妈:

  你的女儿把小布熊送给你,你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2、你的女儿把生日借给你,你要吗?

  3、那你为什么说忘了?

  4、小云妈妈,你把小云抚养长大,一定吃了不少苦,你能讲一件典型的事情吗?

  听了妈妈的诉说,请贴近妈妈的耳朵,说一句你心里最想说的话。

  爱的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上述片段没有空谈爱,却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教师搭建一个采访的平台,在这个平等的对话场所,孩子们问自己想问的话,谈自己心中真切的感受,他们在互动交流中袒露心声,倾诉真情,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古诗教案11-07

(经典)语文教案07-23

[经典]语文教案07-24